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300000005

第5章 雪山无雪(4)

汽车启动的一瞬间,我回头留恋地看了看那“腰带”。我突然发现山岚出现在玛尼堆之上,与那经幡缠绕在一起。经幡下盘腿端坐着一位脸庞如根雕般的转经老阿妈。

奇怪,刚才我为什么没看到她?

我心里挽了个疙瘩。

汽车行至山腰,我再回头看时,转经阿妈不见了。唯山岚仍飘在玛尼堆上。

我不知道岁月何时才能毁掉我与山岚之间那玄妙的距离……九十年代初。我来到唐古拉山深入生活,肯定地说,这是我超过百次地登上这座闻名于世的大山了。上山的次数多了,自然对山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达到了一个深的高度。

上了一百次山,山才说了话。

那天,闲暇无事,我进山行至当年那个温泉处,遇一藏家老猎人,正赤膊精腿地撩泼着泉水洗澡。我来,他竟也没有任何羞诧之意。我便站一旁,细观。

泉,自然还是二十多年前那泉,清澈而温热,暖人心脾。所不同的是雪洞没了,给人的感觉泉仿佛移了位。泉边明显地残留着半圈帐房的遗址,锈着灰烬的地灶,结着酥油硬疤的土墩,还有帐篷的碎片……我只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却并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全部事情。疑惑挂满我的眉宇。

老猎人出水,穿衣。他主动跟我搭话:

“这里是一个藏家老嫂的家。”

他的目光久久地射在那遗址上。

我问:“你叫他老嫂,我当然要叫他老阿妈了。老人现在住哪里?”

“已经走了十多年了,九十九岁走的。你看,那不是她吗?”

我顺着老猎人手指的方向望去,山包上有两座墓堆。还没容我说话,老猎人就说:

“右边那坟里埋的就是老嫂,左边睡着一个军人。”

军人?我惊讶地问了一声。

他久久不言语,却不沉思,只是望着我,一双鹰样的目光。

我等着他。

果然,他笑口开言:“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

于是,我便有了今天创作这篇散文的立意和题目:雪山无雪。

那个午后(老猎人实在记不得是哪年哪月的午后。不过,我根据他讲的事情分析,很可能是我和昝义成那一年在唐古拉山抛锚的前两三天的事),德吉达娃阿妈从寺庙里朝觐回来走过公路时,确实遇到过一个兵,那个兵没有带枪却背着沉甸甸的什么东西。直觉使她知道那个兵不是正常情况下在雪山上赶路。当时雪花满天飞扬,眼前仿佛罩上了一层麻纱,几米外的事物就模糊一片了。那兵走得十分吃力,动一步都像拖着一座山。他走着走着突然趴下了,似乎还惨叫了一声……德吉达娃阿妈吃惊地站住,看着。那个兵趴下后并没有躺着不动,而是一点一点地朝前移动。

阿妈明白了,兵的体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才不得不爬行。她远远地看了一会儿,又走她的路了。

老人弯成了一把老镰刀,收割着仅仅剩下的那点白昼。天很快就黑了。她回到了山脚下自己那顶被牛粪火熏得像铁皮一样用牦牛绳编织的帐篷。

大雪掩埋了山中的喇嘛庙,掩埋了山下德吉达娃的帐篷。一切声色都消失了,这个世界在这一刻死一样空寂。

我们没有理由责怪阿妈的粗心或者狠心。一个藏家在佛的独身老人,近八十岁了,祖祖辈辈守着半栏羊窝在山沟里,从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色彩。但是,德吉达娃老人一辈子都忠诚于佛祖,是个虔诚的信徒,善良是她的本分。这诸种因素便是德吉达娃离开那个兵回到帐篷后产生悔恨心绪又无可奈何的原因。

雪花悄声悄气地咬薄了夜幕。

那个兵爬行的姿势一直在阿妈眼前浮动,使她的心无法平静下来。

这个夜晚他会怎么过去呢?从进帐篷那刻起,她想的就是这一件事。雪天冰地,一个看来身力已经耗得所剩无几的人,如何熬得过这个连壮汉子也难以对付的长夜!

她从静坐中站起来,却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晚饭她无心去做,肚子压根儿就不觉饥,瞌睡也远离她而去,睡觉仿佛成了一种负担。帐篷里那点儿小小的空间,平时多放一碗酥油茶她都嫌碍手碍脚的,此刻她却觉得整个唐古拉山都装进来了。她分明看见那个兵正在艰难地一步一挪地跋涉在雪海里,一阵狂风卷来,积雪扬起,他被埋了进去。又旋来一股雪浪,把他从地上掀到空中……“天啦!”德吉达娃立即紧闭双眼,双手合十,为兵祈祷。“唵、嘛、呢、叭、咪、哞!”

她熟背六字真言的声音压倒了风雪的怒吼。

老阿妈自然没有胆量和胸怀迈出帐篷到雪野去追找那个兵,但是她确实有过这样一个想法:我不能眼看着他的生命今晚就这样从雪山上消失。那是一个有灵魂的生命啊!

打开帐篷门,让雪山向我靠近。夜里十点来钟,老阿妈在帐篷前的石板上点燃一堆牛粪火。那个冬天她的取暖牛粪饼贮存得并不多,但她仍然把牛粪火烧得旺旺的。佛祖告诉每一个信徒,你如果把满腔的热能都掏出来给予饥寒交迫的善良人,这样你的心里也会暖和起来。

德吉达娃确信不移地认定,这堆远山的牛粪火会把热量传送到那兵的身上去。在佛祖的信条里,所有的距离都是虚幻的现象,只要心与心沟通,山不隔身,水不断音。

那夜,老人几次起来添火。

牛粪火整整燃了三天三夜……

老猎人不再说下去了。

他望着我。他一定觉得我的脸上写满了另一个故事。

我无论如何不会不想起那个多雪的冬天发生的故事,便对老猎人说:

“那个兵是否感觉到了阿妈点燃牛粪火的真情,我无法知道。但是,却有另外一个兵从身体到内心都接受了阿妈传来的温暖。你想知道这个兵是谁吗?”

老猎人对我的话并没有表现出十分的惊奇,甚至可以说很漠然。他说:

“我一点也不认为你捡了个便宜,善良的德吉达娃老人点牛粪火是为了每个在寒夜里挨冻的人得到温暖。”

我不厌其烦地给老猎人讲了当年我抛锚山中时看到的那缕山岚,以及山岚孕育出来的那篇散文。

他一声长叹染苦了两颗心,说:那个兵最后还是倒在了雪山上……

雪峰上,一座墓茔。

一个兵的永远的归宿地。

墓包是几个过山人用冰块雪团堆砌起来的“水晶坟”——不必担心它会融化,四季落雪的唐古拉山根本没有解冻的日子。

墓茔白得使人忧伤。这里是青藏高原最寂寞的中心。

没有人记得有一个兵在此走完了他一生的路程。

德吉达娃阿妈的额头又添了几道树纹似的褶皱。不能说她的苍老与那座兵坟有关,她不会对任何人讲起那个午后自己在山道上遇到过一个兵的事,更何况她已经用她的良心呼唤过那个迷路人了。老阿妈整整八十五岁了!

平静的心也会有浪翻云滚的时候。老阿妈的良心受到极度自责是五年后一队头上戴着闪闪红星的军人做了她的邻居以后。那些年轻的兵们是一伙能把小房子似的载重卡车开上满世界跑的人,他们去班戈湖运硼砂,执勤之余把德吉达娃阿妈家里的活儿包括挑水、贴牛粪饼、赶羊归圈等全包了。最使人开心而幸福的是这些娃娃兵们特地从兰州给阿妈买了一身深蓝色织贡呢棉袄棉裤,那天阿妈穿上这崭新且时髦的衣裳后,整座雪山都明亮了许多。

一日,阿妈在和兵们闲聊时,得知好多年前他们的一位战友因跑单车在雪山迷了路而走失。她双目直愣愣地望着兵们,腿一软,瘫倒在地……

她把兵们领到雪峰上,在那座坟茔前站住,把一条雪白的哈达献给长眠的兵。之后,她痛心万分地说:

“把你们当中四个人的年龄摞起来,也许还不及我的岁数大。但是,阿妈是个糊涂人。现在我才明白了,头上戴着红五星的金珠玛米是藏家的菩萨兵。睡在这里的那个兵也是和你们站在一起的人,当年,如果阿妈我有走出帐篷几步路的勇气,也许能救了他……”

年迈人感情太脆弱,说着竟失声痛哭起来……

不久,解放军小分队调离雪山。

德吉达娃阿妈把家搬到了温泉边,用牦牛绳编织的那顶像铁皮一样的帐篷撑在温泉边的一个塄坎上。

很可能就是当年那个兵穿过青藏公路的地方,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藏、汉两种文字:“温泉茶水站”。木牌上的箭头直指山中。

阿妈整天忙碌着,地灶上的铜壶里日夜沸着酥油茶。她年纪确实很老了,走路的步子很慢,动作也迟缓,她极少说话,总是默默地干着活,路人都以为她是个哑巴,唯邻居们知道,她要说的话全在路口那木牌上写着了。

很快,“温泉小站”的美名就在青藏公路上传开了。人们都说,唐古拉山中有一个心肠最善最善的老阿妈,喝一口老人的酥油茶翻越雪山像长了翅膀一样轻捷。不过,到茶水站歇脚的人并不很多,大家都不忍心麻烦年迈的老人。倒是那些汽车兵们隔三差五地总要去阿妈家一趟,自然他们会喝上烫心的酥油茶。当然,喝茶不是主要目的,每次去后他们都要把所有的活儿搜腾着干完,就连山脚下那个厕所也要给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他们的勤快、热情感动得“哑巴阿妈”不得不说了话:我真拿你们没办法!

时间就这么过着,一年,又一年……

德吉达娃九十九岁那年,她突然提出,要外出赎罪。别人问她:赎什么罪?她答,每个人有什么罪,佛祖都知道。佛祖会惩罚一切有罪孽的人。别人又问:去哪儿赎罪?她说:拉萨大昭寺。

她一把火烧了那顶帐篷,把铜壶擦拭得锃亮闪光,灌满泉水,放在泉边。旁边插着路口那块木牌……

一个晨曦染红雪山的清晨,阿妈踏上了去日光城的漫漫征途。

她特地穿着兵们给她买的那身衣裳,外面罩一件藏袍。她三步一叩长头,两步一个朝拜,非常虔诚。

日出月落,雨停雪飘,日子被浓浓的香火一节节烧掉。阿妈的脸膛瘦了,双手磨出了死茧。她更苍老了!

泉边铜壶里的水始终无人舍得喝一口,那些风尘仆仆的过山人在壶旁一站,顿觉身轻心爽,饥渴劳累全无。奇怪的是,铜壶里的水总也不见少,冬来春去,都是满溢溢清澈澈。尤其是在晴天的晚上,整个夜空的星星仿佛都落到了壶里,美丽极了!

于是,青藏高原有了个新的传说:唐古拉山有了一眼神泉。

德吉达娃阿妈没有走到拉萨,她永远地倒在了冈底斯山的怀抱里……

温泉边的铜壶也不翼而飞……

雪峰上的那座兵坟旁,新添了一个坟包。

乡亲们根据德吉达娃的遗嘱,把她安葬在这里,连那块木牌一起埋了进去。

九十九岁老人的坟堆没有那兵坟大。这也是阿妈在世时再三嘱咐过的事。

一个死者对另一个死者永远的忏悔和思念。

没有墓志铭。那泓不竭的温泉是她一生最圆满的句号。

老猎人沉思着。

我蓦地想到往事一件,问他:

“你可知道,三十多年前这山口曾有个玛尼堆?”

“风吹日晒,雪打雨泡,日子早把它荡平了!”

我怀念那根“腰带”,不知它化作了哪朵云、哪缕风?

我的思绪仍沉在回忆中。

“你说的那位德吉达娃阿妈,我想起来了,我见过她!”我说。

“见过?在哪里见过?”他问。

我给他讲了那年我看到坐在玛尼堆上的那位老妇人。

老猎人笑了:“那是牧人们在玛尼堆上砌起的一个佛龛。”

“石像?好逼真呀!”我感叹。

稍停,老猎人又说:“你看,在同一个地方,佛龛走了,雕像站起来了!”

他手指处,西部军人雕像冷峻地屹立着。

唐古拉山口。

一百余次翻过世界屋脊的我深情地凝视着雕像的各个部位。

一块庄严的巨石。

石头上的每个字是严肃的。

石头上隆起的每道接缝是严肃的。

石头上兵的脸庞是严肃的。

中国西部高原永远保持了冰冷的沉默。

我想起了诗人李瑛站在这里写下的诗句:

他高昂的头;使大西北的高度和重量;增加了三倍;世界,因他才变得;威严和崇高;简洁和深刻。

历史把一切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我指着唐古拉山深处的五女峰对同行者说:“长江就发源在那里的格拉丹冬。”

同行的一位朋友说:“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江,她像黄河一样也是母亲河。”

我仿佛又看见了那缕山岚。

可是,那顶牦牛绳帐篷和它的主人——九十九岁的德吉达娃阿妈已经化作了历史的回音壁。

世界屋脊跳动着永恒的新的脉搏。

一队野驴在湍急的源头浪涡上踏下不凋的蹄瓣。

这时候,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我在唐古拉山抛过锚!

同类推荐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上)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上)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对于培养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精选了部分中学生的作文,以阅读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中学作文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 李尔王

    李尔王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的故事——李尔王欲将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赢得了宠信,而小女儿却不愿阿谀奉承,因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了小女儿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后,大女儿和二女儿连栖身之地都不给他,他只好流落荒郊野外……小女儿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小女儿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热门推荐
  • 假若夏天不再纯白

    假若夏天不再纯白

    她对她说:“其实蔚辰是一个很好的男生。”她对她说,“真害怕失去他。”她对她说,“我一定要跟他永远在一起的。”她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坚定。想必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哪怕洪水决堤也阻隔不了吧。伊子清觉得长期跟一个人接触,那么那个人一定会有所改变的,那是一种会被传染的关系,时间久了,都会觉得当初怎么没想到,就这样继承着另一种人身上的某些东西,慢慢竟变成了自然习惯。像她,像卡卡。
  • 初恋微微酸甜

    初恋微微酸甜

    一个是家长高压下渐渐封闭自己的三好学生,一个是用笑掩盖伤疤的学霸。两个人在高三遇见彼此,遇见属于自己的星星光。在这个挥汗如雨的年纪,许下永恒的永远。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景铭基,“铭基集团”的创始人,公司成立于新加坡,后回国发展,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就在企业发展蒸蒸日上之际,由铭基集团少公子景铭卓负责的地产招商计划“水晶岛”工程竟被判为豆腐渣工程。一时间,铭基集团股票大跌,已陷入破产的边缘……而幕后操纵这一切的尽是与景铭基的罪恶“发家史”紧密相关,一个不单只有风花雪月,爱恨情仇,更涉及法律经济、伦理道德的复仇计划就此拉开序幕。
  •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罗伯特·德尼罗(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不仅成为世界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也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迷恋上了电影。秉承方法派体系的德尼罗独创了“获得授权”的表演理论,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挑战不同的角色,其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他当之无愧地得到同行的尊敬和钦佩。
  • 血族魔后:我在魔界很受宠

    血族魔后:我在魔界很受宠

    一颗来自匿名者捐献的心脏,让濒临死亡的女孩迪迪神奇的复活过来,本来是何其幸运的事,殊不知是一切异动的开始,身边发生的一切都让人匪夷所思,迪迪不得不远走他乡,开始寻找她不为人知的身世。这到底是一场华丽的转身还是永无止境的黑洞,是情人的邂逅还是阴谋的开始。你要是以为这只是一本单纯的西幻那就错了,好奇的话不妨点进去看看。本书原名《和魔王大人谈恋爱的危险性》
  • 替身萌妻:惹火大总裁

    替身萌妻:惹火大总裁

    苏酥有一个羡煞旁人的婚姻和完美又痴情的丈夫,她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女人,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她被改造成了另一个人……
  • 村庄哀歌

    村庄哀歌

    磨坊在垛儿村的最东边,靠近垛儿村的灌溉渠。一年四季,村里人都会把收下的粮食挑到灌溉渠里淘洗。一来是离磨坊近便于磨面,二来是灌溉渠的水清澈能把粮食淘洗干净。晴朗的日子里,灌溉渠的坡坝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苇席,颜色不一的席子上缀满了颜色各异的补丁。垛儿村的日子不富裕,苇席几乎没有完整的,一条席子用七八年十来年是正常事,有的席子补得已经看不出苇席原本的样子和颜色了。在这群晒粮食淘洗麦子的女人中,惜月是最惹眼的。
  • 斩衣大陆

    斩衣大陆

    白,黄,紫,黑,红,绿,蓝,银,金。九种级别,九种斩袍。男主杨玖,女主方琴儿。
  • 绝宠肆爱:大总裁撞上小无赖

    绝宠肆爱:大总裁撞上小无赖

    豪门阔少俞少寻自小头痛,无法根治。却在遇见皮小葵后偶然发现,只要她在身边,他就不会头痛。她身上独特的磁场可以干扰他的脑电波紊乱。一个有病,一个能治。他们是注定相遇的人。王子与灰姑娘的相爱,遭到了巨大的阻力,却也揭开了隐藏多年的惊天秘密。(欢喜冤家,大总裁实力宠妻。一对一宠文,欢迎阅读。)
  • The School For Scandal

    The School For Scand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