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6500000091

第91章 戏曲篇(2)

包公的本名叫包拯,《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由此可见,包公首先是一位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求取功名,并从基层官员做起;另外,他“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可见包公做官不贪污、不媚上,清正廉明;“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这位包公是一位不苟言笑、刚直不阿的人;“拜枢密副使。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死后拟定的谥号用了一个“肃”字,可见包公的严肃、肃敬、肃穆。综合包公的这些性格特点,其实他应该归入老生一行,因为他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员,是成熟持重、严肃端正的读书人,符合老生行当扮演的人物类型,可是包公在戏中是用黑色的油彩涂抹脸谱的,与老生行的俊扮(本色脸)不同。

齐如山先生在《脸谱》第一章总论中曾说:“请看戏中。凡贤良大臣、廉洁宦吏、淳粹儒者、谨慎士子、忠厚长者、安分良民、信实商贾、诚实奴仆等等,没有一个不是用本色脸的。大致脸上一抹颜色,则其人必有可议之点。”那么包公的“可议之点”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他的肤色,传说中他是个皮肤很黑的人,与一般意义上的“白面书生”不同,所以传统戏曲中将包公归入“净”这个行当。

净行俗称“花脸”、“花面”,演出化妆时在脸上勾画脸谱,扮演的男性角色多是在性格或者相貌上不十分完美、有“可议之点”的人物。净行中又有以唱工为主的正净,俗称“大花脸”,尤以包公戏唱工最为繁重,所以这一类唱工花脸又被称为“黑头”。

以唱工为主的花脸为什么又叫铜锤花脸?

“铜锤”的名称来自于一出戏中的道具,这出戏就是《二进宫》。故事见于《香莲帕》鼓词,说的是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听政,太师李良谋篡,定国公徐彦昭和兵部侍郎杨波初次苦谏,李妃不从;徐彦昭哭谒皇陵,杨波搬兵救国;直至李良封锁昭阳,内外隔绝,李妃始悟其奸,徐彦昭与杨波二次进宫劝谏,李妃以国事相托,徐、杨合力除奸。这出戏前演《大保国》、中演《探皇陵》、后演《二进宫》,简称《大探二》,又名《龙凤阁》。这是一出唱工繁重的戏,剧中青衣行的李艳妃、生行的杨波和净行的徐彦昭均有大段的唱腔,非有相当实力的演员不敢唱这出戏。剧中这位定国公徐彦昭怀里始终抱着先帝所赐的一柄铜锤,可以上打君王不正,下打臣宰不忠,是剧中一个重要的道具,而徐彦昭这个角色又是最为典型的唱工花脸,所以人们就将这一类型的花脸以“铜锤花脸”代称之。

生旦净末丑中的末扮演的是哪类人物?

前引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云:“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看起来,在早期古典戏曲如元杂剧、明清传奇中,“末”是一个重要的行当。京剧以前也是以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来划分的,后来才将末与生两个行当合并,从此生、末不分了。

这两个行当确实有相似之处。生与末所扮演的男性角色类型比较接近,从扮相上看都是俊扮,即本色脸,不需要像净行那样勾画脸谱;而且末扮演的都是中年以上的男性,和老生相似,也要佩戴髯口。有所区别的是,传统老生多佩戴黑色三绺的髯口(即黑三),末行戴的多是不分绺的满髯或二涛。似乎有不成文的说法,认为戴三绺的更加儒雅、潇洒一些,如诸葛亮;戴不分绺满髯的角色多是一些武官武将,戴二涛的多是些地位低下的家人、院公、中军、下吏之流了。当然,这些区别在后来的改良与变化中变得不十分明显了。现在,京剧中末和生的主要区别是,“末”所扮演的男性角色在剧中是次要的角色,“生”则是主角。末在京剧里就是“二路老生”,也叫“里子老生”,都是配角,如《搜孤救孤》中的公孙杵臼、《捉放曹》里的吕伯奢等角色。

小花脸属于哪个行当?

小花脸是丑行的别称。以脸谱的形式进行化妆的行当,主要是丑行和净行。净行之中的正净以唱工为主,被称为“大花脸”;副净包括以工架、表演为主的“架子花”和近似于丑行角色的二花脸,此外还有以武打为主的武净,被称为“武二花”。

净行的脸谱是覆盖整个面部的,而丑行的脸谱只是在鼻梁的部分用白粉涂画一个方形、元宝形、腰子形、枣核形等形状的白粉块,比净行的脸谱要小得多,所以又被称为“小花脸”或者“三花脸”。虽然被称为“丑”,可是丑行扮演的人物角色并不一定丑恶,可能只是丑陋,甚至可能只是地位不高而已。比如在传统戏中,渔夫、樵夫、农夫、更夫、酒保、茶房、书童、衙役等普通百姓,多是由丑行扮演,他们或诙谐、或热情、或乐观、或忠厚,像《秋江》中的老艄公、《苏三起解》中的老差役崇公道、《落马湖》中的酒保等。当然,丑行的角色中也有奸邪、阴险的小人,像《望江亭》中的杨衙内、《审头刺汤》里的汤勤、《野猪林》里的高衙内等。所以,丑行扮演的人物虽然卑微琐屑,但是复杂多样,也是四个行当中距离生活状态最近的一个行当。

丑行也可分为文、武,文丑包括扮演酸腐文人的“方巾丑”和扮演普通劳动者的“茶衣丑”等,武丑扮演高来高去、身手敏捷而又伶牙俐齿、机智幽默的侠客义士。因为武丑要求念白清脆悦耳,口齿清晰,而且在舞台上常常蹿蹦跳跃,所以又被称为“开口跳”。

“跑龙套”中的“龙套”是什么?

龙套也是京剧中的一类行当,扮演的是剧中兵卒、差役、内侍、随从等角色,由于扮演的角色比较杂,也称“杂行”;由于流动性很大,也称“流行”。龙套在剧中常常作为军卒,当双方主将对阵交锋时,龙套在一旁手持各种旗帜,摇旗呐喊,因此,也把龙套称为“打旗的”。龙套的角色在舞台上一般以整体形式出现,以四个人为一堂,这四个人又分头、二、三、四家(旗),以头家(旗)为领队之人。一场戏在舞台上用一堂或者两堂龙套,以示人员众多,起到烘托和陪衬的作用,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这也是一种写意化的表演形式。龙套的表演在很多情况下以静为主,有时候整出戏中龙套就在“官员”或者“皇帝”后面一直站着不动,所以也有人把龙套称为“文堂”。

可是提到龙套这个词时,我们通常都说“跑龙套”,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舞台上,龙套扮演的兵丁士卒总是要跟着主帅跑上跑下的,这种“跑”也是一种舞蹈,是队列的舞蹈。上下场、排队形等都有一定的调度程式,如二龙出水、挖门、斜门、站门、十字花、龙摆尾等。队形的改变,方位的调整,以至于舞台气氛的变化都是靠龙套演员们“跑”出来的,所以龙套虽不是主角,却是一出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头是什么意思?

行头,是京剧服装和服饰配件的总称。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的,有所谓“八字真言”——有声必歌、无动不舞,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始终载歌载舞。为了配合这样的一种表演特色,京剧的行头也是舞蹈化的、写意化的。所以京剧的服装基本上是一种舞蹈服装,不考虑朝代,不考虑季节,不考虑地域,乃是将古代服装提炼、美化而成。如长长的水袖、飘飘的雉尾等都不是古代现实生活之常态,而是以夸张写意的方式为载歌载舞来服务的服装样式。

什么是盔头?

盔头是剧中人物所戴各式冠帽的总称,分为冠、盔、巾、帽四大类,冠、盔是硬质的巾、帽是软质的。

中国古人对冠帽是十分重视的,男子成年的标志是为他加冠,《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这就是冠礼,是“礼之始”。在古代社会上,当冠而不冠是被认为“非礼”的。至于“孟嘉落帽”,那是魏晋风骨、风流洒脱之另例了。我们说的帽,古人称之为头衣或者元服。元者,头也。据许嘉璐先生著《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云:“古人不戴冠的只有四种人:小孩、罪犯、异族人和平民。”而且同样是戴帽子,头上的冠帽也有身份地位的区别,贵族戴冠,平民戴巾。京剧的盔头也有类似的区别,比如,“冠”如九龙冠、紫金冠等是帝王、贵族所用;“盔”是武将上阵临敌保护头部所用,而古人称“胄”、称“兜鍪”;盔头中的“帽”,名目繁多,有软有硬,如纱帽、罗帽等;“巾”,帝王将相家居便服时可用,但多数是一些读书人或平民所戴,如文生巾、方巾等。

什么是水袖?

水袖是指缝在京剧服装的蟒、帔、褶子、开氅等袖端的一块长方形白色纺绸,在舞台上演员舞动双袖曰寸形如流水,故名水袖。水袖也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写意精神的一项具体表现。

古代服装的袖子比较长,垂臂而不露手。据《礼记·深衣》载:“袂(mèi)之长短,反诎之及肘”,袂就是袖子,也就是说袖子的长短标准是从手部向上反折,达到肘部即可,这是法定的袖长。虽然现实中并不一定这么严格,但也的确是“长袖”了。而京剧的服装又在这样的“长袖”之前再缝上一二尺长的水袖,这实际上是延长了手部,“手舞”之不足故辅之以水袖,拨挑收放,盘旋飞舞,转折多姿。所以《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云:“韩子称: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水袖也不是无中生有的,可能是来自古代的“祛”。

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对于“祛”的解释是:“析言之则袂口曰祛”,也就是袖口,可见古人的袍袖和袖口是有区别的,京剧正是将这种袖口加以夸张处理,使之成为一种表演和舞蹈的工具,从而更加淋漓尽致地传达人物内在的情感和心理。著名的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将水袖的舞蹈归纳为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十个基本技巧,通过匠心独具的设计和组合去塑造人物。程砚秋先生曾专门著文《略谈旦角水袖的运用》,文中说:“最近我在拍摄舞台纪录片《荒山泪》,在这部影片中我一共用了两百多个水袖动作,不过并不是孤立的这儿一个,那儿一个,而是联系起来运用的。”关于水袖的尺寸,程先生说:“水袖的尺寸不宜太长,如果是狭长一条,不仅不好看,用起来也很难得心应手。我的水袖尺寸是:衣袖长约过手四寸,水袖本身有一尺三寸,这样的长短运用起来比较得劲。”

戏曲中的场面是指什么?

为戏曲演出进行伴奏的乐队总称“场面”。清代李斗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云:“后场一曰场面,以鼓为首,一面谓之单皮鼓,两面则谓之荸荠鼓。名其技曰鼓板。”

“场面”一词,不知从何而来,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旧时乐队的位置在舞台中央靠后、“守旧”之前,足以支撑舞台的场面,所以留下这样一个以“场面”称呼乐队的说法。既称戏曲,“戏”是演故事,“曲”则是音乐了,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恐怕是无曲不成戏的。演员演故事于舞台之前,乐队奏音乐于舞台之后(现在是舞台之侧),正是戏与曲相辅相成,这样交相辉映的呈现,真是足以极观众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京剧乐队是由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管弦乐器称文场,打击乐器称武场。以唱工为主的文戏,以管弦乐器伴奏为主,乐器包括京胡(胡琴)、京二胡、月琴、三弦、笙、笛、唢呐等;以武打为主的戏主要以打击乐为主进行伴奏,节奏铿锵,音响强烈。武场乐器包括檀板和单皮鼓(合称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其中鼓板在整个乐队中是起指挥作用的乐器,司鼓操板者为鼓师,亦称鼓佬,就是乐队的指挥。

什么是砌末?

“砌(qiè)末”是戏曲舞台上各种布景和道具的总称,也作“切末”。宋代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四出:“孩儿与老都管先去,我收拾砌末恰来。”

砌末和京剧的行头一样,是为这种写意化的表演服务的,不同于生活中的真实用具,是经过夸张和装饰化的舞台道具。比如马鞭,就不同于生活中真实的马鞭,舞台上的马鞭是经过美化的,编着图案和流苏,有各种颜色,这马鞭的颜色象征不同品种和不同颜色的马,一根马鞭既可以表示马也可以表示骑马,也可以象征牛、驴等其他牲口,还可以是打人的鞭子,比如《搜孤救孤》里“白虎堂奉了命”,程婴“手执皮鞭将你打”。其他如车旗表示车,水旗表示水,乃至酒壶、灯台、文房四宝以及各式兵器,都不是生活中的原样,可以说一切真东西是不准登台的。

“守旧”是什么?

守旧,即门帘台帐,是传统戏曲舞台装置。过去传统戏曲演出时所用的台幔和作为舞台背景使用的底幕,或以绸缎、或以丝绒为之,幕上绣有各种装饰性图案。

据朱家溍先生记录的《梅兰芳谈戏曲舞台美术》一文中说:“有些外界朋友听见这个名词,还以为戏班里把从前的门帘台帐都叫做‘守旧’,在文字里也常常出现这样一个语汇,其实只是过渡时期少数人随便一说;这个名词不太通顺,所以我(梅兰芳)把这种过渡时期的装置也叫做门帘台帐。”可见“守旧”这个词,是民国时期新旧舞台同时存在的时候产生的一种说法。

同类推荐
  • 说假

    说假

    本书诱技说假,幽默说假和机智说假三种说假艺术,体现了人的智慧。是一种真文化。内容包括假的解读、假有三性、假是一棵生命树、假扮演的社会角色、假的识别。
  • 雄关要塞: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人的蛮狂是执著坚忍,同时也是僭越否定。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性格结构。靠着怀疑、否定和浪漫的少年品质。楚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一种标新立异的价值传统。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借用竹枝词这一古老民歌的形式,创作一部真实记录山东当代风俗史的作品,展现了山东的地域特色、人物风采、风景名胜等,作者在深入各地采风和考察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地域文化这条主线,突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引领作用。如济南的泉水文化,济宁的孔孟文化,淄博的齐文化,临沂的红色文化,聊城的水城文化,泰安的泰山文化,莱芜的钢城文化,潍坊的风筝文化,东营的黄河口文化,青岛、日照的港口文化,烟台的海洋文化,威海的渔乡文化,荷泽的牡丹文化其中如泉水诗、渔家诗等还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即使地域文化特点并不突出的德州、滨州等地,由于选取从枣乡文化和退海之地的沧桑巨变等角度入手,同样写出了特点和情趣。
热门推荐
  • 罪恶意志

    罪恶意志

    混乱?暴虐?嗜杀?……作为正义之士的终极毁灭目标、深渊世界的至高统治者,冥不屑一笑,继续聆听生灵的哀嚎。深渊恶魔:主宰是好人,大大的好人。深渊领主:谁特么说主宰的坏话,赶紧把坐标报来。深渊魔神:子民们,追随本魔神的脚步,为主宰献上世界本源。俯瞰猩红天幕下为了永恒拼命的恶魔,冥黯然神伤,深渊世界就是恶魔们的家,而自己的家呢,不知在宇宙哪个角落。
  • 王的霸道狐宠

    王的霸道狐宠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女特种兵重生妖狐公主,一朝醒来却成了九王爷的契约宠物。主人强悍,宠物更强悍。什么?!万一主人挂了,宠物也会挂!不行,我要解除契约!在此之前,各位想对我家主人图谋不轨的童鞋请小心,本妖很霸道很阴险!此文秉承上本祸水的YD和美男多多的良好传统,某北尽量写得轻松,如不慎沉重,请见谅!
  • 倾倾老婆

    倾倾老婆

    “乔姨怎么会给你找这个歪瓜裂枣?”卓天满脸疑惑。“卓伯母不也给你找了一群俗不可耐的胭脂俗粉吗?”乔果倾毫不客气地反驳道。好吧,既然都是被逼迫而来的,看在曾经同桌多年的份上,咱们一起领个结婚证吧,但这是假结婚,懂否?
  • 多愁多思

    多愁多思

    随手散文练笔。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和感慨。我希望看到自己的进步
  • 星空之超维度进化

    星空之超维度进化

    空间站贸易?你找宇宙经济学家去。星球殖民?你找行星探险家去。科技大爆炸?你找那帮难缠的科学家去。人口就业社会福利?你找社会学家去。宇宙联盟协约?你找文明外交官去。种族间文化交流?这个你去,不过记得人类文明的高贵姿态。那我干啥?混吃等死?NOnono,我负责将人类文明的大炮对准每一个敢于挑战人类文明尊严的勇士,他们将在由舰炮的闪烁组成的人类文明的铁血战书下颤抖,如同英雄般在光焰之中化作灰灰。人类文明屹立于星空之上,我们的战舰将镇压银河!哦,对了,记得要热爱和平,好战是不对的!
  • 危险恋人

    危险恋人

    《危险恋人》是一部侦破、谍战、爱情小说。故事发生在中国西部抗日大后方。讲述了一个日本美女间谍受上司派遣,秘密前往中国西部的黑河镇进行情报活动,并实施“美女计划”,企图用美色诱骗、征服、策反中国特工队长林子华,然而在与林子华的生死较量和接触中,却对他产生了爱情,并一波三折,走进了婚姻殿堂!小说集中表现了日本美女间谍与中国特工之间的殊死暗战和感情纠葛,凸现了抗日大后方中日特工的生死较量,贯穿了主人公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美好向往,对爱情、婚姻、家庭幸福生活的追求。情节复杂,冲突激烈,明暗线交织,玄机起伏更迭,且又充满人性!
  • 传火之旅

    传火之旅

    身负黑暗的诅咒,渴求人性的光明!异乡的不死人吕子明,带着高等宇宙的系统,狩猎强大的灵魂,一步一步传颂着火焰!(本书为架空文)
  • 脸面(中篇小说)

    脸面(中篇小说)

    2009年盛夏。杨巧杏一家四口人坐着一辆满载着乘客的班车,行驶在通往榆钱的国道上。国道两边的山水树木人羊狗都向后甩去。在她的眼里,这些山是美的,树是翠的,水是清的,人是和蔼的,羊是可爱的,狗是诚实的。她的心情好极了,全因她的儿子韩华考上了榆钱市重点高中。今天,是开学报名的日子,他们一家人正往学校赶呢!班车到了市运输公司汽车站,一家四口人下车。杨巧杏的老汉,一个农民,韩贵山把铺盖卷扛起下了车。韩华背起大大的书包,紧跟着跳下车,三跑两步赶上父亲,和父亲并排走起。
  • 圣魔之名

    圣魔之名

    战争与和平的名义秩序与自由的抉择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原来到了最后,我们都变成对方讨厌的样子。---------一片大陆,一座小村,一个少年,一把长镰,一颗黑珠,一个少女,一枚白珠以及一篇故事
  •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

    《职场的24个悖论》由廖康强编著。哲学看似晦涩艰深,却恰恰是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总结出的人生智慧,是以简代繁,去粗取精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化解职场的复杂性。《职场的24个悖论》就是从哲学这一全新的角度来阐释和剖析职场,用哲学悖论来揭示职场中矛盾和冲突的思想根源,帮助人们了解职场,掌握职场生存与发展的技巧。花一些时间读一本这样的书,从哲学的角度去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或者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处理职场问题的借鉴和参考。希望透过这24个悖论,你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职场,为自己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