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9400000007

第7章 国学课,倾听古老的永恒智慧之音(1)

群经之首《周易》

中华五千年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其中各类经典巨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经典著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了解过去的镜鉴,还凭借其凝结的往日智慧和陈年时尚,如同远古时期遗留的化石一般,向我们诉说着昔日的古老秘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然不是一席之言就能说得透彻,但本着精选、择优的意愿,本节北大课程选取群经之首《周易》,进行深入解读,当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用。

《周易》是一本系统体现宇宙和世间万物的生成和变化的基本原理的古老典籍,是我国古代学者的深不可测的智慧的结晶,受到历代学者的赞誉和追捧。西汉时期,儒家学派将《易经》奉为“六经”之一,故而《周易》亦称《易经》。

《周易》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伦理道德,乃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在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远超其他经典著作,是我国哲学的集大成之作。

遗憾的是,学界至今仍然没有考证出《周易》的写作时间,更谈不上找到真正的作者。不过,大多数学术观点认为《周易》成书于西周前期,应当不会超过春秋、战国时代。因为成书于春秋末期的史学作品《左传》中,已有关于《周易》的记载。当然,《周易》中的“卦”和“爻辞”中提到了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似乎也可以间接证明《周易》并非出自一时之间、一人之手。故而,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等各种说法,均有相当多的支持者。

不过,古代学者却没有太多对《周易》作者的疑问,秦汉之后,就已经有了一种传统的、近似于定论的《周易》作者说,也即所谓的“易更三圣”。当时,儒家学者认定:伏羲氏画出了八卦;周文王演绎八卦;孔子则发扬了《周易》的精要。如此一来,伏羲画卦——文王演卦——孔子传述,便成了古代学者对《周易》作者的理解。其实,文王的儿子周公,也曾经着力、深入阐释和扩充了文王的思想,著有“爻辞”,为《周易》的再次扩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只是根据古代的父子相从的宗法观念,周公被排斥在“三圣”之外。

《周易》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杰出代表,虽然是哲学作品,却也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超西方,甚至连爱因斯坦都曾经对此表示“惊奇”:中国古代贤哲们在不具备形式逻辑思维方法和近代科学实验方法的情况下,竟仍然领先西方科技数百年。

其实,古代科学家自幼习读《周易》,形成了相对先进的世界观,掌握了一套古代的西方科学家无法理解的打开未知世界大门的钥匙,并以此作为探索宇宙和生命奥秘的指导原则。与西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相比,《周易》思想明显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这种别开生面的思维模式,突出反映了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创造出了巨大的学术成就,其辉煌景象,至今令人神往。

先秦法家与现代法治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表面看来,“家天下”的统治方式虎虎生风,实则在其统治内核中蕴藏着丰富的法治资源。关于这一点,历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略有提及,可作为古代法治研究的入门读本。本节课程将详细解读中国法治思想的起源,即先秦和秦朝法治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思想、实践方式及效果等。以今日眼光来看,先秦法家的思想自然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但其思想中仍有很多熠熠发光的原则仍为今人所用,甚至被奉为“依法治国”之圭臬。从这一点来说,法家思想之深邃、明澈,其目光之久远,对世态人心之掌控,令人叹为观止。

先秦法家的诞生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中最坎坷、最混乱,也是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在这段战乱频仍的历史时期,既为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伤亡,也迎来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发展、大融合、大交流时期。在此期间,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经济关系的变革导致一批私人力量崛起,究竟是以法治国,还是以礼治国,成为当时社会必须关注的方略性问题。用比较学究的说法,也就是:私田主、国君与公田主即士大夫之间的矛盾;国君的集权和重臣的擅权之间的矛盾。更进一步讲,则是井田制与私田制之间、宗法分封制和君主集权制之间的综合对抗。

在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因为经济关系的变革,而变得非常混乱。当时的社会矛盾体现在多个方面:在经济关系上,主要是私田主、国君与公田主即大夫之间的矛盾。在政治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国君的集权与重臣擅权之间的矛盾。同样地,在治国方略上,体现在以法治国还是以礼治国之间的矛盾。在制度上,是实行井田制和宗法分封制,还是实行私田制和君主集权制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在这种局面下,有大批有识之士充满热情地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参与到了社会实践中去,将自己个人理念和社会价值视为一体,纷纷提出自己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这也就出现了后世学者所称道的先秦诸子之间的“百家争鸣”。不过,在这些“百家争鸣”中,实际上对当时社会变革影响最大而又最切实际的还是法家。

法家思想是一种独到的法治思想,它吸收了各家学说的优点和长处,同时糅合了自己的观点。法家思想的那些代表人物既不在同一个时期,也不在同一个国家,而且没有明确的师承关系,而我们之所以将他们视为一脉相承,是因为他们拥有相同的政治主张。他们所提出变法的理论依据都是“好利恶害”的人性论,以及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进化观。他们主张以“法治”作为治国的方针,认为应该通过农耕和战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们鼓吹君主集权,甚至主张君主专制,认为可以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的反抗。他们的思想涉及很多领域,比如关于治国方略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法律等方面。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人,师从荀子,他是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结合了法、术、势,提出君权至上以及“三纲”。他在对以往的政治经验和百家思想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实现了法家思想的系统化。

从根源上来说,法家思想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来自古人治理国家的政治经验;第二,是来自儒家的“礼”制传统;第三,是来自道家的方法论。当然,除此之外,法家还包容了诸如墨家、名家、纵横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韩非对于法家思想体系的最终确立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融合了儒家和法家两家学派,兼收并蓄,同时集合了商鞅、申不害、慎到三人的思想,使法家的理论规划呈现出了一个完整而鲜明的体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后来秦王嬴政“扫六合,成一统”打下了完备的思想基础。

先秦法家重要思想

1.反对礼制,尚法治

法家反对儒家的“礼”,非常重视法律。对于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的思想,他们认为是公平、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2.“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法家认为“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比如,管子就认为,商人之所以愿意日夜兼程地赶路,奔波劳碌也不觉得远,是因为有利益在前面吸引他;捕鱼的人敢于逆流而航行,不惧怕危险,就算行百里也不在意,也是在追求捕鱼的利益。在这种思想基础下,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3.“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变迁观

法家主张锐意改革,反对保守、复古的思想。他们认为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历史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着的,因此不能够复古倒退,或者因循守旧。商鞅提出“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便因如此。之后,韩非则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将因循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4.“法”、“术”、“势”结合的治国方略

商鞅、申不害、慎到三人的思想主张各有特点,他们分别提倡重法、重术、重势。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术”指的是驾驭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势”指独掌军政大权,凸显君主的权势。法家的主张主要都是为了察觉、防止犯上作乱,以维护君主地位。而在实践中,法家成就最大的人则是李斯,他帮助秦始皇统一中原,取得了天下。

先秦法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虽然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其思想中仍然有许多闪光点,直到现在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立法

韩非认为:“书约而弟子辩,法省而民讼简。是以圣人之书必著论,明主之法必详事。”意思是说: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够遵法、守法,以法律为行动准则,法律就要制定得更加详细、具体。法是“必然之道”,因此必须让天下人知道:“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不之于百姓者也……是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法一定要明确,要公诸于众,只有这样,社会成员才能熟知法律,并且真正做到守法。

韩非主张赏罚要“合乎刑名”、“刑名者,言与事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同时要做出“赏罚有度”,赏罚作为法治手段必须使用恰当才能达到赏善罚恶的目的,否则“无功者受赏则财匮而民望,财匮而民望则民不尽力矣。故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

2.执法

韩非强调法律的规范,认为应该用法律来统一社会。法律就如同测量事物长短、轻重、曲直、多少的器具,在运用过程中体现的客观性是稳固的,它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愿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它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是公正、平等的。因此,法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社会。韩非所提出的“法不阿贵”和“刑无等级”思想,是他最激进的主张,他在《韩非子·有度》篇是这样说的:“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商鞅也有同样的主张,其表达为“一刑”,“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者,罪死不赦”。这种思想的矛头直指贵族特权,与作为三代盛行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思想直接对立。因此,它为后世人们反抗法外特权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在执法上,韩非强调“重刑止奸”、“峭其法而严其刑”,这使得他走向了“以刑去刑”的重刑主义的死胡同。尽管如此,他对于犯罪分子坚决严惩的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特色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思想文化发展史的多元化特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精神财富,儒家思想对我国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在悠久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影响了国人近三千年的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演进,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又具有哪些历史价值呢?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儒家思想又被人们称为儒教或儒学,是由至圣先师孔子创立的。儒学最初只是指的司仪,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了一种思想体系,并且将尊卑等级的“仁”作为该体系的核心。儒家学派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或价值取向,是他们看待、处理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归纳起来,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肯定人的现实价值,尊重人的生命。在近代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之前,对人的现实价值持完全肯定态度的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在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中,人生存在现实世界的意义得到了充分肯定,儒学认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是中心。中国古代的“天命论”,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上天安排的结果,体现了上天意志。这种说法虽然与宗教的“上帝创世论”相似,但是也存在着重要的区别。儒家思想中的“天”主要指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就是现在所讲的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虽然也有神的含意和成分,但不是主要的。而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一点是,中国古代“天命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不是要求人们为“天”献身和殉道,或者去追求“天国世界”,而是借助“天”来证明在现实世界行为的合理性和按照天的意志(即客观规律)办事,以达到天为人服务的目的。

同类推荐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
  • 彼此珍藏最温馨

    彼此珍藏最温馨

    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与学生的感人故事,体现了李镇西爱心与民主的教育思想。李镇西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用充满激情和爱心的教育感染学生,引领学生;他以童心换取童心,平等待人,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骄傲;他把教育孩子的难题当课题,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反思;他教学生真诚善良,与学生共同成长。正因如此,他和学生之间才能始终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毕业多年,成家立业,仍向往他,崇敬他。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对各具特色的学生的教育方法和学生的成长过程,体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人文情怀。
  •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选取舒新城先生谈教育的文章22篇,其中有专论初、中等教育的文章,也有对社会现实与教育实际间关系之论述,见解之深刻,对于当世之教育亦有借鉴意义。或许有读者会想,民国时所谈的教育于今有什么意义。读罢本丛书这10位真正教育家的文章,你会发现,中国今天所有的教育问题在那时都已经存在,他们的思考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是超前的。对于思想,有时跟你所处的时代关系不大,跟思考的人有关。
  • 王国维讲国学

    王国维讲国学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热门推荐
  • The New McGuffey Fourth Reader

    The New McGuffey Fourth Rea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秘笈古文网

    秘笈古文网

    你有祖传秘笈?我有秘笈中文网!你有独门绝学?我有秘笈中文网!你有绝世神功?我有秘笈中文网!“是否模拟修炼超阶秘笈《葵花宝鉴》?”“是!”在重启修行的年代,秘笈中文网上的秘笈数以亿计,浩瀚如烟,必能助我踏上人生巅峰。倒时我就能吃最好的泡面,坐最贵的公交线路,用最软的手纸,看最新的小片,打最厉害的小屁孩,踢最强壮的老太太!······一天后,一名少年口吐白沫,双眼泛白,人事不省地倒在地上,身边还有一段用鲜血写下的字:秘笈好毒!大家小心!绝不要纟······其实这只是一个不系统不套路不降智不CP不不不不的偏传统玄幻故事。正名《秘笈中文网》。
  • 清宫谍妃

    清宫谍妃

    她为四阿哥入掖廷四年,成为他安插在康熙身边的眼睛,日复一日地模仿康熙笔迹。胤禛曾说过:“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待他登极之时,她便是他的皇后。今生今世,琴瑟共鸣,永不相负。然而,她终究没有等来,他兑现诺言的那一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废星

    最强废星

    穿越者,异能者,很强吗?狼人吸血鬼,道士,魔法师。科学家。众多奇异的事物在这里并不稀少。一切精彩都在后面……
  • 星云创世传奇

    星云创世传奇

    很明显,这不是一个落入俗套的故事。虽然披着科幻、穿越的外衣,但演绎的是生存、奋斗和成长。无论何时何地,也都离不开一个情字,终究是天若有情天亦老,长使英雄泪满襟。又说,人生如戏,游戏人间,发愤做一个最强玩家又如何?那么,最强的境界是什么呢?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最强——玩家。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著的《人性的弱点》是20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卡耐基成功学的奠基之作,蕴含着卡耐基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以及他为根除人性的弱点所开出的有效处方。卡耐基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人性的弱点,激发并鼓励人们充分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引导人们勇敢地面对并克服现实中的困难,从而开创自己崭新的人生。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千万不要这样管我

    千万不要这样管我

    本书从一个孩子的角度道出了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个个误区,让父母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了解他们渴望的需求,寻找有效的沟通之道,唤醒沉睡的教育灵魂,让孩子们自由地成长为一个独立而蕴含无限潜能的生命个体。
  • 予卿笺

    予卿笺

    一笺断念,二笺妄生,三笺断情,此为妄情笺。一个是地界的小管事,本来只想做条快乐的咸鱼,奈何天道无情…一个是关押在地狱层的极罪之徒,何来极罪?一个花了十世去遗忘,一个用了万年的时间去守护…小呆子,看到没!这泛这光点的地方,都是姐的地盘!,她在光里笑着。喂,呆子,你盯着我作甚!他傻笑这答了句,好看!她一下便红了脸,说不出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