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300000037

第37章 帝国斜阳(1)

一、加冕典礼

1952年2月6日午夜,在大英帝国摇摇欲坠之际,被血栓病折磨达4年之久的乔治六世驾崩,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从千里之遥的东非匆匆归来,继承了王位,是为“伊丽莎白二世”。

如前所述,伊丽莎白公主成长于炮火纷飞的年代,性格、意志经历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正如约克大主教所言,“伊丽莎白公主是一个谦逊、美丽、无比贤惠的姑娘,在她的幸福里面,既有对她献身公职的奖赏,也孕育着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憧憬”。1947年7月10日,她与希腊亲王的儿子、英国皇家海军上尉菲利普·蒙巴顿订婚,4个月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那一天,80高龄的玛丽王后尽享欢乐幸福。欧洲各地的王室都派出代表到场祝贺,丹麦和南斯拉夫的国王和王后、挪威国王、罗马尼亚国王、希腊王后、尼德兰的女摄政王和伯尔尼哈德亲王,以及比利时摄政王、瑞典王储及夫人,甚至包括伊拉克的国王等,来宾中既有在位的国王,也有流亡中的王族。在这场盛况空前的未来女王的婚礼面前,各位来宾的王室的伟大与显赫都只能代表过去,而当下温莎王朝延续的英国王室无疑是最成功的例证。

1953年6月2日。在伊丽莎白继承王位一年多时间后,她已经做好担负不列颠君王历史责任的准备,那时她27岁,有2个孩子——查尔斯王子和安妮公主。当她只有10岁时,她经历了因其伯父爱德华退位带来的王位危机。所以,这一天不仅仅是王位的登基仪式,还象征着王室的稳定延续和复兴。

10时30分,伊丽莎白女王在爱丁堡公爵的陪同下乘坐镀金皇家马车从白金汉宫出发。大街两旁早已挤满了等待目睹盛况的人群,有的甚至已经等了一夜。8匹马拉的皇家马车非常引人注目,经过大街时,两旁的人群爆发出了阵阵欢呼声。据估计,有300万人见证了巡游盛况。

尽管天气预报说艳阳高照,天空还是下起了毛毛细雨。但是人们的情绪并没有受此影响。皇家马车到达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后,女王下了车。女王头戴王冠,身穿深红色貂皮质地金色丝绒镶边的长袍,肩披金银色相间的白缎纹外衣。长袍上穿着钻石、水晶、蛋白石、紫石英,代表着国家的象征:都铎玫瑰、苏格兰风笛、威尔士韭叶和爱尔兰酢浆草。女王还有一支四叶的苜蓿,可以把恩泽和幸运布施给他的臣民和国外的嘉宾。

11时,女王进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后,接受大厅内四周嘉宾的欢呼。公元1066年的圣诞节,就是在这里,“征服者”威廉加冕登基成为近9个世纪来第一任国王。教堂里有8000多名来宾,包括王室成员、首相、总统、英联邦领导人。通过走廊后,女王娇小庄重的身影出现了。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神学家杰弗里·费舍尔询问女王是否宣誓,女王柔和的声音给予了坚定的回答:“我愿意。”

女王脱掉了长袍,穿着一件亚麻衣服站在那里。大主教把一种源于查理一世配方的混合油涂在了女王的身上;然后把一件镀金的长袍披在女王身上,让女王坐在了爱德华一世曾经坐过的宝座上。女王同时接受了水晶球、权杖、赦免权杖、镶有蓝红宝石的皇家戒指这些象征着权力的物品。最后,大主教把厚实的王冠戴在了她的头上。当坎特伯雷大主教向教堂四周东、西、南、北四面的人们引见这位女王的时候,臣民们高呼“上帝保佑伊丽莎白女王”。那时女王加冕后就成为掌管无数生命的统治者,而不像今天是人们的朋友。伴随着礼炮的鸣放、汽笛响起,“天佑吾王”的欢呼声响彻云霄,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

12时30分,宗教领袖首先表示效忠,然后是菲利浦亲王,其他人依次上前宣誓效忠。接着,女王行了圣餐礼。之后,女王该离开教堂了。

在返回的路上,女王手里拿着象征至高无上的王权的水晶球和权杖。

坐在敞篷马车里同行的另一位女王,也是此次的观礼嘉宾,同样受到了两旁群众的热烈欢迎。这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下午,还有一次飞行表演。女王在阳台上露面6次,向她的子民挥手致意。

21时,通过无线电广播,女王诏告全国人民,“我将全心全意地用我的一生来赢得你们的信任”。这一天也是电视大放异彩的一天,据估计超过2000万人观看了加冕仪式的现场直播——是收听广播人数的两倍——而且还有成千上万观众在海外收看。参加这一庆典的英国和英联邦居民有6.5亿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伦敦或在他们本国参加的。

在即位诏书中,伊丽莎白二世立志像她的父亲那样工作。一年以后,她又在温莎乔治教堂的墓地里同给予她影响最深的另一个人、她的祖母玛丽王后永久道别。

即位之初,女王和亲王便不辞辛劳,访问了英联邦的许多自治领,从百慕大群岛和牙买加,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锡兰、乌干达、尼日利亚等,不分国家大小、贫富、强弱,女王每到一处,总是给当地人民带来真诚的问候和祝愿。她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更突出自己作为澳大利亚女王和新西兰女王的身份,而不是把自己摆在不列颠女王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她在澳大利亚国会演讲中宣称“我不仅是个统治者,而且还是你们的公仆”。她愿意接见的是带有厚厚手茧的劳动者而不是社会名流和上层贵妇人。在尼日利亚,女王甚至去看望了当地一个麻风病患者居住地。这次访问始于1953年冬季,到1954年5月返回英国,历时173天,是女王第一次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访问。访问完成了国王乔治六世未了的心愿,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推延的尾声”,又是一次国际性的胜利检阅。不过,这次取得巨大成功的访问在非殖民化运动中注定将成为绝唱。

二、殖民撤退

1500—1800年间,欧洲列强席卷了世界。欧洲人在美洲、东南亚、非洲建立了他们可以传播自己的法律、宗教和文化的殖民地。有些地区,稳固地确立了他们的统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地方,殖民地人民发起的民族解放运动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呈愈演愈烈之势。如果殖民帝国坚持镇压开展独立运动的民族,无疑,这种做法与盟国谋求抗击***侵略的主张相互抵牾。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地的民族响应民族自决的号召,表达了决心为独立奋斗到底的决心。

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在“二战”前所辖殖民地总面积是其本土的130多倍。但“二战”后在短短几十年里就土崩瓦解了。面对这个事实,英国的不少学者和政治家们为殖民统治辩护,宣称帝国的终结是英国自愿撤退,给予殖民地独立的结果。真实的情形是,英国政府极不情愿放弃它的殖民地,但是迫于多种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羸弱的国家已经不再有力量也不再有财富来维持其殖民帝国机构的运转,他们最终不得不屈服于显而易见的事实:帝国的时代终结了。1947—1962年间,一场非殖民化的运动迅速席卷全球,差不多所有的殖民地都获得了独立,建立了国家形态,其中也不乏有些殖民国家主动地放弃了殖民统治。总体上看,非殖民化是一个艰难、苦涩、来之不易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王室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如前所述,1947年元旦,路易斯·蒙巴顿被委以印度副王(总督)的重任,而他在任的最重要使命就是结束英国在这块最大的海外殖民地的统治。客观而论,与其他绝大多数殖民冒险行动相比,英国在征服、统治印度的过程中并没有遭遇太多的抵抗,也没有付出更多的流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结束对印度统治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冲突和仇杀。伊斯美勋爵是英国驻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的参谋长,他在谈到印度独立前夕的局势时这样说: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要在大火燃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这就是必须马上撤出印度,英国的殖民统治已无法维持下去了。

当英国考虑不得不终结其在印度的统治时,却感觉到无从下手。

同类推荐
  • 三国庞统之谋略天下

    三国庞统之谋略天下

    庞统竟然是自杀?得到谋略系统,庞统要推翻历史,轰轰烈烈战三国,得谋士,商贾天下,令众大儒与天下枭雄干瞪眼。
  • 新中国的由来

    新中国的由来

    本书叙述新中国成立及以前的历史,旨在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历史脉络的梳理,特别是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外来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的情势下,顽强抗争和艰难探索,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新中国的历程的叙述,阐明历史和人民何以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适合党政干部、党团员、大中学生及一般读者学习党史、国史的简明读本。
  • 杨家将的历史真相

    杨家将的历史真相

    本书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北宋时期杨家将的历史真相,内容包括:杨家将故事的发生与演变;杨继业:中国式武将悲剧;杨延昭:郡马身世疑问多;杨四郎:移花接木成驸马等内容。
  • 三国铸神兵

    三国铸神兵

    意外穿越三国,竟拥有了铸造顶级武器的逆天能力。一个小小的米行少主,开始踏上历史舞台。创立武器山庄,垄断盐铁生意,打造无双步卒铁骑,招揽天下英才,一步步崛起……
  • 无敌大宋朝

    无敌大宋朝

    一个在高科技时代的人穿越之后,能干什么?屈居人下?那是不可能的!当当皇帝,佳丽三千生杀予夺?这只是开始!“若不能荡平寰宇,让万邦来朝——我段岩就算是白穿越了这一回!”坐在高高的王座上,段岩霸气的挥手对诸将下令道:“用朕赐予你们的战舰和枪炮,去替朕征服大洋对岸的那些土地,让那些白皮红脖子的家伙,统统臣服在我大宋的脚下……”(本书全架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群号460924259,欢迎童鞋们来聊!
热门推荐
  • 最动听的事

    最动听的事

    对她来说,爱情是天造地设的难得。对他来说,爱情是,自问我可以赢你,偏喜欢输给你。关于爱情这个主题,他们拿对方当标本,一起学习,齐齐进步。只是,某一天。二十七岁的他对二十四的她说:“要不要和我穿上校服,去校园补一段初恋。”然后,她慢慢地发现,他是一个恋爱新手,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天赋的恋爱高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家长能够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过程,获得为人父母的知识,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慢慢看见你

    慢慢看见你

    【1v1慢热甜文】小陆好几次看见小江抱着一大瓶可乐在街上走,以为这个姑娘对可乐爱的不行。在一起之后他每天往楼下教室送吃的可乐都必不可少。那天小卖部可乐没存货,他中午才买到,又给小江单独送过去。小江正被她同桌拉着袖子:“哎呀,可乐那么好喝一饮料你为什么不喜欢啊?”“喝了感觉自己会变黑。”小江煞有其事,“我不喜欢。”听了这话的小陆善解人意的该送牛奶。并不喜欢喝饮品,且故意说给男朋友听的小江,卒。————————————[心仪男孩常驻身边]歌词出处——《黄色大门》
  • 锦绣染浮生

    锦绣染浮生

    为奴为婢?不存在,且看本小姐翻身农奴把歌唱,只是这妖孽什么时候看上我的,还有自家那大少爷这脉脉深情的眼光是怎么回事?现在溜还来得及吗?
  • 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

    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

    南宋初的孔氏南渡无论在孔氏家族史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在近900年的历史中,孔氏南宗不仅在孔氏家族中具有特殊地位,而且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社会文化之中,孔氏南宗文化逐渐衍化为浙西南地方文化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本书在考察浙西南地区生活世界及文化传承的基础上,着重就孔氏南宗的符号特征与文化意义、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教育思想与文化教育活动以及宗族文化与宗族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深入探讨了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文化演变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了孔氏南宗的精神内涵及文化价值。
  • 浮光

    浮光

    当一个小摄影师爱上了大明星,他们恩怨纠缠,他们爱恋牵扯,鸭毛一堆,狗血一升,大团圆收场。可是,可是,你见过这样的大明星吗?你见过这样的摄影师吗?习惯了被人注视的人,总会不自觉地戴上面具。习惯了用镜头观察别人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寻找那面具上的微小裂痕。但凡热爱光影,关心传言,那便都与明星最近。近到用手触及报刊画片,就能亲密端详。所以摄影师谢明朗并不曾期许过能与言采有更多接触,对方太过璀璨,反而并非合情的交叉线。然而总是如此,有人长存在闪光灯下,就需得另一人为他按下闪光。或你,或他,或面目模糊芸芸众人,只为那仅有的一人在瞬间打上最夺目光华。他不巧要为他打出一束光。他不巧被拉近,得以窥知那束光背后,有怎样的今日和过往。二十四帧的美未必真实,编织出美梦的人未必流连梦境。太过入戏的好演员,大约总难能有真正的好人生。所幸,当浮光散去,长存在流光溢彩之中的浮华人影,终有一天,也能尘埃落定。留予他们的,并非仅仅只是爱情。  
  • 爹地,妈咪已出墙

    爹地,妈咪已出墙

    是谁说的“女追男隔层纱”?虽然他们男未婚,女未嫁,可是带着个拖油瓶,怎么才能追男人嘛!咦,这个男人对拖油瓶居然产生了兴趣,难道是……追男人,自然要持之以恒,五年不行,八年抗战,革命尚未成功,她暮思晴仍需努力,不拿红本本不死心!
  • 万灵光耀

    万灵光耀

    世间万物皆有灵人乃万物灵长,有启灵之能灵师修灵力,丹师炼灵丹,器师锻灵器万灵齐聚,光耀天地间。……一则预言,掀起地灵天波谲云诡。各族争霸,山河动荡;千年布局,命运交织。蛮荒,荒芜,回溯,博弈,太古……这一切,都指向了那个神秘的终点,那个虚无缥缈的世界。
  • 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

    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