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0300000025

第25章 底定河东

河东腹地,将成为韩信一个人的舞台。

魏军主力此时还在蒲坂渡东岸晒太阳呢,魏豹做梦也想不到韩信已经抵达黄河东岸,就在他的腹背之阴。韩信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直扑蒲坂渡与魏军主力厮杀吗?不是,韩信懂得一个道理:釜底抽薪。

何解?很简单,西魏国境内,国都平阳在北,蒲坂渡在南,而重镇安邑(今山西夏县)盘桓其中。如果汉军拿下平阳,就能在魏豹腹部狠狠插上一刀。同时汉军可以截断魏军的东逃路线,将魏军挤压在黄河三角地带,然后围而歼之。如果直接扑向蒲坂渡,受惊的魏军会作鸟兽惊散,反而不利于汉军聚歼之。

韩信还注意到了一个地方,此地在蒲坂渡以北数十里的黄河东岸,名叫东张,是安邑通往蒲坂渡的重要交通要道。而且东张位于河东运城盆地与孤峰山的接合处,如果魏军据东张之险北向死守,汉军将无法南下打通蒲坂渡,所以韩信把过河之后的第一个目标定为攻克东张。

镇守东张的是魏将孙遬。

虽然孙遬在魏国军界并不知名,但因为东张特殊的地理位置,韩信不敢怠慢,决定亲自出马,与曹参共进共退。韩信打孙遬,难免有以大凌小之嫌,但韩信坚定地认为,牛刀杀鸡是最合理的战略选择,不要把“杀鸡焉用牛刀”的所谓古训当成金科玉律。对付弱敌,就应该快刀斩乱麻。如果以弱对弱,会影响到主力部队的军事部署,夜长必然梦多。

不清楚孙遬手下有多少魏军,人数应该不会太少,但这对韩信来说,魏军多与少,不过是数字上的区别。韩信连项羽都不当盘菜,何况孙遬!

汉军主力应该是最新一期征招入伍的,因为之前的汉军主力都在彭城被项羽追杀殆尽。这批汉军新兵入伍后,是由大将军韩信亲手调教的,备战时间又足够充分,战斗力可想而知。

汉军弟兄们对他们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大将军佩服得五体投地,韩信指东,他们绝不向西,能跟在大将军麾下,是弟兄们的荣幸。当韩信缓缓抽剑出鞘时,汉军知道大将军发起了进攻的命令,如虎狼一般的汉军瞬间扑进了魏军的阵中,刀光映日,人头翻滚,血流成河……

是役,汉军大破魏军,孙遬不知生死。韩信已经杀累了,他把剑扔在地上,来不及擦拭脸上的血迹,大口喝着水囊里的水。汉军自曹参以下,一溜跪在地上,神情谄媚地称赞大将军威武无敌。

攻克东张,切断了蒲坂渡魏军与安邑魏军的直道联系,下一步,韩信要拿下安邑,拿下魏豹,拿下河东,继续在自己人生的锦绣画卷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得韩信庆幸的是,汉军在东张摔盘子砸碗地发起战役,一百多里之外的安邑毫无动静,看样子守安邑的魏将王襄并不知道汉军已经拿下东张。很好,韩信知道该如何和王襄周旋。

汉军拿下东张,虽然安邑的魏军尚不知汉军过河,但距离东张较近的蒲坂渡的魏军肯定知道了,必然惊动了魏豹。所以韩信要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拿下安邑,守安邑之险,阻止蒲坂渡的魏军向东逃窜。大将军下令,各部短装轻兵,从吾号令指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安邑方向前进,速度一定要快。

韩信擅长打奇袭战,经常是在敌人还没有揉醒惺忪的双眼时,就已经骄傲地站在了敌人面前,陈仓如此,安邑亦如此。还没等安邑城中的王襄明白过来,汉军的突击队就已经将王襄死死围住,几十支围在王襄身边的刀矛在太阳下散映着寒光,王襄无语。

西魏国的疆域像一个不规则的梯形,而安邑正处在这个梯形的中间,汉军拿下安邑,魏国根本已失,汉军可以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事实也证明了韩信的这个战略判断,失去安邑之后,大量魏军被挤压在黄河东岸与北岸的狭长地带动弹不得。

魏豹在汉军偷渡夏阳之后,就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这个消息让魏豹惊出一身冷汗。谁?韩信!魏豹瘫坐在席上,目光呆滞,他直到现在还没明白,在没有大量船只的情况下,韩信是怎么渡河的。

当探子说出来,韩信是打造了无数只木筏,以陶罐扣其中,浮河而东时,魏豹彻底傻了,韩信的大脑里装的都是什么?他怎么可以想出这个办法来欺骗寡人!这时魏豹总算明白了,汉军在蒲坂渡西岸大造战船,但就是不上船强渡黄河,就是为了拖住自己,给韩信走夏阳过河争取时间。

现在的魏豹已经没有捶胸顿足的时间了,据可靠情报,汉军已经攻下安邑,生擒王襄,截断了魏军的逃生路线。怎么办?摆在魏豹面前的有三条路:一、跪地投降;二、自杀殉国;三、强行突围。

第一个选择最容易做到,跪在地上磕头就行了,但魏豹还能信得过刘邦吗?当初他在郦食其面前大骂刘邦,刘邦难道一点都不记恨?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在江湖上混。第二个选择,魏豹从来就没有这么想过,他没有自杀的勇气。现在看来,只有第三个选择可以试一试,如果能冲出汉军的围堵,大道朝天,还有一条生路。

汉二年(前205)九月,汉军和魏军在某个平阳狭路相逢,当韩信微笑着欣赏完对面不停发抖的魏豹后,强硬地下达了最后的总攻令:今日不虏魏豹,有愧汉王!

韩信将兵,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因地、因人、因时而施宜,用兵不刻板,真正达到了孙武所说的“水无常形”的境界。韩信治兵,行如风、奔如雷,坐如松,军法严厉而不失公明,所以人皆愿为大将军效死。

战斗力强大的标准有很多,但有一条最重要也最基础,那就是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军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汉军在韩信的调教下,虽有万夫如一人,号进则进,号退则退,无人怯死,无人争功。

在这样的军队面前,魏豹还有活路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时间很快证明了这一点,在韩信下达总攻令之后,汉军如狂潮击岸,一奔千里,洋洋洒洒,直取敌魁。魏军早已经没有了战斗力,柏直手下能调教出来什么样的强兵?列阵时就松松垮垮,好像刚睡醒似的。这样的军队还有战斗力吗?一群肥羊面对一群饿虎的下场,可想而知。

如果一个统帅有强烈的荣誉饥饿感,那么他麾下的士兵会同样会有荣誉饥饿感,反之亦然。在灭掉项羽之前,韩信的荣誉饥饿感不会消失,虽然魏豹只是一块小饼,但也足够韩信塞牙缝的。

汉军杀进魏军阵中,有如虎蹚羊群,魏军被汉军打得鬼哭狼嚎,除了死在汉军刀下的,其他的都四散逃去,至于光棍般的魏王豹,有韩信在此,他还能逃到哪里?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逆虏豹。”韩信轻轻松松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又画上一条粗粗的红杠。韩信距离110米栏的终点扯扯那根刺眼的红绳,又近了一步。至于魏豹,在没有得到汉王指示的情况下,韩信不便对魏豹如何,他和魏豹也没有私仇,干脆送个人情给刘邦。

五花大绑的魏豹像粽子一样,被韩信塞进一辆老马拉的囚车,然后派人送到了刘邦在荥阳的行宫。与魏豹同行的还有魏王的家眷,其中有一个女人,就是魏豹的爱妃薄姬。

没过多久,身在荥阳的汉王就收到了他的大将军送来的这份厚礼。不过刘邦天性仁厚,他并没有杀掉魏豹,其实不用杀魏豹,只要魏豹跪在自己面前,浑身发抖地乞求自己放他一条生路时,刘邦已经就报了仇。杀掉仇人固然可解一时之快,但还是不如把仇人养起来,让他每天看着自己风光无限,这是比杀人更高明的报复手段。

从政治上讲,刘邦此时杀魏豹,就等于给其他背汉归楚的诸侯立了一个坏榜样,以后还有谁敢重投刘邦?以刘邦高超的政治头脑,他断然不会做如此蠢事。刘邦大骂了魏豹几句,然后微笑着解开魏豹臂上的绳索,好言安慰,只要你倾心事汉,汉与魏共富贵,寡人绝不食言。

魏豹感激涕零,伏地无语。

韩信管不着刘邦如何处置魏豹,他现在还在河东打扫战场,收拾那些不听话的魏军残部。其实魏军主力已被韩信消灭,那些残存的魏军小股部队哪还有勇气和韩信决战,汉军一到,无不望风顺降。

韩信心情轻松地在河东来回扫荡,大将军佩剑纵马,长笑奔驰,身后的“韩”字大幡迎风飘荡,将士们紧随其后,骄傲地迎接下一个辉煌。大将军下马,诸将两列排起,如众星拱月。

没有用太多的时间,西魏国五十二县,已尽入韩信之手。韩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消灭成安君陈馀实际控制的赵国,打通北线战略通道。韩信已经派出使者,快马飞赴荥阳,代表韩信与汉王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汉王设宴招待大将军使者,在开怀畅饮之前,使者把原西魏国的户籍账册献于汉王案上,请汉王过目。刘邦喜笑颜开地翻了翻这些籍册,这没什么好看的,反正他也看不懂。随后汉王下令,削去西魏国之封,将西魏国的封地改为三郡,即河东、上党、太原。

西魏国被汉国消灭后,黄河南北河道两岸皆成汉地,关中的战略纵深向东推进了数百里,河北近在咫尺,就等着大将军下令,汉军虎狼将士如潮东向,克赵、定代、下燕、平齐,最终与项羽决一死战。

今天韩信的使者来荥阳,就是讨论这个事情。随同使者一起前来荥阳的,还有反王魏豹的母亲,以及魏豹那位有皇后之相的爱妃薄姬。

韩信这些日子一直在西线活动,他对东线的情况并不太了解,特别是项羽的动向。刘邦向韩信使者详细介绍了汉军与楚军在荥阳的对峙情况,此时的项羽还窝在彭城,没有太大的军事动作。

至于北线,整个河北皆被代王陈馀所控制,赵歇虽然名为赵王,但毫无权力。现在的天下形势,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块:刘邦之汉,项羽之楚,陈馀之赵。楚与汉是对立的,而赵国则坐山观二虎之斗。陈馀和项羽、刘邦都有不小的过节,项羽分封诸侯,没有陈馀的份儿,而刘邦则拿一个假张耳的人头糊弄他。

表面上来看,陈馀保持中立,不倒向项羽,对刘邦是非常有利的。但反过来讲,陈馀不附汉,刘邦就等于少了河北这个战略重镇,用一只臂膀去扛千斤重担,这是非常不划算的。从这个角度讲,陈馀不附汉,在客观上等于帮助了项羽,这是刘邦所不能容忍的。

汉国的实力在彭城惨败后刚有所恢复,现在还不是与楚军决战的时候,汉国需要进一步缩小对楚国的战略包围,赵国是汉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必须拿下。韩信和刘邦都把陈馀当成他们的下一个猎物,还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就是刘邦身边那位前常山王张耳的作用。

张耳虽然和陈馀号称“大梁二君子”,对外吹嘘有刎颈之交,但事实早已证明二人不过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谋利则合,争利则去。要不是陈馀对张耳恨之入骨,刘邦也犯不着杀了一个长相酷似张耳的人替张耳顶包,可见二人的仇恨有多深。

当刘邦拿着假张耳的人头送给陈馀使者的时候,藏在幕后的张耳可想而知有多么的屈辱,要出这口恶气,眼下只有刘邦与韩信可以做到。汉军要进一步扩展战略纵深,而赵国必然首当其冲,张耳自然极力主张伐赵,他一定要找陈馀讨还公道,公私两便,何乐不为。

看到张耳气急败坏地力陈伐赵之利时,刘邦和韩信使者都笑了,他们知道张耳的心思。再说从北线伐魏、赵、齐是之前汉国高层就作出的战略决定,有没有张耳,韩信都要伐赵,只不过现在张耳跳出来,正好送给张耳一个顺水人情。

伐赵的决定不会改变,下一步需要讨论的是,需要出动多少汉军,才能拿下陈馀。陈馀手下有多少人马?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章邯围鉅鹿之时,驻扎在城北的陈馀有“将卒数万人”,号称河北军。这还没包括原来赵歇、张耳的部队,再加上收拢来的散兵游勇以及新募兵,陈馀的总兵力不会少于十万,这还是个保守数字。陈馀的军队对外号称二十万,不一定具足这个实数,但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十万之国,必有二十万之众操戈以伐之,想当初秦灭楚时,李信大言说二十万足以灭楚,结果被项燕打得灰头土脸,还是王翦出动秦军六十万,才勉强灭楚。刘邦盘算了自己的家底,彭城之败后,汉军二十多万主力死伤殆尽。萧何和韩信在关中新招募的士兵也不会太多,而且要留下一部分守关中,一部分跟着刘邦守荥阳,能调动伐赵的兵力实在不多。虽然汉国新得河东三郡,但即使现在在河东招兵,还要培训编籍,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刘邦觉得有些对不住韩信,他手上没有多少可调的兵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只给韩信少量兵力,韩信能打败陈馀吗?要知道项羽所谓的鉅鹿大捷,不过是以多欺少而已。

刘邦面带惭笑地看着韩信的使者,嚅嗫了半天,才从嘴里迸出一句话:“大将军伐赵,欲用兵多少?”刘邦担心韩信万一狮子大张口,要十万兵力,刘邦上哪给韩信凑出十万人马?

使者回答汉王:“大将军有言,三万足矣。”

韩信是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最大军事保障,刘邦即使是砸锅卖铁,也要满足韩信的要求。别说三万,韩信真开口要十万,刘邦临时拉壮丁,也要凑够这个数字。

三万河南汉军将由谁率领北上与韩信会合?刘邦看了一眼陪在下座的张耳,笑了,再没有比张耳更合适的人选了。一则张耳深恨陈馀,非常渴望有找陈馀报仇的机会;二则张耳久居赵地,在赵国官场的人脉关系非常深厚。让张耳北上作战,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毕竟韩信对赵国人生地不熟。

张耳对汉王这个决定深为感激。

自从被陈馀打败,逃奔汉王后,张耳每天做的事情,除了吃饭就是睡觉。看到别人建功立业,自己吃闲饭,汉王没闲话,不保证汉王身边的人心里没想法,只有立下大功,张耳在刘邦这里才能心安理得地吃饭。每次想到陈馀,张耳恨得牙根都痒痒,可惜一直没有报仇的机会。现在刘邦把机会交给了张耳,张耳非常兴奋。

荥阳城外,汉王目送张耳率领三万将士蹄足扬尘地远去。

同类推荐
  • 先爱吧 之后感伤 之后再算:徐志摩情书精选

    先爱吧 之后感伤 之后再算:徐志摩情书精选

    人们称徐志摩为“浪漫主义诗人”,这天生的浪漫多情,成全了他的诗才,这多情的浪漫,令他的感情世界难以太平,风云变幻。本书精选了徐志摩与原本夫人张幼仪、梦中情人林徽因、红颜知己凌叔华、情之所归陆小曼的书信往来,还原所有与之相关的“历史真相”。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蒋介石的政敌对手(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政敌对手(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蒋介石从政以来,对手强敌环伺身边,如汪精卫、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斗争因何而起,斗争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秘辛,本书通过一手史料,向您独家揭秘。
  •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盛世下的传奇故事)》以玄奘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线索,通过解读玄奘西行之旅的曲折经历及其相关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玄奘形象。他在充满艰险的西行之旅中所彰显出的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不屈的人格、精深的知识、优秀的团队意识和不求名利的品格,正是他获得圆满人生的关键。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热门推荐
  • 把官司打到底

    把官司打到底

    五年前的那个春天,我的憨子舅舅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当时我在城里的重点中学上高二。舅舅憨,所以舅舅不可能知道,他的这个电话,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选择。舅舅在那个电话里告诉我,我妈为了做生意,和二条巷的胡玉香打起来了,打的结果是,我妈被胡玉香咬伤了胳膊。舅舅在电话里说,胡玉香下嘴真是狠,你妈胳膊上的一块肉都快要被她咬下来了!电话是管学生生活的汪老师通知我去接的。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泪当即就下来了。放下电话,我赶紧向汪老师请假,匆匆忙忙地坐上市内公交车,然后再坐轮渡,回城北郊区我的家。
  • 天道逍遥录

    天道逍遥录

    七界在混沌开始之后的数万年中,终于是走向了混乱的道路,一场以人界为起点的动乱逐渐走向无法控制的边缘。上古始祖盘留下轮回天道,为天地万物划定规则。无人知晓轮回天道到底是什么,但必定和七界中心人界有关,于是无数秘密势力在人界展开残酷的斗争。传闻:得天道者,掌六道轮回!主人公颜天,从一个孕育千年的鬼胎,一步步走向力量的巅峰,最后探索出何为天道轮回!
  • 农门悍妇好霸道

    农门悍妇好霸道

    一朝醒来,李莹发现自己穿越了!丈夫要做高官,另娶知府千金!嚣张婆婆强迫她签下和离书,更可怕的是,原主的妯娌们,还对她暗藏杀机!为了保命,李莹决定趁机休夫!可谁知那陈世美丈夫,却突然说什么,不做官了!还要和她一起厮守终生!怎么回事???她能不要他了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用fate能力拯救世界

    用fate能力拯救世界

    魔王?拿我的Excalibur来,秒了咦?我的Excalibur怎么变成树枝了?原本轻松的异界之旅,为何变成地狱开局
  • 花落荼蘼醉芳菲

    花落荼蘼醉芳菲

    上古神物降临,人界幽冥暗潮涌动。各种阴谋与阳谋相互交织,似一场毁灭的盛宴。“那怕负了这天下,我也不会放开你的手!”所向睥睨的大荒战神只为她情有独钟。“谁若伤害我极君熠的女人,只有死路一条!”傲视万物的幽冥太子却因她爱的卑微。前世的纠葛与今生的错过,若一切可以重来,我惟愿化身荼蘼,了然一生。
  • 成语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成语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这套课外读物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追妻:搞定抠门助理

    总裁追妻:搞定抠门助理

    他是商界不可一世的传奇神话,她是能抠则抠,能贪则贪的屌丝助理。当腹黑大灰狼遇上屌丝小白兔,也忍无可忍:“路迟迟,最近人流医院在打折,你要不要考虑跟我怀一个?”某屌丝震惊:“可是……我们不熟。”总裁大人忍无可忍:“一起睡过,你敢说不熟?”
  • 回到三国征战天下

    回到三国征战天下

    东汉末年本分三国,却被一人搅乱,曹操云:“安天下者何许人?唯有子诚”,诸葛亮曾云:“论安邦,天下中子诚第一人也”。刘备云:“此人是上天派来亡我大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