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100000039

第39章 诸葛亮(3)

诸葛亮治国临民、整军出征的所有举措,表现出他忠贞谋国的精神和风格。他为国事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要求同僚和部属必须这样做。他任贤去佞、严明赏罚的目的就是以此鼓励、督促他们勤奋工作,报效国家,实现北伐和统一大业。他对那些忠于职守、政绩突出的官员极力表彰。他称赞“忠勤时事,思虑精纯”的姜维是“凉州上士”赞扬蒋琬“托志忠雅”,是不可多得的“社稷之器”,并希望他与自己“共赞王业”;他表彰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志虑忠纯”,说他们对国家“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他盛赞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并相信他“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他希望通过这些忠臣谋士的事迹带动整个官员队伍,人人都成为尽忠益时的有用人才。诸葛亮出于同样的政治目的,对那些谋国不忠、争权夺利的害群之马分外痛恨,从不姑息迁就。他斥责李严醉心荣利,心意颠倒,虽然屡受恩典,但却“不思忠报”;他罢免廖立,上章弹劾他“奉先帝无忠孝之心”;他诛彭羕,因为他不仅辱及刘备,还公然煽动马超与之共同谋反,犯下了不可赦免的忤逆大罪。

诸葛亮雷厉风行地赏善罚恶,就是为了鼓励和警戒所有蜀汉官员辨忠奸,明是非,知进止。

诸葛亮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他忠贞谋国的主要对象是皇权的握有者刘备和刘禅。在诸葛亮27年的政治生涯中,他前佐刘备,后辅刘禅。

他帮助刘备规取荆、益,尊王称帝,创建蜀汉政权,并自以为继承了汉统。刘备临终之前,将后主甚至整个蜀汉江山全部托付给诸葛亮。当诸葛亮听到刘备“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交代后,惊恐异常,立即跪伏于刘备的榻前,涕泪交流地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表示了他对蜀汉政权、刘家父子忠贞不二的心迹。

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他更加忘我的工作。上自治国安邦的大政方针,军国要务,下至任免赏罚的具体事情,他每事必躬,不舍昼夜,身上的担子更加沉重。此后的诸葛亮“惟知嗣君之当辅,而不复知有其躬”

诸葛亮忠于信念,不谋荣利,有一次,热衷名利地位的李严别有用心地给诸葛亮写去一信,劝诸葛亮“宜受九锡,晋爵为王”。诸葛亮为此专门给李严复信一封。

诸葛亮表示:自己本来是东方一名布衣百姓,承蒙先帝奖拔,地位尊崇已极,俸禄十分优厚。现在北伐大业未成,还没有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就晋爵称王,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诸葛亮在委婉地批评了李严之后,为顾全大局,又鼓励李严与自己一起共赞王业,等到吞灭曹魏,后主还于旧都以后,再和大家一起晋爵加封不迟。诸葛亮这种先国家后自己、大公无私的精神,在那个时代确实不可多得。

诸葛亮还忠于信念、矢志不移。在他病入膏盲,危在旦夕之时,仍不忘先帝刘备的托孤之重。他临终再次上表,苦口婆心地嘱咐后主刘禅,希望他能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布仁心于寰民,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谗奸,以厚风俗’。“两朝开济”的老臣诸葛亮,抱着一颗对事业的耿耿忠心,对后主的殷殷之心,离开了人世,实践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夙志。

诸葛亮总一国之政,尽心辅佐后主一事,晋朝人袁准大发感慨,他说诸葛亮“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国人不疑,连后主也不怀疑。在诸葛亮死后,曾担任过犍为太守的李邈,在后主面前说三道四,他以忠臣的面目给刘禅上书说:“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览表大怒,立即将诬及恩相诸葛亮的李邈下狱处死。为褒奖诸葛亮“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的煌煌功业和他忠贞谋国的精神,后主专门下诏,追溢诸葛亮为“忠武侯”。

诸葛亮公忠体国的精神,不仅影响了蜀汉朝廷的一代风气,也深深地教育了他的子孙后代。诸葛亮临终前,最担心的是8岁的爱子诸葛瞻不能成为“重器”。就是这个令诸葛亮放心不下的诸葛瞻,在后来魏国发动的灭蜀战争中,怒斩魏将邓艾劝降的来使,挥军大战,献身于保卫国家的疆场,死时年仅37岁。诸葛瞻继承父业,“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更难能可贵的是诸葛瞻长子诸葛尚,也随父在军,同时捐躯。后世在论及此事时,无不为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而赞叹不已。

诸葛亮的许多优秀品格,其身居高位而虚心向下,怀不世之才而谦恭好学的精神,也为人所称道。他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或向先帝后主,向同僚部下,表示自己多方面的不足与欠缺。认为自己的“赋性拙直”,还有加强修养的必要;他觉得自己的才智不足,说“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自己以“弱才,叨窃非据”,大有才力不能胜任之感;他还谈到自己“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的情况,清楚自己缺乏气魄胆略;他知道自己本来是躬耕田亩的布衣百姓,社会地位“卑鄙”,等等。诸葛亮对自己的长短优劣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他总是强调利用一切机会,向同僚,向师友,向部下,甚至向敌人学习。

诸葛亮主张用学习的方法来弥补自己才智的不足,以便更好地为国家尽忠效劳。他指出:“为政之道,务在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之言,谋及庶土,则万物当耳目,众首佐其耳……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如果遇有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大众请教。

他对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的作风推崇备至,认为这是他们增长才干、成为圣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诸葛亮在治蜀的活动中,处处表现出谦虚恭让的美德。街亭失守之后,他在严惩失职将领的同时,认真总结了战败的教训,着重从自己的组织指挥方面查找原因,根据自己的失误作了三件事:一是,给后主刘禅上《街亭自贬疏》,承认自己有“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授任无方”和“不知人”等失误,请后主批准他“自贬三等”的要求,以示督警。二是,为了接受官民的监督,记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他在“引咎自责”的同时,又将自己的过错公开在境内进行公布。三是,诸葛亮认为,虽然采取了“自贬三等”、“布所失于境内”的措施,但由于自己身居宰辅,地位宠隆,百官、将士以及民众未必敢讲真话。为了鼓励众人打消顾虑,他又专门下发了《劝将土勤攻己阙教》的教令。在这篇教令中,他再次承担了失败之责,表示了“明罚思过”的真诚态度。要求广大将士着眼于国家的大局,立足于北伐的伟业,“勤攻吾之阙”,随时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他认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贼可死,功可足乔足而待矣”。从这篇教令中看出,诸葛亮谦虚的品格。

诸葛亮深知骄傲是学习的大敌,谦虚是提高的前提。

由于他有这种可贵的认识,注意向同僚学习,注重向历史学习。广汉人任安,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节操清奇。诸葛亮与任安没有交往过,但知道他的名气。一次,他问秦宓:任安有什么突出的长处,秦宓说任安“记人之善,忘人之恶”。诸葛亮还向秦宓问过董扶所长,董扶也是“兼通数经”、“穷极图谶”的大学问家,在东汉末年,被大将军何进举荐为汉灵帝的侍中。秦宏告诉诸葛亮,董扶的优点是“褒秋毫之善,贬纤芥之恶”。诸葛亮间接地学习并发扬了任安、董扶的优点,并将它用于治蜀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的赏罚见解和主张。诸葛亮在学习前人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方面,也绝非一般俗士庸儒可比。他既谦虚认真,又不迷信古人,他立足现实,学以致用,博采众家之长。他在《论诸子》一文中,深刻而准确地分析了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如老子、商鞅、苏秦、张仪、白起、伍子胥等的所长所短,作为自己治国、治军及其治家、治身的借鉴。虚怀若谷是好学会学的前提,好学会学是增长才识的基础。诸葛亮所以能成为一位大智大勇的战略家、政治家,与他的这种谦虚好学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诸葛亮具有谦虚待人的精神,他在修身齐家、治国用兵中,总是采取持重审慎的态度。“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他毕恭毕敬地辅佐刘备,又小心翼翼、殚精竭虑的辅助后主。诸葛亮在治军方面,更是慎之又慎。作为全军统帅,他十分清楚“兵者凶器,战者危事”的道理;知道主要敌人曹魏统治较为稳定,是一个地广人众、实力雄厚、不可轻视的对手;再加上战争本身瞬息万变,不可知的因素很多,因此不能希望侥幸取得胜利。如在商定首次北伐用兵策略和路线时,丞相司马魏廷建议诸葛亮调拨5000精兵由他率领,直出褒中(今陕西褒城县),沿秦岭向东,再由子午谷向北,袭取长安。魏延认为,如此进军,只需10天的时间就能出奇制胜。但诸葛亮却觉得魏延的计划过于冒险,不如从坦途出发,稳扎稳打,这样才能保证战争“十全必克而无虞”。在整个北伐中原的战争中,诸葛亮总是精心安排,谨慎从事,从不贸然出兵,打无把握之仗。

诸葛亮在处理兄弟、子侄间关系这类敏感问题时,态度更加慎重,公私分得非常清楚。诸葛亮作为蜀国的托孤重臣,总理一国军政,长兄诸葛谨也是深受孙权亲重的东吴大将军,还有一个族弟诸葛诞在魏国被拜为镇东大将军,当时的人们将这种情况看成是诸葛氏家族的荣耀。诸葛亮与族弟没有联系,但与诸葛瑾却有着书信往来。当诸葛瑾奉孙权之命至蜀索还荆州时,多年未见的兄弟俩都非常清楚各自的地位、身份和使命,除在外交场合会面、交涉以外,“退无私面”。长期跟随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史书上也只说他在蜀国“官至长水校尉”,除此而外,别无所载。他对子侄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从不滥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们谋取分外的地位和利益。诸葛亮慎用亲属、任人避嫌,正是他过人和高明的地方,这在宗族关系极浓的封建时代,实在是不可多得。

诸葛亮对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有一种百折不挠的执著追求精神。而这种执著的追求则更多地体现在对国事的忘我操劳和对家事的廉俭自律方面。诸葛亮从步出隆中入世,到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整整27年。这期间,他先佐刘备15年,又辅刘禅12载。他忧劳半生,兢兢业业,事必躬亲的实干精神和作风,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暗弱无能的刘禅当国时期,诸葛亮更是日理万机,忧劳日甚,他既要不舍昼夜地谋画军国大计,又要废寝忘食地关照日常政务,甚至亲自处理任免刑赏等苛细公务,其劳心竭力的情形可以想见。

在诸葛亮后半生27年的生涯中,组织军事活动占去了他的大部分时间,耗尽了他半生的心血。在兵进南中时,除了制定战抚方略外,他还以宰辅之重,统率南征主力军亲临前线,亲自组织指挥了阵斩高定、收服越雋郡的战斗。他五月渡沪,深入到不毛之地,在盘江上游与孟获连战7次,最终使这个在南中地区颇有影响的渠师心悦诚服地归顺了蜀汉政权。后来的多次北伐曹魏的战争中,诸葛亮每战必至,甘冒矢石,亲临战场。据裴启《语林》记载:在与魏军对阵于渭滨之时,司马懿在交战之前,亲着戎装,派出侦察人员察看诸葛亮的动静。只见大战前夕的诸葛亮镇静自若,他“独乘素舆,葛巾,持白羽扇,指挥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司马懿听说后,叹息说:“诸葛君可谓名士矣。”司马懿仅从举止风采方面赞叹诸葛亮,诸葛亮在谈到自己屡屡亲临疆场时说:“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波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不负刘备托付,实现北伐曹魏的宏愿是诸葛亮半生操劳、事必躬亲的精神动力。

诸葛亮尽瘁国事、半生操劳的作风和精神,表现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上。蜀地的夏天,炎热难当,日理万机的丞相诸葛亮除紧张地操持朝廷大事以外,还要亲自校阅相府的簿书,整天忙得汗流浃背。犍为人丞相主簿杨禺页对这件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暗暗为诸葛亮担心。在杨禺页看来,诸葛亮是身负重任的托孤大臣,是国家和朝廷倚重的丞相,光军国大政已使他疲于奔命,怎么能为如此之琐事再费神耗力呢?于是,他转弯抹角地对诸葛亮进行了规劝,诚挚地希望诸葛亮以国事为重,珍重自己的身体。

杨禺页在指出“为政有体,上下不可相侵”之后,以治理家庭为例,打了个生动的比喻。他说:“治国与治家的道理一样,都该有个明细的分工。比如耕奴负责种田,侍婢负责做饭,雄鸡掌管打鸣报晓,狗管看家护院,防备盗贼,牛则负载,马则跑路。这样各司其事,井井有条,家务也不会旷废,家主就可以坐享饮食、高枕无忧了。如果这家主人一旦包揽了这所有的事情,样样都亲自去做,再也不分派手下的人去处理,结果只能搞得筋疲力尽,事情也办不好。难道这家主人的才智能力真的连奴婢鸡狗都不如吗?当然不是,关键在于他不懂得做主人的章法。正因为事有所司,所以古人把‘坐而论道’的大臣称之为三公,‘作而行之’的官员叫做士大夫。”

同类推荐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纵览季老的人生,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再次将心灵打动。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严肃、真情而又生动。没有华丽辉煌的殿宇,却留给人们一座硕果累累的庄园。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细水流年里的围城故事:杨绛与钱钟书

    细水流年里的围城故事:杨绛与钱钟书

    古月堂前一见钟情,大师与才女结成了灵魂的联盟。他们的生活以书为核心,他们的爱以对方为核心。抗日战争中,他们两地分居,但彼此挂念;抗日战争后,他们在“竞争”中,洋溢着各自的才华。杨绛,一位见证两个世纪文学历史的大家;钱钟书,一位令人拜服的国学大师。
  • 李小龙和我的旧时光:半生修行,一生怀念

    李小龙和我的旧时光:半生修行,一生怀念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的伊丽莎白医院猝然离世,年仅33岁。他的去世带给香港乃至世界极大震动,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众说纷纭,甚嚣尘上。几天后,香港《新星日报》爆出猛料:李小龙死前昏迷处并非如之前报道的那样是在其自己家中,这位功夫巨星真正的死亡地点是香港著名女星丁珮的寓所内!一时间无数非议包围了这个26岁的女人……
  • 曾国藩传:千古完人成功记

    曾国藩传:千古完人成功记

    他是“远东华盛顿”,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是李鸿章之师,是毛泽东口中近代唯独佩服的人。笨鸟先飞天道酬勤,贵人相助飞黄腾达,从一介书生到一军总领,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一代名臣却终陨落。起起伏伏的人生,是命运的眷顾还是时代的羁绊?且看千古完人曾国藩鱼龙变化的一生。
热门推荐
  • 盛世神话

    盛世神话

    一朝穿越,很狗血的穿成了一个废物,可是还好还好,毕竟是爹很疼,娘也很爱,可是,可是为毛?为毛她却是从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穿成了一个“英俊少年。”想死的心都有啊!可是,能不能不要那么丢人,能不能不要教坏小孩子,这样“苍天啊!我要我36D的胸啊!我不要长小JJ啊!”不要脸的话语,在心里想想就好了,为毛,为毛你要如此大声的说出来。她、便是许一凡,那个一朝穿越错成“男”的女孩子,姆妈说是许她一世平凡,所以为她取名许一凡。她有点腐,有点小聪明,明明就是有些懒,可是却想成为一个强者,许一凡,你有没有搞错,自己是个废物懂不懂?废物啊废物,知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是废物的意思啊!对,没错,就是这样一个有点懒,却是废物的“男孩子”,身上背负了一个血腥的使命,神话烙印,半个玉玦,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啥!她是私生子,那…那他是谁的私生子?姆妈却是告诉他不知道?不知道,那她怎么找她的老爹,那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死到哪里去了?
  • 无限吞噬之沙漠树人

    无限吞噬之沙漠树人

    叶神从一棵树开始,一点点的成长,一步步的进化。死亡禁地的沙漠中,出现了原始森林。蚂蚁,蜥蜴,鸵鸟,响尾蛇,角蝮蛇,沙蛇,眼镜蛇,唾蛇,蝎子,跳鼠甚至是埋葬在沙漠深处的白垩纪,侏罗纪,等等史前巨兽纷纷登场,成为这森林王国中的一员。而作为这片森林之王,万物之主的叶神,为了复仇,为了活下去,为了王国的昌盛,将会发动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吞噬!进化!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 重生八零之华彩人生

    重生八零之华彩人生

    前世她忘却了他,嫁人生子,后弃生离世,竟想起了那个狠心的男人!得机缘重生,今世她不要再有遗憾,愿亲人和睦,共创辉煌!那个军哥哥,你给我站住!你今生我要跟着你,哪怕再次面对生死!我也绝不放手!……文案无能,原谅宝妈吧(?????)
  • 唱给你的晚情歌

    唱给你的晚情歌

    “总裁。”“讲。”“夫人被你扔设计圈里三年了。”“难道她……认错了?”“不,夫人成为了金牌设计师,已经比你还有钱了。”【正经版文案】:一朝重生,江暮晚秉承着护好陆北夜,护好江家的责任,兢兢业业的搞事业,但是每到晚上……【我,多少年来,不为人知,不动声色的,爱着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道馆最强弟子

    道馆最强弟子

    只因连续肝了三天三夜的游戏,徐清风莫名其妙穿越到了以修真为尊的平行世界。这里一切的科技都与他生活的地球一模一样,名叫风云大陆。天道崩塌,灵气泄漏,进入全民修真时代,这便是武者。而在千百名武者当中,只有一两名武者能够觉醒体内的血脉之力,召唤出神将,成为武者中最为荣耀的职业——天选者。随着越多的墓葬和遗冢被发现,许多武者从中发现能够帮助普通武者成为天选者的宝物,取名为遗天冢。于是乎,大掠夺时代开始了。徐清风因为一次意外,成为一家道馆的陪练,在几位师傅日以继夜的“照料”下,成为道馆唯一且最强的弟子。当中二少年来到风云大陆,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 芝麻绿豆阿南公

    芝麻绿豆阿南公

    南山脚下,有一个小小的土地庙,庙里住着一个土地公公,大家都叫他阿南公。过去的五百年里,他一直守护着南山这个地方的土地和居民。然而一次偶然的事件,让他跌落凡间,化身为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阿南。阿南对自己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而心生不快,但在经历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历险之后,他终于明白保卫和守护身边的人和生活,其实就是最伟大的工作。
  • 百分之75的爱情

    百分之75的爱情

    19岁相恋,8年的等待与现实的阻挠,让两人惨痛分开。本以为此生再无相见,5年后的重逢,一切又在惨痛中拉开序幕……我不要占据你心的全部,我只希望是剩下的唯一,而这终也成为奢求?
  • 从斗罗开始的综漫之旅

    从斗罗开始的综漫之旅

    "我??这是死了吗?好不甘心呀!嗯?什么东西?啊!!!"穿越斗罗只是一个开始,我要做那脚踏虚空,手摘日月,身穿万界的人。
  • 抔中录

    抔中录

    这本书叫最后定名《抔中录》由于大家一致说抔pou是个生僻字,我在这里拼音说明一下哈,这真的不是生僻字。一抔黄土哈。短篇合集类小说。每篇千字到十万字不等。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死了。初音回到了三十年前想在生命的最后送一个生日蛋糕给他墩子时常蹲在村口的木桩子上望着远方石头真的杀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