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0300000051

第51章 谁是谋杀韩信的真凶?

刘邦此次亲征陈豨,很可能就是避人耳目,自己离开长安,造成自己与韩信被杀无关的假象,黑锅由吕雉来背。而且吕雉本人也愿意背这个黑锅,因为这是她控制最高权力的最佳机会。吕雉有才无威,但她又不擅长战争,所以她只能在政坛上折腾。吕雉以杀立威,通过残酷的政治洗牌,诛杀异己,为自己在不久后的亲政打下基础。

至于说刘邦亲征时,想带韩信北上,而韩信以有病为借口,拒绝从军,这应该是汉朝史家的曲笔。只有把韩信留在长安,吕雉或刘邦才有可能更顺利地诛杀韩信,否则带韩信上前线,一旦前线闹出兵变,军队拥立韩信,刘邦半点活路也没有。如果真出现这种局面,长安城中的吕雉、萧何同样没有活路。甚至不排除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韩信本人希望随刘邦上前线讨伐陈豨,以证明他对刘邦的忠诚,却被刘邦拒绝。

《史记·彭越传》记载,刘邦亲征陈豨时,曾经下诏要求梁王彭越亲率军队去北线配合他。彭越可能是出于担心刘邦下黑手的考虑,拒绝出征,只是派出大将率军北上,气得刘邦大发脾气,派出使者去梁国大骂彭越。刘邦不放心彭越,又怎么会放心实力比彭越更强的韩信?

韩信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慢慢地陷入一个可怕的阴谋之中,他已经习惯了高级囚徒的生活。每日里锦衣玉食,无所事事,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六年。虽然韩信的生命还存在,但笼子里的金丝雀更向往笼子外面更广阔的天空,而不是做一个被人观赏取乐的宠物。

韩信从落魄出道到走向人生最高峰,用了四年时间,而他从楚王的位子上被刘邦用计骗倒,然后软禁,仅仅只有十个月的时间。从汉六年(前201)以后,江湖上就已经没有了战神的传说,韩信的故事渐渐被人们忘却。

天才往往习惯于寂寞,但其实也更害怕寂寞,他们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而不是困在活死人墓里虚度光阴。虽然中原已经平定,但北方的匈奴日渐强大,韩信渴望能继续率兵征战,继续证明他在军事上不可超越的天才。只是刘邦断然不会再给他这样的机会了,刘邦宁可冒危险亲征,甚至在白登之围差点被冒顿吃掉,依然没有考虑起用韩信。

韩信还是原来那个单纯的少年韩信,刘邦却已经不是原来的刘邦。

刘邦和吕雉之间有许多矛盾,刘邦一直打算废掉吕雉及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和刘如意。吕雉也在四处拉拢大员,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他们对韩信的态度,虽小有出入,但大体是相同的。韩信的忠诚,在他们看来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韩信对于汉朝巨大的威胁。

从刘邦之前对韩信的态度来看,不杀甚于杀,但可能是出于以吕雉为代表的后党集团的强烈要求,再加上刘邦自知时日无多,为了大汉王朝的千秋万代,刘邦忍痛同意对韩信实行定点清除。

谋杀韩信的计划,是韩信最大的恩公,曾经被韩信视为再生父母的丞相萧何提出来的。《史记·萧相国世家》:“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韩信想到了刘邦对自己的军事天才“羡慕嫉妒恨”,吕雉也就早就想对自己下手,但单纯的韩信绝对不会想到,真正把他送进地狱的,居然是萧何。

这正是韩信人生的悲剧所在,他自己重感情,便认为天下人都重感情。韩信总是一厢情愿地把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视为恩人,别人对他有过滴水之恩,他必当涌泉相报。平心而论,萧何不是坏人,而且人品比较端正,但韩信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个人感情和本集团利益的主次关系。

前面说了,萧何是汉朝居统治地位的沛人集团的核心成员,萧何本人的利益是和刘邦、吕雉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属于一种依附型的存在状态。汉在,萧何在;汉亡,萧何亡。

假如韩信“造反”成功,势必铲除与韩信利益直接冲突的沛人集团。纵然韩信出于对萧何当年推荐自己的感恩,用萧何为相,萧何在政治上没有任何盟友,随时可能被韩信,甚至是韩信的继承者拿掉。而萧何和沛人集团的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萧何的安全反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也许萧何在感情上并不想置韩信于死地,但他将面对来自刘邦或吕雉以及沛人集团施加的强大政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萧何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他只能设计除掉韩信,以求自保。

萧何留给后人的印象是忠厚长者,长于文而短于武,静讷少言,实际上萧何不过是在自己身上涂抹了一层道德的保护色而已。都说刘邦是条变色龙,萧何的变色能力丝毫不逊于刘邦,萧何对刘邦的态度不断出现变化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刘邦在做泗水亭长时,因为要去咸阳出差,但他身上没多少钱,官场上的哥们儿每人给了刘邦三百钱做路费,而萧何独出五百钱。萧何的用意很明显,想借机搞好和刘邦的关系,也许刘邦有飞黄腾达的日子,萧何肯定会连本带利收回这个人情。

后来刘邦回到沛县,杀掉沛令,众人商议反秦大计,要推举一个头领。以当时的资历而言,刘邦的声望最高,但萧何也不是没有希望做老大,而萧何和曹参这两位文职吏员却极力推荐刘邦出头。二人把刘邦推到前台,并不是因为刘邦有能力做老大,而是萧何担心他做了头领,万一反秦失败,秦朝会拿萧何满门开刀,所以让刘邦来顶包。

萧何和刘邦的私交在外人看来几乎亲密无间,萧何都会对刘邦使这种外人很难察觉出来的小心眼,更遑论与萧何非亲非故的韩信。萧何在汉中力荐韩信,与其说萧何爱才,不如说萧何是在利用韩信帮助他杀回沛县。萧何实现了这个目标,韩信的价值也被萧何榨干了,对萧何来说,韩信的存在不是一种保障,而是一种威胁。韩信不死,想必萧何是睡不安稳的。

出于对韩信同样的恐惧,萧何和吕雉自然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一张无形的大网早在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初,就已经悄悄地悬在了韩信的头上,只不过韩信没有察觉到而已。

同类推荐
  •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情到深处人孤独:纳兰容若词传

    慧极必伤,一言道不尽纳兰心思;情深不寿,一生品不完容若才情。纳兰容若去世已经三百年了,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说,纳兰词就像是人们诗词路上邂逅的“初恋”,凄婉动人,缠绵婉转,让人为之叹息,为之心碎,而又为之着迷。我们读的不仅是纳兰容词的至美至哀,更从中读懂了自己的心事,自己的故事。他淡泊名利却生于富贵之家,他一腔热血却壮志未酬,他一生多情却情路坎坷,他用凄婉的笔触写尽了情深与忧伤。纳兰容若是王国维、梁启超、徐志摩盛赞的词人。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赞誉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中国古代百名女杰

    杨永贤同志新作《中国古代百名女杰》,一改她的长篇小说《女人韵歌》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形象,一个个英武睿智、不让须眉而胜似须眉,足以使素有“半边天”之称的中国女子扬眉吐气。读了这样的书,使人感到人生充满着勃勃的生气,连冬日的阳光也变得红彤彤的,整个世界都美好起来了。
  • 美国酒王传奇

    美国酒王传奇

    我那时大概只有四五岁吧。那正是8月中旬前后——加利福尼亚的收获季。我从未见过我的祖父祖母,因为他们留在意大利。我只记得我的外公外婆,他们和一些工人在葡萄园摘葡萄,放进木筐里,然后倒到马车上。那是很累的活儿。小孩子是插不上手的。当我在葡萄架下来回跑累了的时候,祖母把我放进木筐里,推到葡萄架下的荫凉处。她沿着一行一行的葡萄架往前走时,也拽着我跟她一起走。夏日的炎热、一串一串的葡萄和那弯弯曲曲的葡萄藤,以及外婆慈祥的笑容,这一切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晋春秋

    晋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本书围绕“舍与得”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分为舍的境界、得的智慧、舍与得三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将舍与得的智慧娓娓道来,以期对读者思想上有所启迪,对人生的经营有所助益。
  • 叶紫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叶紫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复仇我是认真的

    复仇我是认真的

    林耽阳十五年来,设想过许多种与陈思的相遇,却不曾想,才刚在客栈落脚,陈思不请自来。陈思,先皇钦定顾命大臣陈从独女,容貌冠绝长安,无奈被太医断定不能生育,无人敢登门求亲。林耽阳,徽州富商林府幺子,唤作六郎,十二岁目暏双亲被陈从设局陷害,先后赴死,至此家道中落,他从此将复仇陈从当做毕生大业,誓让陈思也领教自己父亲是如何“始乱终弃”,如何“家破人亡”。却不曾想,林耽阳以为自己是布局及下棋之人,到最后,还是让自己,陈思,女儿,还有忠实的部下,都沦为了皇帝的棋子。
  • 神魔试炼十世修行

    神魔试炼十世修行

    友情提示,本书第一卷看完非战斗人员请及时撤退。懒得编简介,就这样了,这本书吧,也可以叫傻子的扯淡人生其实这书还是很好的哇,除了情节拖拉,剧情狗血,文笔差劲,毫无新意,其他都超赞,我就这么写了,你们爱看看,不看算。
  • Smart Videoconferencing

    Smart Videoconferencing

    The authors address the most basic concerns of users: how to handle the equipment, how to reduce distractions, how to avoid mistakes, and how to look and sound your best on camera and get the most out of virtual meetings.
  • 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

    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

    给有梦想却没资本的年轻人的社会生存指南。毕业日即失业日,这一天我们刚刚还在温室,瞬间就被遗弃在街头,开始独自一个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前途看不到希望,全是迷茫与彷徨,金兰都说: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的作者说:不要用痛舔舐青春。青春,就是要努力奔跑!
  • 浙东学术(第二辑)

    浙东学术(第二辑)

    本书收录论文10篇,包括: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文《<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系统论述朱熹《家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儒教仪礼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主张摆脱从“心性论”的视域来研究孟子的《孟子性善论刍议》,何善蒙副教授所著的《荒谬:在加缪和庄子之间》,四篇以浙江学术为主的地域研究文和两篇与佛教有关的作品。
  • 婆媳双曲线

    婆媳双曲线

    婆媳关系就如双曲线,生在同一平面,却永远没有交点,不得不接近对方,心却背道而驰. 辛苦了大半辈子供儿子念名牌大学,最后竟然娶了个农村又没有文化的土丫头,不知道是狐狸精道行深还是儿子鬼迷了心窍,别说是个白吃饭的主,就算嫁进来的是个公主,也会觉的是高攀了要才有才要貌有貌的宝贝儿子,看我老太太出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了儿子能够幸福不被拖后腿,豁出去了! 强势的功臣婆婆对阵农村白吃饭的儿媳 寄人篱下的寡妇婆婆对阵城里娇生惯养的媳妇 传统思想的婆婆对阵年轻一代叛逆反抗的儿媳 刀剑交锋,水火不容,看谁扭转乾坤。 看新时代的农村女孩如何融进大都市,打造自己的幸福、经营自己的家庭、捍卫自己的婚姻。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