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8200000009

第9章 1996海归归来(3)

虽然尼葛洛庞蒂访华多少有看自己学生的意思在里面,但活动的承办者是张树新,演讲会场又安排在张树新公司旁边。张树新为这次活动倾注了大量的精力,瀛海威的总裁办和市场部投入了30个人忙活了3个月。张树新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活动也做成自己的个人品牌秀。

1997年2月28日下午,尼葛洛庞蒂正式访华,出席为他专门组织的一场信息革命的报告会,尼葛洛庞蒂做演讲嘉宾。

这次报告会的规格很高,一是翻译是请张朝阳做的,当时请了一个专业翻译,但翻译得不好,不得不请张朝阳直接翻译,因为张朝阳能直接理解尼葛洛庞蒂讲话的意思和内容。二是这次报告会请了8位部长级的官员,官员总数也来了上百名。1997年的中国上下对西方还是有些顶礼膜拜的,为迎接尼葛洛庞蒂的访问,从政府到各方都很紧张,尼葛洛庞蒂的演讲报告现场会专门开过两次演练会,信息产业的几个巨头都在,连谁提问题、提什么问题都得事先安排好。那架势,不像是迎接一个国际友人,多少有些如临大敌。

尼葛洛庞蒂顶着未来学家的帽子,又是个西方人,加上政府的高度重视,另外还有各方的推动,这次活动最终大获成功,尼葛洛庞蒂也一夜之间成为中国的数字化教父。《数字化生存》也卖得不错,人们终于知道了未来世界是数字世界。两年后的1999年春天,尼葛洛庞蒂再度访华,演讲所在的中国大饭店无数人都想进去,但就是进不去。

回到1997年尼葛洛庞蒂的第一次访华,这次活动上最出风头的是张树新,她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地被其他互联网从业人员簇拥着迎接尼葛洛庞蒂的场面被很多在场的人铭记,并广泛传播。谁也不曾想到,一年后,她就远离了这个舞台的正中央。而张朝阳则是尼葛洛庞蒂访华的最直接受益者,他不仅给尼葛洛庞蒂做翻译,而且全程陪同,不断地向采访的媒体介绍自己是尼葛洛庞蒂的学生,有一张着名的照片能记录下张朝阳当时的急切心情,在那张照片中,张朝阳拼命地往张树新和尼葛洛庞蒂中间挤。在这次访华事件中,张朝阳基本没花什么钱,却尝到了市场推广和媒体炒作的甜头,之后,其无师自通,成为一名个人品牌秀大师。直到今日,张朝阳也一直牢牢地占据着媒体焦点的正中心。

靠股东贷款挽救了搜狐

尼葛洛庞蒂的访华让张朝阳一下子获取了注意力,也由此吸纳了诸多人才的加盟。不过,张朝阳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他所创办的爱特信公司账上现金已经消耗殆尽,需要进行第二轮融资。

如果说第一次融资的股东多少是基于对张朝阳个人的信任以及私交的话,那么第二次融资则再也没有这样的情感因素帮忙。对于张朝阳来讲,这次融资的过程几经起伏,长达半年的融资经历令他刻骨铭心。

在张朝阳的印象中,当时的美国人对中国十分陌生,几乎没有投资人愿意听他的计划。事实上,那个时候能够找到一个愿意接见这个中国创业者的投资人都很困难。

在罗伯特和尼葛洛庞蒂的引荐下,张朝阳自费前去美国加州见那些亿万富豪。他先在加州的一个小旅馆住下,用绿卡租了辆车,然后用了两天时间不停地打电话与几位可能改变他的公司命运的人约定见面时间。

1997年9月11日让张朝阳终生难忘,他至今为自己在这一天表现出来的能力而骄傲——在这一天中他马不停蹄地见了4位风险投资人。

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张朝阳应该在早上9点先去见英特尔投资公司的人,接着是12点与世纪投资的负责人会谈,下午3点是软银,下午5点则是后来给王志东投资的亿万富翁罗伯森·斯蒂文森。前三位投资人都在硅谷附近,而最后一位则在旧金山。

为了充分利用分分秒秒,头一天晚上张朝阳利用雅虎地图已经把路线搞清楚,准备第二天飞车前去会见这4位超级富翁。

谁知道第一个会面就被推后了半个小时,虽然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面,但当会面结束时,已经中午12点了。张朝阳匆匆在麦当劳买了食物然后一边开车一边吃地赶往世纪投资。

当张朝阳见完前三位投资人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再加之那天赶上旧金山的地铁罢工,所有的车都在地面上爬行,严重的堵车迫使张朝阳勉强开下高速公路。到了距离罗伯森·斯蒂文森还有7个街区的时候,他将车弃置在一个停车场后提着笔记本电脑飞奔着跑到了见面地点,他到的时候,罗伯森·斯蒂文森已经等了他将近一个半小时。还好,双方谈得不错,罗伯森·斯蒂文森表示出很强的投资意向(但最后并没有投资搜狐,倒是后来投资了四通利方,成就了新浪)。

张朝阳那天见的4拨投资人,最后实际投资给钱的只有一家,那就是英特尔投资公司。即便英特尔投资公司,也给的并不利索。英特尔投资公司对张朝阳进行了前后长达6个月的问题“审问”,平均每天6个问题。有一天晚上英特尔投资公司的投资人打长途电话过来说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张朝阳当时在发烧,但是生怕投资人觉得自己身体不好最后不再投资,所以不敢说自己在发烧,只能咬牙回答他的问题。

1998年到2000年上半年,英特尔投资公司的投资关注方向是软件市场,目的是为了促进硬件的销售。“而要去了解一个市场,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资其中的一两家企业。”在这个阶段,英特尔投资的洪恩、速达、适普等都是软件企业。

搜狐所代表的门户网站,最初并没有进入英特尔投资的视野。英特尔总部投资部曾流传一份投资建议书,但他们最后没有投,而他们错过的这家公司叫雅虎。1997年中国互联网官方出了一个调查,称阻碍中国人上网的第一大原因是中文网页的缺乏。英特尔因此认为投资像搜狐这样的公司可以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而这又能带动电脑和服务器的销售,于是,搜狐成为英特尔的投资对象。

英特尔的投资对搜狐至关重要。英特尔本身也是中国互联网广告业的大金主。中国的网络广告起源于1997年3月,当时灵智大洋互动媒介部经理吕勇代表IBM在ChinaByte上投放了一个banner广告,几乎在同时,英特尔也为其新出品的奔腾处理器在ChinaByte上试水网络广告,这一单同样来自吕勇。

第一个Flash广告也来自英特尔,同样是吕勇的杰作,当时设计的是一个礼花的动态广告,点击下就会爆炸,以此比喻奔腾处理器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但当时有不少人是晚上上网,于是那些天,在一些上网用户聚集多的小区里,经常响声一片,因此投放了两天后被投诉而拿了下来,但对客户来说,效果还是起到了。吕勇后来去了“好耶”当首席运营官,这位说话慢条斯理,喜欢食辣的中国网络广告第一人目前依旧是中国网络广告圈内的重量级人物之一。

今天看来,张朝阳选择从海外融资的行为在那个时代是一个很重要的举动,他至今认为这给中国互联网行业起了启蒙的作用,他自己甚至用了“前所未有”这样的形容词来描述这个事情的重大意义。在融资的那段日子里,张朝阳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那间办公室兼卧室的桌子上、地上,或坐、或躺、或趴着写他的商业计划书。

张朝阳认为,他那份完备的商业计划书在当时具有空前的前瞻性,例如他预言了一个商业网站应该是资讯和导航,也形容了门户的特征是信息的集合者而不是制造者,甚至还描述出了广告收入的曲线,以及对页面点击率与广告之间成长关系的算法、收入模式等。不过,这更多是他的自说自话,谁也不曾看到这份商业计划书。

在张朝阳写这份商业计划书的时候,他还没有一笔网络广告收入,到了1997年11月,第一笔融资来的钱几乎快花光了。那时,他甚至到了把最早进入公司的两名员工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问他们当月的工资迟一个月发可不可以的地步,因为他那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交房租。

张朝阳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向董事会求救,最终董事会为张朝阳提供了一笔10万美元的“乔治贷款”,让张朝阳用这笔钱先“度日”,把公司继续经营下去。而这笔贷款张朝阳日后需要用利息和股权去偿还。

这笔“乔治贷款”到位后,使爱特信又撑到了1998年3月。当年4月,爱特信公司获得第二笔风险投资,投资者包括英特尔、道琼斯、晨兴、IDG等,共220多万美元,爱特信也由此更名为更响亮的搜狐公司。

明星销售张朝阳

在获得第二轮投资后,张朝阳明显感觉到了股东对收入要求的压力,他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跑客户上。

除了英特尔、IBM、微软这些IT跨国公司,在当时的中国其他行业几乎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网络广告,但很多人能接受做个网页的概念,因为网页实实在在能看到。

张朝阳就在做网页的客户中试探着发展他的广告主。“您能不能试着投一个网络广告?”是他经常对这些网页客户说的一句话,接下来他就必须向这个客户解释什么叫网络广告。搜狐最早的主顾——北京牛栏山酒厂就是这样先做网页后投放网络广告的形式成为搜狐的客户的。

张朝阳同时四处接受媒体的采访,不断借着报纸版面和电视画面讲述什么是互联网,搜狐是什么,网络广告又是什么。张朝阳总是不厌其烦地强化自己的地位,推广公司的品牌。至少从商业模式上来说,他必须这么做,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才会上自己的网站,才会带来更多的流量,才会有更多的广告主予以投放。

张朝阳称誉为最勤奋的CEO,声称全中国500强的企业CEO他都认识,这基本没可能,但他的确交游广阔。同时他也很拉风,知道自己的符号作用,他只有不断出位,媒体才不会遗忘他,他不在意人们怎么评价他,只要他的目的达到了就可以。在这方面,那段时间的张朝阳让人想起了甲骨文软件公司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

但他生活中的朋友,如美通无线的CEO王维嘉和西陆网董事长耿俊强都认为,在日常活动中,张朝阳相当内向。这真是一个矛盾的人,但又是一个知道怎么样释放自我的人。

1999年前后,张朝阳不作秀不行。当年由四通利方与华渊合并而成的新浪拥有8000万美元资本,其迅猛的成长势头让还没有完全认清方向的张朝阳不知所措。而ChinaRen.com、renren.com等新生代门户网站也依靠近乎疯狂的烧钱一夜成名。对于只有两岁的搜狐,它随时可能被遗忘。但由于融资不利,可供其使用的资金只有新浪的1/10——按照当时的游戏规则,几个月之内就可能弹尽粮绝。

为了确保搜狐不被遗忘,张朝阳选择了最便宜也最有效的方法:树立个人品牌。一度,他像其他所有CEO一样大谈“泡沫就是互联网的革命”,而自己却紧张地压缩成本。

张朝阳的个人品牌效应带来的成效显着。搜狐的销售人员至今津津乐道的是,当时很多不愿见搜狐销售队伍的企业听说张朝阳亲自来谈合同,一切就变得极为容易。甚至当年很多企业的员工在门口等着,就是想亲眼见见这个“明星”。

前《北京青年报》记者、现互联网协会数据中心主任的胡延平讲过一个笑话:一位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归国的留学生,拿着《北京青年报》报道张朝阳的那期报纸找总编,要求《北京青年报》以同样的篇幅报道他:我是张朝阳的校友,我也做网站,为什么宣传他,不宣传我。

一个明星就此诞生,直到今天,张朝阳依旧是这个行业的大明星,而且是最具知名度的那一个。

同类推荐
  •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20几岁的年轻人介绍一些最基本、生活中最常用的经济学原理,从而让年轻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探究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日常行为,理性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本书介绍了金融危机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如何退出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控制已然不可避免的泡沫,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进行结构调整,如何解决高房价问题,如何解决失业问题,如何解决老龄化问题,如何推动下一步的改革,“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如何避免主权债务危机,如何避免二次探底,如何改革全球金融体系;中国崛起时代,“中国与世界”之间,如何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如何懈决人民币升值问题,如何进行海外投资,如何解决即将到来的中欧、中美经济;中突,如何与全球经济互动,如何让自己的崛起之路更加顺畅——这一系列问题,作者都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作为“时代见证”系列丛书之一,《逆袭之路》通过对近两年来知名企业的市场表现进行分类,一类是在创意年代把握机会为消费者带来惊喜表现,在这场过山车的运动中成功的攀上更高位置;另一类是盛极而衰期待华丽转身的代表,他们更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这一场运动是重上高峰还是荡到低谷。本书不是一般的企业案例书,它通过财经记者的专业分析,让读者看到企业的市场表现和战略特点,从中可以找到自已的判断分析。
  • 循着改革的逻辑:一个经济学人的时事观察(上)

    循着改革的逻辑:一个经济学人的时事观察(上)

    《循着改革的逻辑:一个经济学人的时事观察 2009—2015》是由作者胡敏2009年初从经济日报社评论理论部调到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后合并到办公厅)五年多来在业余时间给报刊撰写的一部分文章汇编而成,分为经济改革篇、时政文化篇、媒体访谈篇、综述品书篇等四篇,涉猎经济、行政、文化、党建等热点问题,覆盖面比较宽。同时,本书还选择了几篇作者自己采写的反映学院干部教育培训的纪实通讯或特写,这些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时代的主旋律。内容详实,语言严谨,集学术性、理论性与现实性于一体。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热门推荐
  • 鬼道凌云

    鬼道凌云

    鬼族被灭,少年百万年后苏醒,从此踏上复仇之路
  • 强娶王妃:王爷太霸道

    强娶王妃:王爷太霸道

    望着眼前疾驰而来的卡车,她毅然撞了上去!没有前世的记忆,她也在这世,爱着他。即使忘记了他,她也会执着得追寻心中的感觉,她相信,他就是那个他。他,帝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识的霸道王爷,却立誓终身不娶!只因他一直在寻找她!他没有失望,她找到了他。他会守护她生生世世,而她也会陪着他千秋万载,永不分离。她愿以三世的生命,换他一世的纯洁无瑕。
  • 李嘉诚经营策略:人情特色的独门生意经

    李嘉诚经营策略:人情特色的独门生意经

    本书全方位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名大商人,开创大事业所遵循的大法则;揭示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和他独一无二的生意经。
  • 灵蛮

    灵蛮

    张蛮一个世俗家族的普通少年本应过着平凡的生活一场际遇造就开启不平凡的人生“只要你在人生便是多姿多彩你不在站在巅峰又如何”张蛮喃喃自语。。。
  • 樱之草

    樱之草

    我们曾在这樱花树下相遇,曾在这里许过若言……
  • 邪王诱爱:狂傲爱妃不好惹

    邪王诱爱:狂傲爱妃不好惹

    前世棋子、今生祭品,她的价值难道就只有这些?世人皆知她懒笨凶馋,却有几人猜到她笑里藏刀?唯有他慧眼识珠、死缠烂打。娘子~为夫可是你名正言顺的童养婿,你得负责养我!堂堂圣君还需要她养?骗鬼呢!腿长在她身上,惹不起她还躲得起!胡说:主人,前有十万大军伏击,后有三万魔兽拦截;胡闹:主人,左右两翼各由他昔日的情敌把守,据说是来凑热闹的;胡扯:主人,要不您就缴械投降吧,说不定还能争取宽大处理……
  • 花轿子

    花轿子

    1955年,我9岁。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手术,医生开了休学一年的证明。三月,第一场春雨过后,爸在胡同里拦了一辆马车,去月坛的市儿童医院,把我接回到东四北大街的家,车费花了一块多,妈直心疼。我的屋子显得比以前小了,窗户被我奶奶擦得雪亮,蓝格子的床单整齐得连个褶儿都没有,阳光从玻璃窗照进来,哪都是新的。爸背着我进了屋,像放一件易碎物品一样,小心翼翼地把我放到床上,我坐在床沿上,抬头看着爸、妈、奶奶,他们的眼睛里都写着同样的字:担心。
  • 汉明宫嫣

    汉明宫嫣

    汉惠帝皇后的真实身份……魏忠贤当时权倾朝野,却不觊觎皇位?懿安皇后怀孕十月,皇上却不管不顾,被魏忠贤所害,胎死腹中?……我张嫣透过烽火连天的历史迷雾,叙述“历史”、告知“真相”。
  • 缘缺

    缘缺

    本就是却情司里断情手,却要作什么牵线搭桥的伪红娘。作了这么多年毁人缘份的恶人,想不到自己也有造缘全分的时候,当真是造化弄人。缘劫,缘结,又或许这一切原是一场劫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