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6200000002

第2章

尔时阿难白佛言。文殊师利法王子。问佛世尊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耶。佛言。阿难。如是如是。文殊师利法王子。问我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所以者何。诸佛世尊。皆转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阿难白佛言。以何因缘。世尊。说坚信坚法八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声闻辟支佛耶。世尊。彼之所行是菩萨法耶。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彼所行者是菩萨法。所以者何。五浊众生心乐小法不求大乘。是故诸佛以方便力随众生性而为说法。以诸众生多乐小法不堪大乘如来以方便力观其深心。令发道意入佛智慧。阿难。如来以如是方便度诸众生到安隐处。无为无作离心数法。皆悉平等永灭苦乐。无有方所亦无住处。安隐寂静无余涅槃。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而便默然。时尊者阿难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故如来默然。文殊师利言。尊者阿难。以诸众生闻说是法少能信者是故默然。世尊说微密之语。唯我能了。今四部众咸生此疑。以何缘故。世尊说坚信法乃至声闻辟支佛耶。今此百千万亿那由他诸天。亦有百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皆生疑心。世尊何故说坚信坚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乘。以佛默然而不说此难信法故。诸河泉源小大诸水湛然不流。空中诸鸟亭住不飞。日月不行。一切灯炬无复光照。一切众生无有威光。所以者何。世尊默然而不解说难信法故。

尔时世尊所住精舍。一万莲华回旋围绕者。皆发此言。唯愿世尊。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所以者何我等曾于此处闻九十二亿百千那由他诸佛皆说此法。是时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愿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所以者何。我夜后分与文殊师利法王子。至东方恒河沙佛土。是诸如来皆说此法。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无量无边不可计数诸佛世尊皆宣此法。时虚空中有八十万五千那由他诸天。白佛言。世尊。愿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所以者何。我等曾于此处。闻九十二亿百千那由他诸佛皆说此法。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说坚信坚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今此四众咸皆默然。乃至无有謦咳之声。今此会中百千万亿众生皆生疑惑。世尊何故。说坚信坚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乘。唯愿世尊。拔此大众心中疑箭。此诸大众是佛时证。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诸佛世尊所说之法皆有时证。阿难白佛言。谁是证耶。佛告阿难。法是我证。诸佛如来以法为证而有所说。

佛告阿难。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菩萨摩诃萨。名曰坚信。乃至名曰辟支佛乘。时尊者阿难。诸大声闻。皆悉一心听佛所说。佛告阿难。菩萨摩诃萨。令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信佛知见。信佛知见已。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识。以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识故。是菩萨摩诃萨名为坚法。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信诸佛所说法皆悉空寂。信此法者。是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信于佛智。便作是念。我等亦当成就此智。亦不见此智。是故阿难。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于五欲乐不生欣乐成就信力。是故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作是念。如佛世尊。以不可思议法施诸众生。我亦应学以不可思议法施诸众生。如是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心生欢喜舍一切物。乃至自身尚以布施。何况余物。信行此施而不倚著。于一切处不生悭吝。以此因缘回向菩提。亦不起菩提见。是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菩萨摩诃萨信心清净无有怯弱。于佛法僧心得淳净。守护六情无所愿求。无信众生。于佛法僧令生信乐。已生信乐心不放逸。发菩提心不著心相。信知六界与法界等。云何信知。所谓此界以诸音声文字故说实不可得。信知诸行是无常苦空无我之法。亦信无漏圣戒非戏论法具诸三昧。信一切众生即是灭界。众生之相即是灭相。以无依心见诸众生即是法界。而于此法不见法界。所以者何。法界即是众生无心之界。菩萨摩诃萨如是信者名为坚信。一切众生无有住处。所以者何。自性空故。亦复不见众生形相。见诸众生同涅槃相。所以者何。众生界空。是故即见是涅槃相。若有能信如是法者。令多众生得如是信。是故阿难。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能令诸众生信向佛知见

心不生染著是名为坚信

信诸佛说法其性相皆空

能信解此法是名为坚信

信诸佛知见是不可思议

发心而勤求我应得是智

不生信乐心贪求五欲乐

是信力成就是名为坚信

信诸牟尼尊以法施众生

我亦应随学是名为坚信

信能行布施乃至舍自身

亦不生施想是名为坚信

信能施一切不生悭吝心

尽回向菩提是名为坚信

信向于诸佛其心无秽浊

亦信无心法是名为坚信

能守护六情亦不复愿求

已信解此法是名为坚信

诸不信众生以信而建立

令随顺佛法是名为坚信

以此信向心尽回向菩提

而不得心相是名为坚信

知六界平等即与法界同

以音声分别不得诸界性

信诸行无常苦空无有我

成就是信力是名为坚信

信无漏圣戒非是论戏法

具戒三昧者是名为坚信

信诸众生界即是灭界性

能信如是相是名信中信

众生无依性即是诸法界

如此诸法界其性难思议

若能如是信随顺彼法相

此无畏菩萨是名为坚信

信诸众生身毕竟无所住

其性本空无是故无处所

众生是涅槃其性即空故

以是义显示寂静涅槃相

若能如是信名无畏菩萨

如是诸众生皆名为坚信

阿难善受持亦如是宣说

若有如是信是名为坚信

如是等诸法余无量无边

佛为诸菩萨说是差别相

如是阿难。如来应正等觉。以方便力为声闻人说菩萨摩诃萨名为坚信。复次阿难。今当为乐此法众生。复以偈颂说菩萨摩诃萨名坚信义。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皆共和合一心听我说佛子诸功德

布施持戒及精进忍辱禅定智慧身

信向乐求如是法不信者信佛净智

有如是信名菩萨导化世间无厌惓

信解诸法无分别其性空寂佛所说

若能善解如是法是名菩萨坚信者

信佛知见无有量发心欲求如是智

无上大人所有智我当何时得此智

不信欲乐是净法不为欲因行恶业

以信力故乐求法有此胜信名菩萨

信诸如来以法施我亦应当如是学

佛所说法随顺行有此胜信名菩萨

信能舍此上肴膳象马金宝及奴婢

男女眷属所爱妻大小村城及国土

亦以手足支节施破骨出髓无所畏

耳鼻眼目及以头有此胜信名菩萨

信知此身内无主是故能以惠施他

亦复能以妙法施以是因缘求佛智

信能舍此无我身见来求者心欢喜

如是众生我善友为菩提舍危脆身

信如是法菩提因以清净心化世间

闻法不疑佛知见有此胜信名菩萨

知眼无常及耳鼻舌身及意亦复然

知是虚伪不牢固为菩提因悉能舍

见苦众生无信手化令住信能信施

自住慈心愍世间皆令信佛最上智

见著六尘行恶者化令回心趣佛智

不得此心菩提因能信菩提无心相

见诸众生界无智不知六界是平等

此法皆同法界相以音声说不可得

见诸众生在生死无常计常痴冥中

教信诸行是无常令信解空无有我

见诸众生行恶戒教令信佛无上戒

自净戒定诸功德有此胜信名菩萨

见诸众生多懒堕教令信佛大精进

知精进力自调伏能持此信名菩萨

见愚众生计寿命教信阴身无有寿

了知灭界同法界若知此法是胜信

分析此身无去住虽复异世业不亡

所造善恶诸业因终不远离此法性

见众生性无依法此界亦同诸众生

法界平等不思议无畏菩萨如是信

佛说此信无有二勤修善行知诸法

亦为他说如是信而不染著于三有

信如是等众生性无有决定常住处

空不可取无相法能信是法名菩萨

是诸众生如空定亦不寂静涅槃界

不可说有诸性相知是法者名持信

见诸众生信边法以寂静法而导之

故于三界得高称亦名持信胜菩萨

若有如是妙胜信发无畏心乐求法

我法若有黠慧人广向时众而宣说

已说坚信诸功德及余种种差别相

不著三界清净心怜愍众生良福田

长夜布施自调伏住清净戒修忍辱

精进修定及智慧行菩萨行心调伏

以诸相应方便智导众生到安隐处

能令不堕诸恶趣有如是智名菩萨

以真净心动世界震起波踊有六种

光照华上坐菩萨皆说寂静空无法

东方国土及南方西方北方亦复然

上方下方及四维皆同说此寂静法

宁舍身命不疑佛亦教他人信佛智

若诸众生有是信佛及行者能证

复次阿难。云何如来说菩萨摩诃萨名为坚法。阿难当知。菩萨摩诃萨。于佛正法终不退转。受持佛法为他宣说终不毁犯。于不可思议真如法界。应当逮得如是等法。坚心受持而无怯弱。能观诸法真实之相不生染著故。而于此法无所受持。于法非法亦不生著。应如是持乐求诸法。求已能受。受已能持。持已能说。欢喜调柔易可共住。常乐宣说寂静之法。不动法界能逮诸法真实之相。于诸法中善得调伏。亦不毁损常住妙身。如此之身常住故妙。应知此身无始无终无聚无散。应如是知。如佛世尊。为诸菩萨分别解说。于此法中亦应逮得。见一切法清净无垢。善解诸法无可著处。诸法性虚不可得见。以不见故无所受持。宣说法界无相无性。无有言说亦无所有无有思想。远离思想心不可得。其性寂静离诸音声。无有言说非境界法。常乐受持宣说是法。而于是法心无所依。以如是等无所有法。种种差别为菩萨摩诃萨说。而于此法不作合散无种种相。如其所说皆已逮得。已得此法名为性地。性地菩萨摩诃萨。乃至于少法中不生来去想。已能受持不来去法。而于此法不生增减亦无聚散。若能受持不增不减不聚不散。如是等法是名坚法。菩萨摩诃萨于诸法性得无所得。以于此法性无所得故。是菩萨摩诃萨名为坚法。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于诸佛正法而无所退转

能持如是法是名为坚法

未曾有毁犯不思议法界

能逮如是法是名为坚法

久发心受持诸佛所说法

心无有怯弱是名为坚法

于一切法性正趣而勤求

不生染著心是名为坚法

不著亦不住亦能教示他

能持如是法是名为坚法

调柔易共住宣说寂静法

不动彼法性是名为持法

了知诸法体而无有性相

于此法决定是名为持法

亦未曾毁损常住真妙身

当知此身者即以法为体

此身无终始诸法之所成

于此无增减是名为持法

佛为诸菩萨宣说诸法相

能得如是法是名为持法

此界性自空于法无染著

能持如是法是名为持法

观察一切法性空不可见

以不见法故亦复无所持

以无所持故能显示法界

无性相音声其体无所有

远离诸思想心亦不可得

以不得心故名不可思议

已远离心想宣示寂静法

无音声境界名不可思议

能持如是法亦复无所信

不依无所信不依无所有

佛为诸菩萨宣说如是法

不合亦不散亦无种种相

若说于此行得住于性地

已住于性地即名性地人

住性地菩萨毕竟无所依

能持如是法是名为持法

以是故阿难菩萨摩诃萨

于法无所得即名为持法

若有诸众生佛道生远想

以方便力故令到究竟处

如是法及余为诸菩萨说

以微妙方便显示佛知见

持法大明人唯佛能证知

及修行此法无畏诸菩萨

不可思议智说持法差别

法非法清净安住是法中

如是阿难。如来正等觉。以方便力故为声闻人。说菩萨摩诃萨名为坚法。复次阿难。云何如来说菩萨摩诃萨名为八人。阿难当知。菩萨摩诃萨。已过八邪修八解脱不著八正。过凡夫法而无所作。逮平等道过凡夫法。勤求菩提不得菩提。离诸邪见而修正见。逮平等道离自身相。虽未得佛身。而求菩提离众生想。而修佛想逮平等想。离众生摷窟法求无摷窟法。于诸法中而无所住。所以者何。不见有法而可住者。过世间法开通圣法已逮灭界。亦不得世间及出世间法。远离有无是法非法。善能观察断常二边。观去来现在心相。乃至菩提心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已逮众生心相平等法故。是以毒不能害火不能烧刀不伤身。所以者何。已能远离诸境界故。虽未得佛行。已于诸趣无有决定。所以者何。菩提离诸趣故。菩提趣者安静无为。菩提性空无有处所。是以刀不伤身名不可害。其乘速疾名不可害。所以者何。速达此乘无有挂碍。以是事故刀不伤身。亦有遍缘众生慈菩提行慈。一切众生界不可得。无所行慈一切法空慈。趣寂静界慈。离嗔恚慈。行智明慈。能照菩提。众生界不可得慈。遍缘众生故刀不能伤。知欲色无色界皆悉平等。亦知法界平等如菩提无种种相。不可知不可著无戏论无垢秽。安隐寂静离诸音声。菩萨摩诃萨能了知是界。于诸趣中所有言说音声皆能了知。所以者何。以于无来去法界中得无住法忍故。善知一切众生言音。而为解说寂灭之法。不作是念。我于是时为此众生说法。已远离我想诸音声故。知诸法寂静故。于诸法中不取其相。不可得故。不著言说故。是菩萨摩诃萨名为八人。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已过于八难正住八解脱

不著八正见是名为八人

已过凡夫法而不住正道

处中离二边是名为八人

已过凡夫法而离求菩提

不得菩提相是名为八人

远离诸邪见能修行正见

逮得平等道是名为八人

远离自身相而不住菩提

虽未得佛身是名为八人

除去众生想能修行佛想

已逮平等相是名为八人

离众生摷窟求无摷窟法

不住于诸法是名为八人

已过世间法而开通圣法

成就于灭界是名为八人

诸佛所说法及余世间法

不得此法相是名为八人

见有是一边见无第二边

能舍如是见是名为八人

观察中道法及与断常边

知是平等想是名为八人

不得过去心及与未来心

现在心不住是名为八人

所说最初心能生菩提者

此心不可得云何得菩提

若能逮得此不得菩提心

故毒火不能伤害坏其身

其趣虽不定遍修如是行

逮无去来法故名不可害

菩提无趣相以音声故说

善解音声相故名不可害

去相不可得来相亦复尔

音声说去来故名速疾乘

是故名安隐亦名为空无

亦名速疾乘亦名不可害

如是速疾乘菩萨应通达

无能挂碍者是故名不害

设以利刃刀不能伤其身

不见于身相故刀不能害

遍缘众生慈及以菩提慈

行菩提慈故不为刀所害

无行无众生不得众生界

寂静无生慈遍缘众生慈

远离嗔恚慈及行智明慈

能照菩提慈遍缘诸众生

解刀是空法善修于身相

未得菩提道不为刀所害

已逮寂静界远离诸恶趣

恶业不能障不为刀所害

远离于无明已证知明法

逮得菩提照是名为八人

能知欲色界无色界是空

皆悉是平等是名为八人

界与菩提等无有种种相

无智无分别清净无戏论

已逮此平等菩萨无所依

所说诸音声能遍至诸趣

来去诸音声皆归于法界

于无住法中得此最上忍

善解众生音为说寂灭法

不生如是心我为彼说法

已过音声法不取种种相

知诸法寂灭是名为八人

已过诸音声通达音声界

不著音声者故名为八人

阿难以是事是名为八人

虽作如是说其实不可得

如是阿难。如来等正觉。以方便力为声闻人。说菩萨摩诃萨名为八人。

复次阿难。云何如来说菩萨摩诃萨名须陀洹。阿难当知。不可思议佛道名须陀洹。菩萨摩诃萨住无所住近于佛道。不受诸法无所依倚亦无所缘。不住诸法毕竟无生。菩萨摩诃萨为得是道故。坚固精进坚固思惟无有懈怠。终不违逆心无所依。诸佛所乘无上最胜出要之道。不著此道亦不住中。以如是道推求诸法。虽复推求而无所得。而于彼道不动不住。于道想生死想佛想能生平等。于结障法平等诸法。平等诸佛平等。远离身见能生佛见开悟诸见。修对治想已过我想。阿难。以是事故。菩萨摩诃萨名须陀洹。不著佛道逮无染道。不疑佛菩提。不选择戒。乃至不见佛戒。以不见故。不选择戒不分别戒。永断三结不住三界。已逮佛道离众生想。无所依止离依止法。专求佛道得安隐寂静道不惜身命。以欢喜心能舍一切物。颜貌和悦无有颦蹙。为菩提故而行布施。无有少物而不能舍。为济苦众生故。令到涅槃故。为修有相法故。得无相法故。离众生想入众无畏。说寂静法净菩提道。无所怖畏。乃至无有死畏。所以者何。以逮得寂静法。远离尘垢安住佛道。善修恶趣诸平等想无戏论道。阿难。以是事故。菩萨摩诃萨名须陀洹。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不思议佛道名为须陀洹

若有住此道必流入菩提

此道如虚空不依一切法

无缘无所住所有不可得

菩萨坚精进能逮如是法

诸佛导世者无上出要道

不染著此道亦复不住中

以此道推求不见一切法

此道无动摇亦复无住中

不懈怠如佛不逆无所畏

所说生死相佛想亦复然

能于此平等知是须陀洹

诸结及与障能覆佛道者

皆悉能远离是名须陀洹

能断于身见而生于佛见

开悟诸邪见善修对治想

善修自身想知我想过患

是名须陀洹不著于佛道

设生此犹豫我不得菩提

即得无染著而求于佛道

亦不选择戒不愿佛尸罗

已断于戒想不分别尸罗

永断于三结不住于三界

已逮得佛道善修众生想

以无所缘道而求于菩提

已逮寂静道佛无垢菩提

好乐行布施和颜无颦蹙

不惜于身命为无戏论道

为苦恼众生一切皆能舍

令过须陀洹妙胜果之上

远离诸有想善通达无相

以是故无有恶名诸怖畏

所说法非法二俱能远离

于中不染著无有恶名畏

若入大众时其心无所畏

宣说寂灭法已净菩提道

若起众生想能生其真实

以是故无垢远离一切畏

已离一切怖乃至无所畏

已得寂静道安隐无有上

知恶趣平等而不生怖畏

此道现在前无有吾我想

菩萨如是法名为须陀洹

为乐小法者而作如是说

以微妙方便宣说于佛法

于道放逸者令入如是法

诸佛之导师舍方便而说

为诸久行人求最胜道者

以是故阿难我说须陀洹

黠慧诸众生能解了是事

以是故阿难我说须陀洹

不黠慧众生谬分别是事

凡小无智心不解微密语

愚心起诤讼不解微妙义

满足多百法乃名须陀洹

以须陀洹名显示诸佛法

如是阿难。如来等正觉。以方便力为声闻人。说菩萨摩诃萨名须陀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心有花香

    心有花香

    女主:徐佳瑤入职的第一天,被一个恶少羞辱也就算了,入完职了才发现,竟然还入到了此恶少家中。黄大仙不是说去年是坎儿吗,难道今年还是个坎儿?人家是需要拼命挣钱,,不是挣钱需要靠拼命,,啥也甭说了,人家要离职,赶紧的,把工资给人结了吧!什么?不但结不了?按合同还有巨额违约金?跟徐佳瑶要违约金,那就相当于跟她要命你们知道不?还巨额?徐佳瑶就呵呵呵了。你们也不出去打听打听本人的风格,人家向来那是要钱没有,要命舍不得的!那就死乞白赖的熬着,谁怕谁啊,头一天,初吻就没了。紧接着,初夜也没了。。再然后,人也要沦陷了。。。神马?还需要生个孩子。。。。。佛祖啊,让合同期快点结束吧,快要赔光了!果真她今年命里有坎儿,这次恐怕是要栽在这个恶少的手里了。。。男主:齐景辰,自从遇见这个蠢女人,自己的底线一退再退,原则一改再改,娶到家的媳妇都让她忽悠跑了,齐唐天下都差点砸进去,还敢说自己是恶少?今天晚上就让她见识见识什么叫恶少!本书没重生没穿越没异能。不完美逗比女主空手打天下,小保姆搬倒大总裁,甜且虐,三观正,不狗血,不苦情,欢迎入坑!
  • 魔妃医手遮天

    魔妃医手遮天

    【先更完九尾猫】初暖语录:“我就是神中极品,神老大都要看我脸色行事。”她柳眉微挑,笑得春风得意。“别人害我三分,我杀那人三生。”她面容绝美,却神情淡淡,气质出尘。“空城犹如潮拍岸,一拍一打成两半。”纤指微抬,指了指前面荒芜的明月城。“我眉眼弯弯,笑得风情万种,我玉指勾勾,无数男子挣的头破血流。”她以袖拂面,故作娇羞可谓是红袖添香黯销魂。第一次相见,她误撞他怀,他神情淡淡,气质冰冷。后来他们都穿了,从此......仙子降临,锋芒毕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想要当咸鱼

    我想要当咸鱼

    【这不是沙雕文!是反套路文!没错!嗯!就是这样!】逆风翻盘?不存在的!我就想要当咸鱼。最咸的那种。不用早起不用赚钱混吃等死传宗接代的那种!
  • 夜帝独宠:天才萌宝俏娘亲

    夜帝独宠:天才萌宝俏娘亲

    她是二十四世纪名声赫赫的化妆界女神,一双巧手,化腐朽为神奇。或而妩媚、或而妖娆、或而可爱、或而清纯、或而霸气、或而温婉……俗称“百变女王”。一朝穿越,肚子里却莫名多了一个娃,偏偏她还不知道孩子的爹是谁!等到孩子出世,谁能告诉她,这孩子的性子到底是随了谁?“娘亲,那个叔叔好酷啊。”“娘亲,那个叔叔好帅啊。”“娘亲,那个叔叔跟我好像,我要让他做我爹爹!”“……”颜控小包子半路认爹,最后却认了个亲爹?!哦买噶,来道闪电劈了她吧。
  • 见大海

    见大海

    我从银行的小院子上到宿舍楼时,孙清和刘秀娟领着俩女儿正在门前啃腊排骨。他们一人抓一根腊排,夕阳照在他们身上,腊排、手和嘴唇都亮起来。“熙娃,来一根,这是老家带来的。”孙清说,他将一件旧式军衣斜挎在肩,这是他的习惯穿法,无论什么衣服,都不会看见他将手臂套在衣袖里。“算了,你们吃,我回家做饭。”“来一根,忙什么。”说着,刘秀娟已冲回家中,拎着一根腊排出来。“我胆囊不好,对腊肉敏感。”刘秀娟几乎将那根腊排抵到我脸上,说:“怕什么,就一根腊排骨,自己家喂的猪,自己熏的腊肉,香着呢。”
  • 月老师哥:师妹不下嫁

    月老师哥:师妹不下嫁

    待我将你身边异性一一许配她人,我看你还能嫁谁。师哥很讨厌,第一次见面,他欺负师傅。到凡间更可恶,她想吃冰糖葫芦,他说她牙疼,吃多了会掉牙。还险些害她毁容。讨厌,她开始怀疑,师哥除了欺负她,还会做什么?“拉红线……”什么,师哥竟然要把她男神许配她人,他这是要和月老抢饭碗么?什么?师哥又撮合一对。她凌乱了。什么?师哥把小兽也许配她人……她算是明白了,她身边的异性都被他惦记着,这是要她孤独终老的节奏么?
  •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本书描述了木偶皮诺曹从一个任性、淘气、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玩的小木偶,变成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勤奋干活、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孩子的过程,以及他所经历的一连串的奇遇,充满了童趣与想像。发生于皮诺曹身上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许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也就是说,在自然天性里往往会有不少不够尽善尽美的表现,等待着我们的逐步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