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4000000005

第5章 名臣列传(2)

奋扬

按说苑楚平王使奋扬杀太子建未至而遣之太子

奔宋王召奋扬使城父人执之以至王曰言出于予

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对曰臣告之王初命臣曰事

建如事余臣不佞不能贰也奉初以还故遣已而悔

之亦无及也王曰而敢来何也对曰使而失命召而

不来是重过也逃无所入王乃赦之

按汉书本传错颍川人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孝文时

天下亡治尚书者齐有伏生治尚书年九十余不可

征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诏以为

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又上书言人主所以尊显

功名扬于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故人主知所以

临制臣下而治其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

事则不欺蔽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从矣知

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此四者臣窃为皇

太子急之人臣之议或曰皇太子亡以知事为也臣

之愚诚以为不然窃观上世之君不能奉其宗庙而

劫杀于其臣皆不知术数者也皇太子所读书多矣

而未深知术数者不问书说也夫多诵而不知其说

所谓劳苦而不为功臣窃观皇太子材智高奇驭射

伎艺过人绝远然于术数未有所守者以陛下为心

也窃愿陛下幸择圣人之术可用今世者以赐皇太

子因时使太子陈明于前唯陛下裁察上善之于是

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辨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

疏广

子受

按汉书本传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

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征为博士太中大夫地

节三年立皇太子选丙吉为太傅广为少傅数月吉

迁御史大夫广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字公予亦以贤

良举为太子家令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

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雅上

甚欢说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外祖父特进平恩侯

许伯以为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

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

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且太子自有太傅少傅官属

已备今复使舜护太子家视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

天下也上善其言以语丞相魏相相免冠谢曰此非

臣等所能及广由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太子每朝因

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

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

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

宦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

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

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

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

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

道供帐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及道路

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

孔霸

按汉书孔光传孔子生伯鱼鲤鲤生子思伋伋生子

上帛帛生子家求求生子真箕箕生子高穿穿生顺

顺为魏相顺生鲋鲋为陈涉博士死陈下鲋弟子襄

为孝惠博士长沙太傅襄生忠忠生武及安国武生

延年延年生霸字次儒霸生光焉安国延年皆以治

尚书为武帝博士安国至临淮太守霸亦治尚书事

太傅夏侯胜昭帝末年为博士宣帝时为太中大夫

以选授皇太子经迁詹事高密相是时诸侯王相在

郡守上元帝即位征霸以师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

户号褒成君给事中加赐黄金二百斤第一区徙名

数于长安霸为人谦退不好权势常称爵位泰过何

德以堪之上欲致霸相位自御史大夫贡禹卒及薛

广德免辄欲拜霸霸让位自陈至三上深知其至诚

乃弗用以是敬之赏赐甚厚及霸薨上素服临吊者

再至赐东园秘器钱帛策赠以列侯礼谥曰烈君

后汉

桓荣

按后汉书本传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

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

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至王莽篡位乃归

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因留教授徒众数

百人莽败天下乱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

常饥困而讲论不辍后复客授江淮间建武十九年

年六十余始辟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

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

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事沛国

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

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

帝称善曰得生几晚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叩

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

事囗弘帝曰俞往女谐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

郎车驾幸太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

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

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又诏诸生雅吹击磬尽日乃

罢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

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

常令止宿太子宫积五年荣荐门下生九江胡宪侍

讲乃听得出旦一入而已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

使问病赐以珍羞帷帐奴婢谓曰如有不讳无忧家

室也后病愈复入侍讲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

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

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

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

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

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

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

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荣以太子经

学成毕上疏谢曰臣幸得侍帷幄执经连年而智学

浅短无以补益万分今皇太子以聪睿之姿通明经

义观览古今储君副主莫能专精博学若此者也斯

诚国家福佑天下幸甚臣师道已尽皆在太子谨使

掾臣汜再拜归道太子报书曰庄以童蒙学道九载

而典训不明无所晓识夫五经广大圣言幽远非天

下之至精岂能与于此况以不才敢承诲命昔之先

师谢弟子者有矣上则通达经旨分明章句下则去

家慕乡求谢师门今蒙下列不敢有辞愿君慎疾加

餐重爱玉体三十年拜为太常荣初遭仓卒与族人

桓元卿同饥囗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

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

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显宗即位尊以

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自以衰老

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乘舆常幸太常府令荣坐东

面设几杖会百官骠骑将军东平王苍以下及荣门

生数百人天子亲自执业每言辄曰太师在是既罢

悉以大官供具赐太常家其恩礼若此永平二年三

雍初成拜荣为五更每大射养老礼毕帝辄引荣及

弟子升堂执经自为下说乃封荣为关内侯食邑五

千户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大宫大医相望于

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土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

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囗茵帷帐刀剑衣被

良久乃去自是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

到门皆拜囗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

于首山之阳除兄子二人补四百石都讲生八人补

二百石其余门徒多至公卿子郁嗣

包咸

按后汉书本传咸字子良会稽曲阿人也少为诸生

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习鲁诗论语王莽末

去归乡里于东海界为赤眉贼所得遂见拘执十余

日咸晨夜诵习自若贼异而遣之因往东海立精舍

讲授光武即位乃归乡里太守黄谠署户曹史欲召

咸入授其子咸曰礼有来学而无往教谠遂遣子师

之举孝廉除郎中建武中入授皇太子论语又为其

章句拜谏议大夫侍中右中郎将永平五年迁大鸿

胪每进见锡以几杖入屏不趋赞事不名经传有疑

辄遣小黄门就舍即问显宗以咸有师傅恩而素清

苦常特赏赐珍玩束帛奉禄增于诸卿咸皆散与诸

生之贫者病笃帝亲辇驾临视八年年七十一卒于

官子福拜郎中亦以论语入授和帝

桓郁

按后汉书本传郁字仲恩少以父任为郎敦厚笃学

传父业以尚书教授门徒常数百人荣卒郁当袭爵

上书让于兄子泛显宗不许不得已受封悉以租入

与之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

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

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永平十五年

入授皇太子经迁越骑校尉诏敕太子诸王各奉贺

致礼郁数进忠言多见纳录肃宗即位郁以母忧乞

身诏听以侍中行服建初二年迁屯骑校尉和帝即

位富于春秋侍中窦宪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

涉经学上疏皇太后曰礼记云天下之命悬于天子

天子之善成乎所习习与智长则切而不勤化与心

成则中道若性昔成王幼小越在襁褓周公在前史

佚在后太公在左召公在右中立听朝四圣维之是

以虑无遗计举无过事孝昭皇帝八岁即位大臣辅

政亦选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等入授于前平成圣

德近建初元年张酺魏应召训亦讲禁中臣伏惟皇

帝陛下躬天然之资宜渐教学而独对左右小臣未

闻典义昔五更桓荣亲为帝师子郁结发敦尚继传

父业故再以校尉入授先帝父子给事禁省更历四

世今白首好礼经行笃备又宗正刘方宗室之表善

为诗经先帝所褒宜令郁方并入教授以崇本朝光

示大化由是迁长乐少府复入侍讲顷之转为侍中

奉车都尉永元四年代丁鸿为太常明年病卒郁教

授二帝恩宠甚笃赏赐前后数百千万显于当世门

人杨震朱宠皆至三公初荣受朱普学章句四十万

言浮辞繁长多过其实及荣入授显宗减为二十三

万言郁复删省定成十二万言由是有桓君大小太

常章句子普嗣传爵至曾孙郁中子焉能世传其家

学孙鸾曾孙郴并知名

桓焉

按后汉书本传焉字叔元少以父任为郎明经笃行

有名称永初元年入授安帝三迁为侍中步兵校尉

永宁中顺帝立为皇太子以焉为太子少傅月余迁

太傅以母忧自乞听以大夫行丧逾年诏使者赐牛

酒夺服即拜光禄大夫迁太常时废皇太子为济阴

王焉与太仆来历廷尉张皓谏不能得事已具来历

传顺帝即位拜太傅与太尉朱宠并录尚书事焉复

入授经禁中因燕见建言宜引三公尚书入省事帝

从之以焉前廷议守正封阳平侯固让不受视事三

年坐辟召禁锢者为吏免复拜光禄大夫阳嘉二年

代来历为大鸿胪数日迁为太常永和五年代王龚

为太尉汉安元年以日食免明年卒于家弟子传业

者数百人黄琼杨赐最为显贵

杜锡

按晋书杜预传预子锡字世嘏少有盛名起家长沙

王乂文学累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

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

中刺之流血他日太子问锡向着何事锡对醉不知

太子诘之曰君喜责人何自作过也后转卫将军长

史赵王伦篡位以为治书御史孙秀求交于锡而锡

拒之秀虽衔之惮其名高不敢害也惠帝反政迁吏

部郎城阳太守不拜仍迁尚书左丞年四十八卒赠

散骑常侍

薛兼

按晋书本传兼字令长丹阳人也祖综仕吴为尚书

仆射父莹有名吴朝吴平为散骑常侍兼清素有器

宇少与同郡纪瞻广陵闵鸿吴郡顾荣会稽贺循齐

名号为五囗初入洛司空张华见而奇之曰皆南金

也察河南孝廉辟公府除比阳相囗任有能名历太

子洗马散骑常侍怀令司空东海王越引为参军转

祭酒赐爵安阳亭侯元帝为安东将军以为军谘祭

酒稍迁丞相长史甚勤王事以上佐禄优每自约损

取周而已进爵安阳乡亭侯拜丹阳太守中兴建转

尹加秩中二千石迁尚书领太子少傅自综至兼三

世傅东宫谈者美之永昌初王敦表兼为太常明帝

即位加散骑常侍帝以东宫时师傅犹宜尽敬乃下

诏曰朕以不德夙遭闵凶猥以眇身托于王公之上

哀茕在疚靡所谘仰忧怀惴惴如临于谷孔子有云

故虽天子必有尊也朕将祗奉先师之礼以谘有德

太宰西阳王秩尊望重在贵思降丞相武昌公司空

即丘子体道高邈勋德兼备先帝执友朕之师傅太

常安阳侯训保朕躬忠肃笃诚夫崇亲尊贤先帝所

重朕见四君及书疏仪体一如东宫故事是岁卒诏

曰太常安阳乡侯兼履德冲素尽忠恪己方赖德训

弘济政道不幸殂殒痛于厥心今遣持节侍御史赠

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魂而有灵嘉兹荣宠及

葬王敦作逆朝廷多故不得议谥直遣使者祭以太

牢子颙先兼卒无后

南齐

何昌

按南齐书本传昌字俨望庐江灊人也祖叔度吴

郡太守父修之太常昌少而淹厚为伯父司空尚

之所遇宋建安王休仁为扬州辟昌州主簿迁司

徒行参军太傅五官司徒东阁祭酒尚书仪曹郎建

平王景素为征北南徐州昌又为府主簿以风素

见重母老求禄出为湘东太守加秩千石为太祖骠

骑功曹昌在郡景素被诛昌痛之至是启太祖

曰寻故建平王因心自远忠孝基性徽和之誉早

布国言胜素之情夙洽民听世祖绸缪太宗眷异朝

中贵人野外贱士虽闻见有殊谁不悉斯事者元徽

之间政关群小构扇异端共令倾覆殷勤之非古人

所悼况苍梧将季能无衒惑一年之中藉者再三有

必颠之危无蹔立之安行路寒心往来局蹐而王夷

虑坦然委之天命惟谦性敬专城奉国闺无执戟之

卫门阙衣介之夫此五尺童子所见不假阔曲言也

一沦疑似身名顿灭冤结渊泉酷贯穹昊时经隆替

岁改三元旷荡之惠亟申被枉之泽未流俱沐温光

独酸霜露明公辅天地之施散云雨之润物无巨细

咸被庆渥若今日不蒙照涤则为万代冤魂昌非

敢慕慷慨之士激扬当世实义切于心痛入骨髓沥

肠纾愤仰希神照辨明枉直亮王素行使还名帝籍

归灵旧茔死而不泯岂忘德于黄墟分躯碎首不足

上谢又与司空褚渊书曰天下之可哀者有数而埋

冤于黄泉者为甚焉何者百年之寿同于朝露挥忽

去留宁足道哉政欲阖棺之日不陨令名竹帛传芳

烈钟石纪清英是以昔贤甘心于死所者也若怀忠

抱义而负枉冥冥之下时主未之矜卿相不为言良

史濡翰将被以恶名岂不痛哉窃寻故建平王地属

亲贤德居宗望道心惟冲睿性天峻散情风云不以

尘务婴衿明发怀古惟以琴书娱志言忠孝行惇慎

二公之所深鉴也前者阮扬连党构此纷纭虽被明

于朝贵愈结怨于群丑觇察继踪疑防重着小人在

朝诗史所叹

一句

清识饮涕王每永言终日气泪交

横既推信以期物故日去其备卫朱门萧条示存典

刑而已求解徐州以避北门要任苦乞会稽贪处东

瓯闲务此并彰于事迹与公道味相求期心有素方

共经营家国劬劳王室何图时不与我契阔屯昏忠

诚弗亮罹此百殃岁朔亟流已经四载皇帝惟新人

占天泽而幽然深酷未蒙照明封殡卑杂穷魂莫寄

昭穆不序松柏无行事伤行路痛结幽显吾等叩心

泣血实有望于圣时公以德佐世欲物得其所岂可

令建平王枉直不分邪田叔不言梁事袁丝谏止淮

南以两国舋祸尚回帝意岂非亲亲之义宁从敦厚

而今疑以未辨为世大戮若使王心迹得申亦示海

内理冤枉明是非存亡国继绝世周汉之通典有国

之所急也昔叔向之理恃祁大夫而获亮戾太子之

冤资车丞相而见察幽灵有知岂不眷眷于明顾碎

首抽胁自谓不殒渊答曰追风古人良以嘉叹但事

既昭晦理有逆从建平初阻元徽未悖专欲委咎阮

杨弥所致疑于时正亦谬参此机若审如高论其愧

特深太祖嘉其义转为记室迁司徒左西太尉户曹

属中书郎王俭卫军长史俭谓昌曰后任朝事者

非卿而谁永明元年竟陵王子良表置文学官以昌

为竟陵王文学以清信相得意好甚厚转扬州别

驾豫章王又善之迁太子中庶子出为临川内史除

庐陵王中军长史未拜复为太子中庶子领屯骑校

尉迁吏部郎转侍中临海王昭秀为荆州以昌为

西中郎长史辅国将军南郡太守行荆州事明帝遣

徐元庆西上害蕃镇诸王元庆至荆州欲以便宜从

事昌曰仆受朝廷意寄翼辅外蕃何容以殿下付

君一介之使若朝廷必须殿下还当更听后旨昭秀

以此得还京师建武二年为侍中领长水校尉转吏

部尚书复为侍中领骁骑将军四年卒年五十一赠

太常谥简子昌不杂交游通和泛爱历郡皆清白

士君子多称之

王训

按梁书王暕传暕子训字怀范幼聪警有识量征士

何引见而奇之年十三暕亡忧毁家人莫之识十六

召见文德殿应对爽彻上目送久之顾谓朱异曰可

谓相门有相矣补国子生射策高第除秘书郎迁太

子舍人秘书丞转宣城王文学友太子中庶子掌管

记俄迁侍中既拜入见高祖从容问何敬容曰褚彦

回年几为宰相敬容对曰少过三十上曰今之王训

无谢彦回训美容仪善进止文章之美为后进领袖

在春宫特被恩礼以疾终于位时年二十六赠本官

谥温子

北齐

马敬德

按北齐书本传敬德河间人也少好儒术负笈随大

儒徐遵明学诗礼略通大义而不能精遂留意于春

秋左氏沈思研求昼夜不倦解义为诸儒所称教授

于燕赵间生徒随之者众河间郡王每于教学追之

将举为孝廉固辞不就乃诣州求举秀才举秀才例

取文士州将以其纯儒无意推荐敬德请试方略乃

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依秀

才策问唯得中第乃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

子助教迁太学博士天统初除国子博士世祖为后

主择师傅赵彦深进之入为侍讲其妻梦猛兽将来

向之敬德走超丛棘妻伏地不敢动敬德占之曰吾

当得大官超棘过九卿也尔伏地夫人也后主既不

好学敬德侍讲甚疏时时以春秋入授武平初犹以

师傅之恩超拜国子祭酒加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

夫领瀛州大中正卒赠开府瀛沧安州诸军事瀛州

刺史其后侍书张景仁封王赵彦深云何容侍书封

王侍讲囗无封爵于是亦封敬德广汉郡王子元熙

袭元熙字长明少传父业兼事文藻以父故自青州

集曹参军超迁通直侍郎侍诏文林馆转正员武平

中皇太子将讲孝经有司请择师友帝曰马元熙朕

师之子文学不恶可令教儿于是以孝经入授皇太

子儒者荣其世载性和厚在内甚得名誉皇太子亦

亲敬之隋开皇中卒于秦王文学

北周

觓斯征

按周书本传征字士亮河南洛阳人父椿太傅尚书

令征幼聪囗五岁诵孝经周易识者异之及长博涉

群书尤精三礼兼解音律有至性居父丧朝夕共一

溢米以父勋累迁太常卿自魏孝武西迁雅乐废缺

征博采遗逸稽诸典故创新改旧方始备焉又乐有

錞于者近代绝无此器或有自蜀得之皆莫之识征

见之曰此錞于也众弗之信征遂依干宝周礼注以

芒筒捋之其声极振众乃叹服征乃取以合乐焉六

官建拜司乐中大夫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后高祖

以征治经有师法诏令教授皇太子宣帝时为鲁公

与诸皇子等咸服青衿行束修之礼受业于征仍并

呼征为夫子儒者荣之宣帝嗣位迁上大将军大宗

伯时高祖初崩梓宫在殡帝意欲速葬令朝臣议之

征与内史宇文孝伯等固请依礼七月帝竟不许帝

之为太子也宫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道调护被谪除

名而帝雅亲爱译至是拜译内史中大夫甚委任之

译乃献新乐十二月各一笙每一笙用十六管帝令

与征议之征驳而奏帝颇纳焉及高祖山陵还帝欲

作乐复令议其可不征曰孝经云闻乐不乐闻尚不

乐其况作乎郑译曰既云闻乐明即非无止可不乐

何容不奏帝遂依译议译因此衔之帝后肆行非度

囗虐日甚征以荷高祖重恩尝备位师傅若生不能

谏死何以见高祖乃上疏极谏指陈帝失帝不纳译

因谮之遂下征狱狱卒张元哀之乃以佩刀穿狱墙

遂出之元卒被拷而终无所言征遇赦得免隋文践

极例复官除太子太傅诏修撰乐书开皇初薨子谚

征所撰乐典十卷

裴政

按隋书本传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高祖寿孙从

宋武帝徙家于寿阳历前军长史庐江太守祖邃梁

侍中左卫将军豫州大都督父之礼廷尉卿政幼明

敏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年十五辟邵陵

王府法曹参军事转起部郎枝江令湘东王之临荆

州也召为宣惠府记室寻除通直散骑侍郎侯景作

乱加壮武将军帅师随建宁侯王琳进讨之擒贼率

宋子仙献于荆州及平侯景先锋入建邺以军功连

最封夷陵侯征授给事黄门侍郎复帅师副王琳拒

萧纪破之于硖口加平越中郎将镇南府长史及周

师围荆州琳自桂州来赴难次于长沙政请从间道

先报元帝至百里洲为周人所获萧囗谓政曰我武

皇帝之孙也不可为尔君乎尔亦何烦殉身于七父

若从我计则贵及子孙如或不然分腰领矣政诡曰

唯命囗囗之送至城下使谓元帝曰王僧辩闻台城

被围已自为帝王琳孤弱不复能来政许之既而告

城中曰援兵大至各思自勉吾以间使被擒当以碎

身报国监者击其口终不易辞囗怒命趣行戮蔡大

业谏曰此民望也若杀之则荆州不可下矣因得释

会江陵陷与城中朝士俱送于京师周文帝闻其忠

授员外散骑侍郎引事相府命与卢辩依周礼建六

卿设公卿大夫士并撰次朝仪车服器用多遵古礼

革汉魏之法事并施行寻授刑部下大夫转少司宪

政明习故事又参定周律能饮酒至数斗不乱簿案

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

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

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平如此又善钟律常与

长孙绍远论乐语在音律志宣帝时以忤旨免职高

祖摄政召复本官开皇元年转率更令加位上仪同

三司诏与苏威等修定律令政采魏晋刑典下至齐

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同撰著者十有余人凡疑滞

不通皆取决于政进位散骑常侍转左庶子多所匡

正见称纯囗东宫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

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

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

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

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云无此语太

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

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

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刘荣位高

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计理而论不须

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

累二人之情理正相似元恺引左卫率崔蒨等为证

蒨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臣谓

荣语元恺事必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

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

奇服异器进奉后宫又缘女宠来往无节政数切谏

太子不纳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度又元

妃暴薨道路籍籍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

不然将及祸定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

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僚吏民有

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

时于狱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合

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苏息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囹

圄殆无争讼卒官年八十九着承圣降录十卷及太

子废高祖追忆之曰向遣裴政刘行本在共匡囗之

犹应不令至此子南金仕至膳部郎

刘行本

按隋书本传行本沛人也父仕梁历职清显行本

起家武陵国常侍遇萧修以梁州北附遂与叔父璠

同归于周寓居京兆之新丰每以讽读为事精力忘

疲虽衣食乏绝晏如也性刚烈有不可夺之志周大

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府记室武帝亲总万机转御

正中士兼领起居注累迁掌朝下大夫周代故事天

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坐则承御大夫取以进

之及行本为掌朝将进笔于帝承御复欲取之行本

抗声谓承御曰笔不可得帝惊视问之行本言于帝

曰臣闻设官分职各有司存臣既不得佩承御刀承

御亦焉得取臣笔帝曰然因令二司各行所职及宣

帝嗣位多失德行本切谏忤旨出为河内太守高祖

为丞相尉迥作乱进攻怀州行本率吏民拒之拜仪

同赐爵文安县子及践阼征拜谏议大夫检校治书

侍御史未几迁黄门侍郎上尝怒一郎于殿前笞之

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陛下少宽假之上

不顾行本于是正当上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

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臣言若非当致之于

理以明国法岂得轻臣而不顾也臣所言非私因置

笏于地而退上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于时天下大

同四裔内附行本以党项羌密迩封域最为后服上

表劾其使者曰臣闻南蛮遵校尉之统西域仰都护

之威比见西羌鼠窃狗盗不悟羁縻之惠讵知含养

之恩狼戾为心独乖正朔使人近至请付推科上奇

其志焉雍州别驾元肇言于上曰有一州吏受人馈

钱二百文依律合杖一百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

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行本驳之曰律令之行并发

明诏与民约束今肇乃敢重其教命轻忽宪章欲申

己言之必行忘朝廷之大信亏法取威非人臣之礼

上嘉之赐绢百匹在职数年拜太子左庶子领治书

如故皇太子虚襟敬惮时唐令则亦为左庶子太子

昵狎之每令以弦歌教内人行本贵之曰庶子当匡

太子以正道何有嬖昵房帷之间哉令则甚惭而不

能改时沛国刘臻平原明克让魏郡陆爽并以文学

为太子所亲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卿等

正解读书耳时左卫率长史夏侯福为太子所昵常

于阁内与太子戏福大笑声闻于外行本时在阁下

闻之待其出行本数之曰殿下宽容赐汝颜色汝何

物小人敢为慢因付执法者治之数日太子为福

致请乃释之太子常得良马令福乘而观之太子甚

悦因欲令行本复乘之行本不从正色而进曰至尊

置臣于庶子之位者欲令辅导殿下以正道非为殿

下作弄臣也太子惭而止复以本官领大兴令权贵

惮其方直无敢至门者由是请托路绝法令清吏

民怀之未几卒官上甚伤惜之及太子废上曰嗟乎

若使刘行本在勇当不及于此无子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

    如果一段爱情从一开始就知道它结束的日期,那爱的一路会是什么样子?《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就讲述了这样一个盛开在大学校园里,倒数计时的爱情故事。小说以男女主人公何乐、桃子之间一段纯真纯美的校园恋情为主线,真实再现了温馨浪漫、精彩纷呈的大学校园生活。以极其幽默谐趣的笔调、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室友、老师、恋人、学长、校工等等校园角色的众生相,他们的喜怒哀乐、欢笑眼泪、梦想激情……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前汉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前汉演义(下)

    《前汉演义》记述的朝代包括秦和西汉,从秦王嬴政出身讲起,到西汉政权被王莽篡夺为止,共两个半世纪。书中较细地描述了秦朝暴政、楚汉相争、汉武帝开疆拓土,也揶揄了妄想成仙的秦皇汉武,揭露了王莽的阴险狡诈。《前汉演义》较好地描绘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初期的面貌。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老郎官犯颜救魏尚 贤丞相当面劾邓通”到“第一百回 窃国权王莽弑帝 投御玺元后覆宗”的历史。从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到七国之乱,从汉武时期对匈奴的追亡逐北到张骞通西域,从昭君出塞到西汉后期外戚掌权,直到王莽篡朝等的历史一一铺陈开来……
  • 陕北爱情故事

    陕北爱情故事

    陕北黄土高原上,十八岁的女孩俞静,在退了父母介绍的婚姻之后,离开了小山村,来到了城市,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和拼搏……
  • 神医娘子手下留针

    神医娘子手下留针

    陈梦恬穿到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夫家。小夫君他腰细腿长,貌美如花,是个翩翩少年郎,老天待她不薄!身为养媳的陈梦恬,撸起袖子带领全家脱贫致富。当她走上人生巅峰,成为大皇商,乃至倾世神医时发现一件惊人的事。她夫君竟是日后权倾朝野,就连帝王都要礼让三分的权臣!他把她宠到骨子里,退无可退,一颗心都乱了。时光荏苒,你依然是我年少的欢喜。——一手金针,天下无双,生死人肉白骨,却无人得知她医毒双绝。鬼手圣医现世,众人皆俯首。【甜宠文,男强女强,双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虚静令

    虚静令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百姓遭殃。周天子姬瑜给世外高人惊鸿颁发了一块特赦令牌——虚静令。持虚静令者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代表周天子的意旨,官府不予追究责任。惊鸿作为第一代虚静令的持有者,在仙逝前给虚静令赋予了与神仙界沟通的法力。从此,虚静令不仅代表周天子的意旨,还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够得到神仙的帮助。虚静令开始于周定王姬瑜,结束于周灵王姬泄心,存在31年,历经四代传人。四代传人分别是惊鸿、定简灵、苦根和妙云。四代传人皆是苦出身,却凭借修炼火把功和通过虚静令得到神仙的帮助而无敌于天下。每代虚静令传人皆秉承“尊王攘夷”、“行侠仗义,拯救生灵”的宗旨,在江湖上惩恶扬善,维护周天子权威和华夏统一,救民于水火之中。他们粉碎了企图分裂华夏的“失禾集团”,击败了专搞仇杀的“子非集团”,瓦解了仇视周室找他们复仇的“狄浑集团”,平熄了许多江湖恩怨,为树立周王室威信和天下太平做出了贡献。每代虚静令传人都在坚持修炼火把功达到钻石十二级以上的情况下到仙界继续修行去了。
  • 奴家不是祸水

    奴家不是祸水

    他狠狠道:“叶安然,你这辈子都休想离开瑞安王府,你记住,就是死了你的墓碑上也要刻着瑞安王妃。”很久以后,当他们再一次巅峰对决,身份却已俨然不同。她头戴九凤金冠对他魅惑一笑:“王爷别来无恙。”他脸色阴沉不得不低声行礼:“皇后娘娘吉祥。”
  •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系于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没有无法保障的安全,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毒猪油事件,“口水油”沸腾鱼 ,陈化粮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这些事件让人胆战心惊,举国上下人人自危。安全的隐患随时都像凶残的野兽张着血盆大口,盯着我们麻痹的神经,脆弱的肉体。人命关天,国运所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 帝途传

    帝途传

    一位少年因神秘之物从而流落世界,在这个世界终将踏上血与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