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0700000017

第17章

大慧。此中何等为坏者。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贪恚痴性。后不复取。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大慧。非但贪恚痴性非性为坏者。于声闻缘觉及佛。亦是坏者。所以者何。谓内外不可得故。烦恼性异不异故 如来既释有无之相。以酬大慧之请。因问。此二者之问。何等是破坏佛法者。大慧。乃答以彼先取三毒性为有。后计为无者。是破坏义。佛可其说。乃云。非但计无为坏。亦坏二乘及佛。盖彼谓佛与二乘。亦本取三毒为有。后除三毒为无得成圣果。故云亦是坏者。所以者何下。谓圣人了达内外诸法皆不可得。亦了烦恼之性。本离一异等四句。何坏之有。

大慧。贪恚痴。若内若外不可得。贪恚痴性无身故。无取故。非佛声闻缘觉是坏者。佛声闻缘觉。自性解脱故。缚与缚因非性故。大慧。若有缚者。应有缚。是缚因故。大慧。如是说坏者。是名无有相 贪恚痴下。复释不坏所以。言若内若外者。谓三毒之性。于内外中间。求之皆不可得。既不可得。岂有体性而可取乎。故结云。非佛声闻缘觉是坏者。盖佛与二乘。本性解脱非缚非脱故也。又言若有缚者。谓先受而后不取则已有缚。缚是其果。果必有因。因即贪等。有缚则有坏。如是说坏者。即堕断灭空见故。云无有相也。

大慧。因是故。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大慧。无所有增上慢者。是名为坏。堕自共相见希望。不知自心现量。见外性无常刹那展转坏阴界入相续流注变灭离文字相妄想。是名为坏者 宁取人见下。以大况小。明空见之失也。人见即我见。言增上慢者。谓自己之法增上。成乎见慢。经云。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即此人也。人见之恶有限。增上慢空见。则无法不弃。是名为坏。故云。宁起人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也。堕自共见等。言起空见之由。良以无始起自生共生之见。于中乐欲不了诸法唯心。见有外法念念生灭展转变坏。所谓阴界入相续流注变灭。计此实法灭已归无。是其空见。至于虚妄分别离文字相亦成坏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有无是二边  乃至心境界

净除彼境界  平等心寂灭

无取境界性  灭非无所有

有事悉如如  如贤圣境界

无种而有生  生已而复灭

因缘有非有  不住我教法

非外道非佛  非我亦非余

因缘所集起  云何而得无

谁集因缘有  而复说言无

邪见论生灭  妄想计有无

若知无所生  亦复无所灭

观此悉空寂  有无二俱离

前八句颂内教正义。无种而有生下。颂妄计生灭有无非我教法也。非外道等四句。佛谓凡我所说生法者。非佛非外道所作。亦非神我及异因所造。乃由正因缘和合所集而起。然以所起言之不得谓无。谁集因缘等者。言正因缘所生法非我叵得。孰为有孰为无也。若夫邪见所论。是妄计有无生灭。若知生本无生灭亦非灭。自然妙契空寂。不堕有无二见。故云有无二俱离也。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我及诸菩萨。说宗通相。若善分别宗通相者。我及诸菩萨。通达是相。通达是相已。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随觉想及众魔外道。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 欲善化导必宗说俱通。方能诱物而底于道。盖宗者道之本。说者教之迹。宗以明趣。趣不明则失其所归。教以诠理。理或昧则迷其所入。故宗通而说不通。理虽精而不显。说通而宗不通。言虽辩而非要。而二者实相须为用。不可偏废也。大慧。请说宗通相。而不及说者。举其要耳。宗通则说在其中矣。答中兼言者。必二而后备也。

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辉发。是名宗通相 宗通者。即自证殊胜之相也。谓依教思修得意忘言。离于文字分别。趣入地住悟无生忍。度越三乘证智。自然降伏魔外。至于佛地究竟觉智朗然独耀。此宗通至极之相也。

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令得度脱。是名说通相。大慧。汝及余菩萨。应当修学 说通相者。说法逗机之相也。九部者。十二部中之九部也。然有大小不同。若小乘九部。无方广无无问自说无授记之三部。如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若大乘九部。无因缘譬喻论议之三部。如妙玄所云。此从别说答。通论皆有十二部。亦云十二分教。此中言九部。既云以巧方便随众生说。乃从小入大也。言离异不异有无者。谓离四句已无妨四说。又云。如应说法者。应即当也。言当以何法说者。即为说之令其得度。此如来果后说通之相。为菩萨者不可不学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宗及说通相  缘自与教法

善见善分别  不随诸觉想

上三句颂二通之相。善见者宗通也。分别者说通也。不随诸觉想者。谓得二通相。则不随外道强觉妄想也。

非有真实性  如愚夫妄想

云何起妄想  非性为解脱

若未得真如实性而起分别。如愚夫妄想无异。妄想者何。即妄计诸法非性为解脱者是也。非性即无也。

观察诸有为  生灭等相续

增长于二见  颠倒无所知

一是为真谛  无罪为涅槃

观察世妄想  如幻梦芭蕉

如来以正智眼。观察世间诸有为法。皆是虚幻生灭。妄计为实增长有无二见。凡愚颠倒无所知觉。除一真如涅槃妙心之外。余皆虚妄。故喻云。如幻梦芭蕉也。无罪者。谓了罪性本空。即是涅槃也。

虽有贪恚痴  而实无有人

从爱生诸阴  有皆如幻梦

此重释如幻等义。言虽有三毒。而无能起之人。盖二我本空。何三毒之有。是则能生爱欲与所生五阴。皆如梦幻也。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不实妄想相。不实妄想云何而生。说何等法名不实妄想。于何等法中不实妄想。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如是之义。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哀悯世间一切天人。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种种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妄想生。大慧。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及堕有无见。增长外道见。妄想习气计著外种种义。心心数妄想。计著我我所生 穷妄想者必极其致。示真性者必尽其源。尽其源则真性自明。极其致则妄想何有。故大慧请问不实妄想相。凡致三问。一问。妄想云何生。二问。何法名妄想。三问。于何而起妄想。佛依次答释。初答言种种义者。凡外法有种种相义皆虚妄。因之而生故。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生也。次答言摄所摄计著者。谓于根尘计著。不知唯心所现。及于心外堕有无见。依是增长诸外道见。皆妄想法。知其法则知所以妄也。后答言妄想习气等者。即上所依处也。又曰。心心数妄想计著我我所生者。即人法二我是其处也。知其处则知所以起妄之源。源既不实妄即灭矣。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种种义。种种不实妄想。计著妄想生。摄所摄计著。不知自心现量。及堕有无见。增长外道见。妄想习气计著外种种义。心心数妄想我我所计著生。世尊。若如是外种种义相堕有无相。离性非性离见相。世尊。第一义亦如是。离量根分譬因相。世尊何故一处妄想不实义。种种性计著妄想生。非计著第一义处相妄想生。将无世尊说邪因论耶。说一生一不生 大慧白佛言下。叠领上意以生后问。意谓佛如是说者。则于外种种义。堕有无相者。亦是性离有无。及离诸见之相。然第一义。亦是离诸根量宗因喻相。意以外种种义与第一义无异。何故言种种义生分别第一义不生分别。岂非世尊所言乖理有生有不生耶。

佛告大慧。非妄想一生一不生。所以者何。谓有无妄想不生故。外现性非性。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大慧。我说余愚夫自心种种妄想相故。事业在前种种妄想性相计著生。云何愚夫得离我我所计著见。离作所作因缘过。觉自妄想心量。身心转变究竟明解一切地如来自觉境界。离五法自性事见妄想。以是因缘故。我说妄想从种种不实义计著生。知如实义得解脱自心种种妄想 佛答以我非虚妄分别世谛有生第一义有不生。所以下征释。所以生不生者。谓了有无妄想。所见外法离性。觉了唯心所现。而妄想不生。非别有第一义谛也。但愚夫不了自心所现故。见所作有为事业在前。于中起诸分别妄计耳。非别有世谛也。既而佛又念诸愚夫在迷云。何能离人法二我。及离能作所作因缘之过。又念云何能觉妄想皆自心量。而得身心转变。究竟明解一切智地。到如来自证境界。离五法三自性事见妄想。事即名相。见即妄想。既作是念。所以我说妄想从种种虚。妄计著而生。知如实义者。谓能如是了知如实之义。即得解脱息诸妄想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因及与缘  从此生世间

妄想著四句  不知我所通

世间非有生  亦复非无生

不从有无生  亦非非有无

诸因及与缘  云何愚妄想

非有亦非无  亦复非有无

如来观世间  心转得无我

一切性不生  以从缘生故

一切缘所作  所作非自有

事不自生事  有二事过故

无二事过故  非有性可得

偈从初至非有性可得。颂上所作因缘之过。诸因及与缘等。谓凡诸世间法。莫不从因缘生。而妄想者。于因缘法著有无等四句之见。不知如来所通之理。世间非有生下。离性执四句。谓诸法本无四性。又曰。诸因及与缘等。仍责前过。谓诸法本空。云何愚夫于中而生妄想。非但本无有无四句性执。亦无非有非无四句相执。具如大论性相二空也。若能如是观察。转彼性相二执。而得人法二无我智。然性实不生。从缘故有。此诸法既从缘生。则法无自体。又曰。事不自生事者。事即果也。凡所生之法。有因则必有果。如业因招生死之果。原其因既不生。果岂自生果耶。若无果生果二事之过。则任运离乎有无性执。故云非有性可得也。

观诸有为法  离攀缘所缘

无心之心量  我说为心量

量者自性处  缘性二俱离

性究竟妙净  我说名心量

自此至末。颂上觉自妄想心量显如来自觉境界。此八句略颂心量。不了诸法唯心。则有所缘之境。以正智观之。离乎能缘之心所缘之境。既离能所则无分别之心。是为唯心。故云我说为心量。虽了诸法唯心。犹存性执对境。未能忘能缘之念。直须缘性俱离始为究竟如来藏心之心量也。缘性者。缘即能缘性即所缘之法也。

施设世谛我  彼则无实事

诸阴阴施设  无事亦复然

有四种平等  相及因性生

第三无我等  第四修修者

此下广示心量也。世谛我者。人执也。诸阴阴者。法执也。然此二执以自共相。求之无实事可得。则法皆平等。故有四种平等见。相即五阴。则相与非相平等。相必有因。因性与果性平等。因果具故有我。则我与无我平等。能了无我者是修。则有修与无修平等也。

妄想习气转  有种种心生

境界于外现  是世俗心量

外现而非有  心见彼种种

建立于身财  我说为心量

妄想等者。由无始妄想熏习。次第转生种种心识。妄心既作见有外境。此世俗心量也。然外境本无。由心取之见种种相。即五尘等是。身财建立。谓五识身财即妄想心量也。

离一切诸见  及离想所想

无得亦无生  我说为心量

非性非非性  性非性悉离

谓彼心解脱  我说为心量

如如与空际  涅槃及法界

种种意生身  我说为心量

前四句。谓能离人法二我之见。及离能想所想。则无得无生。是为正智之心量也。中四句。谓离有无四句性执。及离能离之心。亦即正智心量。非性即非有。非非性即非无性。非性即有无。如入楞伽所云也。后四句言如如即真如。空际即实际。涅槃即究竟大涅槃。法界即佛法界。此皆一体异名。由离前名相妄想。至于正智。以极真如实际住于涅槃法界之中故。能示现种种意生之身度脱众生。是为如来第一义心心量也。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菩萨摩诃萨当善语义。云何为菩萨善语义。云何为语。云何为义。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云何为语。谓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唇舌齿龂颊辅。因彼我言说妄想习气计著生。是名为语 因前云如如及法界等语故。有善语善义之问。答中先明善语。谓言字妄想等。入楞伽云。语者所谓分别习气而为其因。依于喉舌等。而出种种音声。文字相对谈说。是名为语也。

大慧云何为义。谓离一切妄想相言说相。是名为义。大慧。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义独一静处。闻思修慧缘自觉了向涅槃城。习气身转变已。自觉境界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是名菩萨摩诃萨善义 义由语显。若随语生见。非但失义亦且迷名。故顺离妄想相及言说相。要由契证方名善义。故此明修证之道。所谓独一静处闻思修慧。于真如法界等。随其所闻名义。思修观察缘自觉智趣向涅槃。转前所说妄想习气。归自觉境界。行于诸地胜进行相。是名善义。

同类推荐
  • 宗门十规论

    宗门十规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Dawn of a To-morrow

    The Dawn of a To-morro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巫峡

    巫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浑元剑经

    浑元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

    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异界先遣队

    异界先遣队

    2120年,一扇连接地球与异世界的大门取代了位于澳大利亚中部的艾尔斯巨岩,代表科学的地球与代表魔法的异世界随即进行了接触,并爆发了两次战争。两次战争给双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最终双方选择和平谈判,地球与异世界随即进入了长达三十年的和平交流状态。虽然双方选择了和平相处,但彼此都在觊觎着对方的利益。随着第三次两界战争即将到来。为了在战争中取得主动权,对异界作战参谋总部决定向异世界秘密派遣先遣部队进行战前侦查。作为地球人与异界精灵的混血,洛尔在专门培养地球人与异界人混血的海崖学院秘密学习训练二十多年后,即将带领自己的小队向着未知的异世界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剑与魔法吗?不,这是枪与魔法的世界!
  • 私人订制大妖王

    私人订制大妖王

    主世界洪荒,封神之后百万年,西游之前八万年。主角拥有私人订制大妖王系统,可以用世界源力改造自身,随意更改自己的种族和设定,并且可以穿梭诸天世界。穿越世界顺序:长生界(已完成)==极道天魔(正在进行中)==阳神===龙珠===神墓===???
  • 盛宠无双,傲娇王爷无良妃

    盛宠无双,傲娇王爷无良妃

    她是一个从小被软禁的公主,还是一个为了阴谋塔上的陪葬品,又或是上一辈用来控制那人的棋子。她的故事远远不止别人为她安排的这些,而在她生命中该来的一个也少不了,躲不掉的,她伸手迎上。他是坐拥天下的正主,只因有她放弃江山,眼看见得幸福是他下的毒药,缥缈无形的深爱是他暗藏的蜜糖,一生只求在她身旁。他是武林盟主,盛世娇儿,本可以仗剑天涯云游四海,却甘愿为她散尽武功,绝情断恨,哪怕此生不能相守。他是一国摄政王,齐国史上最年轻的皇叔,天下人眼里的魔鬼,可他却将一生堵在她身上,不求相伴,只求目光片刻留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妘瑶

    妘瑶

    世间传闻,妘氏一族受上古之神青睐,赐予万灵之血,其血有解百毒,令人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功效,上百年来深受历代帝王关注……百年之后,天下三分,群雄逐鹿,妘氏一族受奸人迫害,为先帝献血,以求长生不老,一夕之间,妘氏一族仅余一女婴被凌霄仙人所救,自此,天下动荡……小场景:三年之后,凌霄仙人的亲传弟子既下一任掌门人——墨北辰即将收徒,各路仙友前往道贺,只见承师台上一个扎着包子头三岁小奶娃儿,摇摇晃晃的向台中走去,一白衣少年端坐在椅子上,眼眸轻俯,望着眼前那小小的一团小雪球,嘴唇微抿……众人扶额,这是要闹哪样?!从此,修仙界最萌(懵)师徒上线……各位宝宝们,加个收藏好不嘛
  • 不晓湖

    不晓湖

    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通常都是冷酷的,起码脸是冰冷的。一个豪门贵子落俗的经历了落魄颠簸后重登极位,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是你夜未眠时的念想.......
  • 蛇灰I龙骑

    蛇灰I龙骑

    阿比亚历1917年,兽人撕毁了和约袭击人类,由此结束了“短暂的和平”。与此同时,一个孩子走向无法躲避的宿命。
  • 三生三世胭脂扣

    三生三世胭脂扣

    前尘往事不过大梦一场,不如梨花仙酿般清甜。
  • 浴火重生之第一狂妃

    浴火重生之第一狂妃

    一花一草一世界,一人一兽走江湖。听说夜府的废材小姐终于天赋觉醒,修为精进,带着只萌宠开始行走江湖,烧杀抢掠;听说某个杀人如麻高高在上的楼座也开始性情大变温柔似水,走遍终岳大陆;终岳大陆的光怪陆离、动荡不安让两人的相遇变得惊心动魄!前世:“夜九歌,你为了他血洗忘忧岛,导致生灵涂炭,必定会遭到天谴,万劫不复的!”“万劫不复?哈哈哈哈……好啊,今生为神,万劫不复;来世成魔,我必定只手遮天!”“本尊以灵魂之名起誓,生生世世,永生永世与夜九歌共生同死!夜九歌,你杀不死我的,哈哈哈哈……”今生:“君楼墨,我倦了这乏味的日子,你娶我可好?”她站在窗前,睡眼惺忪,半眯着眼睛凝望他伏案的模样。他抬眸,清澈的眼眸碎了一地的阳光,右手伏案,衣裳滑落:“昨日夜里,我用尽了全身力气。”她挑眉,羞红了脸颊。
  • 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

    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

    匿于街角的老店,存着回忆。风吹过,鬼门开。秋四小姐翘着二郎腿坐在太师椅上听着别人的故事喝着茶。(这简介真难写,灵感来了再改。)
  • 倾城一笑寒光暖

    倾城一笑寒光暖

    (已经停更,暂不填坑,见谅)3岁出道,12岁隐退,她在童星和学生两种身份中辗转。超一线的明星妈妈,宠溺的青梅竹马,然而16岁那年的诸多意外,洗尽所有繁华。意外的身世,在国外辗转漂泊三年,她又回来了!程家欠妈妈的,我都会拿回来。19岁重回娱乐圈,看她搅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