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800000005

第5章 自我意识(4)

春季是忧郁症的多发季节。综合媒体报道,在近几年的春季,上海、南京、重庆、武汉等地,抑郁症病人自残、轻生的事件陡增。2005年3月24日,南京连发4起自杀事件,4名自杀者全部身亡。据重庆市急救中心急诊科吕主任介绍,2005年二三月份以来,他们每个月都要抢救10多个自杀者,其中服安定药品自杀的方式最多。巧合的是,一代影星张国荣魂销玉碎,选择的也是这一个时间段。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宁洁副主任说,春季人们容易心情烦躁,自杀者中多数患有精神疾病,尤以“春天忧郁症”常见,它是导致自杀行为的首要因素。据南京脑科医院有关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春季人的心理容易烦躁空虚,也是各种精神病的突发期,一些性格孤僻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会产生自杀心理。据警方介绍,每年春季,自杀者大都是在遭受失恋、丧偶、失业、与人争吵等突然性打击后选择自杀的。这就是精神心理医学业内人士所说的“春天忧郁症”。从现有文献记载看,李清照是中国较早系统地描述了“春季忧郁症”的作家。其名作《声声慢》就写于这一季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精美的文字,独到的感受,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把“春季忧郁症”描述得惟妙惟肖:所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点出了季节与忧郁症的密切联系;所谓“怎敌他晚来风急”,说出了春寒料峭对人体的影响;所谓“怎一个愁字了得”,就是说沉浸于忧郁弥漫的心理氛围中,难以解脱。这些,都为现代临床医学研究古人的“春季忧郁症”心理状态提供了准确的文字记录。

忧郁症并非不可治愈。据专家介绍,80%至90%的忧郁症患者可以通过专业治疗而痊愈,而一些“准忧郁症患者”也可以通过种种心理暗示、心理放松得到缓解,乃至于根除。其中之一就是把一个大的困难和忧虑拆散、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单位,然后再逐步减轻其忧郁指数的强度,让人容易面对与接受。这种方式,或可称之为“忧虑分解递减效应”,它有很强的实践操作价值。例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各种形式的“分期付款”,就是把一个巨大的金融付款压力所形成的忧郁分解为若干个小部分,如果贷款数额为30万,期限为25年,每月还款若干,实际上是把30万贷款加上利息分成了25×12=300份。一个大忧郁,变成了300个小烦恼,就好对付多了。若是一个大忧郁整体压来,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在美国,有一则家喻户晓的征兵广告,它问世后,收效十分明显。它改变了死气沉沉的征兵局面,使许多青年踊跃应征入伍。其内容如下:

青年们,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应征入伍后你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没战争。没战争有啥可怕的?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上前线后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又有啥可怕的?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治好和治不好。可治好有啥可怕的?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这则幽默、风趣又机智的征兵广告出自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之手。它别出心裁地运用了“忧虑分解递减效应”,把“参军—上前线—死亡”这一大的忧郁细致地分解为“有没有战争”、“上不上前线”、“受不受伤”、“重伤还是轻伤”、“能否治得好”、“有没有感觉”等6个部分,然后再减除每一部分的心理压力。最后,把一个大得几乎无法解决的忧郁对人的心理威胁,降到了零度。在生活中,我们很需要这种精神——忧郁,它其实并不可怕。

六、上大学:寻找自我的“另一半”

为什么要上大学?答案可能五花八门:要求知,要发展,要报答父母,要报效社会,要振兴中华;有人更干脆些:要出人头地——奔驰车,小洋楼,五大洲,去旅游……近来看到一位朋友写道:

大学,我们到底收获了什么?是毕业证?是爱情?是友情?是专业知识?是学识?是眼界?是心胸?是综合素养及能力?是这些吗?好像是,又不仅仅是。花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费用,搭上几年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换一纸普遍却低廉的文凭到底值不值?特别是一些普通二、三本院校或专科院校学生;特别是家庭条件不好,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学生,如果单单从毕业后收入回报率来看,好像真的不是很值。我们在高等教育上是不是在跟风,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上大学,到底为了什么?如果我的答案是:上大学,就是要寻找你的“另一半”,也许许多青年朋友会不以为然,原来你是在撺掇我们谈恋爱啊!就是你不说,我们也得找啊,某作家早写过《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了,还用得着再写一本《女人的一半是男人》吗?据统计,60%的大学生都谈过恋爱,当然成功率很低。但如果我说,这里所说的“另一半”,不是异性朋友,而是原本属于你的整体人格的另一半——一个追求精神完善的自我,他(她)是你完整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你最好、最忠实的人生伴侣,恐怕大家还不会“掉线”,有点耐心读下去。

上文已经说过,中外学者都曾发现了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我。

第一个自我,即“客我”,比较好认识,那就是每天都在现实世界中活动的那个“我”,照一照镜子,可以看见“他(她)”的形象;掐一掐皮肉,可以感觉到“他(她)”的存在;感冒了,“他(她)”会打喷嚏;伤心了,“他(她)”会流泪。“他(她)”,约莫××公斤重,站起来,约莫×××厘米高,躺下去,约莫占据2平方米的面积,每月约莫消费×××多元,寿命约莫×××××天……“他(她)”,要睡觉,要吃饭,要谈恋爱,还要上课、学习、娱乐、社交、消费、聊天、参加研讨会,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嬉笑怒骂,喜怒哀乐……“他(她)”天性好动,喜欢人多,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觥筹交错,人声鼎沸,是“他(她)”最好的生存环境,外面世界越是热闹,“他(她)”就活得越滋润,越快活。

但这些,并非自我的全部,记得读过一篇文章,题为《和自己坐一会儿》,说明“自己”分明有两个,一个才能陪另一个坐一会儿。这另一个,就是你的“另一半”。

第二个自我,即“主我”,性格正好与第一个相反,“他(她)”有点高傲,冰清玉洁,境界高雅,追求精神的饱满,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是“他(她)”的最好写照。“他(她)”天性喜静,最怕热闹,当身边有人时,“他(她)”绝对不会出现。所以,“他(她)”与“独”字有不解之缘:单独,独自,独处,孤独,独立,独行,独步……恰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他(她)”多出现在黄昏之后,因为只有夜晚才真正属于心灵,一切喧嚣只有到了夜晚才能暂时平息下来,两个自我才能真正坐下来,默默地倾诉、交流。恰如一位学者所说:

我需要一种内在的沉静,可以以逸待劳地接受和整理一切外来印象。这样,我才觉得自己具有一种连续性和完整性。当我被过于纷繁的外部生活搅得不复安宁时,我就断裂了,破碎了,因而也就失去了吸收消化外来印象的能力。(周国平《独处》)

平时太忙,太累,太为第一个“我”的生存而操劳、奔忙,以至于忘记了“他(她)”的存在,忘记了“他(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饥有渴的生命。万籁俱寂时,“他(她)”徘徊到你面前,人清如水,面淡如菊,似有若无。“他(她)”能思,能感,能呼应你的精神呼唤,能稀释你的挫伤痛苦,能驱除寂寞无聊的袭扰,能给予你无限创新的乐趣,两情相悦,不让异性……这是一些伟大心灵的“通感”——梭罗曾说:“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圣庙的建筑师。他的身体是他的圣殿,在里面,他用完全是自己的方式来崇敬他的神,他即使另外去琢凿大理石,他还是有自己的圣殿与尊神的。我们都是雕刻家与画家,用我们的血、肉、骨骼做材料。”(《瓦尔登湖·更高的规律》)克尔凯郭尔也说:“你知道,我很喜欢自言自语。我发现,在我的相识者中间,最有意思的人就是我自己。”(《非此即彼》)法国小说家乔治·桑曾这样描绘她发现心中另一个“自我”时的心情:“我有时逃开自我,俨然变成一棵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草木、是飞鸟、是树顶、是浮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条横线;觉得自己是这种颜色或那种形体,瞬息万变,来去无碍。我时而走,时而飞,时而潜,时而吸露。我向着大阳开花或栖在叶背安眠;云雀飞时我也飞翔,蜥蜴跳时我也跳跃,萤火和星光闪耀时我也闪耀。总而言之,我所栖想的天地仿佛全是由我自己伸展出来的……”总之,“他(她)”会成为你一生中真正意义上最可靠的“另一半”,永远不会背离你而去。但千万别以为,这似有若无的“他(她)”就不会嗷嗷待哺,啼饥号寒;同第一个肉身的“我”一样,“他(她)”同样需要投入力量去养育,去呵护,否则,别说什么能伴随你终生,“他(她)”也许根本就没诞生过。

读到这,你会说,说了这么多,这“另一半”对我究竟有何用呢?这要看看如果没有这“另一半”,我们会受到什么威胁。对此,想引一段文字作答——“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而是想思想而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这时人就自己赶走了最后一个陪伴他的人,他一生最忠诚的朋友——他自己。谁都不要错误地认为孤独和寂寞这两件事永远不会找到自己头上。现代社会的真相告诫我们,那两件事迟早会袭击我们。”这“最后一个陪伴他的人”,就是你的“另一半”呀,而对“他(她)”的寻找,恰恰是从大学时代开始的。心理学家研究证明,青年的主要收获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心理大发现”,他与少年的最大区别就是产生了一个“内部世界”,而儿童和少年唯一可以意识到的现实就是外部世界。青年一旦有了沉思自我、深思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他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另一个自我。

为什么要上大学?当然要学知识、技能,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知识,最宝贵的是给予人能思想的力量。能思想,就能进行最佳的自我调节,最大限度摆脱对外界物欲的依赖,稀释商品竞争社会给人的种种戕害,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这样,无论被置于何等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流沟通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感觉到要和自己坐一会,要与自己交谈,说明已经意识到要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否则,每天看上去很忙,读了许多书,做了许多事,不过都是为那“第一个自我”而奔走,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也就永远需要依赖外界的某种环境和事物。

为什么上大学?答案就是要寻找你的“另一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要用心去找,肯定会找到的——要知道,他(她)才是与君偕老的终身依靠啊!恰如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教授所说:“21世纪的大学不仅仅是经济推动力,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而这“精神家园”里的主人之一,应是你寻找到的那个“另一半”,而这种寻找恰恰是从大学开始的。

同类推荐
  •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巅峰之作,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心理学读物。作者指出,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会和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追求事业成功、社会价值肯定及婚姻幸福时,人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自身的不自信。作者将本书献给所有对生活感到挫败、焦躁、迷茫的现代人:自卑不是一件羞耻的事,它具有一种强烈的反弹力量,妥善利用,就会成为你不断突破的动力。找到自卑的根源,正确理解生活,并懂得合作的价值,你也可以实现从自卑到超越的惊人蜕变。
  • 一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一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顾客的心理有多种,其中包括“求实惠”和“求便宜”的心理,对抱有这种心理的顾客,一般可以用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来说服,重点指出自己产品的“物美价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打动。另外顾客的求“效率”心理,求“舒适”心理,求“安全”心理,求“方便”心理等,在读懂消费者心理的旅途中,本书将为您一一展现!让您在1分钟之内读懂顾客心理,打开顾客的钱袋!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套装共6册)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套装共6册)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是揭开美国政商精英成功秘诀的“禁书”。《智慧书》是全世界公认的“三大奇书之一”。《身体语言密码》教你一眼读懂人心深处的秘密,提供人际交往制胜的简单实用教程。《不抱怨的世界》能使常人脱颖而出,告诉你成功者最有力量的强者品质。《秘密》告诉你使人富有、成功、健康、幸福的终极“秘密”。《人性的弱点》是销售1500万册的超级励志巨著;影响千万人的生活和成功指南。
  •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本书针对大众日常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提供具体的自我诊断测试、行为分析以及自我矫正(疗法)指南等。涵盖了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忧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普遍心理问题。每种类型的心理异常,都设计了一个针对此心理异常的总体测验或者分类测验,以便读者进一步鉴别心理异常的情况和类别。每个心理异常包括自我诊断测验、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建议、矫正心理异常的建议措施、预防该类心理异常的建议等。通过书中的诊断性自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趋向,以便及早地发现不健康的心理信号。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热门推荐
  • 隐婚99次

    隐婚99次

    重生而来,她成了天才鬼医,虐渣暴打顺便捡了个男人当小弟,没想到小弟身份不凡,扮猪吃虎,往她肚子里揣了两个小娃娃。
  • 镇御星河

    镇御星河

    2200年夏,天外降临,一切的起点从这里开始,一个已经死去的灵魂,悄无声息的来到了这个时刻。回到灵气复苏的起点,贺显道想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 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

    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

    本书总结了很多人际关系心理学原理,从分析心理入手,以生动的事例加以阐述各种行为、动机、感情等方面的问题,道出了与人交往的心态和处世之道。书中运用传统心理分析方法去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难题,是解决心理问题方法的总结。
  • 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

    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不死药”起源以及神秘的炼丹术,还讲述了丹炉之外的故事。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学生自信自强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自信自强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自信而后可自强:自信可以决定理想人生的目标,人有了自信心就有力量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就能策划自己人生的前途,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能做自己的主人。自强而后能自立:为人当自强,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懂得自己奋发图强、努力向上的人,才能自立。“少年强则国强”,故事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阅读形式,它轻松、活泼、润心田于无声,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更容易让人记住。特别是那些经典故事,因为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而更加隽永、悠长。
  • 某反派的美漫生存指南

    某反派的美漫生存指南

    既然无法选择,那就以反派的身份,在美漫的世界中走下去!
  • 书穿之绝境三千

    书穿之绝境三千

    ?v?双处【穿越,穿书,多条主线】轮回之境,百年之约1她21世纪隐世家族叶家家主,被亲人所害死无全尸,穿越到叶家三小姐他,帝国七殿下,冷艳无双天赋卓绝,唯独对她――――初见之时,凤星舞动百世沉沦,她逆天虐渣,他默默守候。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这一世不悔此生**********2(正文)若是黄粱一梦,我愿永世不醒。遇见之时,黑暗笼罩,灵蝶翩飞,星星斑斓中照映着你的身影。封闭尘埃的心,竟有一丝感触。――醋王属性【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1高冷属性》《2逗比属性》《3?》……本文以多个故事组合而成
  • 剑指至尊

    剑指至尊

    是仇人还是恩人,他又该如何抉择。怎样的剑法让他有怎样的人生,一步一步的旅途通往什么样的道路。敬请关注《剑指至尊》,给您一个最满意的答复。
  • 颐和曼丽

    颐和曼丽

    曼丽是个三十五还未出阁的胖老姑娘,以凑合凑合的医术被人看中专治“疑难杂症”。曼丽“多才多艺”,“旁类杂通”,永远和小朋友一样走在“培优”路上。谁都能欺负她,最后,谁都会后悔滴,因为,原来她是“颐和”曼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