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9300000007

第7章 重视自己,懂得顺应自己的真实内心(2)

傅斯年你可以说他不畏强权也可以说他乐观奋达,其实归根究底,傅斯年是一位从于内心的人,他不“从”于强权,不“从”于世俗之言,也正是他这样的精神才有他在学术上的地位。不因体胖而自卑,傅斯年真正做到了把身体缺陷当成人生优势来看待,既不虚伪又有风度,这才是真实的傅斯年。

做真实的自己,才能真正地展现你的特色。据说有个龅牙被导演相中了,让他去担任男配角,龅牙想:“好不容易才能演电影,我得把龅牙给整了。”结果,当龅牙的牙齿整好,信心满满的来到片场时,导演反而不要他了,因为他失去了他的特色。真实的自我,让人无法模仿,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你。

佛家云:“明心见性,直指本心。”不要怀疑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真实的自我优游暇豫,如同王戎,见道李而不心动,仕三朝而不失位。行走在这世间,与其随波逐流般跟随所谓的“权威”,不如“直指本心”。让本心来引导我们的所作所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作为磊落,得失坦然。真实的人让人仰视,真实的人首项中充满灵气,知道自己的本心,方能看透虚妄,行得端正,走得平稳。

做事,要遵从内心欢愉的本性

书籍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每本书在内容上,必然会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在读书时,一方面要虚心体会,努力研求其中的深湛意蕴;另一方面还要有批评态度,要辨识前人思想的偏失。既要虚心,又要保持批评精神,才是正确的态度。只有在读书时勤于思考,加以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在前人已经达到的水平之上有所前进、有所创新。若盲目迷信典籍,缺乏批评精神,只能使思想陷于停滞,那是不足取的。

——张岱年曾担任北大讲师的鲁迅想过用医学将中国人身体变得强健。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的时候,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倾向的日本人的严重歧视。

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场课程幻灯片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时,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鲁迅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情,如果中国人思想不能觉醒,即使体格如何强壮,还不是被帝国主义者抓去杀头?还不是只能成为示众的材料和麻木的看客?病死多少人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于改变人们的精神,要唤醒人们,中国才能有希望。

但是,用什么办法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唤醒民众呢?鲁迅认为,当时的海外留学生中,有学医的,学法律的,学工程制造的等等,这些只能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而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要改变人们的精神,首推文艺。文艺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能够把沉睡、麻木状态的人们唤醒,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样,人们觉醒了,中国就有改变的希望了。

没过多久,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到了东京,联络了许寿裳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办文艺杂志。不久便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后来他写了大量的杂文和小说,成为我国最伟大的现代文学家。

鲁迅的选择是积于他爱国爱民之心,拯救民族命途之愿,他没有继续从事能改变自己贫穷境况的医学,而是选择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笔尖代替手术刀来医治中国人的灵魂。鲁迅的选择遵从了他内心的最大愿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拯救中国。鲁迅的人生转折点也在于此,弃医从文才有了后来的“民族魂”——鲁迅。

任何时候都得遵从你的本性,像鲁迅一样,作一名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而不是沉迷于幻想的阿Q。做事、做人皆要从内心出发,不虚伪,不强求,按照本性来做事,才能拥有快乐且不悔的一生。须知“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求复追”。须臾之间,一生便尽,何不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呢?

谭盾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拉琴,他刚到美国的时候,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到街头拉小提琴赚钱。在美国,这种街头艺人遍地都是,谭盾很幸运的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争到一个黄金地段——一家银行门口。

那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来往,所以谭盾和黑人琴手每天都有不错的收入。在街头卖艺了一段时间后,谭盾和黑人琴手道别,拿着攒下的钱进入了音乐学校进修。

进入音乐学院后,谭盾拜师学艺,努力学琴,认识了许多大师和琴技高超的同学。在学校的那段时间,谭盾潜心学琴,音乐素养和琴艺得到了巨大提升。

十年后,谭盾成了一名知名的音乐家。有一次,他偶然路过以前自己卖艺的那家银行,发现昔日老友黑人琴手仍然在那拉琴。看着黑人琴手满足的表情,谭盾走过去和他打招呼,黑人很高兴地问他:“嘿,谭!好久不见啦,你现在在哪里拉琴?”

谭盾说一家很有名的音乐厅的名字,黑人琴手不禁问道:“那家音乐厅门口人也很多吗?”谭盾小声说:“还好,生意还行。”谭盾没有向那位黑人说明,自己早已不拉琴卖艺了,而是经常在那家盛名的音乐厅中演奏。

十年的时间,让这俩人的境遇发生了天壤之别。黑人琴手和谭盾一样努力拉琴,只是黑人琴手努力的包围自己那块赚钱的地盘,而谭盾选择了进音乐学院深造,选择了提升自己,也是选择了最合适自己的道路。

谭盾看到的不是街头卖艺一时间不错的收入,而是用街头卖艺的钱提升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音乐理想,在全世界面前展现自己的琴艺。他的内心是追求世界的舞台而不是街头那个角落。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重视你内心的想法,才能找到最合适你的方式。

古语说:猛虎的犹豫,还不如蜂虫的致鳌;骏马局促不前,还不如驽马的安步;虽然有舜禹的智慧,却默默不言,还不如聋哑人的手势指点。内涵很重要,但是做出选择更重要,既然心中有了决定,就不要犹豫;既然心中有了方向,就不要受人偏颇。

宋代的大词人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中坚忍不拔的志也表现在人的选择上,是否能够不盲目从众,是否能够遵从内心的本性。不为外界所动摇,不为艰难所恐吓。直直地、坚定地走在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也许你现在一文不值,也许你现在穷困潦倒,但请相信梦想、选择、实践的力量,终究能指引你到达那片光明之地。

找到自己的优点,确定属于自己的位置

我自己在生活上最爱野朴与自然,在艺术上却极醉心于格律与谨严,而我最大的野心就是要在极端的谨严中创造极端的自然。

——梁宗岱胡适一生共得过35个博士学位,照说智慧一流。可是他当初到美国留学时,却被30多种苹果树难倒,因而改行。

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最先是进入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农学院。胡适在康奈尔农学院必须实习各项农事,包括洗马、套车、驾车等,还要下玉米地。胡适对这些还都有兴趣,也可以应付,可是到了苹果分类时,胡适却十分烦恼。30多种苹果,对这些农家出身的学生来说,二三十分钟就可分门别类,弄得一清二楚,胡适花上了2个半小时,却只能分辨出20种,真是让他十分烦恼。

胡适是在宣统二年考取庚子赔款奖学金留美的学生,因家道中落,美国的农学院可以免学费,故学农以节省学费减轻家庭负担。既被苹果难倒,自知不是学农的料子,便转学历史、文学,后日方得成名,正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袁同礼考证过胡适的学位,胡适共获得博士学位36个,但胡适自称他有35个。

纵观胡适一生,从担任北大教授和参加新文化运动开始就矗立在舆论的顶峰,一个无名小卒何以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学府的教授之职,又何以承担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之称。有一个很大的关系,就是胡适的博士之名吓到了不少人。当时中国对外战争连年不利,国民自信降至历史最低点,而一个取得了洋人博士之位的人发表的文章就很容易勾起人们的兴趣了,何况还有北大教授的职位。胡适取得了哲学博士的称号,既发挥了他在文艺范畴内的优秀水平又摆脱了他在农学院的尴尬境地,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曾经有人说过:“人必须悦纳自己,扬长避短,不断前进”。一个成功的人,他一定是懂得发扬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短处的人。找到自己的优点,才能找到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你的职业、前途。饱读诗书的人去种地是浪费,同样种地能手去写作也是脱离实际。优点有时候很明显,有时候却很隐晦,心细、心明、心静才能发现。

汉高祖刘邦曾和众将讨论谁的统军本领最高,众人纷争不已,有些人说是周勃,有些说是韩信,有些说是彭越。

刘邦借机问韩信道:“像我这样的,能带多少士兵?”

韩信想也不想就回答说:“陛下不过能带10万人。”

刘邦接着问:“那么你韩信这样的,又能带多少士兵呢?”

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

刘邦听后有些不高兴,讥讽地问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么将军你为什么却被我捉住呢?”

韩信不慌不忙地回答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韩信的机智,既向刘邦表达了自己统兵的优点,又奉承了刘邦,暂时消除了刘邦了戒心。

清朝诗人顾嗣协曾有这样一句诗:“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就像骏马和耕牛,并无高低,但擅长的领域往往有所不同。你不能强求骏马去耕田,也不能强求耕牛去历险,那样只能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得学会找出自己的优点,把自己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1916年,蔡元培先生开始担任北大校长,先生学富五车、德高望重,但惟独不善于处理行政关系,尤其是在藏龙卧虎的北大,如何处理教授、学生和学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着实让他头疼。但是,蔡元培运用自己才华,先是开创了兼容包并的办学理念,创立教授治校的行政体系,同时启用大批新人,以胡适、蒋梦麟为副手辅助管理,这才有了北大的黄金年代。

后来,有一次,傅斯年在会上说:“蒋梦麟先生学问不如蔡孑民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我学问不如适之先生,办事却比适之先生高明。”蔡元培先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便是德高望重,能够服众,统管大局和与当时的政府交流,治校的具体问题就交给他人,这是一种放权的心态,也是一种扬长避短的手段。

同类推荐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城市的胜利

    城市的胜利

    城市是诞生奇迹之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是最健康、最绿色、最富裕、最宜居的地方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芝加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当代*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长期沉醉于城市研究与写作的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强大的全球城市调研,最终得出了令人毋庸置疑的结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将决定人类的未来! 
  •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英国脱欧后,西方眼睁睁看着末日降临?本书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以大量数据和事实指出,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大包大揽的高福利民主制度已经不堪其累,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导致内生动力不足和经济增长乏力,必须依靠移民来支持;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的到来和增加,因其文化和信仰的差异,不仅改变了欧洲的人口结构,而且凭借民主制度改变了政治版图,因而产生所谓欧洲伊斯兰化和欧洲人逃离欧洲的现象。西方世界的政治精英们也把此书作为处理复杂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杨敬芝论文选集

    杨敬芝论文选集

    《杨敬芝论文选集》是杨敬芝在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三十余年中,紧贴时代主旋律,以匍匐的姿态体验、见证以及思考、研究、探讨和总结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时间与发展的成果,折射了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的基层公共文化情态,可供相关学者和文化管理者思考。
热门推荐
  • 莹莹之光灼灼其华

    莹莹之光灼灼其华

    昔日的圣女跌下神坛,回到世界最原始的大陆,重生一世,洛莹发誓不再做心怀天下悲悯圣女,杀尽天下伪善之人。
  • 无限爱宠:老婆最大

    无限爱宠:老婆最大

    "失忆后的她从高冷女神变成娇俏女生。她与他在荧幕前是互惜的对手,在夜晚是最惹人疼的伴侣……她说:“无论是艳女症还是厌女症,今后我来治!”他说:“只要你愿意,这天随你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子,我看上你了

    小子,我看上你了

    是谁说女孩子就要矜持,就要淑女,最好要羞答答的,脸动不动就要羞红?我林菁就站出来说“NO”!小子,我已经看上你了,我就一定会死死地把你抓住,即使挡在我面前的是神,我也会从他的尸体上踏过去,追求我卡娃伊的爱情!呜拉呜拉……
  • 萌宝帮帮忙:名媛待嫁中

    萌宝帮帮忙:名媛待嫁中

    她,杨氏集团豪门千金,后妈欺凌,好友欺骗,生日当天更遭男友背叛,心灰意冷。2年后携女归来,董事会上争权夺位,商场上叱咤风云,。李铭浩:“你这辈子,只能是我的女人!”陈毅博:“今生今世非你不娶!”林泽枫:“今生,我永远是你的守护天使!”杨若言不为所动,带着女儿远走他国。女儿杨星悦:“麻麻,去抢个别人的好爸爸,给我生个弟弟吧!”
  • 一世容晴

    一世容晴

    又名《上了天道后我悟性提升了》写在前面:1、和女主有关系的男主有四个(师徒三代,全C)2、女主心上人是育有一女的商人小妾3、女主前期弱,金手指到账后原地起飞4、没啥感情戏份,正经修仙升级流,扑街作者只想让女主全宇宙第一!!
  • 都市之超品战神

    都市之超品战神

    这是一个最强战神回归都市,吊打一切,谁与争锋?奇遇不断,精彩纷呈,为民出鞘,为国而战,傲世群雄,热血沸腾,丰富多彩,这是一个个热血传奇的故事。
  • 不一样的奋斗

    不一样的奋斗

    行走人生,不可或缺的智慧启迪,走向成功,独辟蹊径的奋斗指南。成功就像走路,前路不通的时候,停下来看清路况,你会发现,希望就在转角处。奋斗就是不停拼搏,永远不放弃希望,即使跌倒一万次,也要有一万零一次站起来的勇气,但奋斗不是稀里糊涂地努力,奋斗也应独辟蹊径。
  • 谋夫记

    谋夫记

    最初是一场无奈的联姻,他无情,她不愿。然后是信仰的坍塌,他身陷囹圄,她脱身而出。最后是对弈和角逐,他誓死不放,她用力挣逃。总有一人要握住胜利的彼端。历尽千帆的莫念痕想要握住不易的执念,而世路已惯的夏云端则厌倦一切复杂的情感和人物,一个追一个逃,经过了阴霾和战火,终成倾城之恋。
  • 我曾爱你如微光

    我曾爱你如微光

    叶微微爱沈墨寒,爱的失去了一切。她夜夜痴守,只为等候他的一个回眸。她丢了尊严,丢了母亲,丢了孩子,丢了命……三年后,她华丽回归,手刃伤她最深的人。却一不小心卷进了更大的阴谋……
  • 看不见的铜像

    看不见的铜像

    几几灵,跑马城。马城开,打发个小姐送进来。要哪个?要东头小矮个儿。——故乡童谣。老家山前有座庙,极小,且破,属仨砖俩瓦草草搭建的那种简陋型。村人有说山神庙,有说土地庙,还有说是药王庙娘娘庙的。总之,因年代久远无从详考,迄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庙小,神通却大,大得远近周遭的善男信女,熙熙攘攘纷至沓来,烧香许愿祛病求子……一时倒比城里的有些店铺还要红火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