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900000041

第41章 宋诗篇(2)

书友人屋壁[1]

魏野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2]。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3]。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注释】[1]友人:指作者好友隐士俞太中。[2]达人:通达知命的人。[3]圣代:真宗当代。

【鉴赏】首联写友人俞太中自知天命所归,不追求世人都羡慕的官高厚禄,自择依林傍泉的吉地结庐而居,过着神仙式的隐居生活。此联是统摄全诗的纲领。中间两联具体描写友人的隐居生活兴趣。颔联写隐士俞太中吟诗作画后到流泉洗砚,黑黑的墨水招来群鱼儿争食;煮茶的柴烟使站在炉边的仙鹤被薰得连忙向旁边避开。

颈联写俞太中北宋初年真宗多次召见他,因此在闲暇之时倒也不忘记吟诗作画来歌颂当朝的“深恩厚泽”。隐士清心寡欲、随遇而安、一切顺其自然,因而“老不恨流年”。

颔颈两联作者用“洗砚”、“烹茶”、“闲”、“老”数词描绘出友人俞太中因岁月流逝,隐居林泉旁那种无忧无虑、闲散自由、品茶吟诗、不问尘世、自得其乐的动人画面,真是细致入微。

尾联因作者与友人是心迹一致的同道隐士,以自身代笔为友人设想:安宁时想想那些空闲的人,还应数我的心境偏僻,不好名利、断绝世情、喜闲逸。

寻隐者不遇

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1]。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2]。

【注释】[1]真:即真人,对得道成仙的人的敬称。

[2]芝:即灵芝,历来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长在深山峭壁,采取不易。

【鉴赏】“寻真误入蓬莱岛”,首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这位隐士看来是个道士,诗人称之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见其敬仰之情。“误入”二字,既说明诗人是不知不觉中来到此地的,也表现了他对此幽寂之景的惊异之情。“香风不动松花老”具体写所见之景,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

第三句“采芝何处未归来”为一转折。作者自问自答道: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诗人虽未能见到隐者,内心却向往之,他伫立于此,极目远眺,隐隐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诗篇已终,余音未了。

潘阆(?-1009),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人。至道元年(995)赐进士及第,试国子四门助教。未几,以狂妄追还诏命。真宗释其罪,为滁州参军。有《逍遥词》。其《酒泉子》十首,专咏钱塘自然景物,颇具特色。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1]

潘阆

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2]。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3]。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

【注释】[1]岁暮:一年将尽时。[2]久客:长久客居外地。孤棹:单独乘坐一叶扁舟。[3]龙山:富春江南岸的小山。

【鉴赏】一、二句主写作者长久客居异地,不觉头发花白,因思归之情急切,所以在桐庐买船独乘回归曾经久居的钱塘。

三、四句是写乘船归途中,仰望天空,浮现一弯新月,天边彩霞绚丽可爱。东边天“新月”未能“朗照”,却发出淡淡的晴彩,西天边的“落日”余霞成绮。人在舟中,相望成趣。

五、六句是写归途中所见山水景物:黄昏晚风紧,暮潮随波兴。海浦渔舟聚,龙山炊烟升。灯火暮色现,扁舟暗沙停。

七、八句是写泊舟后所闻南飞雁着地歇宿的声音。深秋时节,鸿雁惯于南飞过冬。作者在停船靠岸休息时听到了沙州上寻求歇宿的落雁声,仿佛看到“平沙落雁”的情景。这些对雁所闻所见的动态景象的描写,更触动了作者思归之情。这两句和诗题以及第二句中的一个“归”字相照应,突出了“归”的主题。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淳化五年(994)除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辽兵大入,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排众议,促真宗亲征,进驻澶州督战,与辽订澶渊之盟。后为王钦若等所谗,罢相。天禧三年(1019)复相,封莱国公。又受丁谓排挤,降官,后贬逐雷州,死于南方。仁宗时追赠中书令,谥忠愍。能诗,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公诗集》三卷。

书河上亭壁[1]四首(其三)

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2]。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3]。

【注释】[1]河上亭:黄河上的亭子。“书河上亭壁”原题为:“予顷从穰下移莅河阳,泊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四首诗分题四季登临黄河所见所思,这里选的是第三首,描摹的是秋景。[2]樯:桅杆,这里指船。危槛:高处的栏杆。[3]萧萧:指风声。

【鉴赏】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独自倚着危槛(高楼长廊上的栏杆),凭高俯瞰。岸阔船稀,越发衬得那烟波滔滔,浩渺无际。水,滚滚东流,凝望着它,诗人心潮翻滚,觉得绵绵思绪竟也像视野中的水一样悠长。这是为什么?诗人暗暗询问自己。其实,他很清楚:当初,诗人在参知政事任上,曾破格提拔了几个贤才,遭到群小围攻,被排挤出朝廷。不过,诗人善于克制自己,他知道,要清除不快,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忘掉它。于是,他抬起头,举目远眺,看到了树林,看到了秋山。

秋风萧萧,草木摇落,远处有一片稀疏的树林。目光越过这片树林,诗人发现了一个奇妙的景致:“一半秋山带夕阳”。红日西沉,夕阳所照,只及山之半腰,故云“一半”。秋色正浓,山自然也染上“秋”了。这一半秋山,此刻在夕照之中,一片灿亮,远远望去,不像是残阳照着秋山,倒仿佛是那秋山披带着夕阳余晖。“带”字极妙,不仅变秋山的被动为主动,且将常景写成了异景,饶有韵味。“一半秋山带夕阳”,写景人化,道出人能道而未道之语。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1]。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2]。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3]。

【注释】[1]聊:姑且。引:长,引申为“远”。杳杳:

广袤无际。杳,远。[2]霭:轻烟。断霭:谓烟时起时没。流莺:黄莺。[3]渭:渭水,流经下邦(邦,今陕西渭南,诗人的故里)。清渭:泾水浊,渭水清。故称“清渭”。

【鉴赏】首联首句即点明登楼。一个春日的下午,诗人公务之暇,闲着也是闲着,姑且登高远眺。次句至颈联均写望中之景。上楼伊始,放眼望去,首先摄入诗人眼中的是“杳杳一川平”,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

颔联俯察。诗人从平野尽头收回视线,在这片广野中,竟横卧着一条河流,水上还有一只渡船。不过四野空旷无人,既不见渡者,也不见船家,只有那孤零零的渡船横转在水里飘悠。

颈联写抬眼见闻。诗人伫望楼头已久,因此当他目光移开渡船,抬眼向荒村望去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生火做饭了,所以冒出了缕缕轻烟。高楼不远处有一座古寺,听得出有几只黄莺在那儿啼啭着。

也许是流水、渡船、炊烟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类似景色的回忆,抑或是无所栖托的黄莺的啼声唤出了诗人心中对故居的思念,总之,登楼见闻领出了尾联的怀归之情。迷离恍惚之中,诗人仿佛已置身故园,看到了家乡的流水,家乡的渡船,家乡的村庄……蓦然心惊,回过神来:此身还在异乡巴东!

夏日

寇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1]。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2]。

【注释】[1]杳杳:遥远的样子。[2]麦秋:初夏麦熟时。

【鉴赏】首句写诗人遭贬谪后情感挣扎,想离开汴京的情景。“杳杳”,离心萦怀绵长;“迟迟”,思绪恍惚迟钝,用两对叠字描绘了作者悲愁郁结的情态。

第二句写庭深院广人踪无,惟有柳树垂枝立。景物在眼前,情景相融时,孑然独处,百无聊趣。作者这位刚毅之人也不免产生悲酸情绪。句中“深”字含了“冷清”之意。

第三句写时至黄昏,只听见归燕的鸣叫声在长廊间回荡。只有静才能“闻燕语”,而因静也反衬出诗人身心更加孤独寂寞。

末句写初夏细雨如丝,寒意侵袭,诗人才感觉初夏麦熟时节到了。

虚堂[1]

寇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2]。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3]。

【注释】[1]虚堂:空荡荡的堂屋。[2]欹:斜,侧。

[3]凄清:寒凉。

【鉴赏】首句写作者孤身独卧空荡简陋的堂屋中,因屋内外特别静,而听到不知名的虫儿在那里鸣叫。夜深“虚堂”空空而寂静,“草虫鸣”叫不休,静动相间,仿佛别有一番睡境。

好的睡处应能酣眠。次句写作者想起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情境,作者侧卧枕上,心潮起伏,思虑万千,却久久不能入眠。只因“旧情”扰心。此句中“旧情”并非“恋情”、“爱情”,而是暮年迁谪,流落不归之意的“愁情”。

三句写诗人因心事浩荡不能成眠,为了忘却“旧情”而观看周围环境的情境。举目向窗户望去,月光照在半截窗户上,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

末句写“忘旧情”只电光一闪即逝,听到夜深人静那凄厉的风吹声,看到风露湿润了被盖,更是凄楚情感直冲胸口,更加耐人寻味了。

作者本是王公大臣,因政治生涯的不幸际遇,加上孤寂的垂暮生活,诗中“虚”字双关之意,表示诗人所处环境虚堂寂寂,也表示孤身独处,更显“愁情”入心。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岁浪游江淮间,后归杭州,隐居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终身不娶,亦不仕,旧时称其“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其诗风格淡远。与钱易、范仲淹、梅尧臣、陈尧佐均有诗相酬答。有《林和靖诗集》。

山园小梅[1]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2]。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3]。

【注释】[1]山园小梅:《宋诗纪事》题作《梅花》。[2]霜禽:一作冬鸟;一作白鹤、白鸟。依据林逋“梅妻鹤子”的情趣,还是作“白鹤”解为好。[3]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樽:酒杯。

【鉴赏】诗一开端,作者就直接抒发对梅花的赞赏:“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在百花凋零的严冬,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了。一个“独”字,一个“尽”字,突出了梅花生活环境的独特、不同凡响的性格和引人入胜的风韵。“占尽风情”,更是写出它独领风骚的天姿国色。作者虽是咏梅,但实际是他“弗趋荣利”、“趣向博远”的思想性格的自我写照。

颔联对梅花作具体的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梅花稀疏的特点,又写出了它清幽的芬芳。“横斜”描绘了它的姿态,“浮动”传出了它的神韵。再加上黄昏月下、清澈水边的环境烘托,就更彰显了梅花的个性,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那静谧的意境,朦胧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怎不令人沉迷陶醉。王十朋评其曰:“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人。”后人多以为典故,或仿之,或化用之。

颔联重在描写梅花本身,而颈联则着意作环境的渲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前句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先偷眼”三字下得何等传神!后句则变换手法,用设想之词写假托之物,意味尤为深远。而其中“合断魂”一词更是下得凝重,因爱梅而至销魂,完全把粉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通过这联的拟人化手法,更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及幽居之乐。而联中那不为人留意的“霜”、“粉”二字,其实也是诗人精心择取,用以表现一尘不染的情操和恬淡的趣味。

宿洞霄宫[1]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2]。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释】[1]洞霄宫:今浙江余杭县西南大涤山中。唐建天柱观,宋改名为洞霄宫。[2]无垠:无边际。

【鉴赏】首联第一句写山:秋天的大涤山景美而难以遍游尽述。第二句述游感,因美景无限,游时惬意也难缕述。此联总论山大景美,观赏不尽,欢快心情也随人走景移而变化不断。借此勾起读者想知山美兴浓如何的兴趣。

额联与颈联具体写山的秋景如诗如画。

额联用“碧涧”、“红叶”、“青林”、“白云”四词把秋山秋水点缀得绚丽多彩。水奔流,白云飘,呈现一派活泼生机情景;红叶漂涧水,青林装点白云,这一派高雅的仙境,似乎充满了与世隔绝的仙风道气,也流露出诗人对山景美的喜爱心情。

颈联也是写景,但笔法转入明净轻快。上联纯写自然景色,重点突出静,尽管水流云飘,但相对静止,有声的无声。颈联重点放在动闹,树林清凉鸟飞投宿,落日照林乱蝉鸣叫。此联与上联各侧重点,疏密各异,与前联形成一个和谐氛围。也透露出诗人身临其美境,自然景观真趣使人留恋。

尾联点出主题“宿”字。虽未就寝就展开来先写了晚上住宿在长有芭蕉树的洞霄宫听夜雨秋风的情景。夜雨拍打芭蕉叶、秋风摇曳黄叶落阶之声,是多么充满韵味,美妙的秋声,诗人因独游而自问:谁与我卧枕同听共享这幽美的秋声情韵呢?此一问正与首联“秋思亦无垠”相照应。

刘筠(971-1031),字子仪,大名(今河北)人。成平元年进士。历经真宗、仁宗两朝,曾官知制诰、贡举、庐州,官至翰林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诗学李商隐,工于对偶,词藻华丽。与杨亿、钱惟演等十七人唱和,结集为《西昆酬唱集》,号“西昆体”。曾预修国史《图经》及《册府元龟》。

同类推荐
  • 每一种成长都曾与寒冷为邻

    每一种成长都曾与寒冷为邻

    有关时光、岁月、友谊、风景的感悟。作者从多变的视角写出自己对于人生不同阶段、不同阶层的深入体会。文章以散文为主,夹杂议论与叙事,文字富于朝气与诗意。
  • 陶然斋选集(第一卷)

    陶然斋选集(第一卷)

    本书精选陶行知先生的主要代表作,并加以分类编辑,便于广大教师检索、查阅、学习。此外,编者还分别选编了他的政论、诗歌、散文等,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陶行知先生。
  • 我心永恒

    我心永恒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奥威尔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研究奥威尔“不可能绕过”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对英格兰北部几个工业区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缅甸时的苦恼和选择流浪的理由,提出了改善工人状况的实际建议以及对英国政治、阶级形式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者倾向。本书1958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纽约客》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书评,称此书是“最佳社会学报告”。
  • 春痕处处,落红飘飘:徐志摩漫话世情(再读徐志摩)

    春痕处处,落红飘飘:徐志摩漫话世情(再读徐志摩)

    《春痕处处,落红飘飘:徐志摩漫话世情(再读徐志摩)》主要收录了徐志摩生前所创作的小说。徐志摩的诗歌、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他创作的小说却长期被人遗忘,事实上。徐志摩生前极重视小说创作,他创作、翻译的小说受到沈从文等名家的赞赏。
热门推荐
  • 许是时光曾遇见

    许是时光曾遇见

    原本是可以衣食无忧的大小姐,却因为一次意外成为一名落魄的孤儿,经过一系列的磨难,终于与亲人,朋友还有爱人再次相遇了,身份已经变了,大家也都不是最初的样子,结局如何呢?
  • 灌篮之翔阳斗魂

    灌篮之翔阳斗魂

    灌篮同人,主角藤真健司,系统文,嗯...就这样吧。PS: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去留随意。
  • 武道丹玄

    武道丹玄

    武道为基,丹河逆命。天地不仁,诛天灭地。阻我修练者,杀无赦!伤我所爱者,尽诛之!前世道王重生,立誓逆天改命,傲视苍穹。
  • 异界末世基地

    异界末世基地

    咸鱼杨帆降临异界,伴随而来的则是病毒爆发,以及,红警基地qq群297029177欢迎加入
  • 二把手凶猛:兄弟我的10年营销破局秘笈

    二把手凶猛:兄弟我的10年营销破局秘笈

    有十年操盘经验的呼噜猫被聘请到晨光牛奶做营销总监,先是采取各种手段坐稳位子,接着带领公司开发关联通路以及其他渠道,让公司市场渐渐做大,以致几年的时间,就已经到了可以上市的地步。也正因其能力突出,贡献巨大,所以当公司越来越壮大的时候,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公司二把手。然而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遭遇了公司财务总监联合其他几个高层的明争暗斗。呼噜猫能顺利击破对手的一个个阴谋诡计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摇红烛

    摇红烛

    先皇上位不足两月便突然急逝,只因是她李家人与前朝郑贵妃“密谋勾结”献上的红丸。新皇顺旨上位,怒极,不止连贵妃朝中所有势力均被铲除、贵妃被贬冷宫,也还要诛其少女家中三代。不久,新帝惶惶,召其贵妃之子福恭王回京,使福恭王一到京中便送上最好的府宅、赠予他五千护卫,却无人知他素来只喜简朴素洁;使他朝中便为三品文职,也只有在朝中几十年之久的老臣才知前朝之时他为将军…面对世人种种刁难误解,他只是平静相对,不做解释。……李沐媱死里逃生后,却又因巧合遇见了他。世间万物为盘,你我皆为子。谁与谁的博弈,扰我难得静时?扑朔迷离难寻,为你甘用一世。
  • Concerning Letters

    Concerning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加坡风土记

    新加坡风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腹黑圣王狂妃

    腹黑圣王狂妃

    她是狩猎家族的狩猎者,以猎杀吸血鬼为己任。他是血族冷魅残酷的王,高高在上,无人可攀。床榻之上,他捏起她的下巴:“记住我的名字,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王,你的皇。”神圣教堂,他邪肆一笑,步步紧逼,“你杀我一次,我毁你终身,冷子夕,这一生,我们注定纠缠,你跑不掉的。”***传说,血族本性凉薄,绝不轻易爱上人类,若是爱上,便是永生永世,万劫不复。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