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900000004

第4章 唐诗篇(3)

后两句借凄凉幽婉的笛声,表达诗人对这景象的感想。以问语转出诗意,羌笛之声吹出了戍守者处境的孤危和怨恨。羌笛演奏的是《折杨柳》,而折柳赠别在唐代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比较直接的关系,《折杨柳》笛曲触动了人们的离愁别恨。不说“闻折柳”而说“怨杨柳”,用词非常精心,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戍守者自知,天高皇帝远,朝廷的关心是渡不过玉门关的,于是有了玉门关外的孤危处境和恶劣环境,才有了杨柳不青和离人想折杨柳寄情不能实现的残酷现实。以“何须怨”做自慰语,传达出戍守者在乡愁难禁的时候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才能如此的自我安慰,足见戍边将士的伟大情怀。

盂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一生除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求取功名而在北方作过一次旅行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鹿门山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曾与众名士联诗出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满座惊叹,皆为之搁笔。(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招其致幕府,后又归隐故乡,不久病逝。其友王维画其像于郢州刺史亭,世称“浩然亭”,后改为“孟亭”。

孟浩然一生沦落,却是初、盛唐过渡期中最有成就的诗人。闻一多先生指出孟浩然“对初唐的宫体诗产生了思想和文字两种净化作用”,“所以我们读孟的诗觉得文字干净极了”,“他在思想净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当与陈子昂平分秋色,而文字的净化,尤推盛唐第一人。由初唐荒淫的宫体诗跳到杜甫严肃的人生描写,这中间必然有一段净化过程,这就是孟浩然所代表的风格”(《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李白在《赠孟浩然》中予以充分赞美,杜甫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其六)。孟浩然现存诗二百六十多首,五言居多,其中五律和排律又最多。他运用格律的形式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诗在当时是很负盛名的。孟浩然逝世后,好友王士源出版《孟浩然集》三卷,后《全唐诗》辑录二百六十多首。孟浩然的诗从初唐风行的咏物、应制等狭窄题材中解放出来,较多反映山水隐逸生活,恬淡孤清,形成和谐优美的意境,独具风格,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只是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没有涉及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秋登兰山寄张五[1]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2]。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3]。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4]。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5]。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6]。

【注释】[1]兰山:在襄阳西北。篇名一作《秋登万山寄张五》。张五:名子容,唐先天二年(713)进士,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为孟浩然的同乡至交。这首诗写登高思友之情。[2]“北山”二句:化用陶弘景《应诏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写张五隐居在北山。北山:北面的山。隐者:当指张五。[3]始:一作“试”。[4]兴:兴致。[5]弄:一种野菜。[6]何当:何时当能。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月、日都是九,故称重阳节,以为宜于长寿,所以有登高、赏菊、亲友聚饮等风习。

【鉴赏】这首诗描写登高思友之请来表达怀念友人,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

首句从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中演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对张王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不见友人,只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诗人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但是,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民劳动一日,三三两两的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在渡头,都显示出从容逸然的样子,带有几分悠闲。放眼远望,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诗前数句,既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进一步显示出真挚的友情。

夏日南亭怀辛大[1]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2]。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4]。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5]。

【注释】[1]辛大:即辛谔,行大,作者同乡,隐居西山,后被征辟入幕。[2]山光:落山的日光。[3]散发:古代男子平日束发于顶,散发则表示闲适、潇洒。“开轩”句:开窗躺着,清闲而敞亮。[4]清响:清瞻的声响。[5]故人:指辛大。

【鉴赏】诗人开篇即写夏夜在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遇景人咏,不只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升,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也非虚设。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沐浴之后,“散发”不束,依窗而卧,不但写出一种闲情逸致,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一种来自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快感。此处暗合了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名句。进而“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这种快感。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所以是“清响”。

“竹露滴清响”是那样悦耳清新,诗人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音乐,于是“欲取鸣琴弹”,传说古人弹琴要先沐浴焚香,摒去杂念,而此时的诗人正适合操琴,但“欲取”而未取,因为“鸣琴”的想法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水面起了微澜。诗人由清幽绝俗的境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因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感慨,这就自然而然的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念友人上面来。诗人多么希望朋友在身边,共度良宵啊,友人不来,自然生出惆怅之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后,进入梦乡,梦中竟然和朋友相见了。

夜归鹿门歌[1]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2]。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3],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4]。

【注释】[1]鹿门:即鹿门山,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的汉江西岸,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2]渔梁:地名。[3]庞公: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居圣地。[4]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指诗人自己。

【鉴赏】这首诗看似一则山水小记,但主题却是抒写诗人清高隐逸的情怀。诗人所写从黄昏到月夜,实质上是从世俗到自然的隐逸道路。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间寺庙传来的黄昏报时的钟声,望着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情景。山寺的僻静与世间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接着“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两句写人们回家,自己离开家去鹿门,两种截然相反的路程,表明自己隐逸的志向。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写夜晚登鹿门山的情景。月光下的山树朦朦胧胧,令人陶醉,诗人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投宿的地方。最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为全诗的诗眼,点破隐逸的真谛,与凡尘俗事相隔绝,与山林为伴,诗人由此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

望洞庭赠张丞相[1]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5]。

【注释】[1]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孟浩然曾西游长安,用这首诗赠张九龄,希望得到引荐,表达了诗人从政的热情。[2]虚、太清:指天空。此二句意为八月秋水大涨,显得平满,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和太空混而为一。[3]气蒸云梦泽:意谓近处都在水气笼罩之中。“云梦泽”是现在的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的总称。[4]端居:隐居。[5]垂钓者、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里暗示无人援引,徒有从政的愿望而已。

【鉴赏】本诗前半部描写洞庭湖的景色。开篇写秋天潮水涨起,八月的洞庭湖水天一色,湖面和天空遥遥相连。洞庭湖宽广涵浑,浩阔飘渺,与天相接,润泽着湖边万物,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支系河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咏洞庭湖的名句。写出湖水的丰厚的蓄积,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草木显得那样繁茂,郁郁葱葱。“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面的澎湃动荡,极为有力。

后半部是触景生情,所谓“欲济无舟楫”,比喻希望当朝丞相的引荐。诗人面对浩淼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仕途之上要找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想渡过宽广的湖面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这样一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诗人也不甘心闲居,要入世做番事业。这里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接下来,诗人巧妙地翻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中的古语,吟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亦真亦幻,寓意新奇,不着痕迹地表达了希望追随张丞相为其效力的愿望。

秦中感寄远上人[1]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2]。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3]。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4]。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释】[1]秦中:指陕西长安。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2]三径:指归隐后所住的家园。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翊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惟与求仲、羊仲来往。后陶潜《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后人遂以三径指退隐家园。[3]东林:指庐山东林寺。[4]燃桂:《战国策·楚策》:“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后遂以燃桂喻处境窘困。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中充满了悲哀,失落之感,充满了追求归隐的情绪。诗中称赞方外人的清净无为,同时表达了厌烦自己的尘俗不堪之情。

诗人本有归隐的心愿,但却无财力维持去归隐生活。诗人穷困潦倒的处境,形成了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以长安求仕并非他所心甘情愿做的,实在是经济上的困窘造成,诗人很怀想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的生活。在长安逗留的日子中,由于物价昂贵,盘缠即将用尽,原先的壮志因为屡次碰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淡。因此傍晚的时候听到暮蝉哀鸣时,不免心里怆然。诗末的两句增强了全诗悲愤的气氛。

“东林怀我师”一语双关,既怀想了慧远,也代指怀想远上人,十分巧妙贴切。

本诗另一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此诗对“一丘”称欲,对“无资”称苦;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自然“怀我师”;求仕之途进而不能,慢慢的壮志衰颓;流落秦中之地,感觉到凉风、听着蝉鸣而“益悲”。这种写法如画中的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苦愁闷,使人读起感觉诗人的率真与明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1]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2]。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3]。

【注释】[1]桐庐江:即桐江,今在浙江桐庐。广陵:今江苏扬州。旧游:即故交。[2]建德:县名,今浙江,居桐江上游。维扬:即扬州。[3]海西头:扬州近海,故称海西头。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以后,在吴越之地游历,旅途中夜间投宿桐庐江,为怀念旧友而作。

诗的前四句写景:“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有声有景,描绘出一幅月夜行舟的凄凉画面:山暝猿啼,江水滔滔,孤舟月照,写尽了景色的寥落凄寂,这也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反映。

后四句:“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借景生情:月夜投宿孤舟之上,独自客居他乡,心中愁闷,自然开始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因而热泪横流,想把自己深切的思念之情寄给“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同类推荐
  • 六朝文学史

    六朝文学史

    东汉末年到隋朝初年是文学史上的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取得了不容低估的艺术成就。文人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大诗人陶渊明和众多文学集团纷纷涌现,创作了华美精工的骈体文,还将五、七言古诗推向繁荣。六朝是崇尚美的时代,六朝文学之美更是迷倒众生。诗歌有曹丕《燕歌行》、左思《咏史诗》、谢灵运《游南亭》、鲍照《拟行路难》……文赋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吴均《与朱元思书》、庾信《哀江南赋序》……小说有刘义庆《世说新语》、张华《博物志》、干宝《搜神记》、王琰《冥祥记》……本书中,戴建业教授以其别具一格的解读方式和优美机智的语言,讲述六朝诗歌、文赋、小说的演进、特点与魅力。
  •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欲望的语言实践

    欲望的语言实践

    本书收录了《锁链的叙述——评麦城的诗》、《苦难的立场与策略——关于阎连科小说的一种解读》、《从突围到沦陷:“独语”的叙述——评<受活>》等共18篇文章。
  • 李叔同精选集

    李叔同精选集

    本书精心整理收录李叔同的自述性散文、佛学经典演讲录、中西文艺简谈、新旧体诗词,涉猎全面、层次分明,以李叔同最经典、最平易的文字,带领大众读者走进李叔同的世界,感受他在红尘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致在空门的清心苦修、慈悲为怀。本书特别附有生僻注释,另附大师生平大事记。
  •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搜集了上百篇拥有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生、事业起到正面积极影响的故事。分为几个大类,有生活中的好习惯、职场上的好习惯、社交中的好习惯等等。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给予读者以指引,特别是对青少年读者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热门推荐
  • 天下剑宗

    天下剑宗

    剑宗少年李奇锋,在一次机缘之下,修为一飞冲天,震惊剑宗,修炼最强,最霸道的武决,手掌天下第一名剑,一剑在手,举世无双,杀该杀之人,做该做之事,纵横江湖,红颜相随,乐在逍遥,终成为剑道王者。主要的事情:新的小说【我于人间无敌】,欢迎各位移步,新的开始,新的精彩。
  • 人间天真

    人间天真

    《人间天真》是作者对故乡生活和童年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海滨渔村瑰奇的人和事。本书整体上像是一部奇丽的小说,阅读时给人以极大的享受和美感。作者笔下的世界天真未凿的同时也引人深思,是思想和文笔俱佳的散文集。书内选取了他的一些短小精致的散文作品,以故乡为线索串联起复杂的人生况味,在他的故乡,他的幼时,时光渐行渐远,那时的万物愈灵愈美。
  • 太上老君中经珠宫玉历

    太上老君中经珠宫玉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秋天的爱

    秋天的爱

    “希望文学丛书”之一。收入中短篇小说十余篇,其中《蓝色的召唤》、《新开辟的旅游区》,描写了改革和反改革的矛盾冲突,并穿插了男女主人翁之间复杂的爱情纠葛。
  • 从火影开始吃

    从火影开始吃

    意外身亡成为一只萌萌哒的史莱姆,对!没错!就是与萌王一样,拥有「大贤者」和「捕食者」的史莱姆。不过,暴风龙什么的,怎么没有出现?唉?木叶村火影岩?火影世界?!不差!也还行!不过,九尾砸脸是什么鬼啊!
  • 波段炒股就这几招

    波段炒股就这几招

    股市是充满智慧和富有挑战性的竞技场。如果你想在股市一显身手,甚至成为股市中的风云人物,通过阅读本书,你将知道:通过股票投资成为百万富翁不是梦。中国股市跌宕起伏,投机性强,只要善于把握中线机会,波段操作,肯定会体会到投资盈利的喜悦。
  • 我与骷髅有个约会

    我与骷髅有个约会

    从一个女人变成一个男人,只在一个穿越之间。从人间的小白变成修仙界的大佬,只是一个雷之间。大佬就该有大佬的样子,骗吃骗喝骗睡……只要是帅的,全都要骗。天帝请吃饭?绝逼不去,她看脸。
  • 血伞惊童

    血伞惊童

    那晚雨夜的相遇,注定了一颗春心暗自萌动。我的一生中,我有两句最想对你说话。第一句是,谢谢你。因为你帮助了我太多太多,帮到到,我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来回报你了。第二句是,我爱你。纵然你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让你懂的。(本文并非虐文,会有小虐,小到拇指盖大小。大部分都是爽、爽、爽!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 剧场有它的灵魂

    剧场有它的灵魂

    我可以清楚记得三岁以后的许多事情。有人夸我记性好,此话倒也不假,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从小集邮,后来的工作性质又养成了我建立档案的习惯,写文章时,有记事本、底片、节目单、剪报可查。我出生在海滨城市烟台,当时这座位于胶东的小城市幽美、朴素,不似现在,变得毫无特色。记忆里第一次进的剧场,是在张裕公司往西的一条小街上,叫市府街,现在已经成了宽阔的马路。看的不是话剧,是一些革命色彩很强的舞蹈、活报剧、诗朗诵等。
  • 真武小妖孽

    真武小妖孽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泱泱华夏,卧虎藏龙。这是一个充满江湖味道的都市社会。什么千金大小姐,高冷女神,可爱萝莉,在我眼中都是红粉骷髅……那什么,骷髅小姐姐,留个电话行不行?我没有手机,就把号码写在我宽厚的胸口上吧。古武者?都该尊我为王。异能者?可以考虑给我提鞋。阴阳师?兽人?血族?额,非我族类……统统杀了。犯我炎黄大地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