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6200000004

第4章 初蒙圣宠——天遂人愿多波折(1)

1.和的第一份差事:上虞备用处

当和还准备以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时,太岳父英廉的一席话让和幡然醒悟,英廉告诉和:“满洲人和汉人在做官上有很大的区别,汉人如果不通过科举考试,是当不了官的。而满洲人自古能骑善射,很多满族人都是以侍卫身份慢慢混上官职的。我在皇宫里给你找了一个差事,虽然职位不高,但可以经常看见皇上。你世袭的虽然是个武官,但如今皇上喜爱有才华的年轻人,你文武双全,只要有机会,应该很快被皇上重用。”和认为英廉分析得很有道理,于是先去宫中做了銮仪卫。在和二十三岁那年,和当上了三等侍卫,主要负责皇上的出行及仪仗等事宜。

满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受传统影响,清朝时期侍卫的社会地位和权势都很高,所以仕途相对比较平坦。正是因为这种尚武的风俗,宫中侍卫对文学修养的重要性也逐渐降低,再后来,迂腐的生活使他们在骑马射箭方面的才能也慢慢荒废下去,更不要说读书了。有些八旗子弟的侍卫甚至连满、蒙文字都有不知道的,见面的时候互相问好,竟然还有人不知道怎么以礼数回答,半天不出声音。偶尔能碰到个别能念几句小说、背两句诗词的人,就会被周围的人大为吹捧,觉得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更有极少数做事的人,连字都不认识,也不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关系才混进侍卫里面来。在这种情况下,和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了,并且他有着向上的心、进取的心,他坚信只要不松懈,总会遇到机会。

和具有非常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他坚信只要努力地锤炼自己,就总会有崭露头角的一天。并且,他充分地利用侍卫职务比较清闲的机会,努力地提高自己,从而积累了不少知识。和从来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梦想,随着他不断地积极努力,终于得到了皇上的赏识。

2.小心翼翼,和终于近身乾隆帝

和小心翼翼地伺候了皇帝三年,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二十六岁的和终于等到了在乾隆皇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

有一天,乾隆帝在外出行,一名侍卫请奏,乾隆看完后眉头紧缩,问道:“‘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这到底是谁的原因?”周围所有人都一句话不说,唯恐一句话不合适惹来杀身之祸。而和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这正是让皇上正视自己的机会,只要说一句话,不惹得皇上生气,就会得到皇上的抬举,于是朗声道:“看守者与保管者难逃其责。”乾隆没想到竟然有人能正确回答,对和大感兴趣,问道:“你一个小小的侍卫,也读过《论语》?”和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曾经在咸安宫官学求学,皇帝就更加感兴趣了,他见这个年轻人风度不凡,于是决定试探一下和,就问道:“《季氏将伐颛臾》是什么意思?”这正是和所擅长的,他苦读十余年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于是完完整整地翻译了讲给乾隆听。乾隆听后大为喜悦,说想不到如此才华横溢之人竟在我手下当一个区区侍卫,真是埋没人才,由此和开始得到重用。

3.圣上恩宠,飞黄腾达的升迁之路

和在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和认可后,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就如同那展翅翱翔的雄鹰一样直冲云霄。

地位的不断攀升让和还没适应,乾隆皇帝又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五月下旨,令和同英廉、梁国治、刘墉等人一起修改《明史》,特别是《本纪》,凡是带“明”字的书籍一律修改。

一个月后,乾隆任命和为吏部左侍郎兼右侍郎,负责官员的使用、调度、任命、检查、考核等。到了十月份,又任命和兼九门提督。在幸运光环的笼罩下,和出了一些差错,乾隆帝也不放在心上,他看准了和是可重用之人。即便个别官员抓到把柄来状告和,乾隆帝也基本都给搪塞过去了事,最多表示性地让和官降两级,用不了多久,就又提拔上去。

此后,和又被委任兼崇文门税务监督,这是一个肥缺。当时的崇文门是四大税官之一,等于是一个钱仓,以前这个职位基本都是交由一些王公贵族或者有很大功勋的人来做,现在却放心交给了和,这更加说明了乾隆帝对和的喜爱。当时只要不是愚蠢的人都看出了皇帝对和的宠信,也就都对和避让三分,这也使和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随后,和又兼任镶蓝旗的满洲都统。同一年的六月份,再次被追任正白旗都统以及领侍卫内大臣。到了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和被委任御前大臣见习。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被正式提为御前大臣、户部尚书。同年十月份被任命为《四库全书》总裁,全权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和被加封为太子太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再次被授予轻车都尉世职,并正式担任吏部尚书,还监管户部的一些事务。同一年九月,乾隆帝授和为一等男爵。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和被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被封为三等忠襄伯爵。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兼任殿试读卷官,同一年五月,担任教习庶吉士,也叫做领教习事。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又被乾隆帝任命为篆刻“石经”的总负责人。

这一个个的官职,也使得和的地位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朝堂上,和的地位仅次于军机大臣、内阁首辅、大学士一等诚谋英勇公阿桂。阿桂是阿克敦唯一的儿子,出生在满洲的一个贵族世家,乾隆四年(1738年)中举后开始踏入仕途,他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阿桂虽然为朝中第一人,但是会经常奉旨执行外出巡查、办案等公务,这期间朝中的事务就都交给了和来处理,军机处也是和管辖。阿桂只是有一个名义上的权力,实际的负责人已经换成和了。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和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和又被任命监管御药房与太医院。至此,吏部、户部、侍卫、都统等职务和没有一个不涉及到。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皇帝把皇位让给了琰,继位后的嘉庆帝并没有获得多少实权,大权仍然掌握在乾隆的手中。因此嘉庆面前的和还是可以依仗太上皇的旗号兴风作浪,威风不减。嘉庆元年(1796年),和被任命正黄旗侍卫内大臣,随后兼任镶黄旗满洲都统。这时候,朝中大臣阿桂已经年过八十,体弱多病的阿桂请求离开宫廷,回家安享晚年,得到了乾隆帝批准。不久后阿桂去世,这时候的和,才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群臣之首。嘉庆二年(1797年),和又被任命监管刑部。嘉庆三年(1798年)和奉命出任参赞机政,并同时监管各部,还被追封为一等嘉勇公。至此,朝中的大权几乎全部握在和一个人手中,一直到乾隆去世,和的官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和为官期间,担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其中兼任大学士、步军统领、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多个重要职务也长达十五年,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在和不断晋升的同时,他的社会地位也水涨船高,从一个小小的三等轻车都尉最后晋封为一等嘉勇公。他的影响力遍及朝廷内外,权力几乎覆盖天下,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总之,和的发迹是通过他自身不断努力再加上对机遇的把握而逐渐得来的。他在乾隆身边时,与乾隆接触的机会很多,这是他与别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并且他才华横溢、能力出众,更是让乾隆刮目相看。和办事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因此很得乾隆皇帝的青睐。

和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被乾隆发现、赏识后,就成为了乾隆身边贴身随从,经常陪伴在乾隆左右。和除了精心地侍奉皇帝外,更是注意皇帝的饮食起居,并小心翼翼地揣摩乾隆皇帝的心理,这样长久下去终于了解了皇帝的脾气与性格。乾隆皇帝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和基本上都能知道,以至于许多事情还未等乾隆开口,和已经操办妥当了,并且做得干净利索、漂漂亮亮。由于和把乾隆皇帝伺候得舒舒服服,因此乾隆对他更是宠爱有加。

4.揣测上意,扳倒李侍尧

我们知道乾隆皇帝从开始知道和就非常看重他,觉得他是个可用之才。不过看好归看好,如果就这么提拔和,不找出点理由,很难让群臣接受,只会认为和是凭借皇帝的宠幸才得以做官,并无半点才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乾隆皇帝很快就给和找了块非常好的跳板,只要和能把握住,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提拔他。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新任命的沈阳奉天府尹海宁来向乾隆述职,趁机上奏李侍尧在云南贪污受贿,并且还拿出了李侍尧受贿的记录和证据。和也在一旁煽风点火,乾隆帝龙颜大怒,于是马上派和前去云南查办李侍尧贪污一案。

李侍尧的祖籍在辽东铁岭,原来是汉军正蓝旗人,后来转至汉军镶黄旗。明朝末年,李侍尧的四世祖李永芳负责镇守抚顺,后来努尔哈赤率兵攻打抚顺时归降于努尔哈赤,他是第一个投降的明朝看守边关的将领。努尔哈赤授予他三等总兵官一职,还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李永芳。此后李永芳在攻打辽阳、沈阳、清河时均有立功表现,一直到李侍尧的父亲李元亮,更是做到了户部尚书这一官职。综上可以看出,李侍尧也是名将之后。

据史书上记载,李侍尧并不高大,却非常精明,过目成篇,识人才能也异常精准,往往通过几句对话,就能看清这个人的才干。乾隆帝还是非常器重他的,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先后委任多项官职。而李侍尧也是聪明人,他在二十年间累计进贡一百多次,乾隆帝对他也是非常喜欢。久而久之,李侍尧觉得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自己在两广的根基也稳固了,周围的官员几乎都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没什么好担忧的,便逐渐染上了恶习,对地位比他低下的人不放在眼里,在朝中当然也没给过和什么好脸色,这却被和记在了心上。

和等人赶到云南昆明府后向李侍尧公布了圣旨,依旨将他停职查办,随后就去游览云南的美景了。并不是和贪恋美景,而是他深知这是在李侍尧的管辖区内,几乎遍地都是他的耳目,而且李侍尧在当地的地位很高,没有足够的证据,是扳不倒他的。所以和把自己一行装成软弱无能,贪图享乐之辈四处游山玩水。李侍尧信以为真逐渐放松了警惕,而和派人暗中查访,果然找到了李侍尧的罪证。

和认为要想彻底扳倒李侍尧,证据不充足是没什么作用的,只有从李侍尧的管家赵一恒那里打开突破口,才会有大的收获。赵一恒身为大管家,对所有财物的来龙去脉自然非常清楚。于是和派人把赵一恒绑了过来,连夜严刑逼供。赵一恒开始还死命抵抗,拒不承认,后来实在受不了刑罚的折磨,把李侍尧的贪污过程一五一十地招了出来。

和得到了足够的证据,心里就踏实多了,他命人把李侍尧手下的那些官员全都召集起来,并且把赵一恒的供述念给他们听。那些原来效忠李侍尧的官员遇到这种情况,知道大局已定,不如临阵倒戈,也好保全自己。于是纷纷澄清自己,将李侍尧的各种罪行一一交代,并称李侍尧权力重大,各自也是被逼无奈,将全部责任都推到李侍尧一个人头上。和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以后,才开始审问李侍尧。在声势浩大的公堂前,开始李侍尧还胸有成竹地大声狡辩,在和把各种证据拿出来后,李侍尧再也无力回天,最后放弃了抵抗,一一招认。

李侍尧在职期间单贪污纹银就三万余两,乾隆收到和的奏折后,大发雷霆,命令把李侍尧押回京城治罪。和把李侍尧押回京城后,上奏乾隆帝建议对李侍尧“斩立决”。乾隆念及旧情,说:“李侍尧在职期间也算是立下不少战功,才华横溢,虽然贪污受贿,倒也忠心耿耿,罪不致死,定罪之事你们再商量商量。”和也知道李侍尧的所作所为也受到进贡制度的影响,所贪污的钱财最后大部分都到了乾隆的手中,而且此人确实有真才实学,皇帝还是很惋惜他的。既然皇帝的言下之意要放过李侍尧,那这个事情就不能判罚得太过严重,但又要起到警示百官、杀一儆百的作用。三思之后,和与懂得乾隆心思的其他几名官员上奏为李侍尧求情,乾隆帝最后定李侍尧“斩监候”。

“斩监候”和现在的“死刑缓期执行”差不多,可以通过“秋审”或“朝审”赦免其死刑。李侍尧后来就被“朝审”所赦免,并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被任命为陕甘总督镇压回民,协助阿桂处理各项事务。重获新生的李侍尧感慨万千,他认为这一切都源自于皇恩浩荡,对乾隆帝更加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李侍尧被转任闽浙总督,并且参与了镇压林爽文领导的天地会起义,主要负责粮草以及各种军需品的供给。一心报主隆恩的李侍尧精明能干、处事游刃有余,很快得到了乾隆帝的嘉奖,恢复了其原来的伯爵爵位。战事结束以后,李侍尧被列为二十功臣之一,并将他的画像悬挂在紫光阁。之后没过多长时间李侍尧患病,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病逝。

同类推荐
  • 张爱玲传奇

    张爱玲传奇

    文字像一把华丽又寒冷的剑,她优雅地挥舞着。爱情像一场绚烂而冒险的旅程,她坚定地飞蛾扑火。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在她极富传奇的一生中,有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有痴心不悔的爱情经历,有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有华美悲凉的香港情缘,还有离群索居的人生迟暮。她,就是张爱玲。《张爱玲传奇》用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2)》本书分为格哈德·多马克、卡罗瑟斯、利奥·西拉德等部分。
  • 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

    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

    毛姆野心至高表达的半自传作品。为了将灵魂从某些观念中解放出来,只因这些观念在他的灵魂中徘徊了太久,1938年时年64岁的萨默塞特·毛姆写作了《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这是一部自传体作品,却并非自传;这是一本告白笔记,却分寸得当。《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堪称作家个人信经的高峰之作。从本书中你会分享到一名职业作家对风格、文学、艺术、戏剧和哲学的理性思考,毛姆精妙的写作技艺也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毛姆是个备受争议的作家,当岁月的磨砺将他变为一位坦然、睿智的老人,当他邀你共进下午茶并想和你闲谈几句,无论你喜不喜欢他,请不要拒绝。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小人物:我和父亲乔布斯

    她叫丽莎·布伦南·乔布斯。她是乔布斯四个孩子里一度不被承认的那一个“大女儿”。她曾是乔布斯始终回避的生命里的“污点”。乔布斯被自己的亲生父母遗弃,而她被乔布斯遗弃。苹果公司历史上所有产品里,只有一款产品用人名命名,用的就是她的名字。她长时间活在乔布斯的阴影之下,但她揭示了乔布斯的“暗面”的真相,并最终活出了自我。透过她的眼睛,我们能看到这对父女生活里的爱恨悲喜,看到一个小女孩孤独而倔强的成长,也能看到一个商业之外的乔布斯,一个作为父亲的乔布斯,在生活里是如何的偏执、天才、神经质、敏感又残忍。乔布斯大女儿丽莎亲笔自传,30年爱恨交织的父女人生,都在这本书里。
热门推荐
  • 繁星终不及你

    繁星终不及你

    一见倾心,八年暗恋,百万婚礼。于昊霖给了她一个所有女人都幻想的婚姻。偏偏一朝梦醒,赵繁晨却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 快穿之少女有点甜

    快穿之少女有点甜

    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宿主是什么体验,时一表示,自己根本派不上用场【哭唧唧】时一:苏啊,咱能好好完成任务不?某苏:好啊,先等我一会!“砰”时一:等等,你哪来的炸弹???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八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八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从美国的“大中东计划”,到欧盟的“地中海联盟”,再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世界格局的演变,遵循的其实是一套经济学的逻辑。被广大读者誉为“一本真正接地气的财经奇书”。了解大国博弈、世界政治经济的必读书。中国的当家人为何在十八大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特点和优点是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没有持续性?中国经济的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本书精彩地回答了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出的这些问题。
  • 一定要上岸

    一定要上岸

    生活不易,甚至是艰辛的。你以为是天堂,也许是地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想要上岸太难了。
  • 怀孕生活参照书

    怀孕生活参照书

    只有健康怀孕才能生育健康宝宝,因此,在怀孕时要保证没有遗传疾病和先天疾病,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孕期的保健,特别是饮食保健和医疗预防等知识,还必须了解有关妊娠知识和胎儿发育规律,并很好地进行胎教,这样的健康怀孕,才能生育身心非常健康的小宝宝。
  • 一代圣儒

    一代圣儒

    天元大陆,夏国,益州,岳县,上河村。正是初春时刻,天空一碧如洗,鸟雀鸣叫婉转入耳。韩愈只觉得浑身微冷,猛然睁开了眼睛,茫然地看着屋顶,一缕阳光从漏洞中照射下来,但并不刺眼。“这是哪里?”韩愈一个激灵,起得身来,四处打量。这是一间破旧的茅屋,里面就一张不知道用了多久的木床,以韩愈的专业眼光来看,整个屋子里,除了书架上的书籍,就这张床是最贵重的家具了。墙体是竹子跟泥巴混合而成的,屋顶是茅草,而且还是破破漏漏的,韩愈怀疑,如果下雨天的话,屋子里可能会成了一片沼泽。
  • 站在风口的创客(管理视野003)

    站在风口的创客(管理视野003)

    本刊走访了最具代表性的一些年轻创客们,以及特别邀约了两位分别位于美国硅谷和德国柏林的作者描述两地的创客风潮,本刊希望理清创客和创业的区别,并试图为眼下红得发烫的创客运动降温,找出对于创客长久发展最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中国的年轻创客们当然可以投身创业,以自己伟大的创造改变世界,同时战胜创业路上的各种挑战。对于中国的创客们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蜂拥而上、流行一时不是创客的常态,愿年轻创客们清醒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 深空的暗夜小队

    深空的暗夜小队

    这是一本严肃的科幻小说(这是一本披着科幻外皮的爆笑轻小说)这是一本讲述主角如何在军校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小说(这是一本讲述主角在一个绝不可能是军校的地方被一只银发双马尾逼着组队给人还债的小说)这是一本讲述人,讲述人类社会,世界观庞大的小说(这是一本讲述逗B,讲述逗B社会,世界观繁琐的小说)我总感觉有人在跟我对着干……(我就是要跟你对着干,我就是这么皮来咬我啊)总之,这本书你一定要看(所以,这本书你爱看不看)(PS:书友群群号812734294,欢迎小伙伴们来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