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6000000007

第7章 人生的勇气(1)

从台北到北京

以前总是跟北京的朋友说,过两天要回台北,却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开始跟台北的朋友们说:过两天回北京了。

什么时候开始,我有的时候会在北京想念着台北,有的时候又在台北想念着北京呢?

2011年3月3日阴天

今年台湾樱花盛开超越往年,大家的结论都是,因为去年的冬天太冷了。深受日本影响的台湾,便利商店的广告都及时复制了日本的风情,包括时尚的打扮,甚至自怜自艾的表情。

在这寒冷的春天里,吃着均一廉价的关东煮,然后人们塞车赶去樱花下摆个可爱的手势拍照留念。今年不去日本也可以拍到有日本味道的照片放在Facebook上跟朋友分享。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我对于复制日本情调的审美观,开始有了点疲惫和疑问,这也许跟我这些年来每个月住在北京有点关系吧!

即使台湾开遍了樱花,日本流行语实时变成台湾流行歌曲的曲名,便利商店广告海报把西门町拍得再像原宿,这里也还是台北。不过这样的担心在我走入西门町“河岸留言”后得到了纾解,在一个只有百来位观众的小酒吧里,我看着五组不同音乐理想的台湾年轻人,表演着自己近期创作的音乐,忽然间,那些担心就不存在了,至少在这一群喜欢音乐的年轻人心中,哈日已经是过去式,属于自己的生活表达已经开始。

那些混合着哈日风与香蕉风,再加上欧风古典风和华人民乐,夹杂着活在此刻台湾的青少年叛逆感想的歌词,真实地以幽默的方式在他们的音乐里存活着,特别是那两位年轻的木吉他手;大屏幕里,正播放着这几年来他们在一些地方演奏时拍摄的博客式影像日记,他们在屏幕下专注地演奏着,屏幕里两人常光着脚在不像舞台的舞台上表演,也许是在中部某个小火车站的月台上,也许是在当代美术馆门前的广场,就算台下只有一个听众。我听到他们音乐里的抒情与乐观,用无歌词的木吉他写生台湾风景,描述的都是他们生活周遭的风景,像诗一般的乐句,让人感动不已。

音乐会结束后,我特意在久违的西门町散步。子夜时刻的西门町,灯火辉煌,人烟稀少,看着在地铁站口,大排长龙等待客人的出租车,在这个微凉的春天里,我猜想着,台湾的文艺青年下一步会是什么样的风景。

2011年2月10日小雪

春节后回北京的第二天,以为天气开始回暖了,没想到早晨起来打开窗,却看到窗外飘着细雪。我发现我已跟所有的北京人一样,为这一场雪高兴了起来。人们总是担心着没有下雪的冬天,暗示着来年可能不顺遂。于是这些年来,每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都叫瑞雪,所有北京的朋友都兴高采烈地拍着照,在微博上转述着他们喜悦的心情。不知道为什么,今年我也像个当事人般,为这一场雪莫名地高兴起来。就算念头一闪,暗暗地担心一小时后要出门开会,雪天路滑让我可能开不了车,但是打心底还是欣然地接受这场迟来的雪。

在北京生活,最有趣的事就是被别人感染兴奋的事。这和台北不同,台北几个得宠的强势媒体总习惯夸大地渲染困惑给人群,连打不打流感疫苗都说得让人忧心无解。而我北京朋友们却总是样样可侃、事事可以无所谓。虽然看似粗枝大叶,但是彼此心里却充满了互不干扰的情意,后来明白才被感动。

在这大得超乎想象的城市里,却住着你很多年不见的朋友,无意间遇上了才知道,原来这些年大伙都悄悄搬来了这座城市。但是真心要约了见上一面却不容易,路途遥远路况难测都得先提前计划好了,莫怪朋友们常笑着说:在别的城市里一天能干六件事,在北京干完两件就不错了,其他的时间都在路上玩微博和游戏了。也许是看似同城却遥远的状态,造成我在这个人口密集的城市里居住,却还是能有隐居之感。常想起导演李翰祥晚年,终老于北京胡同里的故事,如同张爱玲隐居在美国加州那片沙漠里。

2010年5月10日雨天

上个周末我在花莲待了五天四夜,这距离我上次去花莲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人总是忽略掉最靠近自己的美景,或许是因为年纪渐长,又长时间地在外奔波工作,只要有假期,习惯能不动就不动,于是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在台湾岛内旅行。这次再去花莲,景色依旧。花莲号称是台湾的后花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局除了选举需要以外,花莲总是被遗忘的。也许遗忘是好的,造成花莲的缓慢成长,有着很自在的姿态。

这次再去也许是因为熟人带路的关系,很多时间的决定权都在自己手上,让我有了近距离观察,和充裕的时间可以跟我有兴趣的人说话。近距离专心地阅读一直是这些年自己缺少的,对一个人、对一件事、对一个城市,这次我在花莲就是一回近距离阅读。我听到几位返乡的精英分子,他们试着用知性与感性的态度,重新诠释花莲,让花莲的文化厚度持续生根。我也听到一位感性的中年人,用最直接敦厚的方法,在太鲁阁口开民宿,为原住民朋友架设工作平台,引导他们在不失去自我文化下,还能得到平等的对待。

花莲藏着许多优秀的艺术家、文学家,著名诗人杨牧的故居已变成了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二手书店,经营者也是一位文化支持者,来自于台北。一家朴素的小餐厅,主动地定期发行介绍花东生活观的小刊物,餐厅的中央有一台老旧的钢琴,我去的时候一位年轻的金发旅客,他不理会别人,生疏而自由地练弹着一个曲目,窗外的微雨中,一棵漂亮的樟树正聆听着。

2009年10月8日晴天

我一直以为我是旅居北京,却在这几年下来发现自己有了一些心态上的转变。以前总是跟北京的朋友说,过两天要回台北,却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开始跟台北的朋友们说:过两天回北京了。什么时候开始,我有的时候会在北京想念着台北,有的时候又在台北想念着北京呢?

台北和北京对我来说最大的差异是阳光的色温,台北的阳光偏金黄,北京的阳光偏亮白。即使同一张画作,在这两地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味道。这是我常跟自己玩的游戏,把一张画轮流放在这两个空间里感受着其中的差异,画和我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感受的结果不同。我很难说出其中的差异,因为心情是很难用文字来定义的。它是一种变量,反映着我自己心情的改变。

去年开始,我在台北改坐地铁尽量不开车,在台北的地铁里我可以自由地观赏车上人群,地铁站里经常贴着创意十足的商业海报,与品味相距甚远的官方宣传海报相映成趣。但在北京我几乎都是开着车,在这宽阔的城市开车享受着四季变化的市容,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还有那一幢幢忽然长出的夸张的建筑物,如同电玩里一关又一关待你跨越的局。朋友说从前的北京看的是古迹,现在值钱的是怪物,楼不怪就白盖了。

2003年1月29日阴天

在回台南过春节的路上忽然想着,这一年将是我的一个搬家年,从内湖搬到牯岭街,好像完成了我居住台北的一个计划,终于搬到我最喜欢的一块台北角落了。因为楼上的大明星估计在这几年会被无孔不入的狗仔干扰吧,但是无所谓,我已经在北京挑好了一个公寓,决定从今年起,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都待在那里,也算为自己选了个固定的落脚地,从此在北京就不用再住酒店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最后还是下了这个决定,只知道那里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在发生,虽然那里还有许多观念需要去沟通和适应,但是在台北也还是一样有着太多事情和价值需要去梳理,因为这里文化创意大环境不断地改变,有种坠落得让人措手不及的感觉,许多原先以为合理的价值观,已不停地被解构掉了。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个窜逃的败将般,面对自己熟悉的战场却力不从心,又想不出解答。

最近总会在周末,为了安静地思考这个问题,一个人徒步从东区走到西边,穿过熟悉的小巷,经过许多小区公园,环顾着四周曾经熟悉但又渐渐陌生的风景,重复地想着中年后的自己应该怎么走。

眼看台北的朋友越来越多人搬去上海了,我还记得不久前跟江蕙说过,哪天你若办演唱会说不定上海的票房会比台北好。但是如果让我选择离开台北,我会去哪里呢?我一直忘不了,1988年第一次到北京时的情景,那个灯火昏黄,惊人的自行车阵的城市,还有住在那个城里的人们,他们另一种浪漫而隐约的生活,完全不像从前看到的媒体所说的那样。虽然现在城市景观已经有些改变了,但人们说话时的神采,还是如梁实秋文章里描述的人物一样精彩。对照此刻台北人总低着头走路,那里的人走起路来,肢体摆动幅度又大又不拘。

我还是如此深爱台北,但是此刻为何如此忧伤呢?在一次一次的选举轰炸后,我和其他人都陷入了困惑的思考中,我会以什么样的姿态与心情住在北京?像一只季节性的候鸟,还是只是一个提供过往繁华经验的台劳?当我走在青田街的巷弄里,看着那一棵棵自己喜爱的老树,心想着也许北京城里也有许多相同的老树吧!我可能可以花些时间去寻访,就如同这二十年来在台北所做过的事一样。

1995年10月18日阴天

这是我第三次来北京了,见了好多音乐人,总觉得那些操着只能在电视里听到的北京腔的年轻人,怎么每个人身体里都藏着一个苍老的灵魂。上回来北京听了一张合辑,其中一首《露天电影院》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这回来北京特别请人帮我约了创作者。

当我在饭店大堂见到他时,他背着吉他已等我许久,寒暄后他说他想唱些自己创作的歌曲给我听。我邀他到我房里,他解开吉他套,清了清嗓子就连唱了快一小时,我安静地听着,也不停地在曲子和曲子间微笑点头赞美他的创作。看着他用手抄写的一叠歌词,大都是有些感伤的青春感想,其实有些歌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那么虚无感伤,我还是最喜欢那首《露天电影院》,因为我的童年也有过类似的经验。于是他在我面前又唱了一遍,在他的歌声里,我不禁想起在眷村里的童年。那时多期待周末村子广场里会架起一个电影幕布,银幕正面一排排自带椅子的大人们专注地看着,孩子们在银幕的反面不受管束地玩着游戏。偶尔我们玩累了会停下来,困惑地看着银幕里表演着爱情,或偷看着银幕另一面,那位平时骄傲的邻家姐姐泪流满面。这位年轻人怎么能那么准确地描写出我童年的记忆,在他笑容腼腆的脸上,怎么也有着和许多年前的自己一样的多愁善感?

“看着电影的时候已看不见星星,啦啦啦……”这是曲子最后一句歌词,在我送他离开后,我脑子里还不断重复地哼着。俯身看着窗外楼下刚入夜的车灯移动的长安街,我忽然感觉北京就像一个放大无数倍的大眷村。

一首歌

从他一步一个脚印的音乐作品,以及他对于自己表演工作的选择上,能感知到那是一位艺术家在成长与追求中所作出来的决定。林一峰一直都是一位用生活实践创作,然后再用创作推进生活的艺术家。

因为音乐工作的关系,让我从二十五岁以后的人生,能与各地喜欢音乐的人认识和交流——特别是华语音乐圈。音乐与语言是一座很特别的桥梁,因其中的差异与分类,得以让思维不同的人在这里,却以兴趣相投的理由而相遇。

我身边大半的朋友,几乎是因为音乐而相识的,纵然不是常相聚,也不会定期交流,却因为在相遇时已经有了志同道合的心情,因此建立起来的友谊虽不浓厚却很长久。早期除了台湾音乐圈朋友以外,认识较多的都集中在新加坡,后来又随着工作发展,扩展到马来西亚,近十多年来则与大陆各地喜欢音乐的朋友交往最多也最深。不过仔细回想,跟香港的音乐人的接触应该是最早的。

香港一直是我在台北以外去得最频繁的地方,有好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服务于国际唱片公司,更是需要三天两头地往香港总公司跑,做报告、打预算和面对洋老板的质询……也许是这个原因,纵然香港与台北有着距离上的地利之便,也有着美丽的港景和吃不完的好餐厅,我却始终对香港喜欢不起来。这肯定是因为那些年的音乐工作,从唱片的衰退起,每回去香港总是要面对难堪的质询与羞辱,因此在香港时心情始终好不起来。

纵然有许多朋友因为工作或婚姻搬到香港定居,使得越来越多的家乡人住在那里,我也没有因此常去走动。纵然这二十几年来我也在香港遇到了许多自己佩服与欣赏的人,但是我还是习惯在远方关注着,不因此久居。

同类推荐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本书精选了包括鲁迅、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石评梅以及布拉克、海明威、卡耐基、培根等二十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挚。作家们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亲人的琐事,写自己对亲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真切感人,从而能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 冲动的青春——那年代 那岁月(上)

    冲动的青春——那年代 那岁月(上)

    尧鑫所著的《那年代那岁月》摒弃了以一个人的经历为一条线索的叙述方式,从男女主人公两个角度双线并行,回忆式叙述,力图更广阔地反映社会面。在表现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涉及中学生、大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话题。同时,不失思想性,构筑正确的价值取向。《那年代那岁月》文字唯美细腻,善于构建画面感。人物性格特点突出,各具个性,人物在作者学习、工作、生活中皆有原型。
  • 仙根的传说

    仙根的传说

    本书系永德仙根的民间故事集,其内容从四个方面:“仙根的由来”、“仙根托梦于人”、“向仙根借兵因迎战”以及和“仙根”有关的其他传说来收集民间故事。
  •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

    《弗罗斯特诗选》结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代表性的诗篇,配以优秀翻译家顾子欣的译文。弗罗斯特的诗歌成功地运用了美国口语,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比较浓厚的地域性的文化色彩,他的诗歌因此而饱受争议。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朴素,能代表美国诗人在二十世纪初的诗歌风格,那就是通俗易懂,广泛地描绘自己的经历和真实的生活感受。借助于象征手法和暗喻、寄托,弗罗斯特的诗歌兼备了浅显和深度等多种质感。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热门推荐
  • 隋末暴徒

    隋末暴徒

    重生隋末,成为与李世民同日出生的李氏旁支庶子。平淡的生活里,李元恺首先想到的是抱大腿,毕竟是我李二陛下!可后来发现,李阀先是害了咱爹,又拿咱不当人!忍不了,也不能忍!谁叫咱能单挑李元霸呢?实力不允许呀!既然与李二天生犯冲,那就拜拜嘞李阀,咱不伺候喽!天下大乱,一朝繁华烟云散,旌旗招招,铁甲洪流卷长空!再回首,依然盛唐锦绣!(新书—新唐小相公已发,欢迎来踩!~)
  • 瑶花传

    瑶花传

    与齐王成婚前夜,妹妹逃婚,姐姐为了保全家族替妹成婚,王府内苑明争暗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渐渐地她倾心上了这个冷冰冰的齐王,甜蜜恩爱过后,却发现一切都只是个泡影。她所爱之人,心中另有他人,一步一步她以为得逞的把戏,也只不过是他早有预谋的恩典。他毕生所爱只有自己,只有那冷冰冰的皇位。
  • 告诉你什么叫爱

    告诉你什么叫爱

    路敏离开家时是下午三点,那时儿子林林还在摆弄他的计算机。急匆匆出门时她抬头看了一眼天,天上只有一丝云彩,尽管太阳还高悬在天上,那丝云彩却有点发红。咪咪叫着追在后面,她大声呵斥着它,把它关回屋里。她听见小东西把门抓得刷刷响,便大声地喊着林林:“别光趴在那儿,你喂喂咪咪。”听不见儿子回答,只听见键盘还在噼里啪啦响。她走了,一边走一边想,这孩子这样下去可不行,一条生命全被一台电脑占去了。路敏是去晚报参加一个读者座谈会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温柔点

    总裁温柔点

    “你是谁,怎么在我的床上?”她抱着枕头,眨着水灵秀眸看向躺在她床上的英挺男子。“你的床,你确定是你的床?”男人勾唇一笑,那笑比女人还美,令她心儿扑通扑通跳…“我看看,也许是我进错房。”她脸红似苹果,低头下床,抱着被子打开门查看门牌号。“出去的时候记得把门关上。”男人闭上眼,没有因为这女子的出现扰了他睡觉的兴致?“407?喂,应该你出去。”她念着房门号码,发现进错房的是他,那男人还敢睡觉。“我困了,女人不该这么吵?”男人没出去的打算,大手将女孩拖上床抱在怀里继续睡?他是冷酷大总裁,那一晚,错进了她的房,占了她的身…她是冲喜小新娘,那一晚,因为他的错误,没了第一次…の翩翩的文の《邪恶总裁》《皇后不嫁》《妈咪的情人》《小妾有点坏》《错孕小秘书》《总裁温柔点》《夫君们,吻上瘾》《妈咪的总裁前夫》《总裁爹爹,我有了!》の亲言亲语の①喜欢《总裁温柔点》的亲们,请点击书页上方的[会员中心]免费注册成为潇湘会员。②会员注册成功之后,请点开书页简介下方[放入书架]收藏本文好方便亲随时看更新。③收藏之后,喜欢本文的亲们请给本文[投票推荐],用您手中的票票来支持翩翩的文。④另:普通会员每日有三票,VIP会员每日有九票。盼望亲们留言支持翩翩,谢谢咯!
  • 绝世药圣

    绝世药圣

    混分阴阳,宙划万界。天凌大界,地域无疆,万族林立,这是一个盛世的典宴,精彩,从这里开始……焱凌,偶得远古传承,以药入手,掌魂为尊,握八荒之势,伏万界之力,一步一印,独尊成圣!
  • 斗士学院

    斗士学院

    青铜斗士、白银斗士、黄金斗士、钻石斗士、星耀斗士、黑金王者斗士……。凶狠魔兽,异族美女,高阶装备,神奇瑰丽的斗士世界,等你来探险……。
  • 犹忆四时歌

    犹忆四时歌

    这是一篇纯古言的甜宠文。当懵懂无知的傻子心里住进了一个人当游手好闲的王爷开始在意一个姑娘“就陪你把这河山看遍好了。”
  • 许一场两情相悦的暗恋

    许一场两情相悦的暗恋

    在沈青安的世界,住着那些人,都是程澄的故人,于此,即便是步入婚姻殿堂后,他也不曾知道过,在某个笔记本里,程澄曾经写下了这样一段没有结局的故事,好在后来,他终于为这个故事画上句号。程澄一路看着沈沐忱离他越来远,走着走着便成了两个世界。沈沐忱一路看着程澄离他越来越近,走着走着总会相遇再见。一个是远在天边的巨星,一个是落入凡尘的普通人,他们相识,却从未彼此相知,不是命运的齿轮转向他们,仅仅只是因为,有一个人为此不断努力靠近。终于有一天,以你之名,冠我以姓,以你之姓冠我以名。沈沐忱程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