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5700000032

第32章 梁启超谈教育:教育之成效在将来,不在当下(2)

孔子曾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无惧。”为了培养出“智仁勇”兼备的人才,梁启超认为,应该将教育进行分化,分为智力教育、情操教育和意志教育,而且这几种教育要按照孔子所说的去做,智力教育就是要为人解惑,情操教育就是要让人不忧虑,意志教育就是让人不害怕。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教人不惑呢?

在梁启超看来,这要从四方面入手,第一,从基础知识抓起,让人们打下深厚的知识功底;第二,从专业知识着手,让人们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第三,在作出判断的时候要果敢,培养人们当断即断的魄力;第四,要保持清醒头脑,以便做出最快反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困扰,究其根本,就是在为成败和得失而忧虑。而如何才能做到不忧呢?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现实,积极乐观地去处理遇到的烦心事,做到了这些,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加坦荡。

梁启超认为,要想做一个合格的人,那么首先要培养的不是他的智慧,也不是他的勇气,而是他的仁义,也就是德行。也就是说只有拥有了崇高的品质,才能去谈其他,不然一切只能是空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因为从小便受到这种教育,才逐渐成长为一代文学大家。

在欧阳修4岁时,他的父亲欧阳观便在官任上去世,母亲郑氏与年幼的欧阳修生活没有了着落,所以他们母子俩只能依靠母亲为他人拆洗换取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由于欧阳观生前为官清廉,因此其死后家里可谓是一贫如洗,连购买纸笔的钱都没有,所以郑氏只能用芦荻作笔,将沙滩抹平,在沙滩上教欧阳修认字。郑氏的这种教导,为欧阳修以后在文学界大放异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家里贫困,欧阳修买不起书,所以想看书只能去别人家借。随州城南的李家藏书颇丰,欧阳修便经常来找李家的孩子玩耍,等两人熟识之后,欧阳修便向李家借书拿回家看,此后,无论是大雪纷飞的寒冬,还是酷热难耐的盛夏,他从未间断过,借书看书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在看书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书中的一些有意义的内容,他就会拿出纸笔直接将文字抄录下来。

一天,他照常去李家玩耍,临走之前,他在李家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本六卷本韩愈的文集,看了一眼之后就沉迷其中。后经过主人允许,他便将这几卷文集带回家仔细阅读。这次的阅读,让欧阳修大开眼界,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读这些书。十分佩服地说,“此文只应天上有”,当时,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文章。但毕竟当时的欧阳修还尚属幼年,所以对韩愈的文章表达的意思有些吃不准,不过他完全被韩愈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文风所震撼。他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自宋朝以来,社会上关于文章的写作和研究仅限于讲文法,却没有什么实际内容的文章,这些内容没有任何有益之处,甚至一直在误人子弟。也正是在韩愈文学思想的启示下,一个提倡韩愈文风,彻底清除当时文坛上坏风气的念头不可遏制地出现在欧阳修的脑海里。

欧阳修的父亲生前曾在地方做过掌管行政事务以及司法事务的底层官员。他十分注重百姓的生活问题,关心民间疾苦,因此他一直坚持着廉洁作风,受到了众多百姓的喜爱。后来,欧阳修做官以后,他母亲郑氏也不断地为他讲述他父亲为官的准则和一些事迹。郑氏告诫欧阳修,你父亲在担任地方司法官期间,总是在夜里处理案件,凡是与老百姓有关的案件,欧阳观在处理时总是十分细心,翻来覆去地去看相关案宗。但凡可以从轻发落的,他必然会从轻判处;对于某些不可以从轻发落的,则是十分痛惜,常常摇头叹息。郑氏还说:“你父亲为官,一向廉洁奉公,不掺杂任何私欲,同时他还喜欢拿出一部分财物去接济他人,他最喜欢的就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他的俸禄不多,但经常不让钱财产生剩余。他经常说,不要将钱看得太重,如若不然,必然会被钱财所累,生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因此,在其去世之后,没有为家里留下任何财产。

此外,她还告诫欧阳修,奉养父母不一定要为父母提供十分丰盛的物质,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孝心。自己虽然没有余财去帮助比自己还穷的人,但要保证自己心中长存仁义,这样才能端正自己的德行。郑氏还说:“我没有能力教你太多,你只要记住你父亲的话,记住他曾经教你的道理,我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母亲所说的每一话,都深深地印在了欧阳修的脑海中,并终其一生都没有忘记。

北宋景祐元年景祐三年(1036年),时任开封知府的范仲淹与当权宰相吕夷简斗争失败,最后被逐出京城。而当时的欧阳修与范仲淹几乎没有任何交情,得益于早年的父母教诲,他在目睹重臣蒙受不白之冤时,义愤填膺,上书为范仲淹鸣冤,并指责谏官高若讷忠奸不分,私心作祟,文过饰非。欧阳修还用,“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这种言辞激烈的文章,自然让高若讷等人大为恼火,因此,没过多久,欧阳修也遭到了对方的诬陷而被贬出京,担任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当时与欧阳修敌对的派系纷纷出言,让其马上离开京城,不得逗留,因此欧阳修只得匆匆上路。乘船之时,由于过于仓促,欧阳修险些淹死在湍急的河流中。

这个时候的欧阳修,心中十分忧虑,对仕途前景一片茫然。他的母亲郑氏,这位受尽磨难的女子,在看到儿子仕途不顺之后,表示支持儿子的义行,没有任何沮丧的情绪。母亲的理解和支持,无疑是在为欧阳修打气,让他坚持自己所做的一切,这无疑为欧阳修的重新振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欧阳修逐渐从被贬的心情中调整了过来,重新激起他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最后仁宗将其召回了京师,他也展开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这就是美好德行所展现出来的力量,在成长的道路上,端正的品行可以启迪智慧,激发人们潜在的力量,让自己为人处事的境界得到快速提升。只有具备了优秀品质,人们才可以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人生。

立志,更需养志

梁启超在《湖南实务学堂学约》中有这样一段话:“志既立,必养之使勿少衰。如吴王将复仇,使人日聒其侧,曰:‘而忘越人之杀而父乎’学者立志,亦当如此。其下手处,在时时提醒,念兹在兹。此又一端也。志既定之后,必求学问以敷之,否则皆成虚语,久之亦必堕落也。此又一端也。”这里讲的就是立志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立下志向之后,就应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在梁启超看来,“立世应以立志为尚”。人的学问和知识之所以会不断进步,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人们立下了或大或小的志向,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学习时就没有动力,就很难做出自己的学问。而志向明确的人,却往往可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因此,如果人们带着明确的志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必然会在做事的过程中,产生无尽的勇气及斗志,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磨难和阻碍都会被坚定的志向踏破,成为有志者磨练自身意志力的有效工具。但是,如果人们没有明确的志向,那么在做事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失败,就会出现畏惧之心,再也不敢向前走,这样只能一直失败下去,最终一事无成。

梁启超在教育中,十分重视立志问题,他经常从细节上引导孩子们立志。在与子女的相处过程中,他会在衣、食、住、行以及专业等方面的选择上入手,为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指导,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专业,从小树立起自己的伟大志向。他认为,只要足够细心,就可以帮助孩子在一些日常生活的琐碎事情中,挖掘出对他们自己有用的事物。

这一点在梁思成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梁启超在外游历期间,为远在家乡的梁思成寄来了《营造法式》一书。这本书为梁思成树立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它的出现,让梁思成将全副身心投入到建筑行业当中,之后在学校选择了建筑专业作为攻读的主要方向。

由此可见,立志很重要。但梁启超认为,立志虽然重要,但养志更重要。所谓养志,简单来讲,就是像越王勾践复仇一样,每天卧薪尝胆,时刻让随从提醒他,复仇才是自己的主要目标。为学也样如此,在树立了志向之后,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愿望。但是,如果一个人立志高远,而不去落实,不付诸努力,那么就永远是空想。

梁启超认为,养志还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知识的力量来明确志向,如若不然,志向就会变成没有依托的梦幻泡影,而没有清晰的方向的人要不了多久就会沉沦下去。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一定的知识修养之后,他所树立的志向才会变得清晰起来,对志向的坚持也会变得更加坚定。如果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就要努力做到这一点。

无论任何时代,确立志向,提出自己的理想,都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志向可以激发孩子们的进取心,让他们拥有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只要他们坚持下去就可以收获美满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志向和理想,指引其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而不是没有任何头绪地埋头乱撞。

众所周知,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其发动的震惊中外的“虎门硝烟”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嚣张气焰,维护了民族尊严。而他的人品、事业都离不开早年父母对他的悉心教导。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个对对联的高手,经常有很多人慕名前来向他讨教。一天,一位老先生听说林则徐的父亲对对联十分厉害,也来登门拜访。林则徐便问对方是谁,老先生自认自己还算有些名气,没想到林则徐竟然不认识他,这让他大为恼火。但是细想一下,毕竟对方还小,少不更事。不过这位老先生还是有意刁难了一下林则徐的父亲,他看到林则徐光着脚在追赶着小鸭子玩耍,于是便想出了一个上联: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宾日听后,开始思索下联,谁知这时林则徐脱口而出:鸡公有髻不梳头。老先生听到林则徐对的下联之后,大为赞叹,认为他对得十分工整。但仔细一想,觉得林则徐是在嘲笑他的外表,于是生气地走了。林宾日看到林则徐对的对联十分工整,于是兴奋地要带着林则徐去买好吃的,谁知林则徐说自己不想吃好吃的,而想去父亲的学堂读书。当时徐父觉得他太小,怕他跟不上其他人的学习进度,所以出言劝阻,但最后在林则徐的一再坚持下,终于同意让其在学堂试听。

第一次上课,由于学堂前面没有了位置,所以父亲只能将林则徐安排在后面。这就导致林则徐看不清楚也听不清楚,所以一直在左看右看的自言自语,其父看到之后认为林则徐学习不专心,因此便出了一题来考考他,题目就是解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林则徐解释不出来,他父亲很生气,认为林则徐的不用心听讲,所以才解释不出来。于是便说,如果你跟不上,就回去喂鸭子。

回到家中,林则徐的父亲看到他正在写字,但想到白天在学堂发生的事情,还是忍不住发火,对林则徐一顿训斥,说是如果他以后上课再不用心听讲,就罚他抄写唐诗。林则徐正在写字,旁边就有一只蚊子围着他飞,于是他就去抓蚊子,又被他父亲逮个正着。父亲又十分生气地将其训斥一番,这时,他母亲帮其说话,并且帮他赶走蚊子,让其用心学习。林则徐说自己要好好读书,将来好考取功名,谋得一官半职以奉养自己的双亲。而他的母亲却说,当官并不是为了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而是为了报效国家,为百姓谋福祉。母亲的叮嘱让林则徐铭记于心。

后来,林则徐开始认真学习,并不断取得进步。一次,林则徐的父亲为学生们展示岳飞当年在背后刺下的“精忠报国”四个字,林则徐看不到,就爬到了桌子上,他父亲认为他喜欢登高,于是决定明天带他去爬山。

第二天,林则徐的父亲带着他去爬鼓山,但是越向上越累,到了最后林则徐干脆坐在一个地方不走了,在被父亲训斥了一番后,他才坚持爬到了山顶。在山顶,面对眼前的壮丽河山,父亲决定考考他,于是便让他以山和海为题做一副对联,而且要将两个字分别用在山下两联中。林则徐略作思考后,做了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让林则徐的父亲大为赞叹。

正是在自己父母的悉心教导下,林则徐才树立了自己的志向,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并努力提升自己的学问,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什么说“百善勤为先”

梁启超在南京金陵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古人有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我却欲改窜着说:‘万恶惰为首,百善勤为先。’因为上帝创造了世人,并不是他开了面包铺,销售不了,给我们白吃的。世上无论何人,勤劳是他的本分,设使他不劳作而吃饭,便是抢劫侵占,一切虚伪嫉妒,种种罪恶,因此而起。但是历来宗教家和政治家,到底是奖励勤劳,还是奖励懒惰呢?释迦牟尼削发入山,四十九年苦行救世,每天只吃中饭,而教人不倦,他是勤劳可嘉的。”

同类推荐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
  • 菊与刀

    菊与刀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七夕

    七夕

    《 七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毓老师说大学

    毓老师说大学

    《毓老师说大学》是毓老师讲授这部经典的真实记录,真实地反映了毓老师依经解经的特色。《毓老师说大学》首揭“学大”、“学天”,毓老师认为,《大学》是大人之学、天学。学大,故成大人,学天才能则天,行为与天一样,故成“天人”。毓老师说,《大学》讲《春秋》之道,被认为是中国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之一,即谈政之书,是儒学众经之胆。毓老是说,《大学》讲“为政在人”,注重用事、经世,自人心讲到天下平。《大学》与《春秋》相表里,与《中庸》相表里。《大学》即佛经的《心经》,《中庸》即佛经的《金刚经》。学中国经典,应自《大学》与《中庸》入手。
  •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

    不可不知的美国常识

    美国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国度,不仅是世界上的强国,也常常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走进美国、了解美国,可以开阔视野和提高个人的认知,可以让每一位读者在短时间内认识美国。本书从签证移民、教育、留学、旅游、历史、文化等十一个方面,系统地介绍美国。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广泛收集美国的相关知识,然后精心遴选,书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点均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在全球化的今天,读这本书,最大的益处是帮助读者对美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大洋彼岸的国度不再神秘,为那些还未做好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及早认识美国的契机,同时为即将前往美国的人们提供更可靠的行动指南。
热门推荐
  • 文娱帝国

    文娱帝国

    他是燕子坞里走出的慕容复,也是真君殿里殚精竭虑的二郎神,而媒体则是喜欢将他称之为——千禧年诞生的超级巨星。
  • 人间果园

    人间果园

    踏踏实实做一件事,拥有一座果园,以及与此相关的温馨生活。
  • 第一女废柴:妃战天下

    第一女废柴:妃战天下

    一代药尊苏陌岚被人陷害,重生成为废材,脸有胎记,天生废材而且还身中剧毒,群狼虎视眈眈,她一人独战天下,为了自己也为了复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逐鹿为衣

    逐鹿为衣

    这是一个逐鹿学院肄业生不做统帅只做参谋外带一点科幻色彩的故事。(注意:本故事纯属虚构)
  • 绝色妖狐魅红尘

    绝色妖狐魅红尘

    她,银行的小职员因为一次抢劫事件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里与他相遇,为了帮助他,她成为了四品中书侍郎之女,进宫为妃。在皇宫之中她与皇帝善妒的后妃们展开了一场恶斗,让皇帝与至亲的兄弟反目成仇,最终她由一个小小的才人一步一艰辛的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就在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之时她才发现自己心里爱着的人却是那亲手将她送入宫中的人。
  • 次元神女

    次元神女

    一个只是在某坑游中当无良商贩的高中少女柳钰,本该是在回家继续当无良商贩,可现实却给了一个残酷的经历,世界末世危机爆发,刚准备回家便被袭击,穿越到了异世界。注: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书属于斗罗同人作,也可以变相的看成是女频版的斗罗,不过全由读者观看。至于原著唐三cp这个作者是不会去动的,而戴沐白或者是奥斯卡那就不好说啦。(目前暂定世界:斗罗一二,原创古代世界,崩坏3rd,死神,火影,原创末世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余生与你星辰相伴

    余生与你星辰相伴

    她对他一见钟情对他的初吻势在必得某夜,她醉酒后,叫住了与之偶遇的他,向他一步步逼近,扯住他的领带,把他壁咚在墙上,揽过他的脖子,趁他不备奉上了自己的红唇。韩辰希望着这个在他面前放肆的小奶野猫,皱眉:他被人强吻了不算,还被嫌弃不好吃?士可忍孰不可忍下一秒,小野猫倒在他身上,睡着了。他无奈只好将她抱起,可这一抱,就让他动心了。这一抱变成了一辈子不放手
  • 张龙湖先生文集

    张龙湖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