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6000000051

第51章 新诗的节奏形式(11)

长行体 长行体是郭小川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的创造。 它不是自由诗的长行形式,而是类似于古代辞赋那样的长句形式,所以有的人又叫它“辞赋体”。古代辞赋在形式上往往是由两个短句集合成一个较长的句子,例如通常由一个四言和一个六言组成一个长句,与下一个“四六”言长句构成对偶的形式。郭氏的长行体诗行也多由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短句集合而成,也常常相互对称。古代辞赋在手法上常以浓墨重彩来直接描述,反复铺陈,所以往往言多词繁。郭氏的长行体诗也喜欢用这种“赋”的手法。

与行式较短的格律体诗比较,长行体诗在节奏形式上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是节奏单位扩大。一般格律体诗的音顿为二字至三字,诗行的长度,依朱自清的意见,“只该到十个字左右,每行最多五个音节(指五个音顿———引者按)”。 [36] 但长行体诗每行一般都是十五字以上,并常常有长达二十字左右的。在这样的长诗行中,节奏单位就不宜再是双音(字)顿和三音(字)顿了,而适宜灵活地扩大。如郭小川的枟甘蔗林———青纱帐枠首节:

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

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

每行只包含四个音顿,每音顿三字或者四字,行式虽然较长,但音顿及其后的顿歇的反复次数适中,节奏沉着、舒缓。如果每音顿的字数限制在三个字以内,诗行包含的音顿就过多,节奏就会显得过于急促。

长行体诗的第二个特点是对称性。对称的情况多种多样。有的是同一诗节中前后诗行对称。如郭氏的枟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枠中的一节:

这片土地哟,头枕边山、面向国门,

风急路又远啊,连古代的旅行家也难以问津;

这片土地哟,背靠林海、脚踏湖心,

水深雪又厚啊,连驿站的千里马都不便扬尘。

第一行与第三行对称,第二行与第四行对称。有的诗不但诗节中前后诗行对称,诗行的上下句也相互对称,上文枟甘蔗林———青纱帐枠首节即是。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节中各行并不对称,但节与节的诗行之间大致对称。郭氏的枟乡村大首枠一诗就如此,姑看首二节:

乡村大道呵,好像一座座无始无终的长桥!

从我们的脚下,通向遥远又遥远的天地之交;

那两道长城般的高树呀,排开了绿野上的万顷波涛。

哦,乡村大道,又好像一根根金光四射的丝绦!

所有的城市、乡村、山地、平原,都叫它串成珠宝;

这一串串珠宝交错相连,便把我们的锦绣江山缔造!

长行体诗一般是对称体格律诗,而不是均齐体格律诗。长行体诗如果是均齐形式,其节奏必定单调、板滞;而以各种对称形式来参差交错,其节奏就富于变化了。

长行体在诗行的排列上是集短为长,它与化长为短的阶梯体正好相反。化长句为短行的结果,往往是突出和加大了诗句中的某些顿歇,要求用较多的时间来读完一句诗;与此相应,诗的意象要新颖或富于跳跃,诗的语言要精警或含蓄蕴藉。相反,集短句为长行,在节奏上则掩盖了语言中的许多顿歇,以便较快读完一句诗;与此相应,诗人抒情言志往往尽兴尽意,诗的语言繁富而明白晓畅。

这种长行体在七八十年代还有诗人运用,如严阵、纪宇等。

民歌体的新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经有一个全国性的新民歌运动,产生了无数新民歌。但那些新民歌不是人们自发唱出来的,而是被发动起来后写出来的,所以不是真正的民歌,而只能算民歌体诗。这些民歌体诗,无论是一般群众写的,还是专业诗人写的,大多是五言三顿和七言四顿形式,与古代五七言诗歌(包括古代五七言民歌)形式没有多少不同,所以算不上新形式。

民歌体的一种新形式在稍后出现了,那是诗人李季着意创造的。在四十年代,李季曾利用民间现存的信天游形式写出民歌体新诗枟王贵与李香香枠。这一次,他自己创造了一种新形式:每节四行,一、三两行单音结尾,多为三顿七言行式,二、四两行双音结尾,多为四顿十言行式。他用这种形式写出长篇叙事诗枟杨高传枠。且看其中两句:

走过了/千水/万架/山,

吃的苦/受的罪/难以/计算。

流过/血汗/流过/泪,

咬着牙/闯过了/重重/难关。

这种形式的突出特点,是不同节奏调子的有规律的运用:一、三两行是吟咏调,二、四两行是诵念调。前者是一般民歌的行式,后者则是一种民间说唱行式,所以这种形式是两者的结合。这便是李季的创造。

一、三两行与二、四两行的顿数都是一样的,即都是四顿数,前者多为“二二二一”形式,后者多为“三三二二”形式。两者的顿数虽然相同,但构成顿的字数却是不同的;这也就是说,各自的节奏单位和节奏形式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前面三个双音顿,后面一个单音顿,后者是前面两个三音顿、后面两个双音顿。这样,诵读起来前者的节奏显得较舒缓,后者则显得较急促。这是这种民歌体新形式的第二个特点。

由于有上述特点,比较起单纯使用一种行式和调子的民歌体形式来,这种形式就较富于变化,它运用于长篇叙事诗,可使诗的节奏不至于显得单调。但这种形式由于包含了两种不同的节奏调子,究竟不大和谐,读起来有点拗口。所以,它的节奏形式虽然独特,却不算完美。大约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李季之后没有响应者,不能将它流传开来。民歌中诚然有单音尾、双音尾交替运用的,如宁夏的“花儿”。不过民歌是供唱的,语言的节奏依从了音乐的节奏,语言节奏本身上的不和谐性显示不出来,而民歌体新诗是供诵读的,语言的那种不和谐性就显示出来了。

贺敬之的某些民歌体诗在形式上也有发展变化。贺氏也用“信天游”形式写民歌体诗。他一九五六年写的枟回延安枠一诗还接近“信天游”的原始形式:两行一节,一行四顿,单音顿结尾,如: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一九六一年的枟桂林山水歌枠就有些变化了。如首二节: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山,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每行仍然四顿,但各节第一行由两句组成,有开阖变化,并且注重对仗,显出类似于古代诗歌那样的工整、凝炼的美。

贺氏一九六三年写的枟西去列车的窗口枠,虽然仍是两行一节,但节奏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一行一句,有的一行两句,不少诗节还是两行四句;诗行的顿数也不一样,有的三顿,有的四顿,也有许多在五顿以上的。更重要的是,大多数诗行已不是单音顿结尾,而是双音顿结尾。所以它实际上已失去了“信天游”的那种民歌调子,只保留其两行一节的形式,如:

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云/奔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四 自由诗节奏形式的两极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自由诗节奏形式有两种发展趋势:在大陆,传统体自由诗形式愈加“传统化”;在台湾,某些现代体自由诗形式则益发“现代化”。两者的极端都使自由诗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自由”的特色。

本时期,传统体在大陆一统天下,现代体销声匿迹。原先写现代体的诗人,或者努力去适应传统体,或者干脆搁笔。传统体本身则越来越具有传统格律形式的色彩,其表现有三。

第一是具有一定的节式。本来,自由诗分节是没有一定节式的,即节无定行。但那时的许多自由诗却有一定的节式,一般是四行一节。如公木的讽刺长诗枟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枠,共二十七节,每节都是四行。虽然有的诗节的诗行较短,有的较长,有的诗节内诗行也长短参差较大(这些都是自由诗形式的特点,而不是格律诗形式的特点),但每节诗的行数一定,这就是一种格式,一种规律,是格律化的一种表现。

第二是诗行的顿数和字数趋于整齐。如臧克家枟海枠一诗: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前六行三顿七言,整齐一致,后两行略作变化,全诗有一定的格律性。

第三是用普遍用韵。

自由诗格律化的结果,是在形式上多少失去了自由诗的特色,而具有了格律的因素,这种自由诗人们称作“半自由唱半格律”体诗,简称半自由体诗或半格律体诗。半自由体诗或半格律体诗在新诗的早期就存在,郭沫若枟女神枠集中就不少,三十年代更多一些,但作为诗坛的普遍现象,是在五六十年代。

当传统体自由诗在大陆一体独尊时,现代体自由诗在台湾却将三四十年代的现代体传统承接下去,并有蓬勃发展。这种发展有合理的、更深入的一面。例如:

有的说 他又回城市当兵去了

有的说,雪溶以前他就独登了雪峰

是否 春来流过森林的溪水日日夜夜

溶雪也溶了他

他那 他那着人议论的灵魂

———郑愁予枟浪子麻沁枠

最末三行诗通过跨行,重复和留下空白标点等手段,增加了诗的悬念和迷茫的色彩。这显示了外在语言节奏通过变形来体现内在意念和情绪的巨大柔韧性。又如非马的枟醉汉枠:

把短短的巷子

走成

一条曲折

回荡的

万里愁肠

左一脚十年

右一脚十年

母亲呵

我正努力向你

首节把一句话断为五行,有助于表达诗人独特的情绪和意向。次节的跨行更奇特,它造成很缓慢的节奏,微妙地与上文相呼应。

再如叶维廉的枟天兴枠第一首:

突然

自沉默亮起

被疾风吹皱了

“突然”一词单独作为一行,这还不大使人感到突然。“自沉默亮起”一句下面却是空行,这就很突然,并令人有点迷惑不解:自沉默亮起什么?意义上期待的落空,造成节奏上似乎也有断裂的感觉。

下一节突兀地仅仅一个“山”字,既是一个诗行,也是一个诗节,非常奇特。它的读音宜响亮,后面的顿歇宜长久,方能表示它的独立自足性。但从与上下诗节的关联看,在意义和节奏上都是一个巨大的跳跃。第三节的节奏形式类似第一节,是一种反复。所以,全诗节奏形式是一个圆满的整体。

台湾现代体自由诗的发展是多方面的。除上述跨行外,三四十年现代体自由诗很少用的缩行(两句或两句以上紧缩为一行)、跨节以及行中也不用标点等,在台湾现代体自由诗中却常见。如纪弦的枟春之舞枠首二节:

她是从国立研究院标本陈列室里逸出来的

一颗肉之白骨;撞碎了玻璃橱

无声地,当年青的男性管理员午膳后作片刻的假寐

时。她是

啊如此的轻盈、轻盈、轻盈地舞着,用了邓肯

的步法

和赵飞燕的韵致,在商业大楼前

春日宁静的广场上。广场上:

杜鹃怒放,而她舞着。舞着的

是一怀春之少女;假寐的管理员

则是或一定意义上的无梦之标本。

标本

标本

春之舞

(舞以白骨

舞以少女)

标本。标本。春之舞!

自由诗现代体的跨行、缩行和跨节等特点,这两节诗都具备。此外,台湾现代体自由诗还有以词语和诗行组成一定图形来暗示某种意义的。其中,有的近似智性的文字游戏,没有内在的情绪律动做根据,已失却自由诗形式的本色了。

第五节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理论和实践

一 “顿法”论及其他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尤其是在本时期,卞之琳对新诗节奏形式作过不少论说。这些论说可以用他五十年代诗论中所用过的“顿法”二字来概括。他说,“旧诗里有一定的顿数,一定的顿法” [37]。又说,何其芳的格律主张是以顿和押韵两个标准为基础,而他“更强调顿法的决定性作用”;并着重“从顿法上分出五七言调子和非五七调子”。 [38]“顿法”究竟是什么?它除了五七言调子和非五七言调子的区别外,还有什么内容?我们还不大清楚。至七十年代末,卞氏枟雕虫纪历· 自序枠中的几句话大致可以说明“顿法”是什么了:“所以用汉语白话写诗,基本格律因素,像我国旧体诗或民歌一样,和多数外国语格律诗类似,主要不在于脚韵的安排而在于这个‘顿’或称‘音组’的处理。”(着重号为原文所有,下同)“问题却到今还是出在这个基本格律因素的‘顿’或‘音组’本身的简单上。我想既不能再调平仄,也不能照排轻重,可能还用得着以二字‘顿’和三字‘顿’为骨干,进一步在彼此间作适当安排,以补‘顿’或‘音组’本身内整齐不明显(倒也自由)这一点不足吧?” [39]其中的“在于这个‘顿’或称‘音组’的处理”和“以二字‘顿’和三字‘顿’为骨干,进一步在彼此间作适当安排”这样的话,大约最能说明“顿法”这一概念的基本意思。根据这种基本意思,我们可以把卞氏以下的见解都归入“顿法”论中:

同类推荐
  • 四书通读

    四书通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作者潜心研读四书经典,结合其八十年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阐释做人之道、教学之道、为政之道等,希望读者从中获得人生启迪,得到智慧滋养。
  • 公诉成克杰幕后新闻

    公诉成克杰幕后新闻

    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案件是迄今为止中国社会最具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就公诉工作而言,也是一起经典案例……循着检察官的叙述,透过厚厚的尚未尘封的卷宗,我们仿佛走进了专案组,也仿佛走近了成克杰。2000年4月11日上午九点,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办公室。这是一次紧急会议。与会者中,有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许海峰、副检察长刘漳南、北京市检第一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上诗、副检察长方工、国家最高检察院公诉厅厅长姜伟等京城检界重量级人物。
  • 堕落论

    堕落论

    坂口安吾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人物,《堕落论》是其代表作品。本书收录其17篇代表性随笔和评论文章,既有对日本文化的自我感受,也有对战后日本社会的深刻剖析,以及对文学的严肃探讨。坂口的文章精准而犀利,其观察力如同手术刀一般,总能一下戳破事物表面的虚饰,直抵其核心与本质。这些文章曾在战后百废待兴的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对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坂口曾被《读卖新闻》评为“最贴近年轻一代的战后作家”。
  • 诗人的心

    诗人的心

    本书共46篇诗歌评论,既包括1984年版《诗人的心》的30篇文章,又包括《开明少年》中刊载的其他16篇讲诗词的文章。作者从诗人感情的真实流露这一角度出发选取诗歌,既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新诗,也有古代、国外的经典作品。对诗歌的鉴赏也细致入微,从字词含义、句式韵脚,到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歌蕴含的价值意义。
  •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我以为,《命运》的讨论,视野略嫌狭窄,思路也显得闭塞,就事论事,加之简单的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导致简单的结论:或是悲观,或者是盲目乐观,有的则陷于清谈空论。
热门推荐
  • 走婚

    走婚

    云桂西部有一个特殊的村子叫做麻姑村,麻姑村里全都是女人,而我和我的朋友就是因为这群女人,妄图贪香享受,最终却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惊魂之旅......
  • 鸦片:日本侵华毒品政策五十年(1895至1945)(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鸦片:日本侵华毒品政策五十年(1895至1945)(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鸦片为武器,日本对中国进行的国家犯罪。本书揭露包括日本对台湾的鸦片“渐禁”政策、日本对伪满洲国的鸦片统制、日本对华北的鸦片统制等不为人知的日军在中国的毒品政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心剑锋

    无心剑锋

    谁说那书生不杀人?谁谈那朝臣无忠良?谁言那世间女子不如男?谁道那乞儿无傲骨?陈晓生飞狐城剑斩兄弟情,醉仙翁演武台一笑度生死。黄将九紫荆城提刀不问路,陈乞安长安城屠得三十万!梅花山庄庄主一剑祭出天下知,孟雁起芦苇荡杀了天下第二秦白鹿!那好做人肉包子的顾惜朝,那活死人肉白骨的赵龙阳,那屠了自家上下的燕云惊先,那为奴三十载的韩三归……醉里看花,花还未醉人已醉。醉的是那江湖恩仇!醉的是那往事幽幽!来来来,提刀问那孟婆依不依?!来来来,拔剑问那蜀山敢不敢?!来来来,提笔写那江湖看不看?!
  • 璀璨星途:秀儿,请开始表演

    璀璨星途:秀儿,请开始表演

    【女扮男装】“来者何人?”凤帝白皙的手挑起面前男人的下巴,“你的人。”男人邪魅一笑,天地都黯然失色。重生前,凤柒是万人膜拜的凤凰女帝!重生后,凤柒是懦弱胆小,万人可欺的可怜虫。甘愿屈居人下?No!凤柒一脚把帝都龙头踹下龙椅,“去跪键盘!”
  • 复婚计划:闪婚前妻请嫁我

    复婚计划:闪婚前妻请嫁我

    她脑子进水签下了一纸婚书,把自己送入了豪门的漩涡之中。一张结婚证,二个人的婚姻游戏,三个人的爱恨纠缠。她从来都不是输家!大不了换个男人!据说冷情冷心的顾大总裁此时眼巴巴的蹲在夫人身边,“听说你要离婚?”“没错!”许镜叫道,“等下,你放开我!”顾清让微微一笑,“顾夫人,民政局已经关门了,我们该·睡·觉·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国术武馆

    国术武馆

    现如今国术不振武学不兴,总有人借着名头招摇撞骗,可更多的人将毕生所学传承下去。白正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每日为生活奔波,却因意外得到了记载诸多武学的演武令,在国术没落的年代带来了复兴的希望。 群1019395111
  • 快穿男神的萌妻

    快穿男神的萌妻

    (甜宠1V1)体验生活?作为一条锦鲤龙,起月平生第一次在“好运”之中跌入一个大坑。总裁,“不想负责?”帝君,“心系天下,不如心系你。”帝王,“三千弱水,不及一个你。”起月开始慌了。“等…等等,有话好好说?我只是个臭旅游的。”系统温情提示:快穿千万次,安全第一条;撩人不负责,亲人两行泪。
  • 我对你早已蓄谋已久

    我对你早已蓄谋已久

    宁昭悉拿起桌上的奶茶小抿了一口。“哦?我才发现你这张嘴挺甜的”祈星未觉怪异。“那是自然,一语不惊人,誓死不罢休”男孩顿了一下…又喝了口桌上的奶茶。“我说的是味道”。。。。奶茶吸管上祈星唇沾上的边缘…祈星这才明白,撩妹要从娃娃抓起!心里默念:“大哥,你还未成年,你还是小孩,怎能说出这样猖狂的话,你要对老子负责,负全责!”
  • 我真的能穿越诸天

    我真的能穿越诸天

    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大学生开启一个能够穿越的系统,被迫穿越在例外的武侠世界里会过得怎么样,回到地球后还会不会再次穿越,偷偷的告诉你们一个世界射雕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