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300000006

第6章 太阳有泪(1)

五道梁的地理环境以及山坡上的夫妻合葬墓这个季节被白雪覆盖。

山很肥,河却流瘦了。

红红的如同火球一样初升的太阳萌动在草地边缘,欲分娩将分娩似的,这是她最生动、最美丽的时刻。天地间没有声音,连风儿也是静悄悄的。刚刚睡醒的草地上充满动感的藏羚羊闪电般一掠而过。

公路上来往的一半是汽车,一半是牦牛……

几乎数十年不变的五道梁的清晨又一次展现于我的眼前。

如果你以为我对这种印象的感觉十分惬意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算起来,五道梁让我不寒而栗的恐惧感在四十一年前就开始困扰我了。

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我每次看五道梁的太阳,总觉得它是一颗伤心的泪珠……

海拔四千八百一十八米的五道梁所处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在中国恐怕唯有它是最自豪、最气派了:左手拎着昆仑山,右手拉着唐古拉。但是,你站在它的胸部向四处瞅去,却看不到山。天和地在这里吻合在一起了。风大且猛是出了名的,人们戏称:它一年只刮一次风,从大年初一刮到大年三十。我从一份历史资料上得到这样两个数字:一九五四年青藏公路刚通车时,兰州大气研究所测定,五道梁的风是十四级飓风,一年中的最低气温达零下四十摄氏度。

五道梁是青藏高原八百里永冻层的一部分,一年四季不管哪个季节,它似乎都没有生命的意识。

太阳结着冰,月亮锈蚀了。

结冰了,才有乡愁;锈蚀了,好长的故事。

它不是村,也不是乡,更够不上镇。二十几个兵的兵站和七八个养路工的道班,卷胳膊缩腿地窝在一个不算很深的小盆地里,兵屋和民房根本无法分辨,皆为清一色的半地下半地上的干打垒建筑。青藏公路从房舍中间穿过,房主们紧紧地关闭着门,窗洞用双层报纸或茅草扎的巴巴糊挡着,防止烟尘钻进屋里。茫茫荒原孤零零地住着这么一军一民两家人,日听风吼,夜闻狼嚎,能不凄惶吗?

我很熟悉五道梁的兵,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从他们身上我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无情的大自然对人类残酷不懈的蹂躏和摧残。他们一律赤黑脸膛,青紫嘴唇。手指关节肿大,指甲陷凹。这里的兵还有一个羞于启齿的缺陷——头发稀少,有的甚至成了秃顶。这是五道梁的水带来的恶果之一:脱发。喝了这里的水引来的另一个恶果是:肚子发胀,剧疼。闹肚子闹腾得你立卧不宁,仿佛肚里存不住东西,吃了就拉。

五道梁屋顶的积雪,是在特殊气候下形成的结痂。

就我而言,并不在乎这里的自然环境有多恶劣,而是难以忘怀由此引发的我在后面要叙述的故事。我十分关注兵站对面山坡上的那座坟茔,它无论何时都牵连着我的思念,撞击着我的情感。这是一对夫妻合葬墓,丈夫像我一样是一位军旅作家,爱妻为他陪葬。几十年来,只要重返高原,我每次都要去墓前祭奠我所敬重的亡人。站在这合葬墓前,我觉得我必须抛弃年轻时一度坚信人可以战胜一切的定论。是的,也许人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乃至打败一切对手,但是,有时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打败。

一九九八年盛夏,我又一次踏进可可西里草原,走进了五道梁。

草因季节的流失而变白。一群牦牛在楚玛尔河畔吃着变白的草。当我拐下公路,向那座墓地走去时,老远就瞅见有个人影静静地蹲在坟前,低垂着头。虽然风很大,我仍然能听见抽抽泣泣的哭声。

谁?警惕之余我似乎还有一种期待。

我脚步很轻,但又不可能不惊动哭坟人。那人果然抬起头望了我一眼,噢,是个藏族中年女人。之后,她又低下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得好伤心。我已经站在了她身边,她根本不理会。我弄不明白藏家女人与这两个亡人是什么关系,便问:

“大姐,你在这儿长跪不起,哭的何人?”

她抹去脸颊的泪水,抬头望望我,反问一句:“你是谁?”

我如实告诉她:这里埋葬着我敬重的战友。

“你们认识?”中年藏女眉头舒展出一缕惊喜。

“当然认识!当年他们夫妻在青藏公路沿线是众人皆知的人物。”

“那你一定知道一个人!”她的话语非常自信。

“谁?”

“德吉梅朵。”

我马上明白过来,卜前一把攥住她的手,说:“你就是德吉梅朵?”

她点头,泪水夺眶而出……

在德吉梅朵不厌其烦地唱着语录歌时,她就是太阳下的一棵小树。

那个年代,你到了青藏高原,如果不知道德吉梅朵的存在,那不仅仅是件遗憾的事,而且有人会作为一种过错而不饶恕你。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德吉梅朵是精神支柱的象征。

她是属于那种聪明绝顶的女孩子。仅仅八岁,就会唱语录歌。

但是只会唱一支歌:《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藏女特有的那种粗犷的甜声,再加上曲调本身的魅力,这歌儿从她嘴里流出别有一番滋味,使许多歌唱家都望尘莫及。总之,很棒!

进出西藏的人在五道梁兵站歇脚时,都会无一例外地看到在兵站营门旁足有半人高的水晶石矿上,有一个穿着小军装的藏族女孩不厌其烦地对着每一个人唱歌,就是那支《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在她唱歌时许多人都有一个感觉,就是那块水晶石矿在歌声的颤动中闪闪发光,好像印证一种无形的生命存在于人世间。

水晶石矿是汽车兵从唐古拉山开采来的,原先准备用它做材料把“副统帅”那句最时髦的名言砌在兵站的营门之上。后来不知何故,这事被搁置了。水晶石矿暴晒荒野半年之久,蒙上了一层沙土。最后,不知哪位高参的谋划,水晶石矿被德吉梅朵踩在脚下,成为兵站的放歌台。

一直到今天,我还认为,在所有的语录歌里,数《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最富有人情味。那段语录本身很精彩自然是一个方面了,最主要的是曲子谱得十分有韵味,其中几处弯儿拐得格外生动,有一种把人拐进云山雾罩的世界里突然又跃入阳光灿烂天地里的感觉。也许这就是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吧!在五道梁这个让人们望而生畏,因而被称为“青藏高原鬼门关”的地方,唱这支歌显然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谁选的?我想大概不会是德吉梅朵。

她只有八岁,还缺乏这种识别能力,但是她却能把这支歌唱出不同寻常的感情: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小梅朵在唱歌时,小河里一半流着水,另一半冻着冰。

她有异于众多的唱语录歌的歌者。一是她目不识丁,藏文汉字均不会;二是她不用本民族的语言唱,而是用汉语唱。人们无法理解,她怎么能把那么冗长而又政治性很强的语录及滑音、拐弯频繁的曲调如此流畅的唱下来,又是用她并不熟悉的汉语?

要知道德吉梅朵唱的歌有多大的作用,这只用过往汽车兵的一句话就看得明明白白了:她的歌声把高山反应唱得远离我们了!

在没有树阴的荒原上,德吉梅朵用歌唱表示着她就是太阳下的一棵小树。

小梅朵戴着红色小宣传员的桂冠在青藏线上出名了。先是省报热热闹闹地报道了她的事迹,接着首都的电台、报纸也把她当个人物宣传了一番。

小梅朵仍然还不会写字,甚至不会认自己的名字。有人把“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几个字写出来送到她面前叫她认,她红着脸说:“那些字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

时光老人的背上驮着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年轻军官,来到了五道梁,他是个大学生,也是五道梁有史以来第一个有这样学历的人。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坚持我的这个看法:他的到来,使五道梁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别的暂且不说,就他用半是抱怨半是关爱的口吻对德吉梅朵说的那句话便够让人琢磨的了。那是他到这里的第一天,听了德吉梅朵唱的语录歌以后,他把她从水晶矿上领下来,拍拍她的后脑勺,说:

“孩子,唱累了吧?”

小梅朵先是点了点头,马上又摇了摇头。

“上学了吗?”

小梅朵又摇了摇头。

他又说:“孩子,咱不忙着唱歌,先学认字,有了文化还愁唱不好歌儿吗!”

德吉梅朵这回既不摇头也不点头了。

他不再言声了,沉思了片刻,便迈开大步朝兵站前面的旷野走去。寒风搅动着他投在天地间的身影,把五道梁的冬天拦腰剪断。

走远了,他回头看时,小梅朵又站在了水晶矿上,唱起了歌。

荒野上没有太阳只有歌声在苍茫辽远的高原上飘荡。

他站在老远的地方,背朝兵站沉思着……

他就是新上任的兵站站长柳毅。

大尉站长的名字在《解放军文艺》上频频亮相,谁也没有想到他是被逼上文学这条道上的。

雪山没有因为多了个柳毅而增高几寸,季节河的水也没有因为来了个新站长而减退几分。那时,他在五道梁当他的官,我在格尔木开我的车。我们都在青藏高原,又似乎都不在青藏高原。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没过多久我竟然情不自禁地对柳毅产生了敬佩之情。事情的起因是我读了《解放军文艺》上刊登的他写的那篇散文以后。当年的我,把能在全军全国一流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家,看成跟伟大领袖一样了不起。

记得好像是一九六三年秋冬交替的日子,飘着大雪的格尔木所有的路都消失了。午休时我踏着深雪专程到邮局买来了一本带着浓浓墨味的新出版的《解放军文艺》。翻开目录我本能地把目光射在一个标题上:《飞雪催春》,我有一种本能的感觉,这篇散文肯定是反映青藏军营生活的。我不顾飞雪打湿刊物,一边走路一边读了一遍。散文写的是在一个多雪的冬季,通天河兵站徐站长离开长江源头去北京疗养的路上,发生在青藏公路沿线几个兵站像春潮一样足以能把人的心帆鼓胀的故事。作品角度新颖,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能看出来,它绝对出自一个有相当文学功底的作者之手。可是,这篇散文的作者柳毅,我根本不认识,也从未听说过。那时,我已经是一个在青藏线上小有名气的战士作者了,对于活跃于青海西藏两地的主要作家,大都比较熟悉,有的虽未谋面,却神交已久。唯有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柳毅,使我一下子觉得自己跟青藏高原有了距离。

大雪悄然落地,声音很响。

后来,当有人告诉我柳毅是一个大尉军官,在五道梁兵站当站长时,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我又把《飞雪催春》研读一遍。

我仍然为那个年代能出现这样出色地反映青藏高原军营生活的好作品而高兴,又为作者是一个大尉军官而百思不得其解。

对文学痴迷如醉的我,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个想法:当面去求教柳毅。

那个时候,官兵之间、上下之间的界限格外森严,像我这样一个连队的汽车司机(后来提升为准尉副排长),实在少有见到大尉军官的机会,即使有了机会,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见,仍然要画一个问号。

荒原深处的山被黛色的云块罩着。

紧接着,我又从《解放军文艺》上读到了他写的另一篇散文《莽昆仑》和小说《雷站长》。柳毅在我脑海里的形象随着他发表的作品篇数的增多而不断变得高大而神秘。

对于柳毅发表的散文作品,开始我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感到他给了我一种学习创作的满足。大概只是一瞬间的事,我突然变得很悲观了。青藏线上出了一个大手笔,还会有我们这些小人物的天地吗?我并不承认自己的自信心受到了挫折,但我确实有一种威胁感。

见到柳毅则是两年以后总后青藏办事处在格尔木召开的一次创作会议上,他被指定在会上发言。按我的想法,不说长篇大论吧,起码他可以敞开胸怀把自己的创作体会,给包括我在内的他的崇拜者好好谈一谈。但是,我失望了,他的发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根本不提创作的事,却给与会者汇报了一个兵站站长一天的作息流程。从起床号一响到熄灯号消失,他把角角落落的事都掏出来亮在大家面前,唯独没提到文学。他讲了清晨到车场为出发的车队送行,讲了中午和炊事员为吃晚餐的过往人员包饺子,讲了后半晌带着四个兵到公路上拦车去看望山中抛锚的汽车兵,讲了半夜里他怎样点燃了客房一个熄了火的取暖炉……末了他说,要当兵站的站长离不开大家的监督,我真诚地希望得到同志们的帮助。当时乃至后来较长一段时间,我都纳闷:他怎么能这样介绍创作体会?难道这样一个埋头于站长业务工作的人能写出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的作品?真正理解了他这个发言是在我离开青藏高原若干年后,那时我渐渐读懂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也就读懂了柳毅。今天我多次对我的同志说,柳毅是个称职的站长,他没有欺骗自己的使命,他才是个真正的作家。

正是在那次会上,我从别人嘴里知道了有关柳毅的一些背景材料。

他本来在首都北京工作,是某高级军事机关的一位首长的秘书。在一九五九年庐山那场政治斗争中,他的不经意使他犯了所谓的大错,说了几句在当时认为不该说的公道话。他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处分,被贬到了五道梁。从一个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入高级军事机关营门的显赫人物,沦落到西北的山野荒漠,谁能说这不是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他是被逼上文学这条道的!我这样想,别人也这么说。

这时,原先我对他的那股敬慕之情陡然间为深深的同情所代替。他是一个背着沉重十字架的作家!

柳毅是个悲剧人物。柳毅又是一个强者,一个站在缺氧的四千八百一十八米处绝不示弱的顽强奋进者!

就是这样一个多重性格的柳毅,后来,在他身上发生了那么凄惨的事情,这是善良的我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当然,这与他的妻子有关……

一朵亮丽的云彩出现在五道梁上空,大学讲师在小木屋里教小梅朵认字。

同类推荐
  • 盛装舞步

    盛装舞步

    本书为王小波的杂文集,收录数篇杂文,简单的文字撰写人生的道理,三言两语之间,寓意深厚,足以见其写作之精妙,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
  • 蓝厅的故事

    蓝厅的故事

    以随笔的方式 ,讲述了百年北大的一些老教授的轶事,寻常生活的 点点滴滴,回顾了陕西下放生活的美好时光,国内一 些文化名人、景点的游历,以及去欧洲、俄罗斯、以 色列等国的游记。文笔优美,由于作者的独特经历, 她的所听、所见、所闻与普通人有很大的差异,她的 视角独特,反映的生活层面各种各样,特别是工作关 系,她结识了莫言、铁凝等文化名人。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一切为了爱情

    一切为了爱情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在戏剧创作中,约翰·德莱顿把法国人在戏剧情节上的规范和刻画的华丽描写结合起来,其中也展示出他自己是莎士比亚的追随者,这种混合类型戏剧的最佳实例就是《一切为了爱情》。这是约翰·德莱顿用来勇敢地向他的偶像莎士比亚发出挑战的作品。正如诺伊斯教授所说,他这一成就最伟大的见证就是“刚看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和克莱奥帕特拉’,我们仍能从德莱顿版本的故事中获得极大乐趣。”
  • 古文观止鉴赏

    古文观止鉴赏

    在社会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车轮正以惊人的速度横扫世界,终日在电脑和千奇百怪的机器前忙碌的现代人,用电线、轨道、或航线,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
热门推荐
  • 惹上神探贵公子

    惹上神探贵公子

    被妹妹设计失去清誉,她还没有求负责,却被神探榜上身!本想甩开某男之际,不想亲人入狱,某男露出腹黑真面目:“女人,想要救人?用你终身来赌!”赌?被人陷害,有英雄救美;行动不便,还有美男送抱……唔,这场豪赌,好像稳赚不赔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四世同堂(全集)

    四世同堂(全集)

    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北平的热闹与宁静被日军的侵略打破,祁家的四世同堂不再悠然自得,他们带着不安、惶惑生活,小羊圈胡同的芸芸众生也和祁家的四世同堂一样,经历着北平的荣辱浮沉、国家的生死存亡。然而,当爱和平的北平人被北平沦陷后畸形的世态炎凉鞭挞后,他们最终选择不再承受屈辱,而是重振民族气节,他们在日寇的铁蹄下奋起反抗,重拾民族之魂。
  • 小胖君的蘑菇手记

    小胖君的蘑菇手记

    《小胖君的蘑菇手记》讲述了一个悲伤但饱含希望的原生家庭的真实故事。一个家庭破裂,做父母的都知道,这个选择势必影响子女,但不知道会如何影响,并如何做出改变,在变故到来的时候依然手忙脚乱,除了自责、内疚、无助,便是绝望。小胖君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从孩子的视角,打开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痛的世界。在这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里,小胖君不仅仅是亲历者,还能跳出来,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开始理智审视亲密的母女关系,重新定义之前的所作所为,弄清了影响彼此之间的缘由,理清了母女俩的相处模式。最难得的是,找到了心理学这一把宝贵的钥匙,适应、调整和修复自己。这就是小胖君与妈妈的故事。本书不仅仅讲述了我们一家三口,还写了两辈人的爱情:爸爸与妈妈,姥姥与姥爷,爸爸与继母,妈妈和继父。天穹如镜,映照我心,揽镜而照,静观来时路,看到的都是自己。文字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那些与岁月握手言和的人,谁不是主动把生活的干戈,化作玉帛,然后披甲上阵。
  • 仙途修罗

    仙途修罗

    仙路茫茫不可见,神州浩土纷争乱,万古遗谜何人览?古来三十帝,尽赴烟尘间,看那血染的画卷,可惜复可叹!铁一般的少年,血海深仇恨难眠,修罗般杀意绵绵。至宝道戟惹人馋,帝族的追杀,圣地欲望无止歇。金戈画戟间,圣地崩,神坻灭。道法非自然,凌云而上,抬手间,天道改换。仙路现,尸骨成山,唯我为仙!
  • 谋阙

    谋阙

    谋士与杀手疯狂生长的乱世,有人御狂局、有人执狂子,笼络杀手、捭阖朝堂。乱世,乱出谋士杀手的盛世。且看来自西渚千岛,历经逃杀来到大雍的古扬,如何步步执刀、谋猎宫阙!“如果不能回去,怎对得起当年鲜衣怒马!”
  • 桃之夭夭凤临天下

    桃之夭夭凤临天下

    (全书短篇免费)一次金风玉露的相逢,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她,是高丽国公主,嫁入天朝,从未见过皇帝,只想安安静静地生活。然而,那一天,在竹林深处,他恍如谪仙临世,白衣翩跹,闯进了她的世界,打破了这片尘世以外的安宁。在这深宫高墙里,似醉似醒,他终究不是她的归属。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谁,牵起她的手,在封后大典上,给了她一份意外之喜?
  •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閑閑老人滏水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帝的老婆,你惹不起

    仙帝的老婆,你惹不起

    仙帝楚天来到地球,终是找到红颜知己的这一世轮回!“
  • 超凡圣主

    超凡圣主

    《2018年度火爆玄幻作品》少年侯凡自地球穿越至灵霄大陆,偶得神纸,血脉开启,十二条圣级灵脉,光怪陆离、无奇不有的异世界,创造属于他的超凡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