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3500000004

第4章 马未都:读书是人一生该拥有的习惯

我们知道读书一定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当你真正能够把书读进去的时候,真正获得这种精神享受的时候,你才知道读书的这个乐趣。我们人生有两种乐趣,一种是物质,一种是精神。物质的乐趣呢,很容易填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但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一定是有边界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边界在哪儿。

——马未都

到大学来我很高兴,因为我的人生当中就缺少大学这一课。

我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上过中学,所以我的读书历程跟大家不一样。

我最应该读书的年纪是没有书读的,我在那个读书的年纪走向了社会。1966年的时候我11岁,“文化大革命”开始;1978年的时候我23岁,改革开放开始。在这人生中最应该读书的黄金12年的时间,我不上课,随着父母去干校劳动,回家待业,然后又去农村插队,最后回城当工人。我就这样完成了人生中的奇妙旅程。

在这期间,我没有系统地读过书,但是我一直认为,人一生中是应该系统地读书,像我们这种完全凭着个人兴趣读书,不是人生读书的必然途径。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天父亲带回来一本书,这本书是淡黄色的封面,上面写着“天演论”三个大字,我那时候拿起这本书懵懵懂懂地读了,其实也没读大明白,但是知道了作者叫赫胥黎,那一年我只有13岁。

后来我从东北五七干校回到北京,邻家的一个女孩偷偷地借给我一本书,你们知道那个年月是没有任何书可读的,她偷偷借给我这本书的名字叫《红楼梦》。你们想,一个女孩借给你一本《红楼梦》,在那个根本没有这样的书可读的年代,会令我多么兴奋!我抱着这样一本书,差一点把我“看死”。

我那时候才知道人生还有一种感情叫爱情,才知道这爱情也可以如此惊心动魄。那一年我16岁。

后来我下乡,百无聊赖,心中苦闷,偶然在一个农民家里看到一本书,它是用来糊墙的。这书没有封面,也没有封底,甚至没有书脊,因此没有书名。我拿到这本书,发现它前后都缺很多页,拿回去之后,我就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几个馒头,一壶热水,看了一天一夜。看完很久,我才知道这本书叫作《简·爱》。那一年我只有19岁。我们今天读书的人不会体会到我们那个年龄、我们那个年月读书的那种苦衷——没有书可读。

回城以后,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我有一个表哥,比我大几岁,他带着我去了叶圣陶先生家。我们都知道叶圣陶是我们国家最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我见叶老的时候大概20岁,我跟他的孙子叶桑武混得很熟。他们家有一些书,我在他们那儿厚着脸皮借出来一本书,是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翻译家傅雷先生的亲笔字,上面用毛笔写着“圣陶先生校正,傅雷”。那是我在十年动乱期间读的最奢侈、最奢华的一本书——硬封面,精装。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序幕。巴尔扎克一生中写了将近百部小说,他描绘的是法国社会一个宏大的生活画面。

《高老头》这本书,是一个序幕。这本书我后来借给了一个朋友,他也是厚着脸皮从我这儿借走的。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非常兴奋,跟他炫耀,他就厚着脸皮从我这儿借走了。借走以后,他将书夹在自行车的后衣架上给弄丢了,这个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所以从这儿以后,我就理解了古人在书架上永远写上一行字,就是“书与太太恕不借人”,就是这个道理。书不能随便借人,借给他以后就怕对方会丢掉。

后来我到了航天工业部的工厂做工人,那个工厂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图书馆,里头的书很多,基本上你想读的书都有。但是那个图书馆里是没有人的,我在生活中能挤出来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这个图书馆里度过的。

再后来,因为写小说,我就调到了出版社。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却没有其他途径,只能靠手中的这一支笔,所以我写了小说。我的小说很快发表了,我就因此调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前身是太平书店,跟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并称为民国时期三大出版社,解放后跟青年出版社合并,成为中国青年出版社。

我到这个出版社去做编辑,那时候的书越来越多,但我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人生就是这么奇怪,当你获得这个机会的时候,你就知道,读书是你一生中最应该早做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读书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必由之路,我们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能够有质量地生存,读书就是一个捷径。古人把他自己的智慧通过书本流传下来,是为了文明的一个延续,我们去读书也是为了延续这种智慧。我们都试图在生活中,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时候,希望自己能高质量地生存,通过读书是最经济的捷径。我们获得知识,获得生存的本领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我们通过书本获得知识;另一个是靠你的经验去积累。经验一定是你自己积累的,别人告诉你的一定是一个知识。

那么学习别人的知识肯定是你最经济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要腾出很多时间去读书,主要是为了能够优质地在社会上生存。

汉朝有个人叫王充,他在《论衡》中说过的“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刺股悬梁”“凿壁偷光”,这些都是古人发奋读书的例子。今天它们都是成语,这些成语中的主人公在古代社会都成为了一代学者,都成为大人物。

我们知道读书一定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当你真正能够把书读进去的时候,真正获得这种精神享受的时候,你才知道读书的这个乐趣。我们人生有两种乐趣,一种是物质,一种是精神。物质的乐趣很容易填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但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一定是有边界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边界在哪儿。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走向社会,第一件苦恼的事情就是住房。要租房,还是要买房?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房间大一点,都希望舒适一点,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大大的卧室,很舒服。但是卧室有多大才能让你感受到舒适呢?你住在三平方米的时候,你觉得我有八平方米就好;你有八平方米的时候,你觉得我有十五平方米就好了;你有十五平方米的时候,你又说将来我的卧室有三十平方米就好了,有五十平方米就好了;当你有五十平方米的时候,你就会想,我的卧室如果有八百平方米就好了。如果礼堂是你们家的卧室,晚上醒来的时候,你一定觉得自己是一个值班员。这就是物质的问题。当物质扩展到一定程度时,它会让人不舒服。

你平时做多好的饭,你吃完了以后你就不想吃下一顿。今天的饭菜真好吃,你说咱们再吃一回吧,你肯定觉得这事是一个不可以完成的任务。物质空间是非常容易填满的,但是精神空间呢?一个人的精神空间永远填不满。一个人甭想把自己的精神空间填满,你在学习当中就知道自己的知识永远是不够的。如果你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你会永远地去翻书,从书中获得乐趣。

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一个人在一个领域中有所建树就非常不容易。不要说在各个领域,当我们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翱翔的时候,我们无非是遨游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而已,当你坐在这个小舟中能够环顾四周,能有一种美的感觉的时候,你才知道读书的乐趣。读书一定是先苦后甜,当你能够感受到读书甜度的时候,这就是你人生中一个极大的进步。

我们古人过去老是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人说得有理啊!我们不是每个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能够深刻理解。我小时候看书,坐着看半宿,躺着看半宿,一直到天亮。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晚上不敢拿书的,只要拿起一本书,只要这本书是我没有读过的,一定会读到天亮,非常有兴趣。一读书我就非常兴奋,不容易入睡。后来呢,我就发现如果我要想睡觉,第二天还有事情呢,我只好读已经读过的书,这样就能够容易入睡,因为这个书已经看了,没有那么兴奋。当然,这些都成为遥远的美好的记忆,现在拿起书来,我估计读不到30分钟就困了,就要睡觉了,但年轻的时候不是这个状态。

那么今天想想,凡是能够熟知、能够随手就说出来的事情,往往都是年轻时候读的书。我昨天晚上读一本书,我今天跟你说我说不出来,我当时读的时候很明白,但是说的时候马上就想不起来了,这就是记忆力的问题。

宋代有一个大臣叫倪思,主张抗金,反对求和,以直谏著称,这个大臣在宋史上是有名的,他做过大官,在兵部和礼部都做过尚书。关于读书,他有一段高论,很有意思。他说:“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而读书声为最。”他说这些都是声音中最美妙的——是“至清者”。

我们古人实际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的声音及人为的声音,这些都是最美妙的声音,但宋代学者倪思最后说什么?他说“读书声为最”,他总结了这么多声音,自然界的松涛声、流水声、鸟叫声,晚上虫子的夜鸣声,弹琴的声音,落雨的时候滴答的声音,雪落下扑打扑打的声音,两个人下棋时候的棋子落声,煎茶的时候水咕嘟咕嘟的声音,这些都是极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都被古人捕捉、入诗,在很多诗歌中,专门有写这种声音的。但是他却说“读书声为最”,这是他作的一个总结。

这是他一个读书人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理解的。他最后总结道,人间之事,凡事都是利害相伴,就是有利就有害,只有读书,有全利而无一害。天下的事都是利害相随,两件事都是伴随的,只有这件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读书不分贵贱、老少、贫富,读一日就有一日之利,读一卷就有一卷之利。只要读了书,读一天就有一天的好处,读一本书,就有一本书的好处。

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理解这句话很容易,如果我在年轻的时候,能够深深地理解这个道理,一生中就会多读很多书。

人一定是到了没有挥霍时间的时候,才感到时间的紧迫。比如我现在就感到时间的紧迫,觉得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可能做不完了,没有时间。我往前回忆很容易,50岁、40岁、30岁、20岁,乃至10岁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我的人生,如果以出生为起点,下面那一站没有这个等长了,我脑子里非常清楚,我再也活得不像我现有的这个年龄,那么人生就会变得非常紧迫。

古人对读书做过一种规划,这种规划是什么呢?读书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十年。第一个阶段就是6岁到16岁,这个时候要什么呢?要诵读。什么叫诵读呢?就是懂不懂都要背下来。

我们年轻时,读书都会遇到这个障碍,读书是什么意思?也不能理解,但是古人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把它背下来。所以我现在有时候能背下来的东西,都是年轻时候看过的,要不然背不下来。我16岁看过《红楼梦》,有的地方我可以大段背一遍,也许有的人觉得很奇怪,不奇怪,我是在年轻的时候看的,我要是现在看,一句都背不下来。

第二个十年,16岁到26岁,这时候是古人说的“十年讲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贯通,读书时要加进自己的研究,边读边要想,这个书怎么去理解它,怎么能触类旁通,这是一个本事。这个阶段读书要动脑子了,要开始有研究了。读书的时候多想一步,不管这书中的理论是对与错,要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写,站在哪个角度理解这件事。

第三个十年,就是走向社会,26岁到36岁这十年的时候。古人讲这十年是涉猎阶段,要广泛地去读书。

我认为不管学什么,一定要读一些其他类型的书。如果是学文科的,不妨读一些理科的书,多枯燥都要读,要弄懂它。如果是学理科的,也应该去读一些文学书,要建立自己的形象思维。一个人走向社会,有时候会跟人家不沟通,或者觉得别人不跟自己沟通,是为什么呢?是两个人不在一个逻辑上,没法去沟通。所以我觉得一个人要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这十年涉猎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走过这三个阶段,就是人生读书的三个规划之后,再读书,就会觉得一切都变得游刃有余,就会理解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人只要有书相伴,又愿意读它的时候,就会知道人生道路虽窄犹宽,虽崎岖也平坦,即便一生清贫,依然有乐趣相伴。

(本文根据马未都在2012年4月24日,在《书香北京》世界读书日特别节目《青春中国·书香讲堂》的演讲整理而成)

作者小传

马未都: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馆长。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等。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接着他还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

2008年1月1日,马未都登上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讲授中国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2011年,观复博物馆隆重推出“瓷之色——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展”,并出版他的《瓷之色》一书。

同类推荐
  • 集外诗

    集外诗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扈学秋随笔集:一年之隙

    扈学秋随笔集:一年之隙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散文随笔集,是作者2017年的心路历程的全记录,作者通过随笔的方式记述下生活、工作、亲情、家庭等方方面面的故事,每一篇都有特定的主题。作者文笔轻松幽默,旨在通过发掘和展现生活中的美妙故事来向读者传递自己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和歌颂。作者把2017年一年来,写的文字,积累起来,和朋友一起品味生活,滋养心灵,感悟生活。人生是短暂的,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追求,匆匆前行的脚步,总要留下些什么,而文字是最好的记录。
  •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共二十九篇,写于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六年间,是冰心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其中有二十篇写于赴美留学期间,陆续刊登在当时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在这些通讯中,冰心详细介绍了赴美途中的见闻和在美国的感受,除了优美的风景,还有深沉的思考和人情的温暖。离乡远游,冰心时时刻刻心系家人、思念母亲、牵念祖国,祖国的佳节和风俗也不时出现在她的回忆里。《山中杂记——遥记小读者》则写于一九二四年。在文中冰心对山中所遇的可爱的人、动物和昆虫等表达了喜爱之情。
  • 写作的艺术

    写作的艺术

    这本《写作的艺术》(On the Art of Writing)是亚瑟·托马斯·奎勒-库奇爵士(Sir Arthur Thomas Quiller-Couch)1913年至1914年“在剑桥大学对其学生讲授写作艺术”的演讲集,其中为首的一篇正是1912年他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任命为剑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时的就职演讲。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教育改革者,奎勒-库奇爵士在这本演讲集中,强调了语言的艺术性及其至关重要的性质,给出了一些在语言表达及理解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技巧”。
  • 仅凭一首诗:霍达谢维奇诗选

    仅凭一首诗:霍达谢维奇诗选

    本书收录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霍达谢维奇的诗歌160余首。霍达谢维奇是俄罗斯第一次侨民文学浪潮的标杆型诗人。高尔基称其为“白银时代”最好的诗人,毫不讳言从其诗作中汲取过文学营养,纳博科夫则自称因霍达谢维奇的诗而走出江郎才尽之窘境,别雷、布罗茨基等都对他非同寻常的诗思与诗艺做过非常高的评价。霍达谢维奇的诗尤以心理描写见长,同时不乏哲理与伦理因素。
热门推荐
  • 夜月若梦

    夜月若梦

    这是一个建立在未来科技世界与其定义的玄幻星球碰遇大背景下发生的故事。按轻小说的行文模式看大概会好理解那么一点。另外请无视书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眼里有星辰大海

    我的眼里有星辰大海

    当发现和自己恋爱了三年已经谈婚论嫁的男友林业和自己最讨厌的同事勾搭在一起,是应该哭哭啼啼还是潇洒走人在角落里舔伤口?渣男,陈以星不要了!可是,谁来告诉她,那个经常时不时出现在她视线里的季辰是怎么回事?喂喂喂,陈以星只是和季辰扮演的假戏啊,怎么真做了!不过,季辰温柔体贴人又多金,总比之前那个渣男好太多!可是,陈以星怎么会在季辰的书里看到一张和自己八九分相像的女孩?她也只是一个替身?车祸?失忆?曾经?谁来告诉她,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
  • 青春在奔跑

    青春在奔跑

    时光匆匆,不变的是回忆,难忘的是记忆,难过的是追忆!当我们匆匆忙忙为生活奔波的时候,总是想起我们曾经的青春。
  • 海鸥旗高高飘扬

    海鸥旗高高飘扬

    推进城副署长汉尼拔在面对蒙奇.D.路飞,老沙,甚平等一众实力越狱犯的时候,明知不敌,依然敢于上前,坚守自己的正义,能够说出:“什么啊……你不过是世间恶名昭彰的海贼加谋反者……什么救哥哥啊!!你这个社会败类少说漂亮话了!!就因为你们来到这片大海!!你可知有多少平民因为担心失去亲人的恐惧……而夜不能寐啊!!”作为守序善良侧的海迷,写一份关于我心中正义的故事。本书海军文,但是作者是个新人,节奏掌握的不太好,欢迎各位大佬多提宝贵意见。
  • 囚

    刘治邦午睡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他一边吃着虎家酱牛肉,一边品着上等小茅台,像活神仙一样,甭提有多么受用了。醒来以后,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好多年没有品尝过那种美味了。不想起来不说,这一想起来就放不下了,跟害了馋痨病似的,满脑子都是那种鲜嫩的牛肉味,赶也赶不走。他决定立刻就去买,一分钟都不再等了,等下去简直就是折磨和煎熬。拉开抽屉看看,里面有一张五十元的钞票,还有一些零碎的角币。他把五十块钱揣进口袋里,心想:五十块钱虽说买不上小茅台,牛肉还是可以买到一些的。虎家酱牛肉,那可真是难得的好东西哩。算一算,他已经八年没有上街买过东西了。不,严格说来应该是将近二十年。
  • 龙皇武帝

    龙皇武帝

    命运被摆布的少年,诸神创立的世界,远古龙凤的传承,是被囚禁的囚徒,还是一场惊天骗局?且看少年杨错,如何解命运残局,破迷浊世界!
  • 大山里的娃

    大山里的娃

    在不同的土地上生活着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人生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在群山里依然生活着一群孩子,无论发生多少事情,他们都在成长着……
  • 海贼王之做个坏人

    海贼王之做个坏人

    你说我是魔术师?不是,我只是会一些忍术而已;你说你恶魔果实厉害,不好意思,我是死神……
  • 最强万界大穿越

    最强万界大穿越

    本书(无敌爽文)倚天屠龙中,他神功大成,剑指千军万马!射雕英雄中,他结束乱世,铸就无上传说!天龙八部中,他大战群雄,夺得天下第一!神话、风云、斗破、遮天......每一个世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个世界都有着他的传说!穿越诸天,纵横万界,只寻一敌,只求一真!唯一群:65484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