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7800000002

第2章 十二纪(1)

孟春纪第一

本生

【原典】

二曰: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天子①。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矣。譬之若修兵者,以备寇也②。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则亦失所为修之矣。

【注释】

①撄(yīng):触犯。②备寇:防御敌寇。

【译文】

第二:

最初创造出生命的,是天;养育生命并使它成长的,是人。能够养育上天创造的生命而不去触犯它,像这样的人就被称作天子。天子的要务是为了保全天所创造的生命。这就是职官设立的原因。设立职官,正是为了保全生命。当世那些昏庸无能的君主,大量设立官职却反而妨害了生命,这就失去了设立职官的本来意义。这就好比练兵,是为了防备敌人的。可现在练兵却反而用来自相残杀,这也就失去了练兵的本来意义。

【原典】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①,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②;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

【注释】

①抇(gǔ):搅乱。②悖:迷惑。

【译文】

水本来是清澈的,泥土使它浑浊,因此无法保持清澈。人本来是可以长寿的,外物使他迷乱,所以无法达到长寿。外物本是用来供养生命的,而不是用生命来供养的。如今世上糊涂的人,多损耗生命去追求外物,这便是不知轻重了。不知轻重,就会把重的当作轻的,把轻的当作重的。如果是这样,那无论做什么,没有不失败的。持这种态度做君主,就会惑乱糊涂;做臣子,就会败乱纲纪;做儿子,就会狂妄无礼。这三种情况,国家只要有其中一种,就必定不可幸免地灭亡。

【原典】

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①,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瘖②,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贵富者,其于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则遁焉。遁焉,性恶得不伤③?

【注释】

①慊(qíè):满足,满意。②瘖(yīn):哑。③恶(Wū):安,何。

【译文】

如果有一种声音在这里。耳朵听了后必会满足,但听了就会使人耳聋,人们一定不会去听。如果有一种颜色在这里,眼睛看了必会满足,但看了就会使人眼瞎,人们一定不会看。如果有一种滋味在这里,嘴上尝过就一定满足,但吃了就会使人声哑,人们一定不会去吃。因比,圣人对于声音、颜色、滋味所持的态度是,有利于生命的就取用,有害于生命的就舍弃,这是保全生命的方法。如今世上的富贵之人,对于声音、颜色、滋味的态度大多是糊涂的。他们不分昼夜地追求这些东西,有机会得到就放纵流逸不能自禁。不能自禁,生命怎么能不受伤害呢?

【原典】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①。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无不受也,无不裹也②,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③。此之谓全德之人。

【注释】

①招:箭靶。②裹:包容。③惛(mèn):通“闷”,烦闷。

【译文】

一万个人拿起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目标不可能不被射;世间万物繁盛,如果用来伤害一个生命,生命不可能不被伤害;如果用来养育一个生命,生命就没有不长寿的。所以圣人制约万物,是用来保全天所赋予的生命的。生命得到保全,那么精神和畅,耳聪目明,鼻子灵敏,口齿伶俐,全身的筋骨也就通畅舒展了。像这样的人,不用说话就有信义,不用谋划也会得当,不用思考便有所得。他们的精神与天地相通,意识覆盖了整个宇宙。他们对于外物无不承受,无不包容,就像天地一样。这样的人,做了天子也不骄傲,做了百姓也不烦闷。这样的人,称得上是德操完美的人。

【原典】

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①,命之曰“招蹶之机②”。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③,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则此论之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佚(yì):通“逸”,逸乐。②蹶(juê):足病。③靡曼皓齿:指美色。靡曼,指肌肤细腻。

【译文】

富贵但却不通晓养生之道,就会招致祸患,与其这样,还不如贫贱。贫贱的人获得外物很艰难,即使想要过分沉迷于物质享受之中,又从何而来呢?出门乘车,进门坐辇,只追求自身的安逸舒畅,这样的车辇就叫做“招致脚病的机具”;肥美的肉,醇香的酒,极力勉强自己吃喝,企图用此来强健身体,这种酒肉可以称作“腐烂肠子的食物”;贪恋美色,陶醉于淫靡之音,只为自己尽情享乐,这种美色、音乐应该叫做“伐乱心性的利斧”。这三种祸患都是富贵安逸招致而来的。所以古人有的不肯招致富贵,这是重视生命的缘故,并不是以轻视富贵、钓取虚名来夸耀自己,而确实是为了养生的目的。既然这样,那么以上这些道理是不可不明察的。

重己

【原典】

三曰:

倕①,至巧也。人不爱倕之指②,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一苍璧小玑③,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④,终身不复得。此三者⑤,有道者之所慎也。

【注释】

①倕(Chuí):传说中的巧匠。②之:通“其”。③苍璧小玑:苍璧,为石多玉少的玉石。小玑,是小而不圆的珍珠。④一曙:一旦。⑤三者:指贵贱、轻重、安危之理。

【译文】

第三:

倕是最巧的工匠。可人们不爱惜他的手指,却爱惜自己的手指,这是因为自己的手指对自己有利。人们不爱惜昆山的美玉,江汉的夜明珠,却爱惜自己的一颗劣质玉石,一颗小而不圆的珍珠,这是玉石和珍珠属于自己且对自己有利的缘故。现在我的生命由我支配,而带给我的利益也是极大的。就生命的贵贱而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足以同它相比;就生命轻重而言,即使富有天下,也不能同它交换;就生命的安危而论,一旦失去就永远都无法再得到。这三个方面,正是有道之人所谨慎对待的。

【原典】

有慎之而反害之者,不达乎性命之情也。不达乎性命之情,慎之何益?是师者之爱子也①,不免乎枕之以糠;是聋者之养婴儿也,方雷而窥之于堂;有殊弗知慎者②?

【注释】

①师:即盲乐师。②有:通“又”。

【译文】

有的人对待生命非常谨慎小心,实际上却是在损害它,这是不通晓生命天性的缘故。不通晓生命的天性,即使对待生命非常谨慎小心,又有什么益处呢?这正如盲人爱子,竟免不了将他枕卧在谷糠里;又如聋子养育婴儿,正当雷鸣闪电之时,却抱着他从厅堂上向外张望。这与那些不知道小心谨慎的人相比,其实际效果又有什么不同?

【原典】

夫弗知慎者,是死生存亡可不可未始有别也。未始有别者,其所谓是未尝是,其所谓非未尝非。是其所谓非,非其所谓是,此之谓大惑。若此人者,天之所祸也。以此治身,必死必殃;以此治国,必残必亡。

【译文】

不知道小心爱惜生命的人,他们对生死存亡应该与不应该从来没有辨别过。像这样的人,他们向来认为正确的却反而是错误的,他们向来认为错误的却反而是正确的。他们把错误的东西当作是正确的,把正确的东西当作是错误的,这就是糊涂。像这样的人,正是上天要降祸的对象。持这种态度修身,必定使自己死亡或遭殃;持这种态度治理国家,必定使国家残破或灭亡。

【原典】

夫死殃残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寿长至常亦然。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则其至不可禁矣。此论不可不熟。

【译文】

死亡或遭殃、残破或灭亡并不是自己找上门来的,而是惑乱所招致的。长寿的到来也是如此。所以,有道之人不去考察招致的结果,而考察招致它们的原因,这样,他们所要到达的效果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得了。这个道理不可不深知。

【原典】

使乌获疾引牛尾①,尾绝力勯②,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③,而牛恣所以之,顺也。世之人主贵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而日逆其生,欲之何益?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

【注释】

①乌获:战国时期大力士。②勯(dān):同“殚”,尽,绝。③棬(quān):同“桊”,牛鼻环。

【译文】

假使叫古代的大力士乌获用力拽牛尾,即使把力气用尽,把牛尾拽断,但是牛还是不肯走,这是违背了牛的习性的缘故;如果叫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就会任他拉到哪里,这是顺应了牛的习性的缘故;世间的君主、贵人,不论愚贤,没有不想长寿的。但是他们每日都在做违背生命天性的事,即使想要长寿,又怎能达到呢?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着它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是欲望,所以圣人一定要先节制欲望,使之适度。

【原典】

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蹷①,多阳则痿②。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惮热③。惮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④,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昔先圣王之为苑囿园池也,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其为宫室台榭也,足以辟燥湿而已矣⑤;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其为饮食酏醴也⑥,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其为声色音乐也,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五者,圣王之所以养性也,非好俭而恶费也,节乎性也。

【注释】

①蹷(juê):此处指一种手足逆冷的病症。②痿(Wěí):一种肢体萎缩或失去机能的病症。③惮(dǎn):通“亶”,实在,诚然。④鞔(mèn):通“懑”,闷胀。⑤辟:同“避”。⑥酏醴(yílǐ):用黍粥酿成的甜酒。一说指酒浆。

【译文】

房屋过大,阴气就会过盛;台过高,阳气就会过盛。阴气过盛就会引发脚部疾病,阳气过盛就会引发痿病。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祸患。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分暖和。衣服过分暖和,经脉就会被阻塞,经脉阻塞气就会不顺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顺畅。在这种状态下求长生,能行吗?以前的圣王建造园林、池塘,规模足够用来游览、活动就可以了;他们修筑宫室台榭,大小高低只要足以避开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他们制作车马衣裘,只要足以安身暖体就可以了;他们置备饮食酒浆,只要足以可口,吃饱肚子就可以了;他们欣赏音乐歌舞,只要使自己性情安乐就行了。这五个方面是圣王用来养生的。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糜费,而是为了调节性情使之适度啊。

贵公

【原典】

四曰:

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①,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故《鸿范》曰②:“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

【注释】

①上志:古记,指古代典籍。②《鸿范》:《尚书》中的一篇。

【译文】

第四:

以前圣王治理天下,一定把公正无私放在首位。做到公正无私,天下自然就安定了。天下获得安定是由于公正无私所获得的。试着考察一下古代的记载,能够得到天下的人很多,他们能这样是凭借公正的原因,相对地,他们失去天下是出于有失偏颇。凡是君主地位的确立,都是出于公正无私。所以《鸿范》中说:“不要偏私,不要结党,王道多么平坦宽阔;不要偏私,不要倾侧,遵循先王的法则;不要施行小恩小惠,遵循先王的正道;不要胡作非为,遵循先王的正路。”

【原典】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译文】

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阴阳调和,不止长养某一种物类;甘露时雨,不偏私某一种生物。万民之主,不偏袒某一个人。

【原典】

伯禽将行①,请所以治鲁。周公曰②:“利而勿利也③。”

【注释】

①伯禽:周公之子。②周公:姓姬,名旦,武王之弟,成王之叔,辅助成王。③利:前一“利”为施利,后一“利”为谋利。

【译文】

伯禽将去鲁国,临行前请示治理鲁国的方法。周公说:“施利给百姓而不要谋取私利。”

【原典】

荆人有遗弓者①,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②:“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

同类推荐
  •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个哲学家都很累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个哲学家都很累

    你为所在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发愁过吗?参加工作几年了,你对自己的职位和薪水满意吗?当初离开家乡或是走出校园时,你梦想着要干一番事业,现在成功了吗?你曾经心仪的对象,跟随于你,还是成了别人的眷属?你想要结束单身生活,可又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怎么办?……生存难、发展累、梦想远,有时候忽然心灰意冷,自己看似像哲学家一样解答着人生的重要课题,可你却是一个很累的哲学家。面对锋利的生活场,是听天任命、得过且过,还是想方设法走出困境。其实,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 哲学的慰藉(译文经典)

    哲学的慰藉(译文经典)

    《哲学的慰藉》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畅销不衰。 在本书中,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可以找到慰藉。 德波顿认为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 阿兰·德波顿编著的《哲学的慰藉》的文字在译者资中筠先生看来是“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非常值得回味。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庄子神游: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

    庄子神游: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高谈阔论的时期,通过辩驳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而这些玄妙的思想又都是阐发和辩论老子、庄子和列子的玄学思想为主。本书通过白话故事的方式介绍魏晋时期的名家学说,其中有崇尚有的,也有崇尚无的还有主张非无非有的,亦有辩论名和心、言与意的,等等。是一本关于魏晋玄学的通俗读物。
热门推荐
  • 儿童文学教程

    儿童文学教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的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加强儿童文学学科建设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教育学院中文系科与初教系科的共识。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高校、专科学校也越来越多。当此时也,作为全国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和有着深厚学术积淀的百年名校——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对促进和提升儿童文学学科建设负有特殊使命,因为儿童文学一直是北师大中文系科的传统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
  • 神医下堂妃

    神医下堂妃

    她本是现代纵横医商两界的妙手神医,一朝穿越,被无情卷入王室夺嫡的风波中。她手握空间法宝,驾御神兽大军,掌控神奇的炼药术,与三个腹黑可爱的小包子,一起纵横四方。推荐九月的完结文:《神医下堂妃》、《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连载《火爆小医女:天下第一绝宠》,微博请关注:云起-龙九月。
  • 道途者

    道途者

    因一次穿越,成为废物莫寒,家族因他被灭,未婚妻退婚…………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漫漫婚情

    漫漫婚情

    因为男友劈腿买醉,不小心却把上司睡了,还和他扯了结婚证,阴差阳错签下了假婚契约,一颗心却渐渐陷入了他的囚笼……
  • 隔墙有眼

    隔墙有眼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九月下旬的一天,北江市运动场从清晨起就被荷枪实弹的警察把守,来晨练的人都被劝离。防暴警察牵着警犬,在每个犄角旮旯搜查可能隐藏的爆炸物。几个来晨练的老头悄悄议论:“这么神秘,难道是要枪毙人,开公判大会?”上午八时,运动场红旗招展,扩音器播放着欢快的乐曲。主席台上坐满了人,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武警在维持秩序。那几个老头还是迷惑不解:“这也不像开公判大会枪毙人啊?”“得,得。认识字不?主席台横幅上不是写着嘛‘北江市警威大展示暨首届警察文化节’。”一个小青年好笑地讥讽他们,后面几个字一字一顿还拉着长声。
  •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纠正人性弱点和培养人性优点的学科,认识到人性的优缺点后,我们就可以在心理上占据上风,就可以随时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无论是扩展人际关系还是维护人际关系,心理活动均参与其中。它既包括自我的心理活动也包括对方的心理活动,任何时候都不要情绪化,别让不良情绪主宰自己,然后做对事说对话。这样的话,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就变得轻松自然了。
  • 韵世

    韵世

    历史破败,书卷尘化,生命消逝——世界千幻难断欤,朽木简易难摧折。星河的光辉映射的不仅仅是秩序,时间光晕笼罩的不仅仅是灵魂,命运涡轮扭曲的不仅仅是因果,生命齿轮转动的也不仅仅是空间……
  • 我在万界做好人

    我在万界做好人

    滴滴!大唐皇帝被匈奴围困在山谷,需要帮助。滴滴!首富位面王多于不能在五小时内花完一百万,需要帮助。滴滴!秦枫偶然获得万界好人系统,在万界之中帮助诸多大佬。
  • 文韬

    文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