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100000038

第38章 诸葛亮(2)

刘备少年丧父,家道衰落,只得与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生活颇为艰难。

刘备自幼不喜欢读书,却爱好狗马、音乐、衣服。

他有着与一般孩童不同的远大志向,曾引起长者的注意和重视。刘备后来长成身高7尺5寸(约合今市尺5尺1寸多)的男子汉。他垂手过膝,硕大耳朵。他待人和善,喜欢结交豪侠之士。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的关羽,涿郡的张飞,与刘备“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系十分密切,非常得人心。

黄巾起义之后,刘备在中山(今河北定县)富商张世平、苏双的支持下聚众起兵,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行列,因功被委以安喜(今河北定县)尉之职。刘备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等。

曹操曾表荐他为豫州牧,进位左将军。他同曹操表面上维持着“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的密切关系。曹操有一次与刘备同席共酌,在论及当代英雄豪杰时,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袁绍字)之徒,不足数也。”

刘备闻听此言,为之一震,手中的筷子不觉掉到了地上。

刘备暗暗为之吃惊。恰在此时,天空响起一声炸雷,刘备立即转移了话题,对曹操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就这样,刘备总算掩饰过去,勉勉强强地收了场。

车骑将军董承接受了汉献帝的密诏,要他联络部分忠于朝廷的官员,相机除掉挟制皇帝的曹操,刘备也参与了这场预谋。建安四年(199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20里)。袁术则乘机从淮南北上,欲冲破曹操的徐州防线,退往青州。为此,曹操派刘备率军前往堵击,袁术因此北上受阻,发病而死。董承不久,等人因谋除曹操的密谋败露被杀。此时领兵在外的刘备干脆袭杀了曹操委派的徐州刺史车胄,公开与曹操决裂,然后派人与袁绍联合。曹操官渡之战前夕,分遣诸将屯于官渡后,亲自率领精兵扑向徐州,刘备兵溃逃走。在袁绍官渡失败以后,刘备就南下投奔了坐镇荆州已有20多年,下辖8郡,地方数十里,带甲之士足有十几万。荆州牧刘表。

刘备从建安六年(201年)以客军的身份投奔荆州,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死为止,刘备在荆州8年多,因受到“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的刘表的猜疑和提防,所以一直没有自己巩固的地盘,其兵源给养也得不到保障。刘备坐困荆州北鄙,经常为此而苦恼伤感。

只能辗转依附他人,过着那种寄人篱下、惴惴不安的日子。他身边虽然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批批叱咤风云的战将,要和虎踞中原的曹操争衡,要与占有江东的孙权较量,但缺少一位运筹帷幄、满腹韬略的能臣。就必须把延揽人才、招纳俊秀视为当务之急。

由于刘备有着汉室苗裔的特殊身份,他能思贤若渴,总揽英雄。刘备有一次,就当时的形势请教司马徽,司马徽没有正面回答刘备的问题。告诉刘备说:“像我这样的普通读书人,岂能了解天下大势?只有那些英雄俊杰才能通晓时务。我们这里的‘卧龙’和‘凤雏’才算得上这样的人物。”当刘备问到谁是“卧龙”、“凤雏”时,司马徽告诉他就是诸葛亮和庞统。这是刘备第一次听到诸葛亮、庞统的大名和他们的雅号。

诸葛亮的朋友徐庶后来投归了屯驻新野的刘备,徐庶的才识使刘备大加赞赏,十分器重。徐庶深知自己的才学比诸葛亮要略逊一筹,于是,他准备寻机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一次,他试探着对刘备说:“我的好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为‘卧龙’先生,将军是否有意会会他?”刘备又从他钦佩的徐庶口中第二次听到诸葛亮的名字和雅号。在他看来,这位孔明一定是非常之辈,刘备当即对徐庶说:“那就烦你与他一起来吧!”徐庶郑重其事地告诉刘备说:“像诸葛亮这样自比管仲、乐毅的人,只能诚心诚意地去拜访他,请教他,不可随随便便地把他找来。我的意思是将军最好能屈尊前往。”

刘备觉得徐庶虑事周全,说得在理,便接受了他的建议。

刘备建安十二年(207年)冬,便带着关羽、张飞,亲自赶赴隆中拜访诸葛亮。由于诸葛亮外出游历,刘备连去隆中两次都扑了空。刘备思贤若渴,既不懊丧,也不灰心,于是又第三次去隆中。史书上称为“三顾茅庐”,民间流传“三请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外出归来后,又听说刘备已屈驾光顾茅庐两次,便为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就暗暗下定走出隆中,辅佐刘备,建功立业的决心。

刘备又在关羽、张飞的陪同下,第三次光临隆中。

刘备与诸葛亮稍事寒暄后,坦诚地说:“现在汉王室倾危,权奸当道,主上蒙受欺凌。尽管我自己才德力量不济,我仍然要伸张大义于天下。由于我才智不足,办法不多,辗转几十年,一无所成。以致时至今日依旧是天下汹汹,奸邪猖獗。虽说事情如此,但我匡复汉室、清除奸佞的大志没有丝毫减退。”紧接着他向诸葛亮讨教,询以治国平天下的大计。诸葛亮本来就对刘备有所了解,又被眼前刘备真诚坦直的态度和礼贤下士的精神深深感动。诸葛亮说:“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以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在这不足300字的隆中对策中,诸葛亮纵论了天下大势,深刻地分析了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等政治军事集团的历史、现状及其优劣长短,精辟而准确地把握和预测了形势的发展及其结果,为刘备规划了基本的战略方针。这一战略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在未来出现的大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争取联合孙权,抗击曹操,保存自己,这是第一步;继之则要占领夺取荆、益二州,建立基地,巩固自己,发展自己,造成三分鼎立的政治格局,这是第二步;最后,一旦时机成熟,就从荆、益两路出兵,进击曹操,复兴汉室,建立霸业,这是第三步,也是战略规划的总目标。在诸葛亮看来,要实现这个总目标,既要分步实施,又要有许多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主要的外部条件是借重与之有唇齿关系的孙权势力,建立巩固的联盟,以集中全力对付主要的敌人曹操,而这种联盟关系必须贯穿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其内部条件主要有两点:其一,必须占领荆州、益州,作为立国和北伐的基础;其二,必须整顿政治,兴利除弊,搞好周边的民族关系,巩固内部,稳定后方,以保证北伐战争的足兵足食。

诸葛亮的设想是一个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总体战略规划,既要稳扎稳打地分步实施,又要创造准备必要的条件。在实施过程中,无论那个环节出现问题,发生偏差,都会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

诸葛亮渊博的学识,满腹的韬略,以及侃侃而谈的儒雅风度,诸葛亮的纵横议论,深深地打动了刘备,使他大有茅塞顿开之感,使刘备肃然起敬。他高兴地感到这位年仅27岁的有为青年,正是自己朝思暮盼的良辅。

当刘备邀请诸葛亮参加他的集团时,诸葛亮有感于刘备的真情和两人有着共同的政治志向,欣然同意了。

刘备不顾劳烦,三顾茅庐,虚心求教;诸葛亮一见如故,纵情对答,二人遂结下鱼水般的关系。刘备、诸葛亮君臣际会,古今传为美谈。

刘备将诸葛亮视为知己和师友,事无巨细均与诸葛亮商议。与刘备有着情同手足关系的关羽、张飞对此很不理解,刘备郑重其事地对他俩说:“我得到了孔明,就好比鱼儿得到水一样。”告诉关、张,不要为此而说三道四。

诸葛亮出山之后,便倾尽心力辅佐刘备实现隆中对策中预定的战略规划。当时曹操已取得北征乌桓的胜利,又在冀州一带演练水军了,加紧了南进的准备。在荆州随时都面临攻击的情况下,屯兵樊城的刘备仍受制于刘表,其直接掌握的兵众仅有几千人,实力非常微弱。刘备面对这种局面,既焦虑不安,又无可奈何,只得想着法子自我排遣。他本来就喜欢服饰,有用羽毛、牦牛尾编织饰物的雅好。有一次,他正在用友人赠送的牦牛尾编织饰物,正巧被诸葛亮遇上。诸葛亮信守玩物丧志的古训,他坦直地对刘备说:“我原来以为将军有远大的志向,现在看来,也不过结毦而已!”刘备这才告诉诸葛亮,他正为局势危急、力量弱小而担忧,但又苦于无计可施,仅借结毦聊以忘忧而已。诸葛亮针对刘备的心病,为他出谋划策说:“现在的荆州地区并不是人口壮少,而症结在于游移的户数多,登记在户籍的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常规仅从在籍的民户中征税征兵,必然引起在籍百姓的不满。这事的万全之策是将军可以向刘表建言,请他下令荆州境内的所有游户,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自报上籍,然后再据此征调兵卒。这样就可以实现增加兵众、壮大力量的目的。”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意见,打着刘表的旗号,借着就籍清查户口的机会,吸收游户的丁壮参加自己的队伍,组成一支战斗力较强的独立武装力量,成为联孙抗曹的基本武装。

诸葛亮时刻关注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注视着刘表荆州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没有忘记隆中对策中提出的首先占领荆州的近期战略目标。当时刘表集团中的确存在着权力之争。刘表受到后妻蔡氏的怂恿,厌恶长子刘倚,宠爱少子刘琮,刘琦深感自危。刘琦曾多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老成稳重,遇事谨慎,一直不表态,总想法回避刘琦。有一次,诸葛亮因事入襄阳,刘琦特意邀请诸葛亮到后花园观赏,于是两人便一起登楼对饮。刚刚坐定,刘琦就命令随从撤去登楼的梯子,然后恳切地对诸葛亮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先生之口,入于我一人之耳内,先生总可以赐教了吧?”诸葛亮熟读史册,对历史上的掌故知之甚详甚深,满腹锦囊妙计。他听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淡淡地抛出一句话:“公子难道不知道在春秋时期晋国的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故事吗?”刘琦听罢,恍然大悟,私下里寻思着脱离襄阳的计划。时隔不久,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黄岗西北)太守黄祖被孙权派人袭杀,刘琦借机求得了江夏太守一职,离开了襄阳这块是非之地,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杀身之祸。

这几个故事虽然也显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但它与诸葛亮一生所从事的轰轰烈烈的事业比,却显得微不足道。一场更加严峻的考验又摆到了刘备和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是一位有信仰、有理想并在信仰支配下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不息的杰出封建政治家。他信仰是以忠孝仁义为本的儒家正统思想;他的理想就是拨乱反正、建功立业、兴复汉室。

自幼孤苦飘零,他所接受的教育仍然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尤其是隆中10年的耕读生涯,使他受益匪浅。

比较系统地涉猎了经史子集,并在读书实践中逐渐形成其“独观其大略”的独特风格,从而取得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把握精髓的学习效果;他广交士林俊杰,在学习经典、剖析现实的切磋中,增长了才干,丰富了思想。当诸葛亮用已经掌握的儒家学说的纲常道德,去观察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时,当他再用儒家仁政的学说去看待转死沟壑、抛尸荒野的苦难百姓时,他深深感到社会现状与儒家学说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种以儒学为思想武器,去拯时救弊、力挽狂澜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当诸葛亮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在混乱世道的刺激和影响下,重新静下心来,捧起昔日接触到的经书时,感觉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更刻苦地用心研读。

他曾在《诫子书》里总结过这种“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的学习经验。他这种立志向学、苦志成学、以学广才以及以其志、才、学治世安民的读书心得,就是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隆中的10年耕读生活,是诸葛亮政治思想、治国才能的形成时期,为以后的宏伟事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诸葛亮在战火不断的军阀混战时代,以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大义为标准,分析了不同的政治集团。他认为,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贼,孙权等人也不是汉室的合法继承者。刘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不但有着“汉室之胄”的特殊条件,而且是“信义著于四海”,以救天下、继汉统为己任的英雄,是诸葛亮可以托身辅佐的明君。

诸葛亮就与刘备历史地结合到一起,在共同的思想、共同的事业基础上,结下鱼水相交的君臣关系。刘备及其事业,也就成了诸葛亮一生追求的最高理想,辅佐刘备并忠于刘备的事业,也就成了诸葛亮忠君谋国、匡世济时的具体表现。

同类推荐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介绍了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传奇的一生。《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李自成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

    李自成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
热门推荐
  • 蓝颜

    蓝颜

    就是一个孤独症女生喜欢上了个富二代,富二代喜欢白富美,有一天孤独症女生遇到了富二代的双胞胎哥哥。
  • 末世家主日常

    末世家主日常

    原名《爱在末世:狂拽家主要逆天》千零,千氏集团准继承人,末世前一天继承家业。千夜,千氏集团老当家人助手,陪同女主长大,暗恋女主多年。【末世非重生+异能+修真+甜宠+狂拽+空间+魔宠,1V1】一个满是丧尸的末世梦境,困扰着她整整10年;一个爱着痛着念着的爱人,用伤害掩饰爱着8年;一个家族传承百年的玉佩,末世因她而得以开启;当末世降临,她被亲人抛弃、滞留异国他乡,开启空间、异国扫荡、弃机、跳伞、踏着尸海回家。“这么拼命有意义吗?为了什么?”“回家”“家?末世来临,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哪里有家?”“有他们的地方就是家”这是女主在末世,边修炼,边组建团队,边与男主相亲相爱,与朋友们共同拼搏,最后带着至亲好友破裂时空,前往新世界的故事。
  • 嫡女贵凰:邪王的金牌宠妃

    嫡女贵凰:邪王的金牌宠妃

    毁脸诛心,三年荆棘路,却是亲妹妹和丈夫的一盘计划。泣血涅槃,重生,她不再是人人可欺的农女,她诛杀镇国府、整垮宋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惊起满城风雨。而他纨绔废柴,人人叹气的活祖宗,殊不知,他信手捏起的一盘棋,江山为此晃动。她诛命诛心,却一步步走进他的陷阱。后来有人赞叹,这纵横乱世,南征北战,踏碎山河,陛下真当英勇。小包子呵呵一笑:娘亲,你确定你躲这里?等一时爹爹找过来,这北漠就要完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文日记

    青文日记

    就是普通人的日记,真正的日记,不是小说也不是剧本。没有惊喜,没有高端大气,就像一碗放了几天的白开水,无味,还有点难以下咽。
  • 试爱成婚,总裁大叔棒棒哒

    试爱成婚,总裁大叔棒棒哒

    林小月在婚前被男友劈腿。酒吧买醉,破坏了神秘男人的好事。她醉意朦胧指着对方:“就你了,试婚吧。”一觉醒来竟莫名签下试婚合同。从此,与人共居的生活一团乱麻。某个月黑风高夜,他钻进她房间。她猛然惊醒唬道:“你干嘛?”“试爱。”她一直觉得,这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老爷型男人小时候一定得过病,死不要脸症晚期。使唤她使唤的那叫一个得心应手。不过,他也不是没有优点。比如说,他总会在她落魄至极,需要人安慰的时候出现帮她。她以为,这是爱。直到电视上播放邵氏集团总裁与云氏千金云子安订婚的消息,她彻底傻了眼。她家这个娇弱症上身的男人居然跟电视上邵氏集团总裁邵昀霆有张一模一样的脸。
  • 海明威: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1899年7月21日,芝加哥郊外的奥克帕克村,盛夏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灿烂。一位普通的母亲欢欣地记下了自己的长子出生的情形:小鸟儿唱着它们最悦耳的歌来欢迎这个幼小的陌生人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个幼小的陌生人生下来身长2尺3,体重8斤6两,头发又浓又黑(长大后变成赤黄色),眼睛深蓝色(长大后变成棕褐色),皮肤赤褐色,胖乎乎的脸颊上一边一个小酒窝,出生后的第一声哭喊孔武有力。他就是日后在20世纪的世界文坛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的厄内斯特·米勒·海明威。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星际战甲之聚元时代

    星际战甲之聚元时代

    奥罗金时代已成过去,前所未有的和平时代降临。而天诺,克隆尼,科普斯商会以及奥罗金的遗民之间的明争暗斗似乎从未停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会挽雕弓如挽月

    会挽雕弓如挽月

    挽月是个普通的小丫鬟,唯一不普通的是有个特立独行的哥哥,唯二不普通的是,进府前从雪地里拔出一个冻的看不出人形的少年?额,中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