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100000029

第29章 司马迁(7)

我国优良的史学传统之一秉笔直书,春秋时齐国的太史兄弟和晋国的董狐都是秉笔直书的良史,司马迁继承了他们这种“实录”精神。《史记》完成不久,便以信史闻名于世,扬雄(《法言·重黎篇》)就曾指出:“太史公曰实录”。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也说:“自刘向、扬雄博览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稳恶,故谓之实录。”从班固的评价中看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主要表现以下两点:

第一、“其文直,其事核”。

这是要求史家作史有据,不向壁虚造,忠于史实,不作曲笔。关于这方面的评价,前人多有论述。刘知几说:“《史记》者……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也。”(《史通·二体》)这是总论《史记》的文直事核。何乔新论述得较为具体:“上自皇帝丁迄汉武,首尾三千余年,论著才五十万言,非文之直乎?纪帝王,则本《诗》、《书》。世列国,则据左氏。言秦兼诸侯,则采《战国策》。言汉定天下,则述《楚汉春秋》,非事之核乎?”(《何文肃公文集》卷二)据何氏所言,所谓文直,在于能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悠久的历史。

据王鸣盛的理解,“文直”即直笔无隐,他说:“子长于《封禅》、《平准》等书,《匈奴》、《大宛》等传,直笔无隐。”《史记》中属于“直笔无隐”的书传何止王氏所列这些?最能反映司马迁“文直”实录精神《陈涉世家》。

司马迁之所以要为陈涉立“世家”,把他作为诸侯来对待,正是由于他尊重史实,从秦汉之际风云变幻的历史实际中,他看到了陈涉在推翻暴秦统治的起义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于是在《史记》中实录了这一历史过程。他(《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认为,“初作难,发于陈涉”。又(《陈涉世家》)说:“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说明司马迁充分肯定陈涉的“首事”之功,从司马迁这些记载中看出,如果没有陈涉的“首事”,便没有秦王朝的迅速灭亡,更没有汉王朝的代兴。所以,在司马迁的心目中,陈涉就是“开国”的王侯,理应立为“世家”,惟有如此,才算忠于历史事实,他在《自序》宣布了为陈涉立传的目的,说: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

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

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作《陈涉世家》第十八。”

“文直”的实录精神是要有胆识的。有胆无识,难称良史;有识无胆,必作曲笔。班固后来作《汉书·陈涉传》时,虽基本上保留了《史记·陈涉世家》中的史实,却不承认陈涉首功,把司马迁写的“由涉首事也”故意抹去,并将“王迹之兴,起于问巷”也加以改写,反映了他的曲笔之弊,说明他的胆识远在司马迁之下。这就使人们更加反映出《史记》“文直”可贵的精神。

“事核”即其涵义述事准确。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说;“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在《五帝本纪》中说:“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说明他的著述以六艺为根据,诸子争鸣称引古人古事以自证,其意本不在历史,多不可取。他据戴记从纪五帝,而不取百家;据《论语》以传太伯,而疑许由、正轶诗。

至于记上古轶事,凡非属雅驯之文,尽删汰无遗。由此可见司马迁写作的求实精神。《史记》述事必取信于六艺,以求史实的准确无误。如《殷本纪》记载的殷的始祖契的一段文字是综合《诗经·商颂》之《玄鸟》、《长发》而成。又记载汤伐桀于鸣条的史实全采自《尚书·汤誓》。司马迁在“太史公曰”中说:“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又《周本纪》记载周始祖珀稷的事迹的那段文字全是采摭《诗经·大雅·生民》篇融会而写成。

从以上司马迁对古代史的记述,对近代史和当代史,他也同样重视史实的准确性。不是取信于儒家的典籍,而是“细史记石室金匮之书”,据汉王朝藏书处所收藏的各国史书和汉朝的档案资料,有关他对当代史记述的真实性,可以看出对当时汉武帝的描述。《史记》虽然是效法《春秋》而作,但在为武帝立传时,司马迁一反《春秋》为尊者讳的笔法,把直书的实录精神贯彻于《史记》的写作过程。在《史记》中,他首先肯定了汉武帝的功绩。

他认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起到了强干弱枝的作用,有利于汉的统一。他肯定了武帝在兴修水利事业方面的贡献。在《河渠书》中,他以赞赏的心情,记述了武帝的治河的业绩:

“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壁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决河。”

司马迁在歌颂汉武帝的诸多功绩的同时,对他的好大喜功、不爱惜民力等方面的过错,也决不放过,如实的记载下来,体现了他的不为尊者讳的实录精神。汉武帝征伐匈,对巩固政局的稳定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由于连年穷兵黩武,使汉朝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受到了重大损失,文景时期的积累已挥霍殆尽,元气大伤。百姓更加贫困,出现了“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食,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悲惨景况。司马迁对武帝征伐匈奴采取直书的态度,既肯定战争取得的胜利和它的作用,又如实准确地记载了战争给汉朝及广大人民带来的灾害。他在(《史记·匈奴列传》)指出:

“世俗之言匈奴者,患其徼一时之权,而务谄纳其说,以便偏指,不参彼己;将率席中国广大,气奋,人主因以决策,是以建功不深。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在我国古代,著述史书每为本朝的事迹讳饰,能文直事核是十分少见的。司马迁敢于面对现实,信史直书,其胆识令人敬佩。第二“不虚美,不隐恶”。司马迁认为撰史应该求是存真,兴驻要善恶必书,而且要做到恰如其分。即班固所讲的“不虚美,不隐恶”。司马迁曾明确表示反对那种“誉者或过其实,婚者或损其真”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做法。何乔新(《何文肃公文集》卷二)对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具体做法作了简要评论,他说:“伯夷古之贤人,则冠之于传首;晏婴善与人交,则愿为之执鞭,其不虚美可知。陈平之谋略,而不讳其盗嫂受金之奸;张汤之荐贤,而不略其文深意忌之酷,其不隐恶可见。”何乔新论述是有根据的。

司马迁怀着一种十分崇敬的心情写《伯夷列传》的。在这篇传记中,他主要不是记述伯夷、叔齐的事迹,而是传写他们的高尚精神,是借伯夷、叔齐的不幸遭遇而抒愤慨之情和发不平之议论。表述了自己的写作态度和撰述《史记》的思想意图。这种写法,很像屈原列传,而与其他传记不同。明陈懿典《读史漫笔》即指出:“屈原、伯夷乃太史公列传变体。叙事中忽入议论,议论中忽接叙事,离合变化,如神龙乘云驭风,莫可端倪。”的确道出了这篇传记写作上的特点,即不在写人物的事迹,而重在表现人物的精神。所以林駉说:“以伯夷居于列传之首,重清节也。”(《古今源流至论·史学》)伯夷、叔齐有关“清节”,司马迁在传记中记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代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爱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

“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从这段文字看出,伯夷、叔齐是主张礼让而反对战争,主张仁政而反对暴政的,坚持自己的政治信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司马迁,他无限同情地说:“余悲伯夷之意。”他不同意孔子所谓“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河怨乎”的看法,认为这与史实不合。他说:“睹轶诗可异焉。”因此采摭史实,以反驳孔子的错误观点,并传写伯夷、叔齐的真实精神。从轶诗《采薇》看,伯夷、叔齐何尝不怨!

在司马迁看来,一个重清节的人遭遇不幸,“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列传》)他们含怨怀恨是正常的现象。

司马迁仅用上述一段文字记述伯夷、叔齐的“清节”

事迹,其余全是传写他们的精神。如: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这是谴责天道之不公,是赞美伯夷、叔齐的高尚品格和宁死不屈的精神。又如: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贵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这是指斥近代历史上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现象,残暴者享富贵,忠贞者遭祸患等,也从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伯夷、叔齐的清廉节操及其悲剧结局。他还用孔子对廉洁之土的赞颂来表现伯夷、叔齐:“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一个廉洁之士,是不会与自己政治理想不同的人共事的,也不会抛弃自己的信仰去追求富贵,他们的高尚节操越是在乱世越表现得明显,只有这种人才应当为世所重。孔子所谈的是一个“积仁洁行”的人应采取的行径,实质上,司马迁是借此赞扬伯夷、叔齐的高尚品德。

从《伯夷列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司马迁当时从自己的政治立场出发,依照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赞美志行高洁的伯夷、叔齐,不是没有根据的,是有现实意义的,可以说是“不虚美”。

司马迁从实际出发,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善恶必书,决不护短。例如,李广是司马迁非常敬佩的人物。

在李广传后,他以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比喻,高度地评价了李广。司马迁在传中没有放过李广的缺点。

在李广传中,记录他自己的一段话:“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

揭示了李广也有残暴的一面,绝非完人。又如李广免官居家时,曾因犯夜禁被霸陵尉拘留过,后来李广做右北平太守时,“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反映了李广的心胸狭窄和报复心理。

司马迁对那些令人憎恶的人物,做到实事求是。可贵的是,在他所贬斥的人物里,如果有某些值得肯定的,他也能做到据实载述,不抑其善。司马迁在《酷吏列传》中,对于十多个酷吏的横行霸道,严刑峻法,都做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对酷吏也做了一些实事求是的肯定。

司马迁在《酷吏列传》中写张汤是个既“乡上意”,即看君主眼色行事,又“傅古义”,即缘饰以儒术的酷吏。

司马迁描写他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他做廷尉时向汉武帝荐贤,常扬人之善,蔽人之短,把错误归于自己,把成绩让给别人。如记述:

奏谳疑事,必豫先为上分别其原,上所是,受而著谳决法廷尉洁令,扬主之明。奏事即谴,汤应谢,乡上意所便,必引正、监、掾史贤者,曰:“固为臣意,如上责臣,臣弗用,愚抵于此。”罪常释。间即奏事,上善之,曰:“臣非知为此奏,乃正、监、掾史某为之。”其欲荐吏,扬人之善蔽人之过如此。

在当时博得好的名声。张汤做廷尉、御史大夫多年,死后却家无余财:“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司马迁赞扬他说:“其廉者足以为仪表。”

认为可以作为封建官吏的表率。司马迁又揭露张汤为人的另一方面,即“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干了很多诡诈的事。他“己心内虽不合,然阳浮慕之”,阴一套,阳一套,完全是一个两面派。他“务在深文”,以酷察为忠,按照汉武帝的意旨断狱,“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与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是封建统治者的忠实爪牙。司马迁对张汤也都做了客观的记述。张汤的执法,为了打击豪强、宗室、外戚、猾吏、“豪强兼并之家”,这对巩固中央集权是有积极意义的;张汤为了镇压人民,推行严刑峻法,使得官事耗费,民不聊生。

司马迁写他打击豪强、宗室的情况说:“治陈皇后蛊狱,深竟党与。”“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诋。”“及治淮南、衡山、江都反狱,皆穷根本。”对张汤打击豪强、宗室方面的作用,司马迁是以赞许的笔调写出:

张汤以知阴阳,人主与俱上下,时数辩当否,国家赖其便。

司马迁没忘记张汤受谴责的一面,在写他舞文弄法,大事兴作,搞得民心思变时说:“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奸吏并侵渔,于是痛绳以罪。则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咸指汤。”张汤又成为天下人所痛恨的对象,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司马迁在《平准书》中说,张汤死,“而民不思”。从人民的角度对张汤罪恶行径的批判鞭笞。

司马迁最大贡献首先是在历史学方面。他的史学思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启迪和影响着后世众多的史学家。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历史意识”,即承认历史是发展变化的。这也正是司马迁史学思想的可贵之处。司马迁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变化的,用他自己的名词说,就是“变”,就是“渐”,就是“终始”。他曾说:

维三代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性情,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作《礼书》第一。

同类推荐
  •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本书分为刘基、贞德、张居正等部分。
  •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

    名人传记丛书——南丁格尔——一个用爱心感动世界的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

    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

    《图说世界名人: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传奇的一生。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的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投身慈善事业,致力于消除贫困、疾病,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图说世界名人: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介绍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热门推荐
  • 陌上桃花结

    陌上桃花结

    原书名《邪王宠妃:娘子别跑了》皇上给楚王赐了一位王妃,但是一年过去了,楚王和楚王妃都没有见过对方。某天,穆陶陶终于拿到了休书,开始了她的江湖之旅。她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还抱上了一位神秘的门主的大腿。什么?他就是楚王?那她还是跑吧。但是她又怎么跑得出楚王的手掌心。楚王:“休书?本王没有写过那玩意儿。”穆陶陶拿出证据:“王爷,白纸黑字,上面可是有你的亲笔签名。”楚王拒不承认:“这不是我的字,一定是别人伪造的。”穆陶陶:“……”这厮忒不要脸了。楚王淡定表示,脸面那是个什么东西,哪有娘子重要啊。【宠文无虐,1V1双洁】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 时光方得安好

    时光方得安好

    暗恋九年,女孩不断送着手中的情书,诉说着自己的心意,从不写下自己的名字,便以为男孩不知道是谁,她可以有恃无恐地表达自己对男孩的喜欢。熟知在女孩送出第一封情书的时候,男孩便知道是女孩了。九年时光,是男孩设下圈养计划的期限,也是圈养这个他喜欢的姑娘的一生
  • 和平白家

    和平白家

    嗯,这大概是个笑话。嗯,也可能讲故事的是个笑话。嗯,就是这样。
  • 九霄之上为王者

    九霄之上为王者

    李白,一个生存在乱世中的一个人,他的身边有武术、法术、射术等,圣霄学院、稷下学院等学院培育出了一群,一等一的天才,以及诸子百家各路纷争,唐、秦、魏、蜀、吴、楚、汉七大国家先后崛起,其灭亡。他,与他的一群出生入死的朋友将何去何从?
  • 荼蘼花正开

    荼蘼花正开

    无姓荼蘼空知途,烈凤岂是树上乌!至致末路方涅槃,燃血煅骨画蓝图!容装铠甲万人颂,九天一路觅真龙!羽化玲珑俏佳人,此生无悔守梧桐!终得锦绣佳良缘,以你之名,冠我之姓!
  • 大乘楞伽经唯识论

    大乘楞伽经唯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曾经太过年轻却绝对真心

    曾经太过年轻却绝对真心

    猜猜,雨滴的什么和倒霉事情联系在一块儿了?对了,是数量。最近,我的倒霉事儿就像下雨的时候雨滴落下来一样多。不信?就接着往下看——
  • 绝色萌妃:腹黑殿下狂宠妻

    绝色萌妃:腹黑殿下狂宠妻

    “夫君我不小心将皇上最爱的花瓶摔碎了一个”“碎了就碎了,娘子喜欢再摔一个”“夫君,这座山好难看”“来人把这座山移平”“夫君我差点被这个湖给淹死”“敢伤害我娘子,来人将这个湖给我填了”漫漫江湖路,快意恩仇曲。自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一本绝世武功秘籍的横空出世,在平静已久的江湖掀起一场惨烈的血雨腥风,也书写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 贵妃娘娘又被翻牌子了

    贵妃娘娘又被翻牌子了

    【1V1宠文,双洁,甜甜甜甜!】苏夕一觉醒来,穿成了不受待见短命贵妃,好在上有太后姑母罩着,下有几个宠妹狂魔哥哥护着。哪怕皇上不宠爱,照样锦衣玉食,横行全后宫!可偏偏,皇帝改了性子,天天翻她牌子!为了梦想的咸鱼生活,苏夕只好作天作地,远离皇帝。“皇上,臣妾今儿碰到淑妃妹妹,看她长的比臣妾好看,就打了她一顿。”“皇上,臣妾把你最爱的金龙盏全砸碎了,那声响可好听了!”“皇上,臣妾觉得贵妃位分太低,想做皇后。”当晚——小宫女喜滋滋的来报:“娘娘,今天陛下又又又翻了您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