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6000000003

第3章 美好的姿态(3)

制作动画片的最后三个月,大部分都是声音的工作,纵然我在唱片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很久,这时候还是得战战兢兢地跟许多年轻的前辈讨教“共事”,重新以电影角度认识声音。在这些初次合作的伙伴里面,为了建立共同话题方便熟悉对方,我们就从共同认识的人聊起,无意间发现重复率最高的人是──赵薇。

我认识赵薇比别人都晚,因为在她成名的早期,我已脱离了看电视剧的爱好,于是对她没有“小燕子”的印象,甚至一无所知。这可能是因为除了工作原因以外,我阅读的爱好离小燕子的方向大不同也有关。我从来没有想到在我的工作领域里会跟小燕子合作,然而生命中许多不预期的事会发生,自然有它的原因。

当我第一次见到赵薇时,在我眼里她既不活泼也不俏皮,大部分的时间仿佛都处于放空的状态。在我们初期工作的交流里,她最吸引我的,就是她沟通时的语言,我当时觉得她像一个接近诗人的哲学家。许多事情看似答非所问,却又都是深思熟虑后的响应,这点非常吸引我。而在音乐上,她保持了一张白纸的姿态,任我去开发与寻找。于是我提了一个要求,请她在之后的一两个月里,把心里忽然浮现的言语写下来记成手记。那一天我送给她一本空白的小簿子,一个月后收回时,她已写完了近半本。

了解一个朋友可以从外表,也可以从共同经历的事。而我认识的赵薇,绝大部分都来自这本小簿子。至今我还记得许多她在里头写的那些短短的话语,我也经由她的同意,把其中我喜欢的一些句子节录在专辑文案里。因为那不是别人熟悉的赵薇,却是我觉得赵薇特别迷人的部分。她的思绪极为丰富多层次,也有些飘忽不现实。许多事情在她眼里经常都是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辩证,现实与想象之间的游移,我把这样的特质转移到音乐上。在我们合作的两年里完成了两张专辑,她似乎对于唱歌这件事也起了兴趣,仿佛是戏剧表演之外另一个情绪出口。所以那两年我们处得特别愉快,尤其在第二年里双方心情上也比较放松,她开始介绍她的世界给我,经由她认识了一些在北京的朋友。

也许是物以类聚吧!她那些朋友,从某些角度看来都属于较崇尚精神层面生活的人。我也有机会看到她屋里的书架,原来她的性格与阅读有关,都是一些较哲学性、文学性的东西,而非一般浅阅读的书籍。我常好奇地想这可能跟她的人生经历有关,她成名极早,很快在众人面前定义成一种固定的形象。然而这样早来的荣华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往往就是早熟。她心灵上的渴望往往超过同龄人,这也许造成她后来的思想与状态,而这些并非是娱乐传播所擅长描述或窥探得到的。后来她还邀我报名电影学院的导演研究班,她被录取了,我名落孙山。

合约结束后,我们不再有机会见面。这些年她也为人妻、为人母了,电影与音乐作品不曾停止。我们之间只有偶尔的微博私信,对于她近年的变化,也只能从这些作品中窥探一二。我从她的微博里知道她有了较稳定的宗教信仰,偶尔看她与王菲之间孩子气的对话,常逗得我不禁莞尔一笑。最近她的电影作品《爱》,演出接近真实人生的少妇角色,十分称职又深具说服力,我觉得此刻的赵薇才刚刚开始她人生的盛开期,多年前隐藏在她文字里的丰富层次现在都浮现了。

那天在做动画片最后的音效混音时,与音效师聊起了她,他笑着说在他眼里,赵薇应该是个男人。我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相信了,想起了她与王菲之间,习惯以老王老赵相称,也不无道理,因为在不同人眼里都有不同的结论。

恋物者二三事

唯一跟大多数的收藏者不同的是,他不玩名贵宫中宝物,他喜欢民间小品,这跟他喜欢隐居生活的性格相关。也因此,他的人与生活就多了许多公众人物所少有的自在逸趣。

三年前,阿哲找我为他的书写序,当时认为找我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趁机我也该好好检讨一下恋物者的悲歌。当年开始收藏艺术品时,他是演艺圈唯一可以对话的朋友,虽然我们收藏的方向不太相同。

所有人都知道张信哲情歌唱得好,虽然他一直是个没有新闻的人,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有新作品,依然可以把听者的心一一收服。近十年来,我们不约而同渐渐地把工作重心移到大陆,在这腹地辽阔的地方,他孜孜耕耘,让越来越多的人温习着台湾唱片市场巅峰时的流行音乐,那即使到今天仍是所有华人无法忘怀的梦。

在他所去之处,在唱歌表演以外的时间,他很乐意放下身段隐入巷弄里,去观察品味藏在民间的那些历史留下来的东西,也许是一盏灯,也许是一扇窗。那份恋旧之情,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张信哲的直觉,因为他特别能从看到的东西里,感受到旧时代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情歌里,有着化不开的眷念气息,深刻而白话,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去卖弄复古味,一样踏实感人。唯有这样平等对位的心态,才可以把所遇到的事物都鲜活地再体会一次,包括他唱过的歌。

老实说在恋物情结上,我可是他的晚辈,他比我启蒙得早,早到我怀疑他出娘胎就有了这不该饶恕的情结。从不认识他以前就听说,如不被要求,他出门还是只穿旧衣服、旧球鞋,还背着学生时的书包当随手袋。认识他以后,果然名不虚传,一屋子的老家当,身边全是旧朋友。他话不多,但谈起老东西可就眉开眼笑地聊个不停。没事时一溜烟地就跑到某乡镇去看东西,活泼好动得很,跟台上形象南辕北辙。

后来慢慢熟了,我也开始在我们共同的朋友家里,看见他寄放的宝贝。虽说是宝贝,但一寄放就是多年,偶尔他上朋友家也不知是去看人,还是探望他的宝贝。因为工作的需要他必须南征北讨,和他工作的人都知道,他不用吃好、住好,只要工作后放他去当地卖旧玩意的街坊,他就喜滋滋地不要人操心。这也让他大江南北地认识了许多人,见识丰富。

说起来,虽然他不多话,却还真有两下子,每回遇见了奇怪的老东西,跟他讨教,他都能说上一些来龙去脉的相关讯息。原来言语乏味的交谈,立刻变得十分有趣。我想这是因为,玩老东西最大的乐趣就在,除了东西本身以外,大都是眷恋流逝的时间和从前人的逻辑。不在当时的我们,可借物推敲、想象、翻书考证,再与同好拿出相似收藏,相互比较讨论,那可是大大的乐趣!但这也是要花工夫的。而我可没他那耐性,所以也就零零落落,收不出个局面来。他可不同,样样都看,也样样有心得,唯一跟大多数的收藏者不同的是,他不玩名贵宫中宝物,他喜欢民间小品,这跟他喜欢隐居生活的性格相关。也因此,他的人与生活就多了许多公众人物所少有的自在逸趣。

前面我所说的恋物者的悲歌,他是面临到了,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劳神照顾,可是件辛苦的事,虽然他还乐在其中,但我们这些旁观者可就替他忧心了。还好有一场以他为主的拍卖,一方面让大家看到他这几年来收藏的成果与感悟,也解决了这十多年来收藏品的管理问题,同时也让很多人理解到在他的灵魂里头,那份敏感而多情的情愫。

前不久他在台湾又做了同样逻辑的事,他参与了经典话剧《花季未了》重新演出的工作,重唱了主题曲。《花季未了》应该是20世纪末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辉煌的时代中,我认为最好看的舞台剧,如同早年白先勇描绘的上海,本剧是郭子在眷村被历史淹没后,以唯美的色彩重述了一次的女性故事。主题曲在经过了十几年后,经由张信哲重新演唱,更是深刻,这也许跟他内心深处的气息相近。那些美好的事物,在经过时间的掩盖后,再次展现世人眼前时,仍旧需要一个如张信哲这样的人来引述,才会有如此客观而动人的视野。

祖母的碎花衫

后来才知道心洁是个如此纯粹的人,工作时,说话时,沉默时。她的感动总是来自世界而非自己的情绪,习惯把自己放在微小而无形的位置,好让她更透气地感受这个人世。

今年夏天的北京因为多雨,没有往年那股热劲,台北却总是艳阳高照热得离谱。离上次见心洁已经好几年了,她以一身正红的露肩洋装出现,像在跟台北盛夏的阳光较劲,我叫了她一声,她一转身,裙摆一扬,立刻灿烂地笑了。

忽然想起多年前冬天在北京首体(首都体育馆)的彩排,她跟着张艾嘉穿过一排一排放置在溜冰场上、整排等待着的观众席,张艾嘉的眼神确定,直直向我走来,而心洁则张大了她那双出了名的大眼睛左右张望着,像一个走进了游乐园的孩子。师徒二人神色各异,相映成趣,丝毫不被零下低温所限制的洋溢热情,忽然让在这冰宫工作许多日的我有了一股暖意。而这次再见却在炎热的台北仲夏,心洁很明显地变了,明眸依旧但是眼神笃定了许多。

其实跟心洁不熟,因为跟奶茶(刘若英)或张艾嘉共事才见过几次。这次为了她首次的个人画展和我监制的动画片音乐的录音在台北相处一周,也是通过张艾嘉悉心的安排。我与张艾嘉为这次工作从长计议许久,但是与主角见面时已箭在弦上,立即开始了紧凑的工作。没想到心洁给了我更多。

早就从张艾嘉和刘若英口中知道心洁自小酷爱画画,几年前看过她的绘画作品,却不是传统的架上绘画。那是她应邀为一时尚杂志专访,谈的是从她的眼里看到的其他女人,却一改当个女明星受采访的模式。她邀请了几位年纪、职业、角色各异的女性朋友,以绘画的方式描述,不过这不是具象的肖像述说,而是抽象的联想。她先画在墙上或地面,完成后让被描写者站在绘画中进行拍摄。这就是她那次专访的内容。当时我真的给惊着了,我发现从她眼里看到的世界和人们是如此缤纷和正面,完全地专注于观察,看不到一丝自怜自溺的艺人气息。

她的所为,非常地观念、非常地当代。对于她以这样的途径来表达思想,我很是佩服。所以当张艾嘉提起,是时候让心洁的美术创作公开展览时,我就一口支持。虽然我心中明白,第一个她要跨过的门槛,就是群众对于漂亮女明星与艺术创作之间关系的质疑,但是那次她在专访中对于女性专题的表达,和一年前她在印度和菲律宾游历后的转达方式,不但情感真挚感人,而且角度原创不落俗套,已然如艺术工作者之气象。所以我依然想支持她,相信时间会让观众跨过质疑而进入她的艺术思维里。

创作人的生活经历才是艺术来源的最大养分。在相处的那些天,听她提起这次作品的创作动机,心中十分感动。袓母过世后,母亲让家中女眷保留一件袓母的遗物,心洁没选择珠宝金饰,而是祖母常穿的碎花夏衫。从那件南洋华人女性传统的花布衫的图像里,她重新阅读和回忆,属于女性的角色、时代转移、记忆与美学等关系,同时让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成长经历,通过一次专注的绘画书写过程,来一次青春后的心灵整理。在那充满了热带温度的色彩里,心洁让直觉的情感来带领理性的表达,让绘画主动地说话,让自己通过美术的书写过程,如旁观者般地观看自己、观看祖母、也观看这世界。

后来才知道心洁是个如此纯粹的人,工作时,说话时,沉默时。她的感动总是来自世界而非自己的情绪,习惯把自己放在微小而无形的位置,好让她更透气地感受这个人世。她可以如此自在地张望,全因为她已懂得放下自己的自由。于是她的无畏如同孩子般的表现,她笑称也许是因为童年成长在无忧开阔的槟城乡间,乡下孩子总是无惧。但我却认为不只如此,在看过许多纯真随环境改变而消失的演艺圈和艺术圈的实例后,更是相信有时纯真是需要天分才能延续,我称之为“灵气”。

他的眼神

唯有他前倾着上身、张大着眼,专注而忘我地看着前一位得奖者台上的表演。似乎领奖是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而台上的音乐才是自己在意的。他像个纯粹的观众,不理会真实的世界,眼睛发着光,诚实而感人。

五十岁之前几年,最常想的事是自己的存在究竟有什么价值。后来想明白了,五十岁起试着往一个决定靠近。这应该是我另一段生命的开始吧,当我放下原先几乎要相信的名利与身段时,才惊讶地发现自己故步自封了许久,整个世界其实早已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特别是中国。

我像个新探索者般站在地平线,仰头看着周围的一切,这个世界依旧生机勃勃,不会因为少了谁而停止,反而是因为多了谁而起了美妙的变化,多了的那些谁,应该就是我曾经怀疑,如今却让我满心佩服的新世代人。我曾经一度担心,在这越来越混乱难懂的时代,年轻人要不就是越来越不靠谱,要不就是越来越宅。事实上我错了,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比我优秀,只是我们有没有真的安静下来观察和理解而已,特别是在我以为已经熟悉的流行音乐圈里。

林宥嘉是我从来没有预计过会合作的人,他出现的时候正是我最积极想离开的时候。偶尔在电视上浮光掠影地看过他,唱得好是平常事,毕竟是拿过冠军之人,最大不同的地方是他不常有表情,既没有新流行的媚世卖乖,也不为求注目而逆向讨巧,有点与世无关的阅读者姿态。

同类推荐
  • 风之浴

    风之浴

    马丽华是宁夏为数不多青年女作家之一,本书主要选取了马丽华的部分小说和散文。
  • 旧时光影再回首:从汉正街到王府井

    旧时光影再回首:从汉正街到王府井

    从战乱年代的关山万里,到遭遇时局动荡家道中衰、有志青年珞珈寻梦、进北大目睹燕园风云、屡经磨难再展宏图……作者以优美生动的笔触娓娓叙述了自己大半生的主要经历,穿插着各个历史时期的见闻和感受,描绘出一幅幅波澜起伏的社会图景,再现了一代优秀知识分子在时代不断变革背景下不懈努力的精神风貌。
  •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诗经》中古老的故事和情怀,至今仍有新鲜温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古诗里的婚姻,如画一般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方距离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伊人之美氤氲如烟,若即若离,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般洗练如白描的誓言,真是最动人的爱情表达。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爱的常青树

    爱的常青树

    《爱的常青树》以作者本人的恋爱经历为原型,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在考古队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为背景,描写了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女考古队员郑心怡与地方上的文物干部“我”相爱的故事。作者以务实的心态描写了那个转型时期新兴的考古和文博事业,青年人冲破世俗与偏见,终于在爱情中成为眷属,在事业上找到归属。他们执著追求理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大环境中得以实现。该书是考古爱情书,以俩人的爱情发展为脉络,贯穿考古、人文的线索,对了解历史和文物也有较大裨益。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贤夫请进

    贤夫请进

    (超爱《天降贤淑男》虽然完结了,但是我还是想把后续写一写。)“你们东女族的男子在未婚前不都是以清白为重吗?所以说,你要以后不许睡在我身边。”某女的神态很认真。某男听到这句话只是打个哈欠翻个身,“不是东女族的女子不都是以清白为重吗?我一直睡在你身旁,所以说要对你负责。不能离开。”听见季澈洵这么回答,顾念念忍不住笑了,锤他胸口,“你好坏。”“彼此彼此。”
  • 将将之将:蒋百里评传

    将将之将:蒋百里评传

    蒋百里(1882—1938年),民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1901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2年出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9年,随梁启超等赴欧考察。先后辅佐过蔡锷、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1936年,在西安事变的和平演变中起过重要作用。1937年日军侵华,蒋百里积极投身抗战。1938年11月病逝宜山,被国民党追赠上将军衔。主要著作有《欧洲文艺复兴史》《日本人》《国防论》等。
  • 流光易逝,惹上坏总裁

    流光易逝,惹上坏总裁

    一百万牵出三人的生生世世,爱恨情仇;一场婚礼震惊了全世界却引来科学界、医学界的竟相反对;他是科学界乃至医学界研发的奇迹;她是海外留学归来的高级医师;在全世界的反对下他们相守相知,立排众力结为夫妻;却在大家逐渐淡忘了此事后,毅然宣布离婚。一本三十年前遗留的笔记本揭开了隐藏在他身上的秘密;他遭受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她以身犯险,舍命相救;人人都以为我恨你,被逼离婚,流了孩子,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是那么爱你,我只是为了完成我的任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善待婚姻

    善待婚姻

    本书为婚姻生活提供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可以帮助婚姻中的或是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人们,正确认识婚姻,了解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有助于巩固婚姻关系,有助于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善待婚姻》是一本夫妻可以共同阅读和探讨的书,在共同阅读与探讨中也能进一步增进感情。
  • 鲁班全书

    鲁班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猪八戒的幸福生活

    猪八戒的幸福生活

    猪八戒不满公家待遇,毅然辞职返回人间跟高小姐再续前缘,可造物弄人,高小姐已香消玉损,无奈,猪八戒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不得不走进了“非诚勿扰”……
  • 重生枭火妻夜少恋上瘾

    重生枭火妻夜少恋上瘾

    25世纪到来,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掠夺,整个地球发生了一次变异。她,地球五大战场之一东方大陆主战场第一指挥官,却因功高盖主死于一场阴谋,一朝重生。她来到22世纪。这一世,她也要活得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