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3100000001

第1章 导言

吴福辉

丁玲是现代著名作家中我最早见过的一位,也是我青年时代的文学偶像之一。那是1953年,斯大林突然逝世,当年的悼念气氛相当凝重,就像自己国家死了领导人。我这个中学生参加了东北某工业基地全市的追悼大会,在一个公园广场,人们黑鸦鸦肃立,于一片此起彼伏的汽笛声浪过后,(与莫斯科是同时按响的?)主席台上有人发言,是丁玲,一个发出精精神神声音的女作家。等到三十年转眼过去,在她的晚年,或是北京木樨地家里,或是厦门鼓浪屿休养地,我有幸近距离观察她。这时的她,虽老未衰,富态,仿佛没有经过这多年的风风雨雨折磨似的。最让人记得住的还是那双大眼,明亮,逼人,有个性.在我的印象中,她便这样定格了。

人的一生可以有多少关口?要读懂丁玲,就需了解她生平中惹动社会注目的那些关口。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她还真是个新闻性极强的女性。1927年底,当《梦珂》经叶圣陶之手在《小说月报》发表时,据说就有不少大中学生把课本掩在上面,在课堂上读这个新兴作家的作品。她的丈夫胡也频作为左联五烈士被枪杀于上海龙华,秘密被捕的那天,他们的孩子出世刚满六十几曰。接着1933年她在上海租界被绑架失踪,实际被羁押在南京达三年之久。鲁迅以为她已牺牲,所以写了那首有“可怜无女耀高丘”句子的《悼丁君》诗。1936年她逃离虎口,是靠曹靖华与鲁迅与冯雪峰联系上的,在张天翼的具体帮助下到达上海,再辗转到达陕北根据地的红都保安,完成了她传奇般的逃亡经历。这就是北京现代文学馆庭院里所塑的穿了鼓鼓军大衣模样的丁玲。她被长征后的共产党领袖们所欢迎,毛泽东填出“保安人物一时新”的《临江仙》词来,里面赞丁玲为“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话,几乎是一预告。然后才有她担任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负责人和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工作,才有日后写出获斯大林文学奖的土改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可是到了1955年,她开始倒霉,先是被戴上什么“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的帽子,然后“反右”时成了全国文艺界最大的“右派”,下“北大荒”养鸡,“文化大革命”关进“牛棚”,直到1984年平反复出。丁玲的大起大落的遭遇,使得她的文学创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而她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执拗的性格,让她终于挺了过来,并在凡是具有起码写作条件的时刻毫不犹豫地拿起笔来。

如果按她的作品来评价,丁玲一生曾多次成为文学史重大现象的创造者。《莎菲女士的日记》提供了大革命失败后一代苦闷的、灵与肉挣扎的女性形象,当年发表时便引起轰动。这一形象和茅盾在《蚀》三部曲中提供的人物,后来被统称为大革命中的“时代女性”。《韦护》,是以瞿秋白和王剑虹(丁玲的同学、密友)的爱情为原型的,在当年属于风行一时的“革命加恋爱”小说。她类似的作品还有《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而写过“革命加恋爱”小说的作家可不是一位,还有蒋光慈、洪灵菲等。到了工931年发表《水》,以十六省水灾为题材,展开对觉醒的、反抗的农民群像的有力度的描写,被冯雪峰从理论上概括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与张天翼、沙汀等“左联青年作家”一起,构成了“普罗”文学的重大突破。这之后,她来到陕北共产党的根据地,在与工农兵结合和为工农兵服务的气氛笼罩下,她发表了《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用一个经过五四洗礼的现代知识者的眼光来打量农民习气、农民思想。在她把《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百期编完即将交给下一任舒群的时候,她发表了后来为她惹事的杂文《三八节有感》。而同时,她创作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足以成为解放区土地改革这场风暴的文学长篇的时代记录。以上,丁玲创作历程中的重大作品,一方面发生着巨大影响,一方面多次引发争议。香花、毒草分辨不清,否定、肯定接踵而至,造成对丁玲评价的几起几落。在这起落当中,升腾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女性作家的斑斓姿影。

概括丁玲的道路,她是五四之后第二代女作家的杰出人物。她不是冰心,不是庐隐,不是淦女士(冯沅君),她是左派作家、革命作家。但她身上的女性意识和立场并不比任何新女性作家来得差。与第二代女作家中最优秀的萧红相比,她没有那么多的诗意,不那么柔弱,笔触不舍有那样深长的寓意,她有的是饱满的力透纸背的感情,细膩的雕镂人物矛盾复杂心理的笔力。但是与鲁迅称萧红有“越轨的笔致”一样,丁玲“越轨”的大胆更让人记忆深刻,她更具有女性的独立意志,以及思想上按现代女性视野观察生活而带来的敏锐穿透力和不同凡响的立场。“独立女性”,贯穿了她悲剧性的“英雄”一生。

这样,我就找到了在有限的篇幅里来解读丁玲的一条线索:用表现五类女性形象的小说来编辑这本新的丁玲选集。

第一类是时代女性和知识女性的故事。《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医院中》是出色的代表。莎菲的形象几乎是对一切僵化的革命性评论的挑战。因为莎菲是五四后的知识青年,她的苦闷、彷徨和叛逆,显然是面临“大革命”失败后一种普遍的颓废和失意。但这个形象的特殊性在于她的“个性解放”的幻想性质,她寻觅人生意义而无出路,鄙视世俗而又有迷醉声色或玩弄男性感情于股掌之间的危险,这使得她的反抗带有病态,却仍属于反抗。莎菲的历史内涵复杂得令人瞠目结舌,经常的情况是让受中国文化浸染很深的我们不知如何阐释才好,以至于在人物面前失语。《在医院中》的陆萍医生,这样一个按照旧的思想定势自然要归入“小资产阶级”的女人,却在小说里与农民小生产者的思想习性,与官僚主义者冲突,构成了与解放区知识分子改造的主流相逆的主题。所以,每当丁玲挨批判的时候,总有人出来指责“丁玲是莎菲”,“丁玲是陆萍”。当然,如按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名言“我就是包法利夫人”,一切作家都将自己的部分血肉融化到他的作品人物中去,说“丁玲是莎菲”、“丁玲是陆萍”也无妨,但小说总是虚构,莎菲与陆萍显然是更广大鲜明的被丁玲所创造出来的典型。

第二类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女性,可以数出《梦珂》里在都市遭遇坎坷的梦珂,《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的乡村来的妓女如何在城市做着她们的梦。这些都让人不禁联想到今天生活里每天都在发生的“农民进城”的现实情景。

第三类是“农妇”故事。丁玲来自湖南农村,她熟悉走出农村与留在农村的那些女性。《阿毛姑娘》里的阿毛是一个在乡村因闻到都市气味而陷入绝境的女性(篇幅太长)。《我在霞村的时候》写一个抗战中遭日寇强暴、被迫做了“慰安妇”(据人考证),又反过来替抗日军民做谍报工作,却在返乡时受到歧视的女性贞贞。写贞贞,表现了作家的独特女性立场和嗅觉。

第四类是丁玲“左联”时期写的工农人物。《水》因文字更长,无法选入。《法网》、《夜会》都直接表现了工人。我特意挑了较短的《消息》一篇,是写工人母亲的觉悟和深明大义的。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丁玲笔下各色女性形象的多姿多彩。

如果没有第五类以《母亲》中的曼贞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代的妇女人物,那丁玲的女性系列也是不完满的。这原是一部没有完成的多卷小说,已经可以独立成篇。所写是以自己母亲为原型,一个从旧式封建家庭走出,放开自己的小脚,勇敢地迈入新式学校接受教育的女性。其中有以向警予为原型的人物夏真仁。全书很有几分《红楼梦》的笔意。而曼贞的坚忍形象一点点地走进时代的光环。正是这样一个母亲才会有这样一个丁玲。

丁玲晚年复出后,一部分的精力被消耗掉了,一部分的精力用来写作、编杂志、出国交流。她没有再写出重要的小说,先后发表的《牛棚小品》、《杜晚香》是其最后的重要著作。两篇作品形成的不同评价,划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许多人赞扬《牛棚小品》,认为它写出大时代下男女个人情感的复活。丁玲自己当然不能说不珍惜个性化的《牛棚小品》,但她多次强调《杜晚香》,认为这个从偏僻农村走向工业建设的女人是她理想中的女性。她强调了个人走向集体。其实这两条线索在丁玲的一生都前后贯串。我本人是更欣赏《牛棚小品》的,也因了此篇获“十月文学奖”的时候,我曾与作者一起躬逢其盛。《杜晚香》是她晚年面对社会信仰危机,而要表示的一种坚守。是众人皆醉她独醒也罢,是众人皆醒她独醉也罢,丁玲都是特立独行的。说到底,谁能分毫不差地评价她呢?

2006年4月18日于京城小石居

同类推荐
  • 隋乱3:大风歌

    隋乱3:大风歌

    隋炀帝第一次征伐高丽大败而归。李旭和刘宏基率部经过惨烈的血战,终于侥幸得脱。事后,宇文家族百般笼络李旭,李婉儿因此对李旭恼羞成怒……杨广心有不甘,再次陈兵辽河。但就在宇文述即将攻下辽阳城之时,杨玄感突然率兵造反,天下震动……
  • 剩下的都属于你

    剩下的都属于你

    《剩下的都属于你》是徐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文世界里少见的一部具有批判精神和思想深度的“流浪汉小说”。小说描写了两个没有工作的青年,先是从北京骑自行车南下,遇到了村支书、落魄导演和“多情的婊子”,后来又走到西藏,走到国外,一路上经历了各种荒诞、可笑、温情、无奈的故事。小说取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反映了当年千奇百怪的现实社会,也预示了如今已然来到的、“什么也没剩下”的生活。
  • 狗坟

    狗坟

    西北风呼呼呼地刮着。下乡检查农田基本建设的车队经过抗日村时,县长牛希东心里突然有些发紧,仿佛车队不是爬行在崎岖的乡村土路上而是进入了一个混沌得有些发憷的世界。他问左右:“这是抗日村吧?”有位午部抢着回答:“牛县长您记性真好,对基层这么了解,这是抗日村。牛希东对这种不适时机拍马屁的话投有继续回应。他巴不得赶快从村头绕过去,但不久心里某个部位却被荒郊外一个兀起的新坟狠狠地撞击了一下,一股沁骨的凉意使他的脊背有些发冷,凭着对农村乡土民俗的了解,他马上推断出这是谁的坟了。他有些伤感地说:“同志们,都下车吧,我们看看这个孩子。”
  • 猎人突击队1:猎人篇

    猎人突击队1:猎人篇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走投无路之下,“猎人们”仓惶进入那一片远离文明的热带丛林。在一种安全孤立的处境中,一边是精锐的雇佣兵战士,一边是悍不畏死的恐怖分子,最先进的武器、最勇猛的战士、最危险的任务和最残酷的激战,一场你死我活的丛林游击战火爆上演……从此,开始了他们悲壮惨烈、无可奈何的另一种命运。良知和生存——这种痛苦而无奈的生活方式和魂萦梦牵的归国情怀,成为这群流浪金三角的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 告别香巴拉

    告别香巴拉

    上世纪70年代,下放在青海的经济学家方以民被迫害,九死一生逃到了西藏无人区,误入香巴拉,一个不可思议的乌托邦式的世界。在这里,有一个电气学家、一个地质学家、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喇嘛兼医师、一个猎手和他的女儿,连同大量的宝藏,形成了一个超然于世的独立世界。方以民扎根下来,并生下了儿子方明觉,所有人都把最精华的知识传授给他。方明觉长大后,人们决定让他回归正常的社会。曾经迫害方以民的人依靠90年代的资本狂飙,雄霸一方。方明觉担负着报仇和惩恶扬善的重任。他是一个人单独和一个权势群体在作战,能帮助他的,是香巴拉那群逐渐老去的人们的智慧,以及那巨大的财富……
热门推荐
  • 若梦书

    若梦书

    这是一个有着虚空造物能力的少女,祸害修仙界的故事。星荧香,诸天万界最珍贵的香料,指甲盖的一点就价值万块灵石?我都是点了当空气清新剂用哎。传说中极致美味的凤炎果,诺,地上那一堆就是了。法术、阵法、神通、符篆、法宝、灵丹、看过以后,只要一点点灵力就能凭空创造出来。就算男朋友...呃,好吧,这个要自己找...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他是属于你的。你们注定是要在一起的,哪怕相隔再远也总会遇到。就算偶尔一个人也不要难过,因为你孤单的时候,他也是一个人
  • 总裁的致命爱人

    总裁的致命爱人

    一次醉酒,让她糊里湖涂进入豪门。一份最真的友情让她义无反顾地站到这个充满危险的男人面前。当看到她强作镇定的走向自己,他在想她与他拥有过的女人究竟哪里不同。……当看到他与不同美女卿卿我我,她敬而远之。当看到他利用自己将一颗心遗留在他身上的她们毫不留情地赶走,她在喃喃着“你会有报应的。”######她从不对自己露出那些女人一样的神情,竟还咒他有报应。以为她是绝缘体呢。可那个手牵手的是谁,看到她对着别的男人笑得那么一脸幸福,不禁怒火中烧。“你原来喜欢没熟的。”“呃……,反正对老男人没兴趣。”他狠狠地在她耳边说“你只能是老男人的。”从来情难自禁,当两人终于爱情圆满时,真正地考验才刚刚来临,这段情究竟该何去何从…………小约的读者群:126069722大家记得来坐坐,聊聊。
  • 解忧

    解忧

    她叫赵解忧,解了他所有的忧。最后他说:“解忧,为我死好吗?”鬓边残雪几春秋,自说生来不解忧。——宋·王之道
  • 全境污染

    全境污染

    “我是旧神之子,还是天外来客?”读书会信主、巫师联盟荣誉大魔法师、超人协会灾害顾问、绿焰兄弟会首领之父、守秘人、奈亚使徒……夏仁。旧日阴霾笼罩,冥河亘古流淌,惨白月光注视大地,可憎之物在深渊中等待着苏醒。慈悲母树、闪耀的偏方三八面体、旧印、文明烟火、时间停滞块……疯狂山脉、阿卡姆市、印斯茅斯、敦威治、塞伦……拉莱耶在深海中沉浮,谁会带来末日?审判之星苏醒时,人类又将何去何从?迷雾中,夏仁一步一步,在古梦见证隐秘过往,撕开世界的真相。“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亦会害羞!”…………这是一段深受污染,意义不明且难以理解的数字:662373688……
  • 对不起,我爱你!

    对不起,我爱你!

    人前,她是懦弱的落魄千金;人后,她是步步为营的复仇女神。凌晨的机场,她撞了不该撞的故人——裴湛,人人尊称他一声‘三哥’。她家公司面临破产,她被仇人追杀,她的弟弟妹妹遭遇绑架……他设下陷阱,诱她步步深陷;她无路可走,只得口是心非的说出“心甘情愿”。
  • 公子不承欢

    公子不承欢

    第一次她见到他是在牢狱之中,他是邻国质子,她是月国女帝,他被吊于锁链之上,唯独那绝美的脸庞清雅如仙。她一见倾心。“我娶你做皇夫,让我破你的身子可好?”她笑说。“女帝造孽太深,不怕今世死于非命?”他目光冰冷,冷言相向……可谁知,这样清冷如莲的他,却暗藏心计,他作为质子潜伏于她身边,只为复仇……他以自己性命做赌注,精心设下滔天棋局,当家国臣民陷入绝境,为保家国与心上人,她受尽凌辱。那一夜,他将她缚于天牢,捏住她的下颔,一改清冷,讽笑道:“堂堂女帝,终也不过承欢于男子身下!”
  • 曾国藩大智慧

    曾国藩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曾国藩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曾国藩的大智慧了然于胸。
  • 不生气的艺术

    不生气的艺术

    遇事不生气是一门很深的艺术,也是一种修养。生活中我们太在意得失,也有太多的牵挂,所以容易不快乐,情绪容易起伏波动。那么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不生气或者少生气就是一门艺术了。本书作者修习佛法,研究佛家经典,将佛家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智慧之中。本书详细分析了生活中引起我们生气的原因,以及生气所带来的害处,并通过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和佛法说明怎样做到遇事不生气不动怒。请跟随本书一起参悟佛法,心态平和,从而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遇事也不要太较劲,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不生气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吧!
  •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主人公东学潮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默默无闻,被身为银行主任的妻子抛弃后,发愤图强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千方百计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礼物,攀附上了校长,成为校长的科研打工仔和忠实的追随者,因此得到了校长的提携重用,官位职称权势节节攀升,爱情和事业也获得了大丰收,他本人也沉浸在这种成功和权势的喜悦之中不能自拔,因而更加刻苦努力信心实足,权力越大,学术越得心应手,名利也越大,如同被绑上了一辆名利战车,他一刻不能停止,只能奋不顾身一心一意以学术为幌子追求挣扎下去,如同上瘾,他贪得无厌什么都要,什么都不放弃,得到的越多,反而包袱越沉重。
  •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你是鬼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你是鬼

    都是短篇鬼故事,里面穿插着一个厌世的鬼差。各种脑洞,各种不堪。因为人有执念,活着艰难,死了也不能安生。倒不如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