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800000022

第22章 群体行为的逻辑(4)

因为,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没有“共谋”(串供),他们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也就是说,这种选择是当事人的最佳策略组合。“囚徒困境”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

1968年,著名学者哈丁将这一断言模式化,提出了“共有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的概念;1971年,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又提出了著名的“床垫问题”。在床垫问题中,成千上万辆汽车从科德角(Cape Cod)度完周末后,由一条双车道高速公路返回,就在此时,一个床垫从货车的顶端不为人注意地掉了下来,掉入了向北行驶的车道上。问题来了:谁会停下来移开这个床垫呢?通常,答案是谁也不会。远离该床垫的、处于忙碌交通中的人们不知道问题在哪,所以不会来移开。正在绕过床垫的人们已经等了如此之久,以至于他们只想着如何绕过它。在漫长的等待之后,他们最不情愿做的就是花几分钟时间把床垫从车道上移开了。而已经绕过床垫的人们不再有动力去挪开它。床垫问题与“社会闲散效应”很相似:责任分散了,旁观者干涉的速度就慢了。

二八、近在咫尺的“哈定悲剧”

2010年9月19日前后,北京经历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堵车,又一次保住了“天下第一堵”的称号。据悉,北京的交通拥堵,早已世界闻名。某国际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世界众多大城市中,北京与莫斯科、墨西哥城,并列“最堵”榜首;前不久国内的一项针对7个大城市的研究报告指出:道路畅通时北京市居民平均每天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为40.1分钟,道路拥堵时为62.3分钟。每月北京居民由于道路拥堵产生的经济成本为335.6元,为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广州和上海,拥堵成本分别为265.9元/月和253.6元/月。

2010年9月17日的一场小雨,造成连续几日北京全市道路异常拥堵,19日19点30分,北京市交通委实时路况图上全市道路几乎全线飘红,时速不足20公里的道路有上百条,只有四环外道路还能看见星星点点的绿色。一位司机抱怨说:“从东内小街到家平时就十几分钟,今天足足走了将近两个小时。儿子倒是美美地睡了一个多小时,也算是此次堵车时唯一的收获了。”类似的情况几乎比比皆是,甚至连平时最好走的南四环也变得拥堵异常。

于是,微博成为堵车时的一大发泄渠道。打开手机,热议“堵车、塞车”的微博共有29万余篇,此时活跃的微博成了最好的即时表达与发泄的工具,试看——“我晚上六点在北四环健翔桥,用了两个小时蹭到了西二环官园桥。堵得我昏昏欲睡,饿得我头昏眼花,踩得我两腿发麻,累得我一言不发。”“我从复兴门回百子湾,打车花了3个小时,等待时间2小时40分钟……”“朋友聚会,有堵一个小时的,也有堵了三小时刚到的,也有堵得不来的。”“我在红方剧场,广播响起:因堵车严重,演出推迟十分钟开始。”当然,还有更逗的——“一场小雨,足以击瘫北京交通!如果你从团结湖路口穿过长虹桥到工体西路,短短三公里,你可以打开《三国演义》,从桃园三结义看到关羽走麦城,车都到不了。恍惚间,以为长虹桥变成长坂坡,堵满了曹魏八十万大军。”

据分析,酿成19日这次北京交通大拥堵的,有“常态因素”和“特殊因素”。就前者而言,就是车多路少;就后者而论,则一是由于中秋节调假,本该休息的星期日成为工作日,而车辆限行办法却没有“配套”调整,平时工作日被“关”在停车场的20%的汽车也自由上了路;二是适逢中秋、国庆前夕,外地进京、郊区进城“联络感情”的车辆大大增多。对此有分析认为,凡是权力集中的地方,都有形形色色的“送礼车”蜂拥而至,像蝗虫一样堵塞着交通,刺痛着老百姓的双眼。对于中国人来说,送礼是一种政治;对于中国人来说,“逢节必堵”不仅是一种“节日病”,更是一种“社会病”甚至是“政治病”。

而在“常态因素”和“特殊因素”中,前者无疑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无时不在的。有论者指出,“京堵”的关键因素在于没有很好地“限售”,即由管理部门控制机动车的保有量。据悉,上海没有像北京那样“撒开儿”卖车,而是从1994年就一以贯之地实行了私有机动车增加额度控制政策。根据实际情况,政府部门每月确定发放私车牌照的数量(一般是几千个),以拍卖会的形式公开向社会发售,价格随行就市;拍卖所得,全部用于发展公共交通事业。15年来,上海共由此筹集了150多亿元,大大加快了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路速”超过“车速”,才使上海交通拥堵现象逐年缓解。仅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就可以看出京沪的明显差异。2008年年底,北京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为318.1万辆,同比增长14.5%;其中私人汽车248.3万辆,增长17.1%;而同期的上海,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32.12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为72.04万辆,同比增长17.5%。是北京人比上海人更阔,购买力更强吗?非也。还是以2008年为例,北京的GDP总量1048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63029元;上海的GDP总量为13698亿元,也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为72487元。一个“纵欲超生”,一个“节制生育”,不同的管理“路数”,造成了不同的结果。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上海是越来越通畅了,而北京则是相反。

而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天下第一堵”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名为“集体陷阱”的现象在作怪。上述“限售”的药方所针对的只是管理者,而对购买者似乎没有涉及。但私家车暴增的源头在于“人人都想拥有自己的车”这种不合中国国情(尤其不合“京情”)的欲望,所以,每一个买车者也许不会想到,正是他们自己的行为促成了“天下第一堵”,或者说是他们自己堵住了自己。

具体而言,以2010年9月19日前后为代表的“京堵”,又一次验证了“哈定悲剧”。

格雷特·哈定(1915~2003)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部《生态法》,其成名之作为1968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共有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文章揭示了一种人类共有资产的集体困境,哈定指出:“在共享公有物的社会中,每个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这就是悲剧的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因为在信奉公有物自由的社会当中,每个人均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最后,“公有物自由给所有人带来了毁灭”,这就是所谓的“共有地悲剧”,也称为“哈定悲剧”。

为说明问题,哈定“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片茂盛的公共草场,政府把这块草地向一群牧民开放,这些牧民可以在草场上自由地放牧他们的牛。随着在公共草地上放牧的牛逐渐增多,公共草地上的牛达到饱和。此时再增加一头牛就可能会使整个草场收益下降,因为这会导致每头牛得到的平均草量下降。但每个牧民还是都想再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其增加的收益归这头牛的主人所有,而增加一头牛带来的每头牛因草量不足的损失却分摊到了在这片草场放牧的所有牧民身上。于是,对于每个牧民而言,增加一头牛对他的收益是比较划算的。在情形失控后,每个牧民都会不断增加放牧的牛,最终由于牛群的持续增加,使得公共草场被过度放牧而造成退化,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食量,并导致所有的牛因饥饿而死,因此成为一个悲剧。

文中,哈定还把共有地悲剧与另一些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比如人口膨胀、污染、全球资源衰竭以及核武器的扩散等,都是“共有地悲剧”的不同表现形式。

由此来看北京的大堵车,如果说,这次大堵车的责任人就是被堵的每一个人,可能有点打击面过大,但要是说一大部分司机要为此负责还是靠谱的。破解哈定悲剧的出路除了法制和制度之外,道德上的自我约束也十分重要,在明知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极限之时,如果还要买车,就像“哈定悲剧”中那些“超额放牧”的牧民一样,最终会给集体带来毁灭,也包括他们自己。

“哈定悲剧”揭示了:在每个人都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其结局必然是悲剧性的。其深刻之处在于,这种灾难是群体的而非个人的,是大家都能看得到、却又难以避免的,是普遍存在的、而非仅仅是局部的个案。

2009年6月16日上午,四川资阳市简阳三岔湖水面上,大小船只异常忙碌,渔户脸上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灭顶的痛苦——14日晚到15日凌晨,水库网箱养殖户突然遭遇大面积的死鱼,水面上看去白茫茫一片。据相关部门保守估计,到15日上午已打捞出几百万斤死鱼,几百户养殖户蒙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从200万元到几万元不等。养鱼户汪辉良的父亲告诉记者,他家已死了1万多斤鱼,老人神色黯淡地说,“8个网箱投入了27万元,大部分钱都是借来的。这1万斤鱼要是不死可以卖6~7万元”。

祸首是谁?这些一心谋求养鱼致富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祸首就有他们自己。这是一起典型的“哈定悲剧”。6月18日下午2点左右,在经过1个多小时的讨论后,四川省水产局水库处处长尹黎光,省水产协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李正军,对简阳三岔湖大面积死鱼事件的原因得出书面初步结论:天气变化,引发大面积泛库缺氧;同时,三岔湖网箱养鱼面积超过省水产行业管理规定的标准10倍以上。据悉,水产行业管理规定设置网箱的规模是1‰,即1000亩的水域只能用1亩来养鱼;三岔湖现在的水域面积约2.6万亩,也就是说其能用来养鱼的水面只有26亩,而现却有网箱7000多个,约378亩,是规定标准的14.5倍左右。

是当地政府管理缺位,致使网箱泛滥吗?显然不是。据悉,三岔湖的网箱鱼养殖,主要是由水库管理局在负责管理,而其所发的网箱鱼养殖许可证,基本上控制在2000箱以内,这是三岔湖正常库容下所能承受的网箱鱼养殖最大量。但实际上,除规定内的2000箱外,沿着三岔湖250公里的湖边,还存在大量无证经营户,管理起来十分困难。

那么,“网箱密集,鱼易缺氧死亡”,作为养鱼户难道不明白这样简单的道理吗?不是不明白,而是利益驱动的狂热使得他们都想将养鱼的收益归自己所有,而将“死鱼”的风险转移给别人。养鱼户李富军从1993年就开始在此用网箱养鱼,开始时,整个湖区的网箱不到1000个,李富军说,网箱养鱼技术操作简单,虽然辛苦,但能赚钱,“两口子在水库养个十来箱鱼,除去所有开支外,每年还能赚几万元”,三岔湖周边的农民土地大多被湖水淹没,网箱养鱼就成了许多农民谋生和致富的重要手段。2008年7月,简阳市发了文件,要求到2010年6月前,取缔水库内所有网箱养殖,从2009年开始,已经未再办网箱证,也未再收费。也正是因为不收费和过渡阶段,养殖户疯狂扩大网箱规模,7000多个网箱中,仅有1758个办了证,最多的时候,三岔湖有12000多个网箱。这5000~10000多个“无证户”都免费搭上网箱养鱼的“便车”,无节制地“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如有的养殖户为了使鱼儿加快长肥,不断加料,加剧了水质下降。最后给所有养鱼户带来了毁灭,当然也包括他们自己。

道路、水域,都属于公共资源。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共有资源的困境问题:“许多人共有的东西总是被关心最少的,因为所有人对自己东西的关心都大于与其他人共同拥有的东西。”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将其概括为“共有地悲剧”,从生态人文的高度揭示了人类的集体困境,把“生存,还是灭亡”这一严肃话题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

如果我们不仅仅把人类“共有地”限于物质层面,而是延伸到道德、精神、文明、制度的层面,可以说,保护好各种属于公共资源的“人类共有地”,是每一个公民的分内之事,保护好她,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也可以说,保护人类“共有地”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因为信奉使用“公有物自由给所有人带来了毁灭”的“哈定悲剧”,就近在咫尺。

同类推荐
  •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本书不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是从纯理论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力图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 心理学与谈判力

    心理学与谈判力

    本书全面介绍了谈判中的心理技巧,包括:如何通过耐心倾听来把握对方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如何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建立信任感;如何解读对方的肢体语言,了解其真实意图;如何营造强大的气场,在谈判中占据心理优势;如何抓住对方的弱点,突破其心理防线;如何化解剑拔弩张的敌对情绪,打破谈判僵局;如何迷惑与诱导对方,达到自己的谈判目标。读完这本书,相信谈判桌上的心理专家、现实中的谈判高手就是你!
  •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系统地阐述了霍妮文化神经症理论的基本主张,详细论证了文化因素与神经症形成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文化决定论取代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时刻处于各种矛盾与冲突之中,而最主要的冲突就是我们都同时具有“亲近人”“对抗人”“逃避人”的冲动。这些冲动若协调不好,就会使我们陷入各种各样的焦虑和神经症。本书是霍妮对正统精神分析的彻底批判和修正,标志着其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开始形成。
  •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梦看似光怪陆离、支离破碎,毫无逻辑和规律,却透露着内心最深处的一些私密信息。美梦、噩梦、重复的梦、连续的梦、前世的梦等等,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的世界,我们可以顺着它的足迹,去打开一扇通往心灵的窗户,探寻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梦揭示了我们的现实与理想,触摸我们真实而被掩盖的内心,指引我们重新寻找生活的真正目标。梦也偶尔让人恐惧,一些梦中的画面和事件可能会长时间伴随我们,甚至可能成为人生航行中有意义的灯塔。这不是一本梦的心理学教材,也不是梦的专项理论研究。这是一本让你了解梦境奥秘的书,一本打开心灵之门的书,一本启发内心智慧的书。
  • 心理神探:我与FBI心理画像术(美剧《心灵猎人》原著)

    心理神探:我与FBI心理画像术(美剧《心灵猎人》原著)

    《读心神探——FBI心理侧写术》是FBI前特工的一本回忆录。本书介绍了作者从一名FBI新人成长为一代神探的经历,书中既有作者对FBI工作经历的回溯,也详细介绍了自己经手的无数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案要案。许多扑朔迷离的惨案,一旦到了作者的手中,就变得像是有了科学属性一样,什么样的果,就源自什么样的因。作者通过准确的心理分析、对犯罪现场和作案手法的观察和归纳,可以迅速准确地勾勒出罪犯的基本特征,其程度可以精确到准确无误地预测出疑犯的人种(黑人、白人)、年龄、受教育程度、有何种生理缺陷(如口吃、肢体残疾)、家庭情况、疑犯的特殊爱好(例如,喜欢驾驶类似于警车的小轿车)、作案动机等特征。一旦勾勒出疑犯的信息,作者和警方立刻设下诱捕罪犯的陷阱,从而将狡猾凶残的连环杀手缉拿归案。这一切,在读心术这个神奇魔棍的作用之下,进行得简直就是顺理成章。
热门推荐
  • 神奇宝贝之小智旅程

    神奇宝贝之小智旅程

    如果穿越成小智在熟知剧情的同时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历险和比赛?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你的大神队友已上线

    你的大神队友已上线

    身为时空管理局的主神,却被个病毒坑到了位面里。倾黛表示,没关系,不就是网游嘛,不就穿成了跟宠嘛,不就被挖了墙角嘛。左手智能系统,右手无敌外挂,抽死穿越,打死逆袭,摁死翻天。就是...看着眼前摇着尾巴一脸求抚摸求抱抱的病毒。嗯?病毒...什么鬼(ノ`Д)ノ某病毒:媳妇别闹,我不是鬼,是你老公(づ ̄3 ̄)づ╭?~倾黛:...【PS:双洁,1V1,绝宠,端游转全息治愈系小萌文,换地图虐渣打脸!】推荐旧文《快穿女配逆袭:男神请上钩》
  • 心理推演师

    心理推演师

    在一起凶杀案当中,武清扬作为嫌疑人被重点盘查,但是她却开始用自己的推理分析起整个案件,从而让警员唐哲深深的被她折服。通过武清扬的重重推理,终于使得这个案件水落石出,唐哲从此开始注意这个高冷倔强,同时又很御姐范儿的女孩子。接下来他们又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案件,在唐哲和武清扬的合力配合下,这些案件全部都迎刃而解。在他们的婚礼上,唐哲接到了警局的紧急电话,说马上让他出现场。但是这起案件是化工厂的厂长被封在了雕像当中,警方一时一筹莫展,唐哲不得不打电话给武清扬:“老婆,快支援我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斗罗之灵魂手笔

    斗罗之灵魂手笔

    一觉醒来,李璇离奇发觉自己躺着婴儿摇篮中。身为婴儿的李璇却对毛笔有独喜感...对斗罗毫无所知的李璇会何去何从...(本书会叙述一个截然不同的斗罗大陆,原著党勿入...喜欢的点个收藏,不喜勿喷)
  • 神庙门徒

    神庙门徒

    在很久以前,古老的星道上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许多和尚在终日诵佛念经,他们功德无量,斩妖除魔,受万民敬仰。庙也被尊称神庙。漫长岁月后,那座山破碎了,神庙也消失无踪。从此,人世间不见佛踪,妖魔横行……。释小山,这个喝水都能长肉的肥胖少年,可能是神庙唯一的门徒了,愿诸天神佛庇佑他吧……。
  • 沙加的日常

    沙加的日常

    沙加?阿释密达,在远离陆地的海岛上出生,十六岁方能离开海岛,在陆地生活。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学生时代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神话时代晚期。
  • 谁道相思不解意

    谁道相思不解意

    相思唯一的愿望就是安度一生。但是,偏偏有人搅得她不得安生。北燕齐王冷傲孤高,对她步步紧逼。东淮皇帝雅痞狠辣,对她胡搅蛮缠。逆鳞教少主风流恣睢,对她恨爱交加。听风楼楼主邪魅娟狂,对她死缠烂打。无涯宫尊主性情不定,对她爱憎难辨。这些人俱是九州大陆最尊贵的强者。时人笑称,相思一人便可牵动九州大陆,引风云变色,倾覆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兽灵使者

    兽灵使者

    科技发展到一个阶段,末日之战终将开启,在毁灭之后是新的开端。文明重新崛起,在废墟之上是新的希望。当野兽再次强大起来的时候,人类如何重获领导地位。地球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