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4000000004

第4章 名臣列传(1)

李纲

按唐书本传纲字文纪观州蓨人少慷慨尚风节始

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

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挠辞及宪诛露

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事隋为

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

歌武媚娘曲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

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

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

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

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

曰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以汝为洗马何不择人

纲曰臣非东宫得言者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时

杨素苏威用事纲据正不诡迎随素等多憾会大将

军刘方讨林邑素言林邑多珍赀非纲不可任遂署

行军司马方揣素指数危辱之几殆军还不得调稍

除齐王府司马复诏出南海应接林邑久不召乃身

入奏威劾纲擅去所部以属吏会赦免屏居鄠大业

末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高祖平京师纲上谒授丞

相府司录参军封新昌县公领选举受禅拜礼部尚

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

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腾状显言王坐免俄而复留

下危惴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

帝怒谓纲曰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

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

计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事王浅有

阙必诤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何加

罪乎翼日帝悟引纲升御榻劳曰卿不言我几滥罚

于是释歆然犹贷诞也帝以舞工安叱奴为散骑常

侍纲谏曰周家均工乐胥不得预士伍虽复妙如师

襄才如子野皆继世不易业故魏武使祢衡击鼓衡

先解朝衣曰不敢以先王法服为伶人衣齐高纬封

曹妙达为王以安马驹开府有国家者可为鉴戒今

新造天下开太平之基功臣赏未及遍高才犹伏草

茅而先令舞胡鸣玉曳组位五品趋丹墀殆非创业

垂统诒子孙之道也帝不纳纲在东宫太子建成尤

加礼尝游温汤纲疾不从有进鱼者太子使脍之唐

俭赵元楷自言其能太子曰操刀脍鲤和鼎味公等

善之若弼谐审谕固属纲矣遣使赐绢二百匹后太

子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

骂曰卿为潘仁长史而羞朕尚书耶纲顿首曰潘仁

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

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

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

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纲上书

太子曰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日

殿下饮酒过量非养生之道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

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惎间太子览书不怿

所为益纵纲悒悒不自赖固请老优诏解尚书帝以

纲隋名臣手敕未尝名贞观四年复为少师以足疾

赐步舆听乘至合问以政事诣东宫太子承干为拜

每听政必诏纲与房元龄王珪侍坐尝言曰托六尺

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为难纲以为易故发言陈事

毅然不可夺及疾而遣元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

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太子为立碑初齐王

宪女嫠居纲厚恤之及卒女被发号哭如丧其亲然

纲在隋宦不进筮之得鼎筮人曰君当为卿辅然待

易姓乃如志仕不知退折足为败故纲虽显于唐数

称疾辞位云孙安仁安静安仁永徽中为太子左庶

子太子忠废还邸寮属奔散独安仁泣拜而去终桓

州刺史安静天授中为右卫将军武氏革命群臣皆

劝进安静独无所请及收系狱来俊臣问状安静曰

正以我唐旧臣杀之可也若诘其状吾谁欺俊臣诬

杀之会昌中录忠臣后访子孙已绝乃赠安静太子

少师自纲五世同居安仁安静复以义烈闻世称李

氏不衰

于志宁

按唐书本传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曾祖谨有功

于周为太师燕国公父宣道仕隋至内史舍人大业

末志宁调冠氏县长山东盗起弃官归高祖入关率

群从迎谒长春宫诏授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与

殷开山参谋议薛仁杲平识褚亮于囚虏中迁天策

府中郎文学馆学士引亮与同列贞观三年为中书

侍郎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

志宁品第四帝悟特诏预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

庶子黎阳县公是时议立七庙群臣请以凉武昭王

为始祖志宁以凉非王业所因独建议违之帝诏功

臣世袭刺史志宁奏古今异时慕虚名遗实患非久

安计帝皆从之尝谓志宁曰古者太子既生士负之

即置辅弼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

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勉之

官赏可不次得也太子承干数有过恶志宁欲救止

之上谏苑以讽帝见大悦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俄

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

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

约卿强起为我卒辅导之志宁乃就职时太子以农

时造曲室累月不止又好音乐过度志宁囗以为今

东宫乃隋所营当时号为侈丽岂容复事磨砻彩饰

于其间丁匠官奴皆犯法亡命钳凿槌杵往来出入

监门宿卫直长千牛不得苛问牙爪在外囗役在内

其可无忧乎又宫中数闻鼓声太乐伎儿辄留不出

往年口敕丁宁殿下可不思之太子不纳而左右多

任宦官志宁复谏曰奄官者体非全气专柔便佞托

亲近为威权假出纳为祸福故伊戾败宋易牙乱齐

赵高亡秦张让倾汉近高齐任邓长颙为侍中陈德

信为开府内预宴私外干朝政齐卒颠覆今殿下左

右前后皆用寺人轻忽高班陵轹贵仕品命失序经

纪不立行路之人咸以为怪太子益不悦东宫仆御

旧得番休而太子不听又私引突厥与相狎比志宁

怀不能言上疏极言曰窃见仆寺司驭爰及兽医自

春迄夏不得番息或家有慈亲以阙温清或室有幼

弱以亏抚养殆非恕爱之意又突厥达哥支等人状

野心不可以礼教期不可以仁信待狎而近之无益

令望有损盛德况引内阁中使常亲近人皆震骇而

殿下独安此乎太子大怒遣张师政纥十承基往刺

之二人者入其第见志宁憔然在苫块中不忍杀乃

去太子败帝知状谓曰闻公数谏承干不听公故至

此是时宫臣皆罪废独志宁蒙劳勉晋王为皇太子

复拜左庶子迁侍中加光禄大夫进封燕国公监修

国史永徽二年洛阳人李弘泰诬告太尉长孙无忌

反有诏不待时斩之志宁以为方春少阳用事不宜

行刑且诬谋非本恶逆请依律待秋分乃决从之衡

山公主既公除将下嫁长孙氏志宁以为礼女十五

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固知遇丧须终三

年春秋鲁庄公如齐纳币母丧未再囗而图婚二家

不讥以其失礼明也今议者云公除从吉此汉文创

制为天下百姓耳公主身服斩衰服可以例除情不

可以例改心丧成婚非人情所忍于是诏公主待服

除乃婚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顷之兼太

子少师四年陨石十八于冯翊高宗问曰此何祥也

朕欲悔往修来以自戒若何志宁对春秋陨石于宋

五内史过曰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物固有自然

非一系人事虽然陛下无灾而戒不害为福也俄迁

太傅尝与右仆射张行成中书令高季辅俱赐田志

宁奏臣家自周魏来世居关中赀业不坠今行成季

辅始营产土愿以臣有余赐不足者帝嘉之分其田

以与二人显庆四年以老乞骸骨诏解仆射更拜太

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王皇后之废长孙无忌

褚遂良固争不见从志宁不敢言武后以其不右己

衔之后因杀无忌坐免官出为营州刺史改华州听

致仕卒年七十八赠幽州都督谥曰定后追复左光

禄大夫太子太师志宁爱宾客乐引后进然多嫌畏

不能有所荐达也为士议所少凡格式律令礼典皆

与论撰赏赐以巨万初志宁与司空李绩修定本草

并图合五十四篇帝曰本草尚矣今复修之何所异

耶对曰昔陶弘景以神农经合杂家别录注詺之曰

江南偏方不周晓药名往往纰缪四百余物今考正

之又增后世所用百余物此以为异帝曰本草别录

何为而二对曰班固唯记黄帝内外经不载本草至

齐七录乃称之世谓神农氏尝药以拯含气而黄帝

以前文字不传以识相付至桐雷乃载篇册然所载

郡县多在汉时疑张仲景华佗窜记其语别录者魏

晋以来吴普李当之所记其言华叶形色佐使相须

附经为说故弘景合而录之帝曰善其书遂大行

蒋俨

按唐书本传俨常州义兴人擢明经第为右屯卫兵

曹参军太宗将伐高丽募为使者人皆惮行俨奋曰

以天子雄武四裔畏威蕞尔国敢图王人有如不幸

固吾死所也遂请行为莫离支所囚以兵胁之不屈

内窟室中高丽平乃得归帝奇其节授朝散大夫为

幽州司马刘祥道以巡察使到部表最状擢会州刺

史再迁殿中少监数陈时政病利高宗辄优纳进蒲

州刺史户产充伙诉犴积年不平前刺史踵以罪去

俨至发隐禁奸号良二千石永隆二年以老致仕未

几复召为太仆卿以父讳辞官徙太子右卫副率中

宗在东宫俨数争过失不见用自以总调护不应谏

于是田游岩兴处士为洗马太子所尊礼俨诒书责

之曰太子年鼎盛圣道有所未尽足下受调护之寄

居责言之地唯唯悠悠不出一谈向使不飧王粟仆

何敢议今禄及亲矣尚何酬塞游岩愧不能答俨寻

徙右卫大将军封义兴县子以太子詹事致仕卒年

七十八中宗立以旧恩赠礼部尚书

姚班

按唐书姚思廉传思廉孙弟班笃学有立志擢

明经历六州刺史政皆有绩数被赐累封宣城郡

公迁太子詹事兼左庶子时节愍太子稍失道班凡

四上书谏其一曰臣闻贾谊称选天下端士使与太

子居处出入故太子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

后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不能无正习与不正人

居不能无不正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太子正天

下定矣伏见内置作坊诸工伎得入宫闱之内禁卫

之所或言语内出或事状外通小人无知因为诈伪

有点盛德臣望悉出宫内造作付所司其二曰汉文

帝身弋绨足革舄齐高帝阑槛用铜者皆易以铁经

侯带玉具剑环佩以过魏太子太子不视经侯曰魏

国亦有宝乎太子曰主信臣忠魏之宝也经侯委剑

佩去杜门不出夫圣贤以素为贵皇王以非薄为

德惟殿下留心恭俭损省玩好以训天下其三曰前

世东宫门合往来皆有簿籍殿下时有所须唯门司

宣令奸伪乘之因缘增损近吕升之乃代署宣敕赖

殿下纠发其奸以后墨令及覆事并请内印画署冀

免诈缪其四曰圣人不专其德贤智必有所师今司

经无学士供奉无侍读宜视缮时奏请其人俾奉讲

劝夫经所以立行修身史所以谙识成败斯急务也

太子虽称善不能用其言及败索宫中得班谏书中

宗嘉叹时宫臣皆得罪独班擢右散骑常侍迁秘书

监睿宗立拜户部尚书所历定州刺史尚书官皆与

相继云卒年七十四始曾祖察常撰汉书训纂而

后之注汉书者多窃取其义为己说班着绍训以发

明旧义云

崔神庆

按唐书崔义元传义元子神基长寿中为司宾卿同

凤阁鸾台平章事为酷吏所构流岭南中宗初稍用

为大理卿弟神庆举明经武后时累迁莱州刺史入

朝待制亿岁殿奏事称旨后以历官有佳政且其父

于己有功擢拜并州长史谓曰并州朕乡里宿兵多

前长史皆尚书为之今授卿宜知所以委重者乃亲

为按行图谋日而遣神庆始至有诏改钱币法州县

布下俄而物价踊昂百贾惊扰神庆质其非于朝果

豪猾妄为之后喜下制美初州隔汾为东西二城

神庆跨水联堞合而一之省防御兵岁数千神基既

下狱驰赴都告变得召见后出具狱示之神庆为申

理得减死然用是贬歙州司马长安中累转礼部侍

郎数上疏陈时政转太子右庶子封魏县子是时突

厥使者入见皇太子应朝有司移文东宫召太子神

庆谏曰五品以上佩龟者盖防征召之诈内出龟以

合之况太子乎古者召太子用玉契此诚重慎防萌

之意不可不察凡虑事于未萌之前故长无悔吝之

咎今太子与陛下异宫非朝朔望而别唤者请降墨

敕玉契诏可寻诏与詹事祝钦明更日侍读东宫历

司刑卿劾张昌宗狱颇阔略不尽神龙初昌宗伏诛

坐流钦州卒五王得罪缘昌宗被流者皆诏原雪赠

神庆幽州都督

范冲

按宋史本传冲字元长登绍圣进士第高宗即位召

为虞部员外郎俄出为两淮转运副使绍兴中隆佑

皇后诞日上置酒宫中从容语及前朝事后曰吾老

矣有所怀为官家言之吾逮事宣仁圣烈皇后聪明

母仪古今未见其比曩因奸臣诬谤有玷圣德建炎

初虽下诏辨明而史录未经删定无以传信后世而

慰在天之灵也上悚然亟诏重修神哲两朝实录召

冲为宗正少卿兼直史馆冲父祖禹元佑中尝修神

宗实录尽书王安石之过以明神宗之圣其后安石

囗蔡卞恶之祖禹坐谪死岭表至是复以命冲上谓

之曰两朝大典皆为奸臣所坏故以属卿冲因论熙

宁创置元佑复古绍圣以降弛张不一本末先后各

有所因又极言王安石变法度之非蔡京误国之罪

上嘉纳之选起居郎俄开讲筵升兼侍读上雅好左

氏春秋命冲与朱震专讲冲敷衍经旨因以规讽上

未尝不称善会皇子建国公瑗出就傅首命冲以徽

猷阁待制提举建隆观为资善堂翊善而朱震兼赞

读诏曰朕为宗庙社稷大计不敢私于一身选于属

籍得艺祖七世孙鞠之宫中兹择刚辰出就外傅宜

有端良之士以充辅导之官博观在廷无以易汝冲

德行才学为时正人乃祖发议嘉佑之初乃父纳忠

元佑之际敷求是似尚有典刑顾资善之开史馆经

筵姑仍厥旧朕方求多闻之益尔实兼数器之长施

及童蒙绰有余裕蔽自朕志宜即安之时张浚在长

沙亦荐冲震可备训导冲震皆一时名德老成极天

下之选上命建公国见翌善赞读皆纳拜俄迁翰林

学士兼侍读冲力辞改翰林侍读学士用其父故事

也寻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卒年七十五冲之修神

宗实录也为考异一书明示去取旧文以墨书删去

者以黄书新修者以朱书世号朱墨书及修哲宗实

录别为一书名辨诬录冲性好义乐善司马光家属

皆依冲所冲抚育之为光编类记闻十卷奏御请以

光之族曾孙宗召主光祀又尝荐尹焞自代云

杨万里

按宋史本传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为尚左郎官

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

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

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

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

擢用之历迁秘书少监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

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

太子书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履危机悔之何及

与其悔之而无及孰若辞之而不居愿陛下三辞五

辞而必不居也太子悚然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

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

戴溪

按宋史本传溪字肖望永嘉人也少有文名淳五

年为别头省试第一监潭州南岳庙绍初主管吏

部架阁文字除太学录兼实录院检讨官正录兼史

职自溪始升博士奏两淮当立农官若汉稻田使者

括闲田谕民主出财客出力主客均利以为救农之

策除庆元府通判未行改宗正簿累官兵部郎官开

禧时师溃于符离溪因奏沿边忠义人湖南北盐商

皆当区画以销后患会和议成知枢密院事张岩督

师京口除授参议军事数月召为资善堂说书由礼

部郎中凡六转为太子詹事兼秘书监景献太子命

溪讲中庸大学溪辞以讲读非詹事职惧侵官太子

曰讲退便服说书非公礼毋嫌也复命类易诗书春

秋论语孟子资治通鉴各为说以进权工部尚书除

华文阁学士嘉定八年以宣奉大夫龙图阁学士致

仕卒赠特进端明殿学士理宗绍定间赐谥文端溪

久于宫僚以微婉受知春官然历朝建明多务秘密

或议其殊乏骨鲠云

张用直

按金史本传用直临潢人少以学行称辽王宗干闻

之延置门下海陵与其兄充皆从之学天眷二年以

教宗子赐进士及第除礼部郎中皇统四年为宣徽

判官历横海军节度副使改宁州刺史海陵即位召

为签书徽政院事太常卿太子詹事海陵尝谓用直

曰朕虽不能博通经史亦粗有所闻皆卿平昔辅导

之力太子方就学宜善道之朕父子并受卿学亦儒

者之荣也为贺宋国正旦使卒于汴海陵深悼惜之

遣使迎护其丧官给道途费丧至亲临奠赐钱千万

其养子始七岁特授武义将军

王恂

按元史本传恂字敬甫中山唐县人父良金末为中

山府掾时民遭乱后多以诖误系狱良前后所活数

百人已而弃去吏业潜心伊洛之学及天文律历无

不精究年九十二卒恂性颖悟生三岁家人示以书

帙辄识风丁二字母刘氏授以千字文再过目即成

诵六岁就学十三学九数辄造其极岁己酉太保刘

秉忠北上途经中山见而奇之及南还从秉忠学于

磁之紫金山癸丑秉忠荐之世祖召见于六盘山命

辅导裕宗为太子伴读中统二年擢太子赞善时年

二十八三年裕宗封燕王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

敕两府大臣凡有咨囗必令王恂与闻初中书左丞

许衡集唐虞以来嘉言善政为书以进世祖尝令恂

讲解且命太子受业焉又诏恂于太子起居饮食慎

为调护非所宜接之人勿令得侍左右恂言太子天

下本付托至重当延名德与之居处况兼领中书枢

密之政诏条所当遍览庶务亦当屡省官吏以罪免

者毋使更进军官害人改用之际尤不可非其人民

至愚而神变乱之余吾不之疑则反复化为忠厚帝

深然之恂早以算术名裕宗常问焉恂曰算数六艺

之一定国家安人民乃大事也每侍左右必发明三

纲五常为学之道及历代治忽兴亡之所以然又以

辽金之事近接耳目者区别其善恶论着其得失上

之裕宗问以心之所守恂曰许衡尝言人心如印板

惟板本不差则虽摹千万纸皆不差本既差则摹之

于纸无不差者裕宗深然之诏择勋戚子弟使学于

恂师道卓然及恂从裕宗抚军称海乃以诸生属之

许衡及衡告老而去复命恂领国子祭酒国学之制

实始于此帝以国朝承用金大明历岁久浸疏欲厘

正之知恂精于算术遂以命之恂荐许衡能明历之

理诏驲召赴阙命领改历事官属悉听恂辟置恂与

衡及杨恭懿郭守敬等遍考历书四十余家昼夜测

验创立新法参以古制推算极为精密详在守敬传

十六年授嘉议大夫太史令十七年历成赐名授时

历以其年冬颁行天下十八年居父丧哀毁日饮勺

水帝遣内侍慰谕之未几卒年四十七初恂病裕宗

屡遣医诊治及葬赙钞二千贯后帝思定历之功以

钞五千贯赐其家延佑二年赠推忠守正功臣光禄

大夫司徒上柱国定国公谥文肃子宽宾并从许衡

游得星历之传于家学裕宗尝召见语之曰汝父起

于书生贫无赀蓄今赐汝钞五千贯用尽可复以闻

恩恤之厚如此宽由保章正历兵部郎中知蠡州宾

由保章副累迁秘书监

宋道

按元史本传道字道弘潞州长子人金兵部员外郎

元吉之孙道善记诵年十七避地襄阳已而北归屏

居河内者十有五年赵璧经略河南闻其名礼聘之

中统三年擢翰林修撰李畔璧行中书省事于济

南至元五年大兵守襄阳璧行元帅府事道皆从焉

军事多所咨访六年高丽权臣林衍废其国王而立

其弟温诏遣国王头辇哥暨璧将兵讨之以道为行

省员外郎持诏徙江华岛居民于平壤复命慰劳良

厚仍赐衣段授河南路总管府判官不赴十三年入

为太常少卿属省官制行兼领籍田署事十六年太

子以耆德召见应对详雅大惬睿旨自是数蒙召问

侍讲经幄开谕为多十八年除秘书监十九年江西

分地当署郡邑守令皆命道铨举二十年初立詹事

院首命道为太子宾客每燕见优赐容接多所锡赉

二十三年卒有秬山集十卷行于世

王倚

按元史本传倚字辅臣其先东莱人也父永福金末

避地徙燕为宛平着姓富雄闾里倚为人孝友乐易

重然诺与人交不苟合读书务躬行不专事章句世

祖选良家子入侍东宫时倚年弱冠在众中仪观独

伟太保刘秉忠深器重之即以充选倚服勤守恪遂

见信任有诏皇太子裁决天下事凡时政所急民瘼

所系倚知无不言是时官职未备而汤沐分邑地广

事繁当有统属乃拜倚工部尚书行本位下随路民

匠都总管至元二十一年诏立东宫官属以倚为家

丞又置储用司掌货币出纳令倚兼之后以疾辞职

仍给太子家丞禄以优养之倚上言不事事而苟窃

禄食臣心诚所未安不许力辞再四方许之二十六

年皇孙出镇怀孟帝为选老成练达旧臣护之乃以

属倚陛辞帝目之良久谓侍臣曰倚修洁人也左右

皇孙得人矣及行营幕所在军政肃然未几召还二

十八年授礼部尚书以疾辞明年卒年五十三赠正

议大夫礼部尚书追封太原郡侯谥忠肃子二人鹏

异样总管府总管

曲枢

按元史本传曲枢西土人曾祖达不台祖阿达台父

质理花台世赠功臣追封王爵曲枢七岁失怙恃既

壮沈密静专为徽仁裕圣皇太后宫臣仁宗幼时以

曲枢可任保傅左右拥翼曲枢入则佐视食饮出则

抱负游衍鞠躬尽力夙夜匪懈大德三年武宗总戎

北边九年谗人乱国仁宗侍皇太后之国于怀未几

复之云中连年奔走不暇曲枢栉风沐雨跋涉艰险

无倦色成宗崩仁宗奉太后入朝歼奸党迎武宗即

皇帝位仁宗为皇太子天下以安拜曲枢荣禄大夫

平章政事行大司农未几进光禄大夫领詹事院事

加特进封应国公至大元年拜开府仪同三司太子

詹事平章军国重事上柱国依前大司农应国公进

太子太保领典医监事四年授太保录军国重事集

贤大学士兼大司农领崇祥院司天台事官爵勋封

如故后以病薨于位子二人

金问

按明外史本传问字公素吴人兄声好古嗜学问幼

事之如严师家无书辗转借乞遂博洽经史声病热

得螺蚌可疗方严寒问解衣循河得百枚以进病良

已永乐初以善书进授司经局正字仁宗在东宫喜

问书得侍左右成祖北征归入汉赵二王谮求宫僚

罪过遂系问与黄淮杨溥等行在狱三人相得甚尝

各持一经讲论狱吏曰此何地公等乃读书自喜乎

问笑不应或馈遗之苟非义必谢去如是者十年仁

宗即位乃出之淮溥相继入内阁问待诏思善门寻

授翰林修撰每论时政多见采纳正统间累官礼部

右侍郎子汝进太仆丞

周述

孟简

按明外史曾棨传周述字崇述吉水人永乐二年与

从弟孟简囗举进士及第帝手题二人策奖赏之囗

授翰林编修读书文渊阁述尝扈北巡累进左春坊

谕德仁宗即位命从皇太子谒陵南京召至榻前问

所以匡弼储君者对称旨宣宗时进左庶子正统初

卒官孟简在翰林二十年始迁詹事府丞出为襄王

长史有言宜留备顾问者帝曰辅朕弟尤胜于辅朕

也述温厚简静未尝疾言遽色文章雅赡孟简谦退

不伐平生无睚囗于人并为世所重云

刘曰宁

按明外史王图传曰宁字幼安南昌人万历十七年

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右中允直皇长子讲幄时册

立未举外议纷纭曰宁旁慰曲喻依于仁孝光宗心

识之矿使四出曰宁发愤上疏陈六疑四患极言税

监李道王朝诸不法状疏入留中以母病归起右谕

德掌南京翰林院就迁国子祭酒奉母归吏进赢金

数千曰例也曰宁曰此岂朝廷例耶峻却之寻起少

詹事母丧不赴服阕召为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

道卒赠礼部尚书天启初追谥文简

公鼐

按明外史本传鼐字孝与蒙阴人曾祖奎跻湖广副

使父家臣翰林编修鼐举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改庶

吉士授编修屡迁左谕德为东宫讲官进左庶子引

疾归光宗立召拜祭酒还朝帝已晏驾熹宗进鼐詹

事乃上疏曰近闻南北臣僚论先帝升遐一事迹涉

怪异语多隐藏恐因委巷之讹传流为湘山之稗说

臣窃痛焉皇祖在昔原无立爱之心祇因大典迟回

于是缴还册立之后有三王囗封之事忧危竑议之

后有国本攸关之事迨刘之邪谋张差之梃击而

逆乱极矣向非天地照临祖宗垂庇祸可胜言哉臣

尝备员宫僚目睹狂谋孔炽以归向东宫者为小人

不向东宫者为君子尽除朝士之清流阴剪元良之

羽翼批根引蔓干纪乱常至今追想犹为寒心夫臣

子爱君存其真不存其伪今实录纂修在即请将光

宗事迹别为一录凡一月间明纶善政固大书特书

其有闻见异词及宫闱委曲之妙用亦皆直笔指陈

勒成信史臣虽不肖窃敢任之疏入不许天启元年

鼐以纪元甫及半载言官获谴者至十余人上疏切

谏并规讽辅臣忤旨谯责寻迁礼部右侍郎协理詹

事府充实录副总裁鼐好学博闻磊落有器识见魏

忠贤乱政引疾归初廷议李三才起用不决鼐扬言

曰今封疆倚重者多远道未至三才略素优家近

辇毂可朝发夕至也侍郎邹元标趣使尽言以言路

相持而止后御史叶有声追论鼐与三才为姻徇私

妄荐遂落职闲住未几卒崇祯初复官赐恤谥文介

同类推荐
  • 珥笔肯綮

    珥笔肯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楹联丛话全编

    楹联丛话全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杂俎

    五杂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helley

    Shel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丹正宗

    金丹正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蜜糖时光满满爱

    蜜糖时光满满爱

    女大三抱金砖徐婼晚,徐家长女,果敢总攻。凤离肃,凤家次子,腹黑总攻。狭路相逢勇者胜,遇了心上人智障250这是一部轻松且爆笑的文。
  • 快穿:野性南浔

    快穿:野性南浔

    南浔是一个可悲的坏人穿梭在各个世界里,可以爱着任何人,却也可以抛弃任何人。“你确定你做的都是人做的事???你搞疯男主,黑化女主是啥意思?下个世界是准备毁灭世界?”某系统一直觉得自己是系统界的高冷boy,知道遇到了这个歌天杀的宿主,当初它不是因为这货看着清清冷冷贼乖的样子才选择她的吗,谁能告诉它眼前这个歌嚣张至极还一点不自知的女人是谁??“我考虑一下。”眉眼如画,红唇微启,她是南浔。“我不在乎你到底是什么人,只要你愿意留在我身边。”“我爱的只是现在的你,也只会是现在的你。”“你根本就没有心,你不配说爱字。”“我好想杀了你,这样就可以陪我永远陪着我了。”(本文,高洁党别入坑,男主没确定,女主不存在从一而终,三观也不是很正(作者本人正啊,文文女主不正而已))
  • 何而安

    何而安

    一壶酒,一条路,一段往事流云。所有的悲欢离合最后不过赋予说书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魔之恋三世情缘

    神魔之恋三世情缘

    三世情缘。她为此付出多少真心,付出了多少努力,一世情缘的短暂,二是情缘的没有结局,第三世当她知道一切,她道这一世我要让四海八方为我们做见证,沧海岁月做陪伴。他前两世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去爱,都在默默陪伴,都在默默的付出,这一世他想要让她知道,只许一人一偏爱,愿尽余生以慷慨。而有一人,他用行动来证明,三生有幸遇见你,纵使悲凉也是情。
  • 胡适人生智慧书

    胡适人生智慧书

    胡适先生说:“人生就算是做梦,也要做一个像样子的梦。”纵然人生飘忽如梦境,也要把生命每一个过程细细描绘。有梦的人生才是精形的人生,有追求的人才是参透了生命真意的人。
  • 抢来的娘娘(已完)

    抢来的娘娘(已完)

    天,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天理了,光天化日之下居然被人给抢了,而且那个家伙居然是当今皇上,这可真是有冤没处伸。等等,他要干什么……—————————————————————————她,一个无忧无虑的千金小姐,一朝被人抢,身陷宫闱,从此而后爱恨情仇应接而来,她想逃,想躲,却总也忘不了他;他,鸣凤国的皇上,活在痛苦与回忆中的男人,只想在偌大的皇宫中寻得一知己,可是竟连这微末的要求都不可得;——————————————————————————王朝变迁的恩怨纠结,爱恨情仇的回环往复,错乱的情缘,三生的眷恋;任由世事纷纭缭绕,我自忠君心不改;……在那雪谷的最深处,所有的梦幻都凝聚在了他的脸上,她的心一下子空明了许多,那往日的繁华、尘嚣竟是不再萦绕于心而无法驱逐,这一刻,他是她的。——————————————————————————更新时间:
  • 超神学院葛彦爱情

    超神学院葛彦爱情

    整本书的故事线是在了天使星云与地球、恶魔一起把华烨给打败了以后,整个宇宙“暂时”处于和平的这样一个背景里。在书里,雄兵连的成员们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归属,几乎全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葛彦也如我们大家所愿地相爱了;而凉薇俩人也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本书主线剧情终究是以“葛彦”为基础;反正啊,我总结出来的葛彦生活简单点来说就仨字——甜甜甜(黑粉勿进,本书不带节奏不引战,我是雄兵粉,不是《雄兵连》某位动漫角色的粉丝,对于动漫角色我都是一视同仁,不站队)!
  • 闵为浮芝

    闵为浮芝

    传闻中睡莲花神浮芝的眼睛里藏着整个夏天,这是大自然赐予她最完美的礼物。可谁知与她对立的闵拥有的是一张女人都为其倾倒的脸。你说你一男的要这么好看的脸干嘛?与其交心后被抛弃,还不如一开始就孤身一人,直到遇见那个纯净完美的她,他愿为她放弃一切。
  • “昏”前婚后

    “昏”前婚后

    【这是一个掰直弯男的故事】她说:“我不想再沉沦下去了。”他说:“不行,我已经为你沉沦下去了,又怎么能放手让你离开?”她说:“嫁你是我始料未及的。幸福来得太突然,让我觉得太虚幻。”他说:“嫁我是你一生的赌注,我怎么舍得让你输?以我之姓,冠你之名。顾太太,你是我老婆,你要的幸福,在你老公我的手里!”【本文过程不平淡,结局很完美!宠虐结合是王道!】1.温馨片段:“我刚才看你疼,下意识的想去含你舌上的烫伤处,待我反应过来时,才发现对象不对。”顾宇笑着说。“还好你及时醒悟,不然可得对我负责了。”颜悦挑眉道。“好,宝贝儿,我负责,荣幸之至,只要你同意,咱们现在就去民政局如何?”他一脸阴谋得逞。2.表白片段:“你爱我么?”“爱,要怎么才能相信?我几时不爱你呢?把心掏出来如果有用,你就掏吧!那一定是鲜红的,为你跳动的。”他无奈,这女人怎么就不信?“如果杀人不偿命,我就动手了!”她撇嘴。“那么恨我吗?”“恨过!却因为爱过!”“那么现在把曾经的恨换成爱吧!我们该是相爱的。”他搂着她说。*推荐我的旧文:《抢夫,多多益善!》《天黑“狼”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