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900000053

第53章 宋诗篇(14)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坐元祐党籍,累遭贬谪。少从苏轼游,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尤工词。婉丽精密。有《淮海集》。

秋日三首(其一)

秦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1]。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2]。 【注释】[1]邗(hán)沟:又名邗江,在今江苏境内,为自扬州经高邮至淮安的一段运河。傍:靠近。[2]菰蒲:菰和蒲都是长在浅水中的草本植物。菰的嫩茎的基部可做蔬菜吃,叫茭白:蒲即香蒲。

【鉴赏】一、二句描写运河天地之美。微霜已降,秋水方清,诗人乘船经过运河,习习凉风,吹来清新空气,很觉爽快。这时没有月光,只见满天星斗。诗人陶醉在迷人的秋江夜色之中,环顾四周,寒星万颗,映照水中,倍感亲切。一、二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消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三、四句赞美运河周围环境幽寂。邗沟两岸丛生着菰蒲一类水生植物,在夜色朦胧中,给人以一望无际的感觉。诗人完全没有料到,菰蒲深处居然隐藏着人家。

本联妙在使用了“疑”、“忽”二字。诗人心中正结着一个菰蒲深处有无藏舟之“地”的“疑”团,忽然几声“笑语”,方知岸上还有“人家”,疑团顿解。这种情景,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优秀的诗人却能通过艺术作品敏锐地将它捕捉下来。最后两句乃全诗之警策,常常为人称道。

纳凉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1]。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释】[1]胡床:即交椅,可躺卧。

【鉴赏】诗的一、二两句写仔细寻觅纳凉胜地。首句点明题意,人们看到的是诗人携杖出户,来到柳外追寻清凉世界的情景。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诗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实自杜甫《羌村三首》“忆昔好追凉”句点化而成。这样,诗人急于从火海中解脱出来的情怀,通过一系列动作,便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次句具体指出了在“柳外”纳凉的方位和临时的布置:“画桥南畔倚胡床。”这是一个绿柳成行,位于“画桥南畔”的佳处。诗人选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尽情领略纳凉的况味。

三四两句则展开对纳凉地美妙景色的描绘:“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真是沁人心脾。诗人闲倚胡床,怡神闭目,不只感官上得到满足,连心境也分外舒适。这两句采取了对偶句式,分别着重从听觉上和视角上把纳凉时的具体感受艺术地组合起来。于是,一个纳凉胜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现在读者面前。

春日五首(其一)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1]。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2]。

【注释】[1]轻雷:轻微的雷声。万丝:指密蒙的雨丝。霁光:雨后初晴的阳光。参差:指层叠的瓦片。[2]春泪:指雨珠。“无力”句:谓经过一夜春雨,蔷薇的花枝倾斜,显得娇慵无力。

【鉴赏】春日大地,经过一夜轻雷细雨的急激和滋润,春色更浓,各种花卉草木,千姿百态,穷丽极妍。对这特有的自然美,诗人未作全面描摹,而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园一角,摄下了一幅雨过初晴的精巧画面:琉璃瓦,浮光闪闪,犹如碧玉;那一株株芍药花灿然盛开,由于水珠的重压,似在含泪欲泣,显得凄艳欲绝;蔷薇攀附着其他树枝,如佳人娇卧无力,百媚自生。一夜细雨的沾润,娇嫩的花草已经感到承受不了。一个“含”字,一个“卧”字,形象地刻画出芍药、蔷薇经雨后的娇弱状态,包孕了诗人的惜花之情,也隐现了“春愁”之意境。芍药亭亭玉立,故有“含春泪”之态;蔷薇攀枝蔓延,故有“无力卧”之状。由于作者完全把握住了事物的不同特征和内在精神,因此状物非常传神。

该诗的另一个特色是用字精警,生动准确。“春”、“晓”二字,粗一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点明季节、时辰。但细细品味,正好渲染出此刻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景物,使全诗更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同时,四句中每句一个动词,也用得极为巧妙。其中“落万丝”是诗眼,亦可称是全诗的脉络,对互不联系的景象——浮光、含泪、卧枝,起了纽带作用,使其轨辙可寻、脉断峰连、浑然一体。“浮”、“含”、“卧”三字,以实证虚,令读者更能体味到“落万丝”的情景。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1]二首

秦观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2]。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3]。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车网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封疆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恩。试问李斯长叹后,谁牵黄犬出东门?

【注释】[1]太守向公:即“郡将向宗回团练”(《桐江诗话》)。向宗回有“登城诗”,秦观因之“次韵两篇”。[2]鸿隙陂:指西汉末年翟方进为相时,奏废汝南水利工程之一的鸿隙陂,从此“水无归宿”,经常为害。元和贼负恩:指唐宪宗元和年间,吴元济割据蔡州等地,对抗李唐王朝,擅改汝水故道,后吴虽为李愬讨平,水害却贻祸无穷。[3]陶侃梦天门:《晋书·陶侃传》有陶侃“少时梦生八翼而上天门”,后来“位至八州都督”的传说。诗人以陶拟象,希望向太守像陶侃那样,为巩固赵宋王朝而效力。

【鉴赏】第一首前两句是汝南人民灾后重建家园的生活写照。“茫茫”和“抱”状出了汝水绕城奔流的势头,以及易于水患的地理形势。“野色偷春人烧痕”,“烧痕”指被火烧过的地方。“烧痕”换新绿的场景,表明这里的老百姓经常遭受天灾人祸,不是水灾就是火灾。人们正为修复家园与重新安排生活而努力。三、四句则把眼前景物与灾情回忆结合起来。“湘妃泪”、“杜宇魂”,借用虞舜二妃泪染斑竹和蜀王杜宇魂化子规的典故,喻指灾区人民家散人亡、技泪招魂的凄惨情状。诗人眼中见到的修竹影,耳边听到的子规声,唤起他对灾民的深切同情。千万点血泪,一声声杜宇,汝南人民遭受洪灾、无家可归、惨不忍睹的镜头,仿佛就在眼前。五、六句由“遥怜”、“尚想”领起,回顾造成水灾的历史根源。七、八句说城堞倾圮已尽,希望太守重加治理。

第二首前两句展开了一幅郊野萧条景象的素描:炊烟袅袅,郊野的孤村,依稀可辨;天色清寒,村舍的影子,一点也看不见。洪水给汝南人民带来的后果,还未消除。其中“认”字与前首第二句中的“偷”字下得精妙,极其传神。三、四句写汝南两个名胜车网湖和壶公祠的傍晚景色。湖边梅花盛开,祠畔明月初上,风景本很迷人,但去年的灾情记忆犹新,孤村的景象宛然在目,不禁触景伤情,泪溅魂销。五、六句说汝南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古城。早在春秋时代,它就是蔡、沈等国的封地,颇多“先贤”,人们立庙祭祀以示追怀“恩泽”。七、八句则从另一角度指出,历史上蔡州也有秦代李斯这样的人物,他官至丞相,却终遭杀戮之祸。诗人以提问口气,把李斯临刑时的“长叹”反说出来,意在从他身上引出经验教训。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汲县)人。宋太祖贺皇后五代族孙。熙宁中以恩荫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等职,晚年退居苏、常。其词善于锤炼字句。其《青玉案》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称“贺梅子”。词集名《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诗集名《庆湖遗老集》。

病后登快哉亭[1]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2]。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释】[1]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建于熙宁末,由苏轼命名。[2]病来:指病愈之后。

【鉴赏】诗一开首以雨后蝉鸣起兴。秋高气爽,雨过天晴,再加病愈登亭,何其快哉!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所领略而在欢快地鸣叫。“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蝉之踌躇满志,岂不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言下已隐含人不如蝉的况味。二句由“听”转向“见”:秋雨新洗,况值此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这一句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思乡情重,思归心切,何曾有一日忘怀!平日里世事纷扰,或可抑制一时,一旦除去世务的尘翳,那潜有的意念又会立即浮现。当此病后偷闲,偶尔登临送目之际,思归之念便又油然而起。

三、四两句极写归思之深、之切。病后的频频把盏,非消渴解馋之谓,实因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诗中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无数次的思乡梦。梦中不妨千里回乡,则梦醒后愈是归思难忍,这天长日久郁积的乡愁,这梦中犹且萦绕的归思,俱化为一含情凝睇之人,呼之欲出。至此,诗人的登临之意毕现。

五、六两句作者从忆想回到现实。鸦投古刹,自是黄昏时万物栖止的典型物色;而落日斜晖,又隐隐约约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天色向暮,自然界的飞禽均有所托,而人的归宿又在何处?暮霭之中,惟见远去的道路渐渐隐没在一片凄迷的草色之中。第六句暗寓失意之恨。诗人于怀乡思乡之中,又寄托了自己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遂使全诗的思致更见深入,意蕴更见丰厚。

末二句直抒胸臆。一年一度的秋风,最能动人归兴,而今滞留他乡,眼见得梦想成空,徒然催人早生华发而已!“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甚是新奇,不落陈腐。唐代李贺诗云“秋野明,秋风白”,秋风和白色始相勾连,至苏轼又用“霜风”形容须发皆白,如“白头萧散满霜风”、“白须萧散满霜风”等,贺铸点化成句,自铸新词。这里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因此这一新奇的用语,也便暗示着作者凄冷的情怀。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少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初,因苏轼等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宗杜甫,锻炼辛苦,诗风质朴。黄庭坚甚爱重之。为江西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登快哉亭[1]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2]。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3]。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注释】[1]快哉亭:在徐州城东南,苏东坡题亭名。

[2]霭:云气。[3]度:过。

【鉴赏】全诗前六句写景。皆是作者登楼所见:先看水、次看山、再看天,由低到高,层次分明。

一、二句写看水:水是通过俯视和平视来写的。一道清澈的江水沿着城墙曲折而流。这里“城”与“江”同曲,是居高临下所见。一股如帘的清泉在乱石中间倾泻而下。这里,泉泻乱石间,是直道眼前景物,也切合登高所见,两句中“江”与“泉”是动的,“城”与“石”是静的,可谓动静结合。正是这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和动静结合的对照,将蜿蜒曲折的河岸和湍急奔泻的泉水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三、四句写看山:山是通过暮色来写的。夕阳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雾便依着山间慢慢地升起了。“隐地”、“依山”造语工巧,形象而具体,读来如身历其境。“隐”、“依”二字本来都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这里用来形容夕阳与暮霭,就赋予了自然现象以人性,显得异常生动。

五、六句写看天:将空中景物融入思想感情,包含了很深的寓意。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云彩舒卷自如,飘曳有姿。鸟飞、云动,本是山间常景,而一旦注入了诗人自己的感情,便产生了耐人寻味的魅力。窥其所未言,即隐隐透出诗人心情的不平静和向往自由的意愿;再咀嚼其深意,那横空而过的飞鸟,岂不是人生匆遽的象征?这里有“仰看一鸟过,虚负百年身”的深意。而那自由自在的白云,尽管奔腾变幻,终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这里有“水流心更静,云涌意俱平”的哲理。诗评家说此诗中“度鸟”、“奔云”句,有无穷之味,更有振起全篇之功。

末尾两句抒情。写游兴不尽的原因,反衬出眼前景物令人流连忘返。诗人并不直说自己游兴未尽,却说因为家里还有年幼的小儿子在依门守望,自己不能流连得太久。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少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兄弟。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亦能词。有《张右史文集》。

同类推荐
  • 都是打嗝惹的祸

    都是打嗝惹的祸

    《都是打嗝惹的祸》收录的作品分为今古传奇、人生百味、人间真情、超级想象、世相百态五部分。作者的文字轻快精准,文如其人,极具穿透力,同时又丰满而有温度,通过一篇篇文章,你可以触摸到作者独特的心灵气质——既拥有清冷的理智,又不乏湿润的心情。在看似微小的故事情节中,你能读出作者四溢的智慧灵光,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都是打嗝惹的祸》是一本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国色重庆

    国色重庆

    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绝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你是一个可以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的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大山架构的骨骼和江水连结的血脉,支撑的是一个天地人和又充满鲜活生命的世界。而这自然容貌只是这个鲜活生命的部分躯体的展现。
  • 终站之前

    终站之前

    作者在生命暮年,在与癌症面对面的搏杀中,对人生、生命和亲情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悟,这部自选集可说是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作者乐观地在人生“终站”之前忆双亲友朋,细说往事,读者可窥其一生意趣心志,也可感受到作者豁达、独立而坚韧的品质。
  •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中国文化名人谈亲情

    本书是《中国文化名人书系》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其主要是对亲情的谈论。书中分别选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叶圣陶等120多位作家的多篇散文作品,如:《风筝》、《做了父亲》、《一个人在途上》、《屠敬山先生》、《望断天涯儿不归》、《白舅舅》、《心上的暗影》、《怎么爱人也不够》、《三姐夫沈二哥》、《长情默默》、《陌生的儿子》、《家累》等150篇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最华美的语言文字,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每位作家在亲情方面的创作风貌。
  • 陶然斋选集(第一卷)

    陶然斋选集(第一卷)

    本书精选陶行知先生的主要代表作,并加以分类编辑,便于广大教师检索、查阅、学习。此外,编者还分别选编了他的政论、诗歌、散文等,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陶行知先生。
热门推荐
  • 掬红妆

    掬红妆

    被好姐妹抢了男朋友的窦小菜,愤怒中撞墙而亡,穿越到汉朝初的窦家,在大伯和爹爹的宠溺下过着无忧的米虫生活。吕后为太子选妃?关她何事,那么多人去争一个男人不是自己找罪受?还好她顶着痴儿的名字不用选妃。传说太子俊逸非凡,传说太子有一颗慈悲之心,传说太子已经有了心上人,传说太子已经选妃成功了。传说代王俊美无双,传说代王冷漠无常,传说代王对痴儿动了真心这些都不关她都小菜的事情。可看似毫无关联的三人早在最初相见的那瞬间便注定了无休无止的纠缠。如果时光倒回,她宁愿选择不曾遇到他们。
  • 学霸的灵气复苏

    学霸的灵气复苏

    新书《我在美利坚当道士》求呵护!灵气复苏的时代里,机遇与恐怖并存;觉醒与进化的浪潮中,谁能掌控命运;历史和上古文明的迷雾间,又有谁正在苏醒。我自黑科技系统附身以来,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超凡,进化,鬼怪,神灵,封印物,进化序列;纪元,毁灭,遗迹,异世界,成住坏空……太阳照常升起,但黑暗依旧笼罩。我小乙哥将带领人类渡过苦海,踏足彼岸,这是一个“学霸”的传说。
  • 重生之彪悍女将军

    重生之彪悍女将军

    业界有名的女特工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无所谓,反正无论在哪儿,她都能杀出一条血路。看她如何从女特工变身大将军!
  • 挂着泪的微笑:最感人的情感散文

    挂着泪的微笑:最感人的情感散文

    有多少故事让您眷恋一生?有多少情景让您深受感动?有多少故事在您记忆的海洋中永远闪烁着光芒?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时文选粹”。
  • 藏地密码10

    藏地密码10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抵达藏传佛教精神内核。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8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踏草留音

    踏草留音

    食物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人也是。此时操场上满满的都是风,我们站起来奔跑,我听到身后传来铺天盖地的声音,柔软的声音灌满耳朵。那是风、天空和野草,记录我们别具一格的青春的声音。每一只耳朵都将听到截然不同的声音。被踩踏过的野草地,散发着辛辣的清香,搅拌着音符灌入鼻腔,变成未来值得回忆的细节。
  • 这就是爱情

    这就是爱情

    爱情有千万种,或一见钟情,或日久生情,偏偏谢杰与亮晶晶两人的感情却是无从猜透,他们的爱情从何时,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反正最后,这样的两个人相爱并走在了一起。本来以为从此以后便可以过上简单幸福的日子,偏偏一个人闯入他们的视线,从此两人剪不断理还乱,到底是回忆里的那个人重要,还是应该珍惜眼前的那个人,生活对于他们的考验从未停止。当一切风轻云淡,相爱的人最终走在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妖孽天王

    最强妖孽天王

    强者回归,卷入繁华都市之中,开启一条争霸之路,畅饮美人泪,醉卧温柔乡,手下强者如云!强者,踏血而生!王者,执掌天下众生!叶天凡:“我若入世,尔等皆为蝼蚁!”在这风起云涌的都市之中,且看他如何狂霸天下,快意恩仇!
  • 一胎二宝,腹黑邪王赖上门

    一胎二宝,腹黑邪王赖上门

    作为海城人民医院,外科二把手,云若夕一直觉得,自己救人无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谁曾想,一朝穿越,家徒四壁,左脸毁容,还吃了上顿没下顿?最关键,脚边还有两只嗷嗷待哺的小包子???云若夕有些偏头疼!好在上天可怜见,让她一出门,就捡到个免费劳动力。只是这免费劳动力有毒,自打她说,他是她弟后,这十里八乡的女人都发了疯,成天往她破屋钻。被弄得不厌其烦的云若夕后悔了,早知道就说是相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