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700000028

第28章 电视艺术与审美文化(5)

审美文化从最初席勒提出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很多学者因为今天大众传媒的介入以及消费意识形态的推进,而使当今文化形态的审美意味浓重而把当下的文化叫做审美文化。当然这不是一种很恰当的说法儿,当下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审美文化是整个文化发展的高级形式,是把审美原则贯穿于人们的社会日常生活的产物。聂振斌先生认为随着文化领域中艺术和审美部分的自治性的增强,其内在原则越出边界,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因此“审美文化是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高级形式,它把超功利性和愉悦性原则渗透到整个文化领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这个定义一方面坚持了审美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了它属于高尚的精神生活领域,从而与目前所流行的所谓种种文化划清了界限;同时这个定义又涵盖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成果,不仅文学艺术可成为审美对象,文学艺术之外的广大文化领域,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也都可以是审美的,从而扩大了审美的普遍社会意义。”[聂振斌:《什么是审美文化》,载《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还有人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提出了一种与此相近的解释:“审美文化是工具文化、社会理想文化后的第三种文化形态,代表了文化积累与文化量变的过程,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较高形式,显示出超功利性与自由性相统一的性质,是一种以人的精神体验性和审美的形式观点为主导的社会感性文化。”[马宏柏:《审美文化与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综述》,载《哲学动态》1997年第6期。

]无论如何定义,审美文化都是植根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上,作为一种完整的文化形态和系统,是建立在人类生存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感性文化。它有别于工具文化和社会理性文化的功利性和规范性,显示了超功利性与自由性相统一的特质。

而另一方面,审美文化作用于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它又是以一种时代性的特征,将日常生活纷繁复杂,了无头绪的表象碎片统一起来,以至于审美文化在当代社会竟然具备了功能性的特征,甚至变得实用起来。但正如我们强调过的,文化的本身应当没有雅与俗的区分,艺术也不应有高与低的差别,美的标准,因人而异可能会有千差万别,但作为一个社会整体而言,美的标准还是有相对的界限,因为作为社会人,无论是意识形态、商业化倾向还是历史的传承等诸多因素的限定,审美价值的衡量都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实际上,对于审美的神秘化倾向向来是权力意志的体现,之所以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诸多的以不可言说的方式来将美神圣化与神秘化,是缘于文人传统意义上与平民阶层的文化区分,以此来确立文化上绝对的权力。而当下诸多学者在美学研究中的潜在传统意识,也在以提升审美的门槛儿来强调自己的身份与文化权力的象征。这并不只是表现在强调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差别上面,更多的却是以一种混淆审美与现实生活的界限,以一种人人都是艺术家,以“革命”的方式来确立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在审美神秘化的不确定性之中,确立自己新的权力象征。日常生活中,美的确是可以简化到可以让一个小孩子就能够直接感受的程度,但这不是审美,也无法构建完整的审美文化。审美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具体呈现,它无疑体现着社会文化的时代发展以及主流价值与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统一标准。

在电视艺术的具体实践中,审美文化的体现常常是具体的,而并非是可以随意脱离现实生活、习俗传统以及社会文化的整体衡量的。仍然以春节晚会为例,之所以逐渐演变为“新民俗”,是因为对传统习俗的延续,是对团圆和美的新的注解。因此,作为电视节目,春节晚会的整体风格要热烈、色彩要浓烈、形式要热闹。具体到每一个细节,春节晚会都应当表现出欢乐与祥和,而这时候如果出现任何传统春节习俗中的禁忌,人们的心里都不会舒服,无论再怎么煽情、再怎么感人、再怎么有意义。在春节的时候,人们还是希望得到更多的祝福与祝愿,并以此对新的一年充满了乐观的向往,而不是现实生活摆在自己面前的真实困境。

中国美学界对审美文化概念的使用,是在金亚娜等学者对前苏联美学作品的译介后,深受其影响而形成的,其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想主义地使用审美文化概念,把审美文化作为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乌托邦;二是泛化地使用审美文化概念,把这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概念泛化为一个泛指所有人类审美——艺术活动的概念。[肖鹰:《审美文化:历史与现实》,载《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

就像我们在中学课本中学过的那篇小寓言《小马过河》,在小马趟过河之前,长颈鹿与松鼠向它描述的河水深度是不同的,直到它趟过了河,才知道这水既没有长颈鹿说的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样深。实际上,对于审美文化在本质意义上的理解,人们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的,在具体的电视艺术实践过程中,审美文化也一直存在着上述两种倾向,一方面理想主义地将电视艺术的审美化视为超越于内容及功能的美的形式,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电影化的电视剧,浮华奢侈的晚会现场,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美同样会让人感觉到假。李少红的电视剧《橘子红了》,其审美风格的确是独树一帜的,从语言、镜头、画面造型都淋漓尽致地挥洒着“唯美”的韵味,但是过于唯美的色彩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却变成了过于浓重的单调。不是受众的欣赏水平的不平均,也不是受众感受美的能力太差,而是在电视剧的表现方式上更多地使用了不适宜的表达手段;另一方面泛化审美文化,将电视艺术作为媒介的功能性理解为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包容在审美过程中的倾向,在具体的实践中又人为地将电视艺术与现实生活等同。

“审美文化经历了从理想到现实(观念到生活)的历史演变。正确地使用这个概念首先必须对其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对当代文化现实的清晰认识。泛化地使用审美文化概念,将导致这个概念的抽象化,最终成为一个无意义(无独特内涵)的概念;理想主义地使用审美文化概念,将使这个概念的所指成为纯粹的经典文本观念,而不能触及当代文化的现实。理想主义的审美文化观念,基于启蒙文化的精英立场,必然排斥大众文化。这种排斥,忽视了审美文化的大众文化演变。但是,这种排斥的现实效果却是适得其反的。它产生两个背反的结果:其一,它的精英意识为大众文化的文化操纵提供了理论口实——它实际上为大众文化的明星体制作美学辩护;其二,它的审美主义的乌托邦使大众文化的唯美主义运动变成关于人性理想的堂皇叙事。”[肖鹰《审美文化:历史与现实》,载《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任何单一的文化元素或文化现象都不足以被认定是典型性的意义。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内驱力,西方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大举进攻成为影响中国文化诸因素的外部力量,两者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体,构成了中国文化进程中的加速度。由于多元文化因素并置,中国文化呈现出扑朔迷离的复杂景观,审美文化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新的影响和规约。

文化的突变,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价值体系向另一个价值体系过渡的过程。由社会的变化,经济的超速发展所带来的文化的突变,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所谓格言的失效,传统的格言在发展中无法适应,原来那些能够让人们心安理得的格言无法再拿来安抚内心。当吃得苦中苦,未必成为人上人,当财富的迅速积累,拥有大量财富的新贵们并没有以人们习惯的方式可以进行因果判断时,原来那种从知道一根草一滴露就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上天垂顾的心态彻底被打破了。

而另一方面,多元化社会的出现,使原有的经典失效,新的经典又没有构建,以审美文化为例,新的具有判断价值的标准在哪里?于是审美文化在多元化表现的前提下,直接导致了其在本质上的不确定性,即同样的呈现过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意义。正如王德胜所说,“在当代文化的具体现实中,随着‘文化作为一种工业产品’日益成为一种现实,随着商品观念大规模地主宰人的精神世界,随着技术话语对人文价值领域的不断侵入,人的生活活动及其价值存在方式不断在原有规范基础上遭遇巨大挑战。现实文化活动的消费兴趣向生命精神的平庸化、大众日常生活价值深度的消解,这些都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现时中国)所面临的一个又一个现实问题。而这些反映到审美文化领域,则产生了诸如艺术‘制作’或‘复制’的可能性、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瓦解与艺术的多元分化趋向、展示性/表演性取代艺术活动的深度历史意识等一系列具体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揭示了当代人生活活动及其价值存在方式所遭遇的各种困惑,实际正是一系列文化变异在人的精神/价值活动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王德胜:《审美文化的当代性问题》,选自张晶主编《论审美文化》,北京广播学院2003年1月版,第7、8页。]

泛审美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回应,实际上体现出来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审美理论在对现实解释上的无力,当多元价值观存在的今天,以适宜于这种现实基础的理论关照并没有深入到其本质的意义。而格言失效与解释上的无力,并不能证明传统审美理论与审美规律的错误,更多的则是方法上、运用上的僵硬。这种刻舟求剑式的僵硬,回避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因而也就回避了真实面对客观现实的机会。

在判断市场经济对审美文化的影响时应该辩证的对待,陶东风先生认为“市场经济对审美文化的冲击首先应予以肯定,它至少打破了原先的泛政治化倾向和一元格局,结束了不正常的、畸形的繁荣。”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当审美文化遭遇市场经济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走向消费的当代审美文化在消解原先的泛政治化的同时,也消解了人文精神。当审美文化依附于政治时,它固然不可能有独立的人文品格,而当它转而投靠市场时,同样不能有独立的人文品格。独立的人文品格是文化所以能独立于政治经济的标志。人文品格的丧失不仅仅是政治信念的丧失,而是整个价值世界的迷乱和精神支柱的崩溃,是人本身的崩溃。丧失了人文精神,审美文化剩下的只能是媚俗。”[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载《文艺研究》1994年5期。]

同类推荐
  • 谈影唯缺颂红妆:摄影阅读手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谈影唯缺颂红妆:摄影阅读手记(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从菲利斯·比托、约翰·汤姆森到卡蒂埃-布勒松、威利·罗尼、寇德卡,再到维诺格兰德、严莫凡、张乾琦;从美国FSA纪实运动到法国《VU》杂志启动的视觉新闻时代;从摆拍摄影、街头摄影、新画意摄影到非洲后殖民时代摄影;从东方学视野中的中国被摄史到玛格南图片社的印片条……本书选择过去百余年间国际上30余本重要摄影家、摄影运动、摄影现象与摄影史的代表性作品集,综合运用东方学等当代学术工具,以开阔的国际视野,通过深度个案研究揭示摄影从技术到艺术、从介质到观念、从经典到当代、从照片到影像的演变历程,并梳理了其背后引导和影响这一转变的社会思潮、技术革命以及艺术/个性因素。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30年授课“故事”培训班的精华梳理,全世界编剧经典之选,当然也适用于小说家们。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本书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 中国电影的起源

    中国电影的起源

    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诞生,确实经历了欧洲国家中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模仿者的漫长的实验过程。他们对运动的光学幻觉进行了科学探索与实验。《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电影的起源》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大众阅读。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热门推荐
  • 刻骨宠婚:你好,傅先生

    刻骨宠婚:你好,傅先生

    【清冷倨傲贵公子×龟壳医生小姐姐】某天,网络上火速窜红一张照片战火硝烟,一个身穿白大褂的身影垂眉低头间,惊为天人的美人胚子。一向低调的傅先生转载“承蒙时光不弃,我觊觎朝朝好些年”吃瓜群众一头雾水这难道是傅先生传说中的心尖儿?顾清沅:闷骚傅叙安:朝朝,我在为你撑腰当天晚上,顾清沅不得不承认傅先生的腰撑得可真好!
  • 万界自由佣兵

    万界自由佣兵

    老侦察兵欧阳飞,为筹钱救身患重病的父亲,毅然放弃转三级士官的机会,选择退役,接受老战友的邀请,加入了一支由华人组建的佣兵团。在一次出任务时遭遇意外,奇迹生还,且脑海中莫名出现了一个“万界佣兵”系统,可以接受来自诸天万界的雇佣任务。至此,欧阳飞起飞了。请确认,是否接受来自《笑傲江湖》世界华山掌门岳不群的雇佣,助他让华山派重回武林之巅?嗯,这个有些复杂,不过没什么压力,接受。请确认,是否接受来自《西游记》世界翠云山芭蕉洞铁扇公主的雇佣,帮她救回红孩儿?呃,估计我还怼不过观音姐姐,先缓缓。诸天万界需要援助的主角配角们,请准备好你们的佣金,哦对了,我不收银两,佣金可以是功法秘笈、天材地宝、神兵利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就能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投入,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提高工作工作效率,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最有利的武器。本书共分九章,分别从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加强工作的执行力度、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解决工作中的困难、理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达成有效的沟通、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乐趣等九个方面,全方位地为职场人士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一个立体式的可行方案。无论你是行政人员还是普通职员,无论你是经营者还是管理者,无论你是推销员还是技术员,无论你是办公室人员还是自由职业者……通过阅读本书,你都能从中受益。
  • 太上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

    太上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史上最强店主

    史上最强店主

    商通万界,让所有人给我打工。周阳意外获得万界商铺系统,交易万千位面。“我曾举行一次小型拍卖会,来到的皇帝就有一百多位,听说还有两个叫李世民的皇帝。”“我曾让神雕世界的所有人,帮我养殖菩斯曲蛇。”“我曾发动海贼世界的所有人,出海帮我寻找恶魔果实。······这是周阳获得万界商铺系统,成为史上最强店主的故事。————新书《史上最牛主神》正在连载!!!不同的故事,相同的精彩!!!
  • 静默霜胜雪

    静默霜胜雪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她,风族嫡女,却因一句预言沦落他乡;他,龙国皇子,却被佞臣设计,一出生便被遗弃;他们遇见了彼此,惺惺相惜,但另一个她的出现,却让他们的爱情之路走得更加艰难,可他们的心中不曾忘记彼此的音容......风云突变,只有他们能拯救乱世......
  • 天水龙吟

    天水龙吟

    “华夏民族之文明,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
  • 我有一座英雄池

    我有一座英雄池

    背景神秘高手,潜伏繁华都市,机缘巧合之下与美女总裁订下婚约,不料又被神秘的系统所选中,从而开启了一段神奇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