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100000026

第26章 司马迁(4)

司马迁对这一任命,还是十分高兴的。这一职务与他立志继承祖业,不辱父命,实现平生抱负的思想最相吻合了。为了当一名称职的史官,他“绝宾客之知,忘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尽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这种极想有所作为的得意心情,流露在他给一位朋友的信中。他劝朋友挚峻不要离世隐居,而应该跟他一样,登上政治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据严可均《全汉文》载,他在信中说:

“迁闻君子所贵手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伏维的陵(挚峻的字)村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荷累其名,固已贵矣;然来尽太上之所由也!愿先生少致意焉。”

然而他的朋友挚峻却是一位老于世故的人,宁愿当一辈子隐士也不肯出来,他在给司马迁的回信中说:

“峻闻古之君子,料能而行,度德而出,故悔吝去于身。利不可以虚受,名不可以苟得。汉兴以来,帝王之道,于斯始显,能者见利,不肖者自辱,亦其时也。《周易》‘大君有命,小人匆用’,徒欲偃仰从容,以游余齿耳。”

如此韬光养晦是事业心很强的司马迁所做不到的,朋友是朋友,但志向各异。

司马迁为太史令的这一年,正是他处于富有活力的时期。他每天“细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从浩瀚的断简残编里,“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为继承父亲的遗命做好准备工作。司马迁除了游刃于这些文化遗产之中以外,作为皇帝身边的官员,他还得经常陪同武帝到各地巡视。

开阔眼界,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有利于他的撰史工作。

研究方法,既是太史令的本职工作,也是撰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汉兴以来,仍然沿用秦历,即《颛顼历》。

《颛顼历》很不精确,以致“朔晦月见,弦望满亏多非是”。司马迁为太史令,很留心这件事,便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和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等人上书,建议改历,汉武帝认为改历符合统治阶级受命改制的思想,接受了司马迁等人的改历建议,诏令司马迁等人制订汉历。当时参加的人有三四十位,其中公孙卿、儿宽、壶遂、唐都、邓平、洛下闳等,都是有名的专家。当然,主持改历工作的主要是司马迁。司马迁自己也曾说:“余与壶遂定律历”(《韩长孺列传》)。改订后的历法称“太初历”。这是一部“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汉书·律历志》)的精密新历。这个新历一改《颛顼历》以冬十月为岁首的旧例,而改或以春正月为岁首,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即所谓“夏正”。司马迁本是要学孔子的,孔子有“行夏之时”(《论语·卫灵公》)的话,《史记·夏本纪》中也有“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的说法,司马迁主持的这次改历,实现了孔子的理想。“太初历”奠定了现在阴历的基础,支配了中国人的时间观念达两千年以上。太初历对后世的影响之大,在汉代的重要性,就更不必说了。这正是司马迁写《天官书》和《历书》的实际根据和二书的价值所在。伴随历法的改订,武帝下令改元,即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紧接着的改革是“色尚黄,数用五,定官名,协音律”(《汉书·武帝纪》)。由历法的改订,促进了国家政治制度的改革,使汉王朝的面貌焕然一新。

司马迁立志撰写《史记》十分关心当代史,尤其是对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他十分崇拜,他在《自序》中说:

“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青,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之言,罪莫大焉。”

可见他的著述是以汉兴以来的历史为重点。

司马迁为汉的强盛所陶醉,对汉武帝的辉煌业绩也充满了幻想。尽管太史令的工作十分繁忙,他还是夜以继日地赶写《史记》。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已经埋头写《史记》6年的司马迁,惨遭李陵之祸,面临着一场遭难。

天汉二年的夏五月,汉武帝对匈奴再次用兵,他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3万大军,从酒泉(今甘肃酒泉县)出兵,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李陵因立功心切要求参战。

李陵是李广的长子。李陵在年轻的时候当侍中,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仆与李陵,俱居门下。”李陵“善骑射”而且谦和、仁爱,人缘极好,所以武帝很赏识他,“以为有李广之风”。他曾带领800骑兵,出居延(今甘肃西北境),深入匈奴2000余里,去探察过地形。回来后,便拜他为骑都尉,命他在酒泉、张掖(今甘肃张掖县西北)一带教练5000名壮士以防西北胡人。

这次当李广利出征匈奴,汉武帝便派他随同前往,专管辎重。有着乃祖之风的李陵,不愿屈居人下,便向武帝叩头请求,说他所练的兵,都是荆楚之地的奇才剑客,力能搏虎,射箭百发百中。他愿带领这些壮士独当一面,到单于山前,以分单于兵,这样就可以让匈奴不致专门对付李广利的大军了。武帝听后说:“将士难道还怕隶属什么人么?现在我发的兵多,分不出骑兵给你!”李陵说,他可以不用骑兵,愿以少击众,只带步兵5000人,就能去直捣单于的巢穴!武帝觉得李陵很有气魄,便答应了。武帝为万全计,又派驻居延的强弩都尉路博德率兵接应李陵。路博德从前曾是伏波将军,有过破南越(今天的两广)的大功,他也不肯屈做李陵的助手,便上奏武帝,说现在正是匈奴秋高马肥的时候,不可与之交战。

不如待到来春,他和李陵各带5000人,到浚稽山(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喀尔喀境内)去夹击匈奴,一定会大获全胜。谁知武帝看了奏书后勃然大怒,以为李陵自己后悔了,故意托路博德上书的。当时,匈奴兵已人西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前旗),武帝当即命令路博德将兵去西河,截断钩营之道,同时命令李陵在九月里出发,到达东浚稽山南龙勒河上,观察匈奴兵动向,如不见动静,即先回到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旗北),休养士卒。

李陵遵命带领步卒5000人,从居延向北进军,行了30多天,到达浚稽山,一面安营扎寨,一面将所经过的山川地形都画好,令部下陈步乐回去向武帝报告。

武帝听陈步乐说李陵的土卒都愿效死疆场,特别高兴,连陈步乐也因此拜了郎官。

李陵不久就被3万单于骑兵所包围。李陵带领士卒在营外设阵,让前列的人都拿了朝盾,后行的人都拿了弓弩,下令道:“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敌兵见李陵的兵并不多,便紧围上来。于是李陵命他的步兵千弩齐发,匈奴骑兵大都应弦而倒,其余的急忙抱头鼠窜,逃到山上去了。汉军乘胜追击,又杀了数千敌人。单于大惊,急调8万余骑兵围攻李陵。李陵率队且战且走,一路向南撤退。待退到山谷里时,因为连战的结果,士卒中箭受伤的人很多。李陵整编了军队,整顿了军纪,明日再战,又斩杀了3000多敌人。

李陵引兵继续向南撤退,想沿到龙城的故道回师。

经过四五天的急行军,走到一个长满芦苇的沼泽地带,敌人便在上风里放起火来,李陵为自救计,也令军中放火,预先烧掉周围的草木,以免烧伤自己。接着继续南行,便到了南山下。单于早已占据了山上,命他的儿子带兵进攻李陵。汉军在树林间与匈奴骑兵展开肉搏战,又杀敌数千人。李陵又命令士卒发连弩(一种可连发数矢的弩)射击单于,单于只好下山逃走。

正当单于怀疑汉军有伏兵接应李陵,不敢再向南追赶,准备撤兵的时候,李陵部下有一个负责刺探军情的军官管敢,因为受到校尉的侮辱而怀恨在心,便投降了匈奴。他告诉单于说,李陵军并无后援,箭也快用完了,只有李陵和跟随他的校尉韩延年各率800人为前锋,分别以黄旗和白旗为标志,只要用精锐骑兵出击他们,就可立即攻破。单于听后大喜,即刻命令骑兵进攻李陵,一面攻击一面高叫:“李陵、韩延年快降!”把李陵军的退路挡住,四面围攻,李陵被困在山谷中,敌人居高临下,箭如雨下。李陵率军冒死突围,往南撤退,在汉军还没有到达鞮汗山的时候,150万枝箭早已用光了。

这时还有3000多人,李陵命令士兵把军车毁掉,用车辐作武器。他们退到一处峡谷,单于追了上来,堵住了谷口,向谷中投掷石块,汉军士卒死伤更多,没法再走了。夜晚,李陵穿了便衣,单独走出营寨来。叫左右都不要跟随他,他说大丈夫应当一个人去把单于擒来。去了好久才回来,叹息说:“兵是败了,只有死了!”部下对他说:“将军威震匈奴,现在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以后总可以归还,像浞野侯赵破奴为敌人获,后来逃回,天子不仍是对他很好么?”李陵答道:“你叫我不死,这是不配称一个壮士的!”于是他把全部旌旗都斩断了,把所有珍贵的东西都埋在地下,叹道:“假若再多几十支箭,就一定可以突围了!现在连作战的东西也没有了,挨到天明,便恐怕只有受缚就擒了!现在不如作鸟兽散,有跑得脱的,还可以给天子报个信儿。”于是让士卒每人带上二升干饭,一片冰,设法逃跑,约会逃到遮虏障(即居延城)等待集合。待到夜半,李陵令击鼓出发,可是鼓敲不响了。李陵和韩延年都上了马,跟随的壮士仅十余人。后边追兵却有好几千。韩延年战死了,李陵看到这种情况,说:“无面目见天子。”就投降了。突围的士卒都分散逃跑,有400多人逃回了边塞。

李陵战败的地方,隔边塞不过100多里,边塞上立刻把李陵投降的消息传报到京城。武帝本来的意思是希望李陵不成功便成仁,于是把他的母亲和妻子召了来。

武帝后来听说李陵投降了,便勃然大怒。先是责问日前回来报信的陈步乐,陈步乐吓得自杀了。又问其他群臣,其他群臣也吓得没有一个敢说李陵的好话的。

李陵因寡不敌众,才致全军溃败,不得已而投降匈奴的。但李广利率3万骑兵,而且也未遇到匈奴的主力,可是由于他根本不是个将才,指挥不力,被匈奴打得大败。好大喜功的武帝,面临两路出击的失败,食不甘味,情绪极坏。于是,一些阿谀苟合之徒讳言贰师将军之惨败,却诿过于李陵。对此,正直的司马迁是有看法的。

所以,当武帝召问他的时候,司马迁便直言陈述了自己对李陵投降的看法。他在后来写的《报任安书》中,曾对自己当时的思想做了具体的叙述。他认为李陵“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土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他还不遗余力地为李陵辩护说: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

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筋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所说的主要意思是,李陵已经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其所杀敌人超过自己的能力,赫赫战功足以宣示天下。此外,从他的品德、操行来看,他是在出于无奈的情况下才投降的,是为了等待机会以便将来再报答朝廷。武帝并未理解司马迁的“拳拳之忠”,反而认为他的话不仅是为李陵开脱罪责,而且疑心他是有意在贬低、讽刺这一次无功而还的李广利——武帝所爱的李夫人之兄贰师将军。因此,武帝大怒,便以诬罔主上的罪名,叛处司马迁的死刑,囚于大牢。

按照汉代法律规定,犯死罪的人可以交50万钱赎死,或以腐刑免死。司马迁的家境并不富裕,无钱赎死。

他的职位不高,得不到达官贵人为他疏通。过去的一些亲朋好友深怕受连累,不愿为他去求情。他只好“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汉书·司马迁传》)。

司马迁入狱的第二年,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武帝对李陵一事悔悟过来了,他说应该让李陵先出塞,以后再叫路博德去接应就好了,可免这员老将生奸弄诈。

于是一面赏赐逃回的李陵部下,一面又派因杅将军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接李陵。谁料公孙敖无功而还,只捉到一个俘虏,并从俘虏口里得知,李陵在为单于练兵,准备与汉军对敌。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益发怒不可遏,立刻把李陵的母亲、弟弟、妻子杀了。司马迁就是在这时受了腐刑。但俘虏的话纯属讹传,真正为单于练兵的不是李陵而是李绪,李陵无故受了一次不白之冤。

同类推荐
  •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
  • 地王启示录

    地王启示录

    本书内容包括:撼动世界的民企资本、公共资本的触角、大鳄来自四面八方、术业有专攻、英雄不问出处等。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 愿将一生献中国:戴德生晚清纪事

    愿将一生献中国:戴德生晚清纪事

    一百五十多年前有一位英国的年轻人——戴德生(1832—1905),心中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深关切和挂念。他训练自己过简朴的生活,以便有朝一日能够来到中国,帮助这里的人们。历经艰难后,他终于踏上了这块土地。在这里他努力工作,以最善良的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人,哪怕是那些敌对他的人;他入乡随俗、筹备并建立中国内地会。他一生在这里劳苦,最后死在中国,葬在中国。本书通过二十多个小故事,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带你去认识这位将自己一生献给中国的朋友,重温百年前的历史。
  •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本书是油画家杨飞云第一部有关自己艺术生涯的谈艺录。本书以与美籍华人作家范学德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杨飞云艺术生涯的点滴:从童年的生活;少年时期的学画过程;青年时期的工作生活经历,尤其是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之后,就油画学习、创作、风格的思考;担任中国油画院院长之后,组织的一系列促进油画发展的展览活动,对青年油画家的提携和推荐,对中国油画的期待和展望等等。在这部对话录中,杨飞云对自己六十多年生涯作了详细的叙述,第一次历史地、系统地、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艺术见解。这既是一部艺术对话录,也是人生对话录;既能给年轻的艺术家以艺术上的指导,更能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启发。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何以飞天

    何以飞天

    机械族、兽族、虫族来袭,人族何去何从?弱女与素蛇结伴,大山与城郭对峙,希望在何方?
  • 忘川(上)

    忘川(上)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人中龙凤去世三十年后,听雪楼三易其主,兴盛衰败,起起伏伏,到了第五代,局面已经变得尤其艰难。七大帮派秘密结盟,以“天道盟”为名,开始与听雪楼分庭抗礼,江湖格局岌岌可危。何以挽救危局?唯有夕影血薇,重现江湖。她从风陵渡的月夜驾舟而来,携剑回到洛阳。然而却没有料到,在血薇来到夕影身边之前,听雪楼里,早已有了另一个女子,已在他身边陪伴了十几年。昔年人中龙凤的传说,终究一梦。而她孤身远去天涯,绝望之中,再遇新的机缘。
  • 理工男是怎样修仙的

    理工男是怎样修仙的

    火星上,训导官面对无法动员的一万五千官兵,一筹莫展。女指挥官和她美丽的助手竟然要用身体来激发官兵的斗志,王勇听后简直目瞪口呆,对上司这种以身正形,厚颜无底线的做法无语。世界在变,敌人也在变:荧惑修真人,人工智能,地球外文明,银河系的各种势力,考验层出不穷。自身的困难不少,用物理为自己打造修炼体系,可是物理理论到目前只有相对论,如何突破第二宇宙文明的束缚?还需要多少匪夷所思的理论?建立无数个地外文明,文明间却不能相互干扰,独立自称体系,这有多难?自己的这些徒弟们能够胜任吗?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走向何方?
  • 九天神凰

    九天神凰

    那一日,惨遭挚爱背叛,受尽折磨,她的真情,被狠狠践踏!然而,天不亡她,让她拥有了重生的机会!上古神诀在手,拼着一颗倔强不屈的心。她凤凰仙帝,一步一步,从弱小走向强大,要向所有亏欠她的人,一一讨债!有朝一日,浴火焚焰;凌驾云霄,凰舞九天!~~◇~~~~~◆◇~~【简介区】~~~~~~~◇◆~~~~◇~~他是名震九天仙域的逍遥仙帝,她是和他齐名甚至超过他的凤凰仙帝。可她为了他,却宁愿做他逍遥仙帝麾下的首席护法,一切胆敢惹怒他的存在,统统都将消灭。他们的结合,可谓九天仙域中最最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本以为,她可以幸福永久。然而有一天,他却突然借感情骗她,将她囚禁在那地狱般的炼妖魔塔,历经三味真火焚烧了长达千年之久。千年后,她含泪出来问他,为何这般…这般狠心的对我?却不料迎接她的,竟是他和另一个她,精心为她所设下的无情陷阱。他居然…那么决然地抢了她的稀世仙器,抽去她的挚爱情丝,剔除她历经万难才好不容易修炼而来的傲然仙骨……这一刻——她的真情,付诸东流;她的牺牲,无人可怜;她的恨意,滔天席卷;她的怒火,狂烧不灭…一朝重生,她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欠缺的还是实力。“倘若可以凌驾于九天之上,那么,我就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谁也不可欺我!谁也不敢负我!”上一世,她太傻了。而这一世,她绝不会重蹈覆辙:“曾经失去的,统统都要拿回来,一分一毫都不可少!曾经欺我的害我的,通通都要被我踩在脚下,谁也不会例外!”~~◇~~~~~◆◇~~【男主区】~~~~~~~◇◆~~~~◇~~任缥缈:缥缈仙宫宫主,仙界之人称他为‘缥缈仙帝’。敢爱敢恨,为爱不惜一切痴情到底。哪怕,最终只换回一场空也无怨无悔。因为他爱,所以就爱。柳少卿:温柔无边,才华横溢,柔弱书生气质之下却也有着无比刚强和英勇。冷冰寒:潇洒冷酷,出尘飘逸,冷峻外表之下却也藏着无穷炙热与霸道。~~◇~~~~~◆◇~~【场景区】~~~~~~~◇◆~~~~◇~~任缥缈:“我爱你,不求回报。”东方凝雪:“呜,可是我就要抱!”柳少卿:“谁要是敢欺负她,必先从我尸体踏过!”东方凝雪:“不如,我们先踏过别人的尸体吧?”冷冰寒:“走自己的路,让……”东方凝雪:“让别人无路可走?”~~◇~~~~~◆◇~~~~~~~~~~~~~~~◇◆~~~~◇~~
  • 当李晓峰成为SKY

    当李晓峰成为SKY

    直到有一天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款名为星际争霸的电脑游戏。他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改变,人生瞬间有了目标。他不希望成为科学家或医生,只希望能打一辈子的游戏,用游戏来实现自己的“大侠梦”。他开始为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目标而努力着,一条艰辛而又传奇的追梦之旅就此开始……
  • 人道圣王

    人道圣王

    太古蛮荒,万族争锋,神魔统治天下。浩浩天域,茫茫星空,无尽的传说无尽的宝藏。这是个波澜壮阔的大世,神圣携妖魔共舞。这也是原始残酷的乱世,荣耀与枯骨并存。大争之世,看少年英豪,聚龙魂,斩妖魔,血战三万里,率人族杀出大荒!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唯我圣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庶不奉陪:将军,夫人又跑了

    庶不奉陪:将军,夫人又跑了

    沐书瑶重生在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村姑身上。名字没有?自己取。平时还能学这学那,日子过得也还不错。突然有一天,她被接进尚书府,成了爹不疼,奶嫌弃的庶女。继母伪善,撕掉你的面具;姐妹姨娘排挤暗害,送你们个恶果尝尝!谁的生活里不会遇到几个跳梁小丑!只是那见鬼的婚约又是怎么回事?那不是嫡女的婚约吗?那个谁?你!对!说你呢!看清楚,本姑娘是庶女,庶女,庶女!“我知道!可本将军要娶的就是你这个庶女!”
  • 气者之五行巅峰

    气者之五行巅峰

    世俗之人,摇身一变成为神秘体质的拥有者,五行之变化,五行之奥秘,能否让其站在气界的最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