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500000024

第24章 此生虽短意绵绵——仓央嘉措生活放荡之谜 (4)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固始汗病故,早想清除和硕特蒙古在西藏政治影响的五世达赖喇嘛,趁此机会分化瓦解他们。因为固始汗在世的时候虽然住在西藏,但青海的大本营是老老实实的,此时他亡故了,继承者断然没有他的权威,住在西藏的话,青海本部就很难控制得住。五世达赖喇嘛敏感地抓到了这个时机,围绕着继承的问题,将和硕特蒙古势力分为了“西藏派”和“青海派”。简单地说,固始汗的大儿子达颜汗继位,住在西藏,名义上统管青海,但实际上,以固始汗五儿子博硕克图济农为代表的其他子嗣成立了事实上的“青海派”。

在这个过程中,“西藏派”的达颜汗得到了名义上的汗权,“青海派”得到了实际上的实惠,所以,两方都觉得五世达赖喇嘛对自己一方有功劳。尤其是达颜汗,跟他父亲的能力相比差得太多了,所以并不怎么插手政务。建立一个不管事、又没有了青海大本营支援的“西藏派”,正是五世达赖喇嘛清除和硕特蒙古势力的第一步棋。

但和硕特蒙古毕竟还存在,所以,第二步棋是趁它内讧的机会,五世达赖喇嘛开始与更强大的准噶尔蒙古联络,企图借助准噶尔势力牵制和硕特蒙古势力;恰好此时准噶尔部也在进行政权交替,五世达赖喇嘛便支持了自己的弟子噶尔丹。噶尔丹杀回准噶尔部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到了康熙年间,和硕特蒙古已经无力与准噶尔部对抗,而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至少在名义上,却是和五世达赖喇嘛一条心的。

这第二步棋,实际上培养、扶持、拉拢了一个强大的准噶尔,既威慑“青海派”,也威慑了“西藏派”。

第三步棋,继续彻底孤立近在眼前的“西藏派”。虽然达颜汗此时不管事,但说不准以后插手,况且固始汗的余部怎么会甘心放弃?最主要的,是“西藏派”表面上与“青海派”分家,但并不意味着彻底分裂。那个时代,蒙古各部的内讧和结盟就是家常便饭,内部矛盾在面对共同利益的时候,根本就不算矛盾。那么,与其让他们结盟,不如自己先拉拢一方、孤立另一方。所以,五世达赖喇嘛极力撮合噶尔丹的女儿嫁给了“青海派”博硕克图济农的儿子。

这样,格鲁派远有清政府做总后台,中有准噶尔部做战略威慑,近有和硕特蒙古“青海派”做基地,而达颜汗又没有他父亲固始汗的政治能力,此前掌握西藏政权的和硕特蒙古“西藏派”,已经完全被架空。

架空的标志就是五世达赖喇嘛掌握了第巴的任命权,而最后一任第巴桑杰嘉措又是个厉害角色,在他的领导下,格鲁派全面掌握了西藏的政教大权。然而桑杰嘉措对噶尔丹的倚重与支持,却助长了噶尔丹的野心。他以哲布尊丹巴不尊重达赖喇嘛为名,于1688年起兵攻打漠北的喀尔喀蒙古,此后不听从清政府的调停,一路打到乌兰布通,威胁到北京。

可问题是,喀尔喀蒙古早在战争开始就归顺了清政府,此时,噶尔丹既不尊重中央政府的调停好意,又耀武扬威地武力威胁,这还了得?深知北部边防战略要义的康熙皇帝,于1690年到1697年三次征讨噶尔丹。虽然最终噶尔丹兵败自杀,但实际上,也只能说清政府北部边防、也就是漠北蒙古的喀尔喀部比较平定,准噶尔在西北的势力仍然存在。

联想到平定噶尔丹的前两次战争,噶尔丹第一次剩了几千人,第二次剩了几十人,就这样还打不死,准噶尔势力的顽强可见一斑,康熙皇帝不可能不防着准噶尔部东山再起。况且,他们的大本营远在伊利,绝不是平定了喀尔喀蒙古就可以一劳永逸的。

这就是康熙皇帝时刻提防的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的原因。

康熙皇帝非常清楚,西北战争打的不是军事,而是钱粮,这一仗再打下去,被拖垮的只能是自己。所以,平衡西藏、青海和回部的各方面势力的利益关系,才是他处理仓央嘉措这步棋的根本原则。

然而,这利益关系却不是那么好平衡的。

第一,策妄阿拉布坦的父亲叫僧格,本是准噶尔部的首领,但因为部落内讧被杀,这才使得僧格的弟弟噶尔丹趁乱起兵杀回准噶尔。按照继承制度,噶尔丹平息部落内乱后应该拥立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但他却取而代之,并曾暗中迫害他。在噶尔丹被康熙皇帝打得狼狈鼠窜时,策妄阿拉布坦“积极配合”,趁噶尔丹自杀之机顺利谋取了准噶尔大权。但势力做大了之后,他也走了噶尔丹的老路,开始和清政府阳奉阴违。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他利用清政府对桑杰嘉措的不满,一再向朝廷参奏诋毁桑杰嘉措,企图借助清政府的威力扳倒西藏地方贵族势力,进而谋求自己在西藏的权力。也就是说,此时准噶尔从西藏地方势力的战略基地变成了反对派,并且继续反对西藏的和硕特蒙古势力,同时伺机反对清政府。

第二,康熙得知了五世达赖喇嘛早已经去世的消息后,因为欺瞒朝廷和此前为噶尔丹开脱罪责,桑杰嘉措在西藏的地位也不稳了,虽然康熙皇帝并未处罚他,但这使和硕特蒙古“西藏派”看到了东山再起的希望。

1701年,达颜汗的继任者、固始汗的孙子达赖汗去世,1703年,他的儿子毒死继任的哥哥后夺取了汗位,这就是野蛮而且傲慢的拉藏汗。拉藏汗的野心是恢复固始汗当年的特权,因此处处与桑杰嘉措为难,并想以此继续打击支持桑杰嘉措的准噶尔部势力,免得他们染指西藏事务。但桑杰嘉措宁愿依附失势的准噶尔,也不会甘心把权力交给和硕特蒙古“西藏派”的,因此他在此前一直为噶尔丹开脱罪名。

第三,至于和硕特部蒙古“青海派”,角色极为尴尬:博硕克图济农的儿子娶了噶尔丹的女儿,受了牵连,所以不受清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噶尔丹在世时准噶尔部与“青海派”关系比较好,但此时的策妄阿拉布坦与噶尔丹早年有恩怨,所以对与噶尔丹联姻的青海派也不支持;“青海派”本来就与“西藏派”闹矛盾,与强硬的拉藏汗依然敌视;本来“青海派”的大后台是桑杰嘉措为代表的格鲁派集团,也就是西藏地方贵族势力,但这个大后台又倒台了。

总的来说,准噶尔与清政府、“青海派”、“西藏派”、西藏地方贵族势力四面树敌;“西藏派”与准噶尔、西藏地方贵族势力、“青海派”三面为敌;“青海派”在清政府、“西藏派”、准噶尔、西藏地方贵族势力四个方面都捞不着便宜;而西藏地方势力在准噶尔、“青海派”和清政府的后台都不稳,却要对付“西藏派”。

这就是当时西藏地方势力、西藏蒙古势力、青海蒙古势力、回部蒙古势力和清政府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说,它们之间纯粹是貌合神离、钩心斗角,今天互相拆台,明天就有可能合作。

那么,清政府的利益关系平衡点在哪里呢?

康熙十分清楚,噶尔丹虽然死了,但准噶尔还是靠不住的,为了不让准噶尔的势力做大,就必须限制他们的发展,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再与西藏方面结盟。西藏是两股势力:桑杰嘉措的西藏地方贵族势力,和拉藏汗的“西藏派”蒙古势力。显然,要打击的是依靠和支持准噶尔的桑杰嘉措,但不能彻底打倒,那反倒让策妄阿拉布坦有机可乘,因此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康熙皇帝宽恕了桑杰嘉措此前的罪过。

但桑杰嘉措肯定还是要依附准噶尔的,别看现在策妄阿拉布坦在弹劾他,可一旦两人有了共同利益,很快就会结盟,所以,限制准噶尔还要依靠拉藏汗势力,于是康熙皇帝表面上采取了扶持拉藏汗的政策,还封给他一个“翊法恭顺汗”。但康熙何尝不知道拉藏汗是个贪心不足的野心家,过于支持他只会养虎为患,在西藏弄出个“噶尔丹第二”来,而如果拉藏汗与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联手,那就更无法收拾了。

这样一来,“青海派”的存在就显得极为必要了,因为它恰好在拉藏汗的“西藏派”和策妄阿拉布坦的准噶尔势力中间,更重要的是它也恰好离清政府的西宁大军最近,而它此时连个靠山都没有,对清政府诚惶诚恐,是个比较容易利用的势力。更主要的,是绝对不能让它和准噶尔联手,否则西宁大军都可能保不住。

这样,“青海派”的利益砝码就形成了:它既能牵扯住拉藏汗,不让他在西藏做大做强,又能阻止准噶尔觊觎西藏,日后如果再对西北用兵,清政府也不怕准噶尔往西藏逃窜;同时,“青海派”失去了桑杰嘉措和准噶尔的支持,只好依附于清政府,清政府一方面打压桑杰嘉措,给“青海派”演场杀鸡儆猴的戏,另一方面也得适当地支持一下他们,免得拉藏汗轻易吞并他们或者两派联手。

这样的政治战略论断实际上并不是康熙皇帝第一个做出的,早在1654年固始汗去世后,五世达赖喇嘛便筹划摆脱和硕特蒙古对西藏的统治,当时他就说,“彼处(青海)是汉、藏、蒙三者会集的要冲之地……戴黄帽的教派(指格鲁派)之所以能同北方的施主们接近,关键在于青海地方的安宁。”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下,五世达赖喇嘛才趁和硕特蒙古内讧之机,积极插手青海事务,直接培养出了“青海派”来。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诗圣”的“诗史”一样的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季羡林的哲学人生

    季羡林的哲学人生

    季羡林对长寿养生、事业成功、立德修身、天人合一等多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看法。我们在大量研读其作品的基础之上,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自己的感悟,编写了这本《季羡林的处世哲学》,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季羡林的思想,了解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从而在阅读其作品的时候有所裨益。
  • 顾颉刚自传

    顾颉刚自传

    史学家顾颉刚亲笔撰写的唯一一部激情四溢又理智反省的完整自传。顾颉刚出身于“江南第一读书人家”,纵有一腔才情,却一生背时,历尽磨难,终开创学术新纪元,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界的领袖。这个人那点事,其震撼力、感染力、启迪力、影响力,已到了让大众知道的时候啦!
  •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活历程,包括他学习、工作的各个阶段及受迫害的日子等。从“少年时代”到“最后的日子”都收录在《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中。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热门推荐
  • 农家少夫人

    农家少夫人

    因为贪吃一口酱肘子被噎死穿越到了明朝,掉到鸟不拉屎的小山村,免费赠送给她极品的婆家,顺便又送了奇葩的娘家,这家斗罢那家登场,闹腾的不亦乐乎。程夏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一面打怪升级将极品家人制的服服帖帖,一面发家致富赚的盆满钵盈,当她能安然的离开小山村走向北京城时,怎么自己这个病娇腹黑的夫君突然抗拒起来,难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崩坏世界的新生律者

    崩坏世界的新生律者

    PS:【综漫】,即便不懂崩坏也可以看的懂【大概吧】崩坏世界?不,这里是律者的世界。重生为虚数空间的新生律者,成为幻想世界的一个新的成员。空间?我这是变成了律化娜吗。妹妹?我居然变成了女孩子,姐姐居然是终焉律者?家门前突然出现了一声爆炸,这个十香是个什么鬼?我去这一众幻想乡大佬是哪里来的。终焉:“妹妹你的话为什么这么多,要不要把你送到幻想乡去一段时间呢,我记得那里似乎有一个什么暴君来着”.....总之,宅男变成就是威严满满的御姐律化娜,逐渐在穿越世界的路上开始履化的故事。 PS:欢迎各位喜欢本书的读者来成为驻站律者,群聊号码:659955895问题:主角的名字
  • 许你一世欢颜,换我半世流离

    许你一世欢颜,换我半世流离

    许你一世欢颜,换我半世流离。许欢颜喜欢顾流离,顾流离也喜欢许欢颜(第一次写书,有不好地方请多多关照)----四月梦谈
  • 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

    说话滴水不漏的九大隐规则

    说话是一门巧妙运用语言逻辑的学问。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可以显示他的办事能力。口才好的人,说话说得使人钦服,往往可以很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说话技巧,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交友待人,或是工作创业,都一定会潇洒自如。
  • 妖都安魂书

    妖都安魂书

    冷清的整齐建筑密密麻麻的罗列,乍看之下相似的毫无变化,然而当夜幕降临时,请仔细注视天空,如果运气够好,没准能看见这座城市真正的面目!听,有人正在《安魂书》上写字,传来的是来来回回的振子声,他写的又是关于谁的故事呢?-------------------------希望这是一本,看完之后,还愿意回头再看第二遍的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时政记者

    时政记者

    《时政记者》是万茵的小篇小说,讲述了:聪明绝顶的电视台记者把新闻采访变成了一场智力游戏,把有偿新闻做得有声有色。在挣扎中,记者和大款保持了貌合神离的合作。可是,在一个情人节的夜晚,这位记者发现自己的女友竟然是他大款朋友的地下情人,这时,他将会展开怎样意想不到的“报复”行动呢?曝“大款”的“光”?当然不是了……一段充满黑色幽默的反腐行动过后,一直渴望成名的年轻记者阴差阳错,以一种极不情愿的方式成为了名记。
  • 吐槽回忆

    吐槽回忆

    这大概是在校的一写吐槽吧,学习成绩超级烂的我在花一样的年纪干过的事。纯回忆。
  • 说漂亮话,办漂亮事,做漂亮人大全集

    说漂亮话,办漂亮事,做漂亮人大全集

    以社交与口才为基点,把说话、办事、做人的技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旨在传授人们如在社会交往,在职场暗战与商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应该和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不被外界环境左右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境界和尺度,可以不断地激发你的志气和潜能。说话、做人、做事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本书立足于现实,取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既有幽默风趣的历史典故,又没有丝毫拘泥于世俗生活的痕迹。文中的语言平实、优美,娓娓叙来又无哗众取宠之意,让你在人际关系中学会方法,学会策略,学会变通。在复杂变化的社会中,让你懂得如何灵活地应对各种人情世故。同时,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说漂亮话,办漂亮事,做漂亮人的本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