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800000004

第4章 威望(4)

小结

政绩无疑是树立威望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途径,因为它与民生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最受官员的关注,在这上面的投入也最大。然而失误也往往出现在这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建立政绩究竟是为了什么。其实这个失误不难避免,只要坚持以民众的福祉为目的、为标准、为取舍,不掺杂其他,即使没有轰轰烈烈,也会赢得好口碑,既造福地方,也给自己加了分。

(四)言

要义

言,言论。言论之所以具有影响力,根本原因在于它揭示了道理,给人以启迪和引导。儒家非常重视道理,孔子的名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表达的就是道理对人生的意义,为了放大它的价值,竟不惜把其置于生命之上。佛家也这么看,《金刚经》中有一段对话,佛问弟子须菩提:如果有一个人,能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七宝来进行布施,他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回答是非常多。佛说:如果有人信奉佛经中的道理,哪怕给别人解释其中的一个四句偈,他所获得的福报也会超过这个人。道理大于财富,大于生命,而言论则是道理的载体,所以它才得以传诵,经久不衰,成为古人所说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中的一项。

这方面最典型的是经典著述,如《论语》《老子》《孟子》《史记》《资治通鉴》等,其影响力无须多言。

其实还有一种言论,虽然仅是只言片语,但流传甚广,被当代或后世奉为至理名言,载入史册。下面列举的就属于后一种。

故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朝征调百姓前往渔阳戍边,900人途中驻扎大泽乡,陈胜、吴广被指派为屯长。天降大雨,道路不通,计算日期,已不可能准时抵达防地。秦法规定,延误戍期,一律处斩。陈胜、吴广杀掉押送他们的官吏,把戍卒召集到一处,说:“你们都已经延误了戍期,该当杀头。即便侥幸躲过刑杀,也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长久在外戍边,死去的要占到十之六七。再说了,壮士不死则已,要死就高扬威名!王侯将相难道是血统决定的吗!(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人全都响应。(《资治通鉴》卷7)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秦末,项羽率军进入秦朝腹地关中,驱兵西进,洗劫屠戮咸阳城,杀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放火焚烧宫室,大火燃烧了三个月不熄灭。然后带着掠夺来的金银财宝和妇女向东而去。秦地民众大失所望。

韩生劝说项羽留守关中,建都称霸。项羽望着满目的残垣断壁,心中惦念东方的家乡,说:“富贵了不返归故乡,就像身穿锦绣华服在夜间行走,谁能看得到啊!”(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韩生退下道:“人家说楚人像是猕猴戴上人的帽子(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不其然!”项羽听说后很不高兴,把韩生活活煮死了。(《资治通鉴》卷9)

养虎自遗患

楚汉相争,双方打得烦了,便约定平分天下,以战国时期魏国开凿的名为“鸿沟”的运河为界,以西归汉,以东归楚。项羽随即领兵返回东方,刘邦也想西行回到关中。张良、陈平劝刘邦说:“我们已经得到了大半个天下,诸侯又都来归附,楚军兵疲粮尽,这正是上天让我们灭楚的大好时机。如今放走楚军而不去追击,这叫做‘饲养猛虎给自己留下后患’(养虎自遗患)。”刘邦接受了他们的意见。(《资治通鉴》卷10)

小不忍,害大义

西汉景帝时,梁孝王在平定吴、楚叛乱中立有大功,他与景帝一母所生,关系非常亲密。母亲窦太后想让梁王做帝位继承人,便借着酒宴机会对景帝说:“你乘车出入,要让梁王坐在你身边。”景帝直起上身答:“好。”酒后,景帝征询大臣们的意见,袁盎等人说:“不可。春秋时宋宣公不传位给儿子而传给弟弟,造成的祸乱持续了整整五代人。小处下不了狠心,则会伤害大义(小不忍,害大义),所以《春秋》赞成以大义为主宰。”(《资治通鉴》卷16)

朝闻道,夕死可矣

西汉宣帝时,长信少府夏侯胜和丞相长史黄霸批评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政策,被逮捕下狱。坐牢的时间很长,夏侯胜有学问,黄霸提出跟他学习儒家经典《尚书》,夏侯胜不愿讲,心想已经定了死罪,学了也没用。黄霸引用孔子的话说:“早晨明白了道理,即便晚上就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夏侯胜赞赏他的志向,便答应了。二人在狱中度过了两个冬天,一个不倦地讲,一个不倦地听,就没间断过,直到出狱。夏侯胜获释后被任命为太子太傅,专门给皇子讲课,90岁上去世。为报答师恩,太后特赐奠仪200万钱,为夏侯胜穿了5天丧服,天下儒生都觉得脸上有光。黄霸获释后,先任地方长官,后任朝廷丞相,口碑极好,他关注民生,打击邪恶,宽厚而明察,被评为政绩天下第一。(《资治通鉴》卷24)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西汉哀帝时,董贤得宠,哀帝给他增加采邑两千户。丞相王嘉上密奏劝谏说:“财富都是百姓创造的,从前孝文帝想建造一个露台,因为要耗费百金而没有动工。如今董贤却把国家的赋税作为私人恩惠随意施舍,甚至一家就可得到千金的赏赐。古往今来的贵臣,从来没有像他这样的。有关董贤的流言四处传播,没人不恨他。俗谚说:‘千夫所指,无病而死。’我时常为他感到寒心。”(《资治通鉴》卷35)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刘秀跟她闲聊,把话头引到朝臣身上,察看她的心意。公主说:“大司空宋弘仪表堂堂,道德气度,群臣里没人能赶得上他。”不久刘秀召见宋弘,事先让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刘秀对宋弘说:“谚语说,‘地位贵重了就要更换朋友,财富增加了就要更换妻子’,这符合人情吧?”(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宋弘答:“我听说,贫贱时的朋友不能忘记,困难时的妻子不能分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回头对着屏风后面说:“得,没戏了!”(《资治通鉴·卷40》)

唐初名将尉迟敬德很受太宗皇帝赏识。太宗对他说:“我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你,如何?”尉迟敬德叩头辞谢说:“我的妻子虽然卑微,但跟我同甘共苦多年。尽管我才疏学浅,却也听说过古人富贵了不更换妻子(富不易妻)的言行。”太宗只好作罢。(《资治通鉴》卷195)

臣亦择君

王莽新朝末年,群雄并起。公孙述在蜀地称帝,刘秀在洛阳称帝。隗嚣派马援到洛阳去见刘秀。刘秀坐在廊屋中,只戴着头巾,笑迎客人,令马援非常感动。叩头说:“当今的天下,不光是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选择君主。(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我曾受命到成都去见公孙述,我与他是同县人,自幼关系很好,可他却布置武士持戟站在殿阶下,然后才接见我。我远道而来,您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坏人,如此毫无防备地对待我?”从这件小事上,马援认定刘秀是汉高祖一类的人物,归附了他。(《资治通鉴》卷41)

为将当有怯弱时

东汉末年,魏王曹操的部将夏侯渊能征惯战,打了不少胜仗。曹操时常告诫他说:“作为将领,也有胆怯的时候(为将当有怯弱时),不能单凭勇猛。将领当然要以勇敢为根本,但要学会使用智谋计策;如果只晓得依凭勇气,不过只是敌得过一个汉子的寻常人罢了。”(《资治通鉴》卷68)

汉、贼不两立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后主说:“先帝(刘备)心中最大的事情是汉朝与魏贼(曹操)不能同时并存(汉、贼不两立)。”(《资治通鉴·卷71》)

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

三国时,王沈出任魏国的豫州刺史,到任便悬赏征求各方意见。一位姓褚的主簿说:“冰炭不会说话,但冷热本质自己便显示出来,因为它们是真实的。”(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者,以其有实也。)(《资治通鉴·卷77》)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西晋时,益州刺史重用巴人李庠,派他在外统军。长史杜淑、张粲反对,说:“不是我们的族类,一定不会跟我们一条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倒转长矛交给别人让他刺杀我们,应当尽早除掉他。”(《资治通鉴·卷84》)

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西晋惠帝时,关内侯索靖察觉到天下将要大乱,指着洛阳皇宫门前铜铸的骆驼叹息着说:“以后会在荆棘丛中见到你吧!”(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资治通鉴》卷83)

今九州糜沸,群雄竞逐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前司隶校尉刘暾对王弥说:“当今的九州像一锅沸腾的粥上下翻滚,群雄竞争,逐鹿中原。”(今九州糜沸,群雄竞逐。) (《资治通鉴》卷87)

见此张缓

晋人孙绰作《庾公诔》,袁桥看了说:“从文章中能看出一张一弛的治国之道(见此张缓)。”时人认为这是著名的鉴赏评语。(《世说新语·文学》)

譬如写水著地

东晋时,殷浩问:“上天赋予人禀性,本来是无心而为,然而为什么恰恰是好人少,坏人多呢?”在座的人无法回答。只有丹阳尹刘真长说:“这好比把水泼在地上,水只是自然流淌,断不会成为规整的方形或圆形。”(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时人极为赞赏,认为是名言通论。(《世说新语·文学》)

此子疲于津梁

晋人庾亮曾经去佛寺,看见一尊卧佛,便说:“这位先生因为普度众生而疲劳过度。”(此子疲于津梁。)被时人奉为名言。(《世说新语·言语》)

迷众之罪大也

东晋范宁,喜好儒学,性格质朴正直。他常说王弼、何晏的罪恶比夏桀、商纣还要大,有人认为这个评价太过分。范宁说:“王弼、何晏蔑视、抛弃经典文献,贬斥仁义,醉心于飘忽的言辞和空泛的学说,影响后世学子,造成士大夫们翻然改弦易辙,以至于礼崩乐坏,晋室倾覆,中原大地沦落于异族统治。其流毒直到今天还在害人。夏桀、商纣的暴政不过一时,但也足以使他们身败名裂、国家覆灭,成为后世的戒鉴,是躲不过百姓的谴责的!在我看来,为害一个时代的祸患轻,为害数代的祸患重;自己身败名裂的罪恶小,迷惑众人的罪恶大!(一世之祸轻,历代之患重;自丧之恶小,迷众之罪大也!)”(《资治通鉴》卷101)

我甲在心

十六国时,前秦进攻后燕。燕主慕容农说:“善于用兵的人,凝聚士众靠的是人心,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参军赵谦认为,敌军铠甲兵仗精良,但军心不稳,应该迅速出击。慕容农说:“他们的铠甲在身外,我们的铠甲在心里(彼甲在外,我甲在心),白天交战,士兵们看见他们装备精良,容易心生畏惧,不如等到晚上出击,定然获胜。”(《资治通鉴》卷105)

忠孝之道,难以两全

十六国时,南凉王秃发傉(nù)檀兵败,部众逃散,只有散骑侍郎阴利鹿跟随。秃发傉檀问阴利鹿:“我的亲人和部属全都各自逃命,你为什么独自一个人留下来?”阴利鹿说:“我家里有老母在堂,不是不想回家,然而既然委身为臣,忠孝就难以两全。(忠孝之道,难以两全。)我没有什么才能,不能为陛下两眼哭出血来向邻国求救, 但怎么能够离开您的左右呢?”秃发傉檀叹息说:“真正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如今众人弃我而去,在忠义上始终无亏的只有你一人!”(《资治通鉴》卷116)

直唱大言

十六国时,西凉司马索承明上书君主李暠(gāo),建议讨伐北凉的沮渠蒙逊。李暠召索承明进宫,对他说:“沮渠蒙逊是百姓的祸患,我怎么能够忘了他!只不过我的实力还不足以除掉他。你如果确有可以擒获他的计谋,应该告诉我;只是一味地唱高调说大话(直唱大言),让我向东讨伐,这和说‘石虎(后赵君主)这小崽子,应该抓起来绑到市井上砍掉脑袋’的人,有什么区别?”索承明满面羞愧,惶恐退下。(《资治通鉴》卷117)

不足劳少壮故耳

南北朝刘宋孝武帝时,竟陵王刘诞起兵反抗朝廷,孝武帝任命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领军前去讨伐。沈庆之到达广陵城下,刘诞登上城楼,对沈庆之说:“沈公已到满头白发的年龄了,何苦还来这里呢!”沈庆之答:“朝廷认为你狂妄愚蠢,不需要烦劳青壮年出马。”(朝廷以君狂愚,不足劳少壮故耳。)(《资治通鉴》卷129)

宁为南鬼,不为北臣

南北朝时,北魏将领李佐攻打南齐的新野,城破,活捉太守刘思忌。李佐问他投降还是不投降?刘思忌答:“宁可做南国的鬼,也绝不当北国的臣!”(宁为南鬼,不为北臣!)(《资治通鉴》卷141)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南北朝时,南齐君主东昏侯萧宝卷无道,雍州刺史萧衍起兵讨伐,朝廷派萧颖胄等人迎战。萧颖胄的谘议参军柳忱劝他说:“朝廷的昏狂悖乱日益严重,京城里有地位的人无不人心惶惶。如今我们幸好远离朝廷,获得了暂时安全。朝廷要我们与雍州作战,是想使双方相互残杀。难道您忘记了尚书令萧懿的事情吗?他以几千精兵击败崔慧景的十万之众,却遭到一群邪恶小人的陷害,灾祸很快找上门来。‘前面的事情不能忘记,后面的事情才能明白。’(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资治通鉴》卷143)

同类推荐
  • 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扫描

    和平的守望: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扫描

    书稿内容为作者发表于《大公报》上文字的结集,主要为评论性文章,主要是2013年下半年以来有关世界形势和两岸关系的时事评论,凝结了作者多年来对世界局势的持续研究判断与思考展望。其中心是批判某些“台独”分子的别有用心、揭露其伪装面孔,强调“一个中国”立场,呼吁两岸及全世界人民珍爱和平、维护统一,共同促进全世界人类福祉的实现。
  •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版)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新版)

    拥有70年辉煌历史的超级大国苏联瞬间土崩瓦解,带给世界巨大的震撼与无尽的思考。《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修订版)》穿越时空的迷雾,详细、生动、全面地叙述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体内在逻辑,揭示了与其相关联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展现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千百万人民由此所经历的困窘和悲惨后果。《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修订版)》所披露的内容,仅就其专业性而言,已绝非其他人物撰写的回忆录所能比拟。
  •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2017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 政德:刘余莉精解《群书治要》

    政德:刘余莉精解《群书治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建设无疑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与中国传统“为政以德”思想一脉相承。本书从治国宝典《群书治要》中选取历代圣贤的政德实践智慧,由中央党校教授按“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三个体系,结合党政工作之需,进行精要解析。以古论今、古为今用,旨在帮助领导干部深入认识政德修养的重要性,提升综合素质,成就新作为。
  • 党员干部要做严守党规党纪的表率

    党员干部要做严守党规党纪的表率

    本书收录了新华社的相关报道,论述了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上廉洁从政、严格遵纪守法,为其他党员和普通群众作表率。书稿还收录了十八大以来的先进党员干部的模范事迹,对于广大党员好和普通群众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热门推荐
  • 美相公

    美相公

    【正文已完】“雁儿,过来,坐我旁边”吴少玉轻躺在软榻之上,一双美目微闭,美色极了。“我...”雁儿本想誓死不从,你叫我过去,我就得过去吗?可是双腿却不自觉的往软榻那边靠。“雁儿,要听相公的话,不然不给你饭吃!”某人威胁的在自家小娘子耳边轻轻吐着气。郑落雁无奈,为什么自己总是无法拒绝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核斗天

    星核斗天

    “什么,你说道德经没用。”“我告诉你,用什么东西跟我换我都不换。”秦天如是说,他发现道德经不在只是一篇古文那么简单……地球青年秦天来到了星核世界,觉醒原核,他发现人们都是一个原核,而他自己却身负两个原核……煅经骨,九星圆,真核动,神冲天。这是一个异常残酷的世界,异常凶险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人类修炼,排山倒海,崩山断水。
  • 逆天狂女,废材狠倾城

    逆天狂女,废材狠倾城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杀手,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穿越,可是,事实就是穿越了,还是一个万年废材之身,她不悲天悯人,强者,向来只是一步一步的开始,有再多困难又如何?身世之谜、封印之因,到底,什么才是真相?
  • 千金逆袭:总裁老公送上门

    千金逆袭:总裁老公送上门

    家族企业破产后,李颜成了落难公主,一心复仇。某人暴躁地把她扣进怀里,边亲边说:“我养你啊。”李颜无语:“我总不能一辈子靠你吧?”没过多久某人就把自己的全部家当摆到她面前,“这样,能一辈子吗?以后你养我。”第一次见面也许只是过剩的新鲜感和不听控制的好奇心,但蓦然回首,才发现最爱的始终是你。
  • 青春明媚半忧伤

    青春明媚半忧伤

    在她的青春中,遇到了很多极其重要的人,他们在她的人生中留下了或轻或重的足迹,陪她度过了青春中最美好的岁月。有借着男闺蜜的身份默默守候她的蓝颜知己,有以同事名义关心呵护她的亲密搭档,有让她神魂颠倒、遥不可及的男神,还有以她意想不到的方式闯进她生活的学弟。他们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而又是那么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她的青春里,暗恋、等待、追求,崇拜、呵护、依赖、离别、伤害,成为她回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们身上又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故事可能与她有关,也可能没有;故事里的主角是她,是他,也是他们。新学期伊始,所有的故事也都将——拉开帷幕……
  • 墨染陆离,陆少请接招

    墨染陆离,陆少请接招

    “老爸等我有钱带你行遍大好河山吃遍山珍海味”云墨染边说边把最后一块糖醋排骨塞在嘴里,气的云父直瞪眼。"妈你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我不相信,爸绝对不会贪污的这是诬陷”回答她的只有云母的漠然。她以为陆离是上天给她的救赎,却不想不过南柯一梦罢了,五年后机场小包子扬起头问墨染“妈妈,这就是你长大的地方吗?好美啊!墨染微微一笑,五年了,自己还是回来了,只不过从前的云墨染以死,,,那些欠自己的也该还回来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牌毒妃

    金牌毒妃

    结局一对一+男女主身心纯洁+宠文阔别四年,恶女归来。外表温顺如猫的小小养女实际上是一只深藏利爪的狐狸,而且是一只非常非常记仇的狐狸。宁府深宅,牛鬼蛇神妖魔鬼怪一大堆,她见妖踢妖,见鬼踹鬼,神魔照杀,绝不留情。阴谋!诡计!暗杀!陷害!当这些都接踵而来的时候,她巧妙躲避之余还狠狠地还击回去,敢陷害她,就要有被陷害的觉悟,敢要她命,就要有挑战死神的勇气,敢黑她,就要做好反被黑的准备。
  • 神话重开

    神话重开

    九山崩塌,八海咆哮。预言中的洪流冲毁了南阎浮提宝树木,淹没了东南北三大部洲,挟滔天之势撞向了须弥山。一眼望去,茫茫无边,尽成了海洋。这是有史以来最混乱的时代,充满着不可预知的危险与机遇,有强大的诸神陨落,也有卑微的凡人封神。在这片海洋中,若无法向上攀游,那就只有往下沉沦,是要前进或是溺死,就得给自己的选择。当整个世界都被淹没,谁又能独善其身?这是一个背负太古大荒七灾十凶的男人,重开神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