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800000009

第9章 奖惩(2)

齐景公流下了眼泪,问:“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晏婴说:“这有什么难的?把百姓夺回来就是了。只要实施恩惠而弥补百姓的不足,民众就会重新归附您的。那时就是有十个田常,又能把您怎么样?”(《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您想夺取我的民众吗

季孙担任鲁国的国相,任命孔子的学生子路当郈(hòu,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这个地方的长官。

那一年的五月,季孙命令百姓开挖沟渠。子路看到百姓很辛苦,就拿出自己的禄米煮成粥,叫大家到大路上来喝。孔子听说了,就叫子贡去把粥倒掉,连盛粥的家伙都砸了,并传话给他说:“这些百姓是属于鲁国君主的,你有什么资格施恩泽给他们?”

子路勃然大怒,卷起袖子、露出胳膊去找孔子论理,说:“您憎恶我实行仁义吗?可您教我的就是行仁义啊。仁义是什么?不就是与天下人共同享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和利益吗?现在我把自己的禄米拿出来给百姓吃,有什么不对吗?”

孔子叫着子路的字说:“仲由真是粗野啊!本来我以为你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然而你却不懂,你原来如此不懂礼。礼,是天子用来爱天下、诸侯用来爱境内、大夫用来爱职责、士用来爱家的,超过了应该爱的范围就叫做‘侵’。现在的百姓是鲁国君主治理下的百姓,而你却擅自施恩泽给他们,这是冒犯国君,不也太胆大妄为了吗?”

话还没说完,季孙的使者就到了,传季孙的话对孔子说:“我发动百姓并且驱使他们,而您却让弟子给他们饭吃,是想夺取我的民众吗?”

于是孔子驾车离开了鲁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赏罚权不可出借

十六国时,后赵君主石虎任用儿子秦公石韬为太尉,与太子石宣按日轮流处置朝政,各自决定奖赏和惩罚,不用向石虎禀报。司徒申钟对石虎劝道:“赏罚,乃是君主的重大权柄,不可以借给别人,这样才能防微杜渐,预防悖逆和叛乱的发生。(赏刑者,人君之大柄,不可以假人,所以防微杜渐,消逆乱于未然也。)太子的职责在于照顾父母,不应当参与朝政。前太子石邃就是因为这件事而招致败亡的,前车之鉴,应该记取。”石虎不听,终于酿成大祸。(《资治通鉴》卷96)

唐高宗时,刘仁轨任左仆射,戴至德任右仆射。两人按日轮流接受和处理申述。刘仁轨常用好话许诺告状者,而戴至德一定要依据事实和断案程序进行诘问,从不曾轻易答应或者驳回,遇到确有冤情者,才通过密奏为其申辩,结果人们的赞誉都归在了刘仁轨头上。有人问戴至德为什么让别人做好人而自己做恶人,得到的回答是:“惩罚和赏赐,乃是君主的权柄,臣子怎么敢盗取它!”(威福者人主之柄,人臣安得盗取之!)高宗听到后,更加器重他。曾经有个老妇人想找刘仁轨呈递申诉,却来到戴至德那里。没等戴至德看完诉状,老妇人发现找错了人,说:“本来以为是晓事的仆射,不料竟是不晓事的仆射!把诉状还给我!”戴至德笑着把诉状递给她。人们称赞戴至德是个长者。(《资治通鉴》卷202)

武则天当政时,酷吏权力极大,制造了许多冤案。御史中丞李嗣真就此上书说:“如今告发的事情纷纷纭纭,虚假不实的居多,真正能够落实的很少,这里恐怕有不怀好意的人以阴谋手段离间君臣关系。古时候判决犯人,公卿参加旁听,君王一定要经过三次宽恕,之后才施以刑罚。近日这些负责刑狱的官员,都是独自执行命令,审判一旦作出,执法者依照执行,不进行再次审讯;有的临时擅自作出决断,不向朝廷奏报。如此一来,惩罚权转移到臣下,这不是周到慎重的做法,如果其中有冤枉的和滥施刑罚的情况,别人怎么能知道!况且以九品官员专断司法,操纵生杀予夺的权柄,窃取君主的权威,审讯定案既不在刑部,检查核定也不经过门下省,刑罚这种利器,就这样轻易地借给了别人,这恐怕是国家的祸患。(国之利器,轻以假人,恐为社稷之祸。)”武则天不听。(《资治通鉴》卷204)

烧掉底稿

南北朝刘宋文帝时,雍州刺史张邵贪赃枉法,折合款项达245万,应当定为死罪。左卫将军谢述上奏,认为张邵是武帝刘裕的功臣,应当给予宽赦的优待。文帝接受了这一建议,亲自撰写诏书,免去张邵的官职,削去爵位和食邑。谢述对儿子谢综说:“主上怜惜张邵一向忠诚,特别宽赦了他的罪过。我的建议只是碰巧吻合主上的意图而已。如果借此四处宣扬,那就是侵犯夺取主上的恩典,是万万不可以的。”他命谢综当着他的面,烧掉了奏章底稿。(《资治通鉴·卷122》)

权力在君

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时,咸阳王拓跋禧任冀州刺史,进京朝见。有关部门上奏说:“冀州民众3000人,颂扬拓跋禧清正贤明,广施惠政,请求陛下允许他世世代代承袭冀州刺史一职。”孝文帝下诏说:“世袭制度虽然古已有之,但不一定适合今天。封赏疆土的权力在于君主,在法理上不是臣下可以请求的(经野由君,理非下请)。”(《资治通鉴》卷137)

祸乱的根子

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时,大旱无雨,需要做善事以感动上天。尚书令高肇擅自重新审理囚徒,施与恩惠,以此收取人心。清河王元怿向宣武帝进言:“春秋时鲁国卿大夫季氏前往泰山祭祀,引起了孔子的愤慨,这是因为只有君主才可以祭泰山,而季氏只是臣子,其做法违背了君臣名分。在君臣名分上,一定要防微杜渐,君主的名分不可侵犯。缩减自己的膳食,重新审理囚徒,本是陛下您的权力,现在却被高肇拿去用了,这哪里是臣子的本分!明君在上失去的东西,就是奸臣在下窃取的东西,祸乱的根子,就在这里。(明君失之于上,奸臣窃之于下,祸乱之基,于此在矣。)”(《资治通鉴》卷147)

君主的职责

南北朝时,北周的伊娄谦出使北齐,他的参军高遵私通北齐,伊娄谦遭到扣留。后来北周攻克北齐都城晋阳,周武帝找来伊娄谦,并把俘获的高遵交给他,由他报复。伊娄谦原谅了高遵,同时请求武帝给予赦免。为此武帝没有责罚高遵,尹娄谦也像从前一样对待他。

司马光评论道:奖赏功劳,诛罚罪过,乃是君主的职责。(赏有功,诛有罪,此人君之任也。)高遵奉命出使异国,泄露重大机密,是板上钉钉的叛臣。然而北周武帝不自己下令处死他,却把他赐给伊娄谦,用以平复个人怨恨,是刑罚上的失政!(《资治通鉴》卷172)

恩典出于上

唐宪宗时,魏博节度使田委安去世。将士们拥立田兴为节度使,田兴表示服从朝廷。情况报到上面,宪宗急召宰相们议事。李吉甫的意见是,先派人前去安抚,以观察事态。李绛说:“不可以。如今田兴遵从朝廷,正在等候诏命,要是不抓住这个机会推心置腹地抚慰笼络,以大恩跟他建立关系,而是一定要等到朝廷的使者到魏博,拿着将士们请求任命田兴为节度使的奏表回来后,再授予他这一职务,那么,恩典就是来自下面,而不是出自上面(则是恩出于下,非出于上),将士起的作用大,朝廷起的作用小,田兴对朝廷的感激爱戴之心肯定要大打折扣。机会一旦丧失,悔之莫及!”宪宗听从了李绛的建议。任命田兴为魏博节度使的诏令送达魏州时,田兴感激得流出了热泪,将士无不欢呼。(《资治通鉴》

卷239)

赎回魏徵故居的背后

唐宪宗时,太宗朝名臣魏徵的玄孙魏稠家贫,日子过不下去了,将祖宅典押换成了钱。平卢节度使李师道上书,提出自己出资将魏徵的故居赎回来。宪宗命令白居易草拟认可的诏书,白居易奏道:“此事关系到奖励和教化,应当由朝廷出面。李师道是什么人,竟敢掠人之美!希望陛下命令有关部门,用官家的钱赎回故宅,还给魏徵后人。”宪宗接受了这一建议,由内廷钱库支出两千缗钱,赎回住宅赐予魏稠,规定不得再典押出卖。(《资治通鉴》卷237)

小结

奖惩仅仅是手段,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或者为了收拢人心,争取臣民的支持;或者为了宣示威严,震慑对手和异己分子,而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维护现有统治的最高权威。当然,也还有另一类奖惩,它似乎跟具体政权的关系不大,属于基本制度方面,譬如表彰孝子烈妇之类。其实这类奖惩也具有巩固政权的效用,除了维护基本纲常秩序和道德体系从而提供一个有利的生存环境外,也可以密切与民间的沟通,扩大当政者的影响。由于奖惩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和运转,关系到价值取向,所以历代治政者都把它当做一种权柄牢牢地握在手中。

(三)原则

奖惩的原则可以概括出三条,即赏罚分明、赏罚适度、赏罚兑现。

1.赏罚分明

要义

赏罚分明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赏与罚之间,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一是赏与赏之间,罚与罚之间,要做到公平有序,经得起比较。

故事

国家混乱的根源

齐桓公喝醉了酒,把帽子丢了。他认为这是耻辱,三天没有上朝。

管仲说:“不错,这的确是做国君的羞耻。可是您为什么不通过搞好政务来洗刷耻辱呢?”齐桓公一下子振作起来,说:“你的建议太好了!”于是,便下令打开仓库,把粮食分发给贫穷百姓;又命令核查监狱中的犯人,罪过轻的马上放掉。过了三天,大街小巷到处传唱:“桓公啊,您怎么不再丢失帽子了呢?”

齐桓公这样做,洗刷了耻辱吗?如果齐桓公开仓放粮、救济贫困,核查罪犯、释放罪过轻的人,是不符合道义的话,那么此举就不能洗刷耻辱;如果是符合道义的话,那么这一举措就应该及早实施,而不应该等到丢失了帽子以后才去兑现,因此这种做法不能洗刷耻辱。

况且,开仓把粮食发放给贫困百姓,实际上是在奖赏没有功劳的人;核查狱情释放罪过轻的犯人,实际上是不惩罚犯罪分子。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民众就会滋长侥幸心理,希望从君主那里得到分外好处;不惩罚犯罪的人,民众就会轻视法令,容易为非作歹。可见,这种做法是国家混乱的根源,怎么能够洗刷耻辱呢?(《韩非子·难二》)

西晋惠帝时,太傅杨骏势力被铲除,汝南王司马亮被任命为太宰,辅佐朝政。司马亮想取悦人心,借铲除杨骏而论功行赏的机会,竟然在都督和将领中册封了1081个侯爵。御史中丞傅咸写信给司马亮说:“今天封赏的盛况,足以震动天地,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没有功劳而获得奖赏,那么没有人不乐于看到国家有祸事,由此祸患的肇始就没完没了了。(无功而获厚赏,则人莫不乐国之有祸,是祸原无穷也。)”(《资治通鉴》卷82)

十六国时,前秦幽州刺史苻洛造反,被国主苻坚击败活捉。苻坚赦免了苻洛,将其迁徙到凉州的西海郡。

司马光评论道:“有功不赏,有罪不罚,就是尧、舜也不能够进行治理,何况其他人呢!(夫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尧、舜不能为治,况他人乎!)秦王苻坚每次擒获叛臣都给予宽赦,由此臣子把叛乱视作家常便饭,铤而走险,心存侥幸,即使不敌朝廷而遭擒,也不用担心被杀头,照这样下去祸乱怎么能够停息呢!《尚书》说:‘威严超过怜爱,定然成功;怜爱超过威严,定然失败。’《诗经》也说:‘不要放纵奸猾吏,不良小人须严防,乱臣贼子要查办,不必怕他逞猖狂。’苻坚违背了这些话,怎么能不灭亡!”(《资治通鉴·卷104》)

不敢受赏

齐景公派晏子去做东阿这个地方的长官。三年后,整个齐国都传遍了晏子的坏话。齐景公非常生气,召回晏子,撤掉了他的职务。

晏子谢罪,说:“臣知道错了,请大王再允许我治理东阿三年,到时候一定会誉满全国的。”齐景公不忍心惩罚晏子,同意他再干三年。

过了三年,全国上下果然一片赞誉之声。齐景公很高兴,召见晏子,给予重赏,但被晏子谢绝了。

齐景公询问原因。晏子说:“上一次我治理东阿的时候,严格控制街道路口的出入,那些游手好闲的人讨厌我;我提拔勤俭和尊老爱幼的人,惩罚偷奸耍滑的人,那些赖人讨厌我;我在审案中秉公办事,不畏权贵,那些有势力的人讨厌我;人们求我办事,合法的我就办理,不合法的我就拒绝,那些心术不正的人讨厌我。就是这些讨厌我的人,到处散布我的坏话,所以三年后大王听到的都是我如何不好。第二次我治理东阿,反其道而行之,结果三年后大王听到的都是我如何好。”

顿了顿,晏子加重语气说:“从前大王认为我应该受到惩罚,实际上是应该受到奖赏;而现在认为我应该受到奖赏,实际上是应该受到惩罚。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敢接受大王赏赐的原因啊。”(《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

奖赏只对功劳

战国时期,韩国君主韩昭侯的裤子破了,命人收藏起来。侍从说:“国君您心里真是太没有人了,不赏给我们还藏起来。”昭侯道:“我听说明智的君主哪怕是皱一个眉头、做一个笑脸,都不是轻易的,皱眉有皱眉的理由,做笑有做笑的理由,哪能随随便便?我这条裤子怎么不比皱眉和做笑更重要!一定要等到有人立了功才赏赐出去(吾必待有功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隋文帝时,皇子、秦王杨俊的妃子崔氏生了个男孩,文帝很是高兴,下令赏赐群臣百官。直秘书内省李文博家中一向贫困,有人向他祝贺。他说:“赏罚的设立,只有与功劳和过错联系起来才有意义(赏罚之设,功过所存)。如今王妃生了男孩,与群臣百官有什么关系,这种赏赐毫无道理!”听到这番话的人都感到羞愧。(《资治通鉴》卷176)

同类推荐
  • 制度物议

    制度物议

    本书辑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白钢研究员评论古今制度的专题论文。共26篇,分编成4辑。第1辑“抛砖引玉”,略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及其他问题;第2辑“一得之见”,检选以往行政经验的现代意义;第3辑“他山攻错”,分析批判现代西方民主理论及其在制衡与纠错方面的借鉴意义;第4辑“矫世变俗”,分析中国朝向21世纪的变革。
  • 为中国辩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为中国辩护(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理性看待自己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压力?如何客观认识中国模式,认清其优势与劣势?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如何认清自己,稳妥地应对世界变局,推进内部转型?中国能否实现文化上的崛起,为世界提供另一个文化范式?中国文化“走出去”正遭遇怎样的困局?作为国际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本书对以上事关中国发展大局的问题进行了清醒,独到的观察和分析。
  • 润物无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集萃

    润物无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集萃

    思想政治工作,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企业业务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能够继往开来、卓有成效地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政治奥秘所在。
  •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

    《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90年重大事件始末》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毛泽东“引兵井冈”、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中共抢占东北等故事。
  • 中国:拓展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途径·国外战略智库纵论中国的前进步伐(之九)(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系列专题报

    中国:拓展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途径·国外战略智库纵论中国的前进步伐(之九)(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系列专题报

    本书以“中国:拓展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途径”为主题,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三个国际性的议题,译介国外智库最新的文章论点,力图跟踪反映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士、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知名智库对中国这一正在崛起的世界性领导力量的看法和认知,意在为国内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以及政策决策人员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吴信训创作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讲述了松赞干布子承父业,以雄才大略,力挽狂澜,成为了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国国王。为巩固吐蕃基业,松赞干布向往大唐文明强盛及文成公主美名,借鉴其他部落国经验,谋求与大唐联姻。经过一系列艰难曲折、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在松赞干布及其一班忠贞将臣的辅佐下,唐太宗英明的治国理政方略和民族政策决策下以及文成公主深明大义的襟怀及情义高远的践行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喜结良缘,并由此促进和形成了藏汉民族千古不移的血缘亲情以及大唐文明与雪域高原文明广阔而深度地融合。
  • 虫的收集录

    虫的收集录

    几亿年难得一遇的光脉从地球的地下缓缓流过,这时,一只名为“时轮”的虫对着少年释放了一道光芒。
  • 重生师兄,求放过

    重生师兄,求放过

    正所谓穿越不够,重生来凑。身为穿越者中一枚微不足道的咸鱼,章潇潇经历了种种磨难后还是死在自家黑化了的大师兄手里,然后非常不妙的重生了。更不妙的是,大师兄也重生了,时间点还比她早!简直没天理!原以为自己回来是要拯救苍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哪知道苍生让大师兄救了,人生巅峰也被大师兄占据了。她这重生究竟图个啥啊?林宸鄞:当然是跟大师兄一块生猴子。章潇潇:大家都是重生,师兄你别为难人好不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美的传奇

    美的传奇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艰苦创业、经营管理、企业内涵三个层面对美的进行解读,其间穿插有何老总的人生经历、商道智慧和经营理念。通过我对美的的回忆再现,加上多年的管理实践,用深刻睿智的理论剖析,幽默风趣的故事说理,为大家奉献精彩的经管和励志盛宴。
  • 神豪猴马月

    神豪猴马月

    猴马月带着对长生不老的执着追求踏上变强道路之时,却意外的发现了长生不老的秘密。最终成了左右光明与黑暗的执掌大佬。并自创了长春不老功与传音搜魂大法……
  •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晋商曾经从南方贩茶叶,掌控了整条产业链,又以“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辉煌历程,实现了“汇通天下”的宏伟理想;徽商从贫困的山区走出来,靠“徽骆驼”精神,最终走出了一条险峻的出路;湖州丝商们敢于走出南浔、走进上海,直接与国外买办交易,生丝的出口成就了湖商的成功……可是曾经辉煌的中国商帮大部分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本书作者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四大商帮本身的特质以及中华文化的特征等当面进行分析,并指出,从古至今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最终都是取决于其战略思维能达到多高。历史会给每个商帮、每个企业留出转型的时间,如何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也是本书要告
  • 不从圣

    不从圣

    原来,圣人的脊梁也是弯的下来的。(作者很帅,所以书很好看)
  • 寻风铃

    寻风铃

    她前世是高高在上桀骜霸道的尊主,才华与谋略无人匹敌,却因奸人陷害,活活被自己的母皇夺取双目和灵力并逐出国境……不甘心的她竟然穿越到一个丑丫头身上,而这个丑丫头竟是拥有至上灵力的至尊灵皇却被封印无用废柴?看来这是老天给她惩恶扬善的机会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