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2800000061

第61章

释曰。心一境性名之为定。此品广明故名分别。就此品中。总分三段。一明定功德。二明正法住世。三明造论宗旨。就明定中二。一明所依诸定。二明能依功德。就明诸定中分为四段。一明四静虑。二明四无色定。三明八等至。四明诸等持。此下第一明四静虑。论云。已说诸智所成功德。余性功德。今次当辨。于中先辨所依止定。且诸定内静虑云何。颂曰。

静虑四各二  于中生已说

定谓善一境  并伴五蕴性

初具伺喜乐  后渐离前支

释曰。静虑四各二者。四种静虑。各有二种。一生静虑。二定静虑。于中生已说者。于二静虑中四种静虑体。世间品已说。谓世间品。说色界中有十七天。是生静虑也 定谓善一境并伴五蕴性者。定静虑体。谓唯善性。心一境性。克体言之。以善等持。为自性故。若并助伴。五蕴为体(有色蕴者定共戒也)问何等名心一境性。答谓能令心专注一所缘。问何等名静虑。答由定寂静。能审虑故。虑体是慧。定有静用。及生慧虑。故名静虑 问无色等持。亦能静虑。应名静虑。答无色等持。不名静虑。谓就胜义。立静虑名。色界定胜。独名静虑。如世间说发光名日。萤烛虽光不得名日。问何故色界定。独名为胜。答一谓诸等持内。摄十八支。二止观均行。最能审虑。三名现法乐住。四名乐通行。故色界定。独名静虑 问色界染定。宁得此名。答由彼亦能邪审虑故。世尊亦说有恶静虑。问心一境性。是静虑体。依何相立初二三四。答颂言初具伺喜乐后渐离前支。谓初定内。具伺喜乐。名初静虑。后之三定。渐离前支。谓唯离伺。有喜乐支。立第二静虑。若离伺喜。唯有乐支。立第三静虑。具离三种。立第四静虑。故一境性。分为四种。

从此第二。明无色定。论云。已辨静虑。无色云何。颂曰。

无色亦如是  四蕴离下地

并上三近分  总名除色想

无色谓无色  后色起从心

空无边等三  名从加行立

非想非非想  昧劣故立名

释曰。无色亦如是者。无色定体四。各有二种。生无色体。世品已说。定无色体。亦善性摄。心一境性。与色界同故言如是。四蕴者。然助伴体。唯有四蕴。彼无色故。除色蕴也。离下地者。辨差别也。虽一境性体相无差别。离下地生。故分四种。离第四静虑生。立空无边处名。离空处生。立识无边处。离识处生。立无所有处。离无所有处生。立非想非非想处 并上三近分总名除色想者。前四根本。无色。并上三无色。近分。此七总名除去色想空处近分。未得此名。缘下地色。有色想故。无色谓无色者。无色界中。谓无色故。立无色名。依大众部。化地部等。无色界中。许有色法。以色微故。立无色名。问无色多劫。色相续断。后没生下。色从何生。答颂言后色起从心者。谓昔所起。色异熟因。熏习在心。功能今熟。是故今色从彼心。生此是论主依经部释也 空无边等三名从加行立者。谓修定前起加行位。厌色境故。作胜解想。思无边空加行成时。名空无边处 又于加行中。厌无边空。起胜解想。思无边识。加行成时。名识无边处 又于加行中。厌无边识。起胜解想。舍诸所有。寂然而住。加行成时。名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昧劣故立名者。立第四名。由想昧劣。谓无下地明慧胜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故约彼处想昧劣故。当体立名。名非非想。前三无色。约加行立。第四非想。约当体立。

从此第三。明八等至。就中二。一总明。二别明。且总明八等至者。论云。已辨无色云何等至。颂曰。

此本等至八  前七各有三

谓味净无漏  后味净二种

味谓爱相应  净谓世间善

此即所味著  无漏谓出世

释曰。此本等至八者。此四静虑。四无色。地根本等至。总有八种。前七各有三谓味净无漏者。于前七地。各具有三。一味等至。谓爱相应。爱能味著。故名为味。由定与彼爱相应故。定得味名。二净等至。谓世善定。与无贪等诸白净法。相应起故。定得净名。三无漏等至。谓出世定 后味净二种者。后是有顶地。有二种等至。谓味与净想昧劣故。无无漏也。味谓爱相应者。释味定也。爱名为味。定与爱相应。故名味定。净谓世间善者。释净定也。此即所味著者。此净等至。是前味定。所味著境。谓净定灭彼味定生。缘已灭净。深生爱著。无漏谓出世者。爱不缘故。非所味著。

从此第四。别明八等至。就中有二。一明静虑支。二明净等至。前中分六。一明静虑支数。二明支体。三明染无支。四明名不动。五明生受有异。六明起下心。且第一明静虑支数者。论云。于四静虑。各有几支。颂曰。

静虑初五支  寻伺喜乐定

第二有四支  内净喜乐定

第三具五支  舍念慧乐定

第四有四支  舍念中受定

释曰。唯净无漏。四静虑中。有十八支 初静虑中。具有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等持 第二静虑中唯四支。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等持 第三静虑。具有五支。一行舍(解云。是大善地中舍故。名行舍也)二正念。三正慧。四乐受。五等持(前二是轻安乐此乐受乐) 第四静虑。唯有四支。一行舍清净。二念清净(离八灾患。得清净名。下文释也)三非苦乐受。(此是颂文中受)四等持 问何故初二静虑立轻安。不立行舍。后二静虑立行舍。不立轻安。答第三定舍极喜。第四定舍极乐。故立行舍。初二既不立行舍。故立轻安。问信通诸地。何故唯于第二静虑。立信为支。答随起增上净信。必依大喜。第二静虑。有胜喜故。立内净支。问慧通诸地。何故第三定。独立慧为支。答彼有乐受。为耽此乐。不欣上地。对治此故。立正慧支。问念通诸地。何故三四定。独立念为支。答此第三定。为第二定胜喜漂溺。若第四定。为第三定胜乐留碍。由为下地所留难故。于自地染。不能出离。是故世尊劝住正念。问何故初三静虑。等具五支。二四静虑。等具四支。答欲界诸恶。难断难可破。难可越度故。初静虑须具五支。第二静虑有极重喜。难断难破难可越度故。第三定建立五支。初及第三无如是事。故于二四。唯立四支。又解为欲随顺超定法故。谓从五支定超入五支定。复从支四定。超入四支定。以支等者。易可超越。

从此第二。明支体性者。论云。静虑支名既有十八。于中实事总有几种。颂曰。

此实事十一  初二乐轻安

内净即信根  喜即是喜受

释曰。名虽十八。实体十一。谓初五支。即五实事。第二静虑。三支同前。增内净一。足前成六。第三静虑。定支同前。增余四支。足前成十。第四静虑。三支同前增非苦乐受。足前成十一。问初二。已有乐支。何故第三。说增乐受。答颂言初二乐轻安。由初二定乐是轻安乐。故于第三说增乐受。问何故初二无乐受乐。答初二定中。无乐根故。谓初二定。无心受乐。说有喜故。虽初二定有身受乐。正在定中无三识故 依经部宗。初二定乐。是身受乐。非轻安乐。以经部师。许在定中。得有身识。谓在定内。有轻安风。从胜定生。顺生身识相应乐受。遍触身故。又引经云。诸圣弟子。于离生喜。已断五法。修习五法。所修五者。一欢。二喜。三轻安。四乐。五三摩地。此经轻安。与乐别说。故初二乐。非是轻安。内净即信根者。谓若证得第二静虑。则于定地亦可虽中。有深信生。名内等净。信是净相。故立净名。离外均流故。名内等。净而内等故。立内等净名。喜即是喜受者。谓上座部等。于心所中。别有喜体。非是喜受。谓简彼故。故言喜即是喜受。谓初二定。喜名喜受也。

从此第三。明染无支。论云。诸静虑支。染静虑中。谓皆有不(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征也)。颂曰。

染如次从初  无喜乐内净

正念慧舍念  余说无安舍

释曰。初禅染中。无离生喜乐。非离烦恼。而得生故。第二染中。无内等净。烦恼浊故。第三染中。无正念慧。染乐乱故。第四染中。无舍念净。烦恼染故。余说无安舍者。有余师说。初二染中。但无轻安。后二染中。唯无行舍。以此二种大善地摄故染定无。

从此第四。明不动。论云。契经中说三定有动。不动第四。依何义说。颂曰。

第四名不动  离八灾患故

八者谓寻伺  四受入出息

释曰。第四静虑。无八灾患动。是故世尊说名不动。灾患有八。所谓寻。伺。忧。苦。喜乐。出息。入息。有余师说。第四静虑。如密室灯照而无动。故名不动。

从此第五。明生受有异。论云。如定静虑所有诸受。生亦尔不(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征也)。颂曰。

生静虑从初  有喜乐舍受

及喜舍乐舍  唯舍受如次

释曰。生静虑中。初有三受 一喜受。意识相应 二乐受。三识相应 三舍受。四识相应 第二有二。谓喜与舍。意识相应 第三有二。谓乐与舍。意识相应 第四有一。谓唯舍受。意识相应 是谓定。生。受有差别。

从此第六。明起下心。论云。上三静虑。无三识身。及无寻伺。如何生彼。能见闻触及起表业(问也)非生彼地。无眼识等。但非彼系也(答也)。所以者何(征也)。颂曰。

生上三静虑  起三识表心

皆初静虑摄  唯无覆无记

释曰。生上三地。起三识身。及发表心。皆初定系。生上起下。如起化心故。能见闻触及发表起下三识。及发表心。此唯是无覆无记。不起下染 谓已断故。不起下善。以下劣故。无记中庸故。得起下身识威仪无记。起下眼耳二识。若修得者。通果无记。若泛起者。威仪无记。起下发表心。亦威仪无记。

从此已下。第二明净等等至。就中有九。一初明得等至。二明等至相生。三明顺四分定。四明修超等至。五明等至依身。六明等至缘境。七明等至断惑。八明近分差别。九明中定不同 且初明得等至者。论云。如是别释静虑事已。净等等至。初得云何。颂曰。

全不成而得  净由离染生

无漏由离染  染由生及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最初的你是我最后的爱

    最初的你是我最后的爱

    顾念以为她得到了世上最美的爱情,结果得到的却是无尽的报复与欺骗。时隔经年,当她再次遇见他,一个是手残的画家,带着一个不会说话的女儿,一个是富有的新贵,有个高雅美丽的青梅相伴。宋怀承以为自己对她恨之入骨,却不知道有一种心动,不曾表白,早已深入骨髓。“我将用一生重新来过,安静地守护着你,爱你,永远。”
  • 走火

    走火

    枪走火,弟弟打死亲哥哥,弟弟发誓照顾嫂子和两个年幼的侄子,怀着愧疚、赎罪的心情娶了大自己七岁的嫂子。然而,叔嫂的这段婚姻却遭到世人的猜疑和不接受。嫂子突然得重病,他动用单位公款被判三年徒刑。大墙外的嫂子遇到老同学,读书时这位同学追求过她,于是热心帮助她,两人走得很近。出狱后,物是人非,嫂子与他分手,他一如既往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一个美丽的姑娘爱他,鼎力支持他创办企业,他们的爱情纯洁、高尚、荡气回肠,意想不到的结局令人潸然泪下……
  • 少侠不要停

    少侠不要停

    行走江湖若没几个美人作伴,岂不是少了许多乐趣?
  • 新版针灸、拔罐、刮痧、按摩治病妙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版针灸、拔罐、刮痧、按摩治病妙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无论是针灸、拔罐疗法,还是刮痧疗法,都属于自然医疗保健方法,对身体很有益处。然而,现代人对于这些疗法大多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本书集中讲解了针灸、拔罐、刮痧的医学理论,同时收录了大量简单、实用又有效的防病治病方法,让更多的人认识能内病外治的针灸法,了解能驱除寒邪的拔罐法,掌握能找出疾病的刮痧术,学会自我诊断和保健,同时也为家人的健康提供一份保障。
  • 遇见你,荒芜了我一生

    遇见你,荒芜了我一生

    洛楚爱他,竭尽全力,可他恨她,也竭尽全力,她伤的体无完肤,家破人亡,反目成仇。她终于懂得放手,强求不过是自欺欺人。洛楚亲口说出的不爱,他才明白了什么是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日方舟之晶源魔戒

    明日方舟之晶源魔戒

    前期可以说是一个“反派”视角的一部小说。一个神秘人出现在移动城市的废墟中,在经过一场激烈的枪战之后,痛苦,悲惨的叫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倒在地上的都是“整合运动”的武装分子,血迹从他们包裹严实的衣服中渗透出来。即使哀嚎边野,血流成河!这些“整合运动”的武装分子却是毅然决然,因为这是一场为了自由的争斗。神秘人全身覆盖着紫色的源石,一双血红色的双眼淡然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杀死同伴,这件事它决不能忍受。它抬起了自己的右手,覆盖在皮肤表面的紫色原石发出深沉暗淡的紫光。右手的中指上有一颗精致小巧的钻石戒指,周围的黑暗气流渐渐地向戒指靠拢……我一定会替你们完成……神秘人小声道。总得来说就是博士与鹰角在现实世界和游戏世界的交叉螺旋式上升!《明日方舟》衍生类同人文,亲们多多支持!
  • 枫人语

    枫人语

    岭南枫多生山谷间,罗浮连亘数岭皆枫,每天风起则枫鸣。语曰:“柽喜雨,枫喜风。”凡阳木以雷而生,阴木以风而生。枫,阴木,以风而生,故喜风,风去而枫声不止,不与众林俱寂,故谓之枫。枫者,风之所聚,有瘿则风神聚之,曰枫子鬼。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大宫婢

    大宫婢

    她临盆在即,他却怀抱佳人。她被千夫所指,他却赐她一杯毒酒。她从亡后重生到了一介宫婢身上,誓言媚乱后宫!贵妃陷害,冷宫伺候!同僚背叛,栽赃嫁祸!后妃生妒,赶出后宫!谁跟她斗,她便让谁难保其首!然而万绿丛中过,哪有不沾身?城府深沉的摄政王,纯良无害的陆西丞,以及当年害死负心害死她的顾轩逸…..本想此生无情无爱,却最终越陷越深。“本王不管你到底是谁,纵然他们眼中的你机关算尽。我只知道,至死,我都不会放开你的手!”“我只希望每日看着你笑,如若我有什么你能够利用的地方,拿去便好…..”“朕容得你在这后宫胡作非为,却容不得你的眼里有半点顾凌烨的影子!就算是死,你也必须死在朕的手里!”家族灭门真相疑点重重,皇城之内迷雾团团。她步步为营,只为有朝一颠覆寰宇!(PS:本文女强,是寰宇系列第二部。)
  • 王者之狂想英雄传

    王者之狂想英雄传

    遗留自远古时代的魔种异族一直是人类世界的大敌,面对强大残忍的魔种不断战斗主人公们在经历了无数战斗后却发现人类之间的自相残杀比之异族带来的灾害更甚。他们开始思索,战争到底是因为种族间的不同还是利益上的冲突?这是一部王者荣耀同人,大家将要看到的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在游戏战场之外的故事,面对爱恨情仇他们各自又会有什么样的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