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3500000078

第78章

嗟乎,圣人之心,犹天也。阳舒而阴惨,旦明而暮晦,生长肃杀不一其职,风雨露雷不一其施,而万物之巨者细者、高者下者、栽者倾者、成遂者、夭阏者、变易者、流迁者、枯偃而憔悴者、壮盛而猥大者、仆而起者、息而消者,彼固以随乎气之所至,在万物为适当耳,造物者则何所私哉?是故圣人顺因天下之理,不累于有我之情。天下之人,所谓聪明仁圣,德充而业完者,固未可以人人求也。而人又什百千万之不可以一律齐也,固有能于此而不能通于彼,失于早而图之于末,百不可观而一有可取。世之所谓小人者犹有所长,而贤者或难于十全也,故圣人亦以天下之情与天下而已矣。故曰:孔子大管仲之功,而小其器。圣人之心,公天下也。夫独管仲乎哉?管仲者固其一事也。言天者无端也,指其昭昭之多,曰天之大若是而已矣。言圣人者无象也,指其称管仲之事,曰圣人之公若是而已矣。故此一管仲也,世之汩溺者孰不艳慕之,其德与学,固可略也。至于鄙贱之甚者,则摈绝之不以入于耳,而奚功之足云。圣人曰:“管仲之器小哉。”又曰:“管仲,人也。”“如其仁,如其仁!”方其称也,不知其贬也;方其贬也,不知其称也。管仲之所为若二人焉,圣人亦曰若二人焉。是非在仲也,好恶在仲也,褒贬在仲也,圣人不知也。

是故羽山之放,百揆之宅,鲧出禹入,不以为疑。鹿台之诛,三监之设,纣灭庚封,不以为忌。故使鲧能自变,司空之职可复;纣能改创,孟津之师无举,圣人固未尝有怒也。朝而放诸野,夕而升诸朝,罪大者不以议其功,罪轻者不以盖其善,顺诸其理而何有于我也?彼世之瞽者、刖者、宫者,莫不以为弃人也。圣人曰:吾使汝为乐,吾使汝为阍,吾使汝为守。呜呼,圣人之心之公,固如是也。《春秋》之书,严于大一统,而王之出狩,不容于无贬。明于尊有爵,而诸侯或称人。重于辨华夷,而夷狄或有称子。《书》载二帝三王之文,而秦穆公何人者也,乃以厕之篇末。吾于是真见圣人之心如天也。使夫人之有过者不容以自阻,而小善者亦有以自遂;见容于圣人者不敢不勉,而得罪于圣人者惴惴焉不敢自安,是又圣人之教之也。呜呼,圣人之功大矣。

史称安隗素行何如

将以图天下之变,而所以自治者,不可不严也。夫士君子以其身任天下之事,而适当其溃败决裂之际,而天下之事之变,不可以急返而力拯之也。天下之小人,方乘时肆志,逞其所欲,而其气之熏灼炽艳,凌轹震荡,勃焉有不可遏之势。而君子者,以其弱植之身,惴惴焉而日与之角。以吾之衰,敌彼之强;以吾之寡,敌彼之众;以吾之明白疏阔,洞然无防闲之设,立彼闪忽诡诈之中、机智陷阱之区。斯时也,势不足恃也,恃吾之有道而已。夫道有时而不能胜势,然而循理以须其未定之天,而或胜焉,或不胜焉,犹足以持之也。设使吾之所自立者已自陷于颇僻,则小人之投间抵巇,其将何所不至哉?吾既无所恃,而吾之所恃又亡,而轻试于小人之锋,卒之名隳业堕,而身与之俱毙焉。由是言之,小人得志于天下,非尽小人之罪也,君子亦与有责焉耳矣。

愚读汉史,未尝不叹安、隗所处之真善,而又以嘉范晔之知言也。夫不曰小人之不加害于君子,而特曰安、隗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诚有以见君子得持胜之道也。尝谓天下之所以称为君子、小人者,非生而有是名也。蹈道而行之,谓之君子;背道而行之,谓之小人。所谓蹈道而行者,素行必严。严者,非为小人而设也,以其君子之道固然也。背道而行者,则淫佚放纵,无所不为矣。夫其淫逸放纵者,亦非为害君子而设也,以其小人之道固然也。此淑慝之大分,自古邪正之所以相轧,而世道之所以升降者系此也。小人固挟其所以为小人者以恣其恶,而君子者不知其所以为君子而制之,则君子、小人之分,吾亦无以定其极矣,而又安能取胜负于其间哉?是故君子所以成功者,势也;所以定势者,道也。势有所待于外而不可必,道固吾之所挟以常伸者。《易》言阴阳之义备矣,消长进退,损益盈虚,每以时运为之变化,而辞亦因之屡迁。而至其所谓道者,则无往而不著其然,以明君子之所行者,有常而不易,至一而无二,立乎是非利害之途而独守其贞,不以消而亡,不以长而存,不以进而满,不以退而缺,不以损而陨,不以益而茁,不以盈而耀,不以虚而约,一之于天而已。

天者,君子所以定其极也,而物何与焉?小人何与焉?小人之能害与不能害何与焉?天道当揫敛肃杀之候,其所以为生生者,宜剥尽而不存矣,而完聚凝固,不至于阴之盛而丧其所以生生者,故卒之太和回斡,勃焉盎焉,变而为朱明长嬴之气。君子当小人之时,亦唯无丧其所以为君子者而已矣。无丧其所以为君子者,亦唯无丧其素行而已矣。素行严则守不放,守不放则节无毁,节无毁则道常伸。如两敌对垒,虽未得殄灭之会,而所以御其游兵,防其钞掠者,不可一息而弛也。不然,则移晷瞬目之间,而彼已伺其便而乘其隙矣。故曰:不恃敌之可胜,而恃吾有以胜之。胜之者,非求胜于彼也,胜于所以为我者而已矣。怒眦裂目,非君子之勇也。擐甲厉兵,非王者之师也。冠带佩剑而高谈仁义,是所以化强暴之术。

东汉之世,外戚宦竖之祸,缠绵纠结而不可解。一时贤人君子,相与劳心焦思,感慨发愤,正色于岩廊,清议于田野,求其有以少纾一旦之祸,适足以磨虎之牙,更相枕籍骈首而死者,不可胜计。然而考其素行,非其过于忤物,则其失于防闲者也。陈、窦一代之英,以身排难,而至于贪天之功,亲戚子弟,带绂裂土,布在有位,内不足以远权势,外不足以孚人心。张奂,北州之豪士,犹不能使之相信,而为群阉所卖。吁,亦可悲矣!名为天下之君子,而以其不纯乎君子者而与群小较力,是所以赍寇兵而助之攻也。是以君子有危言之时,而无毁行之日,所以持天下邪正相轧之机,而直以道胜之耳。故曰:《春秋》之义,以贵治贱,以贤治不肖,不以乱治乱也。召陵之师,不足以折水滨之对;文王之道,不足以救於泓之败;而楚围之讨,不能不反庆封之辞。自汉以来,任人国家,如向、猛之制于恭、显,训、注之因于仇、王,二李之递为出入,五王之自相鱼肉,欲以去小人,而失于持胜者多矣。君子所以重有取于安、隗也。

虽然,二子亦自守焉而已耳,盖无益于天下之变也。岂非其节有余而权不足,回斡大运、拨乱反正之才有所短耶?抑光武夺三公之权,崇阶美号,徒拥虚器,政权一无所关,二子亦无能为力矣。吾独惜夫抚天下之权,而行不足以自守,才不足以经世,而反以激天下之变,此吾所以叹息于二公也。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

古之圣贤,有遗言而无遗意。得圣贤之意,则可以知圣贤之言;知圣贤之言,则可以明道统之说。夫其有详有略也,而非有去取也;有先有后也,而非有牴牾也。论其人焉,论其世焉,合其异焉,会其同焉,此所谓意也。苟徇其辞,执其一以求其纷纭异同之论,则圣贤之言将有所不达。故以言观言则有遗言,以意观言则无遗意。虽然,亦谓之无遗言可也。愚于是知周公、颜子无异道,而孔子、孟子无异说矣。

今夫斯道之流行,其用在天下,其传在圣贤。由尧、舜以至于孟轲,中更数千载,可指而数者,如斯而已矣(疑有阙文)。则已若比肩矣。其不与者,圣贤不得而与也;其与焉者,圣贤不得而废也。尧不得以与丹朱,而瞽瞍不得夺诸舜者,盖谓此也。圣贤之论,至孔子而定。继孔子者,孟子也。孔、孟,亲有之而亲见之者也。后之学者,当据之以为定,而岂可因之以为疑哉?

当文王之时,周公以元圣而受缉熙之传,制礼作乐,有身致太平之功。达而在上,使圣人之道大行于天下者,周公其人也。是以东周之梦,为之惓惓,而《易》《诗》《书》《春秋》《礼》》《乐》之删述,盖自以为得继于周公,而忻慕之者亦至矣,夫何孟子独得而不与之?当孔子之时,颜子以大贤之才而承“博约”之训,堕体黜聪,示不违“如愚”之教,穷而在下,使圣贤之道大明于天下者,颜子其人也。是以孔子“丧予”之叹,痛惜尤深,而“殆庶”之称,盖真以其得闻乎斯道,而许与之者亦深矣,夫何孟子独得而轻废之?呜呼,此孟子所以为与之者也。太公望、散宜生可以为见知,则周公不居其下矣,孟子以此自任,则颜子不在其后矣。纯佑作德而修和之所由赖,敬怠义欲而戒书之所由作,吕、散谓之见知,非过也。然而虎踞鹰扬,视夫欣欣休休之气象,何如也?其不叙周公者,夫亦以文王言之,则周公之所师,即敬止之家学,其视文王若一人焉。父子一道,举乎此,可以该乎彼矣。《易》作于羲、文、周、孔,而班固曰“《易》更三圣”。至于谈之与迁,同称太史,彪之与固,同号班书,盖昔人之恒辞也。苟执其辞焉,则武王何以不举乎?他日称三王而继之以思兼,孟子之意可知也。性善时中之论,义利王伯之辨,孟子之自任以道,非僣也。然而泰山岩岩,视夫和风庆云之气象,何如也?其不叙颜子者,夫亦以在我者言之,则孟子之私淑,盖自附于及门,其视颜子犹侪辈焉。彼此一道,方自论,则不暇于及人矣。

周有乱臣十人,而《君奭》曰“惟兹四人”,至于序大孝则称曾子,论好学则独予颜渊,盖昔人之专辞也。苟执其辞焉,则曾子、子思又何以不举乎?他日论禹、稷而归之于同道,孟子之意可知也。虽然,周公无敌矣,论颜子者,往往有异说焉,则以其年之不永,遗言之不见,造诣之未极也。殊不知夔、益、稷、皋初无文字,而禹、汤、文、武分量亦有不同者。先儒谓颜子发圣人之蕴,而优于汤、武,此定论也。事有当于吾心,则自吾可以起千古之议论,而况古人之已发者哉?世之人惟不敢以颜子自处,故不敢以圣人处颜子云耳。

厥后宋儒周子,默契道统,得不传之正,而世犹以《中庸序》《明道墓表》不及为疑,意亦类此。大抵古人之言多阔略,而后世之辞多谨严,以此之心,求彼之说,其相戾者固多,而论说之纷纭,亦无怪也。呜呼,道统之传,自孟子之后,得宋儒而愈白;自宋儒之没,而愈晦矣。章缝之士,耳剽目采,孰不曰周、孔,孰不曰颜、孟,言之日似,行之日远,斯道之真,亡灭坏烂,几于不振,此则有志者之所深耻也,主张斯文者所以为深忧也。

乞醯(十岁作)

天下之理,自然而已,无容于矫。何者?理无矫也,无容于有待矣。有所谓乞者,斯矫矣,有待矣。夫我所无而求人谓之乞,求人而望其与谓之乞。理者,天下之人所有,天下之人所不相及者也。当取当与,各全其天,而何乞之云?彼醯可乞也,直可乞乎?

直者,天地生人之至理也,奈之何以微生之直,乱天地生人之直乎?彼天地生人之直何如也?在父则慈,在子则孝,在臣则忠,在弟则敬,在交友则信。盖天下之直而非吾之直,吾之直而非人之直也。是者是之,非者非之,有者有之,无者无之,如斯而已,何有于我?苟有我焉,则物本非而是之,是我是而非物是也;物本无而有之,是我有而非物有也。既有我于其间,而必因物以成乎我,使必得是物,而后我之理始得焉。呜呼,理之云乎?若是其劳矣乎?彼劳也,非直也。

高之意则以为,苟可以得直,虽劳无辞也。方其人之乞醯,高果有也,可以为惠。不幸而无,高之心已恨不能以及人,于是而乞诸其邻。不与之以无,而与之以有,使彼受者曰:高可谓天下之直矣。无且如此,况于有耶?小且如此,况于大耶?是一事之微,可以纳交也,可以为惠也,可以使人称我也。高为是矫险之事,而不知天下无矫险之直,因是事而为是直,亦愚矣。彼意夫直之犹醯也,醯尚可以乞人为己有,直亦可以假物为己名也。独不因其自然而思之,彼醯固有也,非我之醯也,邻之醯也。彼乞我而非乞邻也,我与人而非邻与人也。我以其我,邻以其邻,恶用是假借哉?犹幸鲁人所求者醯也,假使求于高曰:汝与我千驷万钟。高何以待之?又有求于高者曰:汝与吾以天下。又何以待之?高将曰有耶,无耶?亦将乞诸其邻耶?吁,至是而高之直穷矣。

故天下之理,求之于我恒不穷,求之于物恒有尽。顺之以天恒有余,矫之以人恒不足。盖理在我而不在物,理有天而无人也。是以夺人之物则为盗,取人之有则为袭,假无而有则为伪。盗乎,袭乎,伪乎,高之谓也。从高之道,则天下之为善者亦艰矣。夫与人必待于物,则一介不与,伊其吝矣。推之至于待富而孝,则箪食瓢饮,颜其馁矣。待功而后为忠,则身死功坠,孔明其穷矣。夫其必物也,必富也,必功也,则伊必至于取人之有,颜必至于夺人之财,孔明必生而不死,而后可也。信如是,是使天下父不得而慈,子不得而孝,臣不得而忠,弟不得而敬,交友不得而信,事事乞于人,物物乞于人,有如醯者,乃克有济,则何时得尽吾人道哉?是其人道轻而醯重也。未乞醯之时,本无直也;既乞醯之后,而始有直也。邻无醯,则我无直矣。则直之于醯,有得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镭射眼中的漫威

    镭射眼中的漫威

    “队长,再坚持一会,我这就上去瞪死那些奇塔瑞人,你们看我眼色行事。”“好的斯科特,不过算我求你,瞪完了记得戴上眼镜再发自拍照,很危险的。”拿着盾牌的紧身服男子一脸的后怕。……“托尼老师,一会记得看我眼色行事,容我用眼神教育一下奥创。”“爸爸,把那个人形怪物弄走,我回家还不行么?”奥创当场跪地认怂。……“灭霸的外星大军来了?不怕,一会记得看我的眼色行事。”“有你在真是一件让人安心的事情呢,不过有个问题我们很早就好奇了,你总让我们看你眼色行事,可你的眼睛到底特么在哪呢?”复仇者们饱含着满腔怨念指了指某人脸上那高科技感十足却一点都不透光的特制眼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江山不悔

    江山不悔

    她为了他,披荆斩棘、寒光铁衣。他有他的执念,她有她的贪恋。江湖、江山与她,他皆不忍负。那便由她来抉择吧。待来年春风拂遍江山、尘世重回安宁,或许一切自会分晓…她一辈子都记得,那夜他双眼已盲、遍体鳞伤,却依旧固执地背着她,在漫天冰霜中发足狂奔。穷途末路,他反而纵声长笑,声震群山:“天下英雄齐聚于此,却只为玷污她的清白。在下今日便为她舍了性命,向诸位讨教一二。”他抱着她,以一敌百,刀意森然如雪。
  • 史上最强佛修

    史上最强佛修

    【本书又名:无敌从扶老奶奶过马路开始。】“系统,佛修可以恋爱吗?”“宿主请自便!”“系统,佛修可以杀生吗?”“宿主请自便!”“系统……”“宿主甭哔哔,抓紧完成任务赚取功德值。”“本系统只想安静地吃回扣。”一劫崩溃,我可能修了个假佛……
  • 元火天骄

    元火天骄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磨难。而在遥远的元界大陆上,一位少年却克服艰难险阻,隐姓埋名只为找寻隐匿在黑暗之中的真相。
  • 挽君一程怎生书

    挽君一程怎生书

    听闻在长安城里,你千万别惹一个四处寻觅曾经恋人的冷傲男子,因为他是圣上。话说在长安城里,你还别惹一个涉江采芙蓉为博美人笑的清俊少年,因为他是战神。再说在长安城里,你也别惹一个没了左手,只能用单手笨拙做长明灯的黑袍弟弟,因为他是杀手。最后说,在长安城里,你更别惹一个笑容凉薄,眸中星河浩瀚,容颜若莲的白裳姑娘。因为如果你惹了这个,那以上三个你都惹了……少年待我千般好/偏生姑娘心肠薄。莫大悲伤在于,姑娘在对的时间遇见了错的人,又在错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强者的平凡生活

    强者的平凡生活

    隐姓埋名回到老家回归平凡,没想到街边蹦出来一个小孩喊我爸比。要不是我不想占这个便宜,差点就没忍住答应!
  • 我家竹马住对门

    我家竹马住对门

    幼儿园时,我们比小红花。在毕业的时候,他艰辛地在对老师多说了一句早安的时候多得了一朵小红花,超过了我。他妈高兴坏了,把我们一家请去他家吃饭。酒足饭饱,我们一家回到家,我爸直夸我,“孩子,干得漂亮!”什么漂亮?一顿饭和一朵小红花,孰轻孰重?当然是小红花!我哇得一声就哭了!长大后,他抱了一束红玫瑰,“给你的!”“干嘛?”我不是故意明知故问的,奈何心情太激动。“补偿你小时候落后的小红花!”“……晚了!”
  • 庶女太平

    庶女太平

    从不失手的她这次大意了,不该没忍住碰了那朵带着妖气的红花,这不,一睁眼世界不再是她熟悉的世界,自己也不再是自己。上天啊,好不容易她才把自己培养成个熟女,怎么被打回原形成了萝莉,还是个苦命的孤女!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好吧,没有困难能难得倒她,既来之则安之,别说还在地球,就是去了火星,她也得活下去。不打怪就难升级,庄子上的刁奴成了她练手的工具,被放逐的日子,她却过得风生水起。可惜自由有时限,京城老宅一封来信,让她回归大宅门,收敛女王之气,她在豪门大院中扮演起了弱质庶女,严格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阴谋接踵而至,名义上的娘和同父异母的姐妹们都想越级挑战她,还有那些用妒忌眼光看着她的女人,就因为她们喜欢的男人多看了她一眼,一个个眼冒绿光恨不得撕碎了她。“姑娘,府里的下人都传您是一只小绵羊,翠枝她们担心跟了您不知是福是祸…”“哦?”慕太平停止了哼哼,带着一丝兴味问道,“那你觉得呢?”“姑娘自己都说了答案了,还用得着问我?”“…”鎏金进屋时,慕太平正在哼歌,歌词是:“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那个女人,每次看到她,都给他全新的感觉。她的身世让他怜惜,她的作为让他刮目相看,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女子,行事乖张,让人啼笑皆非!他承认自己心动了…不行!他怎么能让别的男人夺走她?得趁着别人都没发现她的好时,将她拐走。“失了贡品可是大罪,怎么样,只要答应我的条件,保证一件不少,如数归还。”狼型面具下的薄唇微扬,沙哑的嗓音似曾相识。男人却无半分担忧,微微一笑,冲眼前的人眨眨眼:“什么贡品?那是我给娘子的聘礼,小太平,原来你这么迫不急待要嫁本王,都等不得半月后下聘,聘礼既收,你不能反悔了!”趁她愣神的一刹那,他摘下了面具,果然是她!上当了!某女无语。“王爷,慕家的丫头说到底不过是个没什么地位的庶女,就算王爷喜欢,当个侧室也够了,你不能这么惯着她!”男人眨了眨眼,在太后娘娘期盼的眼神中慢吞吞地说道:“母后,少时您教过儿臣,人无信不立,对吧?”太后娘娘莫名其妙地点了点头,就见儿子正色道:“所以儿臣一直谨记您的教诲,从不违诺,前儿与她打赌,儿臣将自个儿给输了,所以现在人都是她的,她想怎么做,儿臣没二话!”我怎么养了这么个儿子!太后娘娘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