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9400000008

第8章 国学课,倾听古老的永恒智慧之音(2)

第二,主张顺应和合理满足人的欲望。不同的文化流派中,对人类本性的看法和处理方法都不一样,甚至差别巨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人类的本性给予了肯定和承认,提出应该对人的欲望予以合理的满足,而不是采取诅咒式的态度。如对人类“性”的理解,儒家认为“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们的这种本能的欲望应该得到合理的满足。对于这一点,孟子与齐宣王之间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

孟子劝齐宣王推行王政、王道,但齐宣王却担心自己有好色的毛病,不能施行王政、王道。孟子认为,如果齐宣王能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也让老百姓的欲望得到满足,做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那就是王道的表现。也正是受儒家这一思想的影响,在几千年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中,中国人的性观念是相当开放的,直到唐朝时,寡妇改嫁都被看作是正常的。只是到宋朝理学兴起后,中国人的性观念才慢慢转向封闭,对“性”的种种不合理禁锢也才开始出现。即便如此,在基本价值倾向上,人们也还是持肯定态度的。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对于作为人的本性的“性”,都有过进行否定和诅咒式的倾向。

第三,“仁者爱人”,充分承认和尊重人们的基本权利。“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的基本会归纳起来就是人们要有友善、宽容、助人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仁”是儒家思想家所倡导的一种价值原则或取向,在不同条件下,这种价值原则或取向的具体形式也不相同。

作为人类的一种价值原则或取向,儒家关于“仁”的这些思想,不管是从道德层面来理解,还是从近现代人道主义、人权思想或者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其价值和意义都很大。现代文明社会提倡和鼓励人们要有爱心,要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虽然人们话语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在精神实质上却与儒家所倡导的“仁者爱人”、“泛爱众”等思想观点是一致和相通的。另外,儒家所主张的“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思想中,也承认和肯定了人们的基本权利,而现代人要求和争取的种种权利平等、权利保障都可以从这里找到逻辑起点。直至今日,这些思想仍然闪耀着人性、正义和公正的光芒,人类社会的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社会管理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密切,人们相互之间在权利、利益上的碰撞、摩擦、矛盾和冲突远非古代社会可比。因此,无论是在个人的立身处世方面,还是涉及社会管理者的施政立法,我们在行为过程中,都应该学会推己及人,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第四,“天意”即民意、“民贵君轻”蕴涵着“人民主体”的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是大家所共知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一段名言。对于孟子的这段话,不同时期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孟子这段话充分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而也有人认为,孟子还是维护君主统治的,根本不会把“民”的地位放在“君”之上。其实,要讨论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君”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讲,“君”是古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角色,其职责是掌握和行使社会的最高管理权;另外,“君”还指位居“君”这个角色位置的人,即具体的君主。孟子思想是很注重“君道”的,他主张和强调君臣都应该各尽其“道”,君臣都必须各司其职、恪尽其职。对于遵守或实施“君道”的“君”,孟子确实是竭力维护的。不过,他同时也明确指出,如果君主的所作所为违背“君道”,大家就可以将其更换或者推翻。由此可见,在孟子的思想中,根本就没有对君主盲目忠诚的愚忠思想。孟子在关于君与臣、君与民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民”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它孕育着“人民主体”抑或“人民主权”的思想,与现代“主权在民”的政治理论基本一致。

第五,积极面对人生和社会,砥砺奋发,努力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自古以来,自然灾害、困难挫折和人类的生老病死等都不可避免地不断发生着,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许多人就表现得十分消极,他们选择逃离或回避现实世界。儒家思想却从对人的现实价值持肯定态度的前提出发,主张人们应该积极面对现实世界,奋发向上,去努力消除世界的痛苦和灾难,因为混乱、痛苦和灾难等是任何一个时期的人类都不可避免的。也正因为此,他们一方面主张和提倡人们应该以“治国、平天下”为努力方向,要有贡献精神;另一方面,他们又鼓励人们不要害怕艰难险阻,而应该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顽强意志和精神。孟子所倡导的这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不但是历代儒家思想信奉者和追求者的精神支柱,也是当今社会以及将来人们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秦儒家思想不但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化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早在公元1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到了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到17、18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曾掀起了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1世纪,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两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后,在思想上进入了一个迷茫时期。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开始趋于复杂和多元。其中,有不少人经不起诱惑开始物欲膨胀,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开始走下坡路。这时,孔子的儒家思想就变成了一剂良药,对唤醒这些人起到了关键作用。

儒家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财富,同时它对现代社会也有很多借鉴意义。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们不仅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保护生态平衡,解决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实,任何宗教和哲学家的终极理想境界,都是无杀人(战争)、无偷盗、无说谎、无奸淫的和平、幸福、快乐的世界,而儒家所倡导的“仁学”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正好与此不谋而合。这便是儒家思想近3000年来常新不衰、世代传承的原因所在,同时也凸显出它的现代价值。

“仁”是儒学最高的道德原则。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在第一位的。目前,人们在感受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更渴望人性的回归,精神得到慰藉。因而,强调“仁爱”的儒家思想,对于善待他人、扶残助弱、扶危济困等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借鉴意义。

作为君子德行的“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它有着广泛的适用领域。在政治领域,它主要表现为宽猛相济、德刑并用的治国方略。在法律领域,它从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出发,指出应当在立法上适当考虑民众的利益。用今天的标准看,一种以公正和人道精神为主宰的立法与司法,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在文化领域,中庸之道则表现为一种理性与温和的文化发展观。它反对“不破不立”,反对横扫一切文化传统,提倡文化的“损益”式发展。孔子就明确提出,对传统文化要有继承、有创新,批判地继承。在经济领域,中庸之道表现为经济政策上的“富民”措施。儒家思想反对将社会不同阶层间的贫富差距拉得过大,提倡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其实,儒家思想文化不仅从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为现代人提供了有益的养分,而且古代儒家学说中,还包括其他方面精辟的论述,如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各取所长,当尽其才”的用人之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干部考察方法;“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市场价值规律;“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策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之道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预测观点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挖掘。

禅宗智慧与心灵修炼

禅宗,又称宗门,主张修习禅定,是佛教主要派别中的一个。它又被称为佛心宗,因为是以参究的方法来彻见心性的本源,故而得此名。禅宗最早是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往下传给了慧可、僧璨、道信,一直到五祖弘忍时才分为南宗慧能和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禅宗的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一派,直到今天仍然延绵不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禅宗思想对我国哲学思想及艺术思想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禅宗的历史源流

追根溯源,禅宗在历史上的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开始,至六祖慧能大师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大约到了晚唐至南宋初期,禅宗由六祖慧能门下的洪州、石头二宗,发展为五宗七派,这被称为禅宗的发展期。自南宋初年至明朝中晚期,临济宗和大慧宗杲提倡话头禅,而曹洞宗和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这段时期为禅宗的成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到了明朝中期至清朝,净土宗开始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儒、释、道三教合一。这段时期为禅宗的衰落期,又称为晚期禅宗。清末民初之际,看到佛教日益衰退,虚云大师决心中兴禅宗,他近代传承临济,兼弘曹洞,又遥承了早已断流的法眼、沩仰、云门三宗,以一身兼嗣五宗法脉,承前启后,融会了五宗禅修法门,为禅宗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禅宗中兴之祖”。

禅宗的流播地区主要为江南一带,集中于广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禅宗在中国流传时间较长,影响甚广,至今仍延绵不绝,不但对中国哲学思想及艺术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被世界各地的人所接受和推崇,产生了深远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现代著名的禅学思想家铃木大拙到美国传播东方的禅学,自此,禅宗在欧美大受欢迎,禅宗的影响力迅速推至世界各地。禅宗的“禅”字是由梵文“禅那”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它是指经由精神的集中,以进入有层次冥想(即毗婆舍那)过程。“禅”是佛教里很重要且最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但是,禅宗所说的“禅”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指“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

到南宋之后,禅宗在我国开始逐渐衰微,明末憨山德清大师就有了“禅宗五家不振”之叹,称临济宗风,独有紫柏真可大师可承续,然后继无人。此时,禅宗与儒、释、道合一,虽然以“禅净双修”为主流,但实际上禅宗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宗风。可以说,当时的僧人只能以念佛坐禅为务,禅宗逐渐失去了创新的生命力,进入了衰落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朝结束为止。

禅宗的思想智慧

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是禅宗的创始人,在佛教释迦牟尼佛“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的主张。后来,另一位僧人道生又在菩提达摩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顿悟成佛说”。唐朝初年,僧人慧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菩提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的核心思想,意思是通过日常生活中自身的实践,来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的目的。禅宗思想认为,语言文字会约束人们的思想,所以主张“不立文字”。禅宗还认为,要真正达到“悟道”,就要隔绝语言文字,或者透过与语言文字的冲突,避开任何抽象性的论证,凭借自己的亲身感受去体会。另外,禅宗还主张修行不一定要研读经书,也没有必要出家,在修行的过程中,其他世俗活动仍可以正常进行。

按照禅宗的解释,“禅”并非思想,也非哲学,而是一种超越思想与哲学的灵性世界。为加强“悟心”,在传承的过程中禅宗又创造了许多新的“禅法”,比如云游等,所有“禅法”的目的在于使人心有“顿悟”的敏感性。禅宗的“顿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的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却依然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

禅宗对修行的环境没有特别要求,真正修禅之人往往是随着某种机缘,偶然得道,从而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得道之人的日常生活与常人没有什么区别,精神生活却有极大不同。真正得道之人在与日常事物接触时,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

同类推荐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二卷(1603-1840)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二卷(1603-1840)

    进入江户时代,历来颇受尊重的中国文化受到日本儒学、国学、兰学各家的质疑与挑战。朱子学之外的儒家各派,或为复兴中国先秦孔孟之道,或致力于儒家思想的实学化和日本化,都对朱子学的诸多命题提出了质疑。国学家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以日本为世界中心,对中国进行了全面否定。兰学家以西方科学和思想为依据,出于实用主义,提出了中国思想已经不合时宜。“江户三学”对中国的认知虽然不尽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否定了中国及中国文化,并对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 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

    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

    作者自九十年代初开始关注教育,首创“生命化教育”理论,其“成全”、“范本”等诸多独到的教育概念已被教育界广泛应用。本书收入了作者诸多谈教育的精彩文章,其鲜活的思想一定可以走进教育者的生命,进而改变他们看待教育、实践教育的方式。
  • 公司法实务与企业改制

    公司法实务与企业改制

    本书的第一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与公司法”阐述了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是实行公司制。第二部分“公司组织过程与运作”着重介绍了公司组织过程中进行设立、组织变更、重整、破产、清算等一系列活动的揉作规则和程序;第三部分“公司组织形态与运作”分别论述了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合作公司等组织形态的出资、股份的发行与转让、机构管理的操作规则和程序。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编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公文的种类、格式,以及机关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重点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文种的基本写法。《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集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心选择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经常使用的文体,并通过例文示范来增强实际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热门推荐
  • Birthday Party

    Birthday Party

    Stanley Webber is visited in his boarding house by strangers, Goldberg and McCann. An innocent-seeming birthday party for Stanley turns into a nightmare. The Birthday Party was first performed in 1958 and is now a modern classic, produced and studied throughout the world.
  • 天命逆凰:魅惑神医

    天命逆凰:魅惑神医

    酷爱道家五行的洛子涵意外穿越惊兰大陆,被神医流心所救,收为弟子,在药谷学习医术。无意中被卷入寻宝的漩涡中,在夺宝中救下受伤的左寂冷,谁知左寂冷身份特殊,接近她竟然是带着目的的。最后带着宝物离开。看似决裂反目的俩人却不知不觉中队对方情根深埋。再次相遇,他们是敌人,又要怎样面对对方?
  •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貌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诊家正眼

    诊家正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特种抢劫:妖孽狐王抱回家

    特种抢劫:妖孽狐王抱回家

    一颗七彩琉璃心窍引得六界仙魔出动……他是仙妖两界炙手可热的妖媚狐王,她是穿越而来神经大条的特种女匪,两人究竟谁道高一尺,又是谁魔高一丈?“丫的,打劫呢,笑毛线笑,全都给我站一排,手抱头,蹲下!快,快,快快!”某女暴走。“照做!”豪华马车内一个慵懒声音传来。某女掀开车帘,某男半靠美人枕,慵懒魅惑,眨巴着招蜂引蝶的桃花眼,“大王饶命,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某女大咽口水:“尼玛,老娘有这么没节操吗?不过,既然你如此恳求,那我就不客气啦!来呀,押回山寨!”他们的相逢是偶然还是早有安排,他们的命运又将会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祖宗在我旁

    祖宗在我旁

    迷糊鬼张媛媛是个马大哈,做事慢吞吞不说,方向感还极其差。要不是有‘人’一直给她指路,她估计一辈子就得在原地打转。这‘人’是……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II(第12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编译局陆续编译出版了大量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为了满足当前学界的需要,让这些宝贵的研究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丛书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精选,分为“经典著作研究”、“基本理论研究”、“版本和传播、编译以及生平事业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四个部分重新编辑出版。
  • 夏夜寻花

    夏夜寻花

    浪漫的爱情,不需要轰轰烈烈的表达出来。时间的雕琢,总会使得爱情熠熠生光。故事的主人公,从三年初中的懵懂无知,到三年高中的任性叛逆,最后大学四年的岁月成长,走过了人生最幸福与最困难的十年,深刻诠释了爱情到底是什么。
  •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反映了掠夺战争的缩影。把氏族公社解体前后的经济形态、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人情风俗等,做了形象的记录,真实的写照。故事情节单纯朴素,从容舒缓,中间穿插着大段的祝赞、浓笔重彩的铺写和诗意的描绘,大刀阔斧地塑造焕发着神异色彩的英雄形象。来自民间语言艺术融汇了诗歌凝炼、响亮的音乐美和散文质朴自然的特色,其独特的风格散发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 神秘王爷

    神秘王爷

    她看着那个恶魔一般的王爷,面容惨白,什么?一场大火让他面容全毁?好吧,她忍,反正长得好不能当饭吃。他身坐轮椅,什么?他不仅面容全毁,而且身患残疾……好吧,她依旧忍……五年之后,她带着一个可爱的小奶包回到京城。小奶包看着英姿勃发的四爷,挥舞着小手,“他一定是我爹爹,他长的跟我好像……”某女一脸黑线,“他不是,他是宫的主管!”四爷冷笑,折扇轻摇,“你确定?”三爷双目望天,“我确定!”某女顿时风中凌乱,为什么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五年前和她成亲的,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