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900000033

第33章 唐诗篇(32)

【鉴赏】第一、二句写渔翁的生活。夜晚住在湘水之滨的西山上面;凌晨时,打水烧火煮饭。这里,作者不说汲“水”燃“薪”,而以“汲清湘”、“燃楚竹”取代,出语不凡,造语新奇,增添了诗意的广阔度和纵深感,好像诗中人物有一种古朴孤高的品格。第三、四句写景。烟消日出了,应该看见渔翁了,可是“不见人”,人到哪里去了呢?突然“歙乃”一声,响彻青山绿水之间。这里,仍然是“不见人”而只闻其声。这种“闻其声而不见人”的写法,高妙奇趣,展示了一幅山高水远、幽深寥寂的神秘境界。最后两句写作者的观感。回看天边,“欸乃”之声犹在,但小舟已在江上顺流远逝,只有那石头上的白云自由地飘动,好像在向小船追去。这里,诗意拓展,自由广阔。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举贞元九年(793)明经科、十九年(803)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贬。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以暴疾终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世称“元白”。有《元氏长庆集》。

遣悲怀三首

元稹

之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1]。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2]。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3]。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4]。

【注释】[1]谢公句:东晋宰相谢安最爱其侄女谢道韫。元妻韦丛之父韦夏卿,官至太子少保死后赠左仆射,也是相位,韦丛系夏卿幼女,故以道韫比之。偏怜女:最疼爱的小女儿。黔娄:春秋时齐国贫士,其毒甚贤。作者幼孤贫,故以自喻。乖:不顺遂。[2]顾我。看到我。荩匿:草编的箱千。尽,覃。泥:软求。沽酒:买酒。

[3]野蔬句:写韦丛能安于贫寒。甘:甘心。藿:豆叶。落叶句:写韦丛扫落叶以烧火。仰:依仗。[4]今日句投诸四:这时作者官位已很高,有伤其妻不能共享荣华意。俸:旧时官吏所得薪金。营:办理。奠:祭品。斋:指延请僧人超度。斋,原义为施僧。

【鉴赏】首联是总写韦丛的身份和婚后的困苦生活。韦丛是深得位居太子少保高位的父亲韦夏卿偏爱的幼女,这就着力描写了韦丛的高贵身份。而自己呢?却是像黔娄一样穷困潦倒的落魄文人。官场失意、经济拮据,令婚后生活“百事哀”。

中间两联围绕一个“贫”字,具体描绘婚后生活。韦丛的家世门第与诗人的贫困家境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诗中又明说“百事哀”,但写韦丛却处处从“顺”字着笔,表现她的贤淑。“顾我”二句写夫妻情深,是说韦氏把自己的衣物首饰卖掉为丈夫添衣买酒。亲昵无间之恩爱之情浸透字里行间。“野蔬”二句着重写韦丛守苦安贫的精神。以菜来代替粮食,日子本来就不好过,韦氏却能从中体味出“甘”味来,实在难能可贵。拿槐叶当柴烧,日子萧条冷落,韦氏却能安而无怨。这清苦日子的背后,正是他们和谐美满感情之所在。

尾联又回到现实,写诗人现在的生活和他报答妻子的行动。“俸钱过十万”的今日富贵与昔日的“百事乖”对比鲜明,现在越富贵,越显得往日之凄惨,越发思念那同心共命的妻子。然而眼前富贵不能同享,只得用设斋祭奠来表示自己的哀悼和对亡妻的报答。

之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1]。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2]。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3]。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4]。

【注释】[1]昔日两旬:写过去夫妻间随口说的话,今日却成为悼念的情愫,因而也愈感真切沉痛。[2]施:施舍于人。行看尽:眼看不多了。行:快要。[3]怜婢仆:哀怜妻子生前的婢仆。[4]贫贱句:此又指早年。

【鉴赏】这首诗紧承第一首末尾的悲凄情调,主要写妻子死后诗人的“百事哀”。过去小两口随口玩笑说的话,没有想到现在却真的应验了,竟成为悼念的情愫,因而便愈感真切沉痛。爱妻仙逝,而遗物还在。睹物思人,哀痛不已。为了尽量避免见物思人,稍减哀伤之情,便将妻子生前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而对妻子生前做过的针线活却又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不忍心打开。一施一存,心情极为矛盾,这种消极的做法本身恰好证明诗人根本无法摆脱对亡妻的无限得怀念,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每当看见妻子身边的仆人,也忍不住引起哀思,因而对婢仆也顿生一种哀怜之情。白日里尚且如此触景情伤,夜晚更是梦魂飞越梦中相寻,甚至在梦中送钱给亡妻,看似荒唐难信,却正是一片感人的痴情。

末二句是对中间四句的概括总结,又是直抒胸臆之辞,先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再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是自然规律人所难免,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却又未能同享富贵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更为悲哀。从泛说到特指,突出自己丧妻非同一般的深悲大恸之情。

之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1]!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2]。

同穴窗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3]!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4]。

【注释】[1]闲坐句:实即曹丕“既痛逝者,行自念也”之意。百年句:意思是说就算百年之多又有多少时间呢。

[2]邓攸句:晋代河东太守邓攸,字伯道,战乱中舍子保侄后终身无子。时人有“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儿”之语。寻知命:将到知命之年。寻:将。知命:五十岁。《论语》:“五十而知天命。”潘岳句:晋代潘岳妻死,作《悼亡》诗三首,为世所传。全句意为潘岳即使写了那么悲痛的诗,对死者也等于白说。实是说自己。[3]同穴句:意谓死后即使合葬一处,但同穴窗冥,也难望哀情相通。难期:深远渺茫。[4]惟将句:意思是不能安眠。传说鳏鱼眼睛终夜不闭。旧时男子无妻曰“鳏”。此处用此意,表示今后将长鳏不娶。实际上元和十年春续弦裴氏。未展眉:指韦从生前一直对清贫生活,从未开心过。

【鉴赏】首句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前两首诗所写之内容,以“自悲”引出下文。为什么自悲呢?次句作了回答,因为就算人活百岁,又有多少时间呢?颈联笔锋一转,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希望死后能夫妇同葬,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冷静思量,这仅是虚无的梦幻而已,由此更加绝望:死者长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都无法弥补。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自然引出尾联的无可奈何之法来:“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诗人好像在对亡妻表白心迹:我将永远地想着您,以每晚“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痴情绵绵,哀痛欲绝,令人不忍卒读。

行宫[1]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2]。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注释】[1]行宫:皇帝出行时的住处。[2]寥落:冷落。

【鉴赏】首句点明地点,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老得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宫中庭园里红花盛开,争奇斗艳。第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联系下句就能知道,原来她们是天宝末年幸存下来的老宫女。末句如一个特写镜头,但见几个白头宫女寂寞无聊,闲坐一团,正在回忆天宝遗事。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北京大兴)人。早年为僧,法名无本。后游东都,受韩愈赏识而还俗,屡试不第。开成二年(837),曾任遂州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后改任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而卒。贾岛的诗多写枯寂之景、穷愁之情,颇多寒苦之辞,为当时著名的苦吟诗人。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有“三年得两句,一吟泪双流”的自我评价。与孟郊齐名,世称“郊寒岛瘦”。贾岛对后世影响颇大,晚唐诗人有效其体者,南宋江湖诗派奉之为“唐宗”。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

【注释】[1]言:说、讲。[2]处:这里是行踪的意思。

【鉴赏】诗人寻访一位隐士,未遇,只有他的弟子在。于是就问这位童子:“你的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回答:“师傅采药去了。”诗人又问:“他去哪里采药了?”童子答:“就到这座山里去采药了。”诗人又要求道:“你能不能替我去找一找呢?”童子面有难色:“崇山峻岭,云雾缭绕,我怎么能知道他究竟在哪里呢?”这一系列的发问,短短四句,使寻隐者不遇的惘然若失、无可奈何的情景跃然纸上。

张祜(?-849后),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原来客居姑苏,后至长安,为元稹排挤,抑郁而归,迁徙淮南,晚年隐居于丹阳以终。一生没有做过官,有诗名,好游山水。张祜的诗多刻画山水、题咏名胜之作,其宫词尤为杰出。语词浅易、笔法纯熟,平易自然,但不流于浅俗。与白居易、杜牧有交往,杜牧称赞他说:“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晚年他喜爱丹阳(今江苏)曲阿地,筑室隐居。死于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

何满子[1]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2]。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3]。

【注释】[1]何满子:曲调名。[2]故国:故乡。[3]君:指唐武宗。据《唐诗纪事》,唐武宗病笃,欲孟才人相殉,孟唱“一声何满子”后,即气绝而死。

【鉴赏】这是一首宫怨诗。古代帝王后宫佳丽无数。名义上,这些宫女好像进了幸福之门,实际上,她们深沉的痛苦有谁能理解呢?诗人描述了宫人长锁深宫的痛苦生活。故乡在三千里以外的地方,可望而不可即。离开故乡、锁进深宫里,已经过了漫长的二十年。二十年啊,“宿昔红颜今白头”,她们没有爱情,也不能享受人间的温暖,她们是在痛苦的生活中熬过来的,但这种煎熬是一点盼头都没有的,她们将一辈子锁在深宫大院中,皇帝把她们当作玩物看待。因此,当她们在皇帝面前唱起声韵婉转哀恻的《何满子》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又字庆绪,越州人,受知于张籍,唐敬宗宝历年间(825-826)进士。

宫中词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1]。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注释】[1]琼轩:如玉般的美丽的带窗的长廊。

【鉴赏】这首诗写的却是两位宫女。两位女主角同时出场,让人觉得新奇。第一句“寂寂”是说宫中闲静,而宫中的闲静,却是宫女得不到宠幸的象征。所以只好院门紧闭。“花时”点明正是春天,这一点非常重要,百花盛开的阳春三月,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一对宫女满怀心事凭栏而立。赏春本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但面对良辰美景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此美好的春光不仅不能让她们排遣悲伤,反而更加重了她们心中的忧愁。孤寂的人最有伤春得心!然而得不到宠幸的宫女又何止一人,“美人并立”在春花得前面。虽说玉台楼阁,但是胸有苦闷,人有不满。本想互相交流一番,以解心头之闷,发泄一下不满情绪,正待欲语,忽然有所顾忌,竟不敢张口。即使是院门紧闭的深宫后院,也不是可以自由说话的地方,因为这里的鹦鹉也会学舌。之所以不敢言,可作二解,一是所说内容为“宫中事”,要么是自己对宫中生活的不满,要么是所言之事本是宫中秘密;二是若是说了宫中不能说之事,那么让当权者知道了,是会受到严惩的。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太和进士,官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自少苦学多病,喜爱泉林。其诗长于律体,多登高怀古之作。此外,其诗常带云雨霜雪水等物事,时人戏称“许浑千首湿”,不抑其才气。有《丁卯集》传世。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1]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2]。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3]。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4]。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5]。

【注释】[1]阙:本指宫门前望楼,诗中代指长安城。驿楼:旧时供邮传人和官员旅宿的处所。[2]长亭:古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之说,常用作饯别处。

[3]太华:即华山,潼关西。有别于山西之少华山,故名。中条:山名,山西永济县境内,处太行与华山之中,故名。潼关东北。[4]迥:远。[5]帝乡:指都城。

【鉴赏】首联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将读者引入一个旅况萧瑟的境界之中。

颔联与颈联以如椽巨笔,勾画出潼关四周的景物。远望过去,只看见南边华山高耸入云;北隔黄河,中条山笼罩于疏雨之中。近看则见莽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关外黄河从北边深山峡谷中奔泻而至,在潼关脚下如巨龙猛一转头,直冲三门,咆哮着直入大海。

尾联上句是说明天就可到京城了,好像给人一种轻松之感,然而下句却出人意料地说“犹自梦渔樵”,隐讳地表白了自己并非专为功名富贵而来。如此结束,委婉得体,悠游不迫。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这十篇漫步者遐想录,是卢梭对话自己内心的产物,是对自己心灵的分析。把卢梭宣扬感情、褒奖自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它也通过自身的力量,荡涤了世俗社会中无数卑劣的灵魂。这漫步不仅是身体的漫步,也是心灵的漫步,更是文学的漫步。
  • 一抹蓝

    一抹蓝

    《一抹蓝》是一部以内蒙古高原为背景,抒写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地理的长篇诗集。作者以细腻而大气的笔触描摹人与自然相辅相成的生态关系,并加以哲学的思考,以彰显其崇尚自然崇尚文明的人文情怀。强烈的抒情意味,鲜明的主题,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力,深挚的爱,娴熟的表达构成了这部诗集的特点,《一抹蓝》是作者对家乡的深情礼赞。
  • 大忠祠

    大忠祠

    蓬莱人在中国历史上,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抵御外虏人侵,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从民族英雄戚继光到爱国将领于学忠,从同盟会登州起义到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独立富强,一代接一代的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名门盛宠:沈少宠妻365次

    名门盛宠:沈少宠妻365次

    “苏暖,烙上了我的印记,这辈子,除了我,你也只能是我的女人!”“我要的,从来就只有你一个人!”沈梓轩唇角的笑意邪魅深邃,他的心早就属于她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此生,他只想要她一个人。
  • 医蛊凤女

    医蛊凤女

    再次活一世,从坟墓中涅槃重生,这一世,再不是为人做牛做马的奴隶,也不是寄人篱下的孤女。醒来第一个遇到的人竟然是个变态,把她当成探路石,与她抢涅槃之火,抢不过,“那我杀了你再拿便是。”,龙君说,“你以后的命就是我的了。”什么人嘛,我的命运我做主。第二次见面,这变态男人竟然吸她的血,“好,那你以后就给我洗衣服做饭补偿吧。”这天被人布置了禁制,不让你晋级?“等着,我去破了天。”
  • 逍遥阁的剑

    逍遥阁的剑

    我叫林凡,本是一普通高中生,却因为一块玉佩,变得不再普通...
  • 集团战略与文化

    集团战略与文化

    研究企业文化的人很多,研究集团文化建设的人不多,而把集团战略和文化放在一起进行专题研究的就更少了。集团战略与文化是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 有些人,你要一直等

    有些人,你要一直等

    爱情有很多张脸,青春期里的你,能否认出哪张才是自己今生真正的独一么?是当下的细水长流,还是错失的曾经拥有?小说以舒缓的语调为我们讲述着错失的真爱,作者说,爱情是青春里荒唐的闹剧。情节构思新颖,语言简洁而入木三分,值得品阅!
  • 快穿之追捕苏苏的男神

    快穿之追捕苏苏的男神

    念之再三,铭之肺腑。我听过这样一句话。也隐隐约约地记得,有那么一个人,轻轻地环抱着我,轻轻的说“苏苏,苏苏,苏苏”念之再三,刚刚好。但很可惜,我寻他一世又一世,度过一生又一生,却不曾知晓他的姓名,也不曾知晓我们的故事。但我会一直记得他的气息,生生世世寻下去
  • 听潇水依旧又重行

    听潇水依旧又重行

    人生踽踽前行的路上,在迷惘、彷徨、无措的时候,总想着回到曾经梦想诞生、放飞的地方,谈不上逃避,只想着静一静,回归到原点,凝固下时间,反思或记忆:原本纯粹的初心还是么?意气风发的模样还在么?回到大学校园,重拾残存的记忆碎片!
  •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也是一部最重要的敦煌道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对诸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导入“一乘”,并阐释了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
  • 我的极品妖孽老婆

    我的极品妖孽老婆

    叔叔留下的一把杀猪刀,竟然可以穿越位面.
  • 人间痴绝

    人间痴绝

    她是孤独万年的天山神女,因在神界之时一念起救了魔尊,引发浮玉山失衡,最后散尽修为将浮玉山封入了人界天山……这一世,她是人间的妙手神医,医人万千却不能自救。身负红莲业火异术的折磨。 这一世,他是煜王凌轻尘,亦是江湖客沈煜风,他步步小心,初见之时便一眼倾心,一次次舍身相救。 当江湖中被一只魅搅的风云变色之际,寻了她百年的魔界至尊终于找到了她,可她却倾心与自己分离出去的三魂…… 他说:若有来世,我定会护你无恙。 他说:若你欢喜,无妨对我淡薄。 只是,这一场人间的救赎,没有谁分了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