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1100000020

第20章 如饮水故 当思其源(2)

刘成德让师傅在后座上坐稳了,他左脚蹬在脚踏子上,右脚掌着地猛一发力,车子跑了起来,右腿一抬,从前梁上跨过去,双脚用力蹬起来,车子快速跑起来,与此同时,弄了三响车铃铛,这相当于“三声炮响”,正式起轿了。

骑了些路程,师傅心疼徒弟:“我下来走一会吧。”

“不累,这才多点路。”

师傅的一句话,竟叫刘成德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说过的话。

刘成德,一边蹬着车子,一边拉呱。

小时候,父亲背着我,走了好远好远的路。怕爹累了,就说:“爹,我下来走一回吧。”

“不累,这才多少路。”

从归德往西南,走着走着到了孝里,小山不高,上边有个小石屋子,是郭巨墓祠。大了知道,那小石屋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郭巨是二十四孝之一。

我父亲上过几年学,是知书达理的。俺那里起名,晚辈的要避讳长辈的名字,父亲叫德广,却给我起名成德。俺这一辈子,只有好好积德,好好成德,让德广,让德大,德真的广大起来,俺才算尽了孝了,也才不负俺爹给起了这名。

记得十五六岁的时候,父亲说,你以后,要能挣点钱,买辆自行车,带着我,到泰山底下,把车子一存,咱爷俩爬个泰山。

我当兵的第二年,父亲就去世了。当爹的一辈子就给我说了一个心愿……父亲走了,才51岁啊!

我转业前就买了辆自行车,父亲却转不回来了,坐不成我的自行车了。

师徒如父子。我带着您,就像带着父亲。师父,师父嘛!

……

刘成德一路上聊着,师傅一路上感动着。

那时条件差,请师傅吃饭,也没什么好菜,无非油炸花生米、炒豆腐皮之类。但刘成德态度是诚敬的。他说,过去,得磕头拜师,隆重地弄个仪式,咱是党员,是干革命的,不兴老一套了,但礼我得给师傅行,我当过7年兵,给您敬个军礼。说着,一个立正,一个庄严的军礼。师傅热泪盈眶,不愧当过兵的,老实、温和的刘成德,军礼行处,透着威武之气,雄壮之风。

刘成德对师傅一直很好,师恩要永记,应该对师傅好。他记得,儿时,父亲讲过闵子骞敬师的故事。闵子骞投师孔门,家贫交不起当学费的束修(干肉条),他就为老师奉上一缸精心酿制的佳酿。“哈哈,曹溪之水,怎能抵得上束修?”同学中有人嗤笑闵子骞。“闵子骞远路求学,精神可嘉。”孔子讲学时故意说,“虽是曹溪一滴,远胜束修百条。”闵子骞勤奋好学,严于律己,成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后来,闵子骞随孔子列国游学,病卒于长清境内,他的墓就在济南城里。

师傅退休后,住在城里,刘成德有空的时候,就大包小包地提溜着东西,去看望。每年下来香椿芽,刘成德掰上透着特有香气的椿芽,带点土鸡蛋,叫师傅尝个新鲜。

刘成德平时常对孩子说:“帮了人忙,别记着;人帮过咱,别忘了。”

有一天,刘成德带着东西,鸡蛋、牛奶、蜂蜜、香油,等等,来到邻村的冯玉柱家。他躺在床上,已经起不来。他想不到刘成德会来看他,他不明白刘成德为什么来看他?“您安心养病,会慢慢好起来的。”刘成德深情地说,“我家以前盖屋,那时孩子们还小,还不顶用,您给操持着,招呼人,帮着盘算盖房的事。里里外外,亏了您!人不能忘恩。”

……

天忌薄情寡义,地喜敦伦厚德。但是,在人当中,根本不报恩的,以小惠报大恩的,不鲜见。对于冷清寡薄的人,就是拼上命施与厚恩,得到的可能是口惠而实不至,或一点点象征性的小意思。如果施恩图报,那就自寻烦恼。刘成德没烦恼,他“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他大悟了:不图报恩,厚重感恩。

我们太需要感恩了。感恩太阳,使日子阳光;感恩月亮,使生活明媚;感恩山河,使生机盎然;感恩春雨,使心灵滋润;感恩空气,使呼吸顺畅。没有这一切的一切,有自己的一吗,有一的一切吗?

甚至要感恩小小的蚂蚁,蚂蚁告诉人们:在虚空中,我们都多么渺小,都多么微不足道,不能傲慢,永远地,永远地谦卑。我们太需要感恩了,大海不竭,感恩不尽。

人有时,忘记了感恩,

夜里,看看天吧,

满天的星星为何闪烁?

夜空这棵大树,

挂满了放光的感恩香果。

人需感恩者甚多,孝亲尊师报国必不可少!《新华文摘》的《大器:院士徐僖》就令人感动。

2013年2月16日,92岁的“中国塑料之父”徐僖,放下还未干完的工作,走了。

他说:“我现已年逾九旬,尚未脱离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我没有风烛残年之感,也没有仅能发挥余热的凄凉。人生的乐趣在于无私奉献。我现在考虑的是如何与国内同行、海外华人共同努力,树立我们中华民族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声誉和地位……我最大的心愿是:我们的祖国富裕强盛,中国人能在世界上普遍受到尊重。”

我深深为徐僖的报效祖国的真诚所感动。僖者,何也?《说文解字》注释为:“僖,乐也。”徐僖——报答国恩曰僖。

徐僖在困难的求学时期,得到指导教授侯毓汾的帮助。那次,车子已经徐徐开动,侯教授突然从车里甩给徐僖一个小包袱:“用这点钱在遵义好好读书,好好生活,不用你还!”车子开走很远,徐僖眼泪巴巴地打开小包袱:“天啊,里面全是金耳环、金项链一类的金首饰。”

徐僖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是院士,他还跑到侯教授在大连的家里打扫卫生,擦洗桌椅,整理书柜。他说:“世界上应该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真诚的爱,大家愉愉快快创造更好的生活。”

我深深地为侯毓汾的师恩和徐僖的报恩所感动。

刘成德是感恩的,确实感恩!他对母亲的孝,是感恩的动人写照。

80多岁的母亲杜阳奎,脚是缠裹过的小脚,走起路来,本来就晃晃悠悠的,雨后路滑,她在村里行走,不慎滑倒。儿媳妇听到咋呼声,慌忙跑去,背起婆婆,急急回家,赶紧换去泥水衣服。老母亲犹如轰然倒地的一棵老树,枝干匍匐,只有根还连着地。千番治疗,万般难起——母亲瘫在了床上。

那时,刘成德还上着班。他弄了个小床,摆在母亲躺的大床旁边,天天晚上陪伴着母亲,翻翻身,倒倒水,细心地伺候着娘,一晚上,不知道起来多少次。有时,正睡着,听到娘一声咳嗽,就像在军营时听到早上的起床号,骨碌爬起来,慢慢扶起娘,轻轻捶捶背。刘成德有空就给老母亲洗洗脚,擦擦脸,揉揉手,让娘舒服舒服。他做这些很仔细。夜夜,月月,年年,刘成德总是耐心地照顾着。

母亲不能自理,刘成德的媳妇格外地辛劳起来。换洗衣服、床单,换洗一块块褯子。刘家小院里,又多扯起好多条绳子,挂得满满的,褯子啊、床单啊、衣服啊,在风中飘摆着,在阳光中摇曳着,这是一件件爱的幢幡,这是一面面孝的旌旗。

婆婆拉着儿媳的手:“俺怎老不死,活着拖累……”

儿媳忙打住婆婆的话:“娘,可别这么说,您老人家得活过九十,活过一百,您走了,没娘给俺说话啦!”

“俺命好啊,摊着好儿媳。”娘流着泪说,“成德命好啊,摊着好媳妇!”我曾赞叹她对婆婆真好!她笑了笑,实话实说:“婆婆跟娘一样。俺从进了刘家门,没给婆婆红过脸,婆婆对俺像亲闺女,俺待婆婆像娘家妈。”

娘家妈,婆家妈,无有分别;古代人,现代人,皆需孝心。

刘成德老家那一带,有个风俗,每年正月十六日,出太阳前,往北跑百步,可去百病,纳百福。刘成德是一九三七年正月十六日晚上生人,那天早上,母亲一如往年出了门,有人劝她快生了别跑了,她却坚守这个风俗,这天她是为孩子纳福。她一步步稳稳地走着,不敢跑起来,怕颠着腹中的孩子。

又是正月十六的早上,老母亲叹了一声:“再也不能跑百步了……”

刘成德心中一酸:“娘,我背着您去……”

“这成什么?不行……”

“您要生我那天还跑百步,背您老人家有什么不可!”

刘成德给娘换上干净的新衣服,洗了脸,擦了手,梳了头,把娘好好打扮一番。

村外已有不少乡亲在跑百步。刘成德背着老娘,一步步稳稳地走着,不敢跑起来,娘当年怕颠着腹中的孩子,他怕颠着背上的老娘。特殊时刻的两次跑百步,不同的,娘在背上,子在腹中;相同的,腹中背上都是爱,感天动地母子情。刘成德背负老娘,稳稳地走着百步,心中祝福着老人:去百病,活百岁。儿的两脚走在新春的大地上,娘的双泪流在苍老的脸庞上。喜鹊叫喳喳,到处发布着消息,肩题:百善孝为先,五福寿为首;主题:大孝子刘成德背老母“跑百步”。

从母亲去世后,刘成德每年的正月十六日,都去跑百步,跑得庄重,跑得神圣,他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慈母。

在刘成德的院子里,在两棵香椿树之间,一个精美的蜘蛛网挂了起来。蛛网,您想网住什么?春总是脚步匆匆,春来了,好不容易来了,想把春网住!

蜘蛛爱春,惜春,感恩春,它不停留在嘴上,感恩在行动上。蜘蛛无言,妙网高悬。蜘蛛结网,疏密有道,张弛有法,前后有序,丝丝相扣,环环相连,循循相因,尽演天道。

感恩,是天道,是地道,是人之道,道是本然!

大家常说“谢天谢地”,这词里就颇有含义。有了天泰,有了地宁,才能有人的安泰、宁静,谢天谢地吧!

古今中外有很多感恩的名言:“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吃水不忘挖井人”……

道家说:“四恩三有均利益。”

佛家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洛克说:“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分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英国谚语:“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者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希腊谚语:“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古今中外有很多感恩的故事——刘备求才若渴,三顾茅庐,诸葛亮感知遇之恩,出山效力。他在《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从入世到去世27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知恩图报的古代典范。

有一次,我晚饭前赶到刘成德家。真有口福,刚坐下,就听到街上有吆喝声——“热豆腐,卖热豆腐了……”是房士臣的儿媳妇卖的,2元2角一斤。这热豆腐,她做上一包,不出村就能卖完。王玉芹大娘出去买了一斤,卖者给配了一小袋韭菜花佐料。她老人家又给我下了一大碗面条,两个荷包鸡蛋。白花花的豆腐,还冒着热气,蘸着散发特有韭香的绿莹莹的韭菜花,味道很是特别。生津开胃的韭菜花,叫我食欲大增,吃得头上冒汗。本想吃一半豆腐,韭菜花却有着挡不住的诱惑,我竟然风卷残云似的,全部吃光。看着我如此好的胃口,两位老人很是开心。

韭菜花,叫我心感情动!小时候,母亲喊着一块去推碾,韭菜花、青辣椒掺乎在一起,用碾子碾。个子刚够到碾棍,拱嗒拱嗒地推着。碾成细末,腌制好的韭菜花,微辣里溢出韭香,我从小就好吃。而小时好玩却不好一圈圈转着推碾。我现在好想推着碾碾韭菜花,与母亲一起推碾,推上百年、千年,千年韭花香,万年母子情。可如今,子欲劳而母不在,独自抱着碾棍,转着年轮,苍凉一声:“娘——天堂可有韭菜花?”

韭菜花,叫我梦绕魂牵!

韭花瘾已过,《成德之道》如何成?

回味着韭菜花的味道,竟想起了五代时的著名书法家杨凝式的《韭花帖》,每次读帖仿佛觉着其字里行间飘散着诱人的韭花香,每次临写好像舌下汪着韭花色的津液。

“无一字不造微入妙”的《韭花帖》,同王羲之《兰亭序》、王徇《伯远帖》、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并称为“天下五大行书”。

话说杨凝式昼寝乍起、腹中正饥,恰得一盘韭花,吃了深感味美,当即信手成折,以谢美意:“昼寝乍兴, 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馐,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凝式状”。

杨凝式是梁、唐、晋、汉、周五朝元老,官至太子太保。那韭菜花,咱除了自己吃,送人都觉着怪寒碜,拿不出手了,人家没送海参燕窝、冬虫夏草,却把韭菜花送给朝廷的大官,大官还当成“珍馐”,“充腹之馀”,还“铭肌载切”。他老人家不是连吃加拿,而是吃完一抹拉嘴,忙不迭地弄谢折。这一谢了不得了,谢出绝世之作。知谢,致谢,至谢,令人感甚慰甚!一盘韭菜花叫杨太师“疯子”般地激动,现在有的人花天酒地、山珍海味之后,因喝多吃广而麻木不仁,连个手机短信也想不到发,更别说执笔写信。有的人,一谢而成不朽之作;有的人,不屑而发腐朽之气。

我今韭花瘾已过,《成德之道》如何成?

同类推荐
  • 妖娆罪

    妖娆罪

    本书是当代“新古典主义诗歌”代表诗人程维的最新作品集。这些作品既根植于地气之内,直面现实,有超越了地域性经验而于读者更丰富启示与想象,拥有了寻常诗歌中少有的叙事性细节元素与色差剥杂的奇妙画面感,包含了作者对生活与文学创作的诸多想象。
  • 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1949—2009)

    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1949—200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戏剧性变迁,中国文艺学也经历了多次转型。本书在以“史”为主要线索的基础上,以文艺学思潮为主体安排章节结构。全书共分二十七个专题。作者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在清晰梳理各种文艺学思潮的基础上,分析了文艺学发展的内在脉络,力求全面而有条理地呈现文艺学六十年的发展历程。
  •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第三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懂得眷顾亲情的人,往往更容易幸福。因为“为人父母”,我们才可以在八小时以外,在拖着疲累身体打开家门的瞬间,找回童年的烂漫与不设防的温柔。那是一场后青春时代的“逆生长”,是你的生理年龄在变老,然而托孩子们的福,才有机会体会那些懵懂目光背后澄澈的心灵,以及有机会弯下腰,体验100厘米世界中,那些真纯的好奇与热切的张望。我倾尽全力教予你善良正直,不过是期冀你用温柔的目光看待周遭,以及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 中国寻路者

    中国寻路者

    《中国寻路者》是解放日报特聘首席记者、高级编辑高渊的人物特写选集。在本选集中,作者对那些在中国当代发展模式上贡献过力量的重要人物,那些改革的探路者,进行了细致地刻画。包括:邵宁、王新奎、周其仁、陈佳洱等15人,和“WTO谈判者”“东京审判中方三杰”两个人物群体。这些人物的人生,既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侧影。作者通过温糯和软的访谈书写,将受访者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与国家命运串联起来,闲话中国70年发展史。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火花,为新中国70年巨变留下珍贵实录。
热门推荐
  • 凤凰劫之凤凰涅槃

    凤凰劫之凤凰涅槃

    一场神魔大战在昆仑山拉开帷幕,存活下来的凤凰族突遭灭族之灾,唯一活下来的一只凤凰断瑕一心想耍找出灭族的真凶……她苦苦寻找,苦苦等候的那个所爱之人原来是她被屠师门的凶手。你不是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没人能剥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谁也不行。你还说过如果你身边有那么个少年你一定不会背弃他的。可是他屠了她那么多同门师兄弟,她要怎么原谅他?还是本来就是命运的捉弄?这场不可逆转的命运又会将他们拉往何处……
  • 重生国医商女

    重生国医商女

    重回七零年代,她有前世几十年的记忆,还有天赐的随身药田空间,并修得一身高超医道,金手指又粗又壮的她,努力经商,成就圣手国医之名。前世那个她只能仰望的腹黑无敌大霸主,此生,她却在他落魄之际,提前将他俘虏,和他一起携手前进,和他生出一窝小猴子,奔向完美幸福的生活。
  • 白露为霜道阻长

    白露为霜道阻长

    锦州城中有歌谣唱道:“白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不出门,百鸟朝凤为听琴,容颜赛过天外人。”红颜惹天妒,一朝风雨改变人生路,别经七年,她名扬天下,难解思亲苦,再见亲人,相遇不能相认,再见青梅竹马,红装大马另娶她人,此生有情难再续······
  • 拂剑行

    拂剑行

    魔王重生,腰悬日月,剑挂乾坤,平地涌泉,送上青云。
  • 青藏天空

    青藏天空

    这是作者格绒追美的“青藏三部曲”之一。三部曲由长篇辞典小说《青藏辞典》、跨文体写作短文集《青藏时光》和中短篇小说集《青藏天空》构成。《青藏天空》的小说除了关注普通农牧民日常生活之外,笔触伸延到藏文化的核心地带,探及生与死、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代、科技与灵修、艺术与信仰等重大人生命题。青藏不仅是自然海拔高度的地球“第三极”,也是人类精神的高标和艺术探索新的天空。
  • 天选恶人

    天选恶人

    仙、凡、神三界,人、妖、鬼三修。修罗九大圣地,中原十大宗门。炼血、修魂、纳气噬灵,炼丹、炼器、制符布阵。冲穴映星,掌握诸天之力。封圣成仙,滴血重生,魂游太虚。神形合一,随心所欲,不死不灭。这将是一个光怪陆离、精彩绝伦的玄幻世界。……故事从顾天星魂穿异界,附身在一个懦弱的废材少爷身上,然后被天选恶人选中开始。
  • 末世舒蘅

    末世舒蘅

    凌晨两点半还不回家的舒蘅宿醉醒来后的下场就是:电梯遇尸,亲眼见鬼。面对混乱的世界和身后的危机,舒蘅选择一跃解千愁……一个群尸狂欢如潮、动植物疯狂变异的丧病世界。看舒蘅如何先后达成保温水瓶抡丧尸,腿咚丧尸,优秀运用仙人球堵尸嘴等成就,并解锁猫狗双全的人生赢家称号。
  • 经纪人恋爱日常

    经纪人恋爱日常

    娱乐圈,经纪人和明星的恋爱故事,没有原型,纯属脑洞。
  •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从领导力的内涵和起源入手,以东西方理论互相借鉴、中外思想互相参照的方式,分析如何提升领导力:提升领导力应注重行为、态度和风格;提升领导力应考虑权变和情境;提升领导力应把握好权力与政治的运用;提升领导力应注重激励和沟通;提升领导力要善于变革和创新。同时,提出通过领导胜任力模型、领导者的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力开发技术与实施等方面进行领导力的开发。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表现为“跟我来”、“看我的”、“一起干”。制约领导力提升与开发的因素主要有:道德失范;权力滥用;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协调失衡;思维僵化;心理障碍;言行失体;眼界限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