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4000000013

第13章 僖公卷第七(起元年尽五年)(1)

僖公元年

(公元前六百五十九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

【译文】

僖公元年,春天,周历正月。

传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

【译文】

继承被杀的国君的君位,不记载即位,是对的。

经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

【译文】

齐军、宋军、曹军驻扎在聂北,救助邢国。

传救不言次,言次,非救也。非救而曰救何也?遂齐侯之意也。是齐侯与?齐侯也。何用见其是齐侯也?曹无师,曹师者,曹伯也。其不言曹伯何也?以其不言齐侯,不可言曹伯也。其不言齐侯何也?以其不足乎扬,不言齐侯也。

【译文】

说救就不能说次,说次,就不是救。不是救为什么说救?是顺应齐侯的意思。这次是齐侯率军吗?是齐侯。根据什么看出是齐侯?曹国没来军队,曹师是指曹伯。为什么不称曹伯?因为没称齐侯,就不能称曹伯。为什么不称齐侯?因为他不值得称赞宣扬,所以不称齐侯。

经夏,六月,刑迁于夷仪。

【译文】

夏季,六月,邢国迁到夷仪。

传迁者,犹得其国家以往者也。其地,邢复见也。

【译文】

迁,好像是得到了国家往那去的意思。提出迁往的地方,表示邢国又出现了。

经齐师、宋师、曹师城邢。

【译文】

齐军、宋军、曹军帮助邢国筑城。

传是向之师也。使之如改事然,美齐侯之功也。

【译文】

这些就是先前驻扎在聂北的三国军队,让他们改做筑城的事。(记载下来)是赞美齐侯的功劳。

经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

【译文】

秋季,七月戊辰日,夫人姜氏死在夷地,齐国把它带回国。

传夫人薨不地。地,故也。不言以丧归,非以丧归也,加丧焉。讳以夫人归也,其以归,薨之也。

【译文】

诸侯夫人死不记载地点,这次记夷地是有缘故的。不说把尸体送回国,因为没把尸体送回国,是接哀姜回齐国,然后杀死的。忌讳齐人把夫人带回国。回国后杀死的。

经楚人伐郑。

【译文】

楚国攻伐郑国。

经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邾人于柽。

【译文】

八月,僖公和齐侯、宋公、郑伯、邾人在柽地会盟。

经九月,公败邾师于偃。

【译文】

九月,僖公在偃地打败邾国军队。

传不日,疑战也。疑战而曰败,胜内也。

【译文】

不记载日期,因为是没有确定日期的作战。疑战而说败,是鲁国胜了。

经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丽,获莒挐。

【译文】

十月壬午日,公子友领兵在丽地打败莒国军队,俘获了莒挐。

传莒无大夫,其曰莒挐何也?以吾获之目之也。内不言获,此其言获何也?恶公子之绐。绐者奈何?公子友谓莒挐曰:“吾二人不相说,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公子友处下,左右曰:“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也。公子友以杀之。然则何以恶乎绐也?曰弃师之道也。

【译文】

莒国没有大夫。为什么称他莒挐?是从我们鲁国俘获他的角度来看他。鲁国征战不记俘获,这次为什么记?是憎恨公子友的欺骗行为。怎么欺骗?公子友对莒挐说:“我二人打仗,士卒有什么罪?”就叫士卒退下。二人搏斗,公子友处于劣势。身边的人说:“孟劳”。孟劳是鲁国的宝刀。公子友用刀杀死莒挐。如此,那么为什么憎恨欺骗呢?说是违背了打仗的道德。

经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

【译文】

十二月丁巳日,夫人姜氏的尸体运回齐国。

传其不言姜,以其杀二子,贬之也。或曰:“为齐桓讳杀同姓也”。

【译文】

不用姜字,是因为夫人杀了两个儿子,(不称她的姓)为贬斥她。有的人说,是避讳说齐桓公杀了同姓姊妹。

僖公二年

(公元前六百五十八年)

经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

【译文】

僖公二年,春天,周历正月,在楚丘修筑城墙。

传楚丘者何?卫邑也。国而曰城,此邑也,其曰城何也?封卫也。则其不言城卫何也?卫未迁也。其不言卫之迁焉何也?不与齐侯专封也。其言城之者,专辞也。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虽通其仁,以义而不与也。故曰,仁不胜道。

【译文】

楚丘是什么?是卫国的城邑。对国家来说是修城,这是小邑,怎么说修城呢?是把卫国封在那里。那为啥不说在卫修城?卫国没有迁移。为什么不说卫国迁移?不赞同齐桓公擅自封诸侯。说修城,是擅自的意思。不是天子不能擅自分封诸侯,诸侯不能擅自封诸侯。(齐桓公)即使行仁,根据义就不赞同他的做法。所以说,行仁不能背义。

经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

【译文】

夏季,五月辛巳日,安葬君夫人哀姜。

经虞师、晋师灭夏阳。

【译文】

虞军和晋军灭了夏阳。

传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者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乎?”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以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译文】

不是国家而称灭,是认为夏阳重要。虞国没有军队(攻打夏阳),为什么称虞师?因为它排在晋师之先,所以不能不称虞师。为什么排在晋师前边?因为它是灭夏阳的主要因素。夏阳,是虞虢交界处的一座城。夏阳被灭后,虞虢二国也就被攻克了。为什么说虞是灭夏阳的主要因素?晋献公要攻打虢国。荀息说:“为什么不用屈地的马和垂棘的玉向虞国借道?”献公说:“这些是我们晋国的宝贝。如果虞接受了礼物,却不借给我们道,那怎么办?”荀息说:“这有个小国尊奉大国的道理。它不借给我们道,肯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接受了我们的礼物,借给我们道,这就像我们从国内的府库取出璧玉,放到国外的府库,从国内马棚牵出马,放到国外马棚一样。”公说:“宫之奇在虞国。”荀息说:“宫之奇这个人,心性明达,可是懦弱,又和国君从小在一起,一块长大。心性明达说话就简约;性格懦弱就不能坚决进谏;从小和君王一起长大,君王就会轻视他。再说好东西就放在眼前,祸患是以后的事,这种情况,中等智慧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周全。我估计虞君是中等智慧以下的人。”献公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公说:“晋国派来的使臣,言语卑微,可带的礼物丰厚,这肯定对虞国不利。”虞公不听,接受了礼物,借路给晋国。宫之奇又劝谏说:“俗话说‘唇亡齿寒’,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呵。”他带着妻儿逃到曹国避难。晋献公灭了虢国,五年后占领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拿着璧玉走到献公面前说:“璧玉还是这样子,马的年龄增长了。”

经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

【译文】

秋天,九月,齐侯和宋公、江、黄二国国君在贯地会盟。

传贯之盟,不期而至者江人黄人也。江人黄人者,远国之辞也。中国称齐宋,远国称江黄,以为诸侯皆来至也。

【译文】

贯地的盟会,没约请就来的是江人黄人。记下江黄,表示远方国家参加了。中原一带的诸侯只举齐宋,边远的举出江黄二国,以此表示诸侯都到了。

经冬,十月,不雨。

【译文】

冬季,十月,没下雨。

传不雨者,勤雨也。

【译文】

记“不雨”,是殷切盼望下雨的意思。

经楚人侵郑。

【译文】

楚国侵略郑国。

僖公三年

(公元前六百五十七年)

经三年,春,王正月,不雨。

【译文】

僖公三年,春天,周历正月,没下雨。

传不雨者,勤雨也。

【译文】

记“不雨”,是殷切盼望下雨的意思。

经夏,四月,不雨。

【译文】

夏季四月,没下雨。

传一时言不雨者,闵雨也。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

【译文】

记载一季不下雨,这是为缺雨而忧心哪。为缺雨而忧心,是为民着想呵。

同类推荐
  • 翻梵语

    翻梵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易考原

    古易考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孙龙子注

    公孙龙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武帝内传

    汉武帝内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最后一杯酒

    最后一杯酒

    这是一个人鬼还未殊途的故事!这是一个名叫无情却总是情感泛滥的烂好人在人和鬼之间挣扎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杺悦君兮

    杺悦君兮

    “慕子兮,你永远也不会知道,我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你”“李木杺,我会让你知道,我要如何,一步一步走近你”好吧,这是一个暗恋的故事,这是一个暗恋被反追的故事~~
  • 豪门阔少妻管严

    豪门阔少妻管严

    波云诡谲的大宅院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学生看似风流实则满腹心思的豪门阔少青梅竹马的留洋初恋温文尔雅的世家公子单纯善良的千金小姐妙手遮天的解语花看似平静的江北实则却是每个人都藏着揣测之意周旋在情感与文场的几个人在是非对错面前又该如何抉择
  • 真龙气2

    真龙气2

    民初,张天师携子南下寻找真龙气,引出一场千古未有的奇事。民国第一相士袁度,为何隐居江南小镇?化外奇人蓝云天,为何踏足中原?天师传人之争,六十三代天师究竟谁来执掌?天下龙脉精华,真龙气究竟在何处?一切的一切,尽在《真龙气》。
  • 先秦文学的文化精神

    先秦文学的文化精神

    本书把先秦文学放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系统阐述了先秦文学蕴含的艺术精神、文化品格和民族精神,重新审视了先秦文学的有关问题,有意识地打通精神思想与文学表现的隔阂,提出精神思想不仅作用于文学内容,也直接影响文学表现,对文学自觉、赋诗言志、楚辞艺术等等都进行了独到的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中对神话的民族精神、《周易》的文学精神、《诗经》的文学自觉、赋诗言志的文学意义、诸子的思想与文风、《楚辞》的辩证艺术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见。本书的重点在于对先秦文学的价值与意义重新思考,从而确定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莲花玉

    莲花玉

    大明朝熹宗皇帝天启五年,在安徽省凤阳县附近,一座荒草萋萋的古刹内,正盘膝端坐着一个人。这人一身紫衫,头上戴着顶铜黄色斗笠,一块黑纱贴着笠沿垂下,使人看不清此人的长相和年纪。但是从纱布下隐隐露出的小巧下颔和娇小的身段,仍然可以猜出这是一名年轻女子。这女子端坐在古刹的供桌之上,一柄长剑横在她的膝头。她一手握定剑身,另一只手插在腰间的绣花镖囊内,冷冰冰地说道:“整天鬼鬼祟祟的跟着姑奶奶,不嫌累么?今日不妨一并现身出来,让姑奶奶瞧瞧你们生得什么德性?”
  • 江山争雄

    江山争雄

    江山如画,支零破碎,金戈铁马,烽烟枭雄!这是一个繁花似锦的大隋盛世,这又是一个遍地烽烟的峥嵘时代。才子佳人,红袖游侠,诗词歌赋,剑胆琴心。杨素、高颖、裴矩、虞世基、宇文述、李穆,朝堂暗斗,门阀漩涡……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萧铣,豪雄林立。隋失天下,大争乱世,谁能定鼎乾坤,执掌社稷?白马银枪罗昭云,带你走入那波澜壮阔的隋末时代!——————{江山书友群:469787524,欢迎大家来聊历史文!}【vip全订群:226239260】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新解论语(全2册)

    新解论语(全2册)

    《新解论语》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论,共二十篇,上论以时习时行始终,下论以先进介绍孔门十杰始,以《尧曰》承继中华道统终。篇篇联系紧密,逻辑清晰,《学而第一》勉励人终身学习,《为政第二》教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八佾第三》将学、行落实于礼法制度,《里仁第四》强调仁为礼本,勿殉名失实,《公冶长第五》起,依前述内圣外王的标准展开人物评论。作者还从《论语》章句中分析孔门诸贤言行,勾勒当时的历史情境,从其性格及经历诸方面要素进行精准分析,凸显《论语》更深层次的丰盈智慧。本书还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论语》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指出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