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6900000036

第36章 童趣(2)

为什么光膀子

舒婷和朋友闲谈,总是很幽默的。一个朋友向她诉说,自己得不到妻子的体谅,常常在工作进入佳境的时候,妻子叫:“吃饭了!”那“鬼哭狼嚎”的叫喊,把隐约浮现的灵感惊跑了。舒婷不太同意用“鬼哭狼嚎”来描述妻子的叫声。她说,你们男人不可能体会到妻子把饭端到桌子上丈夫无动于衷的悲哀。她说这话时抒情语调很动人。

后来,读到她的散文,恰巧有个地方是写到这种情况的:

饭端到桌子上都快凉了,丈夫还是无动于衷,背还躬得像一座山似的,除非在他椅子下面放上一个大炸弹,否则他不会离开那个座位。

无可奈何的焦急和怜惜都在其中了。我想舒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是比在散文中更加幽默的。不过她的丈夫却是一个严肃而且有点呆气的学者,绝对不是幽默的对象。她在家中,怎么幽默得起来,这可是个谜。后来接触多了,才发现她的孩子比她可能更为幽默。

她儿子老是把上衣脱得光光的回来,每次都说是上体育课。这一天又脱了个光光。问是不是又上体育课了,回答:“不是,上的是地理课。”为什么脱得光光?答曰:“今天上到了赤道。”

也许正是这种氛围使得舒婷的幽默天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孩子的减法

做父亲的,经常夸耀自己年轻时数学成绩是如何如何的拔尖。

时间长了,孩子反抗了,说:“不妨来一道最简单的算术题比试比试?如果我口袋里有四块钱,后来我丢了两块钱,结果怎样?”做父亲的脱口而出:“当然是还有两块了。”

孩子哈哈大笑,说:“一分钱都没有了。因为口袋里有一个洞。”

孩子接着又来了一道题:“如果哥哥有四个苹果,我拿走了三个,结果怎样?”

这回父亲有了警惕:“如果是放在篮子里的,那就是还剩下一个苹果和一个篮子。如果是放在桌子上的,那就还剩下一张桌子和一个苹果。”

孩子又哈哈大笑:“又错了。其结果是,我被哥哥狠狠揍了一顿。”

接下来的一道题是:“口袋里已经有了一百块钱,又去问妈妈要一百块钱,结果怎样?”

做父亲的自然知道,自己的妻子不会在孩子已经有了一百块钱以后,再给一百块钱。

就说:“我看,你的口袋里结果是在一百和二百之间。”

孩子又哈哈大笑:“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我破产了。”

做父亲的说:怎么会这样?你太不懂数学了。

而做儿子的则说:“你太不懂我妈妈了,我原有的一百块钱也给她没收了。”

幽默感和伤害性

科学的思维要求概念不得转移,转移了就无法思考、不能对话了。在任何交流和谈判中,这是个前提,也是双方无声的预期。一旦概念被转移了,被偷换了,对方的预期就失落了,如果是有意的,就可能产生笑。不过这种失落,不仅限于语言,也包括动作,比如,本以为一个人能安全地走路,忽然他跌倒了,如果伤得不太厉害的话,人们就会笑起来。动作是单纯的,而语言要复杂且含蓄得多。两个儿童对话:

一个问:“你的弟弟呢?”

答曰:“他受伤了。”

问:“发生了什么事?”

答:“我们玩了一个游戏,看谁把身子露出窗外更远。结果他赢了。”

这段对话之所以幽默,最关键的就在一个字上,就是“他赢了”的“赢”字上。

“赢”字,包含着互相矛盾的双重含义:一方面是表层的,在身体动作上他伸得最远,这条符合原来输赢的准则。另一方面是深层的,他赢的结果是他掉下去受了伤。这样严重的伤害已经大大超过了游戏上赢得的一切。这样的伤害性是太大了,但是,这种伤害性是虚拟的,并不是现场鲜血淋漓的。在超越现场的想象中,还是可以幽默起来的。

消解前提

哥哥要到郊外去旅行,晚上临睡前叫弟弟明天清早五点钟唤醒他。弟弟爽爽快快地说:“好的,只要你到了五点钟告诉我一下,我马上把你唤醒。”

这种幽默的好处在于一种特殊的偷换概念。

弟弟表面上爽快地同意了哥哥的要求,实质上,却也爽快地取消了对方的要求。哥哥本是怕自己在五点钟以前醒不过来,才要求弟弟帮忙,如果哥哥能够清醒地告诉弟弟五点钟已经到了的话,也就不用要求他把自己唤醒了。弟弟答应哥哥和他对于哥哥的要求是互相矛盾的。“答应”作为前提被消解了,变成了不答应。概念中包含的自相矛盾被揭示出来,导致了预期失落,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还有一种消解前提的方法在逻辑上叫做同语反复。

哥哥说:“有两只猪跑到我家菜园子里来了,是谁家的?”弟弟说:“大猪属于谁家我说不清楚,可是小猪我知道。”

哥哥让他把小猪的主人说出来。弟弟说:“小猪是大猪家的。”

弟弟的回答实际上等于是没有回答。“知道”的预期落空为不知道。所有这一切都是出人意料的,所以才能产生幽默的笑。

妈妈和妻子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出了他的妻子,但是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有人说他做得对,只要有妻子,孩子还可以再生;有人说他不对,孩子死而不可复生,而妻子是可以再娶的。

这些议论都很正经,但却都不幽默。一个近似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男人和妻子、母亲一起去游泳。大水来了,妻子和母亲都被大水冲击着。

问:“此时你应该先去救谁呢?”答曰:“救妻子。”

问:“为什么?”答曰:“因为母亲是会游泳的。”

这个故事很有一点幽默的情趣。两个故事不一样,因为思路不一样。前一个故事,虽然有它一本正经的价值,但是幽默不起来,原因是它拘泥于一条思路。后一个故事,问的人是出于一条思路的惯性,想把这个人逼到两难处境中去,但是这个人的回答却是两全其美的。因为这时另外一条思路冒了出来:母亲会游泳,可以不救,这就把另一条思路又贯通了。由于这条思路意外地出现了,人们获得了顿悟之乐,自然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但是,从幽默的口味来说,这还是不够幽默,因为情绪的调侃不足。

舒婷的儿子曾经在家里开玩笑。

舒婷问他:“如果游泳时,我和你爸爸都溺水了,你救谁?”

儿子说:“当然救老妈。”

爸爸问:“为什么?”

儿子说:“像你这样的年纪和长相,再找对象的可能性等于零,我不救妈妈,你下半辈子就可能要永远单身了。”

从情感超越于实用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幽默。

典故和语义错位

朋友的孩子非常用功,家庭作业做得好,考试成绩也很棒。我不免称赞几句:

“你孩子好争气,很聪明,有才华,将来准有出息。”

没有想到这个孩子却说:“什么才华?不过是笨蛋的才华、傻瓜的才华而已,没出息的种子。”

话还没有说完,孩子的妈妈就笑了,而我却没有笑。

原来他所说的什么“笨蛋”、“傻瓜”、“没出息”,都是他妈妈平时骂他的话。

这里就有个幽默的道理:

他妈妈说他“傻瓜”、“笨蛋”、“没出息”和他重复出来的意思(因为有了我的称赞)是不一样的,反差或者语义的错位是很强烈的。正是因为这样,他一说,他妈妈就笑了起来。

而同样的话却不能使我笑起来。因为我不知道孩子的话原来有典故。原来的意思和现场的意思的反差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而我是不知道的,因而就不处在同一个语境里。这种事情在同事、朋友、夫妻之间是经常发生的。

一句话孤立起来很平常,知道这句话的典故的人,语义就发生了错位,所以笑得肚子痛;不知道其中典故的人,没有语义错位的心照不宣,当然莫名其妙。

从应用方面来考虑,要幽默得起来,办法之一就是尽可能把朋友说过的话在另一种场合中,在相反的、错位的意思上去运用。

同类推荐
  • 有效沟通(大全集)

    有效沟通(大全集)

    生活中有时会充斥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人性的弱点把美好误为丑恶,把善意误为恶意,把真诚误为虚伪,把正确误为错误,把鲜花误为毒草……都会给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蒙上一层阴影,制造一种难堪甚至痛苦。所有这一切的不和谐,最需要的就是沟通。沟通让世界更加和谐,让人性更加美好。《有效沟通大全集(超值金版)》为大家提供及时有效的沟通指导,帮助读者在增强沟通能力的时候迈出最为关键的一步。
  • 国学之光 女性之美

    国学之光 女性之美

    从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及环境入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修养、礼仪、心态、治家、孝道、婚姻、教育等8个方面,通过理论梳理、案例剖析和实战指点,阐述了如何全面提升个人形象,提升国学艺术修养,打造优雅完美女人;如何开阔心智模式,获得自信祥和与内心笃定,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与魅力;如何消除夫妻误解,避免或摆脱家庭危机,营造爱情婚姻幸福之道;如何散发母性光环,通过科学教育方法,呵护儿女成长,培养现代栋梁之才。
  • 有困难不上交

    有困难不上交

    本书通过有趣的寓言、鲜活的日常故事和典型的企业案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我们工作或生活中一个看似平常但意义深远的发展道理:抛弃依赖,有困难不上交。
  • 哈佛社交课

    哈佛社交课

    《哈佛社交课》总结了哈佛先进的社交经验,汇集了人脉建设的经典案例。阅读此书,百年哈佛教你重新塑造自我,以无形的人脉换有形的成功。
  • 界限感:打造完美人际关系的秘密

    界限感:打造完美人际关系的秘密

    你弱你有理?我凭什么要帮你?我没有权利迁就你的过分。你还没重要到让我动用情商的地步。也许你并不知道,诸如此类糟糕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因为缺乏“界限感”造成的。“界限感”的基本原则是,管好自己的事,不干涉别人的事,顺应老天的事。缺乏“界限感”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是索取不愿分享,总是命令不愿商量,总是发泄不愿包容,总是破坏不愿维护……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欠你什么,想得到就要付出;你并不比谁高贵,想被尊重就要以礼待人;发泄情绪没关系,但不要伤害无辜的人;你的行为必须符合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掌握了“界限感”,你就会明白,亲密地保持距离,才是恰当的交际方式;圈子不同,不能强容;想跟别人愉快地做朋友,就不能强人所难;收回玻璃心,别人更愿意理解你……“界限感”是打造完美人际关系的魔力法则。
热门推荐
  • 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

    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最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氏一生著述达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转变与哲学菁华的,却是这本《人心与人生》。这本书也是作者写作时间最长,思虑最精深的一部著作,从立意到刊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此书最吸引人之处,也是存在最大争议之处是作者预言人类文化的前途是西方文化的没落,中国文化的崛起。
  • 重生之古代农家生活

    重生之古代农家生活

    林舒重生在了同名同姓的村妇身上,睁眼面对的就是三餐不继的窘境。至于丈夫生死不明,孩子不是自己的,这些都不在林舒的考虑范围之内,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找到吃的,填饱自己的肚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前世不过用来消遣的游戏竟然也随着而来。且看林舒如何求得生存,带着两个包子找到自己亲爹。
  • 回忆徐悲鸿

    回忆徐悲鸿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画家,对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本书是徐悲鸿的同学、挚友、同时代的画家、他的夫人、女儿、侄儿和学生,根据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所撰写的回忆录。内容丰富翔实,情节具体生动,是一幅徐先生生平事迹的历史画卷。
  • 末世立仙途

    末世立仙途

    世界末日是怎么来的?当各路丧尸、变异兽和异能这种烂大街的套路碰到修仙者乱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作为一个武学宗师,你特么让我教一个修仙者?作者你脑子瓦特了么?”续伟每日抱怨依旧处于进行时…当主角带着末日中的杀神们到魔法世界搞风搞雨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土著魔法师的感受?“歪,妖妖灵么?我是精灵女王,我的女儿被一个叫陈成的小子拐跑了……”“抱歉,女士,我们已经管不了他了~”水蓝星人民~发来警告…魔法大陆~发来警告…召唤师峡谷~发来警告…修仙者们,请做好最高等级防御措施,陈成来了… 呃~来不及了么~ 默哀吧~这是一本严谨并且正经的小说,请注意自己的阅读姿势。
  • 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

    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

    本书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特点,阐述了我国体育生活化运行的重要意义和研究的依据、提出了我国体育生活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及研究的理论视角、方法论原则、具体的研究方法和途径等。
  • 原先生别撒娇

    原先生别撒娇

    婚后同事:“原总当初怎么那么早结婚?”原先生陷入回忆:“我刚买了一辆车,无意撞到了她,我没买车险,只好结婚收着了。”同事:“哪条街麻烦告诉我一下,我也想碰。”言罢,二人同时看向原太太,见她从零食堆里抬头,冲原先生笑。原先生叹气:“也不知道是被碰瓷赔的钱多,还是娶回家被吃穷赔的钱多......”
  • 湘妃

    湘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安魂

    安魂

    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的失独之痛。一个父亲的思念之书。以泣血的真诚和勇气直面死亡从哲学的广度和高度反思生命。献给天下所有因疾病和意外灾难而失去儿女的父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学霸的研发中心

    学霸的研发中心

    周青意外获得一个研发中心,升级权限,获取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科技研究、悬浮飞车,智能机器人,太空种植舰,月球基地,……,整个人类社会因此迎来翻天覆地的变革。