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8000000020

第20章 飞船的制造(1)

4.1 “东方号” 项目

正当研制载人航天器时,第一特种设计局获得了最令人振奋的消息:P—7 导弹发射成功了。原来,科罗廖夫一直想按自己的设想,用载重超过5吨的运载火箭而不是最初计划的P—5A火箭,直接将航天器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进行正常的卫星发射,再在弹道上适当的位置处实施跳跃。

科罗廖夫把最热心于此事的宇航员吉洪拉沃夫调来加盟。1957年4月3日,作为总设计师,他在第一特种设计局设置了第9分部,委任吉洪拉沃夫领导该部,因为他终于将后者从НИИ—4МО调入自己的部门。

一方面,P—7A导弹还没有开始批量生产,而用地球物理探空火箭携带试验犬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于是新建的设计部门决定采用基于P—5 M火箭的方案,将太空舱样机发射到500 千米高度。作为替代方案,还考虑了将太空舱替换成安装有短翼的小型滑翔器,用于在稠密大气层内飞行时提供升力。采用这种方案,滑翔翼能够返回到执行发射任务的发射场。

滑翔方案源于科罗廖夫年轻时的设想,当时他在喷气推进研究小组从事РП—1助推滑翔器的研制。当他发现吉洪拉沃夫领导的部门确实没有能力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无法完成有翼式返回航天器的设计任务时,他将任务转给了国立航空技术委员会旗下的第256设计局,设计局在齐宾1的领导下一直从事伞兵用和军用的运输滑翔机研制。

齐宾的设计方案显示,助推滑翔器的起飞质量为3500千克,降落时为2600千克,采用第一特种设计局研制的三级助推P—7导弹,能将装在整流罩下的助推滑翔器送入300 千米高的轨道。入轨后,航天器在轨运行一天,完成相应的侦察任务,并将信息通过无线电信道传回地面。之后借助制动发动机降低飞行速度,助推滑翔器离开轨道并进入大气层。

齐宾最初的想法是,采用具有良好外形的翼。作为航空设计师,他知道在进入大气时最大的热过载将作用在翼前端的边缘,因此在助推滑翔器进入到最剧烈的制动区域时,采用“底部超前”的飞行姿态模式,可将聚集的热量通过底部的热防护层来分散,而复杂外形的翼则藏在舱体气动外形的“影子”里。当飞行到约20千米的高度时,飞行速度应降低到500 ~600 米/秒,助推滑翔器将已经烧红的热防护层扔掉,并将核心翼展开。在经历了全程的速度变化后,滑翔器以稳定的亚声速在10千米的高度滑翔。降落区域是特别准备的一块地板,安装了类似于自行车轮的滑轮,下降时垂直方向的速度不应超过2米/秒。

齐宾经常与科罗廖夫会面,所以后者能不断了解到第256 设计局返回式助推滑翔器的研制进展。其间,科罗廖夫看到他们研制的飞行器尾部与蝙蝠相似,于是后来齐宾所在设计局的研制人员就将其作品昵称为“小蝙蝠”。第一特种设计局的代表参加了助推滑翔器的组件草图设计,以及与运载火箭对接部分的设计工作。但是地面风洞的吹风试验却表明,底部热防护层的最高温度超过了计算温度,需要使用全尺寸的飞行器模拟器进行深入研究。科罗廖夫同意了该计划。通过进一步的“加固”方案,问题得以解决,而齐宾也离开设计局,到第一特种设计局担任项目的副总设计师2。

最后科罗廖夫还是否定了翼式返回舱的方案,选择了弹道式太空舱方案。该方案是1957年底从НИИ—4МО调来的天才设计师费奥克季斯托夫3提出的,今天他被人称为“东方号”飞船之父。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没有人确切知道载人飞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只知道,对生命最大的威胁出现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进入稠密大气层后的快速制动可能会使过载达到10g,因此最初费奥克季斯托夫小组将航天器设计成了锥形,其外形能够滑翔,使其过载降低一半。然而对志愿者的试验显示,经过训练的人最大完全可以承受10倍的过载,因此费奥克季斯托夫提出了不寻常的建议——就像第一颗人造卫星一样,将飞船做成球形的。人们对于这种外形的气动特性非常了解,不需要再深入研究。

最初研究人员发现,在进入大气层时,球形外形会无序地发生滚转,这将造成落地瞬间难以预料的后果。但是这种怀疑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试验进行验证。当时第9分部的研究人员被乒乓球运动所吸引,费奥克季斯托夫小组的一位成员的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可以用乒乓球作为模型,在其下边粘上一小块黏土进行试验。人们将乒乓球从二楼的楼梯扔下,而球在下降的过程中总是底部朝下,其外形的稳定性就这样用试验获得了验证。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进入稠密大气层时如何对飞船进行热防护。当时已有的各种材料都无法承受这样的高温。所以设计者们决定采用与P—5、P—7导弹弹头一样的设计原理——在返回式卫星上安装强化石棉瓦,在飞速的空气流中蒸发并带走热量。

在选择飞船返回方式的过程中,除了已经提到的滑翔式返回,研究人员还考虑了其他可能的选择。例如,科罗廖夫很喜欢像直升机一样用自旋桨进行制动和降落的方式。他曾经向直升机的总设计师米尔提出合作建议,但是遭到回绝——因为责任太大,而且新的方案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所以尽管科罗廖夫一直不看好传统降落伞这种“拖曳”的方式,认为它是过时的技术,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它。

一开始设计师们并没有想到让飞船分离,而是让它们一起返回地球。直到发现,如果将飞船全设计到一个球壳中则体积太大,运载火箭容纳不下,才考虑将飞船设计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宇航员乘坐的球形返回舱,另一部分是仪器舱。分离后,后者坠入大气烧毁。

为了避免安装软着陆设备使飞船的结构设计复杂化,人们决定采用伊斯多夫斯基在1956年就提出的方案——在飞行到距离地面几千米的高度时,将飞行员从返回舱中弹出。这个方案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弹射装置还可以在发射过程中万一出现意外时起作用。

这样人们就确定了载人飞船最初的样子。费奥克季斯托夫准备了向总设计师汇报的材料,并在1958年6月提交了报告。科罗廖夫对新的方案表示支持,并指示其在两个月内完成“Д—2卫星”(这是科罗廖夫所在设计局当时对飞船的称呼) 项目的正式总结报告。

当年8月中旬,题为《建造载人地球卫星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材料》的报告正式出炉。报告指出,利用三级运载火箭可以把质量为4.5~5.5吨的飞船送入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报告还包含了返回舱外形选择的相关计算,否决了锥形返回舱的方案。因为对于确定的基准直径,比如2.3米,这种外形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太小(只有1.5立方米,而球形外形的容积有5立方米),这里的直径是由第三级火箭的直径所决定的。报告一共考查了6种方案。

1958年9 月15 日,科罗廖夫签署了建造飞船式卫星的总结报告。第二天,表明已经完成了先期研究工作,可以进一步开展“载人地球卫星”研制工作的信件呈送至苏联科学院、火箭领域的领导人和设计师委员会。

在设计师委员会1958年11 月召开的会议上,人们聆听了3 个报告:《关于侦察卫星的方案报告》、《关于沿弹道导弹轨迹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方案报告》、《关于载人轨道飞行航天器的方案报告》。经过讨论,人们从后两个方案中选定了载人轨道飞行航天器方案。虽然国防部依然青睐侦察卫星的方案,但是与侦察卫星相比,设计师们给予了载人航天器方案更高的评价。

为了加快详细设计过程,科罗廖夫下令将第一特种设计局里参加飞船不同系统研制的技术人员重组,整合了费奥克季斯托夫所领导的新建部门的专家。飞船获得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东方号”4,而其总设计师也由伊万诺夫斯基5担任,之前他一直参与地球卫星和“探月飞船”的研制工作。

载人飞船的研制工作需要开展广泛的合作,也吸引了大批的合作者,因为载人航天飞行需要建造生命保障系统、音频通信系统、电视系统、手动控制面板和降落伞等。由一个设计局发出号召已经显得权威性不足了,必须由政府签发政府令。因此对于科罗廖夫来讲,此时不仅要获得科学院的院士们和设计师委员会同事们的支持,更需要得到军方高层的支持,因为他们往往决定着诸多项目的经费分配。科罗廖夫此刻展示了其很强的政治弹性——1959年初,他建议将载人航天飞行项目与侦察卫星项目合并。合并后,载人飞船要安装复杂而昂贵的成像设备,这些设备应当满足重复使用的特点。设计师们提出了一种方案——将成像设备放置到返回舱内,带着成像后的胶卷与宇航员一道返回地球。当然这要求飞船具有高度的自动控制能力。对此科罗廖夫完全同意,他希望在载人飞行的过程中,能够将人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成像侦察的任务被安排在“东方2 号”项目中。为避免混淆,后来该项目更名为“天顶号”。

尽管如此,军方要求,将成像侦察任务排在第一位。1959年2月讨论的政府决议草案中也仅包含了有关这个宇航设备的内容。在科尔德什的帮助下,科罗廖夫终于在政府令的文本中加入了“载人飞船—卫星”这样的字眼。

这样在政府决议发布之前,这艘飞船事实上已经开展了实际的研制工作。当年初春,卫星的第一套设计图样就已经到达位于巴特里普基的试验工厂车间,之后开始了飞船船体的制造,而苏共中央委员会和部长会议签发的第569 号政府令第264 页所含内容“为了实现人类太空飞行的目的和其他目标,研制 ‘东方号’ 飞船”,则是在1959年5月22日才生效的。

4.2 1КП 飞船

“东方号”航天飞船实际上是一颗卫星,从原理上讲,它不能改变高度和轨道倾角,其轨道参数是在船箭分离时,由运载火箭和无线电控制指令确定的(就像探月卫星一样)。因此它与过去发射的卫星最大的不同只有一点,然而却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有机动控制,即从太空进行机动,从而进入大气层。为了完成这样的机动,仪器舱中安装了一个制动发动机,这台发动机不能出现任何闪失。

考虑到著名的发动机设计师格鲁什科忙于研制军用导弹的发动机,科罗廖夫没有再去找他,而是就近邀请了第二特种设计局的发动机总设计师伊萨耶夫6来主持制动发动机ТДУ—1的设计。已经有一把年纪的设计师开始并不想再承担一项新的工作,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在接到技术任务后仅仅7个月,1959年9 月27 日,ТДУ—1发动机就开始了在试验台上的第一次点火试验。单室发动机采用了能自燃的燃料组元(燃料主要采用胺7,而氧化剂使用氧化氮),其工作原理也是最简单的。由于具有这个特点,它一次故障也没有出现。

科罗廖夫要求“东方号”的所有子系统都要有备份件,但是第二台ТДУ—1发动机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加到系统里。所以总设计师指示负责计算的轨道部门专家,要求他们所选择的轨道应当满足一个条件,即在制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飞船应当在自然阻力的作用下,在发射后5~7天的时间内进入大气层。

飞船的控制系统被非正式地称为“海鸥”,原本应该由分系统总设计师比留金负责的,但不巧,他也忙于导弹武器项目核心任务的研制工作。最后科罗廖夫决定在第一特种设计局组建自己的队伍,并将这项工作交给了自己的副手车尔托克。姿态控制作为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劳申巴赫负责研制,他原来在第一科研院工作,经科罗廖夫劝说后加入到了飞船的研制团队。

为了保证飞船在轨道上制动时不会由加速度附带产生滚转,姿态控制系统要保障飞船在空间的正确定向。为此在“东方号”飞船上实现了两种定向方案。

自动姿态控制操作或者由地面发出指令执行,或者按照星上“花岗岩”时间—程控装置的指令执行(若装置出现问题,则改由宇航员操作)。为了提高可靠性,系统配置了两套完全独立的控制回路:主回路和备份回路。主回路系统在近红外垂向指示器的协助下应当能够提供三轴定向。该系统是由“地球物理”中央设计局8为科学卫星的定向而研制的。仪器的工作原理是区分“热的”地球和它周围的“冷”空间边界。一般认为近红外垂向指示器是很可靠的,因为1958年8~9月,P—5 A地球物理探空火箭上已经对该系统进行了飞行试验并获得了成功。

在劳申巴赫的建议下,备份姿态控制系统很简单。已经知道飞船将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飞行,从西向东。相应地,在制动过程中发动机需要指向太阳,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参照。据此人们想到在飞船上安装由3个光电管组成的太阳传感器(“格里芬”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的不足之处在于,当飞船位于地影之内时,看不到太阳就无法定向。

主备份系统都连接了继电器控制模块,将指令传送给姿控发动机的空气开关,气体使用压缩氮气。姿态调整到位后用3 个角速率陀螺保持姿态,所以飞船飞行的轨道用行话又称为“陀螺定向的”。在实际执行制动脉冲前,所有的系统都要经过检测,如果在1 分钟的时间内,给定的姿态控制指令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制动发动机ТДУ—1就开始工作。调整姿态的过程需要花费几分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小马飞奔

    小马飞奔

    王小马初中毕业,原本想要考高中,但因为根基不稳,努力程度不到,到底没能获得成功。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直接考职业中专,说那个容易,毕业了还能有个直接去处。起码不用待业在家。王小马说不知道,家里有人安排。有些事情他是不知道。做爹的王老五一手遮天,叫他考高中他就得考高中,不得商量。王老五的意思是考上高中进重点,再考大学,再考研究生,把左边邻居老赵家给彻底比下去,把自家比成凤凰街第一,把王老五改成王老大,牛遍安城一回。结果下来了,而王老五又只长了一个大嘴巴,除了喝酒吹牛,别的能耐一概没有。
  • 重生之暖玉温凉

    重生之暖玉温凉

    世上有种女子,不笑,则不知倾城与倾国。没有人知道十年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女孩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塑梦最初的年华,能够生出无限的希望。可以结婚生子,可以事业有成,就是不可能如温良一样,一成不变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十年前,孑然一身,两手空空的住进这幢奢华的大别墅里,从此人生定格,温谦恭顺,一心一意的爱着那个包养她的男人,劳心劳力的拉扯着他年仅两岁的儿子。好日如流水,一晃十年,除却眼角渐增的皱纹,和那孩子日益拔高的个头,一切和往年一摸一样。是啊。一模一样。他朝九晚五的生活,他隔三差五的情人,照着往常的模样画。每一笔,都在她心上狠狠割上血淋淋的一刀。然而,她有什么资格呢。她和那些女子相比,不过是新卒和老卒的区别而已。倒是难得他能留她这早该是朵昨日黄花的东西到如今了。或许是实在需要个保姆来照看孩子吧。毕竟孩子是她一手带大的,同她亲厚。不,没有或许。十年的相处,十年的爱,他每一个动作,他每一个表情,她都清清楚楚的记着,明镜一样置在心间,于是足够了解他。那样的金字塔顶的家世,那样俊美精致的相貌,又是那样唯我独尊的性格,怎么会懂一个爱字,怎么写?她用十年的青春光阴和梦想,终于换来了这样的答案,内里痛彻心扉,唇上温柔菀笑。
  • 猎户家的小农女

    猎户家的小农女

    刚穿越过来就在上吊,苏锦妤知道,往后的日子肯定消停不了。爹娘去得早,姨妈太恶毒,表姐不省心,表哥是混蛋,再加上个结巴弟弟,要不是上吊太难看,撞墙又太疼,她一准不活了。既然回不去,日子总得过下去,斗姨妈,坑表姐,揍表哥,养弟弟,甭管多难的日子,她照样可以过得风生水起。嗳,前面那个猎户等等我,给你做个小娘子好不好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见与不见,旧时光(全本)

    见与不见,旧时光(全本)

    此文已经完稿,大家不要怕坑。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是谁说,青春的疼每一个人都在,却在成人的时候被丢在了身后的香樟树下。可是,我是不是忘记了将它丢掉,所以这么多年压在我的身上,越来越沉。曾经不停的想象,想象你是我生命里的珍贵,最后眼前的粉末碎片是你还是我干涸的眼泪。斑斑记忆,你是忘了,我却生死轮回。——沈清欢沈清欢,倘若遇见他,你还会不会爱上那份凉薄的爱情,还会不会爱上那个男子,眉眼如画,温凉如水。顾向北,你的记忆失去了,你的清欢已经成了书页上的一枝玫瑰,娇艳如许,只是远了些年,不再许你人生繁华一线天。青春的疼痛是绵里藏针,爱情的疼痛是细碎料峭,相爱不相忆的疼痛是生人离散。顾向北,你看,你眼里的疼痛,你眼里的忧伤醉了谁?为什么偏偏不认得清欢,亦或是你不想再许清欢旧年。你的清欢,你怎么就舍得忘了,丢了。你的身边,我的位置站成了她的模样。而我,只能回到那最远的地方,看这一世逐渐凋零垂落,独自想念你我的陈年时光,白发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始至终的幸福

    自始至终的幸福

    初次见面,顾沐然看着刚出生的呤安,一脸嫌弃道:“妈妈,她为什么长的这么丑啊!”顾妈妈赶忙捂住自己儿子的嘴。“别胡说,她是你未来老婆!”“啊?”听到这话,顾沐然一脸难以置信,眼神中尽是嫌弃。顾爸爸没好气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小兔崽子,以后对你媳妇好一点,听到没有!”“哦”长大以后,呤安越来越漂亮,顾沐然也越来越帅。有一天,呤安的同班同学对呤安表白,好巧不巧被顾沐然撞见了,一把拉住呤安。“啵~”清脆响亮的吻声,把呤安抱到怀里。“我老婆,以后离远点!”“……”
  • 流言(2019版)

    流言(2019版)

    《流言》是“传奇作家”张爱玲的散文代表作。从一九四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张爱玲散文创作横跨半个世纪,《流言》收录她从20岁到25岁文学起步及盛产期的散文作品。这本书里,有“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等诸多脍炙人口、闪亮华丽的金句。有《天才梦》、《童言无忌》、《私语》等人生自传文字,敏感细腻的生命记录。有《自己的文章》、《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等作家对自我写作的犀利剖析。有《公寓生活记趣》、《道路以目》、《夜营的喇叭》、《有女同车》、《到底是上海人》等对都市日常生活的观察,纷繁世事中的审美体悟。读《流言》,认识年轻时代真实独立的张爱玲。
  • 美漫最强职业

    美漫最强职业

    一个意外,来到了漫威世界。本来只是想开家饭馆,可是一会九头蛇来找麻烦,外星人也来凑热闹。既然如此,就在漫威嚣张一下吧!
  • 绝地之魂

    绝地之魂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国殇。子夜,寒风料峭。江北浦口夜黑如墨,寂若古墓。突然,一阵阵枪响,喷着火星直向浦口北边混吨的夜幕刺去,却如泥牛入海,不见波澜。乌衣镇。第二天早晨,小铁匠哑巴去后院抱柴升火,却见草堆里埋着一人,仅露头脸,双目紧闭,面色腊黄,死人一般,吓的差点说出人话来,连滚带爬去叫师傅...
  • 澈通大捷

    澈通大捷

    王宏章笔直地站立在一张长方形桌前,接受国民革命军新编22军军长李昌莆的一番指令后,他说了一声:“是。”不是很响亮,听得出他接受得有些勉强,他咽了一口唾液,很大的喉节上下滑动了一下。他没有立即坐下,心想,你李昌莆这不是成心要我老婆当寡妇吗?屋里很静,弥漫着皖北土地上干燥呛人的烟草气味,坐在身后的两个女机要员偶尔发出细嫩的咳嗽声。
  • 感谢一路有你

    感谢一路有你

    她,一个普通的学生,却有三个同样优秀的男孩钟情于她。面对霸道的学长、温柔的青梅竹马以及关怀备至的情敌的哥哥,到底谁才是她最终的感情归属?感谢一路有你相伴,因为有你,我的生活才如此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