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6000000066

第66章 新诗的节奏形式(26)

单看一节诗,是不押韵的,两节合看,各自的第二、三、四行相互押韵。

这就是节间韵。节间韵可以点明诗节之间相互对称的诗行。

第二节 自由诗节奏形式与韵的关系

自由诗节奏形式与韵的关系同格律诗节奏形式和韵的关系有三点不同。

第一,韵对格律诗重要,对自由诗则没有那么重要。格律诗注重外在音顿节奏形式。韵押在诗行末尾,这对于加强外在音顿节奏有很大作用,所以韵在格律诗中显得重要。自由诗注重内在情绪节奏。韵虽然同样能够增强外在音顿节奏,但由于外在音顿节奏本身的作用变小,用韵来增强它的意义就不大了,所以韵在自由诗形式中不那么重要。试比较艾青的枟珠贝枠和枟太阳枠两诗的首节:

在碧绿的海水里

吸取太阳的光华

你是彩虹的化身

璀璨如一片朝霞

———艾青枟珠贝枠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艾青枟太阳枠

前一例是格律诗,我们觉得那韵是不可缺少的:在读了第二行末的韵字“华”后,就期待着在第四行末也读到同韵母的字音。后一例是自由诗,我们读它时被那内在的律动攫住,不注意那同样是隔行押着的韵脚,甚至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

第二,韵在格律诗中规律性强,在自由诗中规律性不强。前者有两个表现:其一是格律诗行式有规律,韵在诗行末尾的反复也就有规律,具体说就是韵的反复具有等时性(因此韵作为一种节奏形式看,它的节奏性也强)。其二是韵式本身有规律,是偶韵就两行相押,是交韵就两韵有规律地交错,如若有一两行例外,不但韵本身不完整,而且会影响节奏的和谐性。自由诗的韵规律性不强的表现相应也有两点:其一是诗行参差不齐,即便韵式是严格的,韵在诗行末尾的反复也缺乏等时性,因而规律性不强。其二是韵式不严格。例如周涛的枟牧人枠中的两节:

游牧于草浪翻滚的海洋

伫立于起伏如巨浪的山峰

骏马是他的船舶

毡房是他的岛屿

而炊烟啊

是他永不降落的帆篷

他宁静之

是那样地引人深

只需要牧道上一个身影

一个坐在马鞍上的身影

就足以使人凝神目送

在他的身上

显示着人类的古老和年轻

而他驰骋的时候

就连最怯懦的书生

也会感到压抑不住的豪情

首节第二、六行押韵,其余诗行不押韵。是否这两行押韵仅属偶然?看来不是,因为该诗共八节,其余七节都是押韵的,并且其规律性都比这一节要强一些,所以那两行押韵不会是诗人无意为之。次节的诗行有的押随韵,有的押隔句韵;韵母也有不同,有的是[ i]韵,有的是[ ing]韵。可见,这两节诗押韵的规律性都不强。这种情况自由诗中颇多,格律诗中则少见。自由诗中之所以容许这种情况,与上述第一点不同有关:自由诗重在内在节奏,而不是外在节奏,而内在节奏有无规律性的韵帮助,关系不大;甚至无韵也不妨,例如将首节末行行尾的“篷”字去掉(意思没有多大变化),诗节便没有韵了,但我们觉得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损失。

第三,格律诗韵的规律性既然强,韵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美,其美感就较强,作为一种节奏,节奏性也较强。自由诗韵的规律性既然不强,其美感就不强,其节奏性也不强。

自由诗中的传统体与现代体同韵的关系又有些不同。先看传统体自由诗与韵的关系。

传统体自由诗押韵较多,原因大约有三:一是传统体自由诗诗行有完整或相对完整的意思,行尾有较大的顿歇,利于押韵,即押韵的效果较好;二是诗人受押韵传统熏陶,创作时会有意无意地用韵;三是有的传统体自由诗没有什么内在韵律,于是转而追求外在的韵律。

因上述,传统体自由诗在韵与节奏形式的关系上有三点值得注意:

其一,传统体自由诗既然利于押韵,在具有内在韵律的前提下,不妨追求外在韵律,以便给诗增添一层形式美。所以,许多形式优秀的传统体自由诗都是押韵的。不过,传统体自由诗的形式究竟也是以内在情绪律动为生命的,所以有的传统体自由诗以不用韵为佳。如废名的枟海枠:

我立在池岸,

望那一朵好花,

亭亭玉立

出水妙善———

“我将永远不爱海了!”

荷花微笑道:

“善男子,

花将长在你的海里。”

律动贯彻始终,情韵欲露不露,已是恰到好处,容不得外在的韵来干扰。

此外,韵还会减弱那对话的自然语调,因为自然口语中一般是没有韵的。

其二,韵可严可宽,可用于全诗,也可只用于局部,以不妨碍诗的情绪律动为原则。如痖弦的枟一般之歌枠的末节:

五时三刻一列货车驶过

河在桥墩下打了个美丽的结又去远了

当草与草从此地出发去占领远处的那座坟场

死人们从不东张西望

而主要的

一个男孩子在吃着桃

五月已

不管永恒在谁家梁上做巢

安安静静接受这些不许吵闹

这节诗有的诗行押韵,有的不押;韵式有随韵和换韵。该诗两节,另一节基本不押韵。所以,这节诗的韵式就其局部性、不规则性以及在全诗的不统一性看,也许是无意识地押上的。

其三,以外在韵律弥补内在韵律的缺乏乃下策,明智之举是以构成内在韵律为根本,以安排必要的外在韵律为其表征。如若不能构成内在韵律,不但应放弃外在韵律,创作本身也没有必要。

其次看现代体自由诗与韵的关系。现代体自由诗中押韵较少,原因有二:一是现代体自由诗的特点在于充分体现内在韵律,而押韵可能干扰内在韵律的充分体现;二是现代体自由诗诗行往往参差很大,又常有现代的跨行等现象,不利于押韵。

现代体自由诗追求的不是外在形式的格律美,甚至也不是外在形式的自然美,因为它特有的跨行、跨节和缩行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语言外在的自然形态和规律。它追求的是诗的内在韵律的美。现代体自由诗是真正的“裸体美人”(某些传统体自由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而韵是一种外在形式规律,现代体自由诗押韵,有时就好比给裸体美人穿戴上一些不大合适的东西,有损她的风姿。

不过裸体美人与有服饰的美人并无优劣之分。诗韵虽然可能有损诗的内在韵律的美,但也可能有助于后者的表现;何况它究竟是一种外在形式美。所以在总的审美效应上,有韵的现代体自由诗不一定比无韵的差,甚至可能更丰富。所以不少诗人写现代体自由诗也有意识地用韵。此外,由于汉语诗歌很容易构成韵语,现代体自由诗中有些韵大约是无意识地带进诗中去的,它们大多呈现不太规则的状态,其中也有因自然巧妙而熠熠生

辉的。

现代体自由诗押韵应避免不利条件,这主要指一般不宜在跨行、跨节处押韵。因为现代跨行、跨节总是对词语意思的割裂,韵押在那里不自然;此外,跨行、跨节所追求的突出、暗示、上下关联等效果,都与押韵不大相容,韵在那里可能喧宾夺主,妨碍这些效果的取得。

注 释

[1]. 胡适.尝试集· 自序[M].台北:远流出版社,1986.

[2].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M]∥中国新文学大系· 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3].钱玄同.尝试集· 序[M].台北:远流出版社,1986.

[4].胡适.尝试集· 自序[M].台北:远流出版社,1986.

[5].钱玄同.尝试集· 序[M].台北:远流出版社,1986.

[6].胡适.尝试集· 自序[M].台北:远流出版社,1986.

[7].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 导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8].康白情.新诗的我见[M]∥中国新文学大系· 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9].郭沫若.论诗三札[M]∥文艺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0]. 闻一多.枟女神枠之时代精神[M]∥闻一多全集:第三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11].徐志摩.诗刊弁言[J].晨报副刊· 诗镌.1926唱4唱1.

[12].饶孟侃.新诗的音节[J].晨报副刊· 诗镌.1926唱4唱22.

[13]. 闻一多.诗的格律[ J] .晨报副刊· 诗镌.1926唱5唱14.

[14]. 朱自清.诗的形式[M]∥新诗杂话.上海:作家书屋,1947.

[15]. 朱自清.诗的形式[M]∥新诗杂话.上海:作家书屋,1947.

[16]. 闻一多.枟女神枠之地方色彩[M]∥闻一多全集:第三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17]. 施蛰存.关于本刊中的诗[J].现代.1932(4).

[18]. 闻一多.时代的鼓手[M]∥闻一多全集:第三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19].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 J] .诗刊.创刊号,1931唱1唱20 .

[20].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M]∥关于写诗和读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21].何其芳.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争论[J].文学评论,1959(1).

[22].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M]∥关于写诗和读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23].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M]∥关于写诗和读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24]. 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M]∥关于写诗和读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25].是汉语诗歌的节奏单位,它要具有等时性才能造成整齐鲜明的节奏。所以,何氏在对现代格律诗的基本要求中提出“每顿所占的时间大致相等”是正确的,必要的。但这个要求还比较笼统,于是他又提出每顿可以包含一至四个字的具体要求。这两个要求却显得有点矛盾,因为每顿包含一至四个字,字数差别过大,就做不到“每顿所占的时间大致相等”。闻一多主张每顿二至三个字,我们曾经说这个主张合理。何氏的理论没有接受这一点,而

[26].何其芳.再谈诗歌形式问题[J].文学评论,1959(2).

[27].同上。

[28].“每行的最后一顿基本上是两个字”这一主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何氏是把民歌体诗排除在现代格律诗这一概念之外而提出这一主张的。因为他认为民歌体诗虽然在字数上常常突破五七言格式,但它仍然属于五七言诗体系。它可以作为诗歌的体裁之一而存有,但人们必须在它之外建立一种和现代口语的规律相适应的现代格律诗。然而,把民歌体新诗排除

[29]. 林庚.关于新诗形式的问题和建议[J].新建设,1957(5).

[30].林庚.再谈新诗的建行问题[N].文汇报,1959唱12唱27.

[31].林庚.关于新诗形式的问题和建议[J].新建设,1957(5).

[32].林庚.关于新诗形式的问题和建议[J].新建设,1957(5).

[33].林庚.再谈新诗的建行问题[N].文汇报,1959唱12唱27.

[34].林庚.再谈新诗的建行问题[N].文汇报,1959唱12唱27.

[35].林庚.再谈新诗的建行问题[N].文汇报,1959唱12唱27.

[36]. 朱自清.诗的形式[M]∥新诗杂话.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4.

[37].卞之琳.哼唱型节奏(吟调)和说话型节奏(诵调) [ M]∥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 1984.

[38].卞之琳.谈诗歌格律问题[J].文学评论,1959(2).

[39].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0].与周策纵谈新诗格律信,读胡乔木枟诗六首枠随想[ M]∥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 1984.

[41].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2]. 卞之琳.说“三”道“四”:读余光中枟中西文学之比较枠,从新诗、旧诗谈到新诗律探索[M]∥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9 .

[43].臧克家.新诗形式管见[N].光明日报,1977唱12唱24.

[44].胡乔木.枟随想枠读后[J].诗探索,1982(4).

[45]. 王独清.再谭诗[J].创造月刊,1926(3).

[46].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N].枟诗刊枠创刊号,1931唱1唱20.

[47]. 何其芳.再谈诗歌形式问题[J].文学评论,1959(2).

[48]. 卞之琳.说“三”道“四”[M]∥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4.

[49]. 亦门.诗是什么[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47.

[50]. 艾青.诗的形式问题[ M]∥诗论.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

同类推荐
  •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新中国往事:文苑杂忆

    新中国往事:文苑杂忆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印象》、《吴冠中:风筝不断线》等20余篇文章,回忆了季羡林、吴冠中、启功等文学艺术大师的艺术人生以及他们多彩的人格魅力。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同一片蓝天:于果和他的大学

    同一片蓝天:于果和他的大学

    本书内容包括“艰辛的崛起——民办教育面面观”、“丰饶的苦难——于果的成长”、“美丽的诠释——成洁的故事”、“无声的啸聚——群英荟萃”、“人生的砥砺——学子情怀”五卷。
  • 书人依旧

    书人依旧

    从当年鼎盛的天涯读书板块,到如今担任主编多年的阅读周刊,姚峥华因书结识了李陀、李长声、欧阳江河、祝勇、冉云飞、绿茶等等著名书人,一起谈天说地,遍访好书,便有了这本《书人依旧》。姚峥华文笔以小见大,细节重重,只用言谈举止、眼神动作,就把相知多年的这些知名书友的故事与生活呈现得活灵活现。诚如马家辉所评:“小姚眼下,人脸便是好风景,而好风景里总有好日子,我觉得,主要因为执笔者有一副好心肠。”
热门推荐
  • The Council of Mirrors (Sisters Grimm #9)

    The Council of Mirrors (Sisters Grimm #9)

    In the final volume in the Sisters Grimm series, Sabrina, Daphne, and the rest of the Grimms and their friends must face off against the Master to decide the fate of Ferryport Landing—and the world. When Mirror fails to escape the barrier using Granny Relda's body, he turns to his plan B: killing all the Grimms so that the magical barrier collapses. In the meantime, Sabrina has gathered the other magic mirrors as advisors on how to deal with their mortal enemy. They tell her to join forces with the Scarlet Hand against Mirror, in exchange for offering all the citizens of Ferryport Landing their freedom. This final chapter is the end of the road for several beloved characters, but the conclusion is sure to satisfy devoted fans of the series.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秋在枝头

    秋在枝头

    韩丽莎第一次看清秋部长的嘴脸,是全市统战工作现场会结束后的那天下午。散会以后,秋部长悄悄将市委统战部的李部长一行留了下来,在招待所的雅间里开了一桌很上档次的晚宴。秋部长满面红光,酒未沾唇便三分醉意,端着酒杯环顾了大家说,这次摆酒有两个意思,一是特别宴请李部长,二是为韩丽莎接风,谢她一调来就出了大力,使会议开得空前成功。韩丽莎一听,脸马上红了,激动之余有些紧张。她没想到秋部长居然将新来乍到的她看成一个人物。
  • 陆少专属我的小野猫

    陆少专属我的小野猫

    一日,保镖对他说:“少爷,少夫人被人骂了!”“把那个人给剁了!”“少爷,少夫人说喜欢上一个男神了。”“封杀他”“少爷,少夫人说今天看到您跟其他女人说话了”“走!跟我去跪榴莲”“少爷,少夫人说喜欢孩子。”“终于说到我心里去了。”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都至尊系统

    花都至尊系统

    四天前我就是个废物!进入特工学院激活至尊异能系统后, 谁还敢这样说我?惹不起?不存在!害我父母夺我家财者,颤抖吧!可怎么也让我保护美女校花总裁?审美疲劳了好吗。老头的话不能不听啊。好吧,只是万一与她们发生点摩擦什么的,别骂我人渣。 “叮——恭喜主人,系统又升级了。具备吸收一切的功能。”我吸吸吸……吸尽天下可吸之物,为我所有。
  • 不远万里的幸运

    不远万里的幸运

    我们的一生中,很多人都是过客。把自己过好,好爱情还会远吗?对的人早晚相逢。这是我在这本书里最想对你说的话。
  •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治学方面的讲演,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必得贴近身心,贴近灵魂,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 律抄第三卷手决

    律抄第三卷手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