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1900000006

第6章 无为(1)

煤油灯的捻子炸了一下,焰光突然就亮了。纸面的小字长大了几分,能看清它们的模样了。我的心也亮了一下,不再疲倦,想再看一会儿书。

灯捻炸裂的声音把父母惊醒了。母亲从被窝里探出身子,不耐烦地说:“别看了,省着点儿眼吧。”

父亲摁下她的身子,“孩子愿意看会儿,就由着他,别添乱。”

母亲很不服气,“这年坎儿,念了书有什么用?再把眼睛觑乎坏了,下地的时候,庄稼和草都分不清,就成废人了。”

“嘁,你是怕费油。”

“是又怎么着?”母亲的语气有些亢奋,“就你这个支书当的,一个日工才三分钱,只够买个油饼,年底结算,还欠着队里的,买个油盐酱醋都没钱,还得抠鸡屁股用鸡蛋换。”

母亲的话戳中了父亲最薄弱的部分,他的腿在被窝里重重地摔了一下,“真是妇道人家,夹缠得很,你也不想想,灯油它长着腿呢,省着不用,也会搁干了。”

父亲是指煤油的挥发。

母亲就不吱声了。

我就接着看书。其实我那时看书也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朦胧地觉得,父母的锄杆的确捋不出什么来,正被批判的孔老二的一句话——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或许是有些道理的。

书虽然继续读下去了,但躺在被窝里的父母总是不时地弄出一声叹息,让人心不安。“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瞎眯着。”晚饭我们喝的是稀粥,靠睡眠把肚腹欺哄过去。所以,贫穷的日子承受不了多余的灯光。

我只好装作已经困倦了,悻悻地把油灯吹灭了。

在土炕上辗转反侧地期待了很久,终于等来了一头疲脸子的瘦驴,径直朝我走来。地点是村口大柳树下,那里有一盘石碾子,村里人收工之后,多是聚集在那里乘凉。蹴着那么多人,驴子唯独走向我,我兴奋极了。驴子对我说,你跟我走一趟,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驴子让我骑在它的背上,抬腿就飞了起来。飞到大平原的上空,盘旋了一阵,发现了一处烟囱林立、有围墙的地方。驴子咴咴地叫了几声,直直地落了下去。落在一个院子里,有一群穿蓝工装的人,正围着一个大笸箩吃馒头。他们从笸箩里拿馒头,可拿来拿去,那笸箩里的馒头总也不见少。我吃惊不已。驴子朝我点点头,问我,吃馒头的日子好不好?我说,当然好。我说的是真话,在我们那里,“啃咸菜就窝头,一天两顿稀面粥”,生活得跟口诀一样,有谁不稀罕馒头?驴子说,那好,念你读了那么多的书,就留在这里当技术员吧。这天降的喜事把我弄懵了,我愣在那里。驴子啃了我膀子一下,你已经是这儿的人了,还不赶紧去吃馒头。我朝着那个笸箩扑了过去。

当当,当当……发抖的手就要触到馒头的时候,刺耳的声音把我弄醒了。当当,当当……我分辨得出,这讨厌的声音,来自村口大柳树上的那口锈钟。“睡觉都不老实,净踹被子,被子里那几两棉花,哪经得住你这样踹?”在远的钟声中,母亲在近处埋怨道。

我睁开眼睛,很懊恼,“敲钟的,是不是我爸?”

“不是他还能是谁?”

“敲得再响,能敲得出馒头?”

母亲摇摇头,觉得我既莫名其妙,又十分刻薄。

别看父亲赞许我晚上读书,但每到星期日和寒暑假,他就绝对不允许了。他把我赶到庄稼地里去,参加劳动。我跟他说,我不稀罕那几个工分。他说,你以为我稀罕?你是支书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地里劳动,你不能搞特殊。那时,一个伟人撂下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不仅要学工、学农,还要学军。父亲牢牢地记在心里。

春天社员们在堰田里翻地,用瘦长的铁镐。山西人用的是镢头,刃子很宽。因此人家翻出了个大寨,而我们什么名堂也没翻出来,虽然地处北京,被燕山的大脊梁遮盖的这个京西小山村,却始终籍籍无名。社员们翻地的时候,懒洋洋的,与其是为了种粮食,不如说是翻给他这个支书看。

依山起伏的堰田,看着是一方美丽的风景,镐子翻下去,薄薄的土层下,净是石头。翻出的声音透着穷气,旱出的烟尘,很呛人。人心恓惶,种子撒下去,出得了苗吗?

一个叫扁儿的社员,总是直起腰来,愣愣地戳在那儿。父亲走过去,朝他的腰眼上踹上一脚,“卖点儿力气好不好?”

“卖个鸡巴!”

父亲又踹了一脚,扁儿回应的还是那句粗口。

“扣你的工分儿。”父亲威胁道。

扁儿反而嘻嘻笑起来,“不扣,你是丫头养的。”

扁儿的个子很矮,瘦刀螂一样的脸上,净是被抓过的伤疤,谁都不把他当人看。家里总是亏粮,媳妇就总拿他出气。媳妇叫小金花,却长着个大身坯,他只要一顶嘴,小金花就抓他。他忍着,忍着,心里怕她。但临出门的时候,却趁其不备,在女人娇气的腰眼儿上狠狠地踹上一脚,女人来不及叫上一声,就趴在地上了,十天半月出不了门。他像对自己也像对别人说,怎么忍来忍去就忍不住了呢?你说他不怕媳妇,在媳妇面前萎萎缩缩地任打任骂;你说怕媳妇吧,出手又那么狠。人们不理解他——即便是伤痕常挂在脸上,谁也不关心他。

没人给他做饭,中午的干粮只是两只柿子。

到了中午,人们要在草窠子里睡上一晌。肚子喂不盈,睡就盈了。父亲惜时,跑到山梁上去打烧柴。一大捆烧柴打回来了,人们还横七竖八地挺着尸首。父亲挨个地踢他们,“起,该干活儿了。”

扁儿从眼缝里乜了一下父亲的那捆烧柴,“看来,就属你是盏人灯哩。”这是一种极端的反感——于公于私,你都占了先先,我们还做不做人?

收工的时候,扁儿蹴到父亲跟前,阴郁地笑笑。父亲一边回应地笑笑,一边往背篓上装柴捆子。父亲刚要背起来,扁儿伸手就把柴捆掀下来。因为没有宣言,父亲愣了一下,“你要干吗?”“不干吗。”扁儿嘻嘻笑着。

“你真是没事闲的。”父亲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只是摇了摇头,重新装他的柴捆子。

扁儿又给他掀了下来。

父亲急了,喊了一声,“你再掀一个试试?”

社员们都围拢过来,他们觉得,这下该有好戏看了。

父亲阴沉着脸子,索性把柴捆子直接扛上了肩头。扁儿的脸色也庄严起来,“今天你肯定背不成!”他跳了起来,越过了高大的父亲,把柴捆及父亲全扑倒了。

周围一片欢笑。

父亲爬起来,高大的身躯直直地朝扁儿的小身材逼过去。

我看到,扁儿的脸色苍白,整个身子都在颤抖。我兴奋极了,一个壮观的场面就要诞生了。

“横竖就是一捆烧柴,不背就不背。”在父亲居高临下的时候,居然说了这么一句泄气的话。

没有故事发生,人群便无声地散了。人们走在阔大的山脉上,像羊拉下的粪便,很渺小,看不到表情。

扁儿走在我们的身后,走得无声无息。

父亲几次搭讪着要跟我说话,我懒得理他。这个支书当的,一点儿尊严都没有。

进了家门,我把事情的原委跟母亲讲了,母亲一下子就火了,“我去找他,干吗欺负老实人!”

父亲一把没拦住,母亲转眼之间就没影了。

但很快母亲就回来了。我问:“出气了?”

母亲白了父亲一眼,“出气?憋气!”

母亲说,小金花死人似的躺在炕上,扁儿死人似的圪蹴在炕洞前,炕洞里连一粒火星都没有。

父亲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吃饭。”

扁儿确实让父亲跌了威信。上工的钟都敲了两袋烟的工夫,居然不见人出来。父亲很纳闷,对我说,你去挨家挨户问问,他们还出不出工,如果不出工的话,就扣他们的工分。我说,你还是自己去吧。我还在对他昨天的表现耿耿于怀。父亲很柔情地摸了摸我的头发,说:“我一个堂堂的支部书记,哪能这么干?”

我挨家挨户问过,对兀立在大柳树下、满脸渴盼的父亲说:“他们都铁了心不出工了,且让我捎信给你,工分太少,他们不稀罕,你愿意扣就扣鸡巴的吧。”

父亲跌坐在碾盘上,嘴里大叫:“完了完了!”

我说:“你还是去公社吧,让他们派工作组来。”

“你净出馊主意,你当他们是谁?他们都是老街坊哩。”父亲瞪了我一眼。

那个时候,讲政治挂帅,破坏生产的人,往往是会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的。

父亲静静地坐了一会儿,独自上山了。

在堰田里,山风凄切,他权当是社员们的窃窃私语,镐子翻下去,也一丝不苟。他对自己说,狗日的都看着咱哩,绝不能偷一点儿懒。翻着翻着,脸上挂满了眼泪。他也不明白,这么没地力的薄土,打下的粮食还吃不盈一季,干吗还一年接一年地死死地摽着?干吗不让搞点副业,肥肥嘴儿呢?

他怀着满腔的幽怨,复仇一般使着狠力气。天气不体恤他,还是初春,就已经是干热干热的了。他闪了棉袄,只穿着一件看不出颜色的破秋衣。汗水洇湿了后背,继而变成碱。日光游移,汗碱的图案不停地变换:一会儿是张羊脸,一会儿是只牛头……总之,都是山里的畜牲。累了,他只想笑。就笑。呵呵地,似哭,似犯了神经。“这个支书当的。”他觉得自己有资格嘲笑自己。

呵呵,呵呵……

终于干满了点儿,他披着稀薄的夜色,踽踽地走回村口。大柳树下,蹲满了一色的青壮劳力,他们端着青瓷大碗,一边哧溜哧溜啜着稀粥,一边用筷子敲着碗沿。他们是做给他看的。他低着头,径直走过去,愤愤地撂下一句话:“真是一群贱人!”

第二天,该敲钟的时候,他手里的钟槌举起来又放下,最后,还是敲了。“兴许他们只是装个样子呢?”

两袋烟工夫的钟声,终于没有唤来一个人,他彻底失望了,头也不回地上山了。

第三天,柳树上的钟他只是看了一眼。第四天,他头都懒得抬一下,急匆匆地从柳树下走过。

或许是过了一个星期的光景,父亲正在没滋没味地吃早饭,钟声竟恶作剧般急急地响了。父亲手里的粥碗跌落在地上,碎了。母亲说:“瞧,又没了八分钱。”

父亲推门而出,跑到了大柳树下。见队里的青壮劳力都簇在那里,手里都攥着翻地的家伙。

“敲钟干吗?”父亲问。

“出工。”众人回答。

父亲摇摇头,“是怕扣工分吧?”

“放屁,我们是怕错过了节气。”

父亲心头一热,到底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种地的本分,让他们呆得恓惶。他觉得说什么都是多余,兀自朝前走去。人群尾着他走,谁也不说话。他心头突然难受起来,喉头哽咽着。“你们且记住,我会对得起你们的。”他对自己说。之后,又有些不甘心,恨恨地骂了一句:“这帮狗日的!”

玉米勉强地拔节了,荒草却茁壮。这是旱地特有的景象。因此,社员们不得消闲,还得锄耪。玉米的叶子像一把把有暗刃的刀,在人们的臂膀和腿子上割出一道道的伤痕。人们怨恨不已,却异常勤劳。他们有一个朴素的道理:糊弄庄稼,就等于糊弄自己。

还不到蝗虫发作的时候,蝗虫的青虫就很肥大了。这是对庄稼人的嘲讽,他们心里很受刺激。因而也就爆发了一种野性——

他们把锄头撇在一边,在田埂地垄上,蹿来蹿去地捉青虫。他们用草梗子把青虫穿起来,燃起地火烧烤。他们有大本事,青虫烤熟了,草梗子却不断。他们大量地吞嚼这些虫子,咬肌暴突,真不像人。

父亲捉虫子的数量最多,吞咽的数量也就最多。他的嘴唇和舌头都黑了。捉到兴头上,他觉得汗碱浆过的衣裤很是碍事,索性就脱得只剩下一条内裤。内裤的成色实在糟糕,关键的部位破破烂烂的,开了天窗,蛋卵子时隐时现。在场的社员有不少婆娘和小姑,她们偷偷地笑,男人们则嗷嗷地叫。但父亲却很忘我,翻转腾挪,如入无人之境。父亲身长,动作的姿势很像什么。扁儿突然说:“简直是条大狗。”众人大笑,齐声呼应:“对,大狗!”

“大狗!”

“大狗!”

……

传到父亲耳朵里,他居然知道人们是在叫他,不恼就是了,还索性叫上几声,汪汪,汪汪……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好日子!”他们说。

起初我还为父亲羞惭,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之后,也不觉得那么严重了,便偷偷地笑。

扁儿看了我一眼,“小狗。”

我嘿嘿一笑,“我要是小狗,现在就把你裆里的东西咬下来。”

扁儿做了个捂裆的动作,好像真的被咬到了,眉头紧锁。

随后,我们往一块儿笑,都不觉得对方可恨。

玉米终于顺利地吐穗了,小雨也极节俭地来了几次,人们紧悬着的心落得妥帖了些。在常识里,只要不是连天的大旱,即便是雨水稀少得像泪珠子,也不会闹蝗灾。山地的玉米长得忒慢,平原的中茬玉米都收获了,它仅仅是抽穗而已。锅里的粥越来越稀了,社员们便且闲且恓惶。

父亲对众人说:“狗日的们,我让你们开开荤。”

扁儿撇一撇嘴:“你糊弄谁?”

“我让你们吃鱼。”父亲毫不犹豫地说。

扁儿翻了翻白眼,像明白了什么,嘴角刚要绽出笑来,却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操,你真是馋晕了!”

村里的确是有条河,但连年干旱,河脉浅,有的地方,索性就断了。没有大水,哪里有大鱼?一些小鱼罢了。

山里人没有打鱼习惯,不置备网罾。那么,用什么捞?所以,扁儿认为父亲在起哄他们。

父亲坐在河边的鹅卵石上,想了半天主意。

“药它。”父亲突然说。

“用什么药呢?”扁儿问。

“苦杨。”父亲给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行吗?你真会想歪主意。”扁儿带头反对。

“支书是我还是你?”

父亲便带着众人到山上去打苦杨。并称,不管理解不理解,打就是了,给你们记工分。

苦杨,并不是一种杨树,它是山上的一种灌木,枝条柔曼,有细长的叶子。苦杨的皮剥下来,捣碎后放到碗里,倒上水便呈浑黄色,喝上一口,苦极了。但去火治淤病,是一种药材。

同类推荐
  • 进退失据

    进退失据

    高阳家的屋里有一个很大的炉子,火很旺。一个铁锅里炖着红烧肉,放了土豆、花椒、大茴香和小尖椒,酽酽的红油汤因为温度不够,散漂着僵僵的油皮,再烧那么一点点汤就滚开了,得再有一点点火。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汤锅被端来端去的,总开不了。范中原就在屋子的另一端,和什么人高谈阔论,慷慨激昂的语调很响地传到岳月耳朵里,却看不见他的人。岳月的注意力都在那口锅上,高阳家住的房子,狭窄而拥挤,炉子周围堆满了东西,岳月焦急地想把那口锅放在炉火上,炉火却总被别的东西占着,总放不上……就被铃声惊醒了。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为背景,通过一个纯洁无辜的波希米亚女郎惨遭迫害的故事,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国王的专横残暴。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 沧海陵

    沧海陵

    南洋中的某片海域,海水呈现出近乎于黑的深蓝色白小舟抱着一片木板在水中挣扎,蹬着双腿瑟瑟发抖。木板很薄。白小舟要很努力地踩水才把脑袋探出水面,还必须不时地吐一吐灌入口中的海水。周围除了水还是水。没有船,没有岛,连海鸟也不见半只。此时的海浪并不算高,然而在白小舟看来,从远处滚来的浪花像足了巨兽大张的白牙。在大约半个时辰之前,白小舟还好好地躺在奚国水师的某条官船上;而官船的目的地,是奚国南方海上的属国沙罗国。
  • 小人物日记

    小人物日记

    《小人物日记》是英国幽默文学中的名作。该书托名小职员查尔斯·普特尔的日记,实为虚构作品。主人公查尔斯·普特尔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生活中则是一位讲究派头,精打细算的绅士,为人处事虽不免刻板老套,却喜欢结交朋友,爱说俏皮话。不过也常常因为自作聪明,或者为了显示风度和幽默,而弄巧成拙,闹出不少笑话:装修新家时把浴缸染成了红色;参加市长家的晚宴弄得洋相出尽;与街坊朋友相处甚欢但也时而不堪其扰……随着老普的儿子卢品的归来,围绕着卢品的交友、婚恋、工作等等发生了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两代人不用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碰撞,为这个中产家庭增添了更多的烦恼和笑声……
  • 金子的声音

    金子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九婴邪仙

    九婴邪仙

    身体拥有九个元婴的怪异现象,一次外出,经高人指点,救下一名水灵体女子,女子伤势严重,龙颜帮助女子炼制了丹药,谁想那丹药却是春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源起幻想乡

    源起幻想乡

    幻想乡,幻想乡,幻想乡。默示录–斩妹–从零–fate–狐妖–约会(刀剑)(天降)–待定。(中间夹杂着幻想乡,幻想乡为主世界)
  • 爱如月色尽荒凉

    爱如月色尽荒凉

    顾婉月痴爱盛景天多年,却只换来了一个恨字。他亲口承认要娶她的妹妹,对她百般侮辱,甚至害死了她的孩子。就在她满心绝望,决定复仇的时候,这个伤她至深的男人,却用命来求她的宽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拥芳自弱,生世成说

    拥芳自弱,生世成说

    我们总是身处浓雾之中,若心之所向,如何是好?我从未找寻到自我,却在那一瞬回眸,沉醉成永恒……
  • 无限之从犬夜叉开始

    无限之从犬夜叉开始

    作为一个反派,我压力很大。奈落犬夜叉杀生丸什么的,简直就是浮云。戈薇桔梗女巫什么的,更加要远离。我们的目标是——在妖怪丛生的战国时代,发扬艰苦奋斗的顽强拼搏精神,在主角们的血腥厮杀中艰苦求生!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废材宅男穿越到御姐的身体里,然后努力成为御姐的故事。为了成为御姐,而努力奋斗吧!
  • 书穿:京都在下雨,而我在等你

    书穿:京都在下雨,而我在等你

    刚被带入书中的时候,她以为是阴差阳错。直到遇到他。她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小剧场:“啪!”简芯:!!!!!!“好吧,原来不是男人的男人,就只会打女人”。······后来。“啪!”简芯:”今天就告诉你个真理,宁得罪小人,别得罪女人“。
  • 洪荒传奇之女娲

    洪荒传奇之女娲

    天地初开,凶兽横行八荒,四海亦不安宁。为救母亲华胥,女娲跋山涉水,孤身前往昆仑。途中斩四方凶兽,护佑世间安宁。
  • 浅笑嫣然山月明

    浅笑嫣然山月明

    她叫月禹嫣,高一,正在经历家人的情绪暴力他叫林浅嵘,转学而来,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他们在校广播站相识并成了搭档她为了他虐心又甜蜜他为了和她一个班,奋发努力一系列搞笑又温馨的故事之后最后他们变成了同班同桌时间慢慢流逝高考结束后,他问她学校的名字,然而她却发现高三毕业榜没有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