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3600000095

第95章

第三入不动下明得胜行分。于中有二。初明深行胜。谓对前彰出。二发起胜对后显入。前中二。先总明深行。谓入此位行玄奥故。下别有七。相从为三。初三一分明此地中境分殊绝。次二一分明此地中正行广大。后二一分明此地中离障寂灭。喻中有三。从后向前喻。此三分七中。一难入深。故名深行菩萨。二同行深。诸净地菩萨同故。谓纯无漏位名为净地。与此位人同故云世不能测。不能测者如麦在麦聚不测其差别故。论经名无能分别。三境界深。能取所取不现前故云离一切相等。言护一切障想者谓防护一切障法之想。为简治法想故名离贪着。四修行深。自利利他行广大故。此经略无。五不退深。谓彼二乘不能形夺坏其胜故云一切声闻等。六离障深。谓离功用障故云深大远离。七对治现前深。谓能治之行常现在故云而现前。论经名为寂静现前。即真如寂静非事静也。下释三喻喻前所说。灭尽喻者示彼行寂灭故者释现喻意。释喻中言无彼依止故者。明灭尽定中心王不行想等心数无所依故亦不行也。以得无功用自然行者释勤方便。三业行息灭也。论经报行成有二释。一约教道故云得彼相违法。二约证道故云善住阿梨耶识真如法中者。但本识有二分。凡时唯住妄染分今此住真净分。若至佛地单住真如不云梨耶真如。今此为有变易报苦。是故双举也言住大远离者。是论中住报行成也。释第二梦寤喻中。示此行中护彼过想有正智想者。如从梦寤虽无梦想而有寤想。所况如是。虽舍前地妄修过想非无此地正智之想。言此行寂灭者显此正智即用常寂故不同前显此深行故也。是中下重分别。依清净。世间涅槃二心不行者此释经中不行二心。谓梦中渡河。此岸喻世间。彼岸喻涅槃。既觉寤已此彼俱亡名依清净。故云不行二心也。言依境界受用念想不行者释诸所忆想不复现前。谓于梦中受用船筏等境想不复现也。释第三生梵天喻中。如生色界下结不行。此地如是下地心一向不行。望下彰出。得报地者对此彰得。此说离胜结明喻意。下重分中顺行是世间心。不顺行是出世间心。故名二分也。心等者举心等取意之与识及忆想等。即是顺行也。佛等者举佛等取菩提涅槃等。即是不顺行也。下就不顺行分中更开三门。经中但就大乘。论主对辨大小。一言差别者非是大小不同名为差别。但是大小乘中生法两异名差别。二言大小乘中众生法差别者非生法异名为差别。明此大小乘中生生自异法法自别。三言无学学差别者就小乘中辨人差别。非是学与无学不同名为差别。但明学学不同无学亦尔。上开门竟。佛等涅槃差别。说者举经对显。谓佛是第一句佛心等取中间二句。涅槃是第四句应知也。何故世间行中而不开异。出世行中开此差别。以出世是大人所求恐有染取故。委释令离。下释显中先释顺行可知。后释不顺行中。言大小差别是总举。下别中大乘内佛菩萨是人。涅槃是法。小乘中涅槃是法。罗汉等是人。二释人法各差别。论释可知。小乘罗汉差别者。如毗昙中六种不同。谓退思护住胜进不动。成实有九。并广如彼说。余文可知。二佛子下明发起胜行。于中二。初明本愿力住诸佛劝发。二若不与下明劝利益。前中亦二。初本愿住。二又诸佛下明劝发。前中随顺是地者是论经中住义。以本愿者释住所由。谓从前地来同求此地无生忍门。名为本愿。得已以息故名为住。然住义释有二门。一显义。二说意。初中明诸菩萨住与不住。泛释有四。一观入分别。谓始时不住。终即乐住。从前地来求趣无生。以未得故。是以不住。今此得之乐寂故住。二起行分别。始时乐住。终即不住。今此地中始得无生乐寂故住。后以佛劝发起胜行所以不住。三就寂分别。始终常住。谓佛菩萨随所证入无暂时舍。四起用分别。诸佛菩萨一切不住。常随世间利益众生。今此文中约前二说。二明说住意亦有四义。一为渐悟菩萨有乐寂习故云本愿力住。二为引定性二乘。明菩萨此地大寂灭处犹有动起。况彼所得岂为究竟。三为显此地甚深玄奥难舍故住。四但有此深奥法流之处。必有诸佛作七劝桥。是故无有一人坠堕。下明劝发中三。先总劝。二诸佛下别劝。三是菩萨下结劝。初中流水者。在无生忍。不起功用。任运起行。趣于佛果。如大河水不待人力流赴大海。何不前地与智。以得法未深故。何不后地与。以依此劝发修不住故。何故与智。理实通余行。以智是行主故。何故在此位与。以此忍门摄德本故。下文云亦莫舍此忍门。依此力能成大行故。何故与如来智。以约果说故。作因缘者。论云此与如来智慧力转彼深行乐足心故。下别劝中。先叹其所得。第一是上法也。后我有下彰其未得。劝云修习。于中七劝摄以为二。前六举多未作转其住心。后一明其少作能成增其去心。凡劝法如是。前六中摄为三对。自利利他初对中。一明自德未成。后一所化未出。第二对中。一化愿未满。后一自德未胜。第三对中。一明化业未广。后一明自得法未穷。初中句别有三。初举力等彰其未得。二为得下正劝修习。论云不得修教授故。解云不得释上句。修教释此句。三亦莫舍等明起行所依。论云若不舍此等明反释可知。依彼有力能作者顺释。第二劝中。汝虽得此等明自所得。一切凡夫下明他未出。于中亦三。初就凡夫总劝。名依彼众生无利益事。二显其过失。现起烦恼者不善也。使者释离寂灭。在家烦恼。出家觉观。三汝当下劝其愍念可知。第三劝中。汝应念本愿者总劝。忆念本所弘愿下别二句。一欲利益众生者是广心愿下化众生。二欲得不思智者是大心愿上求佛智。论中依愿化众生释上句。智行广释后句。能转者。依前二义劝转名依名转故。第四劝中三句。初一切法性等举所得。法性自尔不令生着。二一切如来下明上未同佛。谓佛具大用非但一寂。三声闻等明下齐二乘。谓定性二乘亦住寂舍化。此是抑挫之辞。论中不共义者释第二句。功行疲倦者释第三句。有此二过名为彼垢。依此劝转名依名转。第五劝中二。初汝观我等者举佛六种化业。二汝今下结劝起修。论中先释化业。言无量身等者牒举经文。彼佛法成就有力者。彼身等佛法修成之时明此有能化众生力。言示现依利益众生者。辨定其行。谓此六皆依利他而说。次此利益众生事下广释。六种皆为化众生。于中摄伏者。善者以光摄之。恶者以轮伏之。谓三轮也。二如来作无量下释结劝起修之文。第六劝中亦二。初汝今适得等明所得未广。二我等下举所未得劝之令起。论中一入是所入法门。二作是法门业用。三转是业用不断。余文可见。第七劝中明少作在增其去心。于中先举三种无量。汝应下劝尽通达。论中少作者望佛果不遥故云少在。随所见等释三无量也。少观即成释如实通达。以此增其去心故云转也。二是菩萨下结劝可知。第二诸佛子下明因劝成益。于中二。先对上本愿住彰不劝之损。论释即入涅槃者与智慧示现者此释经意。谓举此灭为显佛与智故。二以诸佛下对上佛劝彰劝之益。于中有法喻合。法中亦三。初明佛与智门者。论释彼行中摄功德因胜者。明与智所依。谓彼发起行之中。无生法忍摄功德因最为殊胜故。佛与智也。同作教授说者正解与智。诸佛共劝名同教授。二于一念下明由劝故起行速疾。论释可知。三所以者何下问答辨释。谓向前二大僧祇所修。比此一念所起之行不及者何。下释中先以一身等明前不及今。此无量辨此过前。问前初地百身。二地千等。何故言一。答实报唯一变化百等。故非异也。于中有十一句。初无量身者。论释一切菩萨身信解如自身故者。胜解力故以自身令同一切菩萨身故。是故一切所修是自修也。此是同体智力故也。此非文意。又释以胜解力令自身无量。如一切菩萨数量齐等。此岂非是变化身耶。释以此菩萨既不出观。即称法界而起身云实德非化。此是文意。音声起等类身应知。言此十句。一依教化众生者。是十句中初六利他。二依助道者。其次二句自利行。三依障净者明后二句德用净也。应知。十句有此三义。下别显之。随身任者是无量身。谓随所住法当现彼身。如观音住大悲身等。二随说者是无量声。谓随所说法音声亦无量。三随依智者无量智也。随所知故。四随所取生者。无量生处形类不同。即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也。五随何国土者无量净国。六得教化众生者无量化众生。次释二句自行中。一供佛集德。二顺佛集智。下二句明德用净。一神通障净。二无量大会明正觉障净。以于大会知根说法等故言此一切处随顺无量身口意业等。此释结文。无间不断释不动义。二释喻中船喻行疾应知。因胜者显行疾所因。以无生忍是行胜因令行疾。三善集下释合文。善集等是前七地中所修诸行。助发于此故曰资粮。余文可知

第四净佛国土分中有三自在。一器世间自在行。二众生世间自在行。三智正觉世间自在行。初是化处。次是所化。后是能化。具后二净方名净土。于此三法起化无碍故名自在

同类推荐
  • SHE STANDS ACCUSED

    SHE STANDS ACCUS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华山人诗说

    白华山人诗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虚舟集

    虚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李山人还玉溪

    送李山人还玉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杂事

    杂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兔女王拐了小皇帝

    兔女王拐了小皇帝

    她,是高高在上的女王;他,是刚上任的新皇帝;纠缠不清,以至天下大乱……
  •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历史并不重复,只是押韵而已。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本书是历史学者杨念群的专栏随笔结集。书名虽为“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作者之意并不在讨论历朝历代之得失,而是由历史延宕开去,杂议藏匿于史书中的历史暗面,以及耳闻目睹之当下种种怪现状。
  • 聊斋志异(第二季):鬼怪

    聊斋志异(第二季):鬼怪

    中国的传统名著中有无数瑰宝,其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一部非常有特色,充满了想象和智慧,同时又具备了人性光辉的传世之作。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聊斋志异》里的很多故事,不仅不可怕,甚至非常有意思,从对孩子的品格培养,道德教育和情商教育角度来看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好素材。我们“斗胆”编写了这套儿童版的聊斋故事,精心挑选了一些孩子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故事素材,在不破坏原著故事结构的情况下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修饰,屏蔽了一些吓人的恐怖情节。我们还特别挑选了擅长给孩子讲故事的播音艺术家,用有感染力的声音来演绎这个儿童版的聊斋故事。企鹅童话有声版的聊斋志异,包括了鬼,狐,妖三个专辑,介绍了三类“妖魔”的有趣故事。
  • 前明正德白牡丹

    前明正德白牡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阳深处的火焰

    太阳深处的火焰

    本书由两条线展开,一条集中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坐困书城的精神困境,写的是他们皮袍下的小。所谓“过去他们衣冠散乱,内心清净。他们如今衣冠整齐,神不守舍”。作者以冷峻之笔写当代学林,语带诙谐嘲弄,皮里阳秋,入木三分,堪称一部活灵活现的当代“儒林新史”。另一条线讲述渭北大学徐济云教授和新疆姑娘吴丽梅年轻时的浪漫爱情故事。作家突破以往单纯描写人和动物、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作品中写到人和人的共处,细致刻画陕西关中民间皮影艺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状态及内心世界,观照基层知识分子、民间艺人的处境。体现了陕西关中文化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在碰撞中相互借鉴和补充,有利于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与发展。
  • 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知识读本(第二版)

    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知识读本(第二版)

    现任吉林省人大人事代表选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著有《人大代表知识读本》《人大机关公文写作》《怎样写议案》《专门委员会工作手册》等多部著作。其中《怎样写议案》获2008年第四届中国公文论著“天山杯”三等奖;《专门委员会工作手册》获2009年第十七届全国秘书学论著二等奖。
  • 如梦令

    如梦令

    凌晨两点,柯士从噩梦中醒来。这是他第二次梦到同样的场景、同样的挣扎以及醒后同样的大汗淋漓。梦中,他被粗绳捆绑双手,扔在一辆黑色商务车后座。车行至低缓的山坡脚下,两个蒙面大汉将他拖下车,踉踉跄跄走过一段荒芜的沙石路,来到水库堤坝边上。他们抽了一支烟,冲柯士微笑了一下,然后将他从坝上扔下去。柯士第一次梦见这个场景时,从堤坝垂直下落的失重感使他突然惊醒,冷汗从全身渗出。睡意迷糊间,他在灯下伸出双手,似乎仍能感到捆绑的疼痛。
  • 无常星际日常

    无常星际日常

    题目争议版:橘子皮(怒拍黑板):谁取的破名字!明明应该是《招猫逗狗星际冒险记》!乌燏(撑脸望天):呵呵,我只感到了世界对我的调戏。小玄(摸乌燏狗头,然后微笑):《她和他的日常》。毫无诗意版:光与暗,黄金与白银,紫罗兰与蓝水晶。浩瀚星际,于尸山白骨,我们终于相遇。那么,要一起来捣乱宇宙么?各自心愿版:橘子皮(豪气万丈,昂首挺胸):脑洞有多远,就招多远的猫猫狗狗!乌燏(表情复杂):我就希望什么也不干,轻松地生活。小玄(继续摸乌燏狗头):和她一直在一起。PS:头铁也要写完PPS:CP已定,如上文所述。
  • 盛宠毒妃

    盛宠毒妃

    她为复仇而来,真相却无法接受!长痛不如短痛,她亲手手刃至爱之人,才发现,一切的一切只是一个更大的阴谋!
  • 撼天记

    撼天记

    偶然的机会,吴天拥有了窥探天机的能力,也在无意中触动了天道的逆鳞。天地不仁,万物为狗。不甘屈服于天道的吴天,剑指苍穹。今生即已无回头之路,那我无法无天能奈我何?气冲霄汉,响彻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