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1900000009

第9章

一、瘥后发肿 温热症大势已平,伏邪已解,而面目肢体浮肿者,有食滞中宫、水停心下、气复未归三种。当分别以施治。食滞中宫者,乃病后脾胃大虚,不能消谷也。病者胃中犹燥,偏欲多食,食停心下脐上,则水不得上输于肺,肺亦不能通水道于膀胱,故溢于肢体而为肿。其症以心下脐上有硬处,按之则痛为异;小便或利或不利。当用平胃散,加枳实、山楂、麦芽、莱菔、青皮、神曲为主,硬处消,则肿自愈;或加苓、泽,兼利水亦可。水停心下者,乃脾虚不能消水也。与食滞异者,心腹无硬痛处,而小便必不利也。须实脾利水,宜白术、米仁、浙苓皮、泽泻、车前、木通之类,利其小便而愈,或苡仁、糯米煮粥食亦佳。气复未归者,温热大伤阴气之后,由阴精损及阳气,愈后阳气暴复,阴尚亏歉之至。切忌消利。吴又可所谓:病后气复血未复,气无所归,故暂浮肿;不可治肿,调其饮食,节其劳役,静养自愈,吴鞠通则曰:余见世人,每遇浮肿,便与淡渗利小便方法,岂不畏津液消亡而成三消证,快利津液为肺痈肺痿证,与阴虚咳嗽、身热之痨损证哉。余治是证,悉用复脉汤,重加甘草,只补其未足之阴,以配其已复之阳,而肿自消。千治千得,无少差谬,敢以告后之治温热气复者。暑温、湿温不在此例。至其辨法,气肿异于停水、食滞者:停水身重而小便不利,气肿身轻而小便自利;食滞腹中有结,气肿腹中自和也。

二、瘥后皮肤甲错 温热愈后,身体枯瘦,皮肤甲错者,乃热伤其阴,阴液不能滋润皮肤也。治法以养阴为主,吴氏人参养荣汤、清燥养荣汤酌用,叶氏加减复脉汤尤效,亦有粥食调理自回者。

三、瘥后发疮 温热新瘥,发疮者最多,乃余热淫于肌肉也。若照寻常疮症,温托妄施,断不能救;惟多服清凉解毒,兼养气血药自愈。

四、瘥后发痿 四肢不能动移者,热伤筋脉也。吴氏诸养营汤酌用。轻者,粥食调理自愈。

五、瘥后发蒸 蒸蒸骨热如痨瘵者,乃余热留于阴分也。不可以其羸瘦,而遽用虚损门治法;必察其六腑有结邪,则仍以攻邪为主;次察其筋络有壅瘀,仍以通瘀为主也;次察其气道有痰涎,仍以祛其痰涎为主。

数者俱无,方可清热。或无邪而阴伤,方可纯用养阴之药;或分其余邪之轻重,亏损之多少,而兼用养阴清热药,进退加减以和之更妙。

六、瘥后耳聋 温热症身凉后,尚有耳鸣、耳聋等症者,其因有三。一因余邪留于胆经,宜温胆汤加柴胡、菖蒲、钩藤、池菊、通草、荷叶之类,以清解少阳之郁。二因痰火上升,阻闭清窍,其耳亦聋,宜导痰汤去半夏、南星,加栝蒌皮、京川贝、枇杷叶、杜兜铃、通草、鲜石菖蒲之类,以轻宣肺气之郁。三因肾虚精脱,则耳鸣、而聋,宜常服耳聋左慈丸或磁朱丸等,以滋阴镇逆。此二症,不关少阳,皆禁用柴胡升提。外治惟耳聋神丹,丝棉包裹,纳入耳中多效。

七、瘥后发颐 俗名遗毒,乃余邪留滞络中而成毒也,因汗下清解未尽,其邪结于少阳阳明二经。发于两颐者,阳明部位也;发于耳之左右者,少阳部位也。治法以解毒清热、活血疏散为主,误则成脓不出,而牙关紧,咽喉不利,多不能食而死。毒内陷而复舌燥神昏,亦死;出脓后,气虚血脱,亦死。故宜早治也。古方以普济消毒饮为主;发在耳后,以柴胡、川芎为主;在项下,以葛根、白芷为主;在项后或巅顶,加羌活、薄荷。时方以连翘败毒散为主,如二活、荆防、连翘、赤芍、牛蒡、桔梗、土贝、蒺藜、薄荷、银花、甘草之类。如元气虚者,须兼归、 补托,溃脓后,当大补气血为主。然发于阳明者易治,发于少阳者难治。总之,此症初起,速宜消散,缓则成脓,不可轻补于未溃之前,补早则必成脓。尤不可纯用寒凉于将发之际,恐闭遏而毒不得发,故必兼疏散为要。外治以葱水时时浴之。

八、瘥后额热 凡温热症热退后,独额热未除,目神似觉呆钝,此胃中余滞未清,额属阳明,故独热。

宜清疏之,二陈汤,加连翘、黄芩、山楂、神曲之类,清之和之。

九、瘥后咳嗽 凡温热症热退之后,尚有咳嗽未除,此余热在肺也。宜滋养肺胃之阴,其嗽自止,如南沙参、麦冬、地骨皮、知母、川贝、川斛、花粉、茯苓、甜杏仁、桑皮、蔗汁、梨汁之类,或加生地、玉竹之类。总之,新感风寒,而症见咳嗽,其病为轻;以其邪传入肺,肺主皮毛,邪从外达也。温热多内伤虚症,见咳则重;五脏传乘,肺受火刑,水源涸竭,每多死症。

十、瘥后自汗、盗汗 虽皆属虚候,然温热瘥后,多由余热未清,心阳内炽,以致熏蒸燔灼,津液外泄而汗出。慎勿骤补峻补。苦坚清养为宜。苦坚:如当归六黄汤加减,以育阴泻火固表;清养:如西洋参、生地、麦冬、黄连、甘草、小麦、百合、竹叶、茯苓、莲子心之类,择而为剂可也。

十一、瘥后惊悸 凡温热新瘥,触事易惊,梦寐不安者,余热挟痰也。痰与气搏,震荡心宫,故惊悸。宜用竹茄、黄连、石菖蒲、半夏、胆星、栀子、知母、茯苓、旋复花、橘红等,清余热而消痰。

十二、瘥后怔忡 乃水衰火旺,心肾不交也,宜补水养心,朱砂安神丸最妙,半夏秫米汤合交泰丸尤捷。

十三、瘥后不寐 凡温热症热退之后,夜不欲寐者,胃不和也,温胆汤加秫米和之。惊悸不寐者,心气虚也,前方合酸枣仁汤,去川芎清敛之。虚烦不寐者,余火扰动也,黄连阿胶汤清滋之。终夜清醒,目不能瞑,或目瞑,则惊悸梦惕者,余邪内留肝胆,胆气未舒,肝魂不安也。宜酒浸郁李仁、炒枣仁、猪胆皮、黄连、焦山栀、淡竹茹、冬桑叶等,滑以去着,苦以泄热。

十四、瘥后妄言 凡温热病,每有热退身凉之后,其人如痴,神思不清,言语谬妄,或倦语不思食者,此心神虚散不复所致。但当调养气血,兼治其心可也。神复,妄言自止。吴氏安神养血汤主之,薛氏参麦茯神汤亦主之。但痰火余邪,内伏包络,亦有此症,当用鲜菖蒲、天竺黄、川贝母、连翘、钩藤、丹皮、淡竹叶、竹茹、辰砂之类,以凉开热痰,则神自清而不妄言矣。若犹不应,加万氏牛黄清心丸清宣之。如余热未净,多言错语者,宜导赤散,加麦冬、莲子心、朱砂染灯心等,熄余焰而清心神。

十五、瘥后语蹇 凡温热症热退之后,其舌转动不灵,而语言蹇涩者,因心脾肾三经之脉,皆萦绕于舌,心肾虚则舌不灵动;痰阻脾络,肝风内扰,则语言蹇涩不清。总是虚风痰火为病。宜导痰汤,加菊花、钩藤、白蒺藜、皂角炭、石菖蒲、姜汁、竹沥等,熄虚风而清痰火。若因痰热滞于肺络者,宜顾氏清金散加石菖蒲、竹沥,清肃之;如因余热耗伤肺阴者,宜清燥救肺汤加岩制川贝、雅梨汁,清养之;若声颤无力,语不接续,似蹇非蹇者,阴气大虚,元气无根也,宜贞元饮合集灵膏峻补之。

十六、瘥后昏沉 凡温热症新瘥后,十余日或半月渐至昏沉者,皆缘发汗未尽,余邪在于心胞故也。或兼潮热,或兼寒热似疟,宜连翘、栀子、豆豉、麦冬、菖蒲、淡竹叶、钩藤、丹参之类,清解之。然有痰火内伏胞络者,亦见昏沉,其人终日昏睡不醒,或错语呻吟,或独语如见鬼,宜用东白薇、天竺黄、京川贝、广郁金、石菖蒲、皂角刺、鲜竹叶、细芽茶、朱砂染灯心、厥症返魂丹等,轻清以开达之;甚或万氏牛黄清心丸、叶氏神犀丹,皆可采用。

十七、瘥后喜唾 即多吐涎沫是也。审其胃虚而有余热者,宜用乌梅北枣丸噙化之;土虚不能摄水者,六君子汤加益智仁摄之。若其稠饮自下焦漾漾而起,溢退场门中者,此肾气不纳,浊阴上泛也,宜都气饮加胡桃、补骨脂以纳之,或少加淡附片以收之,或佐白术以制之。

十八、瘥后不食 当辨不欲食、食亦不化两端。不欲食者,病在胃,宜养以甘凉,金匮麦门冬汤主之,叶氏养胃汤亦主之。食不化,病在脾,当补以温运,香砂理中汤主之,六君子汤亦主之。虽然,不欲食一症,宜分伤食与停食两项。伤食者,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病在不及消化。停食,不论食之多少。或当食而怒,或当食而病,在气结而不能化也。治伤食宜偏重于食,或吐、或下、或消。若停食,则偏重在气,惟理气而兼之以消,吐下之法不可用也。医者须分别治之。

十九、瘥后不便 凡温热症后,大便不行者,热闭、虚闭居多,风闭、气闭者少。热闭者,热搏津液,肠胃燥结,及肠胃素有积热者,多有此疾。其症面赤腹热,大腹胀闷,四肢反冷,或口舌生疮是也。大黄饮子最妙,三黄枳术丸、枳实导滞丸、陆氏润字丸等,亦可酌用,虚闭有二:一阴虚,一阳虚也。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下焦阴虚,则精血枯燥,津液不到,而肠脏干槁。治阳虚者,但益其火,则阴凝自化,苁蓉润肠丸主之;老年者,黄汤送服半硫丸。治阴虚者,但壮其水,则泾渭自通,六味地黄汤加淡苁蓉、白蜜主之,益血润肠丸、五仁丸等亦效。风闭者,风胜则干也,由风热搏激肺脏,传于大肠,津液燥涩,传化则难;或其人素有风病者,亦多风闭:或肠胃积热,久而风从内生,亦能成闭。东垣润肠丸主之,加味皂角丸亦主之。气闭者,气内滞而污物不行也。

其脉沉,其人多噫,心腹痞闷,胁肋膨胀。若用攻药通之,虽或暂通,而其闭益甚矣:或迫之使通,因而下血者。

惟当顺气,气顺则便自通矣。苏子降气加枳壳、杏仁主之,重则六磨汤主之。

二十、瘥后腹热 凡温热症身大凉,独腹热未除,此脾火内甚也,养阴药中加生白芍自除。但此症惟伏暑、晚发最多,多属肠胃积热,雪羹送服陆氏润字丸最妙。

二十一、瘥后下血 凡温热新瘥,或十日或半月忽然下血者,由于伏火未净,热伤阴络,而血下溢也。

治以清营、凉血、和络之法,如生地、丹皮、地榆、川断、槐米、白芍、苡仁、黑荆芥、白茅根、脏连丸治之,自愈。阴虚火旺者,脏连六味丸尤捷。

二十二、瘥后遗精 因火动者多,宜清余热,固精封髓丹主之,三才封髓丹加黄连亦主之。以此症黄连、黄柏二味,最是要药也。

二十三、瘥后调理 当分补虚、清热二项。补虚有二法:一补脾,一补胃。如其人中气虚者,病退后,必纳谷少,运化迟,或大便不实,或恶心吐涎,宜六君子加减以和中。形寒畏冷,宜黄 建中汤温补之,凡此症脉皆缓大,舌皆白嫩可辨。如其人阴分虚者,必有余邪未尽,舌燥口渴,二便艰涩,脉兼微数等症,宜小甘露饮、叶氏养胃汤等清养之。清热亦有二法:初病时之热为实热,宜用苦寒药清之:大病后之热为虚热,宜用甘寒药清之。二者有霄壤之殊。凡人身天真之气,全在胃口,津液不足,即是虚;生津液,即是补虚。故以生津之药合甘寒泻热之药,而治感后之虚热,如麦冬、生地、丹皮、北沙参、西洋参、鲜石斛、梨汁、蔗汁、竹沥、茅根之类,皆为合法;仲景河间主用竹叶石膏汤、天水散以清虚热,亦取甘凉之义也。设误投参、 、苓、术补脾之药为补,宁不并邪热而补之乎?至于饮食之补,但取其气,不取其味,如五谷之气以养之,五菜之气以充之。每食之间,便觉津津汗透,将身中蕴蓄之邪热,以渐运出于毛孔,何其快哉!人皆不知此理,急于用肥甘之味以补之,临时虽精采健旺可喜,不思油腻阻滞经络,邪热不能外出,久久充养完固,愈无出期矣!前哲庞氏安常,有鉴于此,如所云:凡病新瘥,只宜先进白稀粥,次进浓者,又次进糜粥,亦须少少与之;不得早吃肉食,旨哉言乎!二十四、瘥后禁忌 温热大病后,正气未复,凡饮食起居,俱不可不慎也。如酒肴、甘脆、肥鲜、生冷等物,皆不可犯;只宜糜粥自养,少食而频,则易运化,不可过饱,及他有所食,虽思之勿与也。且其气血必虚,凡费心费力,过喜过怒,多言多动,皆可因劳而复病也。因劳而动其既虚之血气,生其未尽之余热,热邪退而病瘥,热邪生而病复。凡病皆然,温热症为尤甚,病者务宜自重。

论温热症辨似要义

凡病,俱以虚、实、寒、热四字为大纲,温热症何独不然。

但虚实寒热之真者易辨,似者难辨。后所列温热各论、表里诸症,皆实邪、热邪,而实热中亦有虚寒。前论遗症中,四损、四不足,皆虚邪寒邪,而虚寒中亦有实热。余于逐条下已细辨之矣。然有实症似虚,虚症似实,热症似寒,寒症似热者,尤不可不细辨也。故复通论而详述之。

所谓实症似虚者,即以表症论之:头痛发热,邪在表也,其脉当浮,症当无汗,而反自汗,脉无力,用发表药而身反疼痛,则似虚矣。故人惑于多自汗,而误用桂枝汤者有之;惑于脉无力,而引仲景太阳篇发热恶寒……脉微弱,此无阳也,而误用小建中汤者有之:惑于身疼痛,而引仲景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误用四逆汤者有之。不知伏邪之在表,其自汗者,邪热自里蒸出于表,非表虚也。其脉无力者,热主散漫,散漫则脉软,非比寒主收敛而脉紧也。身体反疼者,伏邪自里而渐出于表,非比阳虚不任发表也。此在表之实症似虚者也。

又以半表半里论之:寒热往来,胸胁满,邪在半表半里也,其脉当弦,其口当渴,而脉反沉,口不渴,则似寒矣。故人惑于脉沉,而以胸胁满为太阴,口不渴为内寒,而误用理中汤。不知伏邪之半表半里,其脉沉者,邪伏于膜原,而未出表,故脉不浮,非阳虚也。其不渴者,邪未传变,未入胃腑,故不能消水,非内寒也。此半表半里之热症似寒者也。

同类推荐
  • 天妃娘妈传

    天妃娘妈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娱目醒心编

    娱目醒心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洞玄灵宝玉箓简文三元威仪自然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灤陽錄

    灤陽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捉妖还能这么玩儿

    捉妖还能这么玩儿

    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只是一个运气超级棒的落魄军人,因为某些原因被迫复原,成为一个死肥宅,在一次等待藤训爸爸的游戏成为让他重回巅峰的人生转折,凭借自己的坚持与不懈努力,带着妖灵转战诸国
  • 神明有光:懒夫很倾城

    神明有光:懒夫很倾城

    她貌若无盐,世人厌恶。他俊美出尘,世人追捧。他是众人敬仰的神明,她是人人唾弃的废材。他宛若天上的明月,她宛若地上的淤泥;她与他本无交集,却擦出一道又一道火花。他说,你这般无颜,也就本座下的去口了!她笑,凭本姑娘这炼丹神技,还不怕找不到夫家?他邪笑一声,我看谁敢与本座抢人!她重生而来,绝情绝爱,却遇到了他。她说,这辈子,我大概是为你而来。他强大如斯,为她频频失控,上穷碧落下黄泉,此生定不负卿!(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日本文明

    日本文明

    本书共分11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日本的风土、语言、民族特性及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其与各大陆文明的最早接触方式、途径及其间之差异、冲突等,尤其是和中国古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及“二战”前与欧洲、“二战”后与美国的关系的各种背景与变迁,使人对日本这一民族能有更进一步的、深入的了解。
  • 其为人间帝王

    其为人间帝王

    自生命之初,他就拥有如天神一般的力量。无父无母,他自命为王。那一天,天空中的彩虹带走了他的一切。他将告诉人们,究竟是天选他为王,还是天选王唯他!
  • 萌驸当“嫁”

    萌驸当“嫁”

    段公子有三宝:长得美、会卖萌、家世好,却偏偏问津,之人寥寥。好不容易老爹豁出老脸给他讨了一房媳妇,新娘子却在洞房花烛夜被他的“萌宠”吓得落荒而逃。谁说娘子和萌宠不可得兼?他偏偏不信这个邪,带着自己的宠物蛇,踏上了漫漫追妻路。只是他这么个有名的“娶妻困难户”,居然摇身——变成了驸马,简直……太神奇了!
  • 5-6年级,陪孩子走过小升初关键期

    5-6年级,陪孩子走过小升初关键期

    本书是写给小学五六年级孩子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小学五六年级是孩子“小升初”的关键期。本书从五六年级孩子的特点着手,向家长介绍了此阶段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以及“小升初”前的各项准备。本书还着重介绍了青春期早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此阶段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方法。案例丰富,说理透彻,实用性强,结合心理发展特点,全面促进孩子的发展。
  • 千古英雄

    千古英雄

    郑成功既是一个顶级英雄,又是一个完人。他不但文武双全而且品德高尚,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人物。郑成功最突出的是忠君爱国,在国难当头时他挺身而出,力挽狂辛阑;劝降面前,他大义凛然,铁骨铮铮,是中国人民族气节的典范。占领金门、厦门后,他不是偏安一隅,而是挥师北上抗清复明,志在中兴,可见他对国对人民的忠心。更可贵的是,收复台湾时,危难之际,他身先士卒,导航在前,不愧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既有雄心壮志,又善于隐忍磨砺,十年生聚,卧薪尝胆,枕戈泣血十六年终于收复了台清。更难得的是他既是大将,又是模范丈夫,家庭和睦,夫妻恩爱。他还是个孝子,是个忠孝两全的人。他既指挥作战,又体恤下士。他是一个最关爱兵士的将领。
  • 一个人去战斗

    一个人去战斗

    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不屈不饶,一步一个脚印去拼搏的故事。
  • 凉风起天意

    凉风起天意

    一个女人一生注定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是年少时远远的爱慕,一个是成熟后贪念的温暖。她额娘是太后的亲妹妹,她父亲是当朝第一权臣,她哥哥是当朝第一大将军。如此显赫的家世,为何还是身不由己。他贵为王爷,却不能保护心爱的女人,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生生将她伤害。他身为皇帝,新帝登基,江山未稳,亲人离心,利益与政权,他心狠手辣,却偏偏对她,他无能为力。他为了一己私心,逼她接下后位。命运弄人,这一段风花雪月究竟何去何从?
  • 自控力(实操篇)

    自控力(实操篇)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Kelly McGonigal,Ph.D.),是斯坦福大学广获赞誉的心理学家。她结合心理学、神经学、经济学的新成果,在斯坦福大学为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开设心理学课程,将《自控力科学》变成学生称之为“能够改变一生”的课程。基于该课程,她写作《自控力》,告诉人们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如何发生作用,以及自控力为何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