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68800000002

第2章 暗示是一种本能

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当人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这种捕捉的过程,也是受暗示的过程。因此,人的受暗示性的高低不能以好坏来判断,它是人的一种本能。

暗示从何而来

在现实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稍稍留意便会发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与朋友喝茶聊天的时候,开始品尝时并没有觉得对方所沏的茶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当听到对方说起这种茶是如何的好,如何的来之不易后,同样是这壶茶,再喝的时候却觉得格外的清香;再如,当你走进一家装潢颇为考究的商铺之时,自然而然地便会觉得里面出售的商品档次肯定很高,而且价格也肯定不菲;更为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的哪位朋友遇见你,皱着眉头跟你说:“你的脸色看起来不好,该不会是病了吧。”原本身体健康的你,却有可能会真的跑到医院去请医生检查……类似这样的事经常发生,举不胜举,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暗示现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暗示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并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心理学上,对于暗示是这样解释的:在心理机制上,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这种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而这种“假设”则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的,说得更为简单一些,就是你认为会怎么样,是“自我”对待外界的人和事物的判断与决定。下面所要说的一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就能很好地让我们认识到这一点。

有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人,被某家不错的公司聘用,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久,便接到一项工作任务。那项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就连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几年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员工都没有把握做好,就更别说是这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了。因此,他在接受这一任务时就担心自己可能做不好,但是为了能够完成任务,他还是想了一些办法,其中最为主要的策略便是向一些老员工请教。当他向那些老员工请教的时候,有的人只是呵呵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有的则不仅没有提供给年轻人任何有效的方法,反而跟年轻人说很难办;当然也有人鼓励他,跟他说只要他努力,多想想肯定会做好的……如此一来,年轻人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不可能把事情做好,虽说他硬着头皮去做了,但结果呢?不用多说,你可能已经猜到了。

暗示分类

暗示分为日常交往暗示和心理治疗暗示两种,日常交往中的暗示就是用含混、闪烁的话,既使本意模糊起来,又使人能够隐隐约约地得到暗示。心理治疗性暗示(又称催眠疗法)是医者对患者做出的一种引导性的治疗措施,在实施前往往要征得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同意才能进行。

难道说那位年轻人真的不能够把事情做好吗?事实上,他的这种做不好是一种暗示的结果,在还没有动手去做之前,便已经假设了一个结果,而在此以后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这种假设的结果而进行的。即便他在向他人征询意见求助之时,因为有那种“假设”的存在,所以会在心理上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去选择跟这种“假设”相符合的内容。而这个过程中的自觉或者不自觉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自我”。

那么,什么是“自我”呢?自我,又叫做自我意识或者是自我概念,在心理学中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也就是说,自我就是察觉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

我们之所以会受到暗示的影响,实质上就是因为“自我”的不完善所导致。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是,人非圣贤,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自我”存在,难免会出现瑕疵甚至缺陷。如此一来,就决定了“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就决定了我们在受到外界的人和事物的影响后,所做出的“判断”以及“决策”不一定是正确的,而在人的身上又有着追求“完美”的本性,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到“完美”,如此一来便会在做出“判断”以及“决定”的时候,变得犹豫、不确定,希望能够从他人或者事物之中得到更好的意见,让自己变得更为“完美”,如此看来,主体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给别人创造出一定的暗示空间。例如,我们在某些时间或某个场合可能对自己的决定缺乏信心,不知道该如何做出决定,这时就极有可能会被他人的语言所左右,按照他人的语言去做,从而被暗示。上面事例中的那个年轻人在接受到工作任务后,正是因为如此,在心理上受到他人的影响,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而致使自己难以把事情做好。

为什么会存在假设,为什么我们又会受到暗示的影响呢?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没错,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我”的存在以及“自我”的不完美和有所缺陷所致。而我们要想逃脱暗示不自觉的摆布,就需要不断强化个体内心世界的自我。

行为都是对自己“保护”

在心理学中我们将“判断”归属于“思维”范畴,它是指主体根据已有的价值观对某件事物进行的观念审度,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判断会随时产生并且影响或主导着主体的行为。例如,当你制定某项活动策划方案时,需要对该项活动的预期成果进行判断,以便方案后续的顺利进展;当别人给你介绍一个新朋友时,你需要对其进行判断,然后才会决定要不要和他继续交往下去;当别人向你推销某种产品时,你会因考虑该产品对自己有没有实际功用与价值而产生判断,进而影响你最终买与不买的行为。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一方面,社会是由一个个具有独立主体与价值的人组合而成,单个的人是组成社会这个集合的元素;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属性之一。个人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是否能对社会产生向上的推动力,这些因素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主体是个人还是集体,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判断这一形式的思维活动。从小的方面来说,当你决定是否要购买某件物品时,判断会直接影响买或者不买的结果;从大的方面来说,当国家决定是否出台一项经济政策时,判断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另外,判断是基于个体的“保护”与“自我保护”。这一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琢磨便不难发现。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了解一下。

张虹是一名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父母为了奖励她好好学习,专门给她买了一部iphone5s,为此她非常高兴。有一天中午她准备出去买些生活用品,下车时接到朋友电话,然后手机就一直在手里拿着,这时候,有个表情着急的人对张虹说:“我手机没有话费了,打不出去电话,你能不能把手机借我打个电话,我给你话费钱。”张虹正犹豫着,但看到那个人着急的样子,便把手机借给了他,他拨通电话,走了几步,就快速地坐上旁边的一辆摩托车飞奔而去了……事后,张虹十分的后悔。

在这个事例中,我们不能说事情的后果都是因为张虹考虑问题不足造成的,她本是一片好心,殊不知会有“丢”手机的结果。在这期间,张虹的判断虽说在结果上是错误的,但是她做出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正确的。首先她的判断是根据自己已有的世界观而进行的。她愿意将手机借给他人使用,是因为她乐于助人的品格或处事方式。她的判断是对自己观念的一种“保护”,认为自己判断的可能是正确的,而且在她借给别人手机时处于犹豫状态,这期间她的思维处于“自我保护”中,她或多或少还是带有怀疑的心态。因此,不管判断后的结果如何,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保护”与“自我保护”的色彩体现的还是较为显著。

从此,我们还可以看出,判断也是主体经过考虑而发出的一种观念上的信号,是用来支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或许你会反驳,认为有的时候自己做决定并没有经过大脑的判断层而直接下了定论;但是,你不妨仔细想想,在你决定好了某件事并脱口而出时,必定会经过大脑,由原本已经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来进行判断,只是事件的轻重缓急不同,因此自己做出判断的反应时间的长短也不同。生活中,我们大多数的判断是在做决定之前就已经形成并且经过考虑的,“保护”与“自我保护”就形成在那一次又一次的考虑之中。

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是个体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自发性行为,即是通过压抑、补偿、文饰和升华(虽然这些词组是在精神分析学派中产生的,但是在整个心理调适和心理咨询过程中,他们是通用的)的手段改变对心理紧张的主观感受,掩饰不能接受的内在冲动和虚拟现实环境的危险,用以减少痛苦以及对痛苦的意识,达到心理平衡的行为反应。

暗示是观念的延伸

曾经的某次,走在马路上,一辆车驶过,只是把你从左手边拉到我的右手边,之后一辈子就一直牵着你的左手。因为那一次发现你在我的左手边可能会遇到危险,所以想保护你,从而形成了这种意识,使得我们走到了一起……这不仅是一个浪漫的爱情片段,更是一个在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习惯,是曾经经历体验延伸的另一种诠释。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些行为:在某一次下大雨的时候,你不小心踩到一个积水较深的泥坑,后来你每次遇到水坑,都会格外小心地避开;在某一次外出旅游的时候,你的手机放在外衣口袋里被偷了,以后每次出门,你都会在手机财物的保管上提高警惕;在你到某个餐厅吃了比较好吃的炸酱面后,到别处有卖炸酱面的餐厅你都会点一份并且和过去吃的做个比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琐碎细小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却离不开一个总的指挥中心——观念,正是因为你曾经有过雨天踩泥坑、旅游财物被偷这些经历,才会使得自己形成日后雨天躲避水坑、外出提高警惕这样的观念,并且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说观念是主体曾经经历体验的延伸。

在心理学中,我们认为观念是人类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它给予了个体一切思维和行为的方向和目的,它起着根本的指示和规范作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观念属于意识的范畴。在2003年,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弗兰西斯·哈里·康普顿·克里克在Nature发表了《意识的框架》一文,提出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由神经元产生和控制的。那么我们也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观念也并非与生俱来,它只有在社会中才能逐步形成,并且观念的形成必须结合个体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得到某种意识经验,从而累积形成某种观念。简言之,观念就是个体曾经经历体验的延伸,相对于经历来说有一定的延后性,也更类似于一种回顾与总结,从而形成的新的意识,并且指导主体进行后续的实践活动。

正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样,因为有了被蛇咬过的经历,所以脑子里一直保留着这份恐怖的体验,导致碰到类似于蛇的物体就避而远之,这种躲避行为正是主体根据曾经经历体验而做出的选择。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在这里我们就来分析一个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教授经常讲到的一个故事:

“观念”的渊源

“观念”一词源自古希腊的“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原意是“看得见的”形象,在哲学史上这个术语有不同的说法:它同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密切。从这个角度来看,又是个重要哲学术语。它是在意识中反映、掌握外部现实和在意识中创造对象的形式化结果,同物质的东西相对立,它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

有一个讨饭的人怕被狗咬,就随身带了一块石头,可是第一天在街上他遇到了两条狗同时来咬他,打跑了一条,另一条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第二天出门时,他带了两块石头,谁知有三条狗来咬他,打跑了两条狗,第三条狗还是把他咬了。第三天外出讨饭时,他就带了三块石头,结果有四条狗来咬他。就这样每天增加一块石头,每天都被狗咬。后来讨饭人请高人指点,高人让他把石头丢掉,换成一根打狗棍,从此就不再被狗咬了。石头只是在每一次的数量上有所增加,狗的数量也在增加着,只有讨饭人的思维改变,才能够彻底解决被狗咬的问题。高人的指点使得讨饭人不再用“一个石头打一条狗”的思维方式,而将其转变为“一个棍子可以打很多狗”的思维。

在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讨饭人因为曾经被狗咬的经历,从而找高人指点,找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虽然这个办法并不是他所想,但是他因为被狗咬的这件事而去寻找他人的帮助,也是一种曾经经历的需求,需要讨饭人找到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后来的高人指点所提出来的办法也是一种观念的形成,总结出讨饭人被狗咬的原因,从而给出恰当的解决方法。所以,观念上的改变是由之前的教训而得到的改变。

人们常说:“亿万财富买不到一个好的观念,好的观念却能让你赚到亿万财富。”这句话的确是从现实的角度上证明了观念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需要形成好的观念,而往往形成好的观念离不开我们对过去所做事情的总结和提取。但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并非像堆积木似的胡乱叠加就能随意构成,非要比喻,更像是水笔画动笔时的步骤拆分,一层盖过一层,新的一层又不可避免地有着前一层的痕迹,笔不断,结果一直在变,就像是柴静在《看见》中所引用的一样:“所谓的探寻,就是将自我的观念不断地推倒,建立,再推倒,再建立的不断追求的过程”。而这个带有个体经验的过程恰恰是观念最完整的表达,也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见证,像是小孩子不断地将各色的糖果珍惜地藏进玻璃罐一样的骄傲,殷实地看着自我观念一步步地达成。

情绪让暗示更加强烈

在当今社会,忙碌是家常便饭,而在忙碌中,人们情绪调控的好坏便对工作起到了导向性作用。拿大众最追捧的一个词来讲:高效。为了追求高效的工作,人们往往要实现自我的隔离、封闭集中和抑制。所谓隔离,即讲究公私分明。比如,当你出现跟老公吵架、孩子上学出现问题、买房还贷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等情况时,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你的心情,但是你却被要求不能将这些私人情感带到工作中来,即你被要求做到隔离家事与公事;封闭集中,就是在当今分工如此细化的年代,你的上司会要求你将细化给你的那部分工作做好,专而精,不能掺杂其他,集中精神去认真解决。而前两者中,一个是对于情感的要求,一个是对精力的要求,最终就会带来第三个要求——抑制。当你在工作中时,“高效”是一种理想化状态,与其说它理想化,不如把它定义为一种对现实的“假设”。在当下,机器能够完美地处理理想化高效与现实低效的关系,但拥有复杂情绪的人类往往很难与“高效”步调一致,经常与其在现实中碰撞出化学反应,最终现实的低效与理想化的高效发生矛盾。为此,人们则选择抑制自我成全工作,从私人矛盾中分离,封闭集中地完成工作。而情绪,就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不断产生。

那么情绪一般会在现实与假设中产生什么样“化学反应”呢?下面就来看两个典型:

例一

小李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面对新工作,小李一开始表现得十分积极,但过了一个月后,各种疲惫和不适应接踵而至。首先是时间,以前上学时,每天的课业并不是特别紧张,而且晚上不用熬夜。但工作后,上下班时间严格限制,因为不适应工作还要时常加班完成,有时熬到很晚才能睡觉。其次是精力不足,身体开始吃不消。大量时间投入工作,使得小李吃饭时间不定,熬夜出现黑眼圈。而最坏的是因为没时间忽略了家人、男朋友。她受到父母责备,还跟男朋友吵架。最后竟然因为没时间陪男友过生日,吵架闹到分手。结果导致小李的情绪彻底失控,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工作并不是电视里演的那么理想——每天吹空调坐办公室,那些“假设”都过于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可见,当人们在行动中无法使现实的自我与假设相协调时,情绪往往会向着失望、灰心,绝望等消极方向发展,这便是负向“化学反应”。

例二

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身材矮小,却屡获冠军。论其奥秘,归功于他的目标分解,他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这无疑是一个情绪掌控的成功案例。

自我觉察力

自我觉察力是指当自己某种情绪刚一出现时便能够察觉,它是情绪智力的核心能力。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够监控自己的情绪以及对经常变化的情绪状态的直觉,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领悟力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不具有这种对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或者说不认识自己的真实的情绪感受的话,就容易听凭自己的情绪任意摆布,以至于做出许多遗憾的事情来。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认识你自己”,就道出了情绪智力的核心与实质。

在现实中,马拉松距离很远,一口跑完会很累。但在假设中,只有一口气跑完才能获奖。这样的矛盾出现后,机智的山田使用将现实分解,一步一步靠近假设的办法,完成目标最终获奖。因此,可以知道,当现实距离假设很远但在范围内可以通过努力达到时,逐步靠近,分解协调,情绪便能稳定下来,向着自信、冷静等积极方向发展,这便是正向“化学反应”。

由此可知,情绪在现实和“假设”中不断摇摆,正负“反应”皆有,因为情绪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是感觉极其特有的思想、生理状态和行动倾向,是一种身心一体的化学反应。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好比你可能会因为工作出色被老板加薪,高兴地决定晚上请朋友吃一顿高档晚餐,也可能因为工作出错被上司批评受挫而决定晚上回家吃泡面痛定思过一样。因此,情绪在我们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便提醒着我们,要做好自我衡量与定位,看看自己是否容易被情绪干扰,是否会在现实和“假设”中不断摇摆,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一定要学会处理好心情。只有当我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与理想“假设”间的“化学反应”,有效地掌控情绪,才能调理身心,健康生活。

愿望是对暗示的设想

我们这里所说的愿望基本上是指那些富有褒义性的希冀,是相对能够激发人类奋斗潜力的设想,当然也是美好的。愿望是主体在现实客观世界中暂时无法得到满足或者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的,对另一个设想王国的期盼和憧憬。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每个人的主观想法和愿望也是不一样的。有人的愿望是希望自己工作顺利、步步高升,从而他会以这个愿望为目标,认真努力地工作;有人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父母健康长寿、身心愉悦,从而他会抽时间多陪陪父母。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书中,马克思是这样描述愿望的:“愿望是由激情或思虑来决定的。而直接决定激情或思虑的杠杆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可能是外界的事物,有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动机,如功名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个人的憎恶,或者甚至是各种纯粹人的怪癖”。既然愿望原本就是个体主观假定的目的,那么个体在设定某一愿望时,就会考虑到给自己所带来的影响,而往往考虑的影响都会是趋利避害的方面,尽量向好的一方面偏向。从而在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为了达到某件事情,而设定一个短暂或者长期的目标,作为激励个体实现的一种动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李曼是一名正在紧张准备高考的学生,她平时学习比较用功,但是成绩却不是那么理想,她的愿望只是设定在考上一个普通的二本,高考成绩下来之后自己却连三本都没有考上。受到这样的打击,她决定认真复读一年,再去拼搏一次,这一年她特别努力,并且希望自己可以考上重点大学,结果经过一年努力的复习她考上了一本院校,虽然最后的现实和她的愿望有所差距,但是相对于上一年是有很大的进步,对于李曼自己来说也是比较满意的。

同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主体设定愿望时依据的是个体主观情感、想象的肆意发挥或者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切实需要。

当然,主体设定的愿望可能是自己在实践中就很容易得以实现的,也可能是在有生之年都不能实现的。比如说,有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他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在三年之内买车买房,于是在工作上特别认真、努力,那么对于他来说这个愿望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有时候主体设定不能达到的愿望,只是为了满足主体的心灵需求,在心理上给自己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允许自己在这个设想中无限地发挥。正如著名的当代诗人顾城,希望生活在一个童话的世界,他总是戴着帽子出现在人们眼前,也只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那么他的愿望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因为有着这个愿望,他在自己内心设想的王国里可以无限地发挥,没有任何拘束,对于他来说这个愿望必定是有利于他自我心灵的感受,即使愿望过于遥远过于不可能。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设定愿望,这个愿望可以是虚幻的,也可以是实际的,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很多个,它作为一种心灵支撑,或许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但也是生活中的必要品。拥有愿望,不管简单或者复杂,不管现实或者梦幻,当你朝着自己的愿望一步步迈进时,那份感受是什么也换取不来的。就好像现实中的我们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如果不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些宽慰,那么我们面对的就不仅仅是身体的劳累,更多的是心灵的疲倦。我们更需要的是对个体心灵的保护,而愿望作为一种大脑和心灵的想象图景,可以任由主体在现实生活的不满中得到一种倾泻,进而使心灵得到一种满足,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坚持

坚持,是一种态度,是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做出的选择;犹豫,同样是一种态度,是根据个体的主观认知而产生的一种大脑神经机制的反应,当现实和自己的原则观念发生冲突时,我们往往不能立刻做出判断和选择,因此出现“犹豫”。正如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比较好,这是主体的一贯坚持,坚持自己的看人思维,如果主体在考虑是否打算跟某个人继续交往下去,这时出现的是一种衡量价值观念,同样也是主体产生的想法,但这是一种犹豫的想法。这种想法外在表现为对某人的态度,会有所迟疑,不会坚持原有的观念对待。

态度是看不见的,需要一定的介质才能传递表达出来被他人所理解,而态度主要的外在表现方式是人们的语言和行为。人们的态度会在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那么这个人或者这件事我们可以称之为态度的作用点,也可以称为态度的受事者。主体的态度受事者种类较多,比如人物、事件、观念等。主体对这些态度受事者,有的表现出认同,有的则表现出反对,那么在表现出认同与反对的过程中,已经在发生着主体的坚持与犹豫。一般来说,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妨把态度的概念更加详细化,态度是主体对于受事者的坚持或者犹豫而产生的评价心理现象。那么,我们可以把态度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一种运动前的热身活动。这种状态影响着主体的价值观念,支配着主体的行为方式。

因此,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态度一旦形成后,个体便具有了种种特有的内在心理结构,这种结构使个体行为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如果个体所形成的态度是正确的,那么它会使得个体与社会相处得当,推动社会的健康积极发展,相反,则会阻碍个体在社会中的活动。主体往往根据自己已有的观念来对待自己、他人以及其他事物,产生一种坚持或者犹豫的心理,从而对外的表现主要是赞同或拒绝,但是拒绝和赞同并不是完全对抗,而是在对某件事情的处理上受外界影响而在两者之间徘徊,但最终还是会转化为某一种态度。

态度的内在感受

态度中的内在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

我们经常听到“态度决定一切”这类描述态度重要性的话语,因此人们对于态度的关注度也较高。比如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公司面试,面试成功后会在公司实习一段时间,在这个实习期间,公司管理阶层将会根据该名大学生的工作态度来决定他的去留。如果他踏实工作、勤劳肯干,自然就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公司也会根据他的表现留下他;反之,如果他在实习期间油嘴滑舌,埋怨这埋怨那,那么这种工作态度必定得不到公司的信任。在这个小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态度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坚持一直认真踏实地做事,还是坚持着一直混沌下去以及犹豫要不要做下去,这些都是态度的表现,这些态度左右着主体的行为,主体将态度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传达到他人接受的范围内,从而使得他人了解自身的态度,进而做出相应的选择与判断。

总之,态度体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态度中包含的坚持与犹豫影响着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正如吉格斯说过的一句话:“态度决定成败,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莫让沮丧取代热心。生命可以价值极高,也可以一无是处,随你怎么去选择。”

我们都是有主见的

对于任何事情,无论是工作、生活、学习,还是亲情、友情、爱情,无论是国计民生,还是生活琐事,我们都希望拥有着自己的看法,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处理模式。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具体分析主见对于个体的意义。

有两个刚毕业的高中生,在和家里人商量填志愿选专业的时候,同学A的家人就劝他说:“××专业是个‘冷门’专业,毕业后难就业,你最好不要选啊。”同学A认为家里人说得有道理,于是听从家人的话,没有选择“冷门”专业,而选择了“最热门”的专业。而在同学B这边,他的家里人也是劝他不要选择××专业,理由也是认为“冷门”专业难就业,建议选择“热门”专业,但是同学B却坚持选择××专业,原因是自己喜欢这门专业,最后他还是坚持己见,选择读××专业。四年后,两个毕业的大学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可见谁也无法预知几年后“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交替变化,当然也不可能为几年前的选择买单。

那么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学A似乎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而同学B的主见性毫无疑问更强,但是仔细分析同学A,其实他也是有主见,拥有自己想法的人。同学A的主见体现在自己选择听从家人的意见,而做出自己的决定。这难道不是自己有主见的表现吗?那么在这里我们所要强调的是虽然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主见,但有自己的主见并不是要你不去听取他人的劝告,肆意妄为、一意孤行,而是当你面临抉择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使是“人云亦云”的选择,也要根据实际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会对那些很有主见的人投向羡慕的目光,认为那些人比较独立,比较有思想,而忽略了自己也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一直认为自己不是那么有主见的人,凡事都要依靠别人来做决定。但是,我们回过头来仔细地想想,我们怎么会没有主见呢。即使你会反驳说在许多事情面前,我都是“人云亦云”,或者认为他人的想法和做法总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替我做着决定,于是认为自己是缺乏主见的人,殊不知,当你在相信他人的判断和决定后,你已经为自己做出了选择,拥有了你自己的看法,并不是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想法或者做法才称得上是有主见。

另外,心理学家也认为:从理论上讲没有主见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独立自主本身便是完整的人不可缺失的一项特质,就像之前一位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所说:“有些人是天生的强大,少有的不畏人言;有些人是自我强制的强大,训练自己不去理会他人。”多数人都有跟随的本性,中国式的街头围观便是最好的说明,而这种围观缺少的只是一种将习惯打破的惊醒,如苏格拉底那种带有逻辑性的咨询。每个人在细小的事物中大都能得出自己惊讶的结论,而这种打破的契机又像是儒家的慎独,时刻保持自我的清醒,这种意识的培养需要知识的引导,但也仅仅限于引导。

德纳姆曾说过:“我们决不可被盲目所左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见地。”是的,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主体形成的已有观念都会指导其实际行为,我们一定要忠于自己,不需要总是考虑他人的看法,生活在他人的目光之下,要依照着你心中所想的去做,独立思考,这样你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虽然我们对再简单的事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着一定的主见,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拥有对某件事的主见就能把这件事做好,只能承认他拥有主见,不能因此来预测这件事情的结果好坏。因此,主体还是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主见意识,使得自己在完成某件事情时,拥有的是属于自己独特的看法。

不能不说的反暗示

在前面的内容里我们已经对暗示效应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里我们主要说一下反暗示效应,所谓的反暗示效应是指故意引用反语或过分夸大事实真相,最终产生的结果与正常推论得出的结果大相径庭的效应。这种效应与逆反心理不同,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注意力,赢得人们的关注。我们经常听到的歇后语“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就是典型的反暗示效应。

从前有个人叫张三,喜欢自作聪明。他积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也很苦恼,怕这么多钱被别人偷走,不知道存放在哪里才安全。带在身上吧,很不方便,容易让小偷察觉;放在抽屉里吧,觉得不妥当,也容易被小偷偷去……总之,他感觉放在哪里都不安全。他捧着银子,冥思苦想了半天,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出了自认为最好的方法——张三趁黑夜,在自家房后,墙角下挖了一个坑,悄悄把银子埋在里面。埋好后,他还是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里埋了银子。他又想了想,终于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回屋,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出去贴在坑边的墙上。他感到这样是很安全的了,便回屋睡觉了。

张三一整天心神不定的样子,早已经被邻居王二注意到了,晚上又听到屋外有挖坑的声音,感到十分奇怪。就在张三回屋睡觉时,王二去了屋后,借着月光,他看到墙角上贴着纸条,王二一切都明白了。他轻手轻脚把银子挖出来后,又把坑填好。王二回到自己的家里,见到眼前的白花花的银子非常高兴,但又害怕了起来。心想:如果明天张三发现银子丢了,怀疑是我怎么办?于是,他也灵机一动,自作聪明拿起笔,在纸上写到“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大字,也贴在坑边的墙角上。故事中的张三和王二本来都想通过纸条对人产生正面的暗示,但却带来了相反的效果。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比如,在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被姨妈处罚刷墙,被其他小伙伴看到,汤姆装作刷墙是一种特权,不让别人插手,结果成功地使他人不仅替他刷墙,还向他交小玩具。

反暗示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尤其是在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的时候,反暗示往往会对消费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且对同种事物采用不同营销手段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也是天差地别。例如:香烟的广告商有意在广告上写:“抽烟有害,请勿抽烟,其中包括××牌香烟。”结果,更加吸引顾客购买这种香烟。下面的情况则截然相反。有一个不吸烟的人,他朋友叫他帮忙买墨西哥那里的烟,结果那包烟上面有十种吸烟患病的图片,像肺癌,咽喉癌等,于是那个人一点也没有要吸烟的欲望,这就是暗示效应作用。可见暗示和反暗示有时是同时存在的并相互影响。如诸葛亮“请将不如激将”的激将法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反暗示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激将法也是一种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方法。针对一些自尊心比较强,智力比较高以及上进心强的孩子可以运用反暗示效应,起到提高能力和战胜自我、树立自信心的作用。但是,激将法若被人误用或者引用不当,就会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悲剧。比如,家长和老师言语过激,会给孩子心理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有的孩子可能会感到孤独绝望,而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激将法要慎用。

同类推荐
  •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是智慧的载体,它以假托、拟人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本书辑录了古今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每一篇寓言都蕴涵了丰富的人生智慧,通过对寓言哲理般的阐释,加以心理学诡计的点拨,使这本书成为智慧的盛宴。它可以帮助你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晰地洞悉对手,也可以帮你避开心理误区,掌握心理操控术,游刃有余地面对复杂的竞争,让你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精辟的生存智慧。一个小小的智慧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生活中不是缺少智慧,而是缺少发现,用心参悟,你也能成为智者。细细品读你手中的这本书吧,会为你点亮智慧的火把,照亮你仍在摸索的前进之路,它将是你成功路匕的必修课!
  • 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本书是心理学知识普及读本。本书结合大量生动、贴切的案例,系统讲解了怎样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了解其思维的实用方法,告诉读者怎样才能更好地生活、怎样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怎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等,做到思想和行为的高效统一。
  • 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心理操控术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自己心理的支配。不同的心理会促使人们采取不同的活动,即使在相似或者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人们的心理不同,所选择的行动也会有所不同。
  • 72招让你教出最懂事的孩子

    72招让你教出最懂事的孩子

    内容提要 本书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教会孩子学会与人交往、让孩子快乐起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等五个方面入手,讲解了孩子不懂事的原因,就怎样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提出了有效的方法。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登越王楼即事

    登越王楼即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恋平行线

    爱恋平行线

    平行线的距离就是让你我难相见!我却依然记得曾经的爱恋!
  • 遇见你,才知朝阳暖

    遇见你,才知朝阳暖

    陆筱十分憧憬着大学里的生活,满心期待的走进了校园。四年的时间,都没能让她说出那句话……顾晨总是在陆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瞬间出现在身边,就好像每次的出现,都像是特意一样。但是始终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
  • 桃花妻:仙君快到碗里来

    桃花妻:仙君快到碗里来

    叶紫凝,穿越之后混得风生水起。执掌天下第一赌场,结交四海豪客。富甲天上地下,就连天帝爷手紧了,也得找她借钱。四海八荒,她是最炙手可热的待嫁女,可她却独独看上了那一位。绝色、高冷、上万年都没闹出一则绯闻的高贵上神。上神有三好:成熟、隐忍、易推倒。但最重要的是:咱俩看起来很有缘耶!Q:1493144519(欢迎聊天,一起愉快的玩耍吧~)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兽世修仙:当神棍,撩美男

    兽世修仙:当神棍,撩美男

    月影觉得她一定是老天爷的私生女~因为她都渡劫成功了,老天爷竟然还给她劈了一道雷。从此让她又换了个频道生活,被劈到了兽人世界的月影(本文轻松文,女主是现代穿越到修仙界,再穿越到兽世界~男主刚开始很弱,后面就会很厉害了~)注:女主大大还有隐藏身份哦
  • 人代兴衰

    人代兴衰

    人人对过去都有不甘心的事,不明白的决定,难以接受的结果,若有机会,你想回到过去吗?
  • 戏幕

    戏幕

    新文已开《散尽天下花》,多多支持!戏幕前,她是人人可欺的乞丐,无父无母,无权无势。戏幕后,她是掌握天下命脉的神秘人,代号“倾天下”。世人皆说“倾天下”一定是一个淫浸商场几十年的老头子。谁知,却是一个天下无双的女娇娥。当“倾天下”遇上了“世无双”。当倾国倾城,邪魅纨绔的可人儿,遇上了温文尔雅、孱弱病娇的公子,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且看,好戏开锣!
  • 橘子太甜

    橘子太甜

    女—澜子笑男—橘琛年少的青梅竹马是你久违的爱人陪你走过懵懂时光恰恰好只是我也喜欢你?
  • 魔剑掌控者

    魔剑掌控者

    这世上没有黎神斩不断的东西!如果有?就是他自己的智障。(故事和封面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