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100000027

第27章 司马迁(5)

司马迁受腐刑,是奇耻大辱。沉痛地说:“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又说:“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官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复说:“夫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慷慨之士乎?”司马迁在极度痛苦中,曾想到“引决自裁”,一死了事。但如果那样做,就“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经过生与死的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悟出了一个做人的深刻道理:“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想到那些成就大事业者所经历的各种磨难,他深受鼓舞地说: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椒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氏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汉书·司马迁传》)

那些身处逆境而又有所作为的先贤们的事迹,启发了司马迁,使他鼓足了活下去的勇气。特别是当他想到了父亲的遗愿还在“草创未就”的时候,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为了完成那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第二部《春秋》——《史记》,他甚至“就极刑而无愠色”!

司马迁惨遭李陵之祸,亲自体验了世态之炎凉,目睹了社会之黑暗,这无疑会使他对人生,对社会产生了新的认识。他这段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打碎他青年时代的种种美好的幻想,使他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成熟。

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六月逢大赦,司马迁在狱中度过了4个年头。他因此出狱,已40岁司马迁。

出狱之后,便做了中书令。中书令是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其职务是将皇帝的诏令下达至尚书,并将尚书的奏疏呈给皇帝,一切诏奏机密都要经过他的手,被一些人视为“尊宠任职”,比太史令要显赫得多。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向朋友诉说了自己的难言之苦并写道: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残酷的刑法酿成了司马迁的悲剧,他的痛苦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心灵上的创伤总是影响着他的情绪,他常空虚恍惚,坐卧不安,一想到腐刑的耻辱,浑身出冷汗,浸湿衣服。司马迁的悲愤之情,跃然纸上。然而,个人的悲剧并未把他压倒;相反,为了父子两辈人的事业,他把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脑后,把悲痛发为文思,融入笔墨,以自己的血和泪继续撰写《史记》。

司马迁从太始二年到太始四年,以中书令的身份又侍从武帝巡幸各地。二年,到回中,三年,幸东海,登之罘(今山东烟台市),浮大海而还;四年,春天三月到泰山,十二月到雍,又到了西边的安定(今甘肃固原)、北地(今甘肃环县)。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43岁司马迁。他的朋友任安给他写信,要他“慎于接物,推贤进士”。旧话重提,引起司马迁思绪万千。他何尝不想推贤,以竭尽全力报效国家?又何尝不欲进土,以增朝廷仗义执言之人,以退“全躯保妻子之臣”?司马迁按捺不住愤懑与激动,将自己所受的耻辱、艰难的处境、悲凉的心境、完成《史记》的决心,一一向任安托出,写了《报任安书》。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运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可见他(38岁)之前就极刑,130篇的《史记》已粗具规模,43岁时到了《报任安书》,还没有完成。

司马迁把征和三年(公元前见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7万,出五原,击匈奴,兵败而降。这次战役写在《匈奴列传》中,王国维认为这是《史记》中最晚出自于司马迁手笔的部分,(《太史公行年考》)根据王国维的考证,《史记》基本完成在征和三年。《史记·自序》说:

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序略,以拾遗补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史记》的篇幅、字数、书名都讲得很具体,并表明意图在“藏之名山”,以防失落,“副在京师”,希望得到传人。最后结以“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

把所记述的史实起讫年代讲得很清楚,说明一部著作完成了,搁笔而踌躇满志的愉快心情溢于言表。

清人赵翼在《二十二史劄记》卷一中对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时间作了具体的考述,说:

“父卒三岁,迁为太史令,即紬石室金匮之书。为太史令五年,当太初元年,改正朔,正值孔子《春秋》五百年之期,于是论决其文。会草创未就,而遭李陵之祸。

惜其不成,是以就刑而无怨。是迁为太史令,即编纂史事。五年为太初元年。则初为太史令时,乃元封二年也。

元封二年至天汉二年遭李陵之祸,已十年。又《报任安书》内谓安“抱不测之罪,将迫季冬。恐卒然不讳,则仆之意终不得达,故略陈之”。安所抱子测之罪,缘戾太子以巫蛊事斩江充,使安发兵助战,安受其节而不发兵。武帝闻之,以为怀二心,故诏弃市。此书正安坐罪将死之时,则征和二年间事也。自天汉二年至征和二年,又阅八年。统计迂作《史记》,前后共十八年。况安死,迁尚未亡。必更有删订改削之功。盖书之成,凡二十余年也。”由此可见,《史记》是司马迁毕生心血的结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囊括中外,贯通古今,记录了上下近3000年的历史。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止于汉武帝大初年间,尤详于战国、秦、汉。

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65万字。这五种不同的体例互相配合,广阔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史记》体大思精,是一部凝聚着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心血的不朽之作。千百年来,《史记》的内容和形式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史学和文学,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为历代人民所尊敬和爱戴。

司马迁46岁完成了《史记》的写作。司马迁的著述,除了《史记》、《报任安书》、《与挚崚书》外,相传还有《万岁历》一卷(一说此书系司马谈所著)、《素王妙论》一卷、《文集》二卷和《辞赋》八卷,今大都已经散轶。惟《艺文类聚》还搜集了他的一篇《悲士不遇赋》,兹录全文: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虽有行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

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阔兮,人理显然,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哲之乱也。

炤炤洞达,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古人惟耻。

朝闻夕死。孰云其否?道顺还周,乍没乍起。无造福先,无触祸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类。(《艺文类聚》卷三十)至于司马迁死于何年,如何死的,因史无明载,不能确知。历代学者的考证,多是推测之辞。学者大都认为司马迁死于武帝末年。

司马迁的后代,也如他的卒年一样模糊。他儿子的名字没有留传下来,据说是因为司马迁受了腐刑,发了怨言,统治者不再任用他的子孙做史官。也有人说他有两个儿子,因无也无记载根据。

惟一可信的是司马迁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杨敞。杨敞后来做到了大司农。当霍光和张安世等人决定废去皇帝,重新扶立一个新皇帝时,派人征求杨敞的意见,杨敞吓得汗流浃背,不敢答应,他的夫人急忙出来,督促丈夫立刻同意这件关系他们一家生命的计划,可见她是个有决断的女子。她生了两个儿子,即忠与恽。杨恽是一个才气横溢的文学家,颇有外祖之风。他的《报孙会宗书》简直可以说是《报任安书》的姊妹篇。他很爱读外祖的《史记》,“祖述其书,遂宣布焉”(《汉书·司马迁传》)。成为传播《史记》的第一人。他不幸的是因口祸被腰斩。

综观司马迁的一生,他是一个幸运儿,因为他生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他又是一个不幸者,因为他生活在一个专制的时代。他的一生,是备尝艰辛,忍辱负重的一生;又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使自己生命大放光华的一生。

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继承前人著述体例的基础上,“勒成一书,分为五体”的。

创造性地发明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学编纂方法,在我国古代史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史记》所采用的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把五种体例有机地组合在一部书里,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这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五体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本纪是全书的提纲,它以王朝的更替为体系,用编年的形式,提纲挈领地记载各个时期的国家大事。由于《史记》记述的是各个历史阶段中的主宰者,所以司马迁不能完全摆脱“以天子为本纪”的思维模式。可贵的是,司马迁不拘泥形式,从实际出发。他没有仅仅着眼于帝王,而为不是皇帝的项羽和吕后作了本纪。司马迁认为项羽和吕后虽然不是名义上的帝王,却是一个历史时期中的实际主宰者。项羽率领起义军推翻秦的统治,号令诸侯,也是掌握一代政权的统治者,因而为他立了本纪。至于为吕后立本纪,也是因为吕后临朝称制,掌握着实权。可见司马迁是尊重历史事实。《史记》中的12本纪,根据时间顺序和义例,可分为主要阐明德治思想的有:《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

主要揭示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在二个本纪中,司马迁对“以力”得天下者,做出“得之难”“失之易”的结论。

主要强调德治《高景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在五个本纪中,司马迁从刘邦以德得天下,讲到吕后、文、景之德政,充分肯定了汉的德治。

《史记》中的表,表即表格。是用谱牒的形式记载史事,它既可概括错综复杂的史事,又表现出历史的线索,因而能对纪、传载述的史事起到纵经横纬的联结作用。历代学者评价颇高。宋代学者吕祖谦说:“《史记》十表,意义宏深,始学者多不能达。《三代世表》以世系为主,所以观百世之木支也。《十二诸侯年表》以下以地为主,故年经而国纬,所以观天下之大势也。《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以下以时为主,故国经而年纬,所以观一时之得失也。《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以大事为主,所以观君臣之职分也。”(《大事记解题》卷一)清代学者吴见思说:“诸表画而不图,纵横明晰,于列国楚汉时事,纷然之际,开卷无不了然。此法创自史公是千古绝奇文字。”通过学者们的研究和分析,《史记》表的意义与作用,主要突出在:

一是,简要明晰地揭示天下大势。《史记》的本纪、世家对某国某一时代已做详述,自成体系,线索也都十分清楚。把本纪、世家记载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以简明的形式表现一个时代的总貌和天下大势,这是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史记》的表正好起到了简要明晰揭示天下大势的作用,清代学者牛运震说:“表以著年,以事附之,自宜摘其会盟征伐兴衰成败大事列于篇,要以简要明晰为贵,一切闲文细事,均宜从略。”

二是,提纲挈领地表现四体的内容。表把《史记》其他四种体裁的内容提纲挈领地表现出来,对其他四种体裁所记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如《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分别把100多人和72国受封者的功绩、履历、官爵、封邑、传国、失候等内容,简明地展现出来,既省笔墨,又补四体之不足。这正如牛运震所说:“年表者,所以较年月于列眉,画事迹于指掌,而补纪、传书、志之所不及也。”(《史记评注》卷三)三是,建立了我国古代的年代学理论。《史记》十表明确地把历史分为古代、近代、今世三个段落,五个时期。司马迁通过创立十表,对历史作分期断限的研究,从而找出历史的大事变,如西周共和、孔子卒、秦亡、陈涉起义、刘邦称旁等作为历史断限的界标,这种分期标准在今天看来虽然不够科学,但是在当时却是十分难得的。十表的创立,为建立我国古代年代学理论打下了基础。所以宋代学者郑樵(《通志·总序》)说:“《史记》一书,功在十表。”

《史记》于表之后,立有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八书。司马迁在《自序》中有说明:“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

同类推荐
  • 从不被盛名宠坏:坚毅女神居里夫人自传

    从不被盛名宠坏:坚毅女神居里夫人自传

    本书内容包括居里夫人亲笔书写的自传、皮埃尔·居里传记及她在居里先生身亡后写下的催泪日记。从这些毫无矫饰的文字里,我们看见一个出生平凡的女孩如何通过智慧和努力,走上曲折的梦想之路,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居里夫妇如何相濡以沫一起获得诺贝尔奖。他们不仅是两情相悦,志同道合的生活伴侣,更是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死搭档。
  • 杰出学人刘诗白

    杰出学人刘诗白

    《杰出学人刘诗白》收录了经济学界专家学者、媒体等对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的经济思想、著作、研究成果、人格品质等方面的评价,通过第三方的角度,为读者客观、全面地介绍了刘诗白教授的学术成就,展现了刘诗白教授的治学成就、人格魅力和大师风貌。他成功地构建起了一套对中国改革实践富有解释力的严谨理论体系,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起到了有益影响,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代将帅有的智勇双全,胸怀大志,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有的精通战略战术,指挥千军万马,临敌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的忠心耿耿,保家卫国,马革裹尸,无怨无悔;有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命途多舛,几经沉浮;有的无勇无谋,畏敌如鼠,屡战屡败,贻笑大方;有的变节投敌,屈节卖国,为后人所不耻……总之,中国的将坛,群星璀璨,灿烂辉煌。今天的读者,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将帅,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将其绝对化。
  • 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

    百岁老人杨绛的生命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她的生命历经了中国社会最动荡、最混乱的几十年。本书以清新细致的笔触描绘了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记述了这位世纪才女充满柔情、磨难的一生,展现其如何一步步获得“先生”的赞誉,让人深刻体味到穿越荆棘的朴实平静,理解何谓“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 顾维钧家族

    顾维钧家族

    从1912年担任袁世凯英文秘书初登外交舞台,到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挺身而出声名鹊起,从1945年代表中国第一个签署《联合国宪章》,到1967年告别海牙国际法庭全身而退,顾维钧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职业外交官”,经历了民国几乎所有的重大外交事件。本书将顾维钧的一生及其家族发展,在历史、社会、婚姻和人性的重重纠结中展开,耐人寻味。
热门推荐
  • 道北名门

    道北名门

    由张之沪编著的长篇小说《道北名门》以西安城市平民阶层生活为背景,叙述“十三孩金家”从饥饿年代到改革开放的命运浮沉和坎坷经历。用幽默诙谐的笔调,娓娓道出了生于穷乡僻壤,经历了社会大动荡的道北人的俗人俗事,平凡人平凡事,于诙谐处见侠骨豪情,于调侃中现世间苍凉。情节曲折,行文率直,语言幽默,历史涵盖面大,故事鲜活生动。
  • 有你陪伴的美好时光

    有你陪伴的美好时光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陪伴你最久,灿烂了你的青春,温暖了你的年华。
  • 我的诅咒有点多

    我的诅咒有点多

    艾伦穿越后,因为实力太强大,被这个世界封印了。不过他的右手中依然蕴藏着神之力。不论多么强大的敌人,他都可以一巴掌拍死。不过却要在事后受到各种诅咒。艾伦拍死了一只神兽。他受到了诅咒:冷漠。——
  • 小蛇要强大

    小蛇要强大

    人死魂去,附上蛇身,变成一条小蛇,历经各种危险,自身慢慢进化。
  • 恣欢谑

    恣欢谑

    奢求一人回眸,不求他回顾我能倾城泪流。你还是你,善良完美的你,而我已经变成最丑恶的自己,再也配不上你。而此刻的我,为什么还要再遇见他,那个我日思夜想却不可得的他。
  • 宝宝穿书了

    宝宝穿书了

    我怎么这么倒霉啊,穿进了一本书里,要不要按照原书的进程来呢?不行,我的命运我掌握……什么小白花?绿茶婊都给我通通滚一边去
  • 传火之旅

    传火之旅

    身负黑暗的诅咒,渴求人性的光明!异乡的不死人吕子明,带着高等宇宙的系统,狩猎强大的灵魂,一步一步传颂着火焰!(本书为架空文)
  • 陆少宠妻请节制

    陆少宠妻请节制

    我究竟做错了什么!白晨熙,你竟然狠心到要这样对我!叱咤商场的陆家大少?为什么会是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如何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餐厅

    如何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餐厅

    本书以实用为目的,从客户管理、员工管理、设施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品牌管理六大方面,结合正反两方面的实战案例,为读者揭秘餐厅的经营之道,让读者更加清楚如何经营一家赚钱的餐厅,是一本真正速战速决的餐厅赚钱的秘籍,也是餐厅老板经营一家最赚钱餐厅的实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