登陆注册
3497700000069

第69章

虞美人

春愁

陈亮

东凤荡肠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开头二句,写风、写云、写雨,是从大处落笔。写风日“荡飓”,极为春风情致,与秋风凄紧激励大不相同。云电是一片片、一缕缕的,随风飘过,全然不似夏日那般黑云压城,惊心动魄。所以,雨也是时紧时缓,用“时送”二字写它,显得非常贴切妥当。“萧萧”状雨之声,衬托春雨之大。上片写落花,写春愁,诗人主要用侧笔,通过虚写的方式去表现。下片笔锋宕开,用直笔实写的方法描绘残春的景色。“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两句,从李清照《如梦令》词中脱化而来。李清照词曰:“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前一句写海棠的花瓣铺满小径,与泥土黏合在一起,斑斓缤纷,有如锦绣。后一句以“依旧”二字冠之于“成春瘦”前面,有诗人主观上不愿意“春瘦”,而客观事实却无法改变,不能不眼看着众芳摇落,依旧不可挽回的感伤情绪在内。伤春怨春,愁绪满怀,无法排遣。时至黄昏,啼鸦又哀鸣于乱柳之中,更增添了一层悲苦之意。“黄昏庭院柳啼鸦”,这是用重笔浓墨进一步渲染春愁。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忽然拈出一段难忘的往事来:在一个朗月如辉的夜晚,洁白的梨花开得正盛,“那人”轻轻折下一枝如雪的花朵,仿佛是和着素洁的月色一齐折下来一样。那是怎样的一个消魂场面!

水调歌头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此词上片先写秋意后写登楼。深秋季节,满目荒寒,眼前是一片空阔,只见黄叶翻飞,秋意瑟瑟,使作客异乡的人易动愁思。以上是“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这两句词的大意。从艺术技巧说,清新脱俗极为别致。“寒眼”的意思并非“被江上冷风吹得眼睛发涩”,而是萧条冷落的景物看上去使眼感受到寒意。因为“落叶”与“乱”构成特定的语义组合场,因此句中虽然没有直接写落叶,但句外之意却分明写出了落叶。古典诗词为了使语言达到精炼,往往打破常规去追求语言变态的艺术效果。鉴赏过程中如果审美者在心理上不能适应这种语言变态,那就很容易曲解作品的原意。“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这里用“强呼”二字,说明词人是为了驱散“客意不胜秋”的忧愁才呼酒登楼的。从多景楼的最高处望去,祖国的山河尽收眼底,看到的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江山图画”;“图画”之上又冠以“舒卷”二字就更增强了眼前景物的画意。“舒”是远望,“卷”是近观,恰好切合以“图画”为喻的江山如画形象。“应答龙鱼悲啸”,这是瞩目长江的汹涌波涛,耳闻目见所呈现出来的雄伟气势。词转下片:“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这三句直如兜头一瓢冷水,使满腔热血变为怀冰:纵然气贯长虹,怒发冲冠,也只好化作感慨,望着神州大地去兴叹而已。“可怜”、“空白”二句是自抒神伤与壮志难酬的感叹。“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这三句又写出一腔悲愤:英雄困于末路,志士沦于下位,平生的肝胆意气,只能使自己更加消损憔悴,随着光阴的流逝而冉冉老去,难望有所作为。词人虽然不甘心沉沦江湖去做个不关心世事的隐者,但时势所迫也只能将“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了。江上的明月与没有心机的沙鸥可以做隐者的朋侣,让明月和沙鸥陪伴着自己了此生涯吧!

满江红

杨炎正

典尽春衣,也应是、京华倦客。都不记、磁尘香雾,西湖南陌。儿女别时和泪拜,牵农曾问归时节。到归来、稚子已成阴,空头白。功名事,云霄隔。英雄伴,东南坼。对鸡豚社酒,依然乡国。三径不成陶令隐,一区未有扬雄宅。问渔樵、学作老生涯,从今日。

词的上片用悲凉的情调写出回忆中的往事,娓娓叙来如话家常,却亲切感人。“典尽春衣,也应是京华倦客。”古时的文人多嗜酒,偶遇囊中羞涩,往往典衣贳酒(用衣物作抵押换酒喝)。词中既说是春衣典尽,就不是一时手头拮据,而是穷愁潦倒没钱买酒喝了。从“京华倦客”句中还可看出典衣贳酒,不仅仅是因为他嗜酒,而是想借酒浇愁,去排遣那“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政治上的失意。“都不记麴尘香雾,西湖南陌。”这两句是追忆青年时代裘马清狂的生活:西湖路上,丽姝携手;香尘过处,油壁同车……这一切似乎都在眼前,回忆起来却又觉得那么遥远。不知不觉青春岁月已经随着光阴流逝了,留下来的只有梦境般的回忆。以上是通过今昔对比追悔事业无成,“儿女别时和泪拜,牵衣曾问归时节。到归来,稚子已成阴,空头白。”词转下片,换成另一副笔墨:“功名事,云霄隔。英雄伴,东南坼。”这四句词绘出一幅英雄失意的形象。原来这位头白归来的老人,青年时代也曾壮志凌云,气干虹霓。他结交豪杰之士,意欲收拾国家残破的山河。但奋斗的结果,却事与愿违,理想与事业化为泡影,一切都如云烟过眼,回首成空。“三径不成陶令隐,一区未有扬雄宅。”说明他不但事业末成,就连退居林下之后,可赖以谋生的产业也没有。

蝶恋花

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这里把“对床夜雨”的情感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不但写出了夜雨灯前的意境,而且从夜雨联想到春江水涨,又从春江水涨联想到明朝行舟就要趁着水涨解缆而去。想到这里又未免报怨这春雨促成了离恨,挚友就要随着东流的江水乘船离去了。不待明朝江上送别,今宵夜雨已使人觉得愁情满怀。以上是通过开头三句写出离别前夕的惜别心情。“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这二句却是预写江上送别的留恋感情:江岸上柔软的柳枝更增添了依依惜别之情;纵然惜别还是不能把好友留住,就像这弱柳不能把行舟系住一样。接下去笔锋一转,替好友写惜别。“为君愁绝听鸣牖。”这一句写得千回百转,回肠荡气,把真挚的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君愁绝”就是替你愁极的意思。这是转过一层去写那就要登舟离去的好友别后的心境。此去水程,一路上听着声声柔橹(“鸣腾”即鸣橹,指摇橹时发出的吱呦声),渐行渐远,会更加感到离别之苦,一定是愁不自胜的。词的上片从别前夜雨对床写起,已觉伤情;次写江上送别欲留不住;再写想像中朋友一路之上的愁情,更加细腻人微。如此层层叙出,一层比一层挚婉,一层比一层感人。那真挚的友谊就像潺潺的溪水一样,从内心深处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词转下片“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日当年路。”这是在话别时又回忆起当年的南徐旧事。南徐即南徐州。东晋南渡侨置徐州于京口,后遂称京口(今江苏镇江)为南徐。芳草渡大概是当时京口冶游之地。赵嘏诗:“马嘶芳草渡,门掩百花塘。”诗中种种意象颇能唤起这一类的联想。特别是“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这一句中的“寻春”二字是暗指狎妓,那么“芳草渡”自然是群妓聚居的地方了。“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断无重数。”江上执手话别之后,挚友就要登舟离去了。当行舟转过遮断视线的丛山时,他频频回首不忍离别,那回首之处也正是自己日后孤独地回忆今日离别的伤情之地。但那重重无情的高山还是会把视线遮断,“乱山只碍离人目”,从今以后再也望不见好友的身影了。

小重山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首句着眼于“春事深”三字,吴文英词有“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深”和“迟暮”意思接近;“柳暗花明”是实写春深景色,“柳暗”指出眼前已是“绿暗长亭,归梦趋风絮”的暮春季节,“花明”形容花朵盛放时的光彩和色泽,接下去便是描绘“春事深”的几个特写镜头。

“小阑”两句,画出那小栏干围着的花圃,红芍药长得枝叶繁茂,花儿已经含苞,好似一支支玉簪,这亦即是晁补之笔下所描写的春末夏初的景象,“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一栏红药,倚风含露,春自未曾归去。”(《金凤钩》)“雨余”句写风声,鸟鸣声,用杜荀鹤《春宫怨》诗意:“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正当雨后初晴,风软烟淡,空气温润和暖。“碎鸣禽”即鸟鸣之声细碎,秦观词亦有“花影乱,莺声碎”之句。鸣声随暖风送人耳际,似挽留、似惋惜,真是“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这里写出春将逝去而光阴犹足可流连。

“迟迟日”两句,点明季节特征,是白昼渐长,日影阑珊,即所谓“春欲尽,日迟迟。”“一分阴”,言偶有浮云,瞬即消逝。“犹带”两字,使语气显得婉转,对春欲尽不无怅触而情调并不低沉。

换头“往事”两句,作者感慨平生,但不用直抒而故作顿挫。“旧游”三句,语意忽又一转,写登临以后触景伤神,心情转向惆怅。

满庭芳

张磁

月洗高梧,露溥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闻屋壁间蟋蟀有声”,是作词的缘由。两首词咏的都是蟋蟀,但这首词起五句写“会饮张达可之堂”时的环境气氛。明月高悬,银光如水,高高的梧桐树像被水洗过一样。露水浓重,浸湿了草地。

“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至此,写到蟋蟀的声音。先是“静听”所闻,而“凄咽悲沉”则完全是人的感受了。“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蟋蟀别名促织。首句说它似为“求侣”而鸣,二三句转写它的鸣声似在劝说一位织机前的人,要她殷勤织布,直到天的破晓。蟋蟀夜鸣,是否只为“求侣”,很难说;它的鸣声,是否是“劝织”,恐怕也难作断语。总之这里写得很朴实。姜夔的同题之作则曰:“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由蟋蟀的声音而想到无眠思妇,天要寒了,她想到了远行的人。这样,既尽“题中之精蕴”,也不乏“题外之远致”。

下片用追忆之笔写儿时捉蟋蟀的情景。以“儿时曾记得”领起下四句。“呼灯”两句倒装,应先是脚步轻轻追随蟋蟀的鸣声,后是“呼灯灌穴”,一任月上枝头,花影满身,犹自追寻,非得到不可。接三句“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这是捉蟋蟀的结果:在华堂高屋,或亭台苑囿,把蟋蟀装在小巧玲珑镶嵌金饰的笼子里,看着它们互相角斗。由“捉”而“斗”用精细的笔墨写出了“儿时”的这一段往事。“形容处,心细如丝发”(贺裳《皱水轩词筌》),的确是颇为“工细”的。

最后,“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从对儿时的回忆折回现在听蟋蟀的鸣声,只觉得它们是伴着自己在“孤吟”。

沁园春

奇稼轩承旨

刘过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斗酒”三句,先点出辛弃疾邀请他到绍兴,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岂不快哉!”因为得到大词人的赏识,可以谈诗论文,各抒抱负;何况他还携了一斗酒、一个猪前腿,趁着这股豪兴,在狂风大雨中渡过钱塘江。

景象是颇为豪壮的。不料“事与愿违”,正要上路的时候,曾经在杭州做过郡守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约定了在西湖孤山隐居的宋诗人林逋(字和靖),还加上曾在杭州任知州的大诗人苏东坡(后人曾称他坡仙),一下子拉住了自己不放手。

于是,预算的“风雨渡江”就无法实现了。这当然是不能赴辛弃疾邀约的一个借口。这个借口真够有力。谁能摆脱这样的三位诗人而兼“居停主人”的阻拦呢?

“驾勒”的驾,同绑架、架走的架一样;勒是勒令的意思。因此“驾勒”就是受到拘谨,身不由己。

拉出三位早已逝去的古人来,当然有点“白日见鬼”的味道。但因为他们既是著名的诗人,而又都在杭州生活过,更因为他们都曾写下有关西湖山水的诗,所以这“鬼”也“见”得有理。

上片是词,尽而意不尽,因此下片并未转换意思,便一滚地说下去。

换头先提白居易。白居易诗有“楼殿参差倚夕阳”(《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湖上春来似画图”(《春题湖上》)及“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寄韬光禅师》)等句;又天竺山在灵隐山飞来峰之南,分上中下三竺,附近有三座天竺寺,是杭州胜处之一。作者把白居易的诗句,凑成一段话,强调天竺山的美景;随即又引林逋的话来反驳,写得像是煞有其事。

最后那三句:“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到底是归谁说的话?有人以为是林逋说的,也有人不以为然。照我看来,可以不必确定是一个人说的。开头既是白、林、苏三位“驾勒”他,最后也是这三位挽留他,作为三位的一致意见,甚至也是刘过自己的意见,我以为都未尝不可。

同类推荐
  • 奇来后书

    奇来后书

    杨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十年之内持续地书写三本以少年时光为叙事反思之聚焦的《奇来前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那一远阶段的结束。之后,杨牧自觉地开始了一件新的写作,前后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来后书》。《奇来后书》在时序上衔接《奇来前书》之结构,同样隐含文学自传的况味,却是从杨牧十八岁之后写起,告别青少年岁月、故乡花莲的山林与海洋,以成年后的学院时光为追探主题──东海、爱荷华、柏克莱、华盛顿、东华等大学……置身多样的人情和知识环境之间,感受学术、伦理,与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怀疑。笔法翻复、文类跨界之际,依然紧扣“诗”主题,对诗的执著始终不变,于风雨声势中追求爱与美之恒久。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在艺术创作经验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
  •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西域民间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又受益匪浅。虽然《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热门推荐
  • 故乡集美

    故乡集美

    该书是作者的散文集,在对故乡深刻的解读和娓娓的叙写中饱含着作者的情和爱,55篇散文让成长中的孩子更了解故乡的历史,让在外的游子更了解故乡的变化,让远到的客人更了解这块土地的风韵。
  • 太太有爷护你一辈子

    太太有爷护你一辈子

    她曾是娱乐圈名不经传的替身演员,孤苦无依,却一身傲气。他至高无上,尊贵无比,却唯独对她宠溺无边。只因一面之缘,他给了她一个转机,由此她有机会成名,有机会穿上圣洁的婚纱与他执手一生。此后她成为举世瞩目的一线女神,一代天后,声名远扬。她很感谢他的知遇之恩,这一切都是他给的,但他说她的所有是她应有的,而他恰好看对了人。”挚爱如你,情似海深。相思既久,语淡情长。”她是林思语,他是秦深。*林思语还不是秦太太之前。她戒备心强,他花了好久时间才让她信任他,捧她做女主角,给她住他的公寓,受伤了比她还心急。林思语总结:他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导演。林思语成了他的秦太太之后。她性子冷,他也能慢慢的让她习惯他,又是亲自下厨又是包家务活,舍不得她累着半分。林思语总结:他是个烦人的粘人精。*总有人有眼不识泰山妄想欺负太太,秦爷二话不说把人收拾了,生怕太太真的觉得自己没人疼,立刻承诺道:“太太,有爷护着你一辈子!”*本文一对一宠文,求收藏仙女们!么么哒!写文不易,请支持正版,首发潇湘书院!
  • 喵仙万万岁

    喵仙万万岁

    穿越成一只黑猫,却没有继承任何强大血脉,不过...云雨楼,众烟花女子:“哎哟~姐妹们,你们看我发现了什么?”“资质+2”..“资质+1”..“资质+3”...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小小一猫妖,资质可逆天斩天地一剑,屠欺天邪魔自低微之地崛起,成就万界第一妖仙!
  • 巾帼侠客行

    巾帼侠客行

    慕容熠是我对自己内心中的武侠世界的幻想在繁忙的学习中我钻进她的身体在遥远的古代来一场属于自己的闯荡她是上君阁阁主的小女儿她可不贪玩从小勤文练武未满十五便是姣好模样不凡气场……不过。。。呃,呃,咳咳,她是挺好的就是不太像个女生父亲慕容殷对他这个女儿真是又爱又头疼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从未离开过的女儿竟然擅自离开了上君阁从此再无音讯…………
  • 情锁深宫

    情锁深宫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上架啦,谢谢大家长期的支持,我会更加努力的写出好文汇报大家。今天有事外出,晚上7点后大爆发,连发七章啊,亲们稍安勿躁。)“你的纯真,你的善良,你的美好,真的让我爱不释手。”四皇子王释宁在刘楚乔耳边低语,柔情似水。“皇上,当你为了大局无能为力救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时,我就已经变了。这次,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要再被人随意的欺辱。”刘楚乔面含讥讽,冷冷的看着面前她曾经深爱的男子。
  • 全球陷落

    全球陷落

    突如其来的病毒风暴,摧毁尽文明世界,形单影只的弃子韩泽,却发现身世谜题!变异怪物?强化人类?飞天怪龙?一场末日路上的挣扎寻爱,一场阴谋浮沉的种族战争。 末世,正在逼近…… 读书交流群413942197
  • 我去种个田

    我去种个田

    本书已腰斩,后续内容改头换面之后在另一本书中。
  • 柔情似水,奈有几何

    柔情似水,奈有几何

    【超级甜宠文来袭】她回国第一天强吻了前男友的兄弟,从此被他追着要负责。怜若雪表示十分无奈,她很像把他给推出去,但奈何不能。 突如其来的十一年前的线索,让怜若雪欣喜若狂,但是那个曾经救了她一命的女生到底是什么目的,十几年前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那个人会拼命救她,却又对她摇摇头。 当一切的一切浮出水面,真相却不是那么如意。 直到老怜若雪依旧记得那句“你脸皮怎么那么厚?”“不厚怎么追到你呢。” 原来从遇见你的第一刻起,我就相信了一见钟情![甜文?][悬疑]
  • 剩女最强逆袭

    剩女最强逆袭

    白兰心,被男友抛弃,只求速死,一头撞在欧阳肆天保时捷上!被亲妹妹好心逼迫下,欧阳大少不得不担任起整改土肥圆的重任!想吃!没门,给我全素食!想偷懒!没门,给我一起上跑步机!想睡!没门,给我早起练瑜珈,少爷我,给你打造个360度无死角的大美女!咦!这妞瘦了居然长得不错!不如收回家当老婆吧!
  • 传说中的异世界大冒险

    传说中的异世界大冒险

    温暖的火炉旁,嘈杂的酒馆里,宁静惬意的乡间小路,人来人往的城市街道。吟游诗人弹着鲁特琴,以优美的旋律,歌颂着那场传说中的伟大冒险。在那诸神已死的岁月里,在那黑暗晦涩的年代中,传说中的英雄们,以凡人之身,创造出连曾经的神明都要侧目的伟大功绩。那些英勇无畏,智慧超群的英雄们,用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神明已死,即使没有奇迹,凡人依旧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与天地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