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1400000014

第14章 《红楼梦》的文学案例(3)

刚才李延青同志介绍我写过庄子的书,现在成语里好多都是从庄子那儿开始的。我们现在解释庄子的成语和庄子原义比较,我们已经低俗了很多。比如螳臂当车,庄子用的。更早,还不是庄子,是《列子》里已经有用的了。可能是在庄子之前,螳臂当车这个故事是齐庄公打猎,进入了螳螂的领地,看见个小螳螂非常愤怒,举着两个大腿来阻止齐庄公的车队和马队。齐庄公的车队规格也低不了,还有马队,齐庄公一看非常敬畏,说你看虽然螳螂小,但它不怕我,不怕咱们的车子,它不惜用生命做阻挡,这样,这是英雄。这加上我的解释,躲开点,绕道,把这个地方留给螳螂。这是原来的故事,这是英雄形象。现在是完全贬义的词,比方革命者要革命,你反对革命的,说你那是螳臂当车,把它变成一个滑稽、可笑、自不量力,变成这样的意思。又比如朝三暮四:养猴的人,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四个橡子,这个猴不干,闹。后来养猴的人想,反正一个猴供应量就是七个,那就改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就不闹了。

庄子的目的就是说什么事并不用争,是齐物。因为闹来闹去,弄来弄去,不过是横着竖着、用我听到的俗话,是“背着抱着一样沉”,这么说那么说,到最后谁也比谁好不了多少。现在说成一个人靠不住,男人朝三暮四女人不敢嫁他,早上和三在一起,晚上和四在一起,根本靠不住,一天七个小时他就换了一个;女人朝三暮四男人也不敢招,完全是这个解释,完全变了。尤其“呆若木鸡”,它是庄子所向往的一种境界,说是人对外界的事物无反应。那个地方斗公鸡,中国几千年到现在还斗公鸡——河南有,养一只鸡,买来的时候,非常勇武好斗,用赵本山的话,就是一见别的鸡就嘚瑟,养一段就不同了。又养了一段时间,进入高级班,这个鸡一过来,呆若木鸡,它的眼皮往下,头垂着,跟谁也不看,一声也不吭,说行了,这个功夫可以了,这是庄子的理论。别的鸡走过来,它呆若木鸡,看都不看,别的鸡耀武扬威,等别的鸡走近了它,它微微一歪头,就这一下,那只鸡就浑身是血趴地上不能动了。可是现在是形容一个人傻的、笨的。什么东西在传播过程中就俗化了。很多时候是降低的,也有提高的,不光出自《庄子》。像焦头烂额、争先恐后,现在故事和原来的完全两码事儿。中国成语故事,什么叫焦头烂额?说的是《汉书》讲的,“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就是说一个人家里很多火灾的因素、不安全因素,他的好朋友就说,“曲突”就是烟囱不能直着往上,这样火苗一下就出来了,你要多几个弯,才能不引起火灾;“徙薪”就是说柴火离火源远一点,不能太近,要不危险,一个院子你挪那头去。这他不听,发生火灾了,那就是说有的人帮着救火,把头发也烧了,脑袋也烧了,所以焦头烂额了,主人感谢这些救火的人。而对他最早提出警告的人,向他指出有火灾因素的人全都忘了,它指的是这个。

所以玉在这个故事里,逐渐地通俗化、低俗化、狗血化,对于文学来说,可能是另外有一种意味。传播当中原来低级的,或比较低级,而变高级的故事也有。我听台湾地区的梁文道讲,我们读莎士比亚,最高级的故事就是《哈姆雷特》,就是存在还是虚无,存在还是灭亡,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认为这太深刻,梁文道说,看英国人写戏剧历史,“Being or not being,that's a question”,这是一个微黄的说法,相当于汉语意思的“今天咱们干还是不干”,每次演到这儿时,老百姓就举着手说:“干,今天就干!”想的绝对不是存在和虚无,和存在主义没有关系,和灭亡也没有关系,和生死大义也没有关系。玉在流传过程中会面目全非,以至于学问高深到胡适那儿,根本就不开窍,认为玉是曹雪芹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表现,曹雪芹怎么受到良好的教育?送到美国留学,需要有一个博士学位。很奇怪,如果曹雪芹到美国留学了,获得博士学位了,那《红楼梦》也就没了。

我再谈两个话题。一个是写得很怪。薛宝钗和林黛玉总合到一起写,“玉在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停机德”是薛宝钗的行为,各个方面又非常符合道德修养。薛宝钗是一个文化化和道德化的人,而且这种文化化和道德化,已经成于中而形于外,她很自然,她不是假装,如果我们把薛宝钗理解成假装,那就是因为我们本身和这种文化的索求距离得太远。一个人做一个好人、一个善人、一个讲道德讲文化的人不能说是假的,有假的,有伪善者,也有真善人,有真的和道德融为一体的这种人。“咏絮才”说的是林黛玉。他总是往一块儿写,以至于产生了1952年关于《红楼梦》的批判和讨论。俞平伯就说这两个人实际上写的是一个人,当时我们认为他非常反动。薛林二人,一个是维护封建,一个是反对封建——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曹雪芹接受过任何关于现实主义的理论,无法想象曹心目中典型人物的理论,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环境,他没有这些概念。但是呢,作家所描写的人物,除了反映论的这一面,社会上存在性情、性灵型的人物。所谓性灵型的人,比较自说自话,比较敢于向社会挑战。性灵型的人以外,还会有另外一人,文化化、道德化、礼仪化,举止文明,无懈可击的这种人,他的表现在很舒畅地表达自己个性的方面,不太足不太够,但也并不是伪装。

除了这一面还有另外一面,从创作主体,有时候写的各种人物,都代表着自己的性情不同的侧面和不同方面,因为这样类似的故事,在全世界都有,不只是一种,不只在曹雪芹的书里。而一般的读者都喜欢性情化的人,比如《安娜·卡列尼娜》里的安娜和她丈夫之间。安娜本身由于渥伦斯基的追求,使她陷入一个感情矛盾之中。她是一个非常富有强烈的感情——用现在的话,是一个情商太高、过高的女人。而她的丈夫非常注意做事行为合乎礼法、维护尊严、维护面子,尽可能地减少一切的伤害、一切的损失。和《红楼梦》不同,《安娜·卡列尼娜》看完以后都同情安娜,没有人同情她丈夫。而《红楼梦》就变成了尖锐的争论,喜欢林黛玉的一派和喜欢薛宝钗的一派就不一样,就有这种问题,人类有了社会就有这种问题。尊重社会的规范,尊重人和人之间的文明和礼仪,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闻、勿问,有时人们觉得要假模假式,作状才是一个文明的人。

解放以后,有一种把《红楼梦》里的人物按阶级划分的,当然最坏的是王熙凤、贾政、薛宝钗、探春、袭人等,都是坏的;非常有学问的王昆仑英明地指袭人是贾母安排在贾宝玉身边的特务,监视贾宝玉的行为。这也是一家之言,也言之成理,为我们提供一个非常不同的思路。

在曹雪芹写的人物里,面临一个悖论——性灵、性情与文化的悖论。他喜欢性情中人。但你光是性情中人也不行,薛蟠也是性情中人,恶搞的始祖,对他没有任何的文化约束,说话粗鄙不堪,脏话连篇,想打人就打人,人命出了多少条。这也不行。你无法设想人类生存下而没有任何文化的调解、梳理、引领、约束、监督、控制。在中国,就是皇帝做事也必须符合一定的礼法。到现在为止,你可以说林黛玉是性情人,薛宝钗是文化型、道德型。从这个角度解释,曹雪芹对理想女性的想法,他觉得非常难,偏于性情就疏于文理,偏于礼法而性情无法表现出来;对自己的控制太完满了,让自己也觉得很遗憾,真实思想你都不知道,他没有不高兴的时候,该微笑一律微笑,这也很要命。这是《红楼梦》与众不同的地方。

最后我再讲点,关于高鹗的后四十回。

有人对高鹗的后四十回彻底否定,这事我也想不通。从理论上说,续写不可能。除非纯故事性的可以,写一个案子,你比如音乐剧里《悲惨世界》是有续写的。但是音乐剧续写,没听说长篇小说可以续写,不但别人写不可能,自己给自己续写也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从1953年11月十九岁时开始写作,到现在六十年整。到现在就是给我十亿创作基金,我也不可能为《青春万岁》写出任何一章一节。第二,实践也不可能。第三,美国有一批专家,用电脑统计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的常用语气词、助词、语言的构造,像测验人的笔迹一样,测试文迹,测验文章写的路子,发现没有太大的区别,基本相同,这也是不可思议。还有一条说,从接受学上,从发现到认定而被公众所接受,最后才论证不是曹雪芹的原著,是胡适他们考证的结果。但是,此前此后,除出版业,发行上大家接受的都是完整的一百二十回本,这是一个奇迹,如果曹雪芹写前八十回是奇迹,高鹗写后四十回也是奇迹。如果说曹是天才,高鹗也是天才,见仁见智。

后四十回写得怎么样?我的体会是,越是好的长篇小说你越没法结束。世界好多事都没法结束。《圣经》说,怎么创世?这好写,一共七天。上帝曰,应有光,太阳出来了,月亮出来了;上帝说,应有水,海出来了,河出来了;上帝说应有草,应有动物,应有人,有了人,就热闹了,什么事就都有了——希腊神话出来,中国神话出来,黄帝大战蚩尤出来了,三皇五帝、唐尧虞舜出来了,夏桀商纣出来了,罗马帝国出来了,等等。你要热闹到今天还怎么接着往下写?替上帝写一个结尾?最后这个世界怎么结尾的?我看《红楼梦》,写到八十回,这个小说已经成了精了,曹也成了精,已经管不了,谁也管不了。谁替他写回去?高鹗算勉强把它收住了,否则你就没法收了,根本写不下去了。我对《红楼梦》有特殊的感情。长篇小说写到成了精的这种程度,像《红楼梦》看多了说话口气都不一样,和现代不一样,《红楼梦》把儿化音都说成子:你说,我喜欢这口儿,可是贾母说,我得闲了,我吃口子,说等会儿等会儿,在《红楼梦》里说成等会子。河北是喜欢说子的,我小的时候家乡南皮说过会子,现在儿化厉害的是普通话、北京话。可巧你就来了,《红楼梦》就这么说。这个词我原来不太会写,我家爱说,我的父母说羊肉挺好,说这味儿真爨,天津这么说,河北也这么说,《红楼梦》也这么说。

《红楼梦》是一部成了精的书,一百二十回做得还是不错的。不要听专家的分析,我感觉最恐怖的是拍电视剧请红学家参加,另外设计四十回,就算你考证出来是正确的,谁给你提供细节?后来的我没看,前边大家反映比较好的是看到第一版的《红楼梦》电视剧,看到贾被抄家,刘姥姥来救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刘姥姥一出来我就想到小兵张嘎他奶奶,老贫农的形象就出来了。

我们从《红楼梦》这么一个文学作品联想到,如果把一个作品写好了,能有多么好,多么吸引人,多么让人牵肠挂肚,多么深,你挖不完,你琢磨不完,体会不完的。它给你人生的体会、哲学的体会、感情的体会、沧桑的体会,没完没了。

用闲聊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一点读《红楼梦》的时候对我们国家的、传统的、小说的、文学的,这样一种感动之情。

同类推荐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

    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

    艺术文化学是将艺术置入社会文化背景中来审视的方法,着眼于对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解释人的参与、文化的渗透所包蕴着的持续发展的艺术形态和精神内涵。本书从艺术文化概述、艺术与社会等方面简述艺术在当代社会里的新位置。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就怕起错名

    就怕起错名

    本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引导读者,让更多的父母学会给孩子、更多的企业界人士学会给企业和产品起独特、有内涵、有品味的名字,从而起好名、改好运。
热门推荐
  • 我有一台魔幻分析机

    我有一台魔幻分析机

    我有一台魔幻分析机,万物皆在我算中。原力将一切法则改写,诞生了璀璨的原力超凡体系。有武祖创立原力修炼之路,又有无数先贤披荆斩棘,使得原星之上,妖、魔、人三族中,人族傲视群雄!然而武祖破天之后,大阀高门日渐保守,人族分裂,不复盛况。再是千年以后,本是日新月异的时代,但人族联邦越加腐朽,大阀高门掌握九成资源,世间再无寒门子弟可登天!如此,联邦文武凋敝的北地,一个异界灵魂穿越而来,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草芥也敢言圣,豪迈不问出身。以我手中三尺剑,漫卷苍生十年劫!
  • “推拿”人生:毕飞宇创作研究

    “推拿”人生:毕飞宇创作研究

    本书稿是对毕飞宇小说《推拿》作品的研究专著。从文本内容入手,论述的着眼点在于小说《推拿》作品的主题、内涵以及人物的分析上,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对道德范畴的分析探索,提出“《推拿》为新世纪底层叙事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解读分析《推拿》作品,进行全面整体研究毕飞宇的创作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毕飞宇,著名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成就: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主要成就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那个男孩是我》《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推拿》)
  • 大学恋恋笔记本

    大学恋恋笔记本

    她想要完美的爱情、完美的婚礼、完美的新婚之夜,上帝却像在跟她开玩笑一样,让她在勤工俭学当兼职小保姆的时候,遇到一个有前妻、有儿子的古怪男人。这个男人整天顶着一张死人脸喊累,更恐怖的是:他的前妻死得不明不白,他的儿子像小天使一样可爱又像小恶魔一样可恶。在学业关键时刻,面对彼此的差异、父母的压力、外界的嘲讽,以及来自小恶魔的致命一击,她究竟会如何抉择?(剧情向甜虐宠文、高甜微虐结局HE)PS:这只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女主大二下学期遇上男主时,开始记录。
  • 昀歌

    昀歌

    昀和一直认为自己要做程安歌的太阳,教会这个少年成长,引领着他前行。未曾想,教会她爱的是程安歌,教会她成长的,也是程安歌。
  • 再回眸往昔之梦

    再回眸往昔之梦

    回忆,过去,现实,未来。一切都显得遥不可及,一切又让人悲伤殆尽。
  • 民间信仰史话(中国史话·思想学术系列)

    民间信仰史话(中国史话·思想学术系列)

    中国民间信仰是一个奇特而玄妙的世界,要想揭开千百年来遮盖在她上面的层层面纱,惟有步入民众的心灵世界,展开永不停歇的探索与发现之旅。于是,您就会发现,这里不仅有万物有灵的观念,而且还有世代沿袭的祖先崇拜,乐生恶死的生活态度,受神秘心理驱动的各式禳解,更有女神崇拜、多神信仰等色彩斑斓的内容。您在不知不觉中,也会改变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的传统认知,增进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民间信仰的了解。为此,本书资料翔实,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论从史出,寓学术性于通俗性之中。
  • 异空谜行

    异空谜行

    一个奇怪的“能量锁”是姐姐失踪后留给星璇唯一的线索它能感知周围“负能量”的存在:憎恶,贪念,嗔念…它能窥探隐藏在每个人心中所隐藏的秘密当你以为自己仅仅是个旁观者的时候,其实已经深陷其中悬疑诡异的故事,揭开重重迷雾,一切都由此开始--神秘的2008号这里是暗黑致郁系,你准备好了吗
  • 痴情盛宠:总裁大人请放手

    痴情盛宠:总裁大人请放手

    新婚之夜,她等来的却是丈夫为了他的利益把自己卖给了一个陌生的男人!绝望之际,等来救赎她的人却是她最不想见到的人,也让她陷入了另一个可怕的漩涡当中……五年前,霍家为了阻止他们在一起,养父被逼跳楼,程家家破人亡。五年后,却在她最不堪的时候重遇,鲜血淋漓的回忆,新的误会丛生,也让他对她真正的身世起了疑心。重重陷阱之下,他始终挡在她的跟前。事实的真相让她痛不欲生想要再次逃离,他拉着孩子出现在她的面前,“这是五年前我们在一起的证据,想跑?不可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核斗天

    星核斗天

    “什么,你说道德经没用。”“我告诉你,用什么东西跟我换我都不换。”秦天如是说,他发现道德经不在只是一篇古文那么简单……地球青年秦天来到了星核世界,觉醒原核,他发现人们都是一个原核,而他自己却身负两个原核……煅经骨,九星圆,真核动,神冲天。这是一个异常残酷的世界,异常凶险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人类修炼,排山倒海,崩山断水。
  • 幽幽的紫云英

    幽幽的紫云英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每当吟诵这首千古传颂的《正气歌》时,浑身总是有一种不可征服的凛然之气在回荡,眼前也就会浮现出七百多年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威武不屈的高大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